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及其改性

合集下载

白炭黑表面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白炭黑表面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白炭黑表面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白炭黑是水合SiO2,外观呈白色,一次粒径为20~40nm,属于纳米材料。

做为橡胶工业用增强填料,2005年世界沉淀法白炭黑消耗70万t,2010年可能会超过80万t。

白炭黑能大幅度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减少胶料滞后、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受到广泛的关注[2]。

白炭黑具有特殊的表面结构(带有表面羟基和吸附水)、特殊的颗粒形态(粒子小,比表面积大等)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医药、日用化工诸多领域。

1.1 白炭黑的表面结构白炭黑是二氧化硅的无定形结构,系以Si原子为中心,O原子为顶点所形成的四面体不规则堆积而成的。

白炭黑表面存在三种羟基:一是孤立的自由羟基;二是连生的、彼此形成氢键的缔合羟基;三是双生的,即两个羟基连在一个Si原子上的羟基,孤立的和双生的羟基都没有形成氢键。

由于表面能较大,聚集体倾向于凝聚,产品的应用性能受到影响:如在橡胶硫化系统里不能与聚合物很好地相容和分散,在轮胎中大量使用需要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等等。

为了提高白炭黑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提高炭黑粒子在胶料中的的分散能力,消除粒子表面电荷,需要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应用效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

1.2 白炭黑表面改性方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就是利用一定的化学物质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使其与白炭黑表面上的羟基发生反应,消除或减少表面硅醇基的量,接枝或包覆其他化学物质,使产品由亲水性变为疏水,以达到改变表面性质的目的[2]。

主要改性方法如下:(1)表面活性剂改性:采用钛酸酯偶联剂、硬脂酸或硬脂酸盐等覆盖在粒子表面,改变粒子的部分性能;(2)硅烷偶联改性:采用有机基团取代白炭黑的表面羟基,使其有机硅烷化。

(3)包覆改性:在粒子周围均匀地包覆一层其它物质的膜。

2.白炭黑改性研究现状2. 1表面活性剂改性国外白炭黑的表面改性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70年代,Thammathadanukul[3]等人比较了几种表面改性的沉淀SiO2对天然橡胶混合物的补强性能。

沉淀白炭黑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沉淀白炭黑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在此条件下 , 改性产 品亲油化度 超过 3 % , 0 得到疏水性 良好的二氧化硅产品 。 关键词 : 沉淀 白炭 黑 ; 表面改性 ; 疏水 性
中图分类号 :Q 2 , T 1 7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6— 9 0 2 0 ) 1 0 1 0 10 4 9 (0 6 1 —02 — 2
n x e me tld sg . e o t m r c s o d t n r sfl ws t e d s g fmo i c t n a e t 0 ,h i f l a e p r n a e in T p i i h mu p o e sc n i o s a e a l i o o : o a e o d f ai g n % t e t h i o 2 me o

要: 以液体硅酸钠和硫 酸为原料 , 在室温下反应合 成沉淀 白炭 黑 , 用三 甲基氯 硅烷 ( MC ) 并 T S 对其 进行 表
面改性。采用 正交实验设 计法研究改性 剂 的用量 、 改性 时 间 、 性温 度 、 改 异丙 醇 的加入 量等 因素 对改 性效 果 的影 响, 得出适宜工艺为 : 改性 剂用量为 2 % ( 0 质量分 数) 改性 时间为 9 i, , 0mn 异丙 醇用量为 1 L, 5m 改性温度 为 9 8℃ 。
s 0 +c Ⅲ i C 3 3—+ s 0 s( H ) i H 卜 一 ( H )— i 一 iC 3 3+H t s 一 C T
在液体硅酸钠中加入一定量的硫 酸, 可得到硅
酸 胶体溶 液 , : 即
Na S O3+H2 O4— 2 i S H2 i S O3+H2 — O + 2 O4+H2 i N S S O3 + i S 02 。 n 0 H2

炭黑表面氧化改性及其水分散性研究

炭黑表面氧化改性及其水分散性研究

硫 酸铵 的强氧化 作用 , 在水 中对 炭黑 进 行 表 面氧 化
改性 , 系 、 体 方法 简单 且 环境 友好 。通 过 X S分 析 、 P
将一定 量炭 黑 ( 1 N 1 0和 N5 9 与 适 量过 硫 酸 .3 ) 铵饱 和 水溶 液混 合 , 声分 散 1 , 超 接着 在一 定 温度 h
测定 炭黑水 分散液 的 p H值 变化 等 探讨 了炭黑 表 面 氧化 的机理 , 系统 研 究 了炭 黑 种类 、 应 时 问 、 应 反 反 温度 等因素对 炭黑 粒 子 分散 性 及稳 定 性 的 影 响 , 获
得 了稳定 期 长达一 年的炭黑 水分散 体 系。
收 稿 日期 : 0 9— 4—2 20 0 3
第 3 7卷 第 1期
21 0 0年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 un lo ej gUnv ri f e c l e h oo y( trlS in e o ra fB in ies yo mia c n lg Naua ce c ) i t Ch T
Vo . 7,No 1 13 . 2 0 01
的分散 性能 , 中在液 相 中进行 的表 面氧 化 改性 因 其 其过程 简单 、 果 优 良而备 受 关 注 效 。然 而采 用
E C L b 2 i L 型 x 射 线 光 电 子 能 谱 仪 S A a2 0. X . ( P )英 国 V X S, G公 司 ; H 一C型 p 计 , 海 智 光 p S3 H 上 仪 器 仪 表 有 限 公 司 ; 一0 型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H80 (E , T M) 日本 日立 公 司 ;0 ls B - S型 激光粒 度 9 Pu/ I MA 分 析 仪 ( L ) 美 国 Bok ae DS , r h vn仪 器 公 司 ; I - o C N T A 0型紫 外一 见 分 光 光度 计 ( V vs l) 澳 大 R 2 可 U ibe , i

炭黑改性工艺技术

炭黑改性工艺技术

炭黑改性工艺技术炭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墨水等行业的黑色颜料,其改性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已经成为炭黑行业的关键发展方向之一。

改性工艺技术可以通过表面处理、控制疏水性、改善分散性等手段,提高炭黑的增强性能和应用领域,使之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种常见的炭黑改性工艺技术是表面处理。

炭黑的表面吸附有大量的杂质和氧化物,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去除或转化这些吸附物,提高炭黑表面的纯净度,进而改善其增强性能和分散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酸洗、热处理、化学改性等。

