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 抗日战争(4)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教案 4.7 抗日战争 4(人教版必修1)

高一历史教案 4.7 抗日战争 4(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人教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抗日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本节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原因,突出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理解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日本的侵略以及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史实;了解日军侵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掌握抗战胜利的史实,分析胜利的原因及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提供资料、创设情境和组织讨论,培养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组织课堂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结合现实,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国抗战的三个战场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

抗战胜利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原因,突出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理解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认识还可以,尤其抗日战争。

因此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为教与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是学生能参与其中,而达到能学会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采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学案见后面)。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抗日战争》教材,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初步认识本课基本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学案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6课 抗日战争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6课 抗日战争4
儿女,如何做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无题
山雨欲来风满楼, 惨绝人寰恨悠悠。 二次合作建战线, 国共两党两路线。 国内国外三战场, 数年抗战终胜利。 此刻我想说很多, 铭记历史很重要。
战争的硝烟过去不及百年,许多人除了残留着 抗战那个空洞的名词之外,一无所知。人们忘 却的不仅是侵略本身,更忘却了那一代人抗争 的初衷:侵华日军的所作所为践踏了中国人民 的生命、财产、尊严、自由等作为人的基本权 利!因此,纪念就不单是防止侵略本身,更不 是要延续仇恨,而是防止类似践踏人权那样的 悲剧在这片土地上重演!
第16课 抗日战争
学习目标:
1 知道日本的侵华暴行 2 知道抗战的基本概况:一条战线,两条路线,三大战场 3 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4 感悟抗战胜利的艰难
山雨欲来风满楼, 惨绝人寰恨悠悠。 二次合作建战线, 国共两党两路线。 国内国外三战场, 数年抗战终胜利。 此刻我想说很多, 铭记历史很重要。
一次解读此“诗”(目标一:基础知识的梳理)
要求:请用74页——77页涉及的历史史实解读“诗” 面涵盖的历史信息)
山雨欲来风满楼, 惨绝人寰恨悠悠。 二次合作建战线, 国共两党两路线。 国内国外三战场, 数年抗战终胜利。 此刻我想说很多, 铭记历史很重要。
二次解读此诗(目标一:基础知识的二次梳理及理解)
谢谢
A解. 析: B抗.以日上战两争个胜谜利底都的正原确因,有它:全共面地产反党映领了导中的国抗抗战日胜力利量的的斗 C争战.以、等上国。两民但个党中谜的国底没抗作有战为反、抗映日国出的际世主友界反战人法场的西,支斯中援统华、一民美战线族苏的的的作全对用民日作抗 D战.以对上战两争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 答案:D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抗日战争(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六课抗日战争(共20张PPT)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华事件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侵占整个东北 1932年1月 一·二八事变 ,袭击上海 局部侵华

1932年3月 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
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1937年7月 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开始
全面侵华
3、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万人坑
潘家峪惨案

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靖国神社是日本 军国主义的象征,日本 从1945年8月战败投降 警钟长鸣,铭记历史 至今,先后有 27人出任 首相,其中14人在位期 间参拜过供奉有第二 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 牌位的靖国神社。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此次会战的结束,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42年,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救出 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 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域外血战,扬我国威
5、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 敌 逐步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后
抗 日 根 据 地
1940年下半 年,彭德怀 在华北指挥 百团大战
A
日本近代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是日本实行“大陆政策”的具体表现 ②都是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③都对中国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欧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A、 ①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A
7、抗战胜利意义
鸦片战争 (1840)
中国战败
中国战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意义: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中国战败 甲午中日战争 提高了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 中国战败 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4)

教学设计第16课抗日战争案例背景教材分析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所进行的一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本课的“内容标准”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本课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第一目“全民族的抗战”阐述了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侵华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然后进一步阐明了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的情况;第二目“日军的滔天罪行”则通过三个事例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的强盗暴行;第三目“抗战的胜利”,先以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为例,描述了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英勇抗日的情景,紧接着概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意义。

历来高中历史教科书都以不少于四课时的篇幅来讲述抗日战争,新课程标准安排只用一课时来讲述。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抓住核心问题是有效处理教材的关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学生分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同时通过各种媒体,也接收到大量信息,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高中的学习应上升为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

