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智慧温室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智慧温室发展现状及趋势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开始比较快的发展温室种植技术,像美国、以色列、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开始采用仪表采集温室中的现场信息并根据指标进行控制,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以及自动化。
但是当时温室控制中只是利用到单因子控制技术,即只是对温湿度、光线强度、CO2等环境条件分别进行控制。
温室环境领域的控制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美国出现了一种融合了气候调节、农田灌溉与作物的肥料供应的一个整体的一体化的温室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各种生产管理进行融合然后根据传感器的输入来调节各部分进行执行动作,以达到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温室。
以色列温室农业采用计算机环境控制系统,具有先进的温室结构及空气温湿度调控系统,配合幕帘、天窗等辅助设备,自动调节光线强度。
监控室内的中心计算机与现场控制器相互通信,方便地控制滴灌和微喷灌系统进行灌溉和施肥,可达到80%~90%的水肥利用率。
加拿大温室农业使用计算机辅助温室管理软件,对生产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处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使用,提高温室经济效益。
总之,国外智能温室产业发展早,经济效益高。
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测控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运程遥测技术以及专家系统技术等在温室的控制与管理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温室控制系统的先进性,并且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新的控制思想和和控制算法来改善温室系统的控制。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真正迈入了智能化、网络化阶段。
国内温室大棚控制技术概况我国的农业发展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发展了。
20世纪3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就开始在冬季利用原始的塑料大棚种植蔬菜。
但这种温室大棚的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喜温作物的生长需求。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在温室环境的控制和管理领域开始应用计算机,对温室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
农业种植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开发
农业种植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开发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系统开发目标与任务 (4)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2.1 功能需求 (4)2.1.1 数据采集 (4)2.1.2 数据传输 (4)2.1.3 数据存储与处理 (4)2.1.4 环境预警 (4)2.1.5 远程控制 (4)2.1.6 用户管理 (5)2.2 功能需求 (5)2.2.1 实时性 (5)2.2.2 准确性 (5)2.2.3 稳定性 (5)2.2.4 可扩展性 (5)2.2.5 安全性 (5)2.3 可行性分析 (5)2.3.1 技术可行性 (5)2.3.2 经济可行性 (5)2.3.3 社会可行性 (5)2.3.4 市场可行性 (5)第三章系统设计 (6)3.1 系统架构设计 (6)3.2 硬件设计 (6)3.3 软件设计 (7)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7)4.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7)4.2 数据预处理 (8)4.3 数据存储与管理 (8)第五章环境监测参数分析 (8)5.1 温湿度监测 (8)5.1.1 监测目的与意义 (8)5.1.2 监测方法与设备 (9)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9)5.2 光照监测 (9)5.2.1 监测目的与意义 (9)5.2.2 监测方法与设备 (9)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9)5.3 土壤监测 (9)5.3.2 监测方法与设备 (10)5.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0)第六章智能决策与控制 (10)6.1 智能决策算法 (10)6.1.1 算法概述 (10)6.1.2 机器学习算法 (10)6.1.3 深度学习算法 (10)6.1.4 专家系统 (10)6.2 控制策略设计 (11)6.2.1 控制策略概述 (11)6.2.2 控制策略实现 (11)6.3 系统优化与调整 (11)6.3.1 系统优化 (11)6.3.2 系统调整 (11)第七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2)7.1 硬件集成与调试 (12)7.2 软件集成与测试 (12)7.3 系统功能评估 (12)第八章系统部署与维护 (13)8.1 系统部署 (13)8.1.1 部署目标与策略 (13)8.1.2 部署流程 (13)8.2 系统维护 (13)8.2.1 维护内容 (13)8.2.2 维护策略 (14)8.3 用户培训与支持 (14)8.3.1 培训内容 (14)8.3.2 培训方式 (14)8.3.3 用户支持 (14)第九章案例应用与分析 (15)9.1 应用场景介绍 (15)9.2 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15)9.2.1 数据采集与分析 (15)9.2.2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15)9.2.3 水肥一体化管理 (15)9.2.4 农事管理 (15)9.3 经济效益评估 (15)9.3.1 节省人力成本 (15)9.3.2 提高产量和品质 (15)9.3.3 降低水肥成本 (16)9.3.4 增加经济效益 (16)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6)10.1 系统开发总结 (16)10.3 未来发展展望 (17)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种植环境智能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农作物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农作物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
状
一、研究背景意义
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温室进行环境管理成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
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对温室内的环境进行精准控制,有效的管理温室内环境,保证了农作物的良好生长。
研究和构建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在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的同时,有助于增强农民的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出温室内环境参数,而且能够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调节,通过传感器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环境参数的智能监控,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
