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殷艺琳)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官员、民众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缺乏,危机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危机管理对策。
一、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官员、民众危机意识淡薄,应对危机能力薄弱作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主体,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社会民众都普遍缺乏危机意识,且特别缺乏强烈的防范危机的意识。
由于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危机一旦来临便陷入恐慌之中,给对于危机的处理带来极大困难。
比如如今年3月的“谣盐”事件,民众捕风捉影的恐慌以及官员缓慢的辟谣无疑在提醒世人,官员、民众危机意识淡薄,应对危机能力薄弱。
首先,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理念还只是将应对危机事件视为常态管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作为一种特殊而独立的管理方式。
在进行危机决策时,对危机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危害性认识不足,低估了危机事件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旦突发危机事件,自然应对不力。
其次,我国民众的危机意识和灾难应对能力都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面对危机缺乏冷静的心理反应,往往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轻信并参与传播流言和谣言;盲目采取一些非理性行为。
危机发生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出现社会恐慌,此时人们往往表现出一些不合作和不合理的行为。
例如在火灾、洪水、地震发生时,有些人只考虑自己的安全和便利,而忽视了与他人的合作,结果是出现混乱和无序,达不到预期的逃离目的。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体制上采用的是分部门、分灾种的分隔管理方式,当遇到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应对的“综合性”危机时,将产生很高的协调成本,并严重影响反应速度。
比如,“甲流”期间暴露出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等等,都使我们看到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自古以来,人们就活在危机频发的时代,每当公共危机发生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解决危机成为考查我国政府能力的重要标准,加强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为有效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危机管理机构不断增加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众多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增强经过期作废2010年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1年日本核泄露、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等各类公共危机事故的发生,我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队伍不断壮大,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媒体公开事实信息,走向成熟危机发生的同时媒介要起到正确的作用,起初发生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媒体没有准确的报道相关信息,导致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手机、互联网等夸大其辞传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
如今媒体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报道,在公开性与准确性方面有显著提高,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一)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淡薄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差。
以前我们有一些危机性事件,但我们更愿意把它们定位为突发性事件。
虽然学术界早就呼吁加强对危机管理进行研究,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政府的呼应。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突发事件意识淡薄,突发事件出现时就会措施无力,政府和公众都会存在侥幸心理。
在侥幸的过程中,很多机会丧失,突发事件得以蔓延。
公众的侥幸心理一旦被摧毁,由于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便会变得极度恐慌,这种恐慌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往往比突发事件本身更为严重。
我国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7-2
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人力(1)班姓名学号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公共危机时有发生。
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
因此,提高政府危机公关管理能力,有效顺利地解决危机,才能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在阐述政府危机公关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危机公关;问题;对策一、政府危机公关的概述(一)危机公关的含义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著名危机公关顾问李华先生提出的“危机创伤理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危机是指公众对我们的态度和印象的转变。
而公众的态度和印象之所以会转变,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伤害。
因此,危机创伤理论认为,对公众造成创伤的事件,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
而危机公关,就是对公众创伤的医治与恢复[1]。
(二)政府危机公关的涵义政府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政府危机公关则指政府在危机事件中通过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以实现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建立政府与公众良好关系的目标[2]。
政府危机公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它是指政府在危机背景下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影响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形象的活动。
二、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公共救助意识不强,救助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相对较差,地方政府虽然重视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但是对于危机事件前的预警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危机救助体系,危机出现时往往不知如何应付,容易引起社会恐慌,这种恐慌引起的后果往往比危机本身更为严重,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平时,在于预防,而不是在于出现危机之后的及时处理。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转 型 的 重要 阶 段 ,此 间社 会 结 构 以 及社 会 控 制体 系也 发 生 着 变化 与重 构 ,传统 和 非 传 统 的威 胁 因素 相 互 交织 ,显 在 与 潜 在 的 社会 风 险 增 加 ,由社 会 风 险 转化
