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水供应设备概述PPT(43张)
合集下载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概述(ppt 33页)
热水管网应装设止回阀的管段: 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 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 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
管材: 管径<=150mm时,应采用镀锌钢管; 宾馆、高级住宅、别墅等宜采用铜管、聚丁稀管或铝
塑复合管
4.4加热设备的计算
根据热水量和水温计算确定热源加热设备 4.4.1热水量 (1) 根据热水用水量定额计算(乘以小时变化系数) (2) 根据卫生器具热水小时定额计算(需统一水温)
第一循环系统--减压阀、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安全阀 (闭式)
第二循环系统--膨胀管(开式)/膨胀罐(闭式)、管道补偿 器、自动排气阀(上行下给式)
4.1.2供水方式
(1) 按管网压力工况的特点: 开式热水供水方式 (水箱+膨胀管或开式加热器) 闭式热水供水方式 (设安全阀、膨胀罐,不设屋顶水箱时)
4.6.1 供水方式 (1)集中制备
容器取水
管道配水:设循环管道
(2)分散设置热水器
4.6.2 饮用水用量 饮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4.6.3 冷饮水供应 设循环管道 冷饮水及循环回水均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宜采用紫外线消
毒方式
4.4.2水温 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或冷水计算温度表 热水锅炉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表
4.4.3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
QC B(trtL)Q R
Q-设计小时耗热量; Qr-设计小时热水量; CB-水的比热; tr-热水温度; tL-冷水温度
4.4.4热媒耗量计算 (1)蒸汽直接加热 (2)蒸汽间接加热 (3)热水间接加热
4.4.5加热及贮存设备计算 (1)加热设备的加热面积 (2)热水贮水器容积 (3)锅炉选择计算
4. 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
作用:排出上行下给管网中热水气化产生的气体,以 保证管内热水畅通。
位置:在管网的最高处安装自动排气阀。
5. 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钢管热伸长量为:
Δ L=0.012(t2r-t1r)L 式中:Δ L——钢管热伸长量。mm;
t2r——管中热水最高温度,℃; t1r——管道周围环境温度,℃,一般取
t1r=5℃; L——计算管段长度,m; 0.012——普通钢管的线膨胀系数,
组成:①贮水罐:钢板、密闭压力容器。 ②盘管:铜、钢
热媒:蒸汽、高温水
特点:① 具有较大的贮存、调节能力; ② 出水温度稳定; ③ 水头损失小; ④传热系数小,热交换效率低; ⑤ 占地面积大,容积利用率低。
适用:用水温度要求均匀、需要贮存调节用水量场所。 2)快速加热器
快速加热器就是热媒与被加热水通过较大速度的 流动进行快速换的一种间接加热设备。 类型: 按热媒: 水——水:以高温水为热媒
4 .按管路布置图式 上行下给 下行上给 5 .按热媒种类 蒸汽 高温水 6. 按系统是否敞开
开式热水系统——配水点关闭,系统仍与大气相通 闭式热水系统——配水点关闭,系统不与大气相通
一、 加热设备
1 .小型锅炉 燃煤、燃气、燃油。
2. 水加热器 1)容积式水加热器 容积式加热器是内部设有热媒导管的热水贮存 器,具有加热冷水和贮存热水两种功能。(见 附图2)
2 .按循环与否 全循环—配水干管、立管设回水管,保证任意点水温; 半循环—只在干管设回水管道,保证干管水温。 3 .按循环动力 自然循环——利用热网中配、回管网中的温度差形成自然
循环作用水头,使管网维护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热损 失,保证一定的供水水温; 机械循环——利用水泵强制水在热水管网内循环,造成一 定的循环流量。
位置:在管网的最高处安装自动排气阀。
5. 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钢管热伸长量为:
Δ L=0.012(t2r-t1r)L 式中:Δ L——钢管热伸长量。mm;
t2r——管中热水最高温度,℃; t1r——管道周围环境温度,℃,一般取
t1r=5℃; L——计算管段长度,m; 0.012——普通钢管的线膨胀系数,
组成:①贮水罐:钢板、密闭压力容器。 ②盘管:铜、钢
热媒:蒸汽、高温水
特点:① 具有较大的贮存、调节能力; ② 出水温度稳定; ③ 水头损失小; ④传热系数小,热交换效率低; ⑤ 占地面积大,容积利用率低。
适用:用水温度要求均匀、需要贮存调节用水量场所。 2)快速加热器
快速加热器就是热媒与被加热水通过较大速度的 流动进行快速换的一种间接加热设备。 类型: 按热媒: 水——水:以高温水为热媒
4 .按管路布置图式 上行下给 下行上给 5 .按热媒种类 蒸汽 高温水 6. 按系统是否敞开
开式热水系统——配水点关闭,系统仍与大气相通 闭式热水系统——配水点关闭,系统不与大气相通
一、 加热设备
1 .小型锅炉 燃煤、燃气、燃油。
2. 水加热器 1)容积式水加热器 容积式加热器是内部设有热媒导管的热水贮存 器,具有加热冷水和贮存热水两种功能。(见 附图2)
2 .按循环与否 全循环—配水干管、立管设回水管,保证任意点水温; 半循环—只在干管设回水管道,保证干管水温。 3 .按循环动力 自然循环——利用热网中配、回管网中的温度差形成自然
