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环心内膜与心膜途径联合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体会
幸存者 中 5 %一 1 0 %为 无 器 质 性 心 脏 病 及 体 表 心 电 图 异 常 改
1 资 料和 方 法
极易发作不规则 室速 , 考虑风险高放 弃消融 治疗 , 另 有 4例 术 中 未 标 测 到 理 想靶 点 图 。 手 术 失 败 。所 有 l l 8例 手 术 无 一
例出现并发症。
3 讨 论
1 . 1 一般 资料
选 择 至 少 服 用 一 种 抗 心 律 失 常 药 治 疗 无
室 性 早 搏 是 临床 最 常 见 的心 律 失 常 之 一 , 部 分 患 者 具 有
潜在危险。 射 频 消融 治 疗 室 性 早 搏具 有 可根 治 、 风 险小 、 经 济 等 特 点 。 为此 。 本 文 分 析 了 近几 年采 用单 导 管 射 频 消 融 治 疗 室 性 早 搏 的 疗 效及 安全 性 。
【 关键词] 室性早搏 ; 短 阵室 速 ; 导 管 射频 消融 ; 单 导 管技 术 【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4 1 . 7 [ 文 献 标 识 码】 B
二尖瓣环附近或心尖部 ; 4 1 例 中 消融 成 功 3 4例 ( 8 2 . 9 %) , 未 成 功 7例 。 其 中 3例 严 重 冠 心 病 患 者 术 中消 融 电极 刺 激 心 室
效 ,早 搏 > 1 0 0 0 0次 / 2 4 h或虽 < 1 00 0 0次/ 2 4h但 伴 有 阵 发 性 室速患者 l 1 8例 。男 6 8例 ,女 5 0例 ;年 龄 9 ~ 7 3岁 ,平 均
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1 —2 , 电过程出现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或窦结交 替心率 0 嘶 放
时时间延长至 6 秒 , 0 如无非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 出现 贝 0 41
明成功率高 , 安全性好 。 老年 PV S T患者困动脉硬化 、 循环呼 吸系统等基础疾病并存 , 在操作过程 中应 避免并发症发生 . 本组发生率为 3 2 , .% 比国 内报道 18 . %稍高圳, 可能与样 本
2 讨 论
3m ,隐匿性房室旁路 在二尖瓣环或三尖瓣环标 测到小 A 0s 大 v 心动过速时或心室刺激时 v— , A融合处为消融靶点。
以 1 —2w试放 电 1 秒 ,若旁路被阻断继续放电至 6 秒 , 5 5 0 0 并巩固放电 6 秒 。房 室结双径骆 消融方法均采用 下位法 , 0 PV S T是 老年人 中较常发 生的快速 心率失常。发作时常
次数与非老年组 比较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o ) s 。
表 1 老 年 组 与 非 老 年组 射 频 消融 结果 比 较 { 分钟
老 年患 者 ( 年 组 ) 1 , 1 例 .女 1 例 .年 龄 6 一7 老 3例 男 7 4 l 5
岁, 有反复心动过速发作史 1 ~4 年 。并经病史 、 均 5 0 体检 、 胸片、 心超 、 心电图等检查 , 合并冠心病 5 , 例 高血压病 l 6 例, 主动脉瓣狭窄 2 , 例 慢性支气管 炎 3 , 例 糖屎病 2 ,1 例 例 困室上性心 动过速发作经药物转律过程 中发生窦性停搏 及晕厥。 选择 3 O例同期接受 R C F A的非老年 P V S T患者作对 比( 对照组 )男 l 例 , l 例 , , 6 女 4 年龄 弛~5 岁 。 8 12 常规 方法 . 经左股静脉 、右颈内静脉穿刺 ,放置定位 右房 、右心室 电授 、希 氏束 、冠状窦 电极行心内 电生理检 查 。 侧房室旁道大头由右股动脉导人 , 曲改长鞘或左股 左 迂 动脉 , 或房间 隔穿刺 ; 房室结双经骆消融时 , 大头 电极穿刺 右股静脉导人 。显性预激在窦律下标测到小 A( 心房波群 ) 大 v 心室渡群 )图形 ,融 合或 v渡较体表 预激波 提高 ≥ (
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指南概要
维普资讯 20年105月第33卷第1期』竺盟,!!:・l・3心房率12mn00O/i开始,当起搏至,获后突然终止t房夺l起搏,可有效地转复房扑为窦性心律。
当初始频率不能终常止房扑时,在原来起搏频率基础上再增加12mn必0—0O/i,要时重复上述步骤。
终止房扑最有效的起搏频率一般为房超声阴性者,应给予抗凝治疗。
也()五导管消融治疗在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入口之间的峡部进行消融,以阻断房扑的折返环路,可以治愈房扑。
消融关键峡部造成双向阻滞作为判断标准,可将房扑消融成功率提高到9%一010%。
0扑频率的10一102%3%。
若高位右房起搏不能终止房扑,则可更换起搏部位;或在快速心房起搏基础上再增加期前刺激,型起搏器的功能开发便采用了这一技术。
一些研究证新实。
食管起搏也常常有效。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鲁卡因经许多研究证实,经普罗帕酮、氟卡尼或胺碘酮治疗的房颤患者中,%一0发生房扑。
前瞻性研究表明,房扑152%若胺、依布利特和普罗帕酮有助于提高快速心房起搏的房扑转复成功率。
值得指出的是,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持续性房颤的发生。
此外,在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之前,可出现一段时间的房颤。
()扑的慢性期治疗(6三房表)为主要心律失常,峡部消融后持续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房扑的发生率将会降低。
峡部依赖性房扑患者成功消融后,其房颤发生率取决于消融前房颤的发作情况。
对于仅有房扑的患者,消融术后随访(81)1 ±4个月,颤的发生率为8;房%相反,房扑与房颤并存但以房扑为主的患者,消融术后随访(01)月,颤的复发率为3%;以房颤为主的患2±4个房8而者,颤的复发率为8%。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管消融则房6导单纯房扑或以房扑为主要心律失常的患者效果最好。
