最新学生课堂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00f2c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6.png)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学生在课间安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共同监管学生课间安全工作。
第四条学生课间安全包括校园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
第五条学生课间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及时处置为辅。
第二章校园安全第六条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意识和应急预案。
第七条学校要定期进行安全防范演练和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八条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校园环境安全。
第九条学校要制定校园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第十条校园内禁止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欺凌行为和非法活动。
第三章人身安全第十一条学校要加强学生人身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辨别危险能力。
第十二条学生要自觉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禁止私自离校、集会或聚众闹事。
第十三条学校要加强对师生交往的管理和教育,杜绝任何形式的骚扰行为。
第十四条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章心理安全第十五条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第十六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第十七条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第十八条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章家长责任第十九条家长要关心和支持学校的课间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家长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第二十一条家长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二十二条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第六章课间安全值班制度第二十三条学校要建立课间安全值班制度,确保课间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四条班主任要负责本班级的课间安全工作,指导学生维护课间秩序。
有关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3篇)
![有关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31f6b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d.png)
有关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一、室内课堂教学1、按时上下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离开,不拖堂。
上课期间关闭手机,维持好课堂秩序。
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准私自调课。
3、教师要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尊重学生人格,循循善诱,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如遇学生身体不适,及时与班主任或校领导联系,妥善处理,必要时及时送医院。
4、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实行考勤制度,对缺席的同学要查明去向,并及时向班主任老师通报。
5、上实验课的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实验,保证实验课的安全。
(1)上课教师要严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要在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
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药品进入课堂。
(2)上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课前教师对要做实验的整个过程能熟练操作;对存在一定安全问题的实验,教师上课时一定先讲实验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的必要知识;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的示范和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3)所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步骤,不懂就问,有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6、到专用教室上课,要求学生排队有序前往。
7、学生表演节目,要留有一定活动空间,防止学生绊倒。
8、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操作规范。
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
9、早、晚自习相关教师在岗,学生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
保持教室安静,不随便离开座位,更不得擅自离开教室。
10、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用圆规、刀具、剪刀等利器要注意安全,教师做好使用指导。
二、室外课堂教学(一)体育课:1、上课铃一响,体育教师必须到运动场地等学生到来,组织集合,清点人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
3、运动前,检查学生携带情况,如胸针,金属或玻璃装饰品,小刀钥匙等危险物品要收交,以免发生意外。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00786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8.png)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安全,规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1. 课间活动场所安全管理:明确课间活动的场所应具备安全要求,如消防设施完善、地面无障碍、无尖锐或危险物品等。
2. 课间活动行为规范:规定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行为规范,如禁止奔跑、打闹、抢夺等危险行为。
3. 监督责任:明确教师或监督人员的监督责任,确保学生遵守规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急救处理:规定学校应配备急救设备和专业急救人员,并指导教师和学生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
5. 安全教育:进行课间活动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醒学生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危险。
6.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灾害事件、意外事故等,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处置措施。
7. 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定期检查课间活动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8. 事故报告和处理:要求学校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事故分析和改进措施。
通过建立和执行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明确责任,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范例:1. 活动场所安全:- 确保课间活动场所的地面平整、无明显障碍物。
- 检查并修复场地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尖锐物、松散地板等。
2. 活动器材安全:- 检查并保障使用的活动器材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 配备足够数量和适应学生年龄的安全护具,如头盔、护膝、护腕等。
3. 活动时段安排:- 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的时间,避免与其他课程活动时间冲突。
- 活动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避免学生长时间过度运动。
4. 活动监督:- 派遣专门的活动监督员或教师负责监督和指导课间活动。
- 监督员应随时保持对学生的关注,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秩序。
5. 突发事故处理:- 根据学校的突发事故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和报告发生的事故。
上课及课间的安全管理制度
![上课及课间的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57ebf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7.png)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学校上课及课间安全,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师生及在教学区域内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人员。