完 毕 之 后 ,该 指 挥 机 构也 就 撤 销 解 散 。 先 关工 作 人 员 回 归原 单 位 。 由此 可 见 , 我 国 尚未 建 立全 国性 的 公 共危 机 管 理 的 常设 机 构 ,全 国 性 的公 共 危机 应 急 管 理 体 制 也 尚未 形 成 。 另 一 方 面 ,我 国 政 府 虽形 成 了 较 为 完备 的垂直 行政 管 理 体 系 ,但 是 部 门地 区横 向整 合 能 力差 。 因
些成绩 ,但是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我 国
目前公 共 危 机 管 理 的现 状 ,依 然 存在 着
很 多问题 。 第 一 ,我 国政 府 的公 共 危 机 管理 缺
的 法制 保 障 。 我 国公 共 应 急 法 制还 不 健 全 ,这 主 要体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一 是 现 行 公 共 应 急 法 制 尚不 健 全 ;二 则 是现 行 公
O RN DE
~
E TR R E} N’ P t 一 管理方略 E S 口]
C L UR UT E 一 一
我 国 公共危 管 理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分析 机
文, 杨洋
公 共危 机 管 理 并 不 是 新 事 物 。每 个
国 家都 会 遇 到 各 种各 样不 尽 相 同的 危机 事 件 。 中 国正 处 于经 济 社 会 剧 变 与 社会
为公 共危机 治 理亟 待解 决的 问题 。 第 二 ,政 府 的公 共 危 机 管 理预 警机 制 不健 全 。危 机 管 理 的核 心 在 平 时 ,在 于 预 防 ,而 不 在 于 出现 了危 机 之 后 的力 挽 狂 澜 ,我 国 目前 没 有 专 门 的危 及 预 警 机 构 。危机 监 测 不 力 。预 警机 制 不 健全 不 仅 在 于体 制方 面 ,部分 政 府 官 员 的危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政府公共关系是将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以服务社会和公众为目的,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一个危机不断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关的决策及其在危机事情中的执行。
本文从7.23甬温撞车事件中,来分析我国政府公共关在危机管理中的现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就是生命的奇迹”这是铁道路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2011年7月23日,d301次列车在甬温线永嘉至温州之间的高架桥上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被记者询问到为什么事故发生后掩埋事故动车车头时及在宣告救援工作结束后在7月24日下午5点,事故发生约21小时后,救援人员在损毁的d3115次列车车厢里发现了2岁半女童项炜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的语言,当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其不满。
目前中国的政府公关很难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职能开始重新定位,政府切实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服务性政府,这是新时期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一、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组织为了维护、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利用现代各种有效传播途径和沟通方式,获取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为目的,对社会公众进行的宣传、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政府活动。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定的管理活动或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维持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公共危机管理:指政府充分运用科学手段,并在其他社会各级组织和公众的协助下,对威胁到环境,社会利益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社会问题和个人因素所引起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在以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疏缓、预防、决策、处理和评估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以避免和减少危机带来的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的威胁,提升政府应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处理能力,达到稳定社会,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目的,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
关于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府需 在 以下几 个方 面着 力:形成 统 一领 导 、分工协 调 的危 机管 理体 制 ,并 成立专 门的应 对部 门 ,建立一支 随 时能够 处 置突发事 件的机 动应 急队伍 ; 把 危 机管 理 的职 能 整 合到 地 方政 府 各部 门 的职 能体 系之 中,整合 到地 方 政府 各政 府 部 门的 日常 工作之 中,引导私 营部 分、非营 利 组织 参 与公共危 机的 应 对,发 挥其 积 极作 用 ;加 强 地 区、区域 和 际 间的相 互协 作 ,提升 危 机协作 应对 能 力。
对策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危期如去年接连发生的南方雨雪冰冻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山西溃坝事件今年又发生的海南东方群体械斗事件以及最近的h1nl流感事件等等这些危机事件严峻的考验着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我国公共危机的管理坚持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地方政府在危机的处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
【关键 词】:地 方政 府 ;公 共 危机 ;问题 ;对 策
目前 ,我 国 已经 进 入突发 公共 事 件 的高 危期 ,如 去 年接 连 发生 的 南 方 雨雪冰冻 事 件、贵州 瓮安 事件 、山西溃 坝 事件 ,今 年又 发生 的 海 南东 方 群 体械 斗 事件 以 及最 近 的H1Nl流 感事 件 等 等 ,这 些 危 机 事件 严峻 的 考 验 着 我国政 府 的 危机 管 理能 力 我 国公共危 机 的管 理 坚 持 分 类管 理 、分 级负 责,条块 结合、属 地管 理 为主的原 则 ,地 方 政府 在危 机 的处 理上 发 挥 着 重要 的主 体作 用。纵 观 近 年来 危 机事 件 的 处理 ,我 们 可以 发 现地 方 政 府 在危 机的管 理 上露 出很 多问题 ,这 是 值得我 们去 深思 和 解决 的。
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
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公共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潜在风险导致的公众利益受损、安全威胁和社会秩序动荡的情况。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公共危机频繁发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现状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导致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对不及时、不得力。