例如,可以使用硫酸、硝酸等酸洗炭黑,去除表面的金属离子和有机杂质,提高炭黑的增强效果和增塑性能。

另一种常见的炭黑改性工艺技术是控制炭黑的疏水性。

炭黑的颗粒表面具有亲水性,易于与橡胶、塑料等基体相结合,但这种亲水性也使得炭黑在加工时易聚集成团,难以有效分散。

通过控制炭黑的疏水性,可以减少炭黑粒子之间的吸引力,提高炭黑的分散度和增强性能。

常见的控制炭黑疏水性的方法有表面改性、润湿剂添加等。

例如,可以使用硅烷类化合物对炭黑进行表面改性,增加其疏水性,从而减少炭黑之间的吸引力,有利于炭黑的分散和增强效果的提升。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炭黑改性工艺技术是改善炭黑的分散性。

炭黑粒子之间的吸引力和相互作用力往往使得炭黑在加工过程中难以均匀分散于基体中,影响其增强性能。

通过改善炭黑的分散性,可以使炭黑更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提高增强效果和力学性能。

常见的改善炭黑分散性的方法有增湿剂添加、分散剂使用等。

例如,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降低炭黑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增加炭黑与基体的相容性,从而改善炭黑的分散性和增强效果。

综上所述,炭黑改性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提高炭黑在橡胶、塑料、涂料、墨水等行业的增强性能和应用领域,推动炭黑行业的发展。

通过表面处理、控制疏水性、改善分散性等手段,可以实现炭黑的优化改性,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炭黑改性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相信炭黑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沉淀白炭黑便面性质及其表面改性处理