这一切都为课堂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目标分析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3张PPT)
抗战形式:会战战役 著名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正面战场(国民党)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片面抗战路线
作用:一定程度上阻击日军 但丧失大片领土 抗战形式:抗日根据地
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 敌后战场(共产党) 百团大战
全面抗战路线
作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片面抗战路线
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
抗战胜利的历史教训: 1.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2.坚决反对日本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3.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抗战胜利的特点: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 4.中共在抗战中起中流砥柱作用 5.以弱胜强 6.持久性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全民族抗战
1937年8月 淞沪会战
陈诚将军
陆军大将松井石根
1937年9月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阎锡山将军
林彪将军
1938年1月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将军
白崇禧将军
1938年6月 武汉会战
首都:南京
武汉
重庆
1938年10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冈村宁次
二、全民族抗战
潘家峪惨案 日军驻唐山部队屠杀了全村1537人中 的1230人。这是日军实施“三光政策” 的一个典型罪证。
731部队
三、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细菌战)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 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静待国 际公理之判断。”
共产党认识到挽救民族危机只能
华北事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9张PPT)..

共全产党民方族面:的敌后抗战战场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开展游击战争
八 路 军
百团大战
1940,华北,彭德怀,八路军
共全产党民方族面:的敌后抗战战场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开展游击战争
新 四 军
新四军在六合
1937年12月中,南京沦陷,六合随之被占领。
1939年8月,新四军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率部进入竹镇,建立 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并于42年,建立竹镇抗日民主政府;
探究1: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 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 谜面是日本投降原因,谜底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以下谜底你认为合适吗?
1.共工、2 .毛遂、 3.蒋干、4.屈原、5.苏武
内因:
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中国是大国,地大,人多,物多; 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交 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的 迢迢赴死,喉咙中弹,以残余的本能企图用手护住喉
受 咙……”

最后一句,他写道

“在孟拱河谷这个清爽的四月清晨,蝴蝶翩翩飞舞,
? 蚱蜢四处跳跃,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香味。而这位大尉的
双语字典被放在矮树丛上,兀自滴着水。”
——黄仁宇回忆录《黄河青山》
(二)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怎 样对待这段惨痛的历史?应当如 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5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5张PPT)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
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 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谈一谈: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强以 国经 力济 。建 设 为 中 心 , 增
珍 惜 和 平 , 反 对 战 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东方雄狮的“怒吼”
《东京审判》
一、什么叫抗日战争?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为旗帜,中华民族反抗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时间最 长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一篇章 全民族的抗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国歌》
同 仇 敌 忾 共 筑 长 城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华史实一览表 时间
1894年—1895年
史实
结果
中日甲午战争 签定《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签定《辛丑条约》 日俄战争 扩张东北
1900年
1904年—1905年 一战期间 1925年 1928年
《二十一条》 足以灭亡中国 五卅惨案 济南惨案
九一八事变及其后日军动向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中国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为防御阶段。 为相持阶段, 中共成抗战的中流砥柱。 为反攻阶段, 全民族抗战取得彻底胜利。
策动华北事变, 妄图占领华北五省。
卢沟桥事变爆发, 全面侵华开始, 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调整侵华政策, 建立汪伪政府。 逐步失败, 直至无条件投降。
1942年 日军在 冀中地 区用毒 气弹杀 死的中 国儿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4)

教学设计第16课抗日战争案例背景教材分析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所进行的一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本课的“内容标准”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本课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第一目“全民族的抗战”阐述了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侵华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然后进一步阐明了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的情况;第二目“日军的滔天罪行”则通过三个事例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的强盗暴行;第三目“抗战的胜利”,先以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为例,描述了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英勇抗日的情景,紧接着概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意义。

历来高中历史教科书都以不少于四课时的篇幅来讲述抗日战争,新课程标准安排只用一课时来讲述。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抓住核心问题是有效处理教材的关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学生分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同时通过各种媒体,也接收到大量信息,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高中的学习应上升为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

这一切都为课堂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目标分析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精品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精品课件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全民族的抗战
【思考】
国共两党为什么能结束对峙,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
2、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 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探究: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大举侵华?
① 侵略中国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继续,是既定国策。
历史原因
② 日本把对外侵略作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 机的出路。
• 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
现实原因:日军意在灭亡中国,因而意在用
屠杀泯灭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日本进攻南京时后勤物质极其不足等。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组织抗战
四次会战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姚子清营长率五百健儿死守宝山县城
谢晋元率坚守四行仓库。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现实原因
③ 当时的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外部条件
④ 中国国民党政府竭尽全力“围剿”红军和革命根 据 有利时机 地,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中国
满蒙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材料一 日本:“大陆政策”
材料二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1931 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 36.7%, 一时陷入绝望的境地。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 和经济危机,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 争的准备。从军政头目到法西斯团体都蓄势待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 (共4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 (共4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 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吸取教训, 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胡锦涛
1.全面抗战的开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中国曾 制造过两次大屠杀( ) A、大连、南京 B、大连、旅顺 C、旅顺、南京 D、旅顺、上海
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
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
材料三有:利19条30—件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有革利命根时据机地:连
续国发际动绥了四靖次之反风革命盛围行剿。
国共内战