其次,危机应对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有待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责任划分不清晰,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率。
再者,公众参与度和自救能力有待提高,公众在面对危机时的应对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造成了应对工作的困难。
完善举措要解决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应当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应对各类危机事件的制度体系。
同时,强化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政府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危机应对效率。
健全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及与社会各界的信息交流,形成信息汇总、分析和快速响应机制。
加强危机应对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建立危机指挥中心,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提升公众参与度和自救能力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建立灾害预警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危机信息和指导措施,增强公众的应对能力。
举例分析以近年来我国防汛抗洪工作为例,这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危机应对工作。
政府各级部门积极响应,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及时组织救援力量投入灾区,有效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了广泛报道和支持,提高了公众对抗洪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这种应对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结语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共同努力。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危机事件的高发期,面临各种危机,建立和完善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成为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继而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提出提升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现状能力对策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1.政府危机管理概述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乌里尔·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或者基本价值规范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集团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的决策。
[1]当然,在危机界定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一般来说,危机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突发性事件,例如洪涝灾害地震火灾等;二是由社会中的对抗群体统一组织而引起的社会冲突,从而导致社会混乱,这类危机是由一定的社会问题引起的,诸如战争、暴力事件、恐怖主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危机管理指的是政府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为应付这些危机情境所进行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和措施制定、化解处理、动态调整、经验总结和自我诊断的具体措施。
危机管理的目的是变危机为契机,使政府管理超越危机瓶颈进入新的发展期。
危机管理是政府为了避免或减轻因危机情境带来的损害,所从事的一种长期性的规划、不断从中学习并适应的动态管理过程。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是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达到减少损失或将危险化为机会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
政府危机管理分为预防阶段、反应阶段、恢复阶段。
危机管理能力是衡量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我国各类公共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各种矛盾的复杂性增加,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这对党和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及其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处理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有必要对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解决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定义所谓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
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1)政府以及公众公共危机意识淡薄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的理论以及体系还处于构建当中,以至于我国政府官员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危机出现时常常措手不及,有时甚至会引起社会恐慌,产生比危机更严重的社会性后果。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危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政府却忽视对危机的宣传教育工作,广大市民同样也存在侥幸心理,不重视对危机相关知识的学习,更缺乏公共危机实战演练。
(2)进一步规范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跨区域、跨时段的综合性管理工程,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设需要社会各方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在许多情况下,公共危机的处理需要各个政府部门的通力协作与积极配合。
但是,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在横向上是分散的,各部门各自处理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
管理体系是割裂的,即使在公共危机发生后会成立一些工作小组,但这类组织通常也是临时协调不同的部门,抽调人员、资源组建的,缺乏统一的、权威的领导者来协调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关系,体制性的问题所带来的管理与协调不善将占据其很多精力,使危机管理滞后,并发一些其他问题。
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近年,随着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出现的愈加频繁,愈趋复杂,政府部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因此,构建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是当今政府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该文基于天津危险化学品爆炸事件的分析,探讨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扩增,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和追求精神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突袭。