同时,可以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1)国内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智能农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技术已经渐渐成熟,智能农业技术也越来越应用于实践中,特别是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在国内的应用日趋普及。
农业大棚检测系统国内外现状
近年来,农业温室大棚种植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便利,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种植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难以达到科学合理种植的要求,目前国内可以实现上述环境因子自动监控的系统还不多见,而引进国外具有多功能的大型连栋温室控制系统价格昂贵,不适合国情。
针对目前农业大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大棚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根据大棚监控的特殊性,需要传输大棚现场参数给管理者,并把管理者的命令下发到现场执行设备,同时又要使上级部门可随时通过互连网或者手机信息了解区域大棚的实时状况。
基于GPRS的农业大棚环境远程监控系统使这些成为可能。
目的:使农民节省劳动力,提高大棚中作物产量。
思路:将温室大棚的环境数据发送给远程计算机,计算机既可以显示环境数据又可以对温室大棚环境调节。
农民可以远程无线的通过下位机检测知道温室大棚中的环境数据,并能通过下位机的执行器件对温室大棚的环境进行调节,通过对环境的准确控制可以增加作物产量,节省劳动力。
当今农业温室大棚都是依靠大量劳动力与农民的种植经验对温室大棚的作物进行管理。
这种管理存在很大的滞后性,通过使用这个系统,农民可以更科学的对大棚进行监控,保证温室大棚作物始终处于最适合的生长环境中,提高作物产量。
(1)国外温室环境控制的研究现状欧洲的荷兰,中东的以色列,北美洲的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是设施农业十分发达的国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及网络等技术在温室环境控制及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温室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这些国家的设施综合环境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等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荷兰有5大温室制造公司,不仅在结构、机械化、自动化、产品采后处理发面设备技术水平高,而且在计算机智能化、温室环境调控方面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荷兰温室的运作基本由计算机控制操作,把计算机和精密控制等应用与温室技术,温室的运作和水肥调控已经全面的走向自动化,其配套设施全,配有以燃烧天然气为主的加热升温系统、CO2施肥系统、通风系统、遮阳和保温幕帘、营养需液循环灌溉系统和人工补光系统等,通过计算机采集每刻的环境因子变化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在线处理分析,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了温、光、水、气的自动化控制。
智能大棚的研究现状及设计原则
智能大棚的研究现状及设计原则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智能大棚是一种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的创新型农业管理系统,它通过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智能调控,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目的。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有限,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因此研究开发智能大棚技术成为了当前农业领域的热点之一。
智能大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不断成熟,为智能大棚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智能大棚不仅可以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还能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为农民提供更科学、高效的种植方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智能大棚的发展现状及设计原则,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智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智能大棚作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智能大棚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实现灌溉、施肥、照明等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智能大棚技术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和适应性,保障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
智能大棚技术还有利于提升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研究智能大棚技术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智能大棚的定义智能大棚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对传统大棚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智能化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现代化设施。
智能大棚利用传感器监测植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节温室内的气候条件,提高植物生长的产量和质量。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托普物联网对它的定义是: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是专门为农业温室、农业环境控制、气象观测开发生产的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光照、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
托普物联网研制的温室控制系统可根据温室植物生长要求,自动控制开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1、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国外研究现状温室作为一种为农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环境的农业设旌,可看成是一个半独立于自然界大气候的半封闭式的人工生态环境,它可以避开外界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善或创造更佳的环境气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近百年来,温室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控制和管理技术不断得以提高,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更使温室环境控制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温室发展大致经历了手动一机械一分散电控系统一多功能集中电子控制台一微机综合控制”这几个发展阶段,传统的温室控制方法,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采用这些方式,要模拟复杂气候环境中作物所处的局部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对各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控制也很困难。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界面图80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日新月异的进步和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及对温室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微机为核心的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在欧美和日本获得长足的发展,并迈入网络化智能化阶段。
