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联盟运作模式的成熟阶段
知识产权运营核心要素
有哪些知识产权运营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运营离不开三大要素:知识产权运营的客体(即知识产本身),知识产权运营的主体(即知识产权运营方),以及知识产权运营的环境。
运营客体从知识产权的存量来看,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年4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识产权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专利方面,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87.2万件;商标方面,有效注册量超1000万件,著作权方面,我国登记的著作权数量也位于世界前列。
这些存量知识产权为我国知识产权的运营提供了大量的运营客体。
运营主体从运营主体来看,知识产权权利拥有人可以自主对知识产权进行运营,也可以委托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来运营。
自主运营具有直接、反应迅速、方便控制的优点。
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知识产权自主运营的运营方往往信息渠道狭窄,相关法律和金融知识欠缺,运营方式单一;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外,缺乏团队化和专业化。
知识产权自主运营一直以来发展相对平稳。
相比之下,知识产权委托运营近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在我国(港澳台除外)备案的从事商标代理及相关业务的服务机构近万家,注册的专利代理服务机构有1300多家。
另外,还有众多从事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易的机构,这些机构提供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
相对而言,我国从事知识产权投融资运营业务的中介机构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21世纪初以来,随着知识产权运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也出现了新的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化和全方位一出现了全品类知识产权从申请到运营的服务公司,例如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平台化—全国各地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迅速发展,如中国技术交易所和各地涌现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
●互联网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知识产权O20运营方式发展迅速,例如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交易与产业升级平台一一汇桔网()●联盟化—近年来各种知识产权联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知识产权的运营从各个运营机构的单打独斗,变为可以抱团运营。
联盟标准
产业集群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
各学术流派对产业集群的基本假设可以归纳为:具有创新特征的区域范围、一组制度安排、一种战略手段、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区域创新的载体四种情形。
迈克尔?波特(1990)最早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殊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
国内学者陈文华(2007)认为,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中大量企业及相关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以群集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演进的、有效率的中间体组织;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的新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模式。
从实践来看,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网络化和经济外部性特征,由于分工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各种协作关系,发展初期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
漏电断路器和小型断路器产品有国家标准,但零部件品质却没有标准,标准少,标龄长。
2007年,乐清市质监局在漏电断路器行业制定产品关键联盟标准,成为乐清首个联盟标准。
2008年又在小型断路器行业制定零部件联盟标准。
这些联盟标准的出台,填补国内标准空白,强化了行业自律功能。
例如,小型断路器是我市工业电器制造企业的主打产品,日产量500万极,国内市场占有量是非常高的,但这个行业监督抽查合格率始终“七上八下”(处70%-80%之间),一些产品合格率始终提不上去,成为行业的一个痛。
小型断路器由于产品零部件通用性强,大部分实行外包,生产加工工艺相对简单、易于模仿,加上原材料价格的飞涨,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市场空间愈发狭小,行业过度竞争加剧,一些企业迫于生存压力铤而走险,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使产品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
“当时在质监局的帮扶下,以协会名义组织专家组,经过缜密讨论,确定了以塑料外壳、热双金属片、静触点、铜铁件四种关键零部件作为制定联盟标准的起点。
”经过半年多时间努力,2008年8月30日审定并通过联盟标准。
联盟标准有效防止了产业集群发生粗制滥造、低价无序竞争的问题,企业自身的质量意识提高了,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了区域品牌整体竞争力。
产品研发管理体系模式演变
产品研发管理体系模式演变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的R&D管理模式几经演变,目前已经进入第四代研发时代,这一变革推动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企业的R&D管理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践证明,研究并借鉴西方先进R&D管理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R&D为战略手段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我国企业R&D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经验。
一、西方R&D管理模式的演变及其特征根据开发环境以及组织和运作原则,美国学者菲利普A •劳赛尔、卡马尔N •萨德和塔马拉J •埃里克森把R&D管理划分为三个时代。
1.第一代研发:直觉型(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20世纪30-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技术、资金等资源丰富,加之政府的慷慨支持与投入,许多公司实施了所谓的“希望策略”,即雇佣高素质的科学家、工程师,为他们提供最好的设备、最优的工作环境、足够的研究自由,希望他们能够独立地创造新产品、新工艺,从而创造具有商业意义的成果—一收益或市场份额。
在此背景下,第一代R&D管理模式诞生了,即由科学家来组织管理,通过他们对研究项目的确定、实施,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或产品突破,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收益。
最成功的案例是1939年Do Pont公司的化学家Wallace Carothers领导的科研组意外地发明了尼龙,在后来的50年里,尼龙为Do Pont赢得200亿-250亿美元的利润。
在第一代研发管理中,R&D主体并没有明确意识到作为“项目”的研发意义,对这类项目成功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无充分的估计、或采取预先的措施。
因此,R&D目标十分模糊,对R&D的理解可谓“宿命论” 的。
其基本特征是:R&D主体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公司的技术未来很大程度上由R&D部门单独决定,管理者很少提供指导意见,有时甚至根本不知道R&D的进展情况。
专利布局
技术分布分析 趋势分析 地域分布分析
合作关系分析 专利运营活动分析
可分析竞争对手的技术分布情况, 如哪些技术分支专利布局密集,哪 些技术分支属于专利空白领域等。
统计竞争对手的合作申请情况,
可以发现其合作关系,分析哪些
共同申请人可能也是竞争对手, 哪些申请人跟已知竞争对手有合 作关系等。
目录
第三章 针对竞争对手的布局
策略性 体系性
目的性 前瞻性
基本原则
价值性 实效性
匹配性
针对性
基本原则——体系性
纵深发展 领域扩展 竞争替代 关联技术
结构、部件 功能、界面 使用、维护
技术 地域
产品 时间
制备、装配
传统市场 新型市场 潜在市场 竞争地域
技术周期 产品周期 产业周期 专利期限
目标企业专利布局策略
• 抢先沿产业链布局策略——产业发展初期 研究竞争对手的技术动向,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 专利及时进行评估,抢先沿产业链布局专利,阻断
VS
竞争对手产业化的路径和发展空间。 • 包围式专利布局策略——产业快速发展阶段 若核心技术市场前景较好,应采取全面包围的专利
往采取沿产业链布局的专利策略,通过
产品主导型企业
产品主导型企业是指产品实力较强,但技术 创新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 特点: • 一般靠模仿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技术来盈 利,自身没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特
目标企业专利布局策略
• 抢先沿产业链布局策略——产业发展初期 抢先沿产业链布局专利,限制竞争对手产业化的路 径和发展空间。
VS
• 狙击型专利布局策略——产业快速发展阶段 围绕重点产品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方向,进行技术创 新,形成狙击型专利布局,成为竞争对手难以绕过
当前国内专利运营的难点和出路分析
当前国内专利运营的难点和出路分析作者:何菁来源:《中国知识产权》2012年第12期随着最近北电专利拍卖、苹果公司专利战、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专利的运营迅速成为国内外业界的热门话题。