最突出的五种公共危机种类包括社会安全、食品质量、高强度传染病、生态灾害以及事故灾难,且基本都危及到公众生命和制约着社会发展。
2015年8月12日,天津瑞海公司所属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在消防员灭火过程中,现场相继发生两次爆炸。
截至2016年2月5日,天津危化品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出炉,该事件造成165人遇难(其中公安消防人员110人),已经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0亿元。
该事件形成的严重后果不仅是伤害了伤亡者的家庭,更是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不仅作为一种社会管理,也是一种政府管理,它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着政府管理水平的高低。
对公共危机具有预防、控制和重建功能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本应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政府管理方式而运行,但在该事件中,反应出的不是我国政府危机应急管理强大的应对力,而是折射出了政府危机应急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得危机没有事前进行预防,危机爆发后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处置,甚至造成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在为促进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的预防和应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来看,对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进行相关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该文基于天津危险化学品爆炸事件的分析,探讨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再次引发了我们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刻思考,国内的学术上也对公共危机取到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分析与研究,以及研究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政府体制为,不仅是公共行政学上的重大理论课程,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国内和国外的对危机管理的研究以及公共危机的背景。
第二部分首先对本文涉及的公共危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介绍了它的特征和分类;接着又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界定。
第三部分主要从政府机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不高和公众危机意识淡薄等方面,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深入的剖析。
第四部分是根据以上部分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并且了借鉴国外在危机应对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意见与建议,旨在为我国的决策实践提供参考。
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是整篇文章的总结。
关键字: 公共危机; 危机管理;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前言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经济装期,这个时期也是一个公共危机事件多发期。
危机事件的频发,会给我们的社会、任命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会因为人们内心的恐慌而引起的社会动荡,给国家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而人们在面对危机的发生时,往往没有好的应对危机的能力,无法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政府也通常也在危机发生后才想办法处理的被动型态度。
人类社会不是现在才遭遇危机,自古以来危机给人类造成的伤亡与损失几乎可以与文明的进步程度同日而语。
在对抗危机的过程中,政府无疑承担着最为重要的责任。
危机虽然不可能绝对避免,但却可以管理、控制和化解,尽可能减少危机的发生,并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将公共危机装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机,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今年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是迅速的,这也使得危机事件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关于公共危机的论文
关于公共危机的论文篇1浅析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
( 一) 健全了危机管理组织机构。
自 20__ 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全面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项应急预案相继发布,20__ 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危机管理实践,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各项应急预案也逐年更新和完善,危机管理也呈现出快速、成熟发展的态势。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单位基本都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人通常是政府或单位的一把手,副职通常是分管安全或者常务副职来担任,成员通常是直属部门、单位以及地区军警等人员组成。
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保证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把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 二) 规章制度持续完善。
为确保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__ 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理、监测以及事后恢复等环节提供了法律依据。
各地区在规章制度的建设方面也逐渐完善,同时也有针对性制订和发布了相关文件,在明确信息报送、事件处理、事后恢复、宣传报道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一些部门和单位还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定期培训机制和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图。
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为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依据,但是应对公共危机的相关法规总体看相对单一。
( 三) 建立了信息报送机制。
一是信息管理水平不均衡。
信息是贯穿危机事件管理活动全过程的要素,自从我国1994 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国家对信息化的地位也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地区也开始学习信息管理,但是各地区信息管理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经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自然条件也比较优越,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信息管理也相对落后。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6