二、非峡部依赖性房扑表6房扑的远期治疗建议与峡部依赖性房扑相比,非峡部依赖性房扑较为少见。
多数非峡部依赖性房扑与心房瘢痕有关。
累及心房的心脏手术如先心病矫正术、二尖瓣手术或心房迷宫术等是非峡部依赖性房扑的常见原因。
房室瓣环起源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与射频导管消融
房室瓣环起源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与射频导管消融徐晓薇(综述);林涛(审校)【摘要】The atrioventricular annulus ( mitral annulus and tricuspid annulus ) is a common predilection area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The electrocardiogram of the PVCs originating from atrioventricular annulu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anatomy of atrioventricular annulus ,and to locate the site of the PVCs from atrioventricular annulus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Most of these PVCs can be cured by catheter ablation .In this article,we reviewed the anatomic features of mitral annulus and tricuspid annulu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cardiogram of the PVCs originating from atrioventricular annulus and catheter abla -tion of these PVCs .%房室瓣环(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是室性期前收缩( PVCs)较常见的好发区域,来源于此的PVCs心电图有其特有特征。
AMC起源的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
AMC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正常人和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心室的任何部位均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但心室流出道是其好发部位,此处的室早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
而提示左室流出道来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在体表心电图上的表现也具有特征性,通常可起源于下列部位:(1)主动脉根部及窦部,(2)二尖瓣环,(3)间隔基底部上段,(4)心外膜,(5)主动脉-二尖瓣连接处(aortomitral continuity,AMC)。
尽管AMC来源的室早及室性心动过速并不常见,但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基础和消融策略,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
1.AMC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McGuire等人报道AMC区域存在心房心室连接细胞(AV junctional ce lls),可能是这一区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来源之一。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则除了触发机制以外,局部瘢痕和纤维化产生的缓慢传导也是形成心律失常的基础。
AMC区域存在着支撑瘢痕组织的折返环路,这种折返环路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并且往往可将AMC区域临近结构扩展形成新的环形瓣膜。
另外,AMC区域的纤维化将进一步促进折返环路的维持,导致缓慢传导,从而增加了射频消融的难度。
2.关于AMC2.1 AMC的解剖位置AMC位于主动脉窦和二尖瓣环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毗邻主动脉窦(ASC)和右室流出道(ROVT)。
与其它常见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点不同,AMC区域并非心室肌结构,而是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具体见图1,图2)。
2.3 AMC与LCC的解剖关系(图6)3.AMC的体表图特征3.1文献报道AMC来源室速的心电图既可以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也可以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V3-V6以及Ⅱ,Ⅲ,aVF均表示为主波向上(R/S>1)。
具体见图7。
3.2 Jian Chen等的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除了起源于心肌外,也可由纤维环状结构引起,包括肺、主动脉、二尖瓣等的环状纤维组织。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术操作技术规范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术操作技术规范一、患者选择和术前准备1.必须进行详细的患者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术。