根据调查,国内外一些从事专利运营的企业积极联系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提供有关专利信息,寻找潜在买家。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发掘专利的潜在价值也已经成为国内部分领先企业的自身需要。
事实上,一些成熟的企业已经在为自己手中集聚的大量专利开始认真思索出路。
过去几年,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迅速推进,部分企业和科研院校申请了并且在国内外得到了众多的授权专利,如果这些专利“闲置”,无法转化为商业成果,也无法通过专利运营而带来利润的话,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到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效果。
如果专利的价值仅仅体现在专利诉讼和商品的竞争优势的话,那么专利的本身作为无形资产的价值远远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笔者根据走访调查相关政府部门和中国企业,并结合现有国际上涉及专利运营的最新发展和实际经验积累,现将有关现状、难点分析如下,并且就未来国内专利运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国内外专利运营的现状在现阶段,专利运营的本质上是充分实现专利的财产功能,主要包括传统意义的买卖或者许可专利,也包括通过更加复杂的许可模式和金融运行手段实现价值。
卖方通常出于获利,盘活已有专利资产的目的。
对于拥有大量专利的专利权人而言,申请、维持专利权花费不菲,耗费相当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随着一部分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已久,授权专利数量急剧上升,企业管理层对于专利价值的认识正在逐渐深化。
通过专利运营是获取转让或者许可费用是比较便捷的方式。
买方的目的则较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1)有的买方出于防范或者抵御诉讼的需要,希望购买效力稳定、保护范围宽的重要专利,能够在诉讼中对竞争对手造成威胁,或者阻碍竞争对手的发展路径;(2)有的买方则是看重专利的潜质,希望以比较合理的价格获得优质价格,未来转手出让获利;(3)有的企业,比如电信行业,需要在涉及标准的必要专利许可谈判获得有利地位,对于购买与标准有关的或者是必要专利,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模式分析
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模式分析中国在专利运营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呈现两种模式:高校专利运营模式和国外专利运营引入模式。
高校以其巨大的专利数量为基础来建立专利转化机制。
专利运营这一环节早期并没有受到重视,国内专利运营机构数量少,起步晚,不成熟。
下面介绍几家国内典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模式的情况分析,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一、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一)公司简介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 2022 年,其前身是上海生命科学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
公司由上海市政府、中科院国科控股、上海生科院以及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投资创建,为中科院研究所、大学、其他研究机构提供服务。
图 1 上海盛知华公司构成2022 年 7 月,上海生科院将生化与细胞所发明的蛋白抗肿瘤药物专利和技术进行授权,从而达成与赛诺菲—安万特的专利技术许可交易,合同金额高达 6000 万美元外加销售提成,此交易在国内基础研究成果技术专利领域引起哄动。
(二) 业务范围上海盛知华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是对专利进行商业化运作,主要包括:专利评估、哺育、保护、营销、交易和监督这六个部份。
具体如下:1、专利评估:评价一项技术是否真正具有创新性和技术竞争优势,判断这项技术能否获得有效专利保护,评价这项技术的商业应用方式和市场潜力;2、专利哺育:对于具有潜在专利商业价值的专利技术,提供加强专利保护策略,和进一步开辟推进策略,提高产业化可行性;通过设计新实验,扩大权利要求范围,增加专利价值;制定技术与市场对接的实验方案和商业推进路径;3、专利保护:制定专利申请策略,通过分析专利权利要求范围等提高专利保护质量;4、市场营销:面向全球市场进行专业化的市场分析、市场推介,制定出技术发展的完整市场战略,分析和跟踪最优的商业化路线,协助感兴趣公司对专利技术进行评估,促进其做出进入谈判的决定;5、合同谈判:对专利技术进行价值评估,设计交易结构,合同主要条款和法律细节谈判,合同签署;6、专利监督:合同监控、许可费收取、催促许可技术公司的商业化进程。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指南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指南深入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支撑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需要继续深化产业专利协同运用,需要加快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
为指导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建设,制定本指南。
一、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定义和工作原则(一)定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以专利协同运用为基础的产业发展联盟,是由产业内两个以上利益高度关联的市场主体,为维护产业整体利益、为产业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而自愿结盟形成的联合体,是基于知识产权资源整合与战略运用的新型产业协同发展组织。
(二)工作原则坚持市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创新资源的配置力,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激励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业群体等开展产业专利协同运用。
加强资源整合。
利用联盟化手段整合全产业链知识产权资源,凝聚全产业链创新力量,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降低产业创新成本,提升产业创新效率。
依托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等,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创新服务内容。
联盟内坚持互利互助,丰富服务内容,为成员单位创新发展提供综合服务,提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水平。
坚持开放共享,依托联盟内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开放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二、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主要任务(一)加强产业关键领域知识产权运营1.建立订单式知识产权研发体系。
在产业关键领域,推动相关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创新前端充分对接、过程紧密结合、后续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产权运营为目的,推动建立“产、学、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核心知识产权研发体系,积极构建专利组合。
2.构筑和运营产业专利池。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面向核心技术和产品联合进行多类别、多地域、多层级、多用途的知识产权布局,全面覆盖和有效保护产业创新成果和成员单位合法权益。
夯实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基础工作方案
夯实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基础工作方案全市统筹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高精尖产业进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新阶段,为“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深化开放合作激发产业新活力发挥“两区”建设政策叠加优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体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重组,持续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质升级。
(一)高水平打造一批国际化产业园(片)区高水平推动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建设。
推动北京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大兴组团建设,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巩固扩大两个组团产业基础优势,引进一批高端研发和制造项目,将高端产业片区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换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集聚区。
鼓励顺义区、昌平区、房山区等围绕主导产业方向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协同高端产业片区落地建设国际合作产业项目。
高水平推动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
以推动数字贸易开放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实现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着眼点,推进规则探索、创新政策举措、突破制度瓶颈,增强北京在全球数字领域的先导性、话语权和影响力。
