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观察仔细、说明准确
说明文写作训练的教案

说明文写作训练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3. 提高学生组织文章结构、清晰表达思想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常用的说明方法3. 说明文结构的安排4.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5. 写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2. 教学难点:说明文结构的安排和语言要求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常用的说明方法、结构的安排和语言要求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体会和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4.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5. 反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2. 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写作作品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说明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结合学生的反馈和作品,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资源1. 说明文写作指导书籍和文章2. 优秀说明文作品示例3. 写作练习素材和参考资料4. 教学PPT和多媒体课件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通过示例分析和写作实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运用说明文写作方法。
3. 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4. 采用分组讨论和互助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不同难度的写作素材和任务。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写作困难和提高写作水平。
说明文写作训练的教案

说明文写作训练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清晰、准确、有条理地表达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定义:介绍事物、解释概念、阐述原理。
2.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
3. 说明文结构:引言、本体、说明、结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说明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表达事物。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说明文范文、相关图片、数据等。
2.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文字描述它们。
2. 讲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3. 讲解说明方法:举例说明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等说明方法的用法,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4. 实践训练: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事物,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展示与评价:每组选出一份佳作进行展示,全班同学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说明文写作的要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写作空间。
7. 课后作业:请学生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写一篇说明文,运用课上学习的说明方法,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提高课堂氛围。
3. 分组合作: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写作方法,鼓励学生自主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说明文:介绍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让学生对说明文有全面的认识。
提高说明文写作技能——全面写作训练教案

提高说明文写作技能——全面写作训练教案全面写作训练教案如何写一篇好的说明文?这是许多人关注和探究的话题。
好的说明文能够清晰地阐明问题,让读者理解,如实了解该问题的具体细节,同时可靠、权威的阐述及精妙的语言表达也是说明文好坏的重要标准。
因此,提高说明文写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提高说明文写作技能的过程中,全面的写作训练不可或缺。
本文将提供一份全面的写作训练教案,帮助读者提高说明文写作技能。
一、明确文体特点和写作目的说明文是一种功能性的文章,目的是提供读者必要的信息,让读者全面理解图表、数据或知识点,并对其能够做出正确的解释或分析。
因此,在写说明文之前,应该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需求,把握好说明文的特点,遵循科学、严谨、简洁、明了的原则。
比如,有针对性地选定主题、明确论述规范、归纳总结、先易后难等,使文章具备一定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二、积累相关知识和素材写说明文要全面系统的了解相关知识和背景,将多方面的素材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因此在写作之前,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知识和资料,整理出这些资料的主要内容,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也要注重多角度的思考,这有助于避免数据简单粗暴地叠加,而是得到更加精准、权威以及可靠的结果,给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数据或者知识,从而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相关问题。
三、拟定基本结构在积累相关知识和素材后,即可拟定说明文的基本结构。
做到有条理、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并且与文章主题很好地衔接。
基本结构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导读者了解文章主题;正文部分主要是立论和论述,包括原理、数据分析和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内容。
结论部分主要总结提出结论,为读者做出最终的判断。
四、运用常用的说明文写作技巧说明文的写作要求准确、简明、清晰,所以要注意运用各种常用的说明文写作技巧。
如,要使技术术语、数字、统计数据等不让读者感到厌烦,可以使用图表的方式更直观地表达;对于定义、步骤整理、典型案例等,可以采用比喻、概括、引用等多种方法,来增强文章可读性和理解性。
【教学设计】说明文作文写作指导