循环作用水头,使管网维护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热损 失,保证一定的供水水温; 机械循环——利用水泵强制水在热水管网内循环,造成一 定的循环流量。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PPT课件
被加热水不直接接触。该方式的优点是回收的冷凝水可
重复利用 ,适用于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声要求低
的旅馆、住宅、医院、办公楼等建筑。
精品课件
13
7.1.3 热水供水方式
❖ 根据热水管网设置循环管网的方式不同,有全 循环、半循环、无循环热水供水方式之分
❖ 全循环热水供水方式用于有特殊要求的高标准 建筑中,如:高级宾馆、饭店,大型医院、高 级建筑等
精品课件
24
7.3管材、附件
❖ 7.3.1管材 ❖ 薄壁铜管、薄壁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交
联聚乙烯管(PEX),三型无规共聚聚丙烯 管(PPR)
精品课件
25
7.3.2附件
❖ 自动温度调节装置 :当水加热器的出水温 度需要控制时,可采用自动温度调节器。
❖ 减压阀 :当水加热器采用的热媒为蒸汽时, 若蒸汽供应管网的压力远大于水加热器所 规定的蒸汽压力,应设减压阀把蒸汽压力 降到需要值,才能保证设备使用安全
❖ 1b. 闭式供水方式
❖ 特点:冷水直接进入加热器,管路简单,水 质不易受污染,但供水水压稳定性差,安全 可靠性差。
❖ 适用:屋顶不设水箱且对供水压力要求不太 严格的建筑采用。
❖ 注意: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转,需设安全 阀。
精品课件
12
7.1.3 热水供水方式
❖ 根据热水加热方式的不同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之分
第7章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重点:建立热水系统循环流动及两个 循环系统的概念,正确选用热水供应 方式,了解应用在热水供应系统的特 殊附件及管道保温敷设等特点。掌握 设计小时耗热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选用加热或贮热设备。
精品课件
1
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建筑设备教学课件PPT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平板型集热器, 是一种利用“热箱”原理 把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的装 置。它由双层高硼硅玻璃, 夹层高真空,内壁是用无 光黑色涂料涂黑,保温层 绝热。如果只在5-10月份 使用,应比当地纬度少10 度效果较好。
2、加热设备
(1) 容积式水加热器 容积式水加热器有立式和卧式两种。
•新型震动式热交换器工作原理 其构造如详图:
CB-水的比热(kj/kg ℃),热水供应系统中可取4·19 (kj/kg ℃)
Q -设计小时耗热量(K的选择
1、热水箱、热水罐、加热水箱和容积式水加热器容积计算方法
(1)经验计算法
对于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医院、和公共浴池、可按不 小于45分钟设计小时耗热量,对于企业浴室和和集团浴室可取30 分钟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计算经验公式分别为:
(二)间接加热方式
热媒通过传热面加热冷 水。
常用设备: (1)容积式水加热器 (2)快速水加热器 (3)加热水箱 (4)半容积式水加热器 (5)半即热式水加热器
容积式热交换器
容积式水加热器间接加热方式。热媒可使用蒸汽和高温热水。容积式 水加热器有卧式和立式两种类型。容积式水加热器适用于供水温度要求均 匀、无噪声的医院、饭店、旅馆、住宅等建筑。
Hx-自然循环作用水头(Pa〕 h-锅炉中心与热水罐中心或水加热器排 管中心的标高差(m); r1-热水罐或水加热器回水管中的平均重 度N/m3 r2-锅炉出口水的平均重度N/m3
循环条件:
2.热媒为高压蒸汽时
(二)热水配水管网和循环管网的计算
1. 热水配水管网的计算
配水管网计算的方法与给水管网相同,但因为热水的重度小 于冷水的重度热水管网容易结垢等因素,管道水头损失的计 算应使用热水管道的水力计算表格。
建筑设备第四章(热水供应)PPT课件
Qr
Kh
mqr T
Q rC bT r T LQ r 3600
47 13.11.2020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3 热水供应系统计算
三.设计小时耗热量
定时供应热水的住宅、旅馆、医院及工业企业生活间、 公共浴室、宿舍(III、IV类)、剧院化妆间、体育馆(场) 运动员休息室等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 量应按下式计算:
适用:用户要求水压稳定且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 热水系统。 。
27 13.11.2020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开式系统 优点:
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内的水压主要取决于水 箱的设置高度,不受室外给水管网水压波动的影 响,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缺点:
高位水箱占用使用空间,开式水箱水质易受外 界污染。因此,该系统适用于要求水压稳定,且 允许设高位水箱的热水用户。
一.热水用水量
生产用热水定额按工艺要求确定。 生活用热水定额与建筑物性质、卫生设备完善 程度、当地气候条件、热水供应时间、生活习惯 及水温有关。集中供应热水时,可根据用水单位 数按表4-1确定,也可根据卫生器具一次或一小 时热水用量及使用水温按表4-2确定。
42 13.11.2020
第四章 热水供应
10 13.11.2020
11 13.11.2020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优点:
供水规模较大,热能利用效率高,设备集中,热 水成本低,使用方便,对环境污染小; 缺点:
设备系统较复杂,管网较长,一次性投资较大。 有条件时应优先选用这种系统。
12 13.11.2020
4)半即热式水加热器
半即热水加热器
给排水课件4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
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经应系统应便于维 护和管理,方便故障排
查和维修。
适应性强
系统应具备适应不同建 筑类型和规模的能力,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热水的制备方式
直接加热
通过直接加热热媒(如燃气、 电等)将冷水加热成热水。
间接加热
通过热交换器将热媒与冷水进 行热交换,从而将冷水加热成 热水。
选择加热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 的换热效率、耐腐蚀性、维护
便利性等因素。
加热设备的数量和容量应根据 热水需求量进行合理配置。
储热设备
储热设备的作用是储存热水,以满足 建筑用热的需求。
选择储热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容量、 材质、保温性能等因素。
常见的储热设备包括水箱、储水罐、 蓄能水池等。
储热设备的容量应根据建筑用热需求 进行合理配置,并考虑适当的余量。
可靠性和稳定性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场所,对热水供应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正 常的医疗工作。因此,医院应选择品质可靠、性能稳定的热水供应设备,并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输配管材与附件
输配管材与附件是热水供应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热水的重 要部分。
选择输配管材与附件时需要考虑材料的耐腐蚀性、导热 性、使用寿命等因素。
常见的输配管材包括钢管、不锈钢管、铜管等,附件包 括阀门、管件、接头等。
输配管材与附件的选型应根据热水系统的工艺要求进行 合理选择,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03
04
选择热源设备时需要考 虑设备的能效、安全性、 可靠性以及环保性能等 因素。
热源设备的容量应根据 建筑用热需求进行合理 匹配,避免过大或过小。
加热设备
01
建筑设备第四章(热水供应)概述
由于蒸汽间接转换放热变成凝结水,可以回收 重复利用,减轻热源锅炉所需补水的软化水处理 量,并且热水水温和水量也较易调节,加热时不 产生噪音等优点, 缺点:
其设备较直接加热复杂,热效率低。 适用场合:
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对噪声要求低的旅馆、 住宅、医院、办公楼等建筑。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高位水箱占用使用空间,开式水箱水质易受外 界污染。因此,该系统适用于要求水压稳定,且 允许设高位水箱的热水用户。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2).闭式系统: 系统中管网不与大气相通,冷水直接进入水加
热器。系统中需设安全阀、隔膜式压力膨胀罐或 膨胀管、自动排气阀等附件,以确保系统安全运 行。 优点:
设备系统较复杂,管网较长,一次性投资较大。 有条件时应优先选用这种系统。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4.系统选择
选择热水供应系统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热 源情况、建筑物性质、热水使用点的数量及分 布情况、用户对热水使用的要求等因素确定, 同时应将当前使用情况和长远发展综合考虑。
第四章 热水供应
管路简单,水质不易受外界污染。 缺点:
系统供水水压稳定性较差,安全可靠性差,一 般适用于不设屋顶水箱的热水供应系统。
3.按循环与否
全循环:
热水干管、立管和支管都设置相应循环管道,保持热水循环。 适用于热水供应要求较高建筑。
半循环:
立管循环:热水干管和立管均设置循环管道。适用于设有全 日供应热水的建筑和设有定时供应热水的高层建筑中。 干管循环: 仅热汽、煤气、炉灶余热或太阳能等。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优点: 设备系统简单,热水管路短,热能损失小,
其设备较直接加热复杂,热效率低。 适用场合:
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对噪声要求低的旅馆、 住宅、医院、办公楼等建筑。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高位水箱占用使用空间,开式水箱水质易受外 界污染。因此,该系统适用于要求水压稳定,且 允许设高位水箱的热水用户。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2).闭式系统: 系统中管网不与大气相通,冷水直接进入水加
热器。系统中需设安全阀、隔膜式压力膨胀罐或 膨胀管、自动排气阀等附件,以确保系统安全运 行。 优点:
设备系统较复杂,管网较长,一次性投资较大。 有条件时应优先选用这种系统。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4.系统选择
选择热水供应系统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热 源情况、建筑物性质、热水使用点的数量及分 布情况、用户对热水使用的要求等因素确定, 同时应将当前使用情况和长远发展综合考虑。
第四章 热水供应
管路简单,水质不易受外界污染。 缺点:
系统供水水压稳定性较差,安全可靠性差,一 般适用于不设屋顶水箱的热水供应系统。
3.按循环与否
全循环:
热水干管、立管和支管都设置相应循环管道,保持热水循环。 适用于热水供应要求较高建筑。
半循环:
立管循环:热水干管和立管均设置循环管道。适用于设有全 日供应热水的建筑和设有定时供应热水的高层建筑中。 干管循环: 仅热汽、煤气、炉灶余热或太阳能等。
第四章 热水供应
4.1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优点: 设备系统简单,热水管路短,热能损失小,
“建筑设备课件-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设备课件——热水供 应系统
这个课件介绍了热水供应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系统概述、需求计算、系统 分类、管道材料和规格、储存设施、设计参数等内容。
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包括热水的产生、传输和使用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热水需求的计算学习如何准确计算建筑物中的热水需求,以确定合适的供应系统容量。
热水供应系统分类
了解不同类型的热水供应系统,包括中央供热系统和分户式供热系统。
中央热水供应系统
探索中央热水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以及它在大型建筑物中的应 用。
分户式热水供应系统
介绍分户式热水供应系统的特点、优势和适用范围,以及它在住宅和小型建筑物中的应用。
热水管道的材料和规格
讲解热水管道常用的材料和规格,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管道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效率。
热水储存设施
了解热水储存设施的不同类型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选择适合建筑物需求的储存设备。
这个课件介绍了热水供应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系统概述、需求计算、系统 分类、管道材料和规格、储存设施、设计参数等内容。
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包括热水的产生、传输和使用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热水需求的计算学习如何准确计算建筑物中的热水需求,以确定合适的供应系统容量。
热水供应系统分类
了解不同类型的热水供应系统,包括中央供热系统和分户式供热系统。
中央热水供应系统
探索中央热水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以及它在大型建筑物中的应 用。
分户式热水供应系统
介绍分户式热水供应系统的特点、优势和适用范围,以及它在住宅和小型建筑物中的应用。
热水管道的材料和规格
讲解热水管道常用的材料和规格,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管道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效率。
热水储存设施
了解热水储存设施的不同类型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选择适合建筑物需求的储存设备。
建筑设备--热水与燃气供应PPT(47张)
f G0 0 .6 q 0
f -减压阀工作孔口的截面积(cm2) G0 -蒸汽流量(kg/h) q0 -通过每cm2孔口截面的理论流量(蒸汽)(kg/h)
4、自动排气阀
为排除上行 下给式干管中热 水散发出来的气 体,保证管道系 统内热水畅通。
5、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五、饮水供应的计算(补充)
不得埋于地面下,多敷设于地沟内、地下室顶部、建筑物 最高层的顶部,或沿墙、柱敷设,也可敷设在管道井内及预 留沟槽内。 2、布置原则 (1)管道穿墙、楼层时应设套管; (2)适当的位置应加设阀门,便于调节和检修;
(3)考虑补偿,装自然补偿管道或装足够的管道补偿器; (4)所有的热水横管,均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以便排
饮用水的水量可安下表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选用:
建筑物 名称
热车间 一般车间 工厂生活 间 办公楼 集体宿舍 教学楼 医院 影剧院 招待所 体育馆 高级饭店
单位 饮用水量 定额(L)
每人每班 每人每班 每人每班 每人每班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每学生每日 每病床每日 每人每厂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每小时每人
郑 州华信学院 建 筑 设备
(第7章 热水与燃气供应)
主讲:李献胜
通过对本章学习后的要求:
1、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热水用量标 准及对水温和对水质的要求,燃气的种类、性质及 常用供应方式。 2、掌握热水供应管道系统的布置与敷设,燃气管 道系统的组成及常用的燃气用具。
7.1 热水供应
一、室内热水供应(P99) 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热水系统的分类
锅炉生产的蒸汽经热媒管送入水加热器加热冷水 加热器中的热水由配水管送到各个用水点 蒸汽凝结水由凝结水管排至凝水池 锅炉用水由凝结池供给 水加热器中所需冷水由给水系统供给
f -减压阀工作孔口的截面积(cm2) G0 -蒸汽流量(kg/h) q0 -通过每cm2孔口截面的理论流量(蒸汽)(kg/h)
4、自动排气阀
为排除上行 下给式干管中热 水散发出来的气 体,保证管道系 统内热水畅通。
5、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五、饮水供应的计算(补充)
