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
婴儿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由于珠蛋白β链的合成受到阻碍, 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易于 破裂,引发溶血。
免疫因素
0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婴儿免疫系统异常,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导 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感染、某些疾病或药物等因素诱发, 导致婴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03
丙酮酸激酶缺乏会导致红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使红细胞易于在脾脏中被破坏。 这种疾病通常在婴儿期发病,表现为黄疸、贫血和脾肿大等症状。
THANKS.
03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细 菌感染,可能导致急性溶 血性贫血。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可引起 急性溶血性贫血,尤其是 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 。
其他细菌感染
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溶血 性贫血。
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溶 血性贫血,尤其是在流感 并发症中。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黄疸、贫血、脾肿大等,治疗以免疫抑制治疗和 输血为主。
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婴儿服用某些药物后,药物作为半抗原 与红细胞结合,诱发免疫反应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
常见的诱发药物有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物等。
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似,治疗主 要是停药和对症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 亲体内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抗体,通 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红细胞
破坏加速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最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 合。
父母血型酿造宝宝溶血
父母血型酿造宝宝溶血*导读: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
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尤其是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是AB型的时候,因为这样血型的父母生出的孩子,血型不是A型就是B型,很容易发生溶血病。
大家通常知道,如果输血时血型不合,两种血型就会在体内战斗而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
同样,如果母亲与孩子的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宝宝的身体,从而使战场转移到宝宝的身体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一项统计显示,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即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会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使孩子远离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夫妻血型不合造成的,夫妻血型不合现象很普遍,所以新生儿溶血病也很常见,浙江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每月基本上都会收治20-30名溶血宝宝。
虽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母婴血型不合的10%,但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然而,在浙江省血液中心的检测部门每个星期只有五六对夫妇前来做产前血型检查,相比庞大的生育群体,这个数字少得可怜。
*溶血宝宝易得贫血和黄疸据了解,溶血病的症状有轻有重。
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天开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黄疸,妈妈会发现孩子的头面部或者胸腹部会出现柠檬黄一样的颜色;到了4-6天的时候黄疸更加厉害,出现一个小高峰;大约出生后10天左右黄色就逐渐消退,恢复正常,因为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抗体每天在消耗,所以症状会逐渐好转。
如果在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疸,进展迅速,甚至发展到全身,颜色由浅黄变成金黄色、橘黄,这个时候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当溶血比较严重时,孩子会出现贫血,甚至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这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名为胆红素的物质进入了大脑后,引起手足残疾、视力障碍、耳聋、牙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这是最严重的后果。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如何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如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又被称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指由于夫妻双方的血型不同,而宝宝遗传了爸爸的血型,从而发生的与母亲血型不和的现象,最终导致了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准妈妈和胎宝宝之间是有一道天然屏障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胎盘。
这道屏障能够保护准爸爸和胎儿之间血液中的大多数成分不会直接接触,但是胎宝宝仍会有少量的血液会通过胎盘渗透到准妈妈的血液中;同时准妈妈的血液中也会有少量成分进入胎儿体内,而这两种成分不合则会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
