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大纲人教版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大纲
![2023年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46e87f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9.png)
一、2023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大纲1、老教材(人教版)64篇人教版老教材的必背篇目大纲里有64篇必背诗词赋。
包含初中必背50篇(多数学生初中阶段背诵过),高中必背14篇。
人教版老教材涉及的省份有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南、陕西、江西、广西、贵州、四川等11个地区。
2、新教材(部编版)60篇根据人教版普通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必背篇目大纲有60篇。
主要涉及的地区有山东,河北、湖北、湖南、福建、广东、重庆、海南、辽宁、江苏、浙江、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云南、西藏等17个省份。
一图让你看懂新老教材的必背篇目涉及的地区:二、2023新高考语文必背篇目(一)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2.《劝学》(《荀子》)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二)选择性必修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报任安书》(司马迁)3.《过秦论》(上)贾谊4.《礼运》(《礼记》)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9.《石钟山记》(苏轼)10.《登泰山记》(姚鼐)(三)诗词曲40篇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氓《诗经》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潜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将进酒》(李白)13.《燕歌行》(高适)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8.《石头城》(刘禹锡)19.《李凭箜篌引》(李贺)20.《菩萨蛮》(温庭筠)21.《锦瑟》(李商隐)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3.《望海潮》(柳永)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7.《登快阁》(黄庭坚)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0.《声声慢》(李清照)31.《书愤》(陆游)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39.《长亭送别》(王实甫)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四)选修教材12篇1. 《老子(节选)》2. 《季氏将伐颛臾》3. 《大学(节选)》4. 《中庸(节选)》5. 《孟子(节选)》6. 《逍遥游》7. 《谏逐客书》8. 《兰亭集序》9. 《滕王阁序》10. 《黄冈竹楼记》11. 《上枢密韩太尉书》12. 《古代文论选段》三、人教版老教材必背篇目(一)高中课标必背14篇:1.《劝学》2.《逍遥游》3.《师说》4.《阿房宫赋》5.《赤壁赋》6.《氓》7.《离骚》8.《蜀道难》9.《登高》10.《琵琶行》11.《锦瑟》12.《虞美人》13.《念奴娇·赤壁怀古》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初中课标必背22篇:1.《论语》十则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曹刿论战》5.《邹忌讽齐王纳谏》6.《出师表》7.《桃花源记》8.《三峡》9.《马说》10.《陋室铭》11.《小石潭记》12.《岳阳楼记》13.《醉翁亭记》14.《爱莲说》15.《记承天寺夜游》16.《送东阳马生序》17.《关雎》18.《蒹葭》19.《观沧海》20.《饮酒(其五)》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次北固山下》。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6434a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e.png)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三篇,满分45分)第一篇:(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篇章一:《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这使得现代社会变得嘈杂喧闹。
而大自然的声音给我们一种原始的、独特的感觉,它能够平静我们内心,带给我们宁静。
篇章二:《自然环境的危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灭绝,自然生态系统的破碎等问题。
这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削弱了大自然声音的纯净性。
篇章三:《保护自然声音的重要性》保护自然声音的纯净性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自然声音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等。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保留自然声音的宝贵资源。
1. 根据“大自然的声音给我们一种原始的、独特的感觉”,我们可以推断作者对大自然声音的态度是________。
A.赞赏B.忧虑C.无所谓D.厌恶2. 从第三篇可以推断出,保护自然声音的纯净性对人的身心健康有________作用。
A.重要B.负面C.积极D.消极...篇章分析和题目解答对应,选项清晰明了,没有出现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每个题目都有详细解答,以及对解答的相关辅助说明。
第二部分:写作(共四篇,满分55分)第一篇:命题作文(满分25分)请根据以下提示,用120字左右写一篇作文。
题目: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提示:1. 垃圾分类。
2. 节约用水、用电。
3. 骑自行车代替开车。
4. 种植绿色植物。
参考例文: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现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应该进行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其次,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合理利用资源。
此外,我们可以选择骑自行车代替开车,减少尾气排放。
202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09c2a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e.png)
202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是为了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而制定的。
考试结果将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考试内容1、语言文字应用:考查考生对汉字、词语、标点、句子、段落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阅读理解: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文、现代文、论述文等不同文体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对文章主旨、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理解。
3、古诗词鉴赏: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的鉴赏能力。
4、写作: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包括对给定题目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自由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笔试,3小时,满分150分。
2、试卷结构:分为Ⅰ卷和Ⅱ卷两个部分。
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阅读理解;Ⅱ卷为非选择题,包括古诗词鉴赏和写作。
四、能力要求与题型设计1、语言文字应用:要求考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
题型设计包括词语搭配、句子改错、段落理解等。