日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 侵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一、野蛮的侵略: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
3.日本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3)“七三一部队”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 全国抗战的开端
众志成城
一个民族不屈的抵抗……
合作探究:
1.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做出了什么决策? 他们是如何抗战的?结果如何? 2.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何历史地位? 3.为什么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胜 利?(抗战胜利的原因)
一、野蛮的侵略: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
3.日本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国民党淞沪会战失利,13日, 日军挺进当时的首都——南京。对南京的居民 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短短六周时间内屠杀 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 300000人。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共4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共49张PPT)
第一,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 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 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 第二,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 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第三,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 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 决”的战略企图。
战略相持
1938.10-1945.8
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1、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1)政策制订 洛川会议 1937.8
——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
2)敌后抗战 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 抗日根据地 3)总后方 陕甘宁边区 4)主要表现
(1)粉碎敌人的扫荡、清乡、蚕食 (2)百团大战 1943. 8—10 华北 (3)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发展 ——逐步成为主战场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
A、日寇扩大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 的关头
日本侵华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B、各阶级人民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日寇侵华极大地损害了四大家族的利益
D、共产党不计前嫌,努力倡导建立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组成
全民族的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全民族的抗战 探究3:统一战线形成后,国民党和共 产党分别开展了哪些军事斗争?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探究2: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
了哪些滔天罪行?
南 京 大 屠 杀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 滔天罪行。79年前,300000南京人民被 侵华日军集体大屠杀!!!
焚 烧遍 野 的 街 头
(二) 抗战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16课 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16课 抗日战争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探究点 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尽管日本取得了军事成功,占领了中国部分土地,但是中国人的 抵抗在整个战争中一直没有停止过。日本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的 爱国主义情绪,并且随着战争的继续,这种情绪日益加深。到1937 年9月,国民党和共产党结成反对日本的统一战线。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前,日 本在中国取得了怎样的“军事成功”。 (2)根据材料,分析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统一战线发挥的历史作用。 提示:(1)占领了东北三省,不断扩展在华北地区的侵略势力。 (2)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国人的爱国情绪高涨。作用:是抗日 战争的旗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6.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
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图片中的“1942”、材料中的“美国特
民族的团结与进步。因此,B项正确。
答案:B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3.1937年8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双方
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在正面二百余公
里、纵深三百余公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此战,中国军队“倾
力以赴”的结果是(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 .(共21张PPT)
③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的法西斯战
探究5: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民族空前觉醒,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 3.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以史为鉴
—— 胡锦涛
小结
第十六课 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史实
一·日本的野蛮略 日本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二·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
国内战场 国际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征缅
三·抗日战争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胜利 原因
意义
谢谢
灭绝人寰
中国人民家在哪
抵抗野蛮与暴力
抗争诉说着 一个民族的不屈 ……
二、全民族的抗战
1.国难当头,国共两党作出了什么决策? 2.国共两党是如何抗战的?结果如何?
3、全民族团结抗战表现:
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国共民 产党党::单而路动量人国共片全纯 线 员 民不 ,民产相互依存发 争面 面依 。 全 战党党动 取靠 民 争抗 抗正政 族 路民 抗战 战敌府一线众 战路 路面后和切。线线的胜相 互 配 合战战军力抗利。。场场队战的即即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组织抗战 四次会战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三·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探究4:中国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的最终胜 利呢?有美国原子弹论,有苏联出兵东北论, 你怎么看?
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支援。
问题二:此事发生在1932年1月,为迫使国民政府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一: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将侵 略的矛头再次指向中国?
问题二:日本侵略者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合作探究二: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 为反人类的兽性?
图说历史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一对矛盾: 中日矛盾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小 结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敌后战场

三个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国际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三个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8)
战略反攻阶段(1945.8—1945.9.2)
抗战精神