依托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朝阳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打造“三位一体”数字贸易试验区,支持中关村软件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贸易港”和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集群、朝阳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打造数字经济和贸易国际交往功能区、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打造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高水平推动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
重点推动中日、中德等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探索推进双向投资升级,吸引一批国际化经营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入驻,努力建成我国对日、对德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
探索园区国际化建设运营模式,完善类海外环境,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政策。
鼓励全市产业园区提升开发运营国际化水平。
(二)高质量培育一批双向创新载体构建全球创新网络重要节点。
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工商管理考试题库
2023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工商管理考试题库单选题(共30题)1、某汽车经销商推出以旧换新业务,客户参加以旧换新,购买新车享受售价10%的折扣。
这种定价策略属于()。
A.现金折扣B.复合折扣C.交易折扣D.价格折让【答案】 D2、某企业规定年销售额完成500万元的员工,年终全额发放奖金。
该企业所采取的绩效工资的形式是()。
A.绩效奖金B.月/季度浮动薪酬C.绩效调薪D.特殊绩效认可计划【答案】 A3、M公司将2亿元固定资产注入N公司,N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给M公司,则N 公司财务上的变化是()。
A.负债增加B.固定资产增加C.所有者权益减少D.长期股权投资增加【答案】 B4、张某是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其所领导的董事会共有9人组成,则担任董事的每届任期不得超过()年。
A.2B.3C.4D.5【答案】 B5、某企业的一条装配流水线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节拍为6分钟,该流水线的生产能力是()台。
A.120B.70C.80D.90【答案】 C6、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为( )人。
A.3~13B.3~19C.5~19D.5~13【答案】 C7、某农机生产企业生产单一农机产品,其生产计划部门运用提前期法来确定农机产品在各车间的生产任务,装配车间是生产该种农机产品的最后车间,2018年9月份应生产到2 000号,产品的平均日产量为50台,该种农机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30天,生产周期为50天,假定各车间的生产保险期为0。
A.2 500号B.3 500号C.4 000号D.4 500号【答案】 B8、仅适用于规模较小、职位类型较少而且员工对本企业各职位都较为了解的小型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方法是()。
A.职位等级法B.职位分类法C.计点法D.比较因素法【答案】 A9、公司的原始所有权是出资人(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其表现为()。
A.法人产权B.股权C.监事会D.执委会【答案】 B10、(2017年真题)某食品公司通过出口直接将国内生产的食品,销售给国外消费者,该公司采用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是()A.投资进入模式B.贸易进入模式C.联邦模式D.契约进入模式【答案】 B11、下列不属于市场营销微观环境的是()。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指南
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指南发布时间:2015-04-28大中小深入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支撑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需要继续深化产业专利协同运用,需要加快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
为指导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建设,制定本指南。
一、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定义和工作原则(一)定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是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以专利协同运用为基础的产业发展联盟,是由产业内两个以上利益高度关联的市场主体,为维护产业整体利益、为产业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而自愿结盟形成的联合体,是基于知识产权资源整合与战略运用的新型产业协同发展组织。
(二)工作原则坚持市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创新资源的配置力,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激励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业群体等开展产业专利协同运用。
加强资源整合。
利用联盟化手段整合全产业链知识产权资源,凝聚全产业链创新力量,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降低产业创新成本,提升产业创新效率。
依托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等,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创新服务内容。
联盟内坚持互利互助,丰富服务内容,为成员单位创新发展提供综合服务,提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水平。
坚持开放共享,依托联盟内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开放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二、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主要任务(一)加强产业关键领域知识产权运营1.建立订单式知识产权研发体系。
在产业关键领域,推动相关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创新前端充分对接、过程紧密结合、后续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产权运营为目的,推动建立“产、学、研、金、介、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核心知识产权研发体系,积极构建专利组合。
2.构筑和运营产业专利池。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面向核心技术和产品联合进行多类别、多地域、多层级、多用途的知识产权布局,全面覆盖和有效保护产业创新成果和成员单位合法权益。
《创新与创业管理》复习资料
《创新与创业管理》复习资料创新与创业管理1. 列举使商机成功的五个步骤答:1、抓住商机:了解创造商机的因素;计算机会成本;评估风险和回报。
2、通过市场研究调查需求:进行初步讯问;准备资料的搜索;完成研究找出答案。
3、制定计划:询问正确的问题;制定商业计划。
4、确定所需资源:建立人际关系网;满足融资需求;收集技术和技巧。
5、业务管理:保持计划性;提交一份完整的解决方案;培育高级资源。
2.简述创业的五个基本阶段答:阶段1识别商机:创新并勾画愿景;进行市场分析和市场研究;评估竞争状况;定价和销售战略的研究。
阶段2计划的制定和企业的设立:确定目标;开始制定计划;新流程和技术的调研;确定价格、市场和分销渠道。
阶段3确定融资渠道:“资助成长型”公司;保障早期所需资本;保障增长所需资本。
阶段4确定所需资源和计划的实施:确定许可证、专利和版权的价值;增长的组织准备;制定一种可使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模式;管理资金。
阶段5创业的评估和回报:准备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讨论备选方案--出售或合并--上市--形成战略联盟;沟通。
3.成功的营销计划一般具有哪些特征答:1、设置营销目标。
可以是销售收入、也可以是市场份额,还有些别的指标2、将产品出售:销售和分销。
合适的渠道:经销商、分销商、批发商或是代理者等3、设置定价战略。
明确的价格策略。
4、提高知名度:广告、公共关系和促销。
5、零售点分析指南。
销售点指南。
6、未来的营销行动。
4.在创业中隐藏潜在利润的基础有哪些答:1、源自购买增长的利润。
个人可能会购买更多产品或强化他们的购买行为。
2、源自运营成本减少的利润。
当顾客更有经验时,他们会减少对供应者的需求。
3、源自推荐其他顾客的利润。
这能节约成本。
4、原子价格的利润。
在有些行业,新顾客常常获利于介绍性促销折扣。
5.简述市场细分的五种方法答:1、按人口统计信息细分:基于年龄、收入水平、性别2、地理细分:划分区域市场3、心理细分:将顾客划分为文化群、价值群、社会群或其他可能对顾客分类有用的有趣的类型。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的专利池构建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的专利池构建张希华;李冰祥【摘要】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成立对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作为已经在国内外产业界趋于成熟的专利池制度,也可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简单介绍,分析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专利池的可行性,对专利池构建模式的选择和管理等重要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专利池提供有益借鉴.【期刊名称】《科技与法律》【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专利池;构建【作者】张希华;李冰祥【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济南250100;全球能源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山东),济南250061;淄博市纪委机关,山东淄博255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13.4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指“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