2、阅读理解: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古代诗文、现代文、论述文等不同文体文本的主旨、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题型设计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3、古诗词鉴赏: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并能够进行赏析和评价。
题型设计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4、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给定题目或材料的意思,并能够根据要求进行书面表达。
题型设计包括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自由命题作文等。
五、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1、考试标准:考试标准将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校招生要求制定,确保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2、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将详细说明考试的形式、结构、能力要求和题型设计,并提供相应的样题和评分标准,以便考生备考。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第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课件大纲人教版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第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课件大纲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2181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a.png)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第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课件大纲(人教版)一、引言本课程是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编第章的课件大纲,主要介绍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知识。
字音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大纲依据国家教育部最新的教学要求,参考人教版教材的内容进行编写,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字音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熟练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正确字音;2.能够准确辨认并运用常见字的音节组合规律;3.增强对字音的敏感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单音节字的字音•音节的组成和发音规律;•常见单音节字的读音及实例。
2. 多音节字的字音•音节的组成和发音规律;•多音节字的读音及实例。
3. 声调的辨析•四声的特点和发音规律;•声调在字音中的运用。
4. 异常字音的记忆•不规则字的字音及记忆方法;•常见异常字音的辨析。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将按照以下安排进行:第一周•授课内容:单音节字的字音;•教学形式:讲解+例题;•错题讲解。
第二周•授课内容:多音节字的字音;•教学形式:讲解+例题;•错题讲解。
第三周•授课内容:声调的辨析;•教学形式:讲解+例题;•错题讲解。
第四周•授课内容:异常字音的记忆;•教学形式:讲解+例题;•错题讲解。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如下:1.人教版语文教材;2.课件软件;3.常用字的读音录音。
六、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作业:针对每个章节的习题,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目;2.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情况;3.小测验: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相应的单元测验;4.期末考试:对全章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准确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提高语文水平,为高考语文的顺利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档为Markdown格式文本,无网址和图片。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暨考向蠡测(新课标版)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暨考向蠡测(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52a8725acfa1c7aa00cc2f.png)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暨考向蠡测(新课标版)新高考新信息2010-02-25 1349金太阳教育研究院一、《考试大纲》解读和2009年相比,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保持了稳定,没有变化。
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新课程高考的省份逐年增加,先期进入新课程高考的省市的高考试卷也逐步步入稳定期。
2007年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2008年增加了江苏,2009年天津、安徽、福建、浙江、辽宁加入新课程高考,2010年则又有北京、湖南、陕西、吉林、黑龙江实施新课程高考。
从继承发展的角度来看,先期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市区,需要几年的时间保持稳定;2010年开始实施新课程高考的省市,更需要解决平稳过渡的问题。
二是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只是命题的指导性文件,而无强制性的刚性要求。
各分省自主命题的省市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通过制定各自的《考试说明》来命题。
因此,平稳平实成了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的主旋律。
二、命题走向蠡测以能力立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主旋律。
依纲据本,融入新课标理念;关注生活,彰显时代风貌;融合借鉴,凸现地方特色是备战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的重要方向。
以下是我们对2010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命题文本类阅读和作文方面的几点预测1.以纲为纲,关注变化。
这里说的第一个“纲”是指考纲(《考试大纲》)和大纲(《课程标准》)。
考生在复习中应紧扣“考纲”和“大纲”。
因为“考纲”是命题的依据,为考生指明了复习的方向,考纲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在高考题中体现出来,也反映出一定的命题趋势。
2.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叙事类文章)和文言散文仍是选材的主流,如全国课标卷、山东、广东、江苏、辽宁、北京等卷别应该关注人物传记(叙事类文章);天津、福建、浙江、湖南等试卷应关注文言散文。
信息筛选、文意概括和翻译题将保留,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考查,有的卷别将采用“合二为一”的方法,即在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中,将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放在一起来设题考查。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型考纲解读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型考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86c9bf06edb6f1afe001f45.png)
择最恰当的一组。二是错误修改题,即要求考生指出题中所提供的语段中标
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
从考查频率上来看,山东卷、湖北卷、江西卷、天津卷等对标点符号进
行了考查,但近几年四川卷未进行考查,我组认为,今年四川卷考查该考点
可能性亦不大。