2.应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适合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术。
3.应进行血液、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评估手术风险。
二、术前准备1.患者应在手术前空腹,使用一定量的镇静剂和麻醉剂。
2.在导管插入前,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确保操作无菌。
3.对导管和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操作正常。
三、操作步骤1.静脉穿刺和导管放置:在导管插入处消毒后,选择一个合适的静脉穿刺点进行穿刺,并将导管插入心脏。
导管必须稳定地放置在心腔中。
2.定位和三维电生理图导入:使用放射线透视和导管定位技术,将导管放置在需要消融的心脏区域。
通过导入适当的仪器和技术,获取患者的心脏三维电生理图。
3.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导管对患者的心脏进行电生理检查,确定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起始点和传导途径。
4.射频能量应用和导管消融:根据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射频能量和导管消融位置。
通过导管释放射频能量,将异常传导的组织消融,恢复正常的心脏传导。
5.消融效果评估:消融过程中,应监测心脏电生理图的变化,评估消融效果。
必要时,可进行再次消融。
四、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1.手术结束后,患者应在监护室接受观察,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
2.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心率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4.患者应接受抗凝治疗,避免血栓形成。
5.术后应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评估手术效果。
总结:射频导管消融术是一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技术规范,选择合适的患者,并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术后护理和随访同样重要,以评估手术效果和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右心室前间隔憩室相关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成功消融1例
右心室前间隔憩室相关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成功消融1例杨亚莉;陈延茹;黄晓芳;李岳春;林佳选;林加锋【摘要】报道1例右心室前间隔憩室相关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合并起源于三尖瓣环室性心动过速的双源性室性心动过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标测与消融过程.患者男性,18岁.心悸、胸闷、乏力5年,加重伴头晕1d入院.入院时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反复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时有两种呈类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图形,其中1种起源于三尖瓣环而另1种起源于低位右心室流出道或高位右心室间隔部.结果分别在三尖瓣环10点钟及右心室高位前间隔憩室连接处消融终止2种室性心动过速,术后观察3个月无复发.【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8(037)006【总页数】5页(P436-440)【关键词】三尖瓣环;右心室前间隔;憩室;室性心动过速【作者】杨亚莉;陈延茹;黄晓芳;李岳春;林佳选;林加锋【作者单位】433000 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功能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近期,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右心室前间隔憩室相关同时合并三尖瓣环起源的共同形成的反复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VT),并经多位点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成功,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18岁。
因“反复心悸、胸闷、乏力5年,加重伴头晕1d”入院。
3个月前在当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示阵发性VT。
入院体检:神志清,血压100/70mmHg,脉搏152次/min,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不齐,心率152次/min,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肝脾无肿大。