”[1]作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形式,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于2016年3月29日成立。
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后续的发展模式与组织形态,引起了广泛关注。
而专利池作为一项在国内外产业界已逐渐走向成熟的运营模式,在技术标准和专利运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成立必将在能源领域催生大量的新科技、新技术、新专利,甚至在行业的现行技术标准和专利技术层面上形成全新挑战。
那么,现代专利池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能否有效适用?在该组织中构建专利池又与普通专利池之间有何差异?在具体运营模式的选择上又该何去何从?本文将重点讨论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构建专利池的相关问题。
一、相关概念介绍(一)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英文名称: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英文缩写:GEIDCO)成立于2016年3月29日,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发起成立,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也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首个合作、协调组织。
廖建文:竞合——竞争的新思维
廖建文:竞合——竞争的新思维∙更多分享∙人人网∙新浪微博文章来源:《哈佛商业评论》2013年第3期(三月)竞合是将合作和竞争结合起来,通过合作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同时通过竞争来瓜分它。
■文/廖建文孙维佳在传统的企业战略研究中,企业间的关系被分为竞争与合作两种形态——企业间通过合作改善行业整体生态,解决的是将蛋糕作大的问题。
而企业间也在为市场份额进行竞争,解决的是如何分配蛋糕的问题。
两种形态被认为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
但行业的复杂多变,单纯的竞争或合作已经难以描述企业间日益复杂的关系。
在同行业内企业互相竞争的同时,企业又有为行业共同的利益互相合作的要求。
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与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竞合。
竞合是一种将合作和竞争结合起来的理念、过程或现象。
它意味着通过合作创造出更大的商业价值,同时通过竞争来瓜分它。
随着企业发展,由于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限制,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承担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市场风险。
脱离协作的完全自给自足,不仅不可能,也不可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与直接竞争对手间开展某种程度的合作:西门子和飞利浦联合研发新一代半导体,佳能向柯达供应复印机,Philips和Sony共同开发娱乐播放器;IBM和Apple共同开发PowerPC芯片技术,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美国汽车企业通过合作来应对马自达、本田等日韩车企。
这种竞合关系,正在成为商业界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通过竞合改善行业整体经营环境传统战略思维往往认为行业整体环境是静态的,将其视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提供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并认为这些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
但直接竞争者可能通过竞合对构成行业环境的各个要素进行影响,从而改善和优化行业整体经营环境,提升行业盈利性。
行业整体环境的构成消费者:竞合能够增加市场规模,吸引更多潜在顾客。
首先,在新技术或产品进入市场时,竞合能够统一技术标准,降低顾客选择的机会成本,从而鼓励顾客选择新技术或产品。
专利和商业秘密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利弊衡量
步衡 量二者作 为商业资产 和策略 资产在知识 产权经营管理 中 的利弊 . 从而评估 出它们现实价值 和未来价值 , 以及对整个企 业 的商业 经营和战略的影响 , 只有这样 , 才能让它们以最适合 的 ” 身
一
【 参考文献 】 [] 1兰德斯 、 波斯纳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金海军译 , 《 , 北
纳所述 , 专利法 于商业秘密法各 自克服 了对方 的缺点 , 如果 没有 对 方 的存 在 ,则 任 何 一 方 都 绝 不 可 能 令 人 满 意 。【 】 】 因此 , 在传统技 术转移 的意 义上 , 二者被 看成一种纯粹 的防
进行科学的规模经营 , 而商业秘密对于许可 、 转让 、 联盟 等经营形 式 因自身制度原因都有局限性。 目前 , 以全资子公 司推广形式进 行商业秘密规模经营最为常见。对于二者在经营管理 中转移的利 弊, 专利能科学评估价值导致其操作性强 . 推广范围和市场前景可 以预测 , 能够成为盈利工具和反致工具 , 控制他人知识产权战 略, 同时 。 专利国际规则的 日益成熟 , 导致专利转移经营比较成熟。而 商业秘密也有自己的灵活性 , 可范 围广 , 许 标准低 , 限制少 . 法律 能 控制核心技 术, 容易操作 , 在一对一 的经营上有优势。如何在具体 的战略和策略上使用专利和商业秘密 . 需要对二 者在知识 产权转 移 的各种方式中面临的各种利弊全面分析 . 这种在动态经 营管理 中的优劣只是相对的 , 在不同的技术 和阶段 , 应有不同的考虑。
一。Biblioteka 在传统法律保护意义上 , 是以商业秘密还是专 利进 行技术转 移 , 般考虑专利 和商业秘 密的下列因素 : 利以技术公开 为对 一 专 价 , 业秘密 以保密为条件 ; 商 商业秘密可通 过独立的创造 活动和 反 向工 程被多个权 利主体共存 , 专利则否 ; 利需 要符合法定 要 专 件, 商业秘 密则 比较 灵活 , 要求较低 ; 专利维持 成本不菲 , 商业 秘 密则取决 于保密 的难易 ; 专利有 法定的保护时 间和范 围, 商业 秘 密没有相应限制 ; 专利在侵权后的举证责任只要证 明侵权 事实即 可, 而商 业秘密则首 先证明商业 秘密权的存在 , 还要证明 侵权事 实存在。其实 , 在企业 的技术转移中 , 从总体上看 , 二者并 无孰优 孰劣之分, 在经济生活 中有 同等重要的作用 。正如兰德斯和波斯
毕业论文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研究
毕业论文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研究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研究知识产权运营是在当代知识产权制度环境下,随着知识产权作为企业资源重要性的提升而提出并适用的企业经营的新课题.知识产权运营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是知识产权运营的基础和保障,知识产权运营则是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最终目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营也是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基本形式,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是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基于知识产权运营的重要性,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建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全面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工作,推进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 不断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加强已有专利技术的实施、转化、转让工作,实现专利价值最大化.要深入研究知识产权制度,充分运用知识产权规则,把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竞争力”.本文将从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一般原理出发,着重对企业知识产权许可,企业知识产权转让,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资入股、证券化、信托等为表现形式的资本运营等进行深入探讨.一、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概述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反映了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资产与实现企业价值的内在关联性.国外有学者提出了“潜藏价值”概念,论证了企业可以从知识产权资产中获取价值以及知识产权资产与企业增值的关系.不过,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实现却离不开有效的运营.“现代企业运营已由原先的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外延到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管理范畴,囊括从运营战略制定、运营系统设计、运营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企业运营对象也由传统的劳动力、原材料等物质要素向知识、服务等非物质要素转变,使得知识及知识产权资源经营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的战略方针是“激励创新、有效运用、科学管理、依法保护”.其中,依法保护是手段,科学管理是基础,激励创新是源泉,而有效运用则是最重要的归属和目的.正如知识产权法专家陶鑫良教授指出:上述方针的灵魂是有效运用,激励创新应落实到有效运用,依法保护也要落实到有效运用,科学管理更应在有效运用,国家与企业知识产权之战略与策略,有效运用是目标,运用有效是关键.知识产权法专家郑成思教授在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解读时也道出了知识产权战略中知识产权战略运营的意旨.他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与思考文章中指出,知识产权制度包含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和将该成果“产业化即进入市场”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将其结合起来可以看成是我们的知识产权战略.