国外现代化温室的内部设施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并形成了~定的标准。
温室内的各环境因子大多由计算机集中控制,因此检测传感器也较为齐全,如温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度,C02浓度,营养液浓度等,由传感器的检测基本上可以实现对各个执行机构的自动控制,如无级调节的天窗通风系统,湿帘与风扇配套的降温系统,可以自动收放的遮阴幕或寒冷纱,由热水锅炉或热风机组成的加温系统,可定时喷灌或滴灌的灌溉系统以及二氧化碳施肥系统,有些还配有屋面玻璃冲洗系统,机器人自动收获系统,以及适用于温室作业的农业机械等。
现代农业温室大棚智能监测和控制解决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现代农业温室大棚智能监测和控制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农业温室大棚种植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便利,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种植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难以达到科学合理种植的要求,目前国内可以实现上述环境因子自动监控的系统还不多见,而引进国外具有多功能的大型连栋温室控制系统价格昂贵,不适合国情。
针对目前温室大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大棚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根据大棚监控的特殊性,需要传输大棚现场参数给管理者,并把管理者的命令下发到现场执行设备,同时又要使上级部门可随时通过互连网或者手机信息了解区域大棚的实时状况。
基于490MHz、GPRS 的农业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管理系统使这些成为可能。
二、系统方案1、系统概述深圳信立科技有限公司现代温室大棚智能监测和控制系统集传感器、自动化控制、通讯、计算等技术于一体,通过用户自定仪作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参数,搭建温室智能化软硬件平台,实现对温室中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因子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农业大棚温室智能监控系统可以模拟基本的生态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以适应不同生物生长繁育的需要,它由智能监控单元组成,按照预设参数,精确的测量温室的气候、土壤参数等,并利用手动、自动两种方式启动或关闭不同的执行结构(喷灌、湿帘水泵及风机、通风系统等),程序所需的数据都是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的。
该系统的使用,可以为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并能起到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温室气候、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
2、系统组成:整个系统主要三大部分组成:数据采集部分、数据传输部分、数据管理中心部分。
A、数据管理层(监控中心):硬件主要包括:工作站电脑、服务器(电信、移动或联通固定IP专线或者动态ip域名方式);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软件、数据中心软件、数据库软件、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软件平台(采用B/S结构,可以支持在广域网进行浏览查看)、防火墙软件;B、数据传输层(数据通信网络):采用移动公司的GPRS网络或490MHz传输数据,系统无需布线构建简单、快捷、稳定;移动GPRS无线组网模式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信号覆盖范围广、实时性强、安全性高、运行成本低、维护成本低等特点;C、数据采集层(温室硬件设备):远程监控设备:远程监控终端;传感器和控制设备: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喷灌电磁阀、风机、遮阳幕等;3、系统拓扑图:XL68、XL65支持490MHz上传方式,系统通讯网络示意如下(一片区域现场节点多,可选此种方案)XL68、XL65支持GPRS上传方式,系统通讯网络示意如下(一片区域现场节点少,可选此种方案)。
智慧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用户界面友好性
评估用户界面的易用性和美观程度,确保用户能够轻松 上手并快速掌握操作方法。
ABCD
数据传输效率
评估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吞吐量,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 性和可靠性。
成本控制能力
评估系统的成本效益,包括硬件设备的选型、软件开发 的投入以及后期维护的成本等。
用户培训和操作手册编写
培训内容设计
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特点设计培训内容 ,包括系统介绍、功能演示、操作流程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
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为温室环境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
报警与通知模块
设定环境参数阈值,当数据异 常时及时报警并通知用户。
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流程
数据采集
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环境参数, 并传输至控制器。
数据传输
控制器通过通讯设备将数据传输 至服务器或云平台。
数据处理
服务器或云平台对接收到的数据 进行解析、存储和处理,并展示 在前端应用上。同时,根据设定 好的规则进行设备控制指令的下
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质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02
通过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温室大棚内设备,减少人工干预,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03
通过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个性化
的指导和服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02
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
整体架构设计思路及特点
设计思路
风险防范
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 施,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及时调整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施计划和方案,确保项 目顺利实施。
项目验收标准和流程
面向物联网的智慧温室系统研究