在我国汉族的人口中,以ABO血型所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发生的几率最高,并且在临床上9%都是发生在O型血的准妈妈身上,丈夫则是以A、B或者AB血型者。
通常溶血反应的程度多数是比较轻微的,而且宝宝出生之后体内与准妈妈不合的血液成分在一段时间内就会慢慢被代谢掉,宝宝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
只有少数情况下,准妈妈那种与胎儿不合的血液成分才会通过胎盘大量进入胎宝宝的体内,也才会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
而ABO溶血症更多的会发生在准妈妈准备孕育第二胎的时候,但是也有40%的ABO溶血症会发生在第一胎,所以对于O型血的准妈妈们一定要特别珍惜自己的头胎。
一旦发现新生儿溶血,可以通过新生儿换血疗法、蓝光治疗等手段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都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由于胎儿的血性遗传物质的选择是无法控制的,因此目前没有办法能够从根本上预防母子血型不合的情况发生。
但是可以通过孕前检查和治疗等手法进行干预,此外珍惜第一胎、避免多次输血也是能够有效防止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
新生儿溶血病又被称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指由于夫妻双方的血型不同,而宝宝遗传了爸爸的血型,从而发生的与母亲血型不和的现象,最终导致了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准妈妈和胎宝宝之间是有一道天然屏障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胎盘。
这道屏障能够保护准爸爸和胎儿之间血液中的大多数成分不会直接接触,但是胎宝宝仍会有少量的血液会通过胎盘渗透到准妈妈的血液中;同时准妈妈的血液中也会有少量成分进入胎儿体内,而这两种成分不合则会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
新生儿溶血病
• 光疗对结合胆红素的作用很弱。当血清结 合胆红素 >64.8μmol/L (4mg/dl)、转氨酶及 碱性磷酸酶升高时,光疗后胆绿素蓄积, 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 • 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或肝功能有损害的 病儿不宜作光疗。
• 换血 • 1.换血目的 • 换出血中已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 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 预防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防止心 力衰竭。 • 2.换血指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黄疸 • 溶血病患儿黄疸出现早,一般在生后24h内 出现黄疸,并很快发展,血清胆红素以未 结合胆红素为主。 • 部分ABO溶血病黄疸较轻,与生理性黄疸 相似。
• 贫血
溶血病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Rh 溶血病较为明显。 • 如血型抗体持续存在可导致溶血继续发生, 患儿在生后3~5周发生明显贫血 (Hb<80g/L),称晚期贫血,多见于未换血 者和已接受换血的早产儿中。
• 出生后 • 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h内,应 尽早肌注抗RhD IgG 300µg,以避免 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 300µg,效果更好。 • 对Rh阴性妇女的流产者,产前出血、羊膜 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 同样剂量。
思考题
• • • • • A.G-6-PD缺陷症 B.Rh溶血病 C.ABO溶血病 D.败血症 E.新生儿肝炎 1.第一胎即可发生的溶血病是: 2.第一胎一般不发生的溶血病是: 3.黄疸出现早并且迅速升高的溶血病常为:
课程结束
谢谢!
三、临床表现:
•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 决于抗原性的强弱、个体的免疫反应、 胎儿的代偿能力和产前的干预措施等因 素。 Rh溶血病临床表现较为严重,进展快,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 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多数较轻,可发 生在第一胎。
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
概述
HDN的分类: 按严重性递减的顺序分成三种:
1.Rh HDN 2.其它血型系统的HDN 3.ABO HDN
13
概述
以ABO HDN最常见,其次为Rh HDN。其它 如MN、Kell、Duffy、kidd等系统也有报道, 但极少见。
抗I、抗H、抗Lea、Leb、P1等属IgM性质抗体, 不能通过胎盘,故不会产生HDN。
用新鲜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紧急情况 时,O型细胞无需洗涤,只需将其中血浆尽量去 除即可。 Rh溶血ABO相容
Rh血型同母亲,ABO血型同婴儿。 Rh合并ABO溶血
用Rh血型同母亲的新鲜O型细胞加AB血浆
35
为换血的新生儿配血
n 当新生儿红细胞直抗阳性时,只需作主管配血, 分别做盐水、酶、抗球蛋白法。
一般认为脐血血红蛋白在12~14g/dl,同时胆 红素>4.0mg/dl或胆红素增加率大于0.5mg/dl时即作 为换血指征。脐血胆红素值高于4毫克/dl,24小时 后血清胆红素值达20毫克/dl以上者;确有早期核 黄疸症状者;早产儿或前一胎病情严重,应适当 放宽换血指征。
32
新生儿换血治疗对血液的要求
当胎儿ABO血型与孕妇不合时,可 以减少Rh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这是由于 胎儿红细胞进入孕妇体循环后,因为ABO 血型不合,先遭到孕妇体内抗A、抗B的破 坏,从而减少了Rh抗原的免疫作用
19
HDN实验室检查
三.HDN实验室诊断的三项试验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血清游离试验(游离IgG抗体测定)。 •放散试验(RBC上抗体释放试验)。
24
指示红细胞 ABO
意义
+ — — 游离的抗A
— + — 游离的抗B
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儿血型不合,母亲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故称本病为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其母子血型不合主要指Rh系统和ABO系统。
新生儿溶血症症状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
症状轻的进展缓慢,全身状况影响小;严重的病情进展快,出现嗜睡、厌食,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死亡。