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涉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具中运用是创造与保护的延续,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根本所在.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本身属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层面上即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的核心是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功能和特点谋求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实现企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的重点和创造战略、保护战略以及管理战略不同之处在于,它侧重于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产权的资产,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及时有效地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技术产品,利用知识产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而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主要表现为企业知识产权的利用、知识产权产品化、市场化和商业化、知识产权投资和预防与控制知识产权流失等内容.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运作知识产权资产而获取经济效益,最终目的则服从于企业战略,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显然,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战略是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需要牢固地立足于日常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事务上.我国目前即使是知识产权实施情况较好的企业,也基本上是以自行实施为主,实施方式比较单一.200年2月日至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中指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产业化仍然是当前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薄弱环节.这说明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水平,促进技术创新,需要大力培育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属于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范畴.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则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角度来说,包括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保护能力、管理能力和运营能力等;从动态能力的角度看,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属于企业动态能力的范畴.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是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目标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当然企业确立自主创新目标也对其知识产权能力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是企业培育知识产权能力的重要动力.无论如何,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水平,是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的关键.另外,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看,传统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侧重于知识产权保护,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知识经济的凸显,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逐步“从作为法律资产的桎梏中释放出作为商业资产的获利,进而发展到策略资产的境界”,确立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理念.国外一个知识资产管理组织ICMG提出的企业专利管理的五个阶段,也体现了运营知识产权资产的重要性.这五个阶段是:一是发展知识产权的数量;二是以有限的资源获得量多质优的知识产权;三是许可使用并实现经济价值;四是利用知识产权协助企业发展策略定位;五是创造专利领导技术发展,协助企业调整并创造市场空间的战略影响.二、企业知识产权许可企业知识产权许可有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交叉许可、分许可等多种形式.其中交叉许可是实践中运用较多的形式.通过交叉许可,企业可以实现知识产权的等价交换,并可以节省研究开发经费、避免市场风险.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具有互利互惠性,因此企业需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知识产权才能实施.发达国家企业高度重视交叉许可的利用, 特别是专利技术交叉许可.以美国思科公司为例,其与微软、英特尔、通信国际、IBM、罗克韦尔等公司进行了双边交叉许可,相互许可实施对方的专利技术.如在2004年,思科公司与罗克韦尔公司签订VOIP技术创新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根据思科公司专利部门主管罗伯特巴尔的介绍,公司持有大量专利的目的之一就是实行交叉许可,提高谈判的筹码.公司通常以双方或者多方技术联盟的形式实现交叉许可,这样可以保持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控制着新型市场的发展.由此可见,交叉许可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产权许可形式,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特别是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共同对技术与相关市场的垄断.以LED产业为例,20年4月欧司朗与克里签署了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后,标志着全球五大LED产业完成了新一轮专利交叉许可,垄断了该产业上游关键技术,包括该产业链的衬底、外延、芯片等.当然,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许可亦具有各自独到的特点,如在专利许可中,就存在主动对外许可的进攻型模式、以交叉许可为代表的防御型模式、以技术扩散和市场拓展为目的的开放性模式以及以为促进产业而在标准战略适应的合作共享模式等,其中进攻型模式最为普遍,也是通常意义上的专利许可研究对象,在具体实施上它有时通过专利组合模式的运作加以实现;开放式许可形式是知识产权人将自己的知识产权无偿许可他人使用的形式,如开源联盟OMP就是一种开放式许可联盟的方式.企业知识产权许可管理,从以上论述可知,不应将企业知识产权许可行为视为纯粹的一种获得经济利益的行为,而应从许可战略的高度加以把握.在有些情况下,知识产权许可面临树立和培养了强劲的竞争对手,自身失去市场的风险. 美国彩色电视机市场被日本企业占领就是一例:当初美国在彩色电视机专利技术开发上占先,但由于美国本土企业缺乏开拓全球市场的战略构想,而是向日本企业发放专利许可,结果反而使美国企业失去了彩色电视机市场.为了增加知识产权许可的科学性,企业无论是作为许可方还是被许可方,都要进行仔细的论证,以便使许可行为成为增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行为,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一般地说,作为许可方的企业在进行知识产权许可时,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能否扩大本企业在相关产业中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二是该许可对本企业自身是否具有不利的竞争形势;三是该许可能否给本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四是该许可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如本企业只是共有知识产权人之一,在许可时需要遵循共有知识产权许可的法律规范.从企业有关实践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许可确实能够为企业发展和市场拓展带来多方面的效益.以河南宇通公司为例,公司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重视输出技术和品牌.例如,公司在2005年进入古巴市场时,技术和品牌许可同时进行,要求古巴厂商进口的运通客车使用宇通商标,并支付技术和知识产权费用,既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也通过技术和品牌许可时实现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竞争实力.三、企业知识产权转让知识产权转让是知识产权人以出让其知识产权为代价获取转让价金的法律行为.知识产权转让对知识产权人和受让人而言均具有独特的价值:就转让人而言,可以从转让行为中获得一次性收益,收回知识产权开发的投资,并获取预期利润.就受让人而言则可以在不付出开发知识产权的投资和承担开发风险的情况下直接获取他人的知识产权,并且可以利用受让的知识产权占领市场.例如,美国贝尔公司发明半导体技术后,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最早在报纸上获得了这一信息.当时美国人认为半导体的工业化应用为时尚早.盛田昭夫则认为该项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遂购买该专利.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公司率先推出了晶体管收音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益.不过,知识产权转让对双方而言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转让人的风险在于可能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丢掉了可以垄断的市场.受让人的风险则在于通过受让获得的技术存在法律瑕疵或者失去应用价值.