第三条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第二章上课安全第四条上课期间,教师应确保教室环境安全,包括但不限于:1. 教室内无障碍物,桌椅摆放整齐,地面清洁干燥。
2. 教学设施设备完好,符合安全标准。
3. 教学楼内照明充足,消防设施完好。
第五条教师在上课前应进行以下安全检查:1. 确认教室门窗关闭,电源开关处于安全状态。
2. 检查教室内部有无安全隐患,如电线裸露、消防器材损坏等。
3. 确认学生到位,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
第六条上课期间,教师应:1. 严格执行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
2. 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行为。
3. 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 第三章课间安全第七条课间休息时,学生应在指定的区域活动,不得在楼道、楼梯口等危险区域聚集。
第八条课间休息时,教师应:1. 检查学生离校情况,确保所有学生离开教室。
2. 对课间活动区域进行巡视,确保学生安全。
3. 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组织学生撤离至安全地带。
第九条课间休息时,学生应:1. 保持安静,不得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2. 遵守纪律,不得追逐打闹。
3. 不得擅自离开学校,如需外出,应征得教师同意。
#### 第四章紧急情况处理第十条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师生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行动:1. 火灾:立即报警,组织学生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关闭电源。
2. 地震: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课桌下或墙角等安全位置,等待救援。
第十一条紧急情况解除后,学校应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总结,查找安全隐患,改进安全管理制度。
####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c0116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8.png)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学生,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
第三条:学校负责制定、实施并监督本制度的落实情况,各班级负责具体落实本制度。
第四条:学生、家长和教职工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本制度。
第二章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第五条: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学生在课间时间的安全,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六条: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全员参与、循序渐进。
第三章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内容第七条:学生在课间时间,要遵守学校的统一安排,不得私自外出。
第八条:学生在课间时间,严禁玩耍搏斗、聚众打闹,不得吃零食。
第九条:学生在课间时间,应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得随地乱扔垃圾。
第十条:学生在课间时间,应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得乱穿马路。
第十一条:学生在课间时间,发现校园内有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或校长。
第四章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第十二条:学校负责安排专人负责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管理计划。
第十三条: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四条:家长要关注学生的课间安全,与学校共同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
第十五条: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不得违反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
第五章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监督与评估第十六条: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学生课间安全管理进行监督。
第十七条: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第十八条:学校要建立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考核评估制度,对班级和个人进行评估。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之前的相关规定不适用。
第二十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如有需要修改,必须经过学校的批准。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的具体细则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向全校师生宣传和解释。
2024年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953a3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8.png)
2024年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课间是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活跃身心的时间。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课间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间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课间活动安全常规及管理制度。
一、课间活动安全常规1.课间活动的范围限制在校园内,严禁学生课间擅自出校园玩耍;2.学生应努力养成课间休息的好习惯,充分利用时间休息,尽量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不开展、不参与激烈的课间活动,认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3.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尤其要做到不攀高、不跳台阶、在楼道不跨大步、不快跑不追逐、不做危险的游戏、上厕所不推挤等;4.在走廊、过道、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到轻声慢步,不争先恐后,不挤在一起;5.课间活动要适量、轻松、愉快,不能累得满头大汗又急急忙忙赶着上下一节课;6.课间活动中要讲文明、守秩序,团结同学,不争吵、不打架,不尖声叫嚷,发现不安全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7.课间活动不要在课室内进行,不要吃零食,不要乱抛果皮壳、纸屑,要讲究卫生。
二、课间管理制度1.课间活动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2.各班要认真落实课间常规要求,让学生人人理解,人人做好,形成良好的课间秩序;3.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要加强课间巡视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4.全体同学要认真严格遵守课间常规要求,违反者按违纪进行批评教育及对所在班级实行扣分处理;5.各班配备一名安全巡视员,发现有违反课间活动常规的,要及时制止并报告班主任;6.课间常规要求列入文明班级考核内容,每日检查评比,每周公布2024年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二)一、背景介绍课间活动是学生在上课期间的休息时间,不仅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更是培养团结合作和社交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机。
然而,由于过去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操场上的摔倒事故、冲突事件等,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保证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间安全制度管理制度
![课间安全制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36a05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0.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的正常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内容1. 课间休息时间安排(1)课间休息时间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表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2)教师应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活动。
2. 课间活动区域(1)学生应在规定的课间活动区域进行活动,不得随意离开。
(2)课间活动区域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引导学生有序活动。
3. 课间休息行为规范(1)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课间休息时,学生应保持教室整洁,不乱扔垃圾。
(3)学生应爱护公共设施,不得随意损坏。