•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3)辨析并修改病句
五、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
考纲
1.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E级 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 问、反问。
解读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主要考查以下三种能力:根据不同的语言环 境选用恰当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根 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求)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一般是将若干词语合
解读
理地扩展为一句话或几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
为几句话或一段话。
(二)压缩语段
考纲
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E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 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 解读 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 出语段的主要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 来。
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纲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
1.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俗语)、格言等。要准确把握熟语误用的几种类 型:①望文生义,②褒贬误用,③搭配不当, 解读 ④用错对象,⑤重复累赘,⑥自相矛盾,⑦谦 敬错位,⑧不合语境等。
2.高考重在“正确使用”能力的考查, 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
• 2、将字音字形训练常态化,充分利用早读 、晚自习、上课前5分钟等一切零碎时间, 将字音字形训练深入。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d706e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e.png)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位即将迎来高考的考生都格外关注着新一年的高考大纲。
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其考试大纲对考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考试科目及形式2024年高考语文科目分为语文(文学知识与阅读的技能)和写作(写作表达、应用文和作文)两个部分。
其中,语文占75分,写作占25分,总分100分。
语文考试形式仍然采取闭卷考试,笔试形式。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及要求1. 语文科目2024年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知识与阅读的技能。
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流派、文学家及其作品等。
同时,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各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考生需要熟悉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要素,并能够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2. 写作科目写作科目主要包括写作表达、应用文和作文。
写作表达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同时,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应用文的要求同样重要,考生需要了解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规范,包括书信、应聘信、通知、倡议书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类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要点,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和目的进行适当的应用文写作。
作文部分一直被考生所关注。
良好的作文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对于2024年的高考作文要求,我们可以从近年的趋势来看,注重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逻辑思维、文化素养等方面。
因此,考生在备考作文时,不仅要进行多样化的题目练习,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
第三部分:备考建议1. 系统学习语文知识考生需要根据大纲要求,系统学习语文知识。
可以通过掌握常见的文学理论和流派,深度阅读各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02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d7ad7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5.png)
202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是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指导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高考语文科目仍将分为两个部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
其中,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古代诗歌、文言文阅读等;选择性必修部分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学习的内容,如文学名著、文化经典等。
在具体考试内容方面,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范围,包括语音、汉字、词语、句子、语段等方面的知识;古代诗歌和文言文的阅读则注重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的阅读则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考试大纲还规定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仍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仍为150分,考试时间仍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方面,必修部分和选择性必修部分所占分值比例分别为60%和40%,其中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部分的分值比例为20%。
总体来说,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因为时间不够而影响最终成绩。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析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c208dc89eb172dec63b701.png)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析2018高考语文大纲修订版本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把古诗文鉴赏进行深入化、探究创新化考查。
这样一来既可以公平公正考查学生的能力,又可以有效区分思维层次水平的新高度,同时在知识内容上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最大限度地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以下是高考语文新大纲的几点突出变化,同学们根据这些内容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
作为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高考大纲准确地给出了同学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素养能力要求,高三的同学们在进行语文复习时首先要了解考试大纲。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如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
