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门

合集下载

确定版硅藻门资料

确定版硅藻门资料

漂流藻属: 单细胞。细胞圆盘形,壳环面四周有薄而透 明的翼状突,翼上有许多射出肋,有支持翼状突及有利漂浮 的作用。本属只有2种,我国仅1种,太阳漂流藻,分布我国 南海、东海、南黄海,为暖水性种。
圆筛藻属(图3-9): 细胞多呈圆盘状,孔纹一般六角形,有的孔间隙大而 使孔纹呈圆形,孔纹在壳面正中心,有时特别粗大,似玫瑰花朵排列,称中 央玫瑰区。正中心有时有块小的无纹区称裂隙,较大时称中央无纹区。壳缘 部分称外围,最外围孔纹间常有一圈小刺。色素体小而多,粒状或小片状, 常分布在细胞四周较浓的原生质中。本属是最常见的浮游硅藻之一,为海产 仔幼鱼,毛虾、贝类的主要饵料。种类繁多,约有300多种,但种的鉴定较 难。我国已记录的有近30种,常见有线形圆筛藻,辐射圆筛藻,星脐圆筛藻 和偏心圆筛藻等。
由横轴、贯壳轴形成短轴带面。
一般鉴定硅藻标本时,经常见 到的是壳面和长轴带面。从壳 面看,称壳面观;从带面(壳 环面)看,称带面观(侧面观)。
凡贯壳轴较长的种类都有间生带,其数目1条2条或多条, 花纹形状主要有三类: 鱼鳞状,环状,领状. 具间生带的种类,有向细胞腔内伸展成片状的隔片,隔片 通常与壳面平行,隔片从细胞的一端向内延伸或从两端向 中央延伸。 隔片一端是游离的,称为假隔片; 隔片从细胞的一端通到另一端,则称为全隔片或真隔片。 间生带和隔片都具增强细胞壁的作用。
硅藻细胞表面有突起、刺、毛、胶质线等。它们有增加浮力和相 互连接的作用。 突起是细胞壁向外的头状突出物,如弯角藻两个细胞突起相互连 接,其间的空隙,称胞间隙,其形状多种,有圆形、方形和六角 形等。刺一般细而不长,末端尖,其数目、长短不一, 最粗大的刺如双尾藻,中等的刺如盒形藻,较小的刺如圆筛藻的 缘刺。 毛为较细长的突出物,长度常为细胞直径的数倍,有的种类在粗 毛里还有色素体。 此外还有膜状突起(如太阳漂流藻)和胶质线、胶质块等胶质突 起(如海链藻)。

海洋生物学第四章硅藻门(一)

海洋生物学第四章硅藻门(一)
有些浮游硅藻,还可作为探索海流及水团运动的生物指 示物。但也有些种类一旦繁殖过盛,常会引起赤潮, 对海洋生态及渔业环境产生危害。
6.1、硅藻的形态特征
• 1)、体制
大多数硅藻为单细胞 少数种类借助壳面细胞壁上的胶质孔 所分泌的胶质或突出物形成各种形式 的群体 无多细胞种类。
群体种类的形成通常的几种形式:
硅藻细胞的形状
• 主要有两种类型
• 壳面辐射对称:
• 一般辐射硅藻目的种类,壳面辐射对称多为圆形 或椭圆形,也有三角形或形状不规则的
• 两侧对称:
• 羽纹硅藻壳面一般均较细长,两侧对称,如舟形、 梭形、S形、弓形、棒形或一面凸出而另一面凹 入,环面观一般为方形、长方形或弓形,楔形等
3)、细胞壁
由硅质和果胶组成,硅质在外,果胶质紧
a.卡氏根管藻 b.环形娄氏藻 c.中肋骨条藻 d.楔形藻假隔片 e~f.斑条藻壳环面及壳面假隔片 g~h.梯楔形藻壳环面及壳面假 隔片
5)、纵沟Raph——硅藻的运动器官
• 为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特殊构造,为壳面上沿纵轴的一条裂缝。纵沟在 壳面的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外观很象一条直的或波状细线。从壳面的断面观,纵沟呈“>” 型,向外的裂缝( 靠近壳面部分)为外裂缝,向内则为内裂缝。
色素与色素体
• 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硅藻黄 素、岩藻黄素等组成 • 藻色:硅藻常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 色素体的形状:随种类不同而异,呈片状、粒状、 带状和圆形等,分布于细胞表面,有的也位于细 胞中心。有些种类色素体可进入到角毛内。 • 在羽纹硅藻的种类,在色素体的中央或边缘部分 有小型淀粉核。 • 光合作用产物:油脂
贴在硅质里面。在正常情况下,两者不能 分辨。 硅质壁的厚度随种类而异,底栖种类厚些, 浮游种类薄些,硅质的细胞壁没有颜色, 但有些种类在显微镜下,由于折光和反射 的结果会显出美丽的光彩。 少数硅藻的壳面是平滑的,但大多数硅藻 细胞壁上都有各种形式的花纹。