因此,无论就知识产权人还是受让人而言,知识产权转让活动均需进行从战略角度进行通盘考虑,综合评估转让的方式、对象、价值、风险等问题.事实上, 知识产权转让已成为当前跨国公司的一种知识产权战略形式.跨国公司通常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为先锋,在技术和产品的产生和发展初期自己生产产品,以获取技术成长阶段的垄断利润.待该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被其他很多企业掌握后,即实施专利转让战略,向他人转让其专利技术,而在转让行为本身中,跨国公司也高度重视转让的策略性,如将技术分成不同类型,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绝不转让,以保持技术领先.与企业知识产权许可一样,知识产权转让也需要对拟受让的知识产权进行全面考察.以企业受让某项专利权为例,首先应对该专利权涉及的技术和市场价值进行评判,防止花费巨资购买落后技术,过去我国很多企业这方面存在不少教训;其次,应对该专利权的法律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在进行相关专利分析必要时涉及同族专利的基础上,明确该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和地域范围、权属、剩余有效期限、发放许可证的情况,以防止其在法律上的任何瑕疵;最后是进行防范专利侵权的调查分析,防止行使购买的专利权而侵害他人的专利权, 为此需要明确该专利权的性质,如是否为从属专利、共有专利.在企业知识产权转让中,海外收购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海外知识产权收购也成为知识产权转让的重要形式,甚至在公司收购业务中,知识产权成为最重要的目标.例如,我国联想集团在2005 年收购IBM PC就是中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并购战略的体现.又如,2003年路明集团收购美国晶体技术公司技术水平处于美国第二、世界第四的光电事业部,收购的资产包括全部生产设备,芯片制造、外延片生长的成熟工艺与关键技术方面的专利数十项,并吸纳了其数十名研究开发人员,为实现技术创新创造了条件.还如,加拿大 3M公司董事艾伦马格拉斯指出,公司认为知识产权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增强核心能力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公司收购其他公司不限于扩大公司规模,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产权.通常,企业海外收购知识产权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收购目标公司的专利技术、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二是并购国外企业,该企业的知识产权自然落入并购企业手中.并购企业则通常也有两种形式:一是资产并购;二是股权并购.后者如202年月我国三一重工收购德国着名工程机械公司普茨迈斯特90%的股权.从国际化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很多是通过并购而发展壮大的.例如,国际大型跨国食品公司法国达能公司非常典型.该公司的并购业务早先以并购单个企业为主,后来发展为并购目标国家或地区相关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试图以品牌收购等形式实现对整个行业的控制.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曾总结该公司的并购策略之一即是广泛收购世界不同市场上的优秀品牌,形成多品牌格局.该公司在并购国外品牌时,还非常注重资本运营战略,实行品牌吞噬和资本输出相结合战略,逼迫目标企业就范.在通过并购的形式获取目标企业知识产权时,应确保被并购企业的知识产权的安全,避免法律风险.现实中就出现过不少并购失误的案例.例如,TCL收购汤姆逊这一国际并购中就存在严重失误,公司截止2006年9月在欧洲的业务已亏损20亿元,受到专利困扰而难以脱身. 为此,企业应对目标知识产权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评估,特别是应重视以下问题:目标知识产权的权属和法律状况,弄清楚拟并购的知识产权的所有者,以及该知识产权是否存在共有或被质押的情况,弄清楚该知识产权剩余保护期限、保护地域和范围,特别是需要明确目标知识产权是否存在权属争议、其真正的所有者是谁、其现行的许可使用情况等,并在并购协议中予以确认,以便万一发生知识产权权属纠纷时能处于有利地位.这一点主要是保障被并购的知识产权没有法律瑕疵,防止和避免法律风险.为此,企业在并购知识产权时,应对目标知识产权的真实性、无争议性和权属状况进行调查,并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担保.以专利技术为例,通常需要考虑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专利保护地域和剩余保护期限、是否存在权属争议等专利权属状况、是否存在专利纠纷等.另外,目标专利是否正在自己实施或者许可他人使用的情况也需要在并购时处理.如果在并购目标专利技术时,专利技术转让方自己仍然在实施或者已许可他人实施,则应明确转让方能否再予以实施的权利,以及被许可方与并购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原则上说,如果没有约定,则在并购完毕后,转让方即不得再实施该专利,转让方与被许可人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转移到并购方与被许可人.②目标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这涉及收购知识产权时的价金问题.收购企业应从技术发展阶段、市场供求关系、替代技术的可能性、同类知识产权价格水平等多方面加以考虑,还应当考虑目标知识产权与本企业的结合度,如拟收购的专利技术和本企业技术发展战略的关联性、拟收购的商标企业形象及其品牌价值与本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的吻合度、拟收购的商业秘密对本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竞争优势的作用等.③被收购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有些国家对重要技术采取了严格的技术管制措施,在收购这类知识产权时就可能遇到被收购企业的政策法律障碍.④收购时机.不同的收购时机被收购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价值不同,如在被收购企业处于经营发展困难时机,需要通过变卖知识产权资产等走出困境,此时收购对自身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资产所支付的价金可能较小.如路明公司收购美国晶体技术公司光电事业部,就是利用其遭受意外重大打击出现运营困境之际,收购价格只有约,000万美元.⑤目标知识产权与收购企业知识产权的匹配性.在现实中,企业知识产权的实施很多采取组合策略.被收购的知识产权和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形成一定的匹配效果,有利于实现企业无形资产增量价值,因此在并购时考虑被并购的知识产权能否与已有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组合,形成集群效应,是很有益的.认识这一点,还可以从“战略并购理论”得到理解.根据该理论,企业实施并购战略时应考虑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侧重于相关的业务和能力发展.波特教授曾对财富500强企业的并购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与核心业务有关的企业并购能较好地进行整合,而被并购的与核心业务关系不大的企业在5年后大多数又被重新剥离.与企业知识产权并购一样,越是具有相关性的知识产权,并购后产生的协同效应越好.具体地说,企业在选择并购目标时,应注意目标企业的知识产权与本企业知识产权的协同关系,保障被收购的知识产权能与本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实现良好的组合,如目标企业的专利技术与本企业的核心技术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就是较好的模式.国外跨国公司实施并购战略时也很重视上述匹配性.例如,前面提到的达能公司以并购实现品牌扩张,其收购本土品牌后,高度重视自有品牌与被并购品牌的契合,通过自有品牌的影响力与本土品牌的整合,强化品牌形象和文化的融合,提高品牌竞争力.外资并购我国企业也会涉及知识产权转让问题,需要审慎对待.为了加强外资并购我国企业这一行为的规范,2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建立我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该审查制度对安全审查的范围、内容、审查程序和工作机制等内容都作了相应规定,反映了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时对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关注.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有:一是重大、基础性技术并购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对外转移应当通过安全审查;二是保密专利在申请、转让、许可等环节上应遵循专利法的规定,由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审查;三是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当事人应当对此进行申报;③四是在外资并购境内企业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商业秘密,防止商业秘密泄密.这些规定有利于在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时中方知识产权的流失,在知识产权方面防范国家和国防安全问题.此外,由于知识产权并购与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大的利害关系,企业在进行知识产权并购业务时,应从知识产权战略高度,将其纳入知识产权战略的范畴.例如,有时并购的目的是为了对抗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此时知识产权并购的战略意味就很突出.四、企业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知识产权资本运营是发挥知识产权资产价值,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变现的重要形式.就政府而言,需要从政策层面鼓励和引导企业知识产权的资本运营活动,如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加大对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的资金保障,对创新型企业加大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充分显示知识产权的价值,培育和完善知识产权资本市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或在境内外上市积极给予支持.政府在知识产权资本运营中,尤其需要加强知识产权资本运营机制与模式的创新,建立金融机制支持知识产权金融的服务机制,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资本市场服务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和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发展,促进知识产权与资本的融合以及知识产权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合作、联营、独资、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身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资本运营,以形成多元化的知识产权资本运营体制和机制,使知识产权的产品化、商品化与资本化、产业化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即指出:要“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这一规定为我国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资本运营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实际上,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颁行了不少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的政策性规定,而这些规定最终还需要在企业层面予以落实.。