解读:这一改变就意味着试卷会进一步减少记忆背诵类的知识,要求考生在有着基础知识识记的基础上,有着准确的文学分析和符合时代背景的赏鉴判断。
从试题内容上增加评价鉴赏、分析运用类的题目。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有能力层级的,之前的语文考试侧重考查低级的记忆背诵知识,但现在的高考开始侧重更高层级的能力要求。
这一改变其实是紧随北京高考改革,尤其在北京的模拟考试中,分析理解、评价鉴赏、综合运用等高级能力层级题目比例大幅度提高。
如北京2017西城区一模的试题六: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
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
或者是“人物的复杂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有丰富的释读和评价的可能,上面材料中所分析的宝钗就是一个复杂性人物。
”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红岩》这六部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宝钗除外),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
这两道问题就是不单单要考生有文本的信息搜索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新的文本进行分析,同时需要有一定的阅读名著的积淀和思考,然后借用文章的知识结合所学习的语言基础去解决文章之外的问题,2018年的高考,这种考查运用能力的题目比例将极大提高。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21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21](https://img.taocdn.com/s3/m/b0bdeb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0.png)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2021引言高考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语文科目是其中一个必考科目。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是考生备考的指南,它详细列出了考试的内容、要求和评分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要求,为备考提供指导。
考试内容202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作品阅读与文学知识这一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学知识和文学作品阅读能力。
考生需要阅读指定的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情感主题以及语言技巧。
同时,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史背景等。
语言文字运用与阅读表达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考生需要掌握语法知识,包括句子结构、词义辨析等。
阅读理解方面,考生需要理解和分析给定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写作能力与文学鉴赏这一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指定的题目进行写作,要求结构合理、观点清晰、语言准确。
同时,考生还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并能进行相关的评价和解读。
考试要求202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要求如下:知识要求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包括文字运用、语法、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还需要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主题。
思维要求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审辩能力等。
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文字表达要求考生需要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语言进行文字表达。
写作时要求结构合理、观点清晰、语言准确,可以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评分标准高考语文考试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要求评分时,考生的答案需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有明确的观点和论据支持。
文章结构评分时,考察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
文章应该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行文连贯、段落过渡自然。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e62e7f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c.png)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已经公布,旨在考查考生的六种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具体要求如下:A.识记: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E.表达应用: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F.探究: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
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XXX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我们需要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和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在阅读时,我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我们需要了解新闻、传记、报告和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在阅读时,我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全解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2ae2e0b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5.png)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全解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语文作为主要科目之一,其考试大纲更是备受关注。
2024 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着一些新的变化和侧重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读一下。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依然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类文本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把握。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同时分析论证的逻辑结构和合理性。
实用类文本阅读,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材料可能涉及新闻报道、科普文章、调查报告等。
要求学生具备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理解图表等能力,能够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于对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主题的理解与感悟。