4. 课间安全注意事项(1)学生上下楼梯时,应靠右行,不得拥挤、打闹。
(2)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应走斑马线,不得翻越护栏。
(3)课间休息时,学生应避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防止发生意外。
(4)学生应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不随意攀爬树木、电线杆等危险物品。
(5)学生应主动避让校园内行驶的车辆,确保自身安全。
5. 教师职责(1)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课间休息情况,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安全行为。
(2)教师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3)教师应负责维持课堂纪律,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有序活动。
6. 管理部门职责(1)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课间安全制度。
(2)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对课间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对违反课间安全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三、奖惩措施1. 对遵守课间安全制度、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课间安全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
3. 对违反课间安全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教师,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课间安全制度管理制度的实施,旨在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人身安全。
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89c90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0.png)
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责任:教师担负起课堂教学安全工作的责任,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安全。
2. 安全教育: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告诉他们在课堂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例如不乱丢物品、不在课堂内奔跑等。
3. 排座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座位,避免学生之间的冲突和意外事故。
4. 设备检查:教师要定期对课堂内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5. 紧急处理:当出现突发情况或学生受伤时,教师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
6. 卫生环境:教师要保持课堂的卫生环境,定期清理和消毒课桌椅,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7. 火灾防护:教师要进行火灾防护教育,告知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并定期组织消防演习和灭火器的使用。
8. 安全警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遵守课堂秩序和安全规定,注意个人安全。
上述是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定和措施,可以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安全。
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二)是指为保障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制定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教室安全:- 教室内应保持整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确保教室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避免教室内堆放杂物,保持走道畅通;- 安装统一编号的应急疏散标识,确保学生了解逃生路线和应急措施;- 检查教室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确保桌椅、黑板、电器等没有安全隐患。
2. 学生安全:- 班级内学生的座位要有一定的间隔,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 确保学生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和教室的纪律,禁止乱窜、打闹等危险行为;- 防止学生带入危险物品和违禁品;- 监测学生的身体状况,对有疾病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协助;- 安排文明上下课的秩序,避免拥挤、踩踏等危险情况发生。
上课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上课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de9ff9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6.png)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适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上课及课间休息时间。
三、安全责任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部门、各班级负责人对本部门、本班级的安全工作负总责。
3. 教师负责课堂内的安全管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 学生应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服从管理。
四、上课安全管理制度1. 教师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检查教室安全隐患,确保用电、消防、门窗等设施安全。
2. 学生按时进入教室,不得迟到、早退。
上课期间,学生应保持安静,专心听讲,不得随意离开座位。
3. 教师授课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动态,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并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4. 上课期间,学生不得在教室内外追逐打闹,不得随意触摸电源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
5. 上课期间,学生不得擅自离开教室,如需离开,需征得教师同意。
五、课间安全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学生应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在楼道、走廊等狭窄场所嬉戏打闹。
2. 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不得随意触摸电源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
3. 课间休息时,学生不得将食品带入教室,不得在教室进食。
4. 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校园,如需离开,需征得班主任同意。
5. 课间休息时,学生应保持教室卫生,不得乱扔垃圾。
六、安全教育与培训1. 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新生入学时,学校组织进行安全教育讲座,让学生了解校园安全知识。
3.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七、安全检查与整改1. 学校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部门、各班级负责人应定期对本部门、本班级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学校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八、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小学校园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课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89be8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9.png)
一、目的与意义为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学生、教师及校园内工作人员。
三、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间安排(1)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下午第三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
(2)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2. 课间活动区域划分(1)学校应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课间活动区域,包括操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羽毛球场等。
(2)课间活动区域应保持整洁、安全,不得堆放杂物。
3.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1)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应自觉遵守纪律,不得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2)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应选择合适的项目,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摔倒等意外。