面向物联网的智慧温室系统研究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温室种植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智慧温室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温室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智能化调控,为温室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探讨面向物联网的智慧温室系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
一、研究现状智慧温室系统是近年来温室种植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智慧温室系统的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主要包括温室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根据其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将智慧温室系统的研究现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温室环境监测技术温室环境监测技术是智慧温室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当前,温室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等多个监测指标,其中以温度、湿度、光照度为主要监测因素。
目前,智慧温室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传感器有温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等。
在温室环境监测方面,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厂家开发了很多实用化的设备与工具。
例如,美国HortAmericas公司开发的HOBO监测系统是一种能够同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和土壤水分的多功能传感器控制系统。
此外,德国Bosch公司开发的Bosch IoT Suite中就包含了用于温室控制和监测的传感器和技术。
2. 温室自动化控制技术温室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智慧温室系统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其主要应用于温室环境调控和作物生长控制。
目前,温室自动化技术主要涉及自动灌溉、通风、遮阳、冬季保温等几个方面。
其中,对于温室自动化调控而言,系统集成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多种技术,通过实时感知温室内外环境,自动控制灌溉、通风、遮阳系统等,调节温室内部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以保持温室内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这在提高温室生产效率和优化农作物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大数据分析技术智慧温室系统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温室环境变化与作物生长数据的处理分析。
现代温室大棚温室控制系统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现代温室大棚温室控制系统建设现状分析研究一、温室控制系统研究现状1、温室控制系统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温室控制系统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
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
国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
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设施与相应的农业工程,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
目前,随着蔬菜大棚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单片机及各种电子器件性价比的迅速提高,使得这种要求变为可能。
当前农业温室大棚大多是中、小规模,要在大棚内引人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变全部人工管理的方式,就要考虑系统的成本,因此,针对这种状况,结合郊区农户的需要,设计了一套低成本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农业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开发
农业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开发第1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4)第2章农业智能温室环境控制技术概述 (4)2.1 智能温室的定义与分类 (4)2.2 环境控制关键技术 (5)2.3 智能控制系统架构 (5)第3章温室环境因子分析 (5)3.1 温室环境因子概述 (5)3.2 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 (6)3.2.1 温度 (6)3.2.2 湿度 (6)3.2.3 光照 (6)3.2.4 二氧化碳浓度 (6)3.3 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6)第4章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7)4.1 功能需求分析 (7)4.1.1 温室环境监测 (7)4.1.2 数据处理与存储 (7)4.1.3 环境调控 (7)4.1.4 预警与报警 (7)4.1.5 交互界面 (7)4.2 非功能需求分析 (7)4.2.1 可靠性 (7)4.2.2 实时性 (7)4.2.3 扩展性 (7)4.2.4 安全性 (7)4.3 系统总体设计 (8)4.3.1 系统架构 (8)4.3.2 模块划分 (8)4.3.3 技术选型 (8)4.3.4 系统接口 (8)第5章硬件系统设计 (8)5.1 环境因子检测模块 (8)5.1.1 温度检测设计 (8)5.1.2 湿度检测设计 (8)5.1.3 光照检测设计 (8)5.1.4 CO2浓度检测设计 (9)5.2 控制执行模块 (9)5.2.1 温度控制设计 (9)5.2.3 光照控制设计 (9)5.2.4 CO2浓度控制设计 (9)5.3 数据处理与通信模块 (9)5.3.1 数据处理设计 (9)5.3.2 通信设计 (9)5.3.3 人机交互设计 (9)第6章软件系统设计 (10)6.1 系统软件架构 (10)6.1.1 整体架构 (10)6.1.2 数据采集层 (10)6.1.3 数据传输层 (10)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 (10)6.1.5 控制策略层 (10)6.1.6 用户界面层 (10)6.2 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 (10)6.2.1 数据预处理 (10)6.2.2 数据清洗 (10)6.2.3 特征提取 (11)6.2.4 数据分析 (11)6.3 控制策略与优化方法 (11)6.3.1 控制策略 (11)6.3.2 优化方法 (11)6.3.3 参数调整 (11)第7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11)7.1 硬件系统集成 (11)7.1.1 传感器集成 (11)7.1.2 控制器集成 (12)7.1.3 执行器集成 (12)7.2 软件系统集成 (12)7.2.1 系统软件集成 (12)7.2.2 应用软件集成 (12)7.2.3 通信协议配置与优化 (12)7.3 系统调试与优化 (13)7.3.1 硬件设备调试 (13)7.3.2 软件功能调试 (13)7.3.3 系统功能优化 (13)7.3.4 系统试运行 (13)7.3.5 用户培训与售后服务 (13)第8章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13)8.1 环境数据采集与处理 (13)8.1.1 数据采集 (13)8.1.2 数据处理 (13)8.2 控制指令与执行 (14)8.2.2 控制指令执行 (14)8.3 数据存储与查询 (14)8.3.1 数据存储 (14)8.3.2 数据查询 (14)第9章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14)9.1 