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深入体会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一直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文言文阅读,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学生需要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掌握古代文化常识,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要求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和情感主旨。
要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名句名篇默写,范围一般为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和书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和灵活运用能力。
词语和病句的辨析,要求学生掌握常见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能够准确判断句子是否存在语病,并进行修改。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清晰、准确、恰当表达的能力。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要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效果,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
补写句子、压缩语段等题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2024年高考语文大纲
![2024年高考语文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db1e9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0.png)
2024年高考语文大纲摘要:一、引言二、2024 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总体变化三、2024 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1.语言知识2.文学文化常识3.现代文阅读4.古代诗文阅读5.写作四、备考建议正文:随着2024 年高考的临近,广大高中生们已经开始紧张的备考。
对于语文科目,高考大纲的修订尤为引人关注。
本文将对2024 年高考语文大纲进行简要解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引言高考语文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备考方向。
因此,了解2024 年高考语文大纲的修订情况,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2024 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总体变化相较于往年,2024 年高考语文大纲在内容上有所调整。
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加大对语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力度,提高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的难度,以及新增写作模块。
三、2024 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1.语言知识语言知识部分包括:汉字、词语、句子、修辞等。
2024 年高考语文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提高,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汉字的读写、拼音、笔画、结构等基本知识,并能够识别和纠正错别字。
此外,还要了解词语的词义、词性、成语、俗语等,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2.文学文化常识文学文化常识部分涵盖: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
2024 年高考语文大纲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了细化,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解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并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常识。
3.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技巧等。
2024 年高考语文大纲在这一部分提高了难度,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包括:古文、诗词等。
2024 年高考语文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学知识,能够阅读和理解古代诗文,并从中汲取文化内涵。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精选重点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精选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30e94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3.png)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精选重点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要求考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从中获取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1. 散文阅读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中,散文阅读将侧重于传统散文和现代散文的选材。
考生应重点关注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表达和文笔特色等内容,并能正确理解和解读。
2. 诗歌阅读考生需要掌握各个时期重要的诗歌作品,包括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
重点关注作者的意境表达、修辞手法以及诗歌的主题等内容,能够准确理解和赏析。
第二部分:写作技巧与范文写作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核心要素,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 议论文写作考生需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能够清晰地陈述论点并提供充分的论据支持。
还需具备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2. 记叙文写作记叙文是表达个人经历和感受的重要形式,考生应注意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和人物形象的描写。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造型语言的使用和情感表达的真实性。
第三部分:古代文学经典对于高考语文考试,古代文学经典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考生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古代文学作品: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考生需要了解其作者、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能够理解小说中所体现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的表达。
2.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考生需要熟悉其中的部分篇章,理解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四部分:现代文学作品在高考语文考试中,现代文学作品也占据重要地位。
考生应重点了解以下代表性作品:1. 《茶馆》《茶馆》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杰作,考生需了解其剧情和主题,理解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和批判精神。
2. 《活着》《活着》是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代表作,考生需要熟悉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理解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与反思。
总结:通过对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精选重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对各个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要重视写作技巧的培养。