1、黄疸红细胞破坏分解出来的胆红素呈黄色,它可以分布于人体全身,使机体组织的颜色变黄,由于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位于机体表面,发黄最为明显,也就是黄疸。
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黄疸的表现,但当黄疸出现过早、发展过快,或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就要注意有发生溶血症的可能。
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2、肝脾肿大轻症无明显增大,重症溶血时,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种症状多见于Rh溶血病。
3、贫血患儿均有轻重不等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4、胆红素脑病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合并症。
一般发生在分娩后2—7天,表现为黄疸加重,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
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5、神经症状出现嗜睡、拒奶、四肢松软,继而抽搐,表现为两眼凝视、眨服、四肢阵阵发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张,有时尖叫等表现即称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常于血清胆红素达20mg/dl以上时发生,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中,损伤脑细胞所致。
6、发热溶血症患儿常伴有发热。
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
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明病情已比较严重。
新生儿溶血症的预防胎儿期在胎儿期即可作出诊断。
1、提前分娩Rh阴性孕妇既往有死胎、流产史,可取母亲的血做免疫学检查,如查出抗体阳性时应对孕妇逐月追踪检查抗体效价的变化,本次妊娠中Rh抗体效价由低升至1∶32或1∶64以上,测定羊水胆红素值增高,且羊水磷脂酰胆碱/鞘磷脂比值>2(提示胎肺已成熟)者,可考虑提前分娩,以减轻胎儿受累。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严重吗(专业文档)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严重吗(专业文档)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免疫性溶血。
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指的是妈妈与胎儿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溶血。
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原因有很多,最多的是ABO系统。
目前人类已发现的20个血型系统,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以ABO系统最多,次为RH 系统。
在怀孕期或分娩时可有为数不等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若彼此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缺乏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母亲会产生相应的抗体。
这种免疫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
ABO血型系统共有“A”、“B”、“AB”和“O”型四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发生在母亲是“O”型,胎儿是“A”型或“B”型者。
RH血型系统中有抗原5种(C,c;D;E,e;),有D抗原者称RH阳性,无D抗原者为RH阴性,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见于母亲是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者。
有些母亲虽然为RH阳性,但缺乏E抗原,亦会发生RH溶血病。
我国汉族RH阳性者占绝大多数(98~99%),阴性者不多,故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较其他民族少见。
新生儿溶血症严重吗新生儿溶血症并不算很严重的疾病,母儿血型不合现象很普遍,新生儿溶血症却并不常见,一般不会出现很严重的症状,但是还是应该做好孕前检查,以及早预见溶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溶血症一般会出现新生儿黄疸或不同程度的贫血,但是并不严重,如果发生严重状况的时候,新生儿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水肿、腹水甚至胸腔积液的症状,出生不久就会死亡,也就是死胎,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Rh溶血后果远重于ABO溶血。
Rh血型不溶合的胎儿,出生时会出现全身水肿,皮肤苍白,常有胸、腹腔积液,甚至出现“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这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名为胆红素的物质进入了大脑所致,这是最严重的后果,会有智力低下,甚至胎死腹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导读: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的血型和新生儿的血型不一样,两者血型不合,产生血型抗体,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
常见血型不合的血型系统有Rh血型和ABO血型。
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红细胞膜的缺陷,另一个是红细胞酶。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有哪些?……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亲的血型和新生儿的血型不一样,两者血型不合,产生血型抗体,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
常见血型不合的血型系统有Rh血型和ABO血型。
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红细胞膜的缺陷,另一个是红细胞酶。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有哪些?*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1.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溶血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初期出现。