系统功能指标 (14)9.1.1 系统响应时间 (14)9.1.2 系统控制精度 (14)9.1.3 系统资源利用率 (15)9.1.4 系统可扩展性 (15)9.2 环境因子控制效果测试 (15)9.2.1 温度控制效果测试 (15)9.2.2 湿度控制效果测试 (15)9.2.3 光照控制效果测试 (15)9.2.4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效果测试 (15)9.3 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分析 (15)9.3.1 系统稳定性分析 (15)9.3.2 系统可靠性分析 (15)9.3.3 系统抗干扰能力分析 (15)9.3.4 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能力分析 (15)第10章应用案例与前景展望 (16)10.1 应用案例介绍 (16)10.1.1 案例一:某蔬菜种植基地 (16)10.1.2 案例二:某花卉种植企业 (16)10.2 经济效益分析 (16)10.2.1 投资成本 (16)10.2.2 经济效益 (16)10.3 前景展望与未来发展建议 (16)10.3.1 前景展望 (16)10.3.2 未来发展建议 (16)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对粮食安全构成的挑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现代温室环境控制硬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温室环境控制硬件系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该系统通过监测和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理想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深入研究我国现代温室环境控制硬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用现状1. 温室环境控制硬件系统的应用范围温室环境控制硬件系统广泛应用于温室大棚、植物工厂等农业生产场所,为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提供个性化的生长环境。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都涉及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应用。
2. 技术水平及应用效果我国现代温室环境控制硬件系统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部分国产系统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系统能够精准监测温室内各项参数,并通过智能控制实现温室内环境的精确调节,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许多农场通过应用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实现了农作物的全年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也趋向于智能化发展。
未来的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可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调控,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品质。
2. 节能环保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也在不断优化,以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系统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采用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多样化应用未来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将在不同场所、不同作物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除传统的温室大棚外,系统还将应用于城市屋顶农场、海水养殖等多种场所,为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四、面临的挑战1. 技术创新当前我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还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仍然存在差距。
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系统核心技术的自主化。
农作物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农作物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1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概述 (1)1.2项目研究意义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国外研究现状 (3)2.2国内研究现状 (4)1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1.1研究背景概述农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良好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制约农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在农业也是积累的相当多的经验和知识,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山多土地少,土质不好,土壤资源匮乏,气候条件复杂多变等劣势,这些劣势对农作物的生长极其不利;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日趋减少,而社会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日益增高,原有农作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
因此,在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而现代温室农业技术就能满足以上的要求。
温室控制技术主要针对湿度、温度、光照度等温室作物生长必须的外在物理要素进行调节,以达到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
现代温室控制技术主要是能通过系统实时采集温室环境的温湿度和光照度,以达到温室植物生长环境实时监控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在温室控制技术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并在温室栽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时间不算长,在配套技术与设备上都比较匮乏,使得环境的监控能力不高,生产力有限。
能够实现全年生产的大型现代化温室很少。
而且需要进口温室设备,但投资又太大,需要的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高。
所以我国温室环境控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与提高。
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环境科学等多种技术和学科。
在21世纪前,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功能齐全的完全智能化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实际应用的还不多。
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新方向研述
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新方向研述【摘要】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探讨了该系统在技术应用、数据处理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新趋势。