3.硅藻门07

3.硅藻门07
案例1;牡蛎、蛤仔的育苗场都有多级硅藻培 育池。
2、常见赤潮硅藻;
海洋环境如果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它原 因,常使某些硅藻如骨条藻、菱形藻、盒 形藻、角毛藻、根管藻、海链藻等生殖过 盛,形成赤潮,使水质恶化,对渔业及其 它水产动物带来严重危害。有些硅藻(如 根管藻)生殖太盛并密集在一起,可阻碍 或改变鲱鱼的洄游路线,降低渔获量。
2、形态结构
[1]细胞壁;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底栖种类的 壁较厚,浮游种类的壁较薄。构造像一个盒子,套在外 面的较大,为上壳;套在里面的较小,为下壳。即上, 下壳并非紧密连在一起,而是相互套合。上壳和下壳都 不是整块的,皆由壳面和相连带两部分组成。
(2)细胞方位:按硅藻细胞的方位有三个轴:纵 轴(长轴);横轴(短轴);贯壳轴是上、下壳 面中心点的相连线(壳环轴)。从壳面看,称壳 面观;从带面(壳环面)看,称带面观。壳面和 带面形状截然不同。通常中心硅藻类壳面呈辐射 对称;羽纹硅藻类壳面呈两侧对称,
2、复大孢子,使
细胞恢复原来大小, 增强生命活力。形成 分为两种形式:
(1)有性繁殖,是由 两个细胞接合而后产 生一个或两个复大孢 子。
(2)无性繁殖是直接 由细胞的原生质连同 细胞核脱开细胞壁, 增大后形成新的细胞 壁而形成的。
四、分类及习见种
已确认的种数10000~12000 估计的种数 >100000
分布很广。颗粒直 链藻为湖泊池塘的普 生种,可形成优势种 群。
圆筛–藻属(图3-9):
细胞呈圆盘状,孔纹一般六角形,在壳面正中, 有时特别粗大,似玫瑰花朵排列,称中央玫瑰区。 是最常见的浮游硅藻,为海产仔鱼,毛虾、贝类的 主要饵料。种类繁多,约300多种,但种的鉴定较 难。
小环藻属: 单细胞或2-3个细胞相连。细胞圆盘形,壳面花 纹分外围和中央区,外围有向中心伸入的肋纹。,本 属共有60多种,常见种类有:扭曲小环藻主要淡水产。 条纹小环藻 ,海产。

厦大海洋浮游生物学双语课件01海洋浮游植物:硅藻门

厦大海洋浮游生物学双语课件01海洋浮游植物:硅藻门
Marine Phytoplankton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Xiamen University
•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海洋渔业方面 有着重要的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流和水团的指示生物 (Biologicalindicator) ,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浮游植物能富集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有 重要意义。
1 海洋浮游植物重要意义
2 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别原核细胞型生物:1.细菌(Bacteria)2.蓝藻门(Cyanophyta)真核细胞型生物: 1.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是最重要的浮游植物,将重点介绍。 2.甲藻门(Pyrrophyta):是很重要的类别,大多种类是赤潮生物。3.绿藻门(Chlorophyta):是海水养殖中的重要饵料,如盐藻、扁 藻、小球藻。4.金藻门(Chrysophyta):在海水养殖中也有重要地位,有些种类 是良好的饵料。5.黄藻门(Xanthophyta):大多生活于淡水。 6.隐藻门(Cryptophyta):主要生活于淡水。 7.眼藻门(Euglenophyta):淡水中多,且个体极小,不易采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apter 1 Bacillariophytaknown as diatom, the most important“Marine Pasture”
group of phytoplankton, regarded as
1.1 Morphological Features1.1.1 Exterior morphology of the cella .form:spherical, ellipsoid, triangular, poyangular etc.b .frustule :epitheca, hypotheca, valve, girdle band, connecting band, valve mantlec .axis :transapical axis, apical axis, pervalval axis

第三章硅藻门

第三章硅藻门

5. 羽纹硅藻细胞壁结构
6、壳缝 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
缝即为壳缝。
壳缝的中央和两端细胞 壁加厚,分别称为中央节 和端结节
假壳缝
管壳缝
短壳缝
假壳缝 短壳缝
管壳缝 龙骨点
7、内部构造 ➢同化产物:脂肪,显微镜小成光亮的小球状 ➢色素:叶绿素a,c, β- 胡萝卜素,叶黄素。 ➢色素体:数目多,形状小;数目少,形状大
➢硅藻土工业上广泛的用途(过滤、吸附、建筑、保温 等);
➢硅藻繁殖过盛,密集在一起,影响鱼类的洄游路线(如 根管藻),骨条藻、角毛藻形成赤潮。
➢硅藻广泛地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春季与秋季最盛,可 分为底栖和浮游两大类,其细胞富含硅质,故称硅藻,其 主要成份为SiO2·xH2O
二、形态与结构
(一)藻体的形态:以单细胞为主,也有不少种类 形成各式各样的群体。主要由壳面细胞壁上的胶 质孔所分泌的胶质,将细胞连成群体。
细胞呈圆盘形, 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 串,或埋在胶质块内。 群体,极少数单个生 活。壳面点纹,壳缘 有许多小刺。间生带 明显,呈环纹状或领 纹状。
海链藻
(一)圆筛藻目—6、骨条藻属(Skeletonema)
骨条藻属 (Skeletonema):
细胞呈透镜形或 圆柱形,壳面圆而鼓 起,细胞间靠细刺组 成长链,刺的数目有 8-30条。细胞间隙长 短不一,比细胞本身 长。壳面点纹极微细, 不易见到。
四、分类—中心纲
(二)根管藻目 Rhizolencales
•根管藻属 (三)盒形藻目 Biddulphiales
•角毛藻属 •盒形藻属 •双毛藻属
(一)圆筛藻目—1、直链藻属(Melosira):
直链藻属(Melosira):
细胞呈圆球形或圆柱形, 由壳面相连成链状或念珠状。 细胞壁一般较厚,有点纹或 孔纹。壳面圆形。