说明文作文指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会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2、通过“读写联系”,让学生初步掌握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想:一、推荐名言,导入新课:叶圣陶先生在《语文书简》中说:“我觉得说明文极重要,说一种机械,说一种操作方法,说一种原理;皆学生必须学会者。
”确实,说明文有着广泛的应用,日常生活离不开“说明”,每一个人都需要“说明”,需要“说明白了”。
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叶老的《苏州园林》等文,一起继续探讨事物说明文的写作。
二、示例引路,开拓写作思路周末我们以“××的自述”为题,写了一篇说明文。
通过昨天的批阅,发现大部分同学是按自述式作文的一般思路去写,即通过自报家门,自述特征、自谈“家”史、自说变化、愿望等,告诉读者有关知识;但也有同学通过对话交流,即通过物与物的对话,或物与人的对话来说明要说明的内容,很有创意。
但一定要记住:对话的中心要围绕写作动机,或是扣住需要介绍的知识,真正做到“说明白了”。
回顾周末《XX的自述》写作的优劣:优点:1、基本上符合了说明文的要求,不再象过去一样写成记叙文。
2、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缺点:1、介绍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缺乏条理性。
3、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过多地叙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给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绍两种事物的感觉。
发扬优点,摒弃缺点,是我们在今天建筑类事物说明文的练习中要特别提醒大家的。
三、启发回忆,梳理归纳。
同学们,《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都是典范的事物说明文,你能理性的梳理出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处吗?先一分钟自己回忆,然后小组内交流,相互启发。
(每组2号负责整理彼此交流的内容)课堂讨论交流:如此看来,要写好建筑类事物说明文,你必须把握住哪几点?学法指导:你可以从说明文的顺序、结构、方法、语言等方面着手进行。
《说明文的写作训练》教案

《说明文的写作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的表达方式,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原理。
3. 提高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技巧,使说明文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4.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写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3. 说明文的结构要素4. 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运用5.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目的、作用以及结构要素。
3. 示范:以一篇优秀的说明文为例,分析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一篇说明文,注意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和技巧。
5. 点评: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说明文的概念、特点、目的、作用及结构要素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说明文表达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熟练程度。
3. 学生习作的条理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五、教学资源:1. 优秀说明文范文2. 说明文写作指导资料3. 学生习作样本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点评法六、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说明文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引导学生明确说明文的写作动机。
3.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要素,如引言、本体、枝叶、等,并分析其作用。
4. 介绍常用的说明方法,如定义法、分类法、比较法、举例法等,并示例说明。
5. 教授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合理安排材料、如何突出重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等。
七、课堂练习:1. 根据给定的话题,尝试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写一段说明文。
2. 注意运用说明文的结构要素,使文章层次清晰。
3. 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提高说明文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八、课堂点评: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交流、点评。
作文训练 说明文 教案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3. 提高学生组织文章结构、清晰表达思想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说明方法的学习和运用3. 文章结构的安排4. 写作技巧的指导5. 作文批改和评价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作用和价值2. 教授说明方法,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 讲解文章结构的安排,如引言、、结尾等,并让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设计4. 教授写作技巧,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词汇、如何使用恰当的语法等,并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5.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四、教学资源:1. 说明文的范文2. 说明方法的示例3. 文章结构的模板4. 写作技巧的指导资料5. 作文批改和评价的标准五、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说明文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了解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3. 通过文章结构的设计和写作练习了解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安排和写作技巧的应用能力4. 通过作文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改进空间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学会使用各种说明方法,并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2. 采用示范法,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模仿和借鉴。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 采用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增强课堂活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3. 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优秀表达方法和结构安排。
4. 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写作。
《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

《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单元,主题为“说明文作文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写作方法和技巧。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31章“说明文概述”和第32章“说明文的写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说明文的写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示例文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引出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写作方法和技巧,结合示例文章进行分析。
a.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b.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c. 示例文章分析3. 课堂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物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并进行课堂分享。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说明文作文题目,指导学生进行审题和构思。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完成一篇说明文作文的草稿。
六、板书设计1. 说明文的定义、特点2.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 示例文章分析4. 课堂实践:物品描述5. 例题讲解6.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学校”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答案:我的学校位于……,创建于……,占地面积……。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
在这里,我们度过了快乐的时光,收获了丰富的知识。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说明文的形式进行描述,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推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借鉴。
说明文的写作练习教案教学设计

说明文的写作练习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作文指导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
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2.要选好说明角度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
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
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
《景泰蓝的制作》所以花大量笔墨于“掐丝”、“点蓝”两道工序,其它工序简略介绍,其原因就在这里。
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
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
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
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概括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形象说明等等。
《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