首先分析了智能监控系统在农村温室大棚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从大数据的角度分析了在农村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应用前景。
本文对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研究意义、未来发展方向、应用前景1. 引言1.1 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新方向研述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农村温室大棚进行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的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呈现出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在过去,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主要是基于传统的监控设备和技术,功能较为简单,只能进行基本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监测和控制。
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本文将从智能监控系统在农村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传感器技术在农村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中的作用、人工智能在农村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大数据在农村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中的价值以及物联网技术在农村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中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农村温室大棚智能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2. 正文2.1 智能监控系统在农村温室大棚中的应用农村温室大棚的智能监控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智能监控系统在农村温室大棚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和功能: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农业智能温室环境控制与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开发
农业智能温室环境控制与智能种植管理系统开发第一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国外研究现状 (3)1.2.2 国内研究现状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3.1 研究内容 (3)1.3.2 研究方法 (3)第二章农业智能温室环境控制技术 (3)2.1 温室环境控制原理 (4)2.2 环境参数监测技术 (4)2.3 控制策略与实施 (4)第三章温室智能种植管理系统设计 (5)3.1 系统需求分析 (5)3.2 系统总体设计 (5)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6)4.1 数据采集方法 (6)4.2 数据预处理 (6)4.3 数据存储与管理 (6)第五章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7)5.1 决策模型构建 (7)5.2 模型参数优化 (7)5.3 决策支持算法 (8)第六章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算法 (8)6.1 控制算法原理 (8)6.1.1 引言 (8)6.1.2 控制算法概述 (8)6.1.3 具体控制算法 (9)6.2 算法功能分析 (9)6.2.1 引言 (9)6.2.2 稳定性分析 (9)6.2.3 快速性分析 (9)6.2.4 准确性分析 (9)6.2.5 适应性分析 (9)6.3 算法优化策略 (9)6.3.1 引言 (9)6.3.2 控制参数优化 (10)6.3.3 算法结构优化 (10)6.3.4 混合算法应用 (10)6.3.5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应用 (10)第七章智能种植管理策略 (10)7.1 种植策略制定 (10)7.1.1 背景分析 (10)7.1.2 种植策略制定原则 (10)7.1.3 种植策略制定方法 (10)7.2 策略实施与调整 (11)7.2.1 策略实施 (11)7.2.2 策略调整 (11)7.3 策略效果评估 (11)7.3.1 评估指标 (11)7.3.2 评估方法 (11)7.3.3 评估周期 (11)第八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1)8.1 硬件系统集成 (11)8.2 软件系统集成 (12)8.3 系统测试与优化 (12)第九章案例分析与应用 (13)9.1 案例选择与分析 (13)9.2 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14)9.3 应用前景与展望 (14)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4)10.1 研究成果总结 (14)10.2 不足与改进方向 (15)10.3 研究展望与建议 (15)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其现代化水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托普物联网对它的定义是: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是专门为农业温室、农业环境控制、气象观测开发生产的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光照、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
托普物联网研制的温室控制系统可根据温室植物生长要求,自动控制开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1、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国外研究现状温室作为一种为农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环境的农业设旌,可看成是一个半独立于自然界大气候的半封闭式的人工生态环境,它可以避开外界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善或创造更佳的环境气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近百年来,温室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控制和管理技术不断得以提高,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二十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更使温室环境控制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温室发展大致经历了手动一机械一分散电控系统一多功能集中电子控制台一微机综合控制”这几个发展阶段,传统的温室控制方法,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采用这些方式,要模拟复杂气候环境中作物所处的局部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对各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控制也很困难。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界面图80年代,随着微型计算机日新月异的进步和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及对温室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微机为核心的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在欧美和日本获得长足的发展,并迈入网络化智能化阶段。