沉淀白炭黑便面性质及其表面改性处理

六,沉淀白炭黑便面性质及其表面改性处理来源:世界化工网全文请访问: /睡过站了1.表面性质表炭黑的一次粒子直径约0.1~-0.01μm,二次聚集体直径在几个μm范围,属于超细粒子范畴.粒径大小直接影响白炭黑的补强性能,是白炭黑的主要性能指标,也是补强白炭黑的主要依据之一.粒径越小,粒子与聚合物接触面就越大,其补强效果越高.粒径在0.01~0.02μm 的白炭黑,实验表明将赋予制品最高的抗张强度,抗撕裂性和耐磨性.由于表炭黑一次粒子粒径小,表面能很大,因此得到的白炭黑产品实际上是它们的二次聚集体.依据系统条件的不同,最疏松的聚集体里,每个粒子可同三哥相邻粒子连接,而最紧密的聚集体里,每个粒子可同12个相邻粒子连接.粒子排列的配位数不同,形成聚集体的疏松状态,孔结构也有着明显差异,后者又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性能.沉淀法白炭黑在制备时,由于溶液呈碱性,则通过单硅酸的不断缩聚和交联作用而形成无定行SiO2”粒子”,其中硅和氧以正四方体方式键合成有缺陷的三围结构,即晶体取向在大范围内无序,而在小范围内有序.因此,除粒子的外层硅原子上吸附了羟基外,内部晶格缺陷也导致了有利的硅醇基团,不过这种有利基团既不能吸附,也不与外来世纪进行反应.仅此还不能充分体现表面特性,还必须知道表面硅醇基团的分布(或浓度)及其类型.红外光谱集热重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白炭黑表面有可能存在三种类型的硅醇基团,即孤立型,邻位型和连体型如图:完合水合的,未经热处理的白炭黑表面,主要是连位型硅醇基.这是由于白炭黑聚集体的第一层于第二层硅原子间的硅醇基不完全的缩合反应,导致表面第一层的硅原子带有两个羟基.这种情况当在真空下加热到越200℃,连位型硅醇基就会不可逆的小时了.相反.完全失水的白炭黑表面,只有孤立型硅醇基.即使温度达到高达400℃,孤立型硅醇基仍保持稳定.随着水合度的增加,孤立型硅醇基逐渐减少,而邻位型硅醇基则逐渐增加.邻位型硅醇基对水合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较强.实验于分析结果已经证实,沉淀法白炭黑表面羟基浓度8~9个OH/ 2,nm.白炭黑亲水性的强烈程气相法白炭黑表面羟基浓度为2~4个OH/2nm度,则决定于表面硅醇基以氢键形式与水分子相连接的吸附能力.上述白炭黑表面硅醇基团的存在,一方面赋予了白炭黑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如比酯.酚的羟基表现更大的酸性,可以导致许多有意义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现象;另一方面造成白炭黑表面极性较大,易被水侵润,而与有机物,烃类聚合物相溶性不好,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性能和使用范围.沉淀白炭黑用于橡胶制品为填充补强剂,不仅增加了在橡胶里尽快达到润湿和分散困难程度,而且不能与硫反应形成偶联键.这些是白炭黑补强性能的主要原因,自然也就是对沉淀法白炭黑表面进行改性的主要目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白炭黑的表面改性研究和表面改性产品的研究曾达到了高潮,综合研究成果,可供采用的方法有表面高温处理和表面化学处理.2.表面改性处理(1)表面高温处理表面高温处理,就是讲沉淀白炭黑进行高温热处理,出去白炭黑表面吸附的一些分子(即水和其他低分子量的吸附质).这样的结果,可以改善部分硫化特性,但效果不显著.(2)表面化学处理表面化学处理,就是用某些化学试剂于白炭黑表面活性硅醇基进行反应,得以提高白炭黑同聚合物胶料的亲和性及反应活性.能对白炭黑表面进行化学处理的试剂很多,进行化学处理的方法也各式各样,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和专利,一下简介部分内容.具体采用的工艺方法有:①蒸汽法将干燥的白炭黑yui有机物的蒸汽直接接触,发生需要的反应;②回流法将白炭黑与反应液一起煮沸回流,发生希望的反应;③压热反应法将白炭黑于反应液一起在高压釜中进行热压处理,使其发生指定的反应.采用的具体化学反应有:尽管方法许许多多,但只有少数几种有一定的工业价值.反复实践的经验认为:对沉淀白炭黑的表面进行高温处理,或用醇类,有机硅烷等进行处理,可以再不同程度上改善原来的高极性和亲水性,如用于橡胶补强可以增加白炭黑与橡胶分子的亲和性.避免了原来酸性表面产生的对硫化速度的阻碍作用.但是,与橡胶分子的结合效率仍然很低,补强作用则改观甚微.在众多的硅烷偶联剂中,发现硅烷偶联剂Si-69具有出众的改性功能.它既可以改善沉淀白炭黑于橡胶的亲和性与分散性,还可以明显增加白炭黑于橡胶的偶联作用,从而是白炭黑的补强效果接近甚至优于炭黑.这一新的发现,不仅是沉淀白炭黑的改性工作的重大突破,而且使沉淀白炭黑在橡胶工业上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后的任务是如何降低Si-69的高昂成本,或开发具有类似功能的价廉新型偶联剂.六,沉淀白炭黑便面性质及其表面改性处理3.表面性质表炭黑的一次粒子直径约0.1~-0.01μm,二次聚集体直径在几个μm范围,属于超细粒子范畴.粒径大小直接影响白炭黑的补强性能,是白炭黑的主要性能指标,也是补强白炭黑的主要依据之一.粒径越小,粒子与聚合物接触面就越大,其补强效果越高.粒径在0.01~0.02μm 的白炭黑,实验表明将赋予制品最高的抗张强度,抗撕裂性和耐磨性.由于表炭黑一次粒子粒径小,表面能很大,因此得到的白炭黑产品实际上是它们的二次聚集体.依据系统条件的不同,最疏松的聚集体里,每个粒子可同三哥相邻粒子连接,而最紧密的聚集体里,每个粒子可同12个相邻粒子连接.粒子排列的配位数不同,形成聚集体的疏松状态,孔结构也有着明显差异,后者又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性能.沉淀法白炭黑在制备时,由于溶液呈碱性,则通过单硅酸的不断缩聚和交联作用而形成无定行SiO2”粒子”,其中硅和氧以正四方体方式键合成有缺陷的三围结构,即晶体取向在大范围内无序,而在小范围内有序.因此,除粒子的外层硅原子上吸附了羟基外,内部晶格缺陷也导致了有利的硅醇基团,不过这种有利基团既不能吸附,也不与外来世纪进行反应.仅此还不能充分体现表面特性,还必须知道表面硅醇基团的分布(或浓度)及其类型.红外光谱集热重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白炭黑表面有可能存在三种类型的硅醇基团,即孤立型,邻位型和连体型如图:完合水合的,未经热处理的白炭黑表面,主要是连位型硅醇基.这是由于白炭黑聚集体的第一层于第二层硅原子间的硅醇基不完全的缩合反应,导致表面第一层的硅原子带有两个羟基.这种情况当在真空下加热到越200℃,连位型硅醇基就会不可逆的小时了.相反.完全失水的白炭黑表面,只有孤立型硅醇基.即使温度达到高达400℃,孤立型硅醇基仍保持稳定.随着水合度的增加,孤立型硅醇基逐渐减少,而邻位型硅醇基则逐渐增加.邻位型硅醇基对水合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较强.实验于分析结果已经证实,沉淀法白炭黑表面羟基浓度8~9个OH/ 2,nm.白炭黑亲水性的强烈程气相法白炭黑表面羟基浓度为2~4个OH/2nm度,则决定于表面硅醇基以氢键形式与水分子相连接的吸附能力.上述白炭黑表面硅醇基团的存在,一方面赋予了白炭黑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如比酯.酚的羟基表现更大的酸性,可以导致许多有意义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现象;另一方面造成白炭黑表面极性较大,易被水侵润,而与有机物,烃类聚合物相溶性不好,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性能和使用范围.沉淀白炭黑用于橡胶制品为填充补强剂,不仅增加了在橡胶里尽快达到润湿和分散困难程度,而且不能与硫反应形成偶联键.这些是白炭黑补强性能的主要原因,自然也就是对沉淀法白炭黑表面进行改性的主要目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白炭黑的表面改性研究和表面改性产品的研究曾达到了高潮,综合研究成果,可供采用的方法有表面高温处理和表面化学处理.4.表面改性处理(3)表面高温处理表面高温处理,就是讲沉淀白炭黑进行高温热处理,出去白炭黑表面吸附的一些分子(即水和其他低分子量的吸附质).这样的结果,可以改善部分硫化特性,但效果不显著.(4)表面化学处理表面化学处理,就是用某些化学试剂于白炭黑表面活性硅醇基进行反应,得以提高白炭黑同聚合物胶料的亲和性及反应活性.能对白炭黑表面进行化学处理的试剂很多,进行化学处理的方法也各式各样,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和专利,一下简介部分内容.具体采用的工艺方法有:④蒸汽法将干燥的白炭黑yui有机物的蒸汽直接接触,发生需要的反应;⑤回流法将白炭黑与反应液一起煮沸回流,发生希望的反应;⑥压热反应法将白炭黑于反应液一起在高压釜中进行热压处理,使其发生指定的反应.采用的具体化学反应有:尽管方法许许多多,但只有少数几种有一定的工业价值.反复实践的经验认为:对沉淀白炭黑的表面进行高温处理,或用醇类,有机硅烷等进行处理,可以再不同程度上改善原来的高极性和亲水性,如用于橡胶补强可以增加白炭黑与橡胶分子的亲和性.避免了原来酸性表面产生的对硫化速度的阻碍作用.但是,与橡胶分子的结合效率仍然很低,补强作用则改观甚微.在众多的硅烷偶联剂中,发现硅烷偶联剂Si-69具有出众的改性功能.它既可以改善沉淀白炭黑于橡胶的亲和性与分散性,还可以明显增加白炭黑于橡胶的偶联作用,从而是白炭黑的补强效果接近甚至优于炭黑.这一新的发现,不仅是沉淀白炭黑的改性工作的重大突破,而且使沉淀白炭黑在橡胶工业上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后的任务是如何降低Si-69的高昂成本,或开发具有类似功能的价廉新型偶联剂.。

白炭黑高官能化改性及其填充SBR性能的研究

白炭黑高官能化改性及其填充SBR性能的研究
2 O。
表 面接枝 聚合 制备 壳一 核结 构 粒子 的 重要 步 骤之

1 3 试 样 制 备 .