入院时心电图(图1)及入院后心电监测(图2)示窦性心律,反复无休止性VT,其QRS形态及RR间期有两种呈类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图形,其中 1种在Ⅱ、Ⅲ、aVF呈 rs型、V1~V4主波向下呈rS型,Ⅰ、aVL及V5~V6主波向上呈R或r型,aVR呈qs型;另1种在Ⅱ、Ⅲ、aVF及V5~V6主波向上呈R型、V1~V4主波向下呈QS或rS型,Ⅰ、aVL及aVR呈QS型,两种VT胸导联移行均在V4~V5之间。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成功 ; 或通 过心房起 搏心 室完全预激 时寻找 到最早心
室激 动点 ( 维 的心 室插 入 端 ) 为 消融 靶 点 消融 , 纤 作
右侧旁 路 消 融 无 参 照 物 及 右 侧 旁 路 的 解 剖 特 点 有
关 ;3 该部位 的血 流量较 大 , () 热量 随血 流丧 失较
多, 致使靶点局 部温度 难 以升高 。两 组 电生理 检查 结果 比较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除外 “ aa M hi m纤 维 ”比 较 ) 。
融 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稳定及贴靠好 , 密切注意心 电及影像变化。
15 1 消融终点 8波消失 , . . 电生理检查证实 旁路的
图、 s电图及体 表 同步 1 c 2导联 心 电图 , 断旁 路 , 判 左
或右侧位置及 诱 发 A R , 察心 动过 速 时心 电激动 V T观
顺序变化 ; 通过 电生理检查确定 A R V T的类型 ; 再经股 静脉或动脉 , 人温控 标测 消融 电极 ( B ) 送 A L 进行 具体
波 ) 。 , 14 房 间隔穿刺术 经右股静脉置人 S , . L 长鞘管 , 送 入房间隔穿刺针 , 分别前后位 ( P 和右前斜 3 。 R O A ) 0( A
应用 S S1. A 00统计 软 件 , 用 t 采
广东医学 21 年6 0 2 月第3 卷 l期 G agog d a o 3 第 1 undn i l u Me c !
i± s
2 2 消融结果 .
6 0例 患者 中 ,0 例 手术成 功 , 1 61 9例
复发 , 出现并发 症 ; 术成 功率为 9 . % , 发率 7例 手 85 复 15 , 发症 发 生 率 1 1 ; 手 术 时 间 为 ( 00± .% 并 .% 总 4. 1 . ) i, 均x 曝光 时 间为 ( 5 5± . ) i , 0 6 mn 平 线 1 . 4 2 m n 放
左侧旁道二尖瓣环上消融16例分析
[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2-0141-01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 ciences)2008∶28(2)2000年1月~2007年7月我院采用二尖瓣环上消融治疗左侧旁道患者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住院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20~72岁。
其中1例患者合并房间隔缺损,直接通过缺损口在二尖瓣环上标测满意消融成功。
另有两例患者为A型预激,1例合并房颤,经主动脉逆行法标测及消融不理想,改用房间隔穿刺后在二尖瓣上消融成功。
其余均采用主动脉逆行法,弯曲大头导管到二尖瓣心房侧消融成功。
1.2操作方法对患者常规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及左、右股静脉,植入电极导管于冠状静脉窦、希氏束及右房、右室,并记录局部的心内电图。
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旁道后,穿刺右股动脉,常规注射肝素3000U,以后每小时追加1000U。
将消融导管送至二尖瓣环下标测及放电。
以上患者均因标测及消融不满意后改二尖瓣环上标测及消融成功。
1.3标测和消融显性旁道在窦性心律时标测,寻找最早前传心室激动点(EVA)、AV融合处为靶点。
隐匿性旁道在心室起搏或心动过速时,以最早逆行心房激动点(EAA)、VA融合较好处为靶点,如能标测到旁路电位更好。
多采用60℃、30~40W。
消融成功的标志: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δ波消失,心室起搏VA分离或室房递减传导,各种电生理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隐匿性旁道心室起搏VA分离或室房递减传导,各种电生理刺激不能诱发心动过速。
2讨论对于左侧房室旁道而言,多数医师习惯采用主动脉逆行法,在二尖瓣环的心室侧进行标测和消融。
也就是粗标冠状窦,细标大头导管定靶点,打十字交叉。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在导管顶部弯曲时跨主动脉瓣,尽量减少瓣膜的并发症[]。
但部分患者左侧房室旁道可斜行走行,其最早逆行心房激动点(EAA)及最早前传心室激动点不在垂直于二尖瓣环的直线上;旁路靠近心外膜或合并外周动脉及主动脉瓣疾病时及在二尖瓣心室侧标测VA融合或A波提前不理想。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49例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49例朱来武;于林君;张彦昂;解光辉【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29)008【总页数】1页(P692-692)【作者】朱来武;于林君;张彦昂;解光辉【作者单位】450042,河南郑州,153医院心内科;450042,河南郑州,153医院心内科;450042,河南郑州,153医院心内科;450042,河南郑州,153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49例均为2003-01~2010-12于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行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患者。
男30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66±5.8)岁;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0.5~40年。