(3)学生不得在校园内追逐、打闹,不得翻越围墙、栅栏等危险区域。
(4)学生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配电室等危险区域。
4. 课间安全教育(1)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课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并告知学生。
(3)学校应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课间安全。
5. 课间巡查制度(1)学校应设立课间巡查小组,负责课间活动区域的巡查。
(2)巡查小组应定期对课间活动区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设施完好,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3)巡查小组应记录巡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6. 课间安全事故处理(1)发生课间安全事故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受伤学生得到及时救治。
(2)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组织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四、责任与义务1. 学生应自觉遵守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安全。
2.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课间安全教育,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及时发现并制止安全隐患。
3. 学校应加强课间安全管理,定期对课间活动区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设施完好。
4.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关注孩子的课间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
课堂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课堂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85f6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7.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工作人员在课堂及课间期间的活动。
三、安全管理职责1.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安全管理,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2. 教务处:负责课堂教学的安全管理,制定课堂教学安全规范,组织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3. 总务处:负责校园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4. 安保处:负责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制定校园安全保卫制度,加强巡逻检查,维护校园秩序。
5.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日常安全管理,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确保学生课间安全。
6. 教师:负责课堂纪律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有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课堂教学安全:(1)教师必须遵守教学纪律,按时上下课,不得随意离开课堂。
(2)教师上课前应检查教室环境,确保教室安全、卫生。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及时纠正不安全、不文明行为。
(4)教师应妥善保管教学工具和实验器材,防止学生误伤。
2. 课间安全管理:(1)班主任应在课间组织学生进行适当活动,确保学生课间安全。
(2)学生课间不得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不得攀爬树木、栏杆等危险物品。
(3)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随意离开教室,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需征得班主任同意。
(4)课间操时间,学生应按照规定路线、规定区域进行活动,不得擅自改变路线。
3. 校园设施设备安全:(1)总务处应定期检查校园设施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发现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禁止学生私自触摸、操作校园内的危险设施设备。
五、安全教育1. 教务处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
2. 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学校应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途径,普及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课堂_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课堂_课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9ddc6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9.png)
一、总则为加强课堂课间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坚持安全优先,将安全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 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 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对校园内所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不留死角,确保安全。
4. 教育结合,共同参与。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形成共同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管理职责1. 校长负责制。
校长是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校园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 教务处负责。
教务处负责组织课堂教学,确保课堂教学安全有序进行。
3. 总务处负责。
总务处负责校园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4. 学生处负责。
学生处负责学生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演练,确保学生安全。
5. 各班主任负责。
班主任负责班级安全管理,组织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确保课堂秩序。
四、具体措施1. 课堂纪律管理(1)学生进入课堂,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不得擅自离开座位。
(2)教师上课前应检查教室设施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3)教师发现学生有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2. 课间活动管理(1)学生课间休息时,应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追逐打闹。
(2)课间操、眼保健操等集体活动,学生应按时参加,不得缺席。
(3)课间,教师应巡视教室,关注学生动态,确保课间安全。
3. 安全教育(1)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安全检查(1)定期对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2)对校园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4篇)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bc57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e.png)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课间活动是学生在上课时间间隙进行的活动,既是放松身心的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机会。
然而,由于活动场地的局限性和学生行为的不可控因素,课间活动往往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学校应当制定课间活动安全制度,从组织管理、场地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
一、组织管理1. 定期召开班级会议,讨论并制定课间活动安全制度,并在学校内进行公示,以便全体学生了解和遵守。
2. 指定专门的老师或班级管理人员负责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全面监督和指导学生的行为。
3. 制定课间活动值周表,确保每天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监管和管理学生的课间活动。
二、场地安全1. 定期检查和维护校园内的课间活动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清洁和安全。
2. 划定课间活动区域,清晰明确区域范围,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引导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活动。