在现 阶段橡 胶 应用 领 域 中 , 白炭黑 通 常 与偶
() 1 偶联 剂 KH一7 5 0水解 称取 一 定 量 的偶 联 剂 KH-7 , 入 去 离 子 5O 加
联 剂一起 添加到基 体 中 , 过混炼 达到分散 效果 , 通 但存 在填料 分散 不 均 、 炼 时 间长 以及 能 耗大 等 混
水 , 醋 酸调 节 p 值 为 3 5 5 5 常温 搅 拌 下 用 H .~ . ,
进行水解 反应 。 () 2 KH一7 5 0改 性 白 炭 黑
缺点 。本工作 采用偶联 剂 KH一7 5 0对 白炭 黑进 行
有机 官能化改性 , 并对其 填充橡 胶性能进 行研究 。
1 实 验
1 3mi, 偶 联 剂用 量 为 8份 , 得 产 物 官能 化 程 度 最 高 , 4 n 且 所 接枝 率 达 到 1. 。改 性 白炭 黑 填 充 S R 中 的填 料 分 散 63 B
性 明显 提 高 , 料 的硫 化 时 间缩 短 , 胶 综合 物 理 性 能 提 高 。
关键词: 自炭 黑 ; 联剂 ;B 高官 能 化 改性 ; 解 ; 理性 能 偶 S R; 水 物
*通 讯 联 系 人
( ) 射 电子 显微镜 ( E 分析 1透 T M) 采用 HI AC 8 0 T HI H- 10型 TE M( 日本 日立 公 司产品 ) 行分 析 , 进 加速 电压为 2 0k 0 V。
第 2期

韩 晓沽 等 . 白炭 黑 高 官 能 化 改 性 及 其 填 充 S R性 能 的 研 究 B

【炭黑篇】六甲基二硅胺烷对气相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炭黑篇】六甲基二硅胺烷对气相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作工性改面表及备制的子 2 5791( 方齐汪 :介简者作 粒米纳事从要主 ,生究研士硕 ,人徽安 ,男 , ) 20002 :期日稿收 91221
t en . 36 2 @w - g na fi q : :li a m- E )5 40 41 E Q00 (
金 基 星 明 启 技 科 市 海 上 ; ) 100112599 ( 目 项 新 创 技科大重市海上 ;)01063692( 目项助资金基学科然自家国 :目项金基
626
21 21002 6 .o N 72 l .oV
报 学 学 大 工 理 东 华

。 弱减用作键氢的间之相互粒颗黑炭白得使少减的目 数 基羟面表而 ,代取所链支物机有被 基羟分部 的面表 黑炭白明说这 ,善改显明到得聚团 的黑炭白 ,后理处 面表 S D MH 过经 。象现枝接成形间粒颗 ,用 作互相 键氢 ,基羟含富面表其是 要主这 , 重严象现聚团粒颗 黑炭白法相气 的理处面 表经未 ,出看以可 2 图由 。片 照镜 电 的黑 炭白下 间时覆 包同 不 ,时 a P7 . 6 76 为 C 003 为度温覆包 面表在为 2 图 压分 S D MH ,° 态形黑炭白相气 1 . 2
mS
3 -
01 × A N VC
= N
r etli f r et a W— 01 ;r ot c ell oC
— 9 ; el pu oc omr eh T— 8 ;r ot c aer deb dezidi ul F— 7 ;r ekn at
S D MH— 6 ; r ot a ci dni wol F— 5 ;r e t aeh e r p n egor ti N—4 ; r et ae H— 3 ;r ey rd l eg acilis — 2 ; n egor ti n f o r edni ly c—1

气相法白炭黑表面化学改性及其改性效果的表征

气相法白炭黑表面化学改性及其改性效果的表征
维普资讯
服 有 硅 行 开 信 传 新 地 务 机 氟 业 创 息 播 天
GB 专 栏 S
气相法自发黑表面化学改性及其改性效果的表征
冯钦邦 刘莉 龙成坤
( 州吉 必盛科技 实 业有 限公 司 ,广州 5 05 ) 广 140
气 相法 自炭黑 为无 定 形 白色 粉末 ,是一 种 无
s—一 + c×—4 — — oH l R. s
一 S i O- SR. l + H - - i4c× x . 1 c
s 一 oH + ( ’ 一一 R。) R s


Hale Waihona Puke —一S i
。 O_ s ( '4 + R’ H i )R OR x

s. 。 H + R。 H 一 _
电作用等通常是引起气相法 自炭黑团聚的因素 ; ) ( 2
由于气 相法 自炭 黑粒 子 的量 子 隧道 效应 和界 面 原 子 的相互 耦 合 ,使得 气 相法 自炭 黑 粒子 极 易通 过 界 面 发 生相 互作 用而 团聚 ;() 3由于气 相法 白炭 黑
粒子 比表面积 巨大及其表 面含有数量较 多的羟
气相 法 白炭 黑 经过 表 面 改性 后 ,通 过 测 量 其 与介 质 的接 触 角 ,评价 其 与介 质 之 间 的润 湿性 , 反映 气相 法 白炭 黑 亲 油 的程 度 ,从 而判 断 气相 法 白炭黑 改性 效果 。 ( )粘 度法 2
果 的好 坏 。对 于 比表 面 积 相 同 的亲 水型 气相 法 白
( )接 触 角法 1
( )比表 面积法 3 由于 气相 法 白炭 黑 经 过表 面 改性 后 ,改性 剂 和 气 相法 白炭 黑表 面 的硅 羟基 发 生 化学键 合 ,从 而 屏 蔽气 相法 白炭 黑表 面 的一 部 分微 孔 ,从 而 导 致 改性 后 的气相 法 白炭 黑 的 比表 面积 下 降 , 因此 通 过 测定 气 相法 白炭黑 改 性 后 比表 面积 的 大小 , 可 以在 一 定程 度上 判 别气 相法 白炭 黑表 面 改性 效

炭黑增黑的常用方法

炭黑增黑的常用方法

炭黑增黑的常用方法炭黑是一种常用的增黑剂,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墨、涂料等行业。

炭黑能够增加材料的黑度、耐候性和耐磨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炭黑增黑方法。

一、湿法增黑湿法增黑是指将炭黑与水或其他有机溶剂混合,形成悬浮液后加入到材料中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够获得较高的黑度和均匀的分散效果。

常用的湿法增黑方法有:1. 混炭法:将炭黑与水或溶剂混合后加入到材料中,通过搅拌或研磨使其均匀分散。

2. 沉淀法:在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炭黑沉淀并与材料混合。

3. 热沉淀法:将炭黑与溶剂混合后加热,使炭黑在溶剂中沉淀并与材料混合。

二、干法增黑干法增黑是指将炭黑直接加入到材料中,通过物理混合的方式实现增黑效果。

干法增黑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但黑度和分散性较湿法增黑方法略差。

常用的干法增黑方法有:1. 机械混合法:将炭黑与材料通过机械设备(如搅拌机、高速搅拌器等)进行混合,使其均匀分散。

2. 气相增黑法:将炭黑制成粉末状,通过气流将其喷洒到材料表面,使其附着并增加黑度。

3. 涂布法:将炭黑与适量的溶剂混合形成浆状物,然后将其涂布在材料表面,使其增加黑度。

三、表面包覆法表面包覆法是指将炭黑包覆在其他物质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使其均匀分散在材料中。