《说明文作文指导》教案《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能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安排好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能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安排好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说明文的说明语言教学用具: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积累写作素材同学们,读了《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你便会知道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是可以认识与征服的等方面的天文知识;当你走进繁华的大城市时,你最需要的也许是关于交通线路的说明;当你拥有一台新的电脑或一架新款照相机时,你最想知道的也许是它们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的“说明”;当你游览某处名胜古迹时,你也许最想知道这处名胜古迹的历史与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离不开"说明",每一个人都需要"说明"。
那么,在你熟悉的事物中,你最想告诉别人的事物是什么?这种事物有哪些特征呢?先回忆一下,然后请你按下列要求写下来: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学生的写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说明文的一般规律。
1、启发学生回忆,梳理归纳。
同学们,你们读过许多说明文,那么,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处呢?先回忆一下,然后按下列要求写下来。
2、分组交流,相互启发。
3、课堂讨论交流:要写好说明文,必须把握哪几点?4、教师归纳小结。
说明文按表现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解释性说明文,如教科书简介,各种知识性文章;一类是文艺性说明文,如科学小品,介绍名胜古迹等文章。
要写好说明文,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
2024年说明文写作指导教案

2024年说明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说明文写作”。
具体内容包括: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文的结构安排以及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写作特点,了解说明文在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3.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说明文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说明方法的灵活运用及说明文结构的合理安排。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定义、写作特点及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篇关于环保的说明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① 说明文的定义及写作特点;② 说明方法的种类及运用;③ 说明文的结构安排。
3. 例题讲解:以一篇说明文为例,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六、板书设计1. 说明文的定义、写作特点;2. 说明方法的种类及运用;3. 说明文的结构安排;4. 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优秀的说明文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尝试运用说明文的方式进行写作,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说明方法的灵活运用及说明文结构的合理安排。
2.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选取要贴近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一、说明方法的灵活运用及说明文结构的合理安排1. 说明方法的灵活运用(1)定义法:通过解释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事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例如,在说明“手机”时,可以定义为“一种便携式通信工具”。
(2)分类法: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有助于读者了解事物的多样性。
初中语文教案:说明文作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说明文作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基本结构。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说明文的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二、教学重点1.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基本结构。
2.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说明文的语言表达。
2.说明文的逻辑结构。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说明文吗?它有什么特点呢?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地介绍事物的特征、状态、成因等。
我们就来学习说明文的写作。
2.讲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条理清晰。
说明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结尾。
部分一般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进行说明。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等。
3.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以《我的小书房》为例,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语言、说明方法等。
4.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1.指导说明文写作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尝试写一篇说明文,题目为《我的课桌》。
确定说明对象,抓住事物的特征。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使文章条理清晰。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在课堂上完成《我的课桌》的初稿。
3.互评互改将同学们的初稿进行交换,相互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根据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第三课时1.讲解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条理清晰。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选择恰当的词汇,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
使用简洁的句子,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
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条理分明。
2.分析优秀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以《我的小书房》为例,分析文章的语言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词汇选择、句子结构等。
3.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修改自己的《我的课桌》文章,使之语言更加准确、简洁。
第四课时1.讲解说明文的逻辑结构说明文的逻辑结构通常包括:引言、、结尾。
作文训练 说明文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确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方法,有条理、清晰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本质。
3. 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运用3. 说明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和表达技巧5. 写作实践和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难点:说明文的结构组织、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说明文范文,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4.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范文,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4. 实践训练: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练习写作。
5.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6.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案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写作。
2.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基本要求。
3.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优秀说明文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
4. 实践训练: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说明文。
第二课时1.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2.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3. 讲解:讲解说明文的结构组织和语言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表达技巧。
4.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优秀说明文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
写出精彩说明文的指南——指导型写作训练教案

写出精彩说明文的指南——指导型写作训练教案指导型写作训练教案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而说明文的写作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说明文是指以表达事物的本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详尽、客观、准确的描述或解释而呈现信息的一种文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说明文,比如处理各种问题、介绍产品等等。
因此,掌握如何写出精彩的说明文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写出一篇精彩的说明文?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一、审题在写作之前,首先需要仔细审题。
审题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求。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手头的素材是否充足、文章要点是否清晰、如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等等。
对于一篇优秀的说明文,明确的主题和精准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二、确定文章结构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应该写得有条理,清晰易懂。
因此,在写作之前,需要明确文章的结构。
一个好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也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路。
常见的结构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问题解决、事情描述等等。
三、简明扼要说明文的特点之一就是简明扼要。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句子,避免使用太过冗长且晦涩难懂的句子。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篇幅,避免在写作过程中赘述太多无用信息,保证文章内容简洁明了。
四、语言生动说明文虽然要求语言简明,但是如果语言过于单一单调,很容易让读者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在描述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以此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五、注重细节一篇好的说明文需要注重文字细节。
如拼写、语法、标点等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问题,却能极大地影响文章的质量。
因此,写作过程中需要多做修改,提高文章的语言水平和精准度。
六、注意篇章连贯篇章连贯是指文章的各个段落都要有良好的衔接,使文章整体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思路逻辑。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段落的排列顺序,避免前后矛盾,同时需要合理运用连接词等手段,使句子之间能够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文章更加连贯。
中职语文教案:写作训练--说明文