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警示标志、护栏等,避免学生进入禁区或造成危险。
三、人员安全1. 教师和班级管理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及时处理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意外伤害。
2. 强调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逃生自救能力。
3. 严禁学生从高处跳下、攀爬危险设施等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警示教育,防止意外发生。
四、游戏活动安全1. 鼓励安全、健康的课间游戏活动,如跳绳、夺宝奇兵等,避免危险和伤害。
2. 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确保游戏过程中公平公正,并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和摩擦。
3. 对一些激烈和危险的游戏活动,如足球、篮球等,要提前做好安全准备,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五、监督与评估1. 学校应定期检查和评估课间活动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
2. 推行学生和家长参与监督制度,鼓励家长发现和反映课间活动安全问题,并及时报告学校进行处理。
3. 鼓励学生和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44c98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4.png)
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师责任1. 教师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安全意识。
2. 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3. 教师应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确保学生的秩序与安全。
4. 教师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置能力。
5. 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或上报相关部门。
三、学生责任1. 学生应服从教师的指导,遵守课堂纪律。
2. 学生应保持课堂安静,不得在课堂上进行任何与学习无关的行为。
3. 学生不得携带危险物品进入课堂。
4. 学生要学会正确使用学习工具,如书桌、椅子、黑板等,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5. 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上报教师。
四、课堂安全管理措施1. 教室设施维护:学校应定期对教室设施进行维修和检查,如桌椅、黑板、灯具等,确保其正常使用。
2. 消防安全:学校要配备消防设备,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灭火技能,同时要保持消防通道畅通,避免堵塞现象。
3. 电气安全:学校应保持电线电器设施的良好状态,定期进行检修维护,禁止学生私自进行电线电器的操作。
4. 实验安全:学校要建立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5.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学校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学生及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安全巡查和记录学校要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安全巡查,对教室设施、消防通道、电气设备等进行检查,并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
学校还要建立教职工安全事故统计和报告制度,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六、后勤保障学校要加强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教室设施的维护和修缮,配备消防设备和应急工具,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保养。
学校还要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后勤服务工作,及时解决教学设施和用品的问题,提供学习所需的各类物资。
课间安全的管理制度
![课间安全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ef00f7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8.png)
一、制度背景为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提高全体师生对课间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 规范课间行为,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安全。
3. 加强对课间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三、制度内容1. 课间休息时间安排(1)小学部:上午第二节课后休息10分钟,下午第三节课后休息10分钟。
(2)初中部:上午第三节课后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课后休息10分钟。
(3)高中部:上午第四节课后休息10分钟,下午第五节课后休息10分钟。
2. 课间活动要求(1)学生应在规定的休息区域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教室或教学楼。
(2)课间活动应文明有序,不得追逐打闹、推搡、争吵。
(3)学生应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
3. 课间安全教育(1)班主任在每天放学前对学生进行课间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课间安全巡查(1)学校安排专人负责课间安全巡查,对校园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2)巡查人员应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
5. 课间安全事故处理(1)发生课间安全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报告班主任和学校。
(2)班主任应立即组织学生撤离事故现场,安抚受伤学生,并协助处理事故。
(3)学校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确保事故原因得到彻底查明。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1. 各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本制度。
2. 学校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师生对课间安全隐患的举报。
3. 学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上课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上课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4d00e6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c.png)
为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旨在规范上课及课间行为,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上课及课间安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应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本制度。
#### 第二章上课安全第三条上课期间,教师应提前进入教室,检查教室环境,确保教学设施安全可靠。
第四条学生上课必须按时进入教室,并保持教室的整洁,不得随意摆放物品。
第五条上课时,学生应坐姿端正,遵守课堂纪律,不得随意离开座位,不得在教室内追逐打闹。
第六条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行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七条上课时,学生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进入教室。
#### 第三章课间安全第八条课间休息时,学生应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在走廊、楼梯、教室等危险地带嬉戏。
第九条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攀爬窗台、栏杆等高处,不得在教室门口、楼梯口等处停留。
第十条课间休息时,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和学习。
第十一条学生课间如需离开教室,应向班主任请假,并告知去向。
第十二条课间休息时,学生不得擅自进入教师办公室或其他非学生活动区域。
#### 第四章人员职责第十三条教师职责:1. 课前检查教室安全,确保教学设施完好。
2. 上课期间,关注学生行为,维护课堂纪律。
3. 课间巡视,及时发现并制止安全隐患。
4.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班主任职责:1. 负责班级学生的日常安全管理。
2. 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 督促学生遵守课间纪律,确保课间安全。
4. 及时发现并报告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学校其他部门职责:1. 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 定期检查校园设施,确保安全。