常用的表面包覆方法有:1. 聚合物包覆法:将炭黑与聚合物溶液混合后,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其包覆在炭黑表面,形成聚合物包覆层。

2. 硅包覆法:将炭黑与硅溶胶或硅酸盐混合后,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其包覆在炭黑表面,形成硅包覆层。

3. 金属包覆法:将炭黑与金属溶液混合后,通过电镀或其他方法使其包覆在炭黑表面,形成金属包覆层。

四、表面改性法表面改性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等方法改变炭黑表面的性质,使其具有增黑效果。

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有:1. 氧化改性法:将炭黑与氧化剂在适当条件下反应,使其表面产生羧基、羟基等官能团,增加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力,提高增黑效果。

白炭黑表面改性的研究

白炭黑表面改性的研究

白炭黑表面改性的研究摘要:白炭黑是现在重要的一种无机化工产品,被大量的用于造纸、橡胶制品、涂料、油漆等多个行业。

本文针对白炭黑的制备方法、表面改性技术以及改性白炭黑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白炭黑表面改性研究白炭黑是白色的粉末状X-射线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的总称,主要就是二氧化硅、超细二氧化硅凝胶和气凝胶、气相二氧化硅,还有粉末状合成硅酸钙和硅酸铝等。

白炭黑为多孔性的物质,化学公式为SiO2·nH2O。

nH2O是表面羟基形式存在的。

白炭黑不溶于水、酸(氢氟酸除外)和溶剂,但是能够溶于氢氟酸与苛性碱。

具有无味,耐高温的特点,同时具有非常好的绝缘性,所以广泛用于轻工业和化工业中。

一、白炭黑解析白炭黑按照生产方法又分为沉淀法白炭黑与气相法白炭黑。

直径颗粒小于100nm,常态时白色无定形的絮状半透明固体胶状纳米粒子就是气相法白炭黑,有巨大的表面积,无毒。

气相法白炭黑就是纳米SIO2,产品纯度能够达到99%,颗粒直径能达到10-20nm,因为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所以价格比较昂贵。

沉淀法白炭黑分为传统和特殊沉淀法白炭黑,传统沉淀白炭黑主要是盐酸、硫酸、二氧化碳和水玻璃。

最为基本原材料生产出的二氧化硅,特殊沉淀白炭黑是利用超重力技术、化学晶体法、反橡胶束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和二次结晶法等方法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硅。

沉淀白炭黑普遍用于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的补强剂,气相白炭黑用于硅橡胶的补强剂。

(一)白炭黑的制备制备白炭黑有两种方法,是传统的制备方法和新方法。

传统的制备方法就是利用四氯化硅、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做硅源,这样能够降低成本。

而新的方法是采用价格便宜的非金属矿做硅源,这样就将白炭黑的生产成本降到最低。

传统的制备方法又分气相法和沉淀法。

1、气相法气相法又叫热解法、燃烧法或者干法,主要是化学气相沉积法。

一般是在高温条件下,四氯化硅、氧气和氯气反应而成,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O2SIO2+4HCL,将氯气和氧气经过加压、分离、冷却脱水、硅胶干燥,然后除尘过滤送入合成水解炉子。

一种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一种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第46卷 第3期·62·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Rubber)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复合材料主要是由硅橡胶100质量份、白炭黑10~40质量份、聚芳基乙炔0~50质量份、碳纤维布1~30质量份、短切碳纤维0~40质量份、无机耐烧蚀填料5~40质量份、结构化控制剂0.5~10质量份、偶联剂1~10质量份和硫化剂1~10质量份配制成,该复合材料不易分层,具有优异的抗拉伸、抗冲击及耐烧蚀性能(申请专利号:CN201610841012.6)。

一种制鞋业橡胶废料处理装置A kind of rubber waste disposal device in footwearindustry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废料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制鞋业橡胶废料处理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鞋业橡胶废料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制鞋业橡胶废料处理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处理装置、搅拌装置、第一壳体等;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架,底板顶部中间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位于左方第一支架和右方第一支架的中间后方,左方第一支架和右方第一支架之间上部设有处理装置,第二支架前端设有搅拌装置。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申请专利号:CN201710118170.3)。

一种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A kind of modification method of nanometer silica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散型用做橡胶填料的纳米白炭黑的改性方法。

该发明采用不饱和羧酸极性单体和丙烯酰胺极性单体复配,在对共轭二烯烃单体进行预乳化处理,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高分散型纳米白炭黑。

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纳米白炭黑的易团聚问题,赋予了纳米白炭黑的超分散性,而且还杜绝了应长期存放而再次发生团聚的问题,保证了长期存放的稳定性。

一种改性白炭黑介绍

一种改性白炭黑介绍

改性白炭黑
白炭黑是白色粉末状X-射线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用生产工艺分类可以分为沉淀二氧化硅和气相二氧化硅。

白炭黑是多孔性物质,其组成可用·n H2O表示,其中n H2O是以表面羟基的形式存在。

能溶于苛性碱和氢氟酸,SiO
2
不溶于水、溶剂和酸(氢氟酸除外)。

耐高温、不燃、无味、无嗅、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

本文介绍的改性白炭黑主要是应用在橡胶中,是指在沉淀法白炭黑的生产基础上,为提升分散性能再采用化学手段进行改性的白炭黑品种,让白炭黑由亲水性变成疏水性。

防止白炭黑颗粒之间过度团聚,影响橡胶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作用机理:
白炭黑的表面化学改性是采用可以与白炭黑的表面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品,消耗表面大量的自由羟基,以防止羟基互相结合形成团聚体。

目前比较常用的改性剂包括偶联剂Si69,Si75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这里我们采用常州五洲化工的一款专利橡胶活化剂,在反应中吸收二氧化硅的表面结晶水。

相比于硅烷系列改性剂又具有耐高温的优势,在500℃下才分解。

因此在高温高压的制品加工过程中也能保持有效性,不像硅烷系列会部分失效。

产品特点:
1. 超细粒径,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2. 低门尼粘度,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
技术指标:。