出现此症状的原因是Rh血型不合,出现症状时新生儿的皮肤明显与正常婴儿不同,皮肤颜色为黄色,而颜色不断变深。
若因ABO 血型不合而发病的新生儿,多在2日-4日内出现黄疸。
黄疸出现的同时血清胆红素也会快速上升。
2.贫血贫血也是新生儿溶血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在黄疸消退后出现。
出现此症状的原因是大量红细胞被破坏。
Rh溶血病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心力衰竭、重度贫血的临床症状;ABO溶血病患者会出现轻度贫血、全身水肿、面色苍白、胸腔积液、呼吸窘迫的临床症状。
3.核黄疸核黄疸不是新生溶血病的典型症状,只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由急性胆红素脑病引起,表现为智力、听力、运动障碍、发育不良、手足徐动等。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1.产前诊断孕妇在产前应先进行检查,检查后孕妇就可初步了解新生儿情况及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孕妇若有不良产史,需与丈夫一起检测血型。
若血型不合,要检测抗体。
2.出生后诊断如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要检测新生儿的胆红素。
若发现黄疸,要及早治疗,若无任何发现,则在观察一段时间。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相信大家已经知道。
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养生疾病库相关专栏的医生或者各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告知大家答案。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及症状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及症状概述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胎儿与母体之间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母体的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解,从而造成贫血。
原因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Rh血型不符合。
当母亲的Rh阴性血型与胎儿的Rh阳性血型不匹配时,母体会产生抗Rh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
除此之外,ABO血型不符合也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在这种情况下,母体的抗体对胎儿的红细胞产生不良反应。
症状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1. 皮肤黄疸:新生儿因溶血产生大量胆红素,导致皮肤和眼睛呈现黄疸。
2. 贫血:由于红细胞破裂溶解,导致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
3. 肝脾肿大:由于肝脏和脾脏在分解大量破裂的红细胞时扩大。
4. 肝功能异常:由于大量胆红素的释放,导致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5. 骨髓受损:由于新生儿骨髓需要更多红细胞来代替受损红细胞,从而对骨髓造成影响。
治疗对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疗:通过光疗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将皮肤裸露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帮助新生儿将胆红素转化为一种无害的形式。
2. 输血治疗:在严重贫血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来补充红细胞数量。
3. 注意观察: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症状变化,确保及时诊断并治疗。
预防预防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方法包括: 1. 孕期监测:孕妇在怀孕期间定期进行血型检测,确保母体与胎儿的血型兼容。
2. Rh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于Rh阴性孕妇,可以在产前和分娩后注射Rh免疫球蛋白,避免产生抗Rh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
结语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通过了解其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该病症。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10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室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系指母、型不合最常 见,其次Rh血型不合。有报道新生儿溶 血病中,ABO溶血病占85.3%,Rh溶血 病占14.6%,MN溶血病仅占0.1%。
1.ABO溶血 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胎儿A型或B型, 如母亲AB型或婴儿“O”型,则不发生ABO溶血病。
(1)40%~50%的ABO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其原因 是:O型血的母亲在首次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或B 血型物质(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破伤风及 白喉类毒素等)的刺激,产生了抗A或抗B抗体 (IgG)。
4)指征:①血清总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②已诊断 新生儿溶血病,若生后血清胆红素>85μmol/L(5mg/dl)便可光 疗;③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的血清胆红素>85μmol/L (5mg/dl)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血清胆红素 >103μmol/L(6mg/dl) (因小早产儿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此 外,也有学者主张,对所有高危儿进行预防性光疗。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多数ABO溶血病患儿除黄疸外,
无其他明显异常。Rh溶血病症状较重,严重者甚至死胎。 1.黄疸 大多数Rh溶血病患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