中国 应 急 救 援
C HINAE MER GENC YR ESC UE
控制的 状 态之 下, 对公 众来 说 这简 直就 是一 场比 公 共危 机还 可怕 的灾 难。
3 、从信息角度来看 ,我国政府 对危机信息的公布往往不够及时、透 明
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发布往往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政府出于种 种考虑并不是很想迅速公布一些敏感 的危机信息。这就导致了权威信息发 布缺位,信息空间被流言占领,信息 恐慌演变成社会混乱。与此同时,部 分媒体出于对商业利益的追逐,热衷 于炒作危机事件。这就给本来不甚稳 定的危机社会心理造成雪上加霜,人 人自危。以致造成集中抢购某一物资 或者逃离某一区域,给政府的危机管 理带来极大困难,对经济、社会的发 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以至于 这种影响在危机过后依旧存在。如在 “非典”中,我国政府的权威就遭到 了严重的质疑。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一般是指政 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 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 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 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 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 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 理活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应 调动一切力量,采取必要措施以达到 化解危机,保障公共利益,恢复社会 秩序的目的,进而促进社会发展。
三、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对 策研究
1 、完善我国公共危 机管理法律 体系,使公共危机管理在依法、有序 的环境下运行
在 法治 的环 境 下, 只有 加强 立 法才能在危机到来时有序的进行相关 活动。我国目前关于公共危机的立法 很散,还缺乏一部对公共危机管理共 同规律的总结,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法 律。这就导致在应对复合型的公共危 机事件上权威性不够,协调性差。所 以我国应加快立法,甚至成立专门的 法律工作机构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研 究、立法、规划和监督。此外,政府 还应对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文件 进行详细解释,并开展有效的宣传教 育活动,使之能够充分了解这方面的 知识,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做到依法 行事 ,平 和心 态, 协助 政府 共 同应 对,而不是流于形式。
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政 府 应 对 突发 公 共 事 件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分 析
陈 默
摘 要 :政府是 处理 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主体 ,政府的一项重要 的职责就是正确认识和 应对这些 突发 公共事件 ,然 而我 国政府在 处理 重大突发公 共事件 的各 个环 节上依 然存在 不足之 处。要 以科 学发展观 为指 导。培养政府及 其他社会成 员主动应对 突发公 共事件 的意识 ,健 全和 完善政府 对突发公共 事件 的应急管理机制 ,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建 立和 完善 突发公共 事件 应对的 法律机 制 ,进一 步完善政 府信 息公 开制度,提 高政 府应对 突发公共 事件 的能力。 关键词 : 政府 ;突发公 共事件 ;应 急管理
二 、政 府 应 对 突发 公 共 事 件 对 策 分 析
公 共安全 、基础教育等密切关 乎人 民生活的重大 隐忧领 域 ,这些领 域一 旦发生公共危机事件 ,就会造 成不 可预 计 的损失 ,甚 至会 存在 遗 留 问 题。政府部门要协调各部门探索建 立完善的公共危 机应 对预案 ,结 合 中 央或上 级部门下达的指导精 神 , 最终 建立具有地方 特色 的公共危机 事件 应对法律系统 ,切实做到事前有预防 ,事中有处 理 、事后 有善后 。 ( 四)健全应 对突发公共 事件信 息服务体 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 社会大众急切需要的就是了解 公共 危机真相 和危机信 息 ,需要政 府部 门 兑现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建立 和完善 应对公共 危机事 件的信息服务系统。在网络化 、信息化的现代社会 , 政府 部门 的阳光政 务, 信 息透明化 ,满足公众的知情 权成为预 防和处 理公共 危机事件 的重 要手段。我国已进入经济新 常态的经济社会 发展转 型时期 ,大数 据时代 的已然覆盖全社会 ,数据信息传递 的特点推 动政府部 门必须实现政 务信 息公开化 。“ 网上政府”要逐步实现政 府系统全覆 盖 ,将 网络 信 息化 纳 入政府部门未来的发展规划之中 ,在政府 内部建立 电子政府系统 ,在政 府和公众 之间建立一个相互 沟通和交 流的桥 梁一 突发公共 事件信 息服务 体系。 ( 五 ) 减 少政 府部 门 对媒 体 的干 涉和 管制 、切 实发 挥 媒 体 的 正 能量 。 传 统纸媒 和现代媒体 在公共 危机事件 预防、处理 、 善后 阶段 中发挥 着重 要的正能量 ,首先 , 媒 体可 以在公 共危机 事件发 生之前进行 信息 预测 。 其次 ,媒体可以在公共危机事件发 生 中及 时通报 危机事件 发展新 动态 , 让公众及 时了解公共 危机信 息 , 切实 减少危机发生过程 中造成 的不 必要 的损失。最后 。媒体在公共 危机事 件发生后 , 及 时呼吁 公众参与 到公共 危机善后恢 复当中 ,改变单 一的政府 帮扶受灾地 区的传 统模式 ,提 高政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3年11月22日11:17 来源:人民网作者: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26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阶段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制度系统不断发生变迁,利益和权力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着重新分配,导致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出现。
洪涝灾害、地震、空难、SARS、禽流感、矿难等天灾人祸频发,我国已经进入危机高发时期,在这种情势下,加强并完善政府的危机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能够产生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大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危机具有结构不良、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使人们无法在短期内确定危机性事件的演变趋势。
危机既能起到社会安全阀的积极作用,又有破坏性、消极性的一面,而从社会现实来看,危机往往对经济和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危机从发生到消亡,一般要经历潜伏期、暴发期、持续期和解决期四个时期,因此,建立危机的预警机制,在危机潜伏期及时发现并遏制,是危机管理的第一要义。
对应于危机的四个阶段,危机管理也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危机前的预防、危机前的准备、危机暴发期的应对、危机结束期的恢复,这四个阶段通常简称为PPRR,即指预防(Prevention)、准备(Preparation)、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