炭黑改性技术的突破

炭黑改性技术的突破
(4通 过 氨 基 甲 酸 酯 键 将 两 端 具 有 异氰酸酯基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接枝 在炭黑表面上 东海碳素株式会社中 国 专 利 783%%-0%%(--*%4" 中 国 专 利 783%%)0%%29%0*4: 日本专利 563..)3-" "()美国专利 +,3.*..*3."")用异氰酸 酯使炭黑改性
炭黑和白炭黑的初次粒子粒径相差 不多都容易聚集为无定形聚集体且容 易拆开可以用含硫偶联剂改性是橡胶 的补强剂有共同的用途这几点提供了 它们共混改性的现实基础 炭黑和白炭黑 可以以任何比例混合视用途而定 经过 多次能量球磨法试验证明两者的共混改 性切实可行
共混改性的实质在于氧化锌通过锌 与硫的键合原位生成含硫不饱和偶联剂 锌盐和含硫硅烷偶联剂锌盐这两种偶联 剂又分别接枝在炭黑和白炭黑的表面从 而将炭黑白炭黑氧化锌三者连接在一 起 在球磨过程中首先氧化锌在炭黑和 白炭黑的拉力下被分散开 其次在含硫 不饱和偶联剂锌盐摩尔数多于含硫硅烷 偶联剂锌盐摩尔数的场合下一个白炭黑 聚集体在两个以上炭黑聚集体的拉力下 被拆分为两个以上白炭黑聚集体 反之 在含硫硅烷偶联剂锌盐摩尔数多于含硫 不饱和偶联剂锌盐摩尔数的场合下一个 炭黑聚集体在两个以上白炭黑聚集体的 拉力下 被拆分为两个以上炭黑聚集体
能量球磨法另一方面含义是粉碎炭 黑聚集体阻止其再团聚 炭黑以聚集体 的形态出现具有自我团聚的倾向它们 容易被拆开也容易重新团聚在使用磨 球的动能将它们拆开粉碎的同时只有立 即将不饱和偶联剂包覆在炭黑表面上隔 离炭黑颗粒 即通过边粉碎边涂覆的方 法才能实现炭黑的微细化 这种方法所 实现的炭黑聚集体微细化的方法是其它 改性方法无法企及的 在与橡胶一起混炼 的过程中表面涂覆偶联剂并微细化的改 性炭黑不会再次团聚允许高度分散 能 量球磨可以拆散炭黑聚集体但无法破碎 其初次粒子因此改性炭黑聚集体的具体 尺寸取决于炭黑品种初次粒子的大小以 及不饱和偶联剂涂覆数量的多少 通过能 量球磨法实现改性的炭黑聚集体在橡胶 制品中的形态特征呈现为聚集体形态趋 向等轴状尺寸微细化与橡胶接触紧密 化高度分散化 炭黑微细化和分散化的 必然结果是橡胶补强性能的提升

炭黑及其改性

炭黑及其改性

炭黑及其改性炭黑及其改性1炭黑简介碳黑(CB),也称为炭黑,这是一种无定形的碳。

是一种很轻、松而且很细的黑色粉末。

它的表面积非常大,范围很广从10~3000m1 2/g o这是由于在空气不足的条件炭黑中,碳原子排列的方式和石墨很相似,碳原子会组成一个六角形的平面形状,炭黑原子的每个微晶体都是由三四个这样的层面组成的,但是因为炭黑微晶中,在平面上炭黑排列是有规律的,但是从相邻的碳层上看,炭黑的排列又是无序的。

所以又叫作准石墨晶体。

炭黑的粒径:炭黑的粒径范围是很大的,炭黑生产的工艺方法不同,得到的炭黑粒径就不同。

用灯黑生产这个工艺得到的产品相对而言是比较粗糙的,用气黑这个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炭黑粒径是比较小的,相对而言是比较精细的。

用炉黑这种生产工艺方法生产出来的炭黑粒径分布的范围很大,几乎具有所有粒径的炭黑。

即使生产炭黑使用的工艺方法相同,它的粒子大小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呈现出一个粒径的分布范围。

一般来说,炭黑粒子较细的品种,粒径的分布范围会比较窄。

2 化学性质:炭黑表面的化学性质跟生产工艺有关。

生产炭黑的工艺方法不相同,炭黑表面的化学性质就不一样。

炭黑的真实表面积和计算出来的几何表面积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炭黑的表面存在着很多小孔,这种小孔大大增加了炭黑的表面下燃烧或者是受热分解而得的产物。

比重为 1.8-2.1。

通过天然气制成的称气黑”通过油类制成的称灯黑”通过乙炔制成的称乙炔黑”除此外还有槽黑”通过炉法制得的炉黑。

按照炭黑的性能可以区分为补强炭黑、导电炭黑、耐磨炭黑等⑹o(1)炭黑的形态炭黑的微观构造:炭黑粒子在微观结构中是具有微小的晶体结构的,在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聚合物的导电性能的下降。

这个时强度增加,可是妨碍了炭黑这个导电粒子自身的凝集,就导致了聚合物的导电性下降。

2炭黑改性2.1表面氧化改性目前,炭黑的主要生产方法是炉法生产,但是,由于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挥发份和极性较小,以及pH值一般在碱性的范围内,这些都不利于炭黑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为了提高炉法炭黑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可对其进行改性。

气相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气相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器 中于 高温条 件 下接 触反 应 。其 特点 是工 艺 比较
生 产过 程 中 引入表 面处 理剂 ,直接 出 来 的就是 表 面 处理 型 产品 。这 种工 艺 的特 点处 理效 率 高 ,产
品处 理均 匀而 反应尾气 循 环利 用 ,没有 环境污 染 。
复 杂 ,控制 比较 困难 ,但 是它 容 易 与生 产装 置相 连 接 ,易于 实现 工业 化连 续 生产 。气 相法 白炭 黑
气相 法 白炭 黑经 过 表面 处 理 后 ,大大 拓 宽 了
矍嚣
誉煮霁 蔷 曩墨萎
增强 了气 相 法 白炭 黑 的功 能性 、可 设计 性 。表 1
( 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广州)
气 相法 白炭 黑 ( 学名 气相 二氧 化 硅 )是一 种
要对 其进 行表 面 改性 ,以拓宽 气相法 白炭黑 的应
用领 域 。表 面改性 就 是使 二氧 化硅粒 子表 面 的活
白色 、无定 形 的无机 超微 颗粒 ,通 常 是利 用氯 硅 烷 在氢 氧焰 中高 温水 解制 得 。气相 法 白炭 黑 的特


Sl
H +
( l i4 — —一 Ro) R . S

/ ( )醇类处理 2
si 。H + R。H 一 一
s- 。R + _
()胺类 处理 3
Si OH + HONR1 R3 — - R2 — st ——。NR’ R R。+ H 。