3. 及时处理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 第五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六条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防火、防盗、防骗、防拐等内容。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4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1b574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5.png)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安全,预防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和纠纷。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一、安全守则和行为规范:1. 学生应尊重他人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不得进行打闹、斗殴、欺凌等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2. 学生要尊重学校安排的课间活动安排,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区域,避免迷路或走失;3. 学生要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不得在课间乱穿马路或玩耍过程中与交通工具接触;4. 学生要保持课间活动区域的整洁和环境卫生,不得乱丢垃圾或破坏校园设施设备。
二、安全设施和救护措施:1. 学校应设置课间安全区域,保证学生在课间活动时有足够的安全空间;2. 学校应设置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安全警示标志等,保障学生的安全;3. 学校应配备医疗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急救工作。
三、安全管理责任和监督:1. 学校负责安排专职教师或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课间安全管理工作,指导学生遵守安全规则;2.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学生在课间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3. 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总体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2)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的安全,维护校园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制定本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课间换班顺序1. 换班时,学生应按照班主任指定的顺序有序排队。
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不得挤压、插队或横穿队伍。
2. 班主任或班级干部应负责维持换班秩序,保障学生顺利换班。
3. 学生在换班时应迅速、安静地将教室交接给下一节课的同学。
二、司务班的职责1. 司务班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做好课桌椅的摆放整理工作。
下课铃响后,负责收拾擦拭教室。
2. 司务班学生应与日期班干部一同检查教室设备的完好,及时汇报损坏或丢失情况。
2024年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3篇)
![2024年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9c8f6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8.png)
2024年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1. 学校政教处及班主任通过板报、橱窗展示板和广播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
2. 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需在课间时刻持续关注学生的活动,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应立即进行制止和教育。
3. 学校实行严格的班主任课间负责制及交接班制度,确保班主任负责课间纪律,班主任需及时到达教室,而任课教师需与班主任做好交接工作。
4. 值周学生、值周教师和值周行政人员在课间对全校学生的活动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应立即制止并做好记录,将情况通报给班主任。
“四项评估”班级量化评比条件进行扣分处理,并在下月的值周总结会议上进行集中通报批评。
5. 学生在课间出操时,应在教室门口排列成两列纵队,有序下楼。
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在楼道中进行疏导,密切关注学生动态。
体育教师通过广播提醒学生上下楼要保持秩序,避免拥挤。
6. 如学生因特殊原因需要离开校园,必须持有班主任签发的请假条方可放行。
7. 在中午的休息时间,学校将严格防止未经授权的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8. 每天午休开始后,班主任必须在教室内组织学生安全午休,保持教室的安静环境。
9. 遇到突发事件,班主任必须立即向学校行政报告,按照班主任-政教处(教导处或总务处)-校长室的流程进行处理。
雁池乡中心学校____年____月2024年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二)1. 学校政教处及班主任通过板报、橱窗展示板和广播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
2. 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需在课间时刻持续关注学生的活动,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应立即进行制止和教育。
3. 学校实行严格的班主任课间负责制及交接班制度,确保班主任负责课间纪律,班主任需及时到达教室,而任课教师需与班主任做好交接工作。
4. 值周学生、值周教师和值周行政人员在课间对全校学生的活动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应立即制止并做好记录,将情况通报给班主任。
“四项评估”班级量化评比条件进行扣分处理,并在下月的值周总结会议上进行集中通报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课间是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活跃身心的时间。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课间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间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课间活动安全常规及管理制度。
一、课间活动安全常规课间活动的范用限制在校园内,严禁学生课间擅自出校园玩耍:学生应努力养成课间休息的好习惯,充分利用时间休息,尽量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不开展、不参与激烈的课间活动,认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尤其要做到不攀高、不跳台阶、在楼道不跨大步、不快跑不追逐、不做危险的游戏、上厕所不推挤等:在走廊、过逍、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到轻声慢步,不争先恐后,不挤在一起:课间活动要适量、轻松、愉快,不能累得满头大汗又急急忙忙赶着上下一节课:课间活动中要讲文明、守秩序,团结同学,不争吵、不打架,不尖声叫嚓,发现不安全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课间活动不要在课室内进行,不要吃零食,不要乱抛果皮壳、纸屑,要讲究卫生。
二、课间管理制度课间活动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各班要认真落实课间常规要求,让学生人人理解,人人做好,形成良好的课间秩序;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要加强课间巡视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全体同学要认真严格遵守课间常规要求,违反者按违纪进行批评教冇及对所在班级实行扣分处理;各班配备一名安全巡视员,发现有违反课间活动常规的,要及时制止并报告班主任;课间常规要求列入文明班级考核内容,每日检查评比,每周公布篇二:《课堂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巴州区青木初级中学课堂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1、每堂课的科任教师是当堂课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2、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检查教学设备设施。
4、严禁擅自脱离课堂及不按要求进行教学。
5、值日教师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并做好记录。
6、各班配备安全巡视员,监管同学的课间行为。
7、教育学生课间不攀高、不跳台阶、不追跑、上厕所不拥挤、不做危险性游戏等。
8、严禁学生课间擅自出校园。
篇三:《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课堂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在大课间活动中,为保证学生安全,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特制订如下安全管理制度一、教师1、加强责任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场地器材,运动服装,认真检查,充分估计到容易发生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
场地器材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理。
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教育学生要按照教师布置内容,有组织有秩序地活动,不能各行其事。
3、培养卄干,使他们预先了解教学内容,动作要领,保护方法。
在上课时、协助教师维持好课堂纪律,在分组练习时负责安全保护工作。
4、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
如不慎跌倒,在倒地前的瞬间降低重心,勿使后脑着地: 由髙处跳下时先屈膝,前脚掌先触地,减少震动。