尽管危机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复杂工程,但仍应遵循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原则,包括第一时间原则、全局性原则、主动面对原则、科学合法原则、预防第一原则等。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时的自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和秩序,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政府危机管理是与企业危机管理相对应的概念,但与企业危机管理在管理主体方面不同,政府危机管理面对的利益关系和危机影响的范围更为广泛。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张婷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19期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表现出来的应对能力直接关系到权力行使的效用,关系到公共危机处理的结果,关系到社会效益的损益情况。
政府在公共危机处理中一旦出现失误,必然会引起负面效应,这部分负面效应必须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此承担相应责任,这也是政府问责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实施的应然性。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的现状我国目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实施政府问责,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及危机意识,从而推动政府效能建设。
政府问责从整体上讲,主要以行政问责制为主,包括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两方面的问责。
我国在法律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问责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
问责的主要法律依据只有《公务员法》,但缺乏对公务员权、责的明确划分及对违法责任主体的处理办法,导致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问责实践中出现无法可依或依据不足的情况。
在问责内容方面,异体问责中的司法问责、政党问责与同体问责中的政治问责互相补充,构成了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内容体系,这一体系在逐步的完善过程中。
具体到公共危机管理的问责中,往往这些问责会同时发生,约束和规范政府及工作人员的行政权力行使过程。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政府问责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表现为公共危机中涉事政府的自查意识不足。
我国的政府问责中问责主体主要是同体问责,是政府系统内部自上到下的问责,NGO与公民缺乏问责的具体权力,而问责客体是政府机构这一人格化的主体,难以明确责任人。
政府人员在应对公共危机时,缺乏责任意识,大部分危机事件的曝光都是由媒体披露出来,社会舆论和上级政府的施压,才使公共危机中的涉事政府展开危机的调查与处理。
其次,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问责制度化不足,表现出问责的随意性。
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2018年 7月 第 l5卷 第 7期
湖 北经 济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社 会科 学 版 )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各 行 各 业 ,都 需要 有 专 业 性 的 人 员 实践 操 刀 ,在 公 共 危 机 管 理 这 一 领 域也 不 例 外 。但 是 在 我 国 的大 学 课 程 设 置 中 很 少 有应 急 管 理 的 教 学 ,在 我 国 的公 务 员培 训 中 ,也 缺 乏 公 共 危 机 管理 的 内容 ,这 些都 使 得 我 们 的 政府 丁 作 人 员 在 遇 到 危 机 时 往往 不 知 所 措 .难 以做 出科 学 的判 断 和 决 策 、而 且 ,在 很 少 重 视 专 家 学 者 的 参 与 ,虽 然 有 时有 专 家 学 者 的 研讨 .但 他 们 的话 语 权 并 不 高 ,其 观点 也 就 很 少被 采 纳 。
统 的公 共 危 机管 理机 构 。 每 当公 共危 机 发 生 时 ,地方 政 府 往 往 调 配人 员 形 成『艋时 工作 小组 、建立 短期 机 构 。这 些机 构 和 人 员 . 只是针 对 某 一事 件暂 时成 立 的 。这 往 往 会导 致 这些 机构 在 与 其 他 政府 部 门 交涉 沟通 时 遇 到 阻碍 ,妨 碍公 共危 机 的 解决 管 理 。
关键 词 :地 方政 府 ;公 共危 机 管 理 ;问题 ;对 策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在面临各种公共危机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公共危机无处不在,可能涉及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疫情爆发等各种事件,这些事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危机处理者,承担着管理和协调各种资源,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决策不透明、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着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
本文将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在危机发生时,政府和公众、媒体之间的信息通常存在着不对称。
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权威性,但往往在处理信息时存在着保密、控制信息的倾向。
这使得公众无法了解真实的危机情况,导致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政府和媒体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导致危机信息传播受阻。
2. 决策不透明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缺乏对公众的沟通和解释。
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不足,容易引发公众的不满和质疑,影响政府在危机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 资源不足面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危机,政府可能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
资金、人力、物资等资源不足会影响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使得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增加了危机的风险和影响范围。
4. 应急能力不足危机管理需要政府有一定的应急能力和机制,但在现实中,政府的应急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着不足和薄弱。
缺乏完善的预案、不足的人员培训和演练,使得政府在面对危机时显得不够强大和有力。
二、对策提出1. 加强信息透明度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和媒体发布危机信息,确保公众了解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传言。
政府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和渠道,与公众、媒体建立更紧密的沟通联系,让信息传播更加顺畅和透明。
2.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危机应对的能力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40603作者简介:王 欢(1990),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当代行政制度。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王 欢(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威海 264200)摘 要: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政治社会系统不断变迁,利益和权力也不断进行着重新分配。