硅藻

硅藻

常见赤潮硅藻
海洋环境如果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它原因, 常使某些硅藻如骨条藻、菱形藻、盒形藻、 角毛藻、根管藻、海链藻等生殖过盛,形成 赤潮,使水质恶劣,对渔业及其它水产动物 带来严重危害。 有些硅藻(如根管藻)生殖太盛并密集在一 起,可阻碍或改变鲱鱼的洄游路线,降低渔 获量。

硅藻的工业价值

(d)休眠孢子: 沿岸性的中心硅藻多产生休眠孢子。首先,
细胞内原生质收缩,集聚于中央,然后分泌两瓣厚壳将其包 围,壳上常有刺状
1细胞分裂
硅藻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细胞分裂时,原生质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离。细 胞核进行有丝分裂。原生质体也一分为二,两壳分开为上壳,各再生一新的半壳 为下壳。两个子细胞一个与母体大小相等,另一个较母体为小。如此连续分裂下 去,多数个体将越来越小。硅藻以复大孢子(auxospore)的方式恢复其大小。
辐杆藻 Bacteriastrum
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 细胞呈圆盘形,以一条胶 质线相连成串,或埋在胶 质块内。群体,极少数单 个生活。壳面点纹,壳缘 有许多小刺。间生带明显, 呈环纹状或领纹状。本属 为近海浮游种类,我国记 录的有4种,诺氏海链藻T. nordenskioldi为我国北方 沿岸性种类。细弱海链藻 Thal.subtilis黄海、东海和 南海均有分布。
6、三个轴三个面

三个轴:纵轴(长、顶)、横轴(短、切顶)、冠壳 轴(壳环轴) 三个面:壳面、长轴带面、短轴带面

7. 羽纹硅藻细胞壁结构
羽纹硅藻纲细胞的壳面长形至椭圆形、带面多数 为长方形、具壳缝(纵沟)或假壳缝、假纵沟)) 或具管壳缝,在壳缝或假壳缝的两侧具由细点 连成的横线纹,或具横肋纹 。 1.中轴区和中心区 细胞中部或偏于一侧具1条纵向的

第一章第四节甲藻门第五节金藻门第六节黄藻门第七节硅藻门-文档资料

第一章第四节甲藻门第五节金藻门第六节黄藻门第七节硅藻门-文档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料之一。常见的有角藻属等种类。
◆赤潮甲藻
甲藻过量繁殖,常使海水顔色变红,形成 “赤潮”,发出腥臭气味。 如:海洋原甲藻(Peridinium micans)
形成赤潮时,水中甲藻细胞密度过大,藻体死亡 后滋生大量腐生细菌,由于细菌的分解作用,使水中 的溶氧量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同时有的 甲藻也分泌毒素,因此,赤潮发生后,造成鱼虾贝类 大量死亡,对渔业危害很大。
第六节 黄藻门(Xanthophyta)
一、 主要特征
◆藻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丝状体,单核 或多核 ; ◆载色体一般为盘状或板状,黄绿色,除含叶 绿素外,尚含较多的类胡萝卜素;
◆细胞常裸露,有细胞壁的种类,细胞壁常由
两半合成;
主要特征
◆部分种类有两根顶生、不等长的鞭毛。贮藏食 物主要为油类和麦白蛋白; ◆繁殖方法为断裂(丝状体的种类)、分裂和产生
小环藻属(cyclotella)
形态多样的硅藻
知识加油站
硅藻土(diatonite)是一种生物成因的
硅质沉积岩,主要由古代硅藻遗体组成,其
化学成份主要是SiO2。硅藻大量死亡后,细 胞内的有机物质分解,细胞壁仍保存,并沉 积到湖底或海底,形成硅藻土。硅藻土疏松 而多孔,容易吸附液体,生产炸药时用作氯 甘油的吸附剂。又因它的多孔性而不传热, 可作热管道、高炉、热水池等耐高温的隔离 物质。在糖果工业上是最好的滤过剂,又是
种类与分布
甲藻门约有1000多种,分为:
纵裂甲藻纲(Desmophyceae)横裂甲藻纲(Dinophyceae) 两个纲。纵裂甲藻纲有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1个目。 横裂甲藻纲分5个目:
横裂甲藻纲
多甲藻目 变形甲藻目 胶甲藻目 球甲藻目 丝甲藻目

海洋生物学 知识点总结

海洋生物学  知识点总结
(4)骨条藻科(Skeletonemaceae):
(5)辐杆藻科(Bacteriastraceae):
(6)环毛藻科(Corethronaceae)
(7)细柱藻科(Leptocylindraceae)
1)圆筛藻科
介绍3个常见属。
①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②漂流藻属(Planktoniella):
板式:横裂甲藻亚纲。
上甲:顶孔板(p),顶板(’),沟前板(’’),前间插板(a)
下甲:沟后板(’’’),底板(’’’’),后间插板(p)。
横沟:3个板片。G1 G2 G3
纵沟:6个板片,左前板la,右前板ra,左鞭毛孔板lf,右鞭毛孔板rf,连接板co,后围板po。
(四)色素体:
除了全动营养种类如:变形甲藻、夜光藻和寄生的种类外,
甲藻均有叶绿体
纵裂甲藻的色素体数目少
横裂甲藻类的色素体小而多
色素体:含叶绿素a、c、-胡萝卜素、棕红色的甲藻素、暗红色的多甲藻素、黄绿色的绿色素等副色素,故色素体多为黄褐色,也有红褐色或蓝绿色的。色素多个,位于细胞的周边,同化产物为淀粉或脂肪。
(三)鞭毛:
(四)色素体:含叶绿素a、c,-胡萝卜素、甲藻素、多甲藻素、绿色素等副色素。同化产物为淀粉或脂肪。
(五)、细胞核:1个、大而明显。甲藻是间核生物
(六)、细胞器:1.液泡,2.眼点,3.丝泡
四甲藻门的分类
(一)、纵裂甲藻亚纲(Desmokontae)
1、纵裂甲藻目(Desmonadales)
诺氏海链藻(Thalassionema nordenskioldi):
(4)骨条藻科(Skeletonemaceae):
我国常见2个属,3种。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常见藻类图谱(史上最全版本)