其中有高血压病23例,冠心病13例,2型糖尿病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同时安装VVI永久心脏起搏器1例,冠状动脉造影7例,同时PTCA、内支架置入术3例。
术前常规行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血常规、纤维蛋白、INR、肝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检查,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
经股静脉、左锁骨下静脉放置标测电极导管至高位右房(HRA)、右室心尖部(RVA)及冠状静脉窦,行心脏点生理检查后,选用强生公司消融电极导管消融治疗。
右侧旁道、房室结双径路消融前经鞘管注射肝素钠2000 U,左侧旁道经鞘管注射肝素钠3000 U,同时监测血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采用在希氏束与冠状窦口连线中下1/3处小A大V,A呈多向波的下位消融法,非温控导管10~20 W射频能量试消融,10 s内出现慢交界心律为有效靶点,巩固消融90 s;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显性右侧旁路采用在三尖瓣环心房侧、左侧显性旁道在二尖瓣下或瓣上标测小A大V,AV融合或V波较体表心电图预激波提前,非温控导管10~20 W射频能量试消融,5 s内AV分离为有效靶点,巩固消融90~120 s;房室隐匿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右心室起搏或心动过速发作下标测,VA融合或A波明显提前处,非温控导管20 W射频能量试消融,5 s内VA分离或心动过速终止为有效靶点;巩固消融90~120 s。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2例临床分析
500 5 0 2贵 州省 人 民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析 总 结经 导 管 射 频 消 融 分
( C 治 疗 阵 发 性 室 上 性 心 动 ( S T) RF A) PV
16 % , .5 未 现 永 久 性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 动
例, 8 女 1例 , 龄 l 7 年 2~ 3岁 , 均 4 . 平 05± 1. 37岁 , 动 过 速 发 作 史 1个 月 ~ 0年 , 心 3 体 表 心 电 图与 心 内 电生 理 检 查 , 断 为 房 诊 室 折 返 性 心 动 过 速 ( R , 室 结 折 返 A( T) 房 性 心 动 过 速 ( V R ) 体 表 心 电 网 显 示 A N T A型 预 激 2 8例 , B型 预 激 1 7例 , 中合 其 并 高血压 2 1例 , 心 病 2 冠 4例 , 尿 病 9 糖 例 , 数 患者术前 服过 抗 心律失 常药 物 , 多
4 30 6 0 0河 南驻 马店 市 中 心 医 院 心 内科
方 法 ; 有 患 者 术 前 停 用 抗 心 律 失 常 所 药物 > 5个 半 衰 期 。 局 麻 下 穿 刺 左 锁 骨 下静 脉 、 股静脉 、 右 或左 股 动 脉 , 别 放 置 分 标 测 至冠 状 静 脉 窦 , 氏束 , 心 室 , 搏 希 有 起 心房 , 室 诱 发 心 动 过 速 。房 室 折 返 性 心 心 动过 速 的诊 断 标 准 是 右 心 室 起 搏 或 室 卜
速时有无室房逆传 。 性心 律时P 窦 R问
中 国社 区医 师 ・ 医学专 业 2 1 年 第 2 01 7期 ( 3 第1 卷总 第2 @ )6 8期 5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2例体会
单易行,是消融左侧旁道常用途径;(2)经动脉逆行途径在二尖瓣环心房侧标测消融;(3)穿房间隔途径。右侧旁道多采用股静脉
途径消融三尖瓣房侧。房室结双经路选用中位法改良慢径路。结果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32例,右侧旁路5例,左侧旁路27例,房
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30例,其中一例右侧旁路2个月后复发,再次手术成功,手术成率98%。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安全、有
左侧旁路经股动脉逆行二尖瓣环左室侧 消融。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0例, 均为慢—快型,全部采用中位法改良慢 径,平均放电(6±4)次,5~30W放电中结 区反应好。房室旁路32例,右侧旁路5例, 左侧旁路27例,全部房室旁路RFCA的平 均放电次数为4.6次,平均放电25W,最高 50W,其中一例右侧旁路术后2个月复发, 再次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8%。
(1)体表心电图Delta波消失;(2)右心 室起博呈室房分离或室房递减性传导,或 室房顺序改变,希氏束领先;(3)各种刺激 不能诱发室上速;(4)双径路时S1S2程控刺 激无跳跃现象,或静点异丙肾上腺素不能 诱发室上速。
2 结果 所有病例于导管室接受心内电生理
检查。房室结改良靶点定位是通过X线与 局部电位结合,选小A大V及His束电位, 右侧旁路经股静脉三尖瓣环右房侧消融;
效、复发率低。
【关键词】射频消融 室上性心动过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1)12(c)-0147-01
射频消融(RFCA)目前已广泛应用 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其中折返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的疗效尤为肯定,具有安全、有 效、简便经济实用等优点。总结我院2009 年1月至2010年12月用RFCA方法治疗阵 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2例,报道如下。