我国又处于自然灾害频发区,致使自然和社会的各种不稳定的因素频现,加之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公共危机一旦爆发,其破坏力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政治动荡。
通过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的实际和已有文献资料,提出了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更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14)03000606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无论是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还是文化方面的建设均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成就。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公共危机频发且破坏力巨大,而我国政府近年来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反映出了许多不足之处。
我国现代学术界对公共危机处理中政府行为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
但是,随着公共危机频发,引发了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陆续出版了一些研究论著,如薛澜、张强、钟开斌著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5月出版的枟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枠一书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时间序列、组织行为、决策过程等进行了分析,对美国等国家的危机管理体系和管理机构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结合大量的突发事件案例分析,对中国危机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剖析。
中国人民大学张成福教授的枟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枠指出了公共危机的特点、危害,并提出建立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Comprehensiveandintegratedemergencymanage‐mentsystem),即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整合组织和社会协作,全程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论述公共危机管理类的硕士、博士论文也数量庞大。
各类管理类教材也或多或少涉及公共危机应对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近年来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实际举措和目前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基于公共危机及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特点等,探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不足并略抒陋见,提出一些提高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一)公共危机的内涵与影响关于危机的基本定义,多位学者给出不同的定义,综合各种观点来看,危机往往是一种突发性的紧急态势或事件,可对组织及其人员、服务、产品、声誉等造成危害,甚至对社会系统造成威胁。
这就要求决策者迅速应对以消弭负面影响。
一般来讲,紧急事件一旦涉及较广泛的公共利益,且必须由以政府为主的公共危机管理部门处理的危机,便可划入公共危机范畴。
关于公共危机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是核心观点趋向一致,即公共危机是一种突发性的紧急态势或事件;公共危机威胁多数公众利益;公共危机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社会关系,威胁社会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等等。
[1]由此我们得出公共危机的定义:公共危机是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众6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利益,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公众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情况和非常事态,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与破坏性、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及持续性和扩散性的特点。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公共危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巨大。
概括来说,危机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公共危机造成财产与生命的损失。
公共危机一旦爆发,会破坏基础设施,破坏人们正常的生产及服务,致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发展速度减缓、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还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第二,公共危机对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产生影响。
从本质上来看,公共危机的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和政策上的失误、政府与民众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等等造成的社会公众对政府失去认同感与信任感。
这种信心危机一旦蔓延,就会产生连锁效应,就会使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的发展与稳定受到威胁。
第三,公共危机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任何公共危机的突发都可对本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全球。
如1994年在印度某地发生鼠疫,虽然死亡人数不多,但由于当地政府处理不当,加之鼠疫属于传染性疾病,引起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恐慌,造成了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危机都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对危机处理不当,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反之,公共危机发生又包含着新的发展机遇。
从公共管理的意义上而言,危机的出现可以促使政府发现、应对、解决公共问题,使政府对自己的政策、行为、制度重新进行评估,以改进政府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如果一个政府或者社会足够理性,危机爆发造成的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往往会转化为促进力,而政府和社会往往会关注到导致危机出现的因素或者发展的薄弱环节,从而使之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或经济增长点。
[2]总之,危机既带来破坏和灾难,但是也包含着新的发展机遇。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公共危机管理属于危机管理,是危机管理的特殊类型。
危机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两个分支。