3水相自黑应 疏气法炭的用
硅 氧烷 、三 甲基 氯烷 ,有 机 硅氧 烷 、有机 硅 氮烷 和 有机 卤硅烷 等 ) ,胺 类化合 物和 醇类化 合物 R4 × Si

白炭黑 表面硅羟基

白炭黑 表面硅羟基

白炭黑表面硅羟基
白炭黑表面的硅羟基是一种活性基团,具有亲水性,使得白炭黑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容易发生凝聚,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在生产过程中,白炭黑容易团聚、亲水,导致成本偏高、效率低且能源消耗严重。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通常需要对白炭黑的表面进行改性。

白炭黑表面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硅烷偶联剂改性、醇酯法改性、聚合物接枝法改性和聚合物包覆改性等。

这些方法可以消除或减少表面硅醇基的数量,使产品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以达到改变表面性质的目的。

例如,利用硅烷偶联剂的双反应功能,有机基团的一端与白炭黑表面的羟基反应,另外一端与橡胶等聚合物大分子链发生反应,使得白炭黑表面特性得以改变。

纳米白炭黑粉体表面改性的研究

纳米白炭黑粉体表面改性的研究

纳米白炭黑粉体表面改性的研究1 研究目的和意义白炭黑是一种超细微具有活性的二氧化硅粒子,是一种白色、无毒、无定形微细粉状物,具有多孔性、高分散性、质轻、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不燃烧、电绝缘性好等优异性能的重要无机硅化合物。

其相对密度为2.319~2.653,熔点为1750℃,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名称为水合无定形二氧化硅或胶体二氧化硅,分子式为SiO2 .nH2O,系以Si原子为中心,O原子为顶点所形成的四面体不规则堆积而成的。

它表面上的Si原子并不是规则排列,连在Si原子上的羟基也不是等距离的,它们参与化学反应时也不是完全等价的[1]。

和其他氧化物相似,一旦白炭黑(SiO2)和湿空气接触,表面上的Si原子就会和水"反应",以保持氧的四面体配位,满足表面Si原子的化合价,也就是说,表面有了羟基。

白炭黑对水有相当强的亲和力,水分子可以不可逆或可逆地吸附在其表面上。

所以SiO2表面通常是由一层羟基和吸附水覆盖着,前者是键合到表面Si原子上的羟基,也就是化学吸附的水;后者是吸附在表面上的水分子,也就是物理吸附的水。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白炭黑表面存在羟基官能团,其羟基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2]:(1)孤立单羟基, SiOH;(2)孤立双羟基,=Si(OH)2;(3)在羟基相互之间有氢键存在的邻位羟基。

当表面硅醇基浓度足够大时白炭黑表面是亲水的。

水分子可以和白炭黑表面的羟基群形成氢键。

白炭黑具有特殊的表面结构(带有表面羟基和吸附水)、特殊的颗粒形态(粒子小,比表面积大等)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 白炭黑微粉能提高材料和产品固有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石油化工、脱色剂、消光剂、橡胶补强剂、塑料充填剂、油墨增稠剂、金属软性磨光剂、绝缘绝热填充剂、高级日用化妆品填料及喷涂材料等各种领域,是橡胶、化工、电子、医药等行业提高产品质量所需要的“工业味精”。

然而,由于白炭黑内部的聚硅氧和外表面存在的活性硅醇基及其吸附水,使其呈亲水性,在有机相中难以湿润和分散,与有机基体之间结合力差, 易造成界面缺陷, 使复合材料性能降低;而且由于其表面存在羟基,表面能较大,聚集体总倾向于凝聚,因而产品的应用性能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炭黑及其改性
1 炭黑简介
碳黑(CB),也称为炭黑,这是一种无定形的碳。

是一种很轻、松而且很细的黑色粉末。

它的表面积非常大,范围很广从10~3000m2/g。

这是由于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或者是受热分解而得的产物。

比重为1.8-2.1。

通过天然气制成的称“气黑”,通过油类制成的称“灯黑”,通过乙炔制成的称“乙炔黑”。

除此外还有“槽黑”、通过炉法制得的炉黑。

按照炭黑的性能可以区分为补强炭黑、导电炭黑、耐磨炭黑等[8]。

(1)炭黑的形态
炭黑的微观构造:炭黑粒子在微观结构中是具有微小的晶体结构的,在炭黑中,碳原子排列的方式和石墨很相似,碳原子会组成一个六角形的平面形状,炭黑原子的每个微晶体都是由三四个这样的层面组成的,但是因为炭黑微晶中,在平面上炭黑排列是有规律的,但是从相邻的碳层上看,炭黑的排列又是无序的。

所以又叫作准石墨晶体。

炭黑的粒径:炭黑的粒径范围是很大的,炭黑生产的工艺方法不同,得到的炭黑粒径就不同。

用灯黑生产这个工艺得到的产品相对而言是比较粗糙的,用气黑这个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炭黑粒径是比较小的,相对而言是比较精细的。

用炉黑这种生产工艺方法生产出来的炭黑粒径分布的范围很大,几乎具有所有粒径的炭黑。

即使生产炭黑使用的工艺方法相同,它的粒子大小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呈现出一个粒径的分布范围。

一般来说,炭黑粒子较细的品种,粒径的分布范围会比较窄。

(2)化学性质:炭黑表面的化学性质跟生产工艺有关。

生产炭黑的工艺方法不相同,炭黑表面的化学性质就不一样。

炭黑的真实表面积和计算出来的几何表面积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炭黑的表面存在着很多小孔,这种小孔大大增加了炭黑的表面积。

在炭黑表面,存在着很多种含氧基团。

这个理论的研究认为,随着炭黑填充量的增大,炭黑粒子的密度就会变大,炭黑粒子间相互接触的几率就会变大,这样一来,聚合物的导电性能也就会随之上升。

因为炭黑表面的含氧基团有很多是极性基团,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极性也会增加,这样一来就
会导致聚合物的导电性能的下降。

这个时强度增加,可是妨碍了炭黑这个导电粒子自身的凝集,就导致了聚合物的导电性下降。

2 炭黑改性
2.1 表面氧化改性
目前,炭黑的主要生产方法是炉法生产,但是,由于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挥发份和极性较小,以及pH值一般在碱性的范围内,这些都不利于炭黑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为了提高炉法炭黑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可对其进行改性。

采用氧化改性的方法后,炉法炭黑的非极性表面可以变成局部的极性表面,就是提高炭黑的挥发成份,提高炭黑表面的基团数量(主要是羟基、羧基、羰基、醌基、内酯基等),这些基团都是极性基团,这样一来炭黑粒子之间相互聚集的可能性就会变小,相对而言,就是提高了炭黑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性。