日本严重篡改侵华史实







日本老兵为军国主义招魂
日本右翼焚烧中国国旗
情景创设二:2015年9月19日凌晨,日本 执政联盟控制的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不顾在 野党的强烈反对,强行通过了新安保法案, 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作为新时代中 国的有志青年,结合历史,展望未来,你想 对日本说些什么?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悟?请用一句话表述:
国。”
材料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指出:
1、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兵力为186万人, 其海外总兵力358万人,在华兵力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 上;
2、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 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 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 4、按照1937年比价,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 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
问题二:日本侵略者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 南京大屠杀!和平居民—杀! • 潘家峪惨案!拒不合作—杀! • 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杀! • 造成一次性800人以上伤亡的惨案至少173个 • …………
南京大屠杀:300000
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 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 展距离约两百英里长。他们身上的血共重达一千两 百吨。尸体可装满两千五百节火车车厢。如果把这 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到七十四层高。
合作探究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建立的?
合作探究四:国共双方又是如何抗战的?
情景创设一:请将上述两个问题的 讨论结果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呈现出来。
要求:请各小组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 究的基础上,选派记者和发言人,以新闻 发布会的形式。陈述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 产党的抗战史实,陈述内容要精炼准确。
第二篇章 众志成城御倭寇

第一篇章 血雨腥风亡国耻

——日寇侵华篇

第二篇章 众志成城御倭寇 要
——全民抗战篇
第三篇章 扭转乾坤复兴梦 ——胜利启迪篇
第一篇章 血雨腥风亡国耻 ——日本侵华篇
第一篇章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 的方式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一: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是如何一步步 的侵略中国的?各有何影响?
“毛遂” 、“华佗”、“共工”。 ◆苏武:苏联的武力
◆蒋干:强调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作用 ◆毛遂:这强些调谜共底产是党如和何毛解泽释东抗的战作胜用利原因的?
◆华佗:中国的持久战拖垮了日本
◆共工:国共合作
抗 战
中国: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全民族的抗战。 (根本原因)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 国人民的支持。
材料三: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日本与英 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调查团进行了调查, 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材料四:1933年蒋介石对各级剿共军官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意思是: (1)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2)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 致的……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开展 游击战争,建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
(全面抗战路线)
1940年下半年发动 百团大战 。
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 回民支队 。
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涌现出了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 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 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 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
合作探究一: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将侵略的矛头再次指向中国?
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 日本 现实原因:经济危机冲击,急于摆脱困境
推动力量: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中国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毗邻日本 国民政府忙于“剿共”,未作抗战准备
国际 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
——根据《人民日报》,2015年07月15日04版整理
——(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
合作探究五:谁打败了日本?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某大报 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的 原因,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抗战胜利原因 ◆屈谜原底::屈“服屈于原美”国、的“原苏子武弹”、“蒋干”、
合作探究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建立的?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 上升为主要矛盾。
·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 不断高涨的推动。 抗日民族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统一战线 正式建立
·转 折 点:西安事变 的和平解决。
实现了全
·实现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
民族抗战
中共提交的 国共合作宣言。
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抗战,中国人民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 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终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 的进程中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 式签署投降书,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中 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载入了史册!


因 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
法西斯战争。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原子弹爆炸中的受害者
炸后被毁的广岛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 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倒在波兰华 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
2013年12月26日,日本 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不愿正视历史,是日本军国 主义复活的表现之一,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那些表现?
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欧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A、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④
B、 ② ③ ④ D
D、 ① ③
课后作业:中日两国曾有上千年友好
交往的历史,但是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 义却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并且长期 以来,一衣带水的邻国不断在往我们伤口 上撒盐: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钓 鱼岛、强推新安保法……极大地伤害了中 国人民的感情。请你以“历史不容忘却” 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合作探究四:国共双方又是如何抗战的?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平型关
两 国民党 正面战场 徐州会战 个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
战 (片面抗 场 战路线)
协 同
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相持阶段 相
互互
国际战场的开辟 远征缅甸
依配 存合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
合作探究一: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将侵略的矛头再次指向中国?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 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材料二: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 重的经济危机,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争的准备。
——张纯如《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 本侵略的战争年代。二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 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第二篇章 众志成城御倭寇
——全民抗战篇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在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 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 赴国难。黑山白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珠江两岸, 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 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广大 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外华人,也与祖 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方式参加和支援祖国人民 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
(1)国家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
随堂检测:
1、“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
第三篇章 扭转乾坤复兴梦
——胜利启迪篇
第三篇章 扭转乾坤复兴梦
合作探究四:抗日战争在中国近 代反侵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如何?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订
材料二:二战风云人物评价中国抗战对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作用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 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 了,你们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 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 度和击离中日 捆 国 候… 德 , 起 海本住 侵 避… 国 在 来 的斯侵略 免的配 近 , 一他大略者 两时合 东 割 切们林者一线候起会吞通可曾的旦作,来师埃道以说进战我手“必全上,及。一,:攻。脚们如然部述把,直举”英“我”才被果会阵局俄斩冲行国只国能(日导地势国断向大首有的中在本致出崩完通规中相当时国德进我现溃全往模东丘)军方的。隔地突,吉印在而只尔度 中能 有说洋 东防 中:, 的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