总体说明顺序,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五)示例讲析
阅读课文68-69页示例1、2
三、写作练习
课文69—70页1—3题
1、任选一题作文
2、语言简明生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板
书
设
计
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
教后札记
特点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内容具有高度科学性;结构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具有严密准确性)。
(二)说明文种类
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但是,有时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因此,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求作者对说明的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这其中,我们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学精神。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
《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共3篇

《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共3篇《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1《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而写作的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其中说明文作为一种常用的写作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格式和结构;3.掌握说明文常用的写作技巧;4.通过实例分析,了解说明文的具体写作步骤。
三、教学内容: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是一种旨在解释说明某种事物、过程或理论的文字,它通常有明确的主题和明确的写作目的,以简明的语言传递信息。
说明文的特点主要包括:a.内容丰富、具体明确;b.核心思想明确;c.逻辑性强、结构清晰;d.语言简明、准确。
2.说明文的写作格式和结构说明文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导言、正文和结论。
a.导言:主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b.正文:主要叙述事物、过程或理论的具体内容,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c.结论:总结全文,突出主旨,再次强调文章的核心思想。
3.说明文常用的写作技巧说明文的写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选题:选择一个好的题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确保自己熟悉并掌握所要叙述的内容。
b.语言:使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注意用词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排除歧义,精确表述。
c.逻辑:文章论据、论点、论证过程逻辑严密、紧密相连、合乎逻辑思维和语言规范。
d.结构:说明文是一种中规中矩的文体,结构严谨,需要把握好每个部分内容的比例,字数的掌控等。
4.说明文的具体写作步骤写说明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a.理清写作目的和思路,选好题目,确定主题。
b.进行材料搜集和整理,确保所要叙述的内容真实、准确。
c.进行初步的提纲制定,确定各个部分的内容和比例,有粗体、小标题等可以更好的帮助排版。
作文训练 说明文 教案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明确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运用3. 说明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5. 写作实践和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难点: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说明文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结构和写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说明文例文,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4. 评价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结构和写作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例文,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尝试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表达。
5.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评价标准:a. 是否明确说明对象和目的。
b. 是否合理运用说明方法。
c. 语言是否准确、简明、条理清晰。
d. 结构是否完整,具有逻辑性。
e. 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3. 评价过程:在写作实践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建议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说明文写作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示例文章:精选优秀说明文示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 写作素材:提供相关话题和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4. 评价工具:评价标准和方法,用于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精品教案

《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写作:说明文”。
具体内容包括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分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文的构思与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分类及说明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文的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分类、说明方法及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具体事物的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引出说明文的定义和作用。
2. 新课导入:(1)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分类。
(2)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
(3)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具体事物的写作。
3. 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个熟悉的事物,进行说明文的写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优秀的说明文作文,讲解其构思、写作技巧及表达方式。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个事物,进行说明文的写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以“我的书包”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2)分析一篇说明文作文,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2. 答案:我的书包书包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区域。
第一个区域是书本区,可以放置我的课本、练习册等。
第二个区域是文具区,设有多个小隔层,可以分类放置铅笔、尺子等学习用品。
第三个区域是私人物品区,可以放置钱包、钥匙等。
这款书包不仅外观时尚,而且实用性强。
自从有了它,我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2)优点:文章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准确,运用了具体的说明方法,如分类、比较等。
《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

《说明文作文指导》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说明文》。
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用途;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学会运用说明文表达事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用途,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用途及写作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事物,引出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介绍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用途,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 实践:给出一个题目,让学生现场完成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5.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优秀的说明文范文,讲解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并进行互评。
六、板书设计1. 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用途2.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 说明文写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的书包”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2. 答案:我的书包是妈妈在我生日时送的礼物。
它是一款蓝色双肩背包,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高约40厘米。
书包由尼龙材质制成,结实耐用。
内部结构分为一个大隔层和两个小隔层,可以分别放置书本、文具等物品。
书包的两侧还设有网状口袋,方便携带水杯等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仍存在观察不仔细、表达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尝试用说明文的方式进行描述。
作文训练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观察仔细、说明准确