现在,对炭黑进行氧化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四个:气相氧化法、液相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和等离子体氧化法。

气相氧化法:气相氧化的方法是现在色素炭黑的表面氧化改性工业化生产的普遍使用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使用氧化性气体例如空气、氧气、氮氧化合物、臭氧等对炭黑进行表面氧化改性的处理;它的工艺过程是在密封的条件下通进去惰性气体(例如氦气、氮气),然后把温度升高到反应温度,最后再通进去气体的氧化剂,到反应结束后,再一次通入惰性气体,然后冷却。

使用空气、氧气等气体氧化炭黑后所得到的产品,其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含量相对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氧化反应温度一般要在400℃以上,但是要在这个温度下反应的话就会使得炭黑表面的的部分含氧基团分解,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所以,用空气、氧气等这些气体当作氧化剂的生产方法早就已经基本停止使用。

同样的,因为气源限制、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等缺点,以氮氧化合物作为氧化剂的生产方法也已经很少采用。

可是,把臭氧当作氧化剂,因为其具有气体来源方便快捷、氧化效率也高、反应得条件又比较温和、还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等这些优点,综上所述其就被当今世界普遍使用。

根据操作方法不同,臭氧氧化法可以分为风送氧化和流化床氧化两种方法,其中开发适用于炭黑臭氧氧化的高效流化床反应器,成为当前各国生产氧化炭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液相氧化法:液相氧化法让氧化剂与炭黑发生反应的化学氧化法,这种方法是在炭黑的表面生成羰基、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的改性方法。

该种方法是炭黑工业最早使用的表面氧化改性的方法,其相关的文献报道比较多,所使用的氧化剂一般是强氧化性溶液,如硝酸溶液、过氧化氢溶液、饱和过硫酸铵溶液、高氯酸、次氯酸钠水溶液、异氰酸盐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

使用这种方法对炭黑进行改性的话会使得炭黑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大幅度提高。

这种改性方法在氧化效果上来说优于气相氧化法。

硝酸和双氧水对炭黑氧化后的效果很好,因为这两种试剂并不会在炭黑中残留其它物质,是液相氧化很好的氧化剂。

等离子氧化法:对炭黑表面使用高频率的电晕放电可以使炭黑表面得到氧化改性,这种改性方法是把极性基团引入到炭黑粒子的表面,以达到炭黑粒子的改性。

这种改性方法使用的电晕频率不同,所以得到表面不同性质的改性炭黑。

经过这个处理后的炭黑不仅显示酸性而且在水中的分散性很好,但是没有经过改性的炭黑在水中的分散性不好而且很容易产生沉降。

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这个方法是使用催化剂对炭黑催化氧化的方法,有实验使用TiCl4、VOCL3、CrOCl4等这些金属对炭黑进行气相催化氧化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催化剂氧化后的炭黑能够提高炭黑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尤其是以Cr为佳,它的最佳反应温度是250℃左右。

但是当氧化温度再往高升时,炭黑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就会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导致了炭黑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含量下降。

也有使用Cr2O3、CuO作为催化剂,并采用NO x和CO 来氧化炭黑。

目前催化氧化炭黑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室水平,关键因素是没有研究出价格便宜、反应温度低、氧化效率高以及便于工业开发的高效能、低消耗的催化剂。

2.2分散剂处理
分散剂在水性体系中可以起到分散作用,其机理和溶剂体系相同,也是通过伸展到液相中的分子所产生的拽斥力和位阻斥力的共同作用,让粒子均匀分散在水性体系中。

这个方法和溶剂体系用的分散剂是不同的:这个类型的分散剂中有可以伸展的溶剂化链,这个链是聚合物中亲水性高的部分,但是和粒子结合的是聚合物当中疏水性高的部分。

但是在水性体系中所适用的那个高分子分散剂,它的结构是由亲颜料端的疏水基和亲液体端的亲水基这两个部分组成。

在水性体系
中适用于炭黑分散的分散剂主要有这几个:阴离子聚合物型分散剂、非离子型分散剂和超分散剂等。

阴离子聚合物型分散剂:最经常使用的阴离子型的聚合物分散剂主要有有顺丁烯二酸酐、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烯苯磺酸等这些聚合物。

其中,丙烯酸类分散剂因为其良好的分散性而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有研究表明,丙烯酸类型分散剂,它的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功能性官能团都能对丙烯酸类树脂的分散性能产生很明显影响。

非离子型分散剂:通常用的非离子型分散剂是聚氧乙烯醚系列,其亲水端是不同链长的聚氧乙烯醚,疏水端为芳香基或不同链长的烷基。

这其中,乙氧基的单元数和疏水基团的类型都显著影响非离子分散剂的分散性能。

超分散剂:超分散剂是一类高效的聚合物分散剂,其分子结构按照其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两个段:锚固段和溶剂化段。

锚固段是由锚固基团(如-R2、-NR3+、-COOH、-SO3H、-SO3-、-PO42-、多元胺、多元醇及聚醚等))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氢键及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紧紧吸附在固体颗粒的表面上,以防止超分散剂脱落,其在整个超分散剂分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少,一般仅为10%~20%。

锚固段在介质中的溶解度一般比较低。

同时,锚固基团可根据超微细粉体的表面性质进行选择,这个可以保证超分散剂在固体颗粒表面的牢固吸附,而这种吸附是不可逆吸附,很难解吸,这对稳定分散非常有利。

2.3 接枝改性
炭黑的表面接枝改性是在炭黑的表面接枝上聚合物链,使用这种方法对炭黑进行改性的话,炭黑表面的聚合物支链可以大大减少炭黑的聚集,而且可以使炭黑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变好。

对炭黑进行接枝改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可以使用增长的活性聚合物向炭黑表面上转移的接枝:增长的活性物自由基(也可以是聚合物阳离子或阴离子)和炭黑表面上的活性官能团链的转移或链的终止的反应接枝,炭黑捕获增长的自由基而实现接枝。

CB-X+*R→CB-X-R
2)从炭黑表面开始引发的接枝聚合:在炭黑表面导入具有引发能力的基团,让其引发单体接枝的聚合。

CB-X*+单体→CB-R
3)炭黑与聚合物的反应接枝:炭黑表面的活性基团和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聚合物进行反应。

CB-X+Y-R→CB-R
上式中,*代表自由基,R代表高分子,X、Y代表活性基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