而多数ABO溶血病在生后第2~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 为主,但如溶血严重,造成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也可升高。 2.贫血 程度不一。重症Rh溶血,生后即可有严重贫血、胎儿水 肿或伴有心力衰竭。部分患儿因其抗体持续存在,也可于生后 3~6周发生晚期贫血。 3.肝脾大 Rh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病 患儿则不明显。
新生儿溶血病
释放试验:
ABO新生儿溶血病释放试验用加热放散法提取 致敏于红细胞表面的抗体; 酶增强的抗球蛋白试验非常敏感而准确 ;
蛋白水解酶可作用于红细胞表面的多糖链上,切
断带有负电荷的羧基基团的唾液酸,从而减少红 细胞表面负电荷以及红细胞间的排斥力,使之容 易产生凝集反应。
本试验是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中最具价值的 一项试验。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胆红素排泄异常
肝炎 先天代谢缺陷:α 1-抗胰蛋白酶缺乏 先天性胆道闭锁
胆总管囊肿
ABO新生儿溶血病的特点
ABO血型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比例比 其它血型系统如Rh系统多。 ABO溶血病以母亲为O型,子女为A型或B型 的发病率为最高。 ABO新生儿溶血病在第一胎时也可以发病。 病情较轻,一般不需要换血治疗。 发病率: 3~4%(11.9%)
夫妇ABO血型决定需要测定的抗体 O型母亲的相应IgG抗体效价≥64时有可能发 生ABO溶血症 O型母亲的相应IgG抗体效价≥256时发生ABO 溶血的可能性大。 母亲相应IgG抗体效价持续上升4倍,胎儿受 害可能性大 根据IgG抗A、抗B效价预测ABO-HDN准确率 大约50%。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胆红素结合障碍
暂时性结合胆红素抑制物的存在。 Lucey-Driscoll综合征(暂时性家族性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 Crigler-Najjar综合症(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 移酶缺乏症):表现为严重黄疸。 Gibert氏病:系遗传性或获得性β -UDP-GT(胆 红素-尿苷双磷酸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生成有轻 度缺陷或活性减少。
抗体在盐水介质中是否能凝集红细胞 用2-Me破坏可能存在的IgM抗体。 用IAT方法检测IgG抗体效价 当IAT效价>盐水效价4倍或以上时结果可信。 IgG抗A、B效价可以从32开始检测,其它不 规则抗体均从1或2开始检测。 用唾液血型物质中和IgM抗A,B
新生儿溶血病的知识问答
新生儿溶血病的知识问答1、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答:临床上,常见新生儿出生后黄疸逐渐加重,在1~5天内达到最高值,大大超出生理性黄疸的水平,有些还伴有贫血,肝脾肿大、胎儿期水肿等症状,然后黄疸在一周后逐渐消失。
这类患者经治疗后大多数会康复,部分严重患儿会发展成核黄疸,导致严重后果,这种疾病就是新生儿溶血病。
2、新生儿溶血病的后果如何?答:新生儿溶血病除了贫血本身会对新生儿造成伤害外,最严重的危害来自溶血后产生的黄疸。
由于游离的胆红素可以进入大脑,损害神经细胞。
轻度患病或可得到及时治疗的患儿绝大多数可以康复,但重度患儿可以出现神经组织的永久性损伤,造成智力、运动等方面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
3、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概率是多少?答: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约为5%,其中O型母亲生出A型、B 型的新生儿,总胆红素>18mg/ml(300umol/l)的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达20%。
对于曾有流产史和输血史的RhD阴性的孕妇来说,新生儿RhD溶血病的发病率达29%,并且情况比ABO溶血病严重得多。
除ABO和RhD以外人类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含有多种血型抗原,其中相当一部分也可引起非常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
4、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新生儿溶血病?答: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
其实临床上造成胎儿、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如G6PD缺乏、a-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病毒感染等,但这些病只占新生儿溶血病的少数。
所以新生儿溶血病一般就特指由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简称HDN)。
5、母婴血型不合是怎样造成新生儿溶血病?答:妊娠期间,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胎儿红细胞会少量进入母体循环,刺激母体产生了相应的血型抗体。
抗体通过胎盘回到胎儿体内,使胎儿红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溶血,这是造成大月龄胎儿死亡的常见原因。
溶血实验实验报告(范文2篇)
溶血实验实验报告(范文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溶血实验实验报告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溶血实验实验报告(1)溶血实验报告溶血试验实验报告补体溶血反应实验分析篇一:细胞渗透性实验姓名系年级组别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细胞渗透性实验学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2.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3.掌握估测、比较各类物质进入细胞速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通透性屏障,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透到细胞内,可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溶液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由于溶质渗透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溶血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用的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影响物质穿膜能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物质脂 1溶性的大小,因为膜骨架是有脂双层分子构成的,所以脂溶性物质易于穿过细胞膜;二是分子体积大小,较小的分子易穿过细胞膜;三是物质带电状况,因为细胞表面一般带电,不带电的物质易进入细胞。
判定细胞溶血不溶血的方法:溶血的溶液红的程度更高,且溶液发亮,透明度也更高。