常见藻类图谱(史上最全版本)

一、硅藻门梅尼小环藻,硅藻门,中心纲,圆筛藻科,小环藻属,单细胞,细胞直径7-30um,细胞圆盘形、短圆柱形或鼓形,带面平滑,没有间生带。

壳面边缘部分的长线纹间无粗短线纹。

中心区平滑,有时具极细的点或放射状线纹,边缘具粗而平滑的楔状肋纹。

PH幅度6.4-9.0,最适PH8.0-8.5,国内外广泛分布。

角毛藻,硅藻门,中心纲,盒形藻目,盒形藻科,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长35-110um,宽11.5-42um,刺长12.5-100um,细胞小,壁薄,多数单个生活。

邻近细胞的角毛相连,使群体成链状。

角毛的长度,常几倍于细胞体本身。

链端角毛的形态,常和其他角毛不同,短而粗。

细胞行多次间接分裂后,链内出现相异的角毛,于是就分成两条链。

色素体两个或多个,有的种类角毛里也有色素体,是分种特征之一。

生殖方法有:形成复大孢子、体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角毛藻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占重要的位置,是鱼类的良好食料。

偏心圆筛藻,硅藻门,中心纲,圆筛藻目,圆筛藻科,细胞直径58-100um,细胞单独生活,少数两两相连。

细胞圆盒形。

壳面平,或略有凹凸。

壳面有六角形,多角形或圆形的孔纹,像个筛子,也像昆虫的复眼,有集光作用。

孔纹的排列方式和大小是分种的根据。

壳周在有的种类上有小刺,有的有小突起。

壳环狭而无纹,或有环状纹。

色素体小而多,紧靠在细胞壁,核常在中央。

草食性水生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

长刺根管藻,硅藻门,中心纲,根管藻目,管形藻科,根管藻属,细胞长70-200um,直径4-10um,刺长80-200um,细胞长棒形,侧扁,有背腹之分;带面具发达的半环形的间生带;壳面椭圆形,具弯圆锥形的帽状体,末端具1条细长的刚硬的棘刺,刺长接近或明显超过细胞长度;色素体小圆盘状,2-4个。

生长在池塘、水库、湖泊、河流中。

扎卡四棘藻,硅藻门,中心纲,盒形藻目,盒形藻科,四棘藻属,单细胞或2~3个细胞互相连接成暂时性的短链状群体,细胞长35~110μm,宽11.5~42μm,刺长12.5~100μm,细胞扁椭圆形,细胞壁极薄,带面具多数环状间生待,末端楔形,无隔片;壳面扁椭圆形,中部凹入,由每个角状凸起延长成1条粗而坚硬的长刺;色素体盘状,4个;生长在湖泊、池塘、河流中,多为富营养水体,浮游,分布广泛。

硅藻门分类依据

硅藻门分类依据

硅藻门分类依据
硅藻门(Diatoms)是一类单细胞藻类,其细胞壁主要由二氧化硅(硅谷物质)构成,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和结构。

硅藻门的分类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细胞结构、二氧化硅壁的花纹等多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硅藻门分类的依据:
1. 细胞形态和大小:
•硅藻门的细胞形态和大小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硅藻门的细胞可以呈现出各种形状,包括圆盘状、椭圆状、链状等。

不同种类的硅藻门在这些形态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2. 二氧化硅壁的花纹:
•硅藻门细胞壁上的二氧化硅形成特定的花纹,这些花纹被称为“藻盘”或“藻篮”。

这些花纹的形状、排列和细节结构是分类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硅藻门具有独特的藻盘结构,可用于区分它们。

3. 细胞内结构:
•硅藻门的细胞内结构,包括细胞核、质体、油滴等的位置和形态,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4. 生活方式:
•一些硅藻门以单细胞形式存在,而另一些形成链状或群体。

生活方式的差异也被用作分类的参考。

5. 栖息环境:
•硅藻门广泛分布在淡水和海水环境中,不同的种类可能更喜欢生长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

栖息环境也可以用于分类和鉴定。

6. 遗传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硅藻门的分类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遗传学研究,如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这些分类依据的综合应用有助于科学家们对硅藻门进行更准确的分类和鉴定。

硅藻门是一类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藻类,对环境中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第七节 硅藻门

第七节 硅藻门

一、硅藻门的一般特征(一)形态构造植物体单细胞,可以连接成丝状或其他形状的群体。

细胞壁是由两个套合的半片所组成,称半片为瓣。

外面的半片为上壳(epitheca),里面的半片为下壳(hypotheca)。

瓣的正面叫做壳面(valve),侧面即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很像一条环形的带,称做环带(girdle band)。

上壳和下壳都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图1-32)。

壳面上有各种花纹。

壳面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辐射硅藻类,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的花纹也是自中央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另一种是羽纹硅藻类,长形,花纹排列成两侧对称(图1-33)。

硅藻载色体1—多数,小盘状或片状。

电子显微镜下,载色体有4层膜,外边两层是载色体内质网膜,里边两层是载色体膜。

外层载色体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相连。

载色体中有叶绿素a和c,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diatoxanthin)和硅甲黄素(diadi-noxanthin),由于墨角藻黄素和其他色素所占比例比叶绿素a 和c大,使载色体呈现橙黄色或黄褐色。