5、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让学生重视安全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经常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冇。
在竞赛中制止粗野的犯规动作,发扬"宁失一球,不伤战友”的优良作风。
6、在进行体弃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淸有关活动的注意点,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7、讲淸各种器材的使用规则,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操作所引起的危险与不良后果等。
8、建立伤害事故登记制度。
对发生的伤害事故及时登记,认真分析原因,从中吸取教训,目的是为了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9、教师要及时对体育器材、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务处或主管领导。
二、学生1、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对个别操作要领不淸的可以向教师发问。
2、学生的有关体育项目必须在与该体育活动相对后的场地内进行,不得在不宜进行该项活动的地方进行该项活动。
3、学生在观摩体疗活动时,必须做到文明、有序,不得超越规泄范国观看,不得进行不文明的行为。
4、学生打算进行一项非规左进行的体育项目时,必须征得有关教师的同意方能进行,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向主管器材的教师提出借用要求,同意后方可使用,用后立即归还。
5、对于不按教师要求和学校规泄,擅自进行某项体育活动,造成后果的,学生自负责任。
6、活动中出现特殊情况,必须及时向教师报告。
篇四:《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2015-2016学年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课堂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郑湾小学1、各班主任利用班队会,按《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郑湾中心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冇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栏杆、篮球架、铁门等设施,不跳乒乓台及校园各处台阶。
2、班主任在课间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冇。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冇。
3、值日行政、值日教师课间巡视全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I上, 作好记载,将情况通知班主任,并按学校“文明班”“优秀文明班”评比条例,进行扣分处理。
4、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值日行政、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5、值日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凡缺岗、离岗以旷工论处,由于失职造成事故,将追究责任。
6、值日教师要负责校园游荡生的淸场工作,上课铃响时,要把滞留在校园的学生做好记录及教冇工作并送英回课室上课(不要让其在楼梯滞留),如果学生有过激激行为或有严重违纪的通知其班主任,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经3次教育后校园游荡生的跟踪教育意见放学后,由级长、班主任、体育教师进行体能培训。
篇五:《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太公小学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囲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各种活动。
包括晨读早操、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利用晨会课、班队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或到专用教室上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教室以外的课程,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泄路线有序通行。
第五条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第六条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 不得撞门爬窗。
第七条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等设施。
第八条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第九条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第十条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大课间活动要制左周密的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二)大课间活动一般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冇,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大课间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
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第十一条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第十二条值周领导和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 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班主任或政教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学校本着谁下课谁负责的课间活动安全管理要求,由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间进行组织,但凡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的,应及时教育阻止。
责任教师签字临淄区太公小学2015年9月11日篇六:《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各种活动。
包括晨读早操、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冇,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或到专用教室上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泄路线有序通行。
第五条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第六条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 不得撞门爬窗。
{学生课堂及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的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等设施。
第八条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第九条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第十条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一)大课间活动要制泄周密的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二)大课间活动一般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冇,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大课间活动应泄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査,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
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四)大课间活动应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活动的学生应予妥善安排。
第十一条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第十二条值周领导和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班主任或政教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教育阻止。
篇七:《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通知》下小安字[2014] 07号关于《下溪小学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通知各完小、教学点、幼儿园现将《下溪小学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按制度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稳泄。
下溪小学2014年10月15日下溪小学学生课间活动安全行理制度1、在校(园)内文明休息,不在教室、龙廊、楼道、操场各处追逐打闹、狂奔乱跑,防止互撞,不得怪声喊叫,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栏杆、落水管、平顶、走廊护栏、篮球架、铁门等设施,不跳乒乓球台、护坡及校园各处台阶。
2、在课间不做危险动作,不做不文明的游戏,不在危险地段捉迷藏、玩耍,尤英不能盲目模仿电影电视中经常岀现的劈刺格斗等惊险场面、动作。
3、进、出教室靠右行走,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人多时等会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