专利技术的转化与应用
专利技术的转化与应用
专利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是指将专利技术从研发阶段转化为实际应用
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评估:对专利技术进行评估,包括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商业
化潜力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专利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化可能性。
2. 商业化计划:制定专利技术的商业化计划,确定技术落地的具体
路径和策略,包括市场定位、商业模式、市场推广等。
3. 技术优化:对专利技术进行技术优化和改进,使其更适合商业化
应用的需求,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4. 寻找合作伙伴: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如投资机构、企业或研发
机构等,组成合作联盟或研发团队,共同推进专利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5. 市场推广:将转化后的专利技术进行市场推广,包括宣传推广、
产品展示、市场推销等活动,吸引用户和客户对技术进行采购和应用。
6. 法律保护:在专利技术转化和应用过程中,及时申请和保护相关
的知识产权,尽量避免技术被侵权或盗用,确保专利技术的合法权益。
7.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专利技术的市场表现和商业化效果,根据反馈信息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创新。
通过以上步骤,专利技术可以顺利实现转化和应用,为企业带来经
济效益和竞争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简谈知识产权运营之一:谁是运营主体
简谈知识产权运营之一:谁是运营主体目前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已经提出,在知识产权数量增加的基础上,必须花更多力量提升知识产权质量,特别是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尽可能发挥其最大的资产价值,增强国家、区域、产业、企业竞争力,创造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2015年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之为我国知识产权运营元年。
确实,知识产权运营得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体现了知识产权从创造、保护到管理与运用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知识产权的作用与意义更为突出了。
目前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已经提出,在知识产权数量增加的基础上,必须花更多力量提升知识产权质量,特别是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尽可能发挥其最大的资产价值,增强国家、区域、产业、企业竞争力,创造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一、知识产权运营主体分类所谓知识产权运用就是全面发挥知识产权的战略、资产、信息等多种价值,实现知识产权的战略、经济、法律和社会功能,所以知识产权运用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知识产权运营在内。
而知识产权运营,则主要指发挥知识产权的资产价值,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功能。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部署知识产权运营试点企业工作时,给出的知识产权运营的定义是:“知识产权运营指以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为直接目的的、促成知识产权流通和利用的商业活动行为。
具体模式包括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作价入股、专利池集成运作、专利标准化等,涵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经纪,以及基于特定专利运用目标的专利分析服务”。
由此,我们可以将知识产权运营理解为:知识产权运营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运营实现知识产权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许知识产权运营可能会带来社会、法律等其他意义,但不是知识产权运营应当主要考虑的。
知识产权运营的方式包括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作价入股、专利池集成运作、专利标准化等,换言之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专利联盟策略比较研究
根据 自身状况对专利联盟 制度进行 了本土化 改造 ,建立 了专 利策略联盟 ,并且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然而大陆不管 是理论 界还是实务界对专利联盟这一组织形式 都缺少应有 的认 识和
— —
文选择对台湾地区与大陆的专利联盟策略进行对比分析。
l 台湾地 区与大 陆专利联盟 策略的 相似 性
1 1 专利联盟本土化改造的使命 .
是规模小 、资金有 限的 中小企业 ,技 术依赖 于跨 国公 司 ,面 对国外厂商的巨额专利 许可费用 ,负担沉重 ;同时 ,因为 企 业技 术储 备少 ,也 不可 能与跨 国公 司进行 交叉 授权 ;另外 , 多数 企 业 尚未 建 立 专 利 管 理 体 制 ,掌 握 的 专利 信 息 十分 有 限 。 而大陆同样也 面临此类 问题 。产 品多 由 “ 中国制造” 而不是 “ 中国创造” ,企业对知识产权重 视不足 ,普遍缺 乏知识产权 意识 ,企业缺乏 自主研 发能力 、缺乏 自主知识产权 ,研发成 果缺 乏 ,研 发 成 果 产 业 化 水 平 不 足 。 国有 大 型 企 业 因 其 垄 断 地 位 获 得 巨额 利 润 而 无 创 新 驱 动 机 制 , 中小 企 业 创 新 能 力 不 足 ,技术上受制于发达 国家专 利许可 ,在竞争 中处于 劣势地 位 。从专利联 盟这 个角度看 ,我 国在 电子 、通 信 、生物 及制 药等领域绝大多数 的授 权专利都 是外 国专 利 ,些授权 专利为 其跨 国公 司构建专利联 盟奠定 了 良好 的基础 ,他 们可 以随时 组建类似 D D案件 中的 “ C组织 ” 或 “ c组织 ” 之类 的 V 6 3 联盟 ,对 我 国企 业 实 行 利 益 追 缴 。
深圳LED专利池技术分析与发展策略
深圳LED专利池技术分析与发展策略张军荣;丁璇;袁晓东;孟奇勋【摘要】专利池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忽视,对专利池技术能力进行评估并指出其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专利关系的静态技术信息分析和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动态技术发展分析发现,目前深圳LED专利池已经突显出了若干优势技术,但专利质量和专利结构有待改进,尤其是缺乏较高质量的核心专利,专利池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深圳LED专利池运行发展的建议。
%The role of patent pool in competi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us ass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ability of patent pool and pointing out the direction of its developmen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By employing static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analysis based on patent relationship and dynamic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alysis based on technology lifecycle, it is found that Shenzhen LED patent pool has some advanced technology, but the quality of patents needs to be improved, especially for the core patents, and the patent struc-ture needs to be optimized. There is still a large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operation of this patent pool. Finally, the paper render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operation of Shenzhen LED patent pool.【期刊名称】《情报杂志》【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专利池;LED技术分析;专利关系【作者】张军荣;丁璇;袁晓东;孟奇勋【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徐工集团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徐州 221004;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53.1专利池又被称作专利联盟。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专利运营创新模式研究