作文训练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观察仔细、说明准确一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精细观察。
2.训练学生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事物。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对风景名胜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多角度提问,将观察引向深入。
2.寻找最准确的词语,具体说明事物。
三教学难点:如何多角度提问,将观察引向深入。
四教学设计通过带学生实地观察中山公园──愉园,指导学生观察,训练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步骤读──观──问──观──说七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1.导入(课前)同学们,最近中山公园的东北角,新添了一处景观──愉园,我们去参观一下,回来把它的样子写信告诉你远方的亲戚好吗?(带队到愉园)同学们,先明确我们站的角度:面向北面;愉园在我们的面前──座北朝南。
注意观察对象的位置,按照空间顺序观察十分重要。
另外,我们在游览时,如果有“简介”“图示”之类的文字,不要放过,像读书先读序言一样,它是你无声的“导游”,能使你在观察之时,目标明确,深入思考问题。
(有学生发现东面亭廊墙上有碑刻,于是老师带大家读上面的文字──愉园小记)(略)学生通过读序,明确如下要点:(1)建园时间及设计者:1984年,姜振鹏(2)愉园的位置及环境:中山公园东北角。
背倚故宫雁翅楼,右临中山堂大殿。
(3)愉园的得名:观鱼之园,“鱼”“愉”谐音,故愉园。
(4)愉园的布局:一廊连三亭,前有“乐泉”水,左有“素馨院”。
(5)学生通过读,对愉园有了大概了解,但其特点是什么还未抓住,末形成感性认识,需指导让学生观察。
2.参观同学们,下面开始参观,注意抓愉园的特点是什么。
可以自己静观默感,也可以三三两两边看边议。
总之,除了调动你的眼、耳、鼻、舌、身去感知以外,特别注意要调动你的心,多动脑琢磨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问自己,问别人。
(学生在参观中,由于兴趣、阅历、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距,有的人观察仔细,有的人“走马观花”,“入心”程度是不一样的,怎么办?下面需要老师点拨,激活学生的大脑,深入思考问题。
作文训练 说明文 教案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说明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确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事物的水平。
3. 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4. 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与风格5. 说明文的评价标准与修改方法三、教学过程1. 启发引导: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演示:教师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要素、写作技巧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说明文的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5. 巩固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练习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说明文作品,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说明文写作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课件:说明文写作的讲解、示例、练习等课件。
3. 参考资料:说明文的优秀范文、写作技巧等相关资料。
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学生作品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写作要点。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过程指导:注重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从选题、构思、写作到修改,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4. 激励评价:采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
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特点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训练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观察仔细、说明准确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精细观察。
2.训练学生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事物。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对风景名胜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多角度提问,将观察引向深入。