二是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
细胞破裂后细胞形态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是膜结构上有一个小口,膜还是有结构的,只不过体积变小了。
需要说明的等渗溶液中细胞也会是破裂的,因为生活状态下膜两侧不断交换物质,代谢产物的积累使细胞渗透压的平衡破坏,同时有些代谢物质对细胞是有毒性的,所以长时间放置会使细胞破裂,所以做等渗实验时间不宜超过1h。
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入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试剂:鸡血,0.85%氯化钠溶液,0.0085%氯化钠溶液,0.8mol/L甲醇,0.8mol/L丙三醇,6%葡萄糖溶液,2%Triton X-1001姓名系年级组别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细胞渗透性实验学号用具:显微镜、粗天平、载破片、盖玻片、滴管2支、离 2心管2支、离心机、9试管、磁力搅拌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
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
ABO血型的分类主要是按照红细胞上有无A、B血型抗原来分的,即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只有B抗原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无A、B抗原的称为O型,红细胞上有A和B抗原的称为AB型。
婴儿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所以婴儿有可能继承妈妈的血型,也有可能继承爸爸的血型。
当母儿血型不合时,就有可能发生溶血。
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体内依靠母亲供应营养,但是母亲和胎儿之间有一道“胎盘屏障”,这道屏障可以保护母婴血液不会“相互来往”,不过仍有少量的婴儿红细胞会因为绒毛的破损而渗入母体循环,如果母亲体内的胎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同,母亲的身体就相当于被致敏,启动免疫系统,产生排斥婴儿血型的抗体,此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结合在婴儿红细胞的表面,导致溶血,婴儿就会发生溶血病。
如:O型血的妈妈怀了由父亲方遗传而来的A型血的胎儿,由于O型血妈妈体内没有A抗原,当A型胎儿红细胞进入妈妈体内时,妈妈体内会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进入宝宝体内就会引起宝宝的红细胞破坏而溶血。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99%以上常发生在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B型和AB型的胎儿。
这是因为血型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主要有IgG和IgM,O型血孕妇所产生的抗体以IgG占优势,IgG为不完全抗体,分子量小,可以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溶血,而A、B和AB血型的孕妇所产生的抗体以IgM占优势,IgM为完全抗体,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因此不会伤害胎儿。
然而,并不是所有O型血妈妈所生的宝宝都会发生溶血病,而是有的宝宝会发病,有的宝宝不发病;有的症状轻,有的症状重。
这与母亲抗体的量多少,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的结合程度,抗原的强度及胎儿代偿性造血能力有关。
ABO溶血病多在第二胎发生,但也可部分发生在第一胎。
这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与A(B)抗原相类似的物质,O型血母亲在孕前常已接触到,随后这些类似血型抗原物质可刺激O型血母亲产生A(B)抗体,当母亲怀孕后此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引起溶血。
不过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的机会和严重程度,会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流产的母亲产道会发生破损,被打掉胎儿的血液会进入母亲体内,母亲被“致敏”后,体内产生了抗A或B抗体,那么在下次妊娠时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几率就会增大很多,一旦出现,程度也会比较严重。
新生儿溶血病既然是夫妻血型不合造成的,那么是否每个人都要跟血型相同的人结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夫妻血型不合现象很普遍,所以新生儿溶血病也很常见,该病症状有轻有重,婴儿常于生后24小时以内或第二天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但因为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抗体每天在消耗,所以症状会逐渐好转。
该病一般都能及时发现,依病情需要通过光照、药物、补充铁剂或输血治疗,几乎都能治愈,不会对孩子未来的健康造成影响。
夫妻双方有上述血型的情况,可以通过孕前和孕期检查并及时干预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体效价高者可在孕前先进行中药治疗来降低抗体,预防怀孕后宝宝患ABO溶血病。
即使孕前没有做过抗体检测,也可以通过定期查孕后抗体效价来预防,第一次孕16周开始查抗体,第二次孕28~30周,以后2~4周查一次,自抗体效价增高时开始给予孕妇口服中药,每日一剂至分娩。
这种方法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同时又会有效降低母体抗体的产生,避免重度溶血的产生。
Rh血型系统应有6种抗原即C、c、D、d、E、e,但至今尚未发现d抗原。
作为标准红细胞上的抗原有下列几种CCDee、ccDEE、ccDee、Ccdee,其中以D的抗原性最强,是引起Rh溶血病最主要的抗原,因此血型检查一向只查D抗原,只要D阳性就称Rh阳性血型,而不论其他几种抗原(例如E)是否存在,无D抗原的统称为Rh阴性血型。
RhD溶血病时孕母血型必为Rh阴性,而RhE溶血病时(在中国和日本仅次于RhD溶血病)孕母虽必为RhE阴性,但如存在D抗原,仍为Rh阳性血型,而婴儿为RhE阳性,成为RhE溶血病延误诊断的原因,故国内检查血型除D外还应增查E抗原。
Rh溶血病时,第一胎具有D抗原的胎儿在出生过程中(电可能在宫内)红细胞很有机会进入母体,母体不久产生IgM抗体,以后产生IgG抗体,但量不多,速度也慢,约8~9周或最长不超过6个月,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使孕母致敏,一旦致敏即不可能再回复到未致敏状态。
此妇女如再怀第二胎胎儿仍为RhD阳性,红细胞在宫内或出生时再次进入母体后,已致敏的孕母即迅速产生大量IgG抗体,经胎盘至胎儿,使胎儿或新生儿发生溶血病,胎次愈多,产生的溶血病愈严重。
中国Rh阴性的人群极少,因此RhD溶血病的发病率比欧美国家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