2025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5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62ce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8.png)
1、下列哪个成语与“持之以恒”意思相近?A. 一曝十寒B. 锲而不舍C. 半途而废D. 三心二意(答案:B)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我还没吃呢。
”B.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我还没吃呢。
”C.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
我还没吃呢。
”D.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我还没吃呢。
”(答案:B)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B.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道德经》。
C.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风。
D. “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勇。
(答案:A)4、下列哪个词语与“春天”没有直接关联?A. 花开B. 绿叶C. 蝉鸣D. 播种(答案:C)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D. 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你是否努力。
(答案:C)6、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他笑得像朵花一样。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D)7、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寓意相反?A. 多此一举B. 锦上添花C. 恰如其分D. 弄巧成拙(答案:C)8、下列关于古代诗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2020高考语文考试大纲.pptx
![2020高考语文考试大纲.pptx](https://img.taocdn.com/s3/m/436e72aac5da50e2524d7fe9.png)
W正确使用赫点符号 四、 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近觀® '悬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4
1. 基础等级 ⑴符合题意 ⑵符合文体要求 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 发展等级 I■
学海无涯
透过现象濾入本展,攝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
3
学海无涯
常可文宫虚词:爾*何\爭、乃、其*旦*若I斑A为、焉*也、以、Hs于、与.、則如 者、之。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 分析综合C (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③對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擇度的思拷和判断
4.探究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营景和写作意图 ⑶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岀自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 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 涵,分 栃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
1. 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墙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综合C (1)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 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G)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评价作品表现岀的价值判断和軍美取向
1 .理解B (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b7816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e.png)
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的大纲主要分为听力、阅读、写作三个部分,分值分别为15分、40分、45分,总分数为100分。
听力部分
该部分共有五个小题,包括听语音填表格、听短文回答问题、听长对话回答问题、听选段朗读再复述和听音辨义等。
主要测试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考试时长为20分钟。
考生要注意听清楚每个音节,做到听清楚、记录准确。
阅读部分
该部分包括文学类阅读、实用类阅读和信息类阅读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多篇文章。
主要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运用能力。
其中文学类阅读部分要求考生阅读、欣赏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领略文学之美;实用类阅读部分要求考生阅读各种实用文本,如说明文、应用文、广告等,掌握实用技能;信息类阅读部分要求考生阅
读各种信息类文本,包括新闻报道、社论评论、科普文章、调查报告等,增长知识、学会思考。
总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写作部分
该部分分为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社会热点、个人经历三个方向,每个方向均有不同的题目。
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完成文章写作。
考试时长为60分钟。
要求考生的作文逻辑清晰、思路明晰、信息准确、符合规范,语言流畅、得体、规范、朴实,表达真情实感、思想深度、文化底蕴。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全面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全面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c67e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2.png)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全面解析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备考,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经过全面修订,将在2024年正式实施。
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进行全面解析,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了解该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结构和时间安排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将分为两个部分:文学常识与阅读、文言文阅读与写作。
每个部分由多个模块组成,共设置 10 篇阅读理解题、2 道作文题。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其中 50 分钟用于文学常识与阅读,100 分钟用于文言文阅读与写作。
二、文学常识与阅读文学常识与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理解和文学知识两个模块。
1. 现代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设置 5 篇短文,每篇后面有 4-5 个相关问题,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阅读材料涵盖各类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2. 文学知识文学知识模块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名著、文学流派、文学名家等。