而公共危机管理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整合社会资源,在科学的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通过监测、预警、应急、评估、善后重建等技术手段,预防和减轻公共危机灾害,将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使社会生活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管理活动。
当前世界正处于社会变革期,政府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民众的风险承受心理尚不够成熟,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管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重大,其必要性也日益凸显。
首先,当前世界进入了一个公共危机频发期。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促使了世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使公共危机进入了一个频发期。
世界各国面临的公共危机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类型趋于多样化,规模与破坏力也前所未有;从自然的角度看,由于人类发展忽视地球的生态环境,致使世界上自然灾害频繁,灾害种类多、灾害损失严重。
其次,全球政治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任何一国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性危机都有可能扩散到整个世界。
任何一种公共危机都可能是国际性的公共危机,同样,任何国际性的公共危机在一定意义上讲又都是本地区的公共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贸易上的全球化加速了公共危机的传播,增强了公共危机辐射效应。
第三,城市化进程加快,都市生态更加脆弱。
城市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物质和生活条件的同时,又增加了我们遭受公共危机危害的破坏性和可能性。
城市是大规模人口的聚集地,且人群流动性高,一旦发生地震、疫情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其破坏程度也极大地增强。
第四,社会压力增加导致公共危机的频发。
随着社会竞争机制的不断深化,人们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发生重大变化,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或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心理疾病的患者或潜在患者。
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冲突导致一些人敌视、报复他人和社会,从而引发公共危机。
总之,当前社会中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变成了社会生活的常态,公共危机几乎是无时没有、无处不在,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刻不容缓。
政府作为公共危机应7王 欢: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对主体,承担着管理和应对公共危机的责任,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3]二、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成因我国目前公共危机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公共危机的预警,应急,处理与善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旦爆发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失依然巨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立法较少法律手段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就显得十分必要。
整体而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我国尚缺乏一部正式完整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关于危机或者紧急状态的规定在我国的宪法中也没有体现,政府的紧急状态应对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授权。
因此,为了使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使危机管理工作具有法律依据,必须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
(二)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责任不够明确,尚未形成科学、协调、高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另外,目前我国的公共危机应对是以政府管理为主,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作用微弱。
高效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必须让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私营组织、非营利组织等都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才能使公共危机得到更为迅速、恰当的应对。
(三)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降低公共危机损害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其发生,而不是出现了危机之后的力挽狂澜。
这就需要公共危机的预警工作。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危机预警机构。
危机监测不力、预警机制不健全有体制方面的问题。
部分政府官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弱,对于具有潜在危机性质的一般事件认识不到位,危机意识和心理适应能力比较差,同样影响着预警机制的正常运作。
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机制也不完善。
首先,我国政府组织的层级、部门较多,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各级政府间以及不同地区的同级政府之间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欠缺。
其次,政府与社会公众、大众媒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这会使政府在危机爆发前和爆发初期难以及时、准确地收集有效信息,无法及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而影响危机处理的整个过程。
危机事态得到控制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过程的结束,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估主体单一,二是评估的标准不统一,三是评估对象的片面性。
[4](四)政府及公众的危机意识薄弱应对公共危机,关键还是要靠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恢复社会生活常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共危机种类比以往大大增多,出现的次数也逐渐增加。
既有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传统类型危机,也包括恐怖袭击、生态破坏等新型的危机。
如果没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危机一旦爆发,往往导致政府与社会措手不及,无法在第一时间制定应对危机的策略,造成的损失也将增大。
(五)公众的危机承受和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在近些年的公共危机预防工作上,我国政府平时忽视危机的教育宣传,很少组织公共危机应急演习,而普通民众平时也极少学习危机相关知识,并且对公共危机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这就使得公共危机一旦爆发,政府与社会均无法应对;在危机面前自救与互救能力也很薄弱,如在公共场合发生紧急事件时造成的踩踏事故、秩序紊乱、惊慌失措,以及大规模疫情爆发时的囤积稀缺商品、谣言传播等,更加重了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