国外现代化温室的内部设施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并形成了~定的标准。
温室内的各环境因子大多由计算机集中控制,因此检测传感器也较为齐全,如温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度,C02浓度,营养液浓度等,由传感器的检测基本上可以实现对各个执行机构的自动控制,如无级调节的天窗通风系统,湿帘与风扇配套的降温系统,可以自动收放的遮阴幕或寒冷纱,由热水锅炉或热风机组成的加温系统,可定时喷灌或滴灌的灌溉系统以及二氧化碳施肥系统,有些还配有屋面玻璃冲洗系统,机器人自动收获系统,以及适用于温室作业的农业机械等。
农业生产中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农业生产中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与优化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农业生产也迎来了智能化的变革。
智能监控系统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正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业生产中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优化方向进行深入分析。
一、智能监控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
通过传感器收集这些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控制中心,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的环境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灌溉、施肥、通风等,为农作物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病虫害监测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智能监控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传感器,能够及时发现农作物上的病虫害迹象。
高清摄像头可以拍摄农作物的图像,通过与数据库中的病虫害特征进行比对,准确识别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预测病虫害的爆发趋势,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减少损失。
(三)作物生长监测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全程跟踪。
通过安装在农田中的传感器和摄像头,监测农作物的株高、叶面积、茎粗等生长指标。
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评估农作物的生长态势,判断是否存在生长不良的情况,并及时调整种植管理策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四)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在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中,智能监控系统的作用更加显著。
它可以自动控制温室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条件,实现精准调控。
同时,对灌溉和施肥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根据作物的需求精确供给水分和养分,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五)农产品质量追溯智能监控系统为农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系统都能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或查询相关信息,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情况,增强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1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1)
1.1研究背景概述 (1)
1.2项目研究意义 (2)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2.1国外研究现状 (3)
2.2国内研究现状 (4)
1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1.1研究背景概述
农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良好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与生态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制约农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在农业也是积累的相当多的经验和知识,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山多土地少,土质不好,土壤资源匮乏,气候条件复杂多变等劣势,这些劣势对农作物的生长极其不利;况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日趋减少,而社会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日益增高,原有农作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农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
因此,在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而现代温室农业技术就能满足以上的要求。
温室控制技术主要针对湿度、温度、光照度等温室作物生长必须的外在物理要素进行调节,以达到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
现代温室控制技术主要是能通过系统实时采集温室环境的温湿度和光照度,以达到温室植物生长环境实时监控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在温室控制技术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并在温室栽培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
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时间不算长,在配套技术与设备上都比较匮乏,使得环境的监控能力不高,生产力有限。
能够实现全年生产的大型现代化温室很少。
而且需要进口温室设备,但投资又太大,需要的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高。
所以我国温室环境控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与提高。
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环境科学等多种技术和学科。
在21世纪前,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功能齐全的完全智能化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实际应用的还不多。
但是,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运用于环境监控方面的优势逐步突显,其相对廉价的成本和丰富便利的应用功能为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
因此,在我国研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室相关控制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科研价值和使用性。
1.2项目研究意义
温室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
它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
温室生产以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质量、产量等为目标。