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研究
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研究杨泽敏【摘要】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选取100例行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时间分改进组和对照组,分析出现心动过速复发率及复发的原因及探讨技术改进后的效果.结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病例共11例,总复发率11%.其中旁道例数为43例,6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3.95%.其中包括右侧旁道19例,复发2例,复发率10.53%;左侧旁道17例,复发3例,复发率17.65%;两条或两条以上旁道7例,复发1例,复发率14.29%.其中,双径路57例,复发5例,复发率8.77%.技术改进后改进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改进前对照组的复发率.结论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以旁道多见,改进组随着此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总结技术要点,进行综合改进,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率明显得到降低.【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09【总页数】2页(P95-96)【关键词】阵发性室上速;复发;射频消融术【作者】杨泽敏【作者单位】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都 44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源于患者心房或者房室的交界区产生的心动过速[1-3]。
大部分由于患者折返的激动所引发,也存在少部分是由自律性的增加及触发的活动所引发。
近年来,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逐渐开始较为广泛的用于临床根治室上速。
本研究通过分析技术改进前后的室上速射频消融术的术后复发情况,探讨复发的原因,为提高手术技巧作贡献[4-5]。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五年间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中的100例,按照其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改进组(n=50)和对照组(n=50),其中,所有对照组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4年8月间接受治疗,改进组患者均是由2014年9月-2016年12月间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
2021/10/10
1
一、病因
(一)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常见冠心病,特别是曾有心肌梗塞患者。 其次是心肌病变、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
(二)其它病因:代谢障碍、药物中毒、延长综合症、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脑心综合症等。
(三) 偶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2021/10/10
阳性标准:
(1)沪波后QRS终末40ms的平均电压幅值<25μv; (2)终末40μv的间期>40ms; (3)处理后并排除心室内阻滞间期>120ms。 VLP阳性与持续性室速有关与室颤无关,阴性的预告价值 高于阳性预告价值。
2021/10/10
3
2复极延缓(QT延长)与QT离散度(QTd):
复极延缓致QTd增大而引起多环路折返可致多形性室速; 离散度: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最长QT的与最短的QT之差 (Qtdmax-QTdmin), QT延长伴QTd增加的心律失常危险性增加,反之并不 增加,如胺碘酮,可明显降低QTd。
24
2 预防复发的治疗:
对右室流出道室速:
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β受体阻滞剂和钙 拮抗剂合用可增加疗效;如果无效,可换用Ⅰc类(普罗帕酮、 氟卡尼)或Ⅰa类(如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药物;胺碘酮和 索他洛尔。
对左室特发性室速,可选用维他帕米尔160~320mg/d。
特发性室速可用射频消融根治,成功率很高。
17
Brugada等人根据发作时宽QRS心动过速时的形态学特征, 结合电生理学诊断,提出了判别宽QRS波的四步诊断法:
(1) 若心前导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QRS波不呈RS型(即呈 QR QS R型)强烈支持诊断室速。
(2) 若心前导联有呈RS型波,且其R-S间期>100ms,即可诊 为室速。(R-S为QRS起点到S波底)
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李毅刚;王群山;陆尚彪;邵芸;Stefan H.Hohnloser;Carsten W.Israel;Gerian Gr nefeld;俞洁霏;谢起裕;舒红【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年(卷),期】2007(0)S1【摘要】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谱、发生机制和导管消融的方法学,使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方法106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进行电生理检查和消融治疗的患者,男72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61±13)岁。