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和油。

硅藻营养体中没有游动细胞,仅精子具鞭毛,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茸鞭型,轴丝是9+0条,没有中央轴丝,这种构造是硅藻独有的。

细胞中央有液泡,紧贴细胞壁之内有1厚层原生质,载色体分散在其中,载色体上有淀粉核或无。

细胞核1个,球形或卵形。

有些羽纹硅藻有自发的运动,凡有运动能力的硅藻都有1条或两条脊缝。

运动方向是沿着纵走轴的方向前进或后退。

运动的原因可能是原生质环转流动所致。

原生质在脊缝处与水接触,脊缝处的原生质向后方流动,结果细胞被推向前进。

(二)繁殖硅藻是以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细胞分裂时,原生质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离。

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载色体、淀粉核等细胞器也随着分裂,原生质沿着与瓣面平行的方向分裂,1个子原生质体居于母细胞的上壳,另1个子原生质体居于母细胞的下壳(图1-34)。

看图识微藻

看图识微藻

蓝藻门-鱼腥藻
裸藻门-扁裸藻
绿藻门-针杆藻
硅藻门-异端藻
硅藻门-异极藻
绿藻门-小球藻
绿藻门-新月藻
蓝藻门-鱼腥藻
微藻的种类
陆娟娟
硅藻门-布纹硅藻
蓝藻门-鱼腥藻
蓝藻门-颤藻
蓝藻门-鱼腥藻
绿藻门-栅藻
绿藻门-栅藻
硅藻门-桥穹藻
绿藻门-刚毛藻
硅藻门-舟形藻
裸藻门-裸藻
绿藻门-杂球藻
绿藻门-刚毛藻
绿藻门-水绵
蓝藻门-鱼腥藻
硅藻门-小环藻
硅藻门-羽纹藻
硅藻门-脆杆藻
绿藻门-月牙藻
硅藻门-小环藻
微藻的种类陆娟娟硅藻门布纹硅藻蓝藻门鱼腥藻蓝藻门颤藻蓝藻门鱼腥藻绿藻门栅藻绿藻门栅藻硅藻门桥穹藻绿藻门刚毛藻硅藻门舟形藻裸藻门裸藻绿藻门杂球藻绿藻门刚毛藻绿藻门水绵蓝藻门鱼腥藻硅藻门小环藻硅藻门羽纹藻硅藻门脆杆藻绿藻门月牙藻硅藻门小环藻裸藻门裸藻绿藻门空球藻裸藻门囊裸藻裸藻门扁裸藻l蓝藻门颤藻绿藻门集星藻裸藻门鳞孔藻硅藻门菱形藻裸藻门扁裸藻绿藻门实球藻绿藻门小球藻裸藻门裸藻绿藻门集星藻硅藻门小环藻绿藻门空球藻硅藻门双菱藻绿藻门水绵绿藻门栅藻绿藻门盘星藻绿藻门新月藻蓝藻门鱼腥藻裸藻门扁裸藻绿藻门针杆藻硅藻门异端藻硅藻门异极藻绿藻门小球藻绿藻门新月藻蓝藻门鱼腥藻
裸藻门-裸藻绿藻门-空Fra bibliotek藻裸藻门-囊裸藻
裸藻门-扁裸藻
l蓝藻门-颤藻
绿藻门-集星藻
裸藻门-鳞孔藻
硅藻门-菱形藻
裸藻门-扁裸藻
绿藻门-实球藻
绿藻门-小球藻
裸藻门-裸藻
绿藻门-集星藻 硅藻门-小环藻
绿藻门-空球藻
硅藻门-双菱藻
绿藻门-水绵

中国淡水藻志

中国淡水藻志

中国淡水藻志引言淡水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淡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淡水湖泊和河流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淡水藻资源。

本文将对中国淡水藻进行分类和描述,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生态学和应用。

分类和描述根据形态和生命周期的特征,中国淡水藻可以被分为以下几个类群: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门是淡水藻群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其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和b,使得它们呈现出绿色。

绿藻门下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类群,比如断续藻属(Scenedesmus)和小球藻属(Chlorella)。

这些藻类通常呈现细长的形态,以及带有尖锐突起的细胞壁。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硅藻门是一类呈现出典型硅质细胞壁的淡水藻,其壳体通常由双壳构成,呈现出不同形状的条纹和突起。

硅藻门的一些典型属种包括扇贝藻属(Navicula)和鞍镜藻属(Cyclotella)等。

硅藻门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常常是优势类群之一,对水体生产力和营养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蓝藻门(Cyanobacteria)蓝藻门是一类原核生物,它们具有细菌的形态和生活方式,但却能进行光合作用。

蓝藻门下的一些属种如微囊藻属(Microcystis)和水华藻属(Anabaena)等能够产生毒素,对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系统安全产生威胁。

金藻门(Chrysophyta)金藻门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淡水环境中的藻类,其细胞内含有金黄色素和叶绿素,使其呈现出金黄色。

金藻门的一些典型属种包括金藻属(Chrysococcus)和盘藻属(Dinobryon)等。

金藻门在淡水湖泊中常常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能量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生态学意义中国的淡水藻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首先,淡水藻是淡水湖泊和河流等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

其次,淡水藻对水体的营养状态和水质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些藻类如微囊藻属产生的毒素能够引起水华,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产生严重影响。