考生需要掌握不同文学时期的代表作品、作者以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以便在阅读理解中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三、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文言文阅读与写作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理解和文言文写作两个模块。
1.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设置5 篇文言文选段,每篇后面有 4-5 个相关问题,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选材范围广泛,涵盖经史子集、诗词曲赋等文言文体裁。
2. 文言文写作文言文写作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题目,以古代文言文的形式完成一篇文章。
考生需要熟悉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准确使用文言词汇和句式,构思合理、文笔流畅。
四、备考建议针对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考生参考:1. 阅读练习多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加强对诗词、小说、散文等不同文学形式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阅读时要注重对作者意图和文本细节的把握,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解题能力。
2. 语言积累多积累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文言词汇和典故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大纲版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考纲整体分析
2011年《考试大纲》和2010年《考试大纲》一脉相承,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题型示例等内容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这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大纲版高考历史悠久,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思维方式;社会大背景也需要保持稳定性;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大纲版省份近年就要全部加入其中,最后几年需要在稳定和继承中接轨。
《考试大纲》的高度稳定,预示着对考生的各项要求没有改变,命题的依据、思路,试卷的结构、题型、考查点也会保持稳定。
当然,这不意味着反映到试卷上的东西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有些考点会出现轮换考查,即便是考查同一个考点,设问的角度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更无须说试题依据的情境永远都是新鲜的,往年的高考都告诉了我们这些。
备考指要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近3年的大纲版试卷,无论全国一卷还是全国二卷,考查语言文字运用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考查7道小题,其中,客观题4道,主观题3道;4道客观题依次考查字音、成语、病句、连贯,3道主观题中必考1道仿用句式题。
2011年高考,这5道题考查点还不会有变化。
另外两道主观题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既要看去年考过的,又要关注轮换考查点考查的特点,各个考点都要练到,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哪个考点不考,不去训练。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选材,史传文始终是首选,都是从24史中节选的篇目,写法正统,文字规范、浅易。
选文长度为600字左右。
考查点固定:理解文言实词、筛选信息、概括文意、翻译文句。
题型也固定:前三点为单选题,后一点为翻译题。
文言文阅读的备考,要高度关注史传文,而且是24史中的篇目。
要注重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因为文言文不比现代文,它更加体现知识的积累性,要立足课内,从课内汲取文言知识的营养,通过联想、迁移来解决阅读新材料遇到的问题。
文言实词要结合语境合理判断其含义;信息筛选要看清题干,结合事实,有效排除无关信息;文章概括和分析要依据文意,体察细微之处;文言文句子翻译要落足于采分点(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力求字字落实,句意通顺。
(二)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不拘一格,唐诗、宋词、元曲等均可涉及。
但考查点相对固定,突出考查鉴赏形象和思想感情,也就是情和景的关系。
此考点的备考,需要在感悟诗歌形象的基础上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与抒情的手法。
如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等。
注意描写的手法,如衬托、对比、白描、工笔、多角度写景等。
还要注意分析诗歌中的炼字技巧。
通过训练,要总结答题的方法,强化答题的步骤,熟悉答案的构成,即明确针对什么样的问题,作出什么样的回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的考查一般是诗文结合,注重考查经典篇目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和富有哲理、启迪人生的句子,不偏不怪。
用心爱心专心 1
此考点的备考,要依据考纲要求,重点背诵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内容,另外还有向课外适当拓展,整理、背诵那些经典篇目中至今仍然有活力的、经常为人引用的、富有哲理、启迪人生的句子。
要有计划、有周期的进行。
要注意名句中音同意近的字、难写的字和容易顺序颠倒的句子等,字字落实,要落实到动手上。
四、现代文阅读
(一)科学类文章阅读
近几年全国卷科学类文章阅读选文的突出特点突出文章的知识性和人文性。
文章兼有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特征,注重传统文化精髓的育人功能和前沿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示。
选文长度为800—1000字。
此题设题中规中矩,难度适中,题型不会改变,3道小题分别从定点、散点和推断三个角度考查。
科学类文章阅读的备考,要注意选材的精当性,要关注传统文化领域的材料,并关注在新型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忽视的领域,无须求新求异。
重点训练理解文意、根据要求从文中搜索信息并筛选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二)文学作品阅读
虽然考纲对文学作品选材没有限定某种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都有可能入选,但考试实践却显示出考查散文的突出特色。
文章多是出自名家之手,材料长度1400多字,有一定的深度、厚度(文化内涵)、可读性(结构严谨,文笔生动)和启迪性(和时代有某种联系,对人生有所启发),体现出特定背景下的社会关照和人文思考。
试题注重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理解文章的结构思路、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归纳内容要点等。
文学作品阅读的备考,要在熟练把握散文文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叙述的事件、描写的人物和景物等来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表现的核心思想。
要结合文章和时代的大背景来发掘文章的内涵。
考纲要求的各个考点都要训练,其中常考的考点如理解句子的含意、理解文章的结构思路等,更要强化训练,熟练掌握答题的方法、技巧和答案模式。
五、写作
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非常稳定,命题内容关注社会现实与抒写自我感悟,突出情感与认知。
常考的角度有:人生哲理,人生观,价值观,人与自然,学会认识,理性分析,传统美德,现实生活,道德法律,集体观念,人文关怀,为人处世,读书做人,等等。
2011年高考的作文命题将更加突出人文精神,在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的入文精神尤显重要,这自然也将成为高考命题者关注的热点。
作文备考,重点加强文体训练,拓展立意空间。
应该切切实实加强文体训练,特别是议论文和记叙文的专项训练。
而与此相关的,则是在审题立
意上要下足功夫,立意的高下是考场作文水平高低的首要指标。
此外,在素材运用方面也应做足文章。
在这几个方面,往年的考场高分作文已为
考生提供了诸多成功的范例,考生可细细品味,把握高分的
用心爱心专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