2.寻找最准确的词语,具体说明事物。
三教学难点:
如何多角度提问,将观察引向深入。
四教学设计
通过带学生实地观察中山公园──愉园,指导学生观察,训练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读──观──问──观──说
七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1.导入
(课前)同学们,最近中山公园的东北角,新添了一处景观──愉园,我们去参观一下,回来把它的样子写信告诉你远方的亲戚好吗?
(带队到愉园)同学们,先明确我们站的角度:面向北面;愉园在我们的面前──座北朝南。
注意观察对象的位置,按照空间顺序观察十分重要。
另外,我们在游览时,如果有“简介”“图示”之类的文字,不要放过,像读书先读序言一样,它是你无声的“导游”,能使你在观察之时,目标明确,深入思考问题。
(有学生发现东面亭廊墙上有碑刻,于是老师带大家读上面的文字──愉园小记)(略)
学生通过读序,明确如下要点:
(1)建园时间及设计者:1984年,姜振鹏
(2)愉园的位置及环境:中山公园东北角。
背倚故宫雁翅楼,右临中山堂大殿。
(3)愉园的得名:观鱼之园,“鱼”“愉”谐音,故愉园。
(4)愉园的布局:一廊连三亭,前有“乐泉”水,左有“素馨院”。
(5)学生通过读,对愉园有了大概了解,但其特点是什么还未抓住,末形成感性认识,需指导让学生观察。
2.参观
同学们,下面开始参观,注意抓愉园的特点是什么。
可以自己静观默感,也可以三三两两边看边议。
总之,除了调动你的眼、耳、鼻、舌、身去感知以外,特别注意要调动你的心,多动脑琢磨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问自己,问别人。
(学生在参观中,由于兴趣、阅历、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距,有的人观察仔细,有的人“走马观花”,“入心”程度是不一样的,怎么办?下面需要老师点拨,激活学生的大脑,深入思考问题。
)
3.提问及观察讨论
师:同学们,看得怎么样啊?
生:(七嘴八舌)差不多了。
生1:素馨院挺好,有点“曲径通幽”的味道。
生2:乐泉的水挺清的,干嘛要在内壁上雕龙头呀?
生3:三个亭子不在一条线上,左右不对称。
师问:你们看,中间这个亭子上的壁画画的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大门,进门后有假山堆成的“影壁”,可咱们眼前观察的愉园,跟它哪儿不一样呢?为什么不一样?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愉园的特点:开放式园林。
原因:因地制宜。
特别感到如果搞成封闭式,则狭窄,无法借景。
故宫雁翅楼,中山堂大殿的名胜进不到视野中来,缺乏阔远、典雅之感。
以上,学生对愉园的第一个特点,有了感性认识。
)
师问:既然这里是观鱼之园,它以什么形式展览金鱼?与一进公园正门的“鱼展”有什么不同?这样展出好处是什么?
(通过进一步观察讨论,学生发现愉园的鱼缸都嵌在墙上,游人漫步长廊,不用俯身,就可以观赏。
而且鱼缸内有水草,打上灯光,远观有油画效果,特别美。
愉园的第二个特点,学生了解了。
)
师小结:
说明事物,首先要抓住其特点。
回想一下,这两个特点是怎么出来的呢?用“比较”的方法。
拿大观园的格局与愉园比,拿公园南门内的鱼展与愉园比,这样此处的格局与观鱼形式上独特之处就显现出来了。
所谓特点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点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师问:如果你远方的亲戚读了你的信,还不明白,写信问你:长廊里怎么可能有鱼缸?鱼缸怎么放置?是悬空吗?挂得多高?有多大?一共有多少鱼缸?(一般人一提长廊,会想到颐和园里的长廊。
)
(教学的提问,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马上四散开进一步观察。
有的用手比划,用尺子量鱼缸的长、宽、高;有的跑来跑去数鱼缸;还有的讨论怎么说清楚长廊的样子,鱼缸的位置。
)
生观后总结:
(1)长廊一面是墙,一面是空的,非颐和园的廊两侧全空,隔而未隔,界而未界。
鱼缸嵌在里侧的墙上。
间距×米,离地面×米。
(2)鱼缸长××宽××。
供游人观赏那面有玻璃。
由于是整体嵌入墙内,所以玻璃几乎与墙平。
再加上缸内绿水、红鱼、卵石、水草、灯光一照,亮丽如画。
(3)鱼缸××个
(4)鱼的品种××种。
有红虎头、龙睛、黑珍珠、狮子头等等,形态各异。
师小结:
同学们,为了把事物说明得具体、准确。
首先要善于从读者角度提出问题。
苏东坡主张“八面受敌法”指的是作者要考虑“敌”──读者可能有哪些需要知道的东西,要禁得住八面“敌人”的质疑。
总之,要心中有读者,多从他们的角度提出许多“为什么”,这样才能将你的观察引向深入。
其次,要寻找最平实、最准确的词语来说明事物,要有“推敲”的能力。
说明文,说明事物就是让读者有所知,因此,要想说明具体可用多种说明的方法。
刚才我们在讨论中,用到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还可以有别的,比如,引资料的方法。
金鱼最早产于中国宋代。
中山公园有两绝:一个是兰花,一个就是金鱼。
这些资料都要靠我们认真阅读,多方打听。
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细心:望、闻、问、切;养成精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这对写好说明文太有用了。
4.布置作业:
(1)绘制“愉园平面简图”。
(2)以《愉园》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
(1)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使用说明方法,语言力求准确。
(2)600字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