实验二硅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二硅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目的核靠近一个壳面。细胞核需经染色方清楚可见,可在盖玻片边缘加一滴稀美
蓝染色液,当美蓝液染着生活着的硅藻时,细胞核先着色。
色素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其形状与位置因种而异。一般羽纹硅藻目的藻类,
色素体数目少,呈片状,沿壳环排列,中心硅藻目的藻类,色素体数目多,呈小
颗粒状,多沿壳面排列。注意所观察藻类色素体的形状,数目与位置。
四、实验报告 绘出实验观察的直链藻、针杆藻、舟形
藻、桥穹藻、异极藻、菱形藻的形态构造 图并标出特殊结构。 五、思考题 1、根据实验观察总结硅藻门藻类的主要 特征。 2、何谓壳缝?有何作用?假壳缝和管壳 缝与壳缝有何区别?
(2) 羽纹藻属 Pinnularia 与舟形藻相似,但壳面花纹为粗肋纹而非浅纹。
(3) 桥穹藻属 Cymbella 壳面新月形到近纺锤形,两侧不对称,壳缝一般偏壳面腹缘(凹缘)一侧。细胞壳面平,不膨凸,
注意与月形藻区别。
(4) 异极藻属(异端藻) Gomphonema 细胞两端不等大,壳面花纹由点纹或线纹组成,略呈放射状排列。在壳面中心区的一侧,常有单
独的点纹。
(5) 布纹藻属(双缝藻) Gyrosigma 藻体细胞壳面和壳缝均呈“S”型,壳面自中部向两端渐尖细,壳面花纹纵横交叉成浅微的方格刻纹。
色 藻体细胞壳面和壳缝均呈“S”型,壳面自中部向两端渐尖细,壳面花纹纵横交叉成浅微的方格 刻纹。色素体2个、片状。 5. 管壳缝目 Aulonoraphidinales (1) 菱形藻属 Nitzschia 藻体细胞纵长,壳面为直纺锤形、S形、椭圆形等。注意寻找偏一侧的龙骨点。 (2) 双菱藻属 Surirelia 藻体细胞卵圆形到近于长方形,壳面中央有假壳缝(中央线),壳面两侧均可见龙骨点和肋纹状 结构,一般个体较菱形藻大。

2实验二 硅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4.25

2实验二 硅藻门常见种类及细胞形态观察--4.25

具槽直链藻
出现
2)盒形藻科 盒形藻属Biddulphia:



细胞形状象一袋面粉或近圆柱形。 壳面一般呈椭圆形,两端有突起,突起的末 端常有小型的真孔,能分泌胶质,使细胞连 成直链或锯齿状群体。也有直接靠细胞突起 相连成群体。 本属种类多,常以胶质附着,营固着生活, 仅少数为真正浮游生活,浮游种类常为单细 胞,多为海产,只少数分布淡水或半咸水。 常见有中华盒形藻B.sinensis。
实验内容 (常见种类)

硅藻门

圆筛藻目

圆筛藻属

辐射圆筛藻细胞扁盘形,壳面平坦,壳环面薄。壳面 中心无玫瑰区,孔纹粗糙,间隙较大,作辐射状排列, 一列之中孔纹大小不一,相互掺杂,壳缘孔纹骤然缩 小。沿岸和外洋种,分布很广,从寒带至热带皆有, 温带最多。
该种是我国最常见的种类之一,渤海、黄海、东 海及南海均有分布。
实验二 硅藻门常见种类及 细胞形态观察 2017.-4.25
实验目的


1. 通过典型种类的观察,了解硅藻门细 胞的结构,掌握其主要特征。 2.着重观察细胞的壳面、带面(壳环面) 以及壳面上的一些构造:壳缝、花纹、 中央节和极节。
实验仪器和用品



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擦 镜纸、拨针 制片:将浸制标本摇匀,用吸管吸出一小 滴置擦净的载玻片中心,盖上盖玻片。如 有水溢出,要擦去重新制片,切忌用吸水 纸贴片吸水,因为这样会连藻体一并吸出。 如是活体标本,可以加一些细纤维,如棉 花纤维或毛发等来减缓藻类运动速度和范 围。
实验内容 (常见种类)

硅藻门

盒形藻目

双尾藻属:布氏双尾藻:单细胞,形状为 三角柱形,近于圆柱形或方柱形。细胞宽 25~60µ m,高98~190µ m,通常高为 宽的2~3倍或更长。壳面扁平,大多为三 角形,中央有中空的大刺,末端截形,在 三角形壳面列生冠状的小刺。细胞壁薄, 色素体多数,呈颗粒状。布氏双尾藻适温 范围广,属世界性种类,也是我国沿海常 见种之一。我国四大海区均有记录。

硅藻--

硅藻--

色素体: 色素体:硅藻的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有叶 绿素a、、 、、c1 以及β胡萝卜素 绿素 、、 、c2以及 胡萝卜素, 以及 胡萝卜素, 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 岩藻黄素、硅藻黄素等。色素体呈黄 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 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 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ⅠExteral features ⅡCytologic features
Ⅲ Reproduction and life history ⅳ Movement
• 硅藻物种主要包括单细胞和群体两大类。 硅藻物种主要包括单细胞和群体两大类。 单细胞藻体的形态由于细胞壳面形态、 单细胞藻体的形态由于细胞壳面形态、细 胞断面形态、细胞直径、 胞断面形态、细胞直径、贯壳轴长短不同 而有不同的形态。 而有不同的形态。群体是依靠细胞分泌胶 质、细胞壁或细胞壁的衍生物直接连接而 由于胶质孔位置不同形成多态的群体, 成。由于胶质孔位置不同形成多态的群体, 如星状、曲折状、树枝状、念珠状等。 如星状、曲折状、树枝状、念珠状等。
第一节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硅藻概述
•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藻类植物一门。硅藻由褐藻演 化而成。 硅藻普遍分布于淡水、海水中和湿土上,生境非常广 泛,地球上凡是有水滞留的地方,都会有硅藻的踪迹;为 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食料。硅藻死后,遗留的细胞壁沉积 成硅藻土,可作耐火、绝热、填充、磨光等材料,又可供 过滤糖汁等用(孔隙率、低导热性、高熔点和化学惰性的 特点)。约16000种。淡、海水中均有分布,为海水中的主 要藻类。分布广,喜在较低温的硬水水体中生活,游、底 栖或着生,在岩石、墙、树皮上也能附生,在干燥处以休 眠状态过旱季,在热带的潮湿地区与蓝藻共生。春秋两季 出现高峰,水温60°温泉中某些藻能正常生长、繁殖。