·29·
2021 年第 3 期
境变得十分活跃, 参与者通过广泛互动, 从而形成专利运
营市场[4]。 近年来, 中国专利运营事业发展迅猛, 企业将 专利运营实施力度逐渐加大, 政府提出相应政策, 确保专 利运营有效实施。 因受国家政策扶植, 中国各类专利运营
对比项目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专利转让占 比/%
66.2
71.1
78.1
78.0
74.1
81.0
89.6
90.0 85.08 89.2
数据来源: 知识产权出版社智库。
发挥, 实现专利成果商业化及产品化转化。 中国企业专利
申请数量增长迅猛, 但这为企业带来潜在危机、 竞争壁垒。 中 国专利运营活动开展较晚, 缺少核心专利, 主要依托政府扶 植; 在中国, 国外一些企业持续开展大量专利运营活动, 这对 中国企业专利运营活动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基于此, 文章基 于大数据背景, 对专利运营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
析, 研究结论表明, 中国专利运营机构类型较多, 数量增加迅速, 以科研院所、 企业、 专利服务及交易平台为主体构成了中国
专利运营体系; 专利许可是可预期现金流重要途径, 中国专利许可占专利运营活动比重较低, 大多数专利未真正投入使用, 发
展空间还很大。 同时, 文章提出基于大数据的专利运营创新模式, 包括专利技术开发运营创新模式、 以运营机构为桥梁依托高
国专利权质押次数为 4.3 万次, 专利增长率为 26.47%, 专利运 为基础, 加强专利申请、 研发、 许可实施、 维持等专利活动,
营活动中的专利转让占比为 66.2%; 在 2019 年, 发明专利转让 这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必然选择。 根据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 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联盟运作模式的成熟阶段
在联盟发展的成熟阶段,适合采用独立第三方管理模式,即专利联盟的管理事务托付给一家与专利权人没有人事和资本关联的独立第三方承担。
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消解联盟形式可能面临的垄断指控,而且避免了某些强大成员对联盟的直接操控。
同时作为专业化机构的运营也更具有稳定性,企业也可以全心去做自己的事不过由于是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主要的获益者除了联盟内的各成员外,还将包括第三方的管理机构。
对于第三方管理机构,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与政府沟通,建设专利信息平台
管理机构应主动与政府机构沟通,使政府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专利信息服务的平台和专利管理平台的建设。
要开发出规模大、质量高、专业化的专业信息资源库和通用的、面向公众的、方便实用的专利信息检索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和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帮助我国企业随时掌握与专利有关的最新资讯。
(2)制定专利联盟的运行原则
联盟的运行原则是企业自愿参加,管理机构组织协调,专家支撑服务;盟内资源有偿共享,通过产权协调合作,谋求共赢发展。
要加入联盟,必须填写《加入联盟申请表》,经批准后,即成为联盟正式成员。
找知识产权与企业服务,上汇桔网
(3)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服务
设立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急诊室,聘请知识产权法律专家就诊。
当联盟成员遇到困难时,可通过管理机构的电话、传真或e-Mail提出请求,也可以通过管理机构的网站提出请求,寻求解决方案,必要时,应成员的邀请,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或专家将深入到联盟成员的所在地进行辅导服务。
2.联盟工作内容
在联盟发展成熟时,其知识产权积累量丰厚,在行业中大量地进行了许可,具有相当的话语权,所以联盟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长久的眼光对其未来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具体如下。
(1)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与市场标准
要与跨国巨头展开直接的竞争,就要建立国内企业的专利池,并通过有效的市场运作使技术成果转化为自主市场标准,直接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确定,由规则的参与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做到以技术控制市场、创造市场,并非仅仅追随市场。
成为所属行业的技术标准与市场标准的制定者是专利联盟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也是专利联盟的发展所追逐的最终目标。
专利联盟要最终能够成为行业标准的决定者,有三个方面的潜在条件:
一是当联盟发展到最成熟的阶段时,专利联盟组织拥有大量的专利,具有垄断势力的潜
找知识产权与企业服务,上汇桔网
在可能性,由此专利联盟能够协调产量控制和制定共同价格,并且有可能用来建立标准,开发新产品,形成强的市场势力。
二是当专利联盟发展到成熟阶段,其运作可以对外来进入者或竞争对手构建技术与市场壁垒,由于联盟的影响力,强迫竟争对手接受包含竞争者不需要或不想要技术的一揽子专利许可能够获得高额利润。
成功地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的战略,能够起到排除竞争和(或)进行掠夺式定价的作用,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将竞争对手逐出市场,从而维护已有的技术标准与市场标准。
三是当专利联盟发展到成熟阶段,已经成为了行业内部一个重要的中介组织,因此能够争取政府政策的倾斜与支持。
(2)专利中请国际化,开拓国际市场
我国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守住中国市场,同时也要积极进攻国外市场。
鉴于专利权的保护是有地域限制的,在制定自主技术标准、围绕其构建专利联盟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也要积极地走出去,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部署技术标准的核心专利。
企业在积极进行国际申请时,申请地域可包括出口市场、潜在市场及原料供应国。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每个国家的专利制度都不尽相同,我国企业在申请之前应该了解该国或该地区的专利制度。
例如,美国实行的是先发明制,即一项专利只授予最先发明此项技术的申请者,这和我国的先申请制不同。
此外,在进行国际申请时,还要注意国际优先权原则。
找知识产权与企业服务,上汇桔网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不再取决于资本、劳动力,也不是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而主要是取决于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
为此,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构建以专利技术为后盾的技术优势。
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要阻止国外企业的进攻,就必须大力发展自主专利技术,以专利为盾牌。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的开拓,靠过去那种打价格战的方法,效果已十分有限。
这是因为,离开了专利技术的保驾护航,即使通过价格竞争获得了短期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也不会长久。
因此,我国企业要想挺进国际市场、共茶得将发展,就应当精心培育企业自主专利技术,利用专利对其产品和技术进行保护、以技术垄断权和市场垄断权作为武器,排挤竟争对手,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竟争优势。
(3)提高应诉能力,摆脱技术上受制于其他实体的可能性
专利联盟发展到成熟阶段,将在本行业内部建立绝对的技术优势,摆脱技术上受制于联盟外技术实体的可能性。
在市场竟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技术已成为决定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
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竟争,其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明显,由于没有自主专利技术、难以制定自主技术标准,我国企业只能作为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外国公司的打工者,逐渐沦为没有自主品牌、自主技术的廉价“代工商”。
事实上,在目前国际市场竟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往往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导致不但谈不上发展,甚至难以生存。
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市场一体化的态势,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种种规定和
找知识产权与企业服务,上汇桔网
要求,面对国外企业的专利打压,我国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努カ,提高创新能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
加速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突破国外的“专利圈地”。
从长远来看,国内企业若想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必须发展自主专利技术并努力性其纳入技术标准。
这不是单靠某个企业的力量可以实现的,在我国组建专利联,发展专利联盟,最终目的要彻底摆脱技术上受制于其他实体,特别是国外技术组织的打压与控制,通过专利联的发展成熟建立专利预机制,开展专利可下业务,促使专利与标准的结合,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集体应诉能力,共同应路国诉讼,在知识产权方面形成对外国公司的反包围局面。
找知识产权与企业服务,上汇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