冠心病72例(包括心肌梗死后患者67例和冠状动脉外科搭桥术后16例),扩张性心肌病17例,右室发育不良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4例,心肌炎后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除冠状动脉搭桥术外其他心脏外科术后4例。
常规植入3根标测导管,分别放置在高右房、希氏束和右心室。
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包括心室程序刺激。
所有患者均有自发或诱发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然后行右心室和(或)左心室标测,必要时行冠状动脉窦标测.理想消融耙点确定后,行消融治疗。
结果67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除2例成功的消融靶点在右心室近原起搏器植入部位和右心室心尖部外,其余瘢痕相关的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消融部位均在左心室。
接受常规方法消融42例,消融成功率为86%(36例,以不能诱发临床室性心动过速为终点);接受心室三维基质标测和线性消融25例,消融成功率为84%(20例,以不能诱发任何室性心动过速为终点)。
5例冠心病无心肌梗死史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例患者的发生机制为折返,3例为触发机制,均消融成功。
17例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均为折返,其中2例消融成功的部位在冠状动脉窦; 9例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右束支消融成功;其余6例中4例常规和(或)三维标测、消融后不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
4例右室发育不良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4例心脏外科术后室性心动过速和3例心肌炎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均为折返,分别有2例、3例和2例消融成功。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60例临床体会
必要时应用胰 岛素调整血糖 , 本组 G G IT孕妇 多数 通过饮食控制可达到理想血糖 , 2 仅 例应用胰 岛素。 综上 所述 , I T可 以对 母 儿 造 成 不 良结 局 , GG 但 通过饮食控制, 适当活动及胰岛素治疗 , 可以控制血 糖, 降低母儿 并发症 , 因此 应提倡 对 GG IT早期 诊 断、 及时治疗 , 适时终止妊娠 , 并加强围生儿的监测 。 [ 参考文献 ]
射频消融术 ( F A) R C 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 ( S T 经实 践 证 明具 有 成 功 率 高 、 苦小 、 发 PV ) 痛 并 症少等特点L 。20 20 1 00~ 05年 , J 我院共 收治 20例 6 PV S T患者 , 均行心 内电生理检查和 R C F A治疗 , 取
山东 医药 20 0 8年第 4 8卷第 9期
W , 均放 电 1 平 O次 。房室 结双径 路采 用下 位 法 消融
易 固定 , 在二 尖 瓣 叶 下 靠 近 二 尖瓣 环 处 寻 找 A V或
RC F A治疗 总成 功率为 9 . % 。认为射频 消融是治疗 P V 73 S T的一 种有 效方法 , 术前 充分准 备 , 中精 细标 测 , 格 术 严 控制射频 能量及时间是提高 安全性 和成功率的关键 因素。
[ 关键词 ] 导 管消融术 ; 心动过速 , 室上性 ; 治疗 [ 中图分类 号] R 4. 5 17 [ 献标 识码 ] B 文 [ 文章编号 ] 1 2 6X 20 )9 0 1 2 0 - 6 (08 0- 8 - 02 0 0
11 临床资料 .
20例 P V 6 S T患者中, 18 、 男 4 例 女
的类型 。若为左侧旁道 , 再穿刺右股动脉逆行送人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8例临床分析
人选 48例 已行 射 频 消 融术 治 疗 的 PSVT 患 者 。 年 龄 14 ̄ 82,平 均 (48.5± 33) 岁 , 病 程 1个 月 ~ 3O年 ,平 均 (12±7.6)年 。术 前 常规 进 行 心 电 图 , X线 胸片 ,心 脏 彩 色 多 普 勒 ,肝 、 肾功 能 ,免 疫 系 列 检查 。其 中 1例 为 艾伯 斯 坦 畸 形并 间歇 性 B型 显 性 预激 ,2例 合 并冠 心病 ,8例 合 并 高血 压 ,1例合 并 肝硬 化 。心 内 电 生 理 检 查 结 果 :30例 为 AVRT (男 17例 ,女 13例 ),18例 为 AVNRT (男 3例 , 女 15例 )。 1I 2 方 法
Yu-ning, ZHANG X._Iin//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M edicine, 2008, 17 (3): 285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of radiofrequency current catheter ablation (RFCA)on trea—
form ed re—RFCA in recurrence patients. Conclusion: R adiofrequency current catheter ablation is effect and safe for
treating paroxysm al supraventricu1ar tachycardia.