不得埋于地面下,多敷设于地沟内、地下室顶部、建筑物 最高层的顶部,或沿墙、柱敷设,也可敷设在管道井内及预 留沟槽内。 2、布置原则 (1)管道穿墙、楼层时应设套管; (2)适当的位置应加设阀门,便于调节和检修;
(3)考虑补偿,装自然补偿管道或装足够的管道补偿器; (4)所有的热水横管,均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以便排
饮用水的水量可安下表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选用:
建筑物 名称
热车间 一般车间 工厂生活 间 办公楼 集体宿舍 教学楼 医院 影剧院 招待所 体育馆 高级饭店
单位 饮用水量 定额(L)
每人每班 每人每班 每人每班 每人每班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每学生每日 每病床每日 每人每厂 每人每日 每人每日 每小时每人
郑 州华信学院 建 筑 设备
(第7章 热水与燃气供应)
主讲:李献胜
通过对本章学习后的要求:
1、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热水用量标 准及对水温和对水质的要求,燃气的种类、性质及 常用供应方式。 2、掌握热水供应管道系统的布置与敷设,燃气管 道系统的组成及常用的燃气用具。
7.1 热水供应
一、室内热水供应(P99) 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热水系统的分类
锅炉生产的蒸汽经热媒管送入水加热器加热冷水 加热器中的热水由配水管送到各个用水点 蒸汽凝结水由凝结水管排至凝水池 锅炉用水由凝结池供给 水加热器中所需冷水由给水系统供给
第8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ppt课件
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倒循环
4. 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机械循环、 自然循环 5. 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总目录
本章目录
1a. 开式供水方式 特点:在管网顶部设水箱,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水 压决定于水箱的设置高度,而不受室外给水管网的水 压的波动影响。 适用:室外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户要求水压稳定时采 用。 注意:该方式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
使部分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再加热。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总目录
本章目录
1. 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
开式、闭式供水方式
2. 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3.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8.2 加热设备和器材
8.2.1 加热设备
总目录
本章目录
c.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是带有适量贮存和调节 容积的内藏式容积式水加热器。
优点:体积小、加热快、热交换充分、供水温 度稳定、节水节能。
缺点:但由于内循环泵不间断地运行,需要有 极高的质量保证。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总目录
本章目录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特点: 供水范围大,热水集中制备,管道输送到个配水点。 适用:
4. 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机械循环、 自然循环 5. 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总目录
本章目录
1a. 开式供水方式 特点:在管网顶部设水箱,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水 压决定于水箱的设置高度,而不受室外给水管网的水 压的波动影响。 适用:室外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户要求水压稳定时采 用。 注意:该方式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管
使部分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再加热。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总目录
本章目录
1. 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
开式、闭式供水方式
2. 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3.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8.2 加热设备和器材
8.2.1 加热设备
总目录
本章目录
c.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是带有适量贮存和调节 容积的内藏式容积式水加热器。
优点:体积小、加热快、热交换充分、供水温 度稳定、节水节能。
缺点:但由于内循环泵不间断地运行,需要有 极高的质量保证。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总目录