硅藻门

硅藻门

一、一般特征
5. 繁殖 (1)细胞分裂 (2)复大孢子
繁殖
6、分布:淡水、咸水 浮游、附着
附着
二、代表植物
羽纹硅藻属(Pinnularia)
三、硅藻门的演化地位
因都含叶绿素a、c及墨角藻黄素,说明与金 藻和褐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从细胞壁结 构看,又与黄藻门相近。 硅藻可能起源于含有叶绿素a、c的具鞭毛的 藻。
第七节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一、一般特征 二、分类和代表植物 三、演化地位
一、一般特征
细胞壁:
–结构:上壳,下壳,壳面,环带。 射硅藻 –形态: 羽纹硅藻 –化学成份: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
2. 细胞核:真核
辐射硅藻
羽 纹 硅 藻
一、一般特征
3. 光合色素: –叶绿素类:叶绿素a、c。 –类胡萝卜素类:β和α胡萝卜素 –叶黄素类:墨角藻黄素、硅藻黄素等。 4.光合产物:金藻昆布糖和油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7)壳缝管状,为管壳缝,常位于壳缘--------------------------------------------------------------------------管壳缝目 Aulonoraphidinales
针杆藻属Synedra
细胞:长线形,头状,无纹区
单细胞或群体 假壳缝 分布广,淡水、海水皆有
细胞梭形、舟形、菱形等。 细胞每一壳的壳面一侧具龙 骨突起,在龙骨突起上具管壳缝。上下壳龙骨突起,彼 此交叉相对。细胞带面观呈菱形。
双菱藻属Surirella
细胞形状 壳面扁平或扭转