建造温室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适于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创造人工气象环境以消除外界对作物生长不利的环境因素来促进作物生长,使其部分或全部克服外界气候的制约,从而缩短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作物的产量,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由于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度,所以温室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能对温度、湿度、光照度进行监控。
也就是温室环境监控,其平台就是温室环境监控系统。
温室环境测控系统通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基于485总线或CAN总线的有线通信方式,基于ZigBee协议、蓝牙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基于GPRS、GSM的远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有线通信方式使得温室内的信号线、动力线错综复杂,恶劣的温室环境易导致线缆老化,系统可靠性降低,安装维护难度大,不利于农业机器人等移动设备作业。
无线通信方式无需布线、组网灵活、易升级,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随意移动和重新组网,相对有线通信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目前在温室中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蓝牙通信设备成本高、功耗大(在不充电的情况下仅能工作几周),当作为主设备时只能连接7个从设备;GPRS和GSM通信利用付费的电信网络,频繁的数据传输增加了温室测控系统的使用成本。
而基于ZigBee协议提供的无线网络平台集成度高、
可靠性高、功耗低、成本低、体积小,整个网络所使用的无线频率是国际通用的免费频段(2.4~2.48GHz ISM),传输的方式是抗干扰能力强的直序扩频方式(DSSS),网络的自组织、自愈能力强。
但就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本身而言,我国在传感器组网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还较少,大多还停留在基础理论跟踪国际研究阶段,缺乏典型的实际应用示范及产业竞争优势,有必要通过温室实际应用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温室等设施农业的无线传感网络测控系统将解决目前温室等设施的一系列缺陷和弊端,有助于实现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提高设施环境调控智能化,自动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因子,因此温室无线传感网络测控系统在国内外市场潜在用户巨大、市场前景良好,经济效益显着。
同时将改善温室等设施内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对于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推进我国农业智能化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项目实施具有巨大社会效益。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温室光照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
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
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室控制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像园艺强国荷兰,以先进的鲜花生产技术着称于世,其玻璃温室的控制系统全部由计算机操作。
日本研制的蔬菜塑料大棚在光照、播种、间苗、运苗、灌水、喷药等作业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方面都有应用。
日本利用计算机控制温室环境因素的方法,主要是将各种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输入计算机程序,当某一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时,其余因素自动做出相应修正或调整,一般以光照条件为始变因素,温度、湿度和CO2浓度为随变因素,使这四个主要环境因素随时处于最佳配合状态。
美国和荷兰还利用差温管理技术,实现对花卉、果蔬等产品的开花和成熟期进行控制,以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英国伦敦大学农学院研制的温室计算机遥
控技术,可以观测50km以外温室内的光、温、湿、气和水等环境状况,并进行遥控。
韩国为扩大生产规模及降低生产费用,温室内设置了光照控制等环境因子的自动化装置,但由于有些自动化装置需靠人们根据经验进行控制,因此没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另外,软件的开发也存在一定问题。
而目前以色列走在了发展现代温室高产农业的前列,其先进一体化智能光照控制温室、配套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及其相关设备均为世界领先水平,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其本国农业资源、气候环境和基本国情的先天不足。
2.2国内研究现状
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我国对于温室光照控制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室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人工气候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光照、温湿度和CO2浓度等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
之后,我国的温室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进了21.2hm2连栋温室。
由于当时只注重引进温室设备,而忽略了温室的管理技术和栽培技术,且引进的温室能耗过高,致使企业相继亏损或停产。
90年代初,我国大型温室跌入了发展的低谷。
“九五”初期,以进口以色列温室技术为代表的北京中以示范农场的建立,拉开了我国第二次学习和引进国外现代温室技术的序幕。
到90年代中后期,在对国外温室设备配置、温室栽培品种、栽培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我国自主开发了一些研究性质的环境控制系统。
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研制成功了“WJG-1型实验温室环境监控计算机管理系统”,此系统属于小型分布式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包含了对温室光照、温湿度、灌溉等子系统。
1996年,江苏理工大学毛罕平等研制成功了使用工控机进行管理的植物工厂系统。
该系统能对温度、光照、CO2浓度、营养液和施肥等进行综合控制,是目前国产化温室控制技术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了新型智能温室系统。
该系统由大棚本体及通风降温系统、太阳能贮存系统、燃油热风加热系统、灌溉系统、计算机环境参数测控系统等组成。
1997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在温室环境的自动控制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90年代末,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闰忠文研制了一体化蔬菜大棚监控系统,其能够对其光照、温湿度进行实时测量与控制。
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
低,农业生产有机程度相对较低,成型实用的相关配套技术较少温室的一次性投资大,以及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等因素,限制了温室控制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