本章目录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特点: 供水范围大,热水集中制备,管道输送到个配水点。 适用:
(ppt)单元3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2.管道的保温
总目录 单元目录
课题目录
作用 减少热水制备和输送过程的热损,提高
运行经济性,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适用范围
Ⅰ.水加热设备、贮热水器、热水箱、热水供水干、立管
Ⅱ.机械循环的回水干、立管
新 疆
Ⅲ.有冰冻可能的自然循环回水干、立管
建 设
Ⅳ.对长度L≥3~10m未设循环的供水支管,为减少使用
闸阀
业
技 水龙头
术
学 院
膨胀罐(箱)
膨 胀
箱
弹 簧 安 全 阀
闸阀
水龙头
总目录 单元目录 课题目录
16
总目录
3.2.3 热水供应系统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单元目录
课题目录
1.热水供应系统管道的布置
根据水平干管位置不同,热水管网布置有:
下行上给式
上行下给式
新
疆
建
设
职
业
技
术
学
同程式全循环
院
下行上给管道布置
设备的破坏
类型 热水系统中宜采用微起式
职
业
直动型
技
术
学
院
先导型
36
(7)补偿器
总目录 单元目录
课题目录
作用 补偿热水管道因热胀伸长而产生 内应力,避免管道的弯曲、破裂或接头松 动,确保管网使用安全。
类型
新 疆
自然补偿(L型、Z型)
建
设 职
其他补偿器(方型、套管式、波纹管式)
特点 系统中热水配水管网 的水平干管、立管、配水支 管都不设任何循环管道
适用范围 小型和使用要求
新
疆 建
不高的定时热水供应系统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减压阀 作用:调节蒸汽热媒的压力,保证水加热器安全工作。 安装部位:水加热器的蒸汽进口管。
❖疏水器
(4)自动排气阀
作用:排除上行下给热水管网中汽化产生的气 体,保证热水畅通。
安装部位:管网的最高点。 (5)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作用:对管道受热伸厂量进行补偿,避免管道 因承受应力而导致弯曲和破裂。
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 (3) 附件:
第一循环系统--减压阀、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安全 阀(闭式)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第二循环系统--膨胀管(开式)/膨胀罐 (闭式)、管道补偿器、自动排气阀 (上行下给式)
❖膨胀 管
❖供水系统 ❖附件
❖热媒系统
第一节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第一节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便于热能热能的综合利用和集中维护管理,有利于减少 环境污染,可提高热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热水成本低;供水 范围大,安全性高,管网复杂,热损失大,一次性投资大。 2)按热水管网循环方式分:无循环热水供应系统;半循环热 水供应系统;全循环热水供应系统。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3)按热水管网布置图式分:上行下给式系统;下行上给式系 统。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造价低、设施简单、维护管理 方便灵活。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供水范围大、加热器及其他设备集中、加热效率高、热 水制备成本低、设备容量小、使用较为方便舒适,但系统复 杂、管线长、热损失大、投资较大,需要专门维护管理人员。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 上行下给式的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 水平干管可布置在顶层吊顶内或专用技术设备层 内。
第三节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下行上给式布置时,水平干管可布置在地沟内或地 下室顶部,不允许埋地敷设。对线膨胀系数大的 管材要特别重视直线管段的补偿并利用最高配水 点排气。
热水横管均应设与水流方向相反的坡度,要求坡度 不小于0.003,管网最低处设泄水阀门。热水管 与冷水管平行布置时,热水管在上、左,冷水管 在下、右。
按水循环的动力分
1.自然循环:靠水的容重差循环 适宜小系统 2.机械循环:靠水泵提供的动力循环 适宜大系
统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附件
(1)疏水器 作用:保证蒸汽凝结水及时排放,防止蒸 汽漏失。 安装部位:热媒循环管网的冷凝水管上。
(2)自动温度调节器 作用:控制水加热器出口水温。 安装部位:水加热器上部或出口处。
❖第五章 建筑热水供应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一、热水用水定额、水温与水质要求
1.热水用水定额: (1) 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和卫生器具完善程度来确定。 (2) 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和卫生器具的单位用水量来
确定。 2.热水水质 水质应符合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钙镁离子含量:日用水量<10m3(按60℃计算) 可不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 全循环供水方式
❖冷水箱