两侧边缘具龙骨突
壳面具横肋纹

肋纹间有横线纹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硅藻死后,它们坚固多孔的外壳—细胞壁 也不会分解,而会沉于水底,经过亿万年 的积累和地质变迁成为硅藻土。 硅藻土可被开采,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 制造工业用的过滤剂、隔热及隔音材料等 等。 我国山东山旺地区就出产大量的硅藻土 化石硅藻
六、硅藻门的演化地位
因都含叶绿素a、c及墨角藻黄素,说明与金
2 (1) 细胞长圆柱形或盒形 3 (4) 细胞长圆柱形,冠壳轴很长,具间生带------------------------------
--------------------------------------------------------根管藻目
Rhizosoleniales 4 (3) 细胞形似面粉袋,盒形,各角具有突起------------------------------
海线藻属Thalassionema
以胶质相连成星形或锯齿 状群体。
壳面呈棒状,两端圆钝, 同形。 世界沿岸性种类,温带海 域有时形成赤潮 我国南海、东海、黄海和 渤海均有分布。
舟形藻属Navicula
细胞三轴对称,中轴区狭窄,壳缝发达,壳面线形、披针 形、椭圆形,末端头状或钝圆,壳面具横线纹、布纹或窝 孔纹,壳环面长方形。淡水种类丰富。
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细胞圆盘状,壳面有大
的孔纹,呈六角形,辐
射状排列 本属是最常见的浮游硅 藻之一,为海产仔幼鱼, 毛虾、贝类的主要饵料。
小环藻属Cyclotella
单细胞或2-3个 细胞相连 细胞圆盘形 壳面花纹: 外围区:肋纹
中央区:无纹或具
点纹 主要生活在淡水
羽纹藻属Pinnularia
单细胞或丝状体
壳面椭圆形或披针形, 两侧平行,
中轴区宽,常在中央结 和极节处膨大 壳面具平行肋纹
桥弯(新月)藻属Cymbella
单细胞,或以胶质柄附着 在它物上,壳面纵轴两侧 不对称,呈半月形,偏舟
形或近舟形,壳缝偏向腹
侧,直或弧状弯曲,中轴 区和中央区明显,壳面点 条纹较为明显。淡水种类。
藻类学
硅藻门的系统、分类及生态
硅藻门 Bacillarioph 极其广泛,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 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 温带和热带海区。因为硅藻种类多、数 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一、 主要特征
1. 体制: 多单细胞,丝状体、 群体(放射状、带状、链状) 2. 色素: Chla、c、β-胡萝卜素、 硅藻黄素、岩藻黄素等 色素体: 黄绿或黄褐色, 粒状、片状、分枝或星状 3. 同化产物: 脂肪
• 盒形藻属Biddylphia
角毛藻属Chaetoceros
细胞:扁椭圆,环面:四角形或长方形,刺毛,丝状体, 常见而重要的浮游硅藻之一,常作为人工培养的对象
双尾藻属Ditylum
壳面中央,有一条 粗直中空的长刺, 壳面四周有很多小
刺,单生个体,环
面随间生带的多少
而有长短。
盒形藻属Biddulphia
----------------------------------------------------------盒形藻目
Biddulphiales
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单细胞或壳面与壳面相连成链状或共同套在一胶质管 中。细胞圆盘形或鼓形,壳面圆,辐射对称,壳面无 角状突起和结节,有的种类壳缘具小刺。
骨条藻属Skeletomema
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
小环藻属Cyclotella
直链藻属Melosira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细胞形状,细刺,长链 饵料:硅质少、易消化,缢蛏和牡 蛎 在河口港湾由于有机质的污化,常 常大量繁殖而形成赤潮。 本属我国只发现一种,中肋骨条藻 S. costatum 水质污染的生物指标:能在其它海 洋硅藻不能生活的恶劣条件下生存
4、细胞表面花纹
• 点(条)纹、线纹、 孔纹、肋纹 • 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5、细胞表面突出物
• • 突起、刺、刺 毛、胶质线(块)等 增加浮力、 相互连接
6.壳缝
• 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有一 条无纹平滑区,称为中轴区
• 沿中轴区中部或偏于一侧 有一条纵的裂缝,称为壳缝 • 壳缝是羽纹硅藻纲细胞的 一种重要构造.一般出现在 细胞长行,两侧对称的种类 中 • 壳缝与硅藻的运动有关 • 有的种类没有壳缝,仅有较 窄的中轴区,称为假壳缝.
藻和褐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从细胞壁结
• 形态特征:三角褐指藻具 有卵形,梭形,和三出 放射形三种不同的形态, 这三种形态在不同的环 境条件下可以转变。 •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藻 类, 可以积累大量的多 不饱和脂肪酸。 • 全基因组。
五、硅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1. 硅藻的饵料意义
硅藻数量占浮游生物数量的60%以上,海 洋初级生产力 海洋动物及其幼体直接或间接的饵料 人工大量培养硅藻,如中肋骨条藻、三角 褐指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等
2. 常见赤潮硅藻
• 海洋环境如果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它原因,常 使某些硅藻如骨条藻、菱形藻、盒形藻、角毛 藻、根管藻、海线藻、海链藻等生殖过盛,形 成赤潮,使水质恶劣,对渔业及其它水产动物 带来严重危害。 • 有些硅藻(如根管藻)生殖太盛并密集在一起, 可阻碍或改变鲱鱼的洄游路线,降低渔获量。
3. 硅藻的工业价值
3 (4)细胞仅一壳面具壳缝,另一壳面具假壳缝-------------------------------------------------------------------单壳缝目 Monoraphidinales 4 (3)细胞壳面均具壳缝
5 (6)壳缝不发达,很短,仅位于壳面两端的一侧---------------------------------------------------------------------短壳缝目 Raphidionales 6 (5)壳缝发达,贯穿壳面 7 (8)壳缝线形,位于壳面中轴区-----------双壳缝目 Biraphidinales
异极藻属Gomphonema
细胞常在分枝的胶质柄 上营固着生活。壳面上 端比下端宽,上下不对 称,两侧对称。中轴区 狭窄,具明显的中央结 和极节,横线纹由粗点 纹或细点纹组成。壳环 面多呈楔形,淡水产。
卵形藻属Cocconeis
细胞形状,上下壳构造不同,营附着生活
菱形藻属Nitzschia
壳面圆形、多角形或椭圆形,花纹呈辐射状排列,无壳缝和假壳
缝,不能运动。主要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 • 1 (2) 细胞圆盘形、鼓形、球形、圆柱形。壳面多为圆形--------------
-------------------------------------------------------圆筛藻目Coscinodiscales
单细胞或群体, 细胞的形状, 个体生态
羽纹硅藻纲Pennatae
• 细胞壳面线形、椭圆形、卵形、菱形、新月形、 弓形、“S”形或棒形,细胞表面没有刺毛和突 起。花纹为左右对称,呈羽状排列。具壳缝、 假壳缝或管壳缝。
1 (2)细胞壳面无壳缝或具假壳缝-------------无壳缝目Araphidiales 2 (1)细胞壳面具壳缝
3、小孢子: 中心硅藻 4、休眠孢子:沿海种类
• 小孢子多见于中心硅藻的一种生 殖方式,细胞核和原生质多次分 裂,形成8、16、32、64、128个 不等小孢子,每个小孢子具1- 4条 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 合为合子,每个合子再萌发成新 个体。 • 休眠孢子是沿海种类在多变的环 境中的一种适应方式。休眠孢子 的产生常在细胞分裂后,原生质 收缩到中央,然后产生厚壁,并 在上、下壳分泌很多突起和各种 棘刺。当环境有利时,休眠孢子 以萌芽方式恢复原有形态和大小。
形态、结构特征
• 它们的身体非常微小, 一般小的只有千分之 几毫米,大的也不超 过1~2毫米 • 形态结构多种多样, 有圆形.多角形,纺锤 形,S形,新月形,弓形.
二、细胞壁的成分和形态结构:是 硅藻最显著的特征
1. 具硅质细胞壁,内层果胶质,
外层硅质
无纤维素
2. 细胞壁:上下两壳,大-上
壳,小-下壳。
根管藻属Rhizosolenia
单细胞或链状群体 细胞管形
壳面:截形或鸭嘴形, 小刺
间生带:环形,半环形 或鳞片状 分布广,多暖海种类, 少淡水种类,富营养型 水体中
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
• 细胞小盒形,形状如面粉袋,具角状凸起及棘刺。 壳面扁椭圆形、三角形、多角形或半月形。 • 角毛藻属Chacetoceros • 双尾藻属Ditylum
1、细胞分裂
2. 复大孢子
• 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 后,个体逐渐缩小, 到一个限度,这种小 细胞不再分裂,而产 生一种孢子,以恢复 原来的大小,这种孢 子称为复大孢子
形成复大孢子的方式
1 接合的两个硅藻,借运动或分泌胶质而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