维普资讯
心 血 管 康 复 医学 杂 志 2008年 6月 第 17卷第 3期 Chin J Cardiovase Rehabil Med,June 2008,Vol 17 No.3
射频消融术治疗5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护 理 研 究 ・
射频消 融术治疗 5 例 阵发性 室上性 6 心 动过 速 的护 理
宫 琦 . 淑 丽 于
中 国医科 大 学第 五 临床 医 院本 钢 总医 院循 环科 , 宁本 溪 辽
17 0 100
【 摘要 】目的 : 探讨 射 频 消融 术治 疗 阵发 性室 上 性心 动 过速 的护理 方 法 。 法 : 5 方 对 6例 阵发性 室 上性 心 动过 速患 者 在 应 用射 频 消 融术 治 疗 过程 中给 予包 括 心 理护 理 、 术前 准 备 、 中观 察 、 后 护理 、 防并 发 症 等护 理 措 施 。 结果 :6 术 术 预 5 例 患者 中 , 消融 成功 5 4例 , 功 率 为 9 .%。其 中 2例 因频 繁 发 作行 第 2次 射频 消 融术 , 后 未再 复 发 。结 论 : 频 成 64 术 射
【 ywo d 】 a if q e c ah tr bai ; ao yma u rvnr ua c yada N rig R h blain Ke r s R dor u n yctee lt n P rx s l p ae tc lr ah cri; us ; e a it o e a o s i t n it
Be x 1 7 0 , i a n i 0 0 Ch n 1
【 sr c】Obe t e T vs gt en rigmeh d f aoyma spae t c lra h cri etdw t dor— Ab ta t jci : oi et aet u n to so rxs l u rv nr ua cy adat ae i r if v n i h s p i t r ha e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王营忠;王晨霞;高燕;王晓彦;刘伟;高波;王妮;赵莉【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08(006)002【摘要】目的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电生理特性,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PFCA)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例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常规放置冠状窦、高位右房、希氏束及右室电极,经右房和右室程控刺激完成电生理检查,确定室上速发作类型,标测并消融.旁道标测和消融:左侧旁道时大头消融导管至二尖瓣环心室侧标测心室或心房最早激动点;右侧游离壁旁道时将消融导管送至三尖瓣环的心房侧标测其最早激动点.消融终点:显性预激delta波消失,心室起搏时房室分离或递减传导,希氏束A波最早;隐匿性旁道消融到旁道的逆传功能消失,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再给心房、心室刺激,VA分离,未再诱发PSVT时消融成功.房室结双径路时消融导管记录到H波,然后将导管顶端下弯进行标测,记录到小A大V波且电图稳定后放电消融,再次心房心室程序刺激,跳跃现象消失,不能诱发PSVT时消融成功.结果 12例患者首次消融全部成功.1例术后并发左侧气胸,左肺组织压缩约30%.未特殊处理,术后3d复查X线胸片气胸明显吸收;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停止放电后恢复窦性心律,调整消融导管位置后成功消融,随访3~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RFCA是治疗PSVT安全、有效的方法.【总页数】2页(P16-17)【作者】王营忠;王晨霞;高燕;王晓彦;刘伟;高波;王妮;赵莉【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相关文献】1.不同曝光方式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吉立双;孙丽颖;刘刚;郑明奇;王乐;朱秀芳;田立2.永存左上腔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 [J], 王云龙;梁卓;王芸;韩智红;汪烨;赵华;任学军;郭继鸿3.应用三维标测指导下近似零X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分析[J], 翁金日;陈金灶;吴清国;黄俊伟4.Carto3全三维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研究 [J], 蒋伟; 范博渊; 李小峰; 郑强荪; 王洪涛5.常规三维与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对比研究 [J], 张爱春; 宁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