❖循环水泵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 半循环:立管循环方式
热水温差一般不得大于15 ℃,不高于75 ℃
二、热水供应系统
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热水供应 与冷水供应的区别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
量的要求,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用水器具等,还 有“热”的供应,热源、加热系统等等。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 1)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和局部 热水供应系统 、区域性热水供应系统。
进 行 水 质 处 理 ; 日 用 水 量 ≥ 10m3 且 原 水 总 硬 度 >357mg/L时,需进行水质处理。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3.热水水温 (1)盥洗用热水包括洗脸、洗手等用热水,供水水温30-35 ℃; (2)沐浴用热水包括淋浴、盆浴的供水温度为35-40 ℃; (3)洗涤用热水包括洗衣用水、洗餐具用水水温为60 ℃; 热水供应系统的水温一般为55-75 ℃.加热设备出口处与配水点的
a. T水↑,V水↑,为容纳膨胀水量、设膨胀管(水箱)
b.管道热胀冷缩量大:应设补偿器以消除热应力产生的破 坏作用 ;设固定支架:以控制系统位移;保护墙体, 免拉坏,管道穿越楼板、墙均作套管
集气:管道设坡度
c.T↑析出空气
排气:设排气设施 下行上给:水龙头
上行下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排气阀
第三节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冷水箱
❖循环水泵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 半循环:干管循环方式
❖冷水箱
❖循环水泵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 不循环供水方式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按供水管网压力工况分
1.开式:管网与大气相通、水压不受外网影响 2.闭式:无开式水箱、由外网直接供水
安装部位:长直管段上。 (6)膨胀管和膨胀罐
作用:开式系统的排气;排除膨胀水量。 安装部位:水加热器的蒸汽进口管。
❖
❖
❖加 热 器
❖非金属补偿器
通用型补偿器
❖大拉杆补偿器
❖通用型补偿器
❖ ❖
第三节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三、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基本同冷水,高层建筑的冷热水分区 完全相同;但应注意由于水温高带来的以下问题:
4)按热水供应系统是否敞开分:开式热水供应系统;闭式热 水供应系统。开式热水供水方式(水箱+膨胀管或开式加热 器)
闭式热水供水方式(设安全阀、膨胀罐,不设屋顶水箱时) 2.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锅炉--热媒管--水加热器--冷凝水管--冷凝水池--冷凝水 循环泵--锅炉 (2) 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1.热水管网的布置方式分为上行下给式和下行上给 式两种形式。
下行上给式热水系统布置时水平干管可布置在地沟 内或地下室的顶部,但不允许埋地。
上行下给式热水系统水平干管可布置在建筑最高层 吊顶内或专用技术设备层内,水平干管应有大于 或等于3‰的坡度,其坡向与水流的方向相反, 并在系统的最高点处设自动排气阀进行排气。
❖疏水器
(4)自动排气阀
作用:排除上行下给热水管网中汽化产生的气 体,保证热水畅通。
安装部位:管网的最高点。 (5)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作用:对管道受热伸厂量进行补偿,避免管道 因承受应力而导致弯曲和破裂。
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 (3) 附件:
第一循环系统--减压阀、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安全 阀(闭式)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第二循环系统--膨胀管(开式)/膨胀罐 (闭式)、管道补偿器、自动排气阀 (上行下给式)
❖膨胀 管
❖供水系统 ❖附件
❖热媒系统
第一节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第一节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便于热能热能的综合利用和集中维护管理,有利于减少 环境污染,可提高热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热水成本低;供水 范围大,安全性高,管网复杂,热损失大,一次性投资大。 2)按热水管网循环方式分:无循环热水供应系统;半循环热 水供应系统;全循环热水供应系统。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3)按热水管网布置图式分:上行下给式系统;下行上给式系 统。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造价低、设施简单、维护管理 方便灵活。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供水范围大、加热器及其他设备集中、加热效率高、热 水制备成本低、设备容量小、使用较为方便舒适,但系统复 杂、管线长、热损失大、投资较大,需要专门维护管理人员。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 上行下给式的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 水平干管可布置在顶层吊顶内或专用技术设备层 内。
第三节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下行上给式布置时,水平干管可布置在地沟内或地 下室顶部,不允许埋地敷设。对线膨胀系数大的 管材要特别重视直线管段的补偿并利用最高配水 点排气。
热水横管均应设与水流方向相反的坡度,要求坡度 不小于0.003,管网最低处设泄水阀门。热水管 与冷水管平行布置时,热水管在上、左,冷水管 在下、右。
按水循环的动力分
1.自然循环:靠水的容重差循环 适宜小系统 2.机械循环:靠水泵提供的动力循环 适宜大系
统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附件
(1)疏水器 作用:保证蒸汽凝结水及时排放,防止蒸 汽漏失。 安装部位:热媒循环管网的冷凝水管上。
(2)自动温度调节器 作用:控制水加热器出口水温。 安装部位:水加热器上部或出口处。
❖第五章 建筑热水供应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一、热水用水定额、水温与水质要求
1.热水用水定额: (1) 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和卫生器具完善程度来确定。 (2) 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和卫生器具的单位用水量来
确定。 2.热水水质 水质应符合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钙镁离子含量:日用水量<10m3(按60℃计算) 可不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水的加热方式及设备
❖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 全循环供水方式
❖冷水箱
❖循环水泵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 半循环:立管循环方式
热水温差一般不得大于15 ℃,不高于75 ℃
二、热水供应系统
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热水供应 与冷水供应的区别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
量的要求,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用水器具等,还 有“热”的供应,热源、加热系统等等。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 1)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和局部 热水供应系统 、区域性热水供应系统。
进 行 水 质 处 理 ; 日 用 水 量 ≥ 10m3 且 原 水 总 硬 度 >357mg/L时,需进行水质处理。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
3.热水水温 (1)盥洗用热水包括洗脸、洗手等用热水,供水水温30-35 ℃; (2)沐浴用热水包括淋浴、盆浴的供水温度为35-40 ℃; (3)洗涤用热水包括洗衣用水、洗餐具用水水温为60 ℃; 热水供应系统的水温一般为55-75 ℃.加热设备出口处与配水点的
a. T水↑,V水↑,为容纳膨胀水量、设膨胀管(水箱)
b.管道热胀冷缩量大:应设补偿器以消除热应力产生的破 坏作用 ;设固定支架:以控制系统位移;保护墙体, 免拉坏,管道穿越楼板、墙均作套管
集气:管道设坡度
c.T↑析出空气
排气:设排气设施 下行上给:水龙头
上行下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排气阀
第三节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冷水箱
❖循环水泵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 半循环:干管循环方式
❖冷水箱
❖循环水泵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 不循环供水方式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按供水管网压力工况分
1.开式:管网与大气相通、水压不受外网影响 2.闭式:无开式水箱、由外网直接供水
安装部位:长直管段上。 (6)膨胀管和膨胀罐
作用:开式系统的排气;排除膨胀水量。 安装部位:水加热器的蒸汽进口管。
❖
❖
❖加 热 器
❖非金属补偿器
通用型补偿器
❖大拉杆补偿器
❖通用型补偿器
❖ ❖
第三节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三、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基本同冷水,高层建筑的冷热水分区 完全相同;但应注意由于水温高带来的以下问题:
4)按热水供应系统是否敞开分:开式热水供应系统;闭式热 水供应系统。开式热水供水方式(水箱+膨胀管或开式加热 器)
闭式热水供水方式(设安全阀、膨胀罐,不设屋顶水箱时) 2.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锅炉--热媒管--水加热器--冷凝水管--冷凝水池--冷凝水 循环泵--锅炉 (2) 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1.热水管网的布置方式分为上行下给式和下行上给 式两种形式。
下行上给式热水系统布置时水平干管可布置在地沟 内或地下室的顶部,但不允许埋地。
上行下给式热水系统水平干管可布置在建筑最高层 吊顶内或专用技术设备层内,水平干管应有大于 或等于3‰的坡度,其坡向与水流的方向相反, 并在系统的最高点处设自动排气阀进行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