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物体表面颜色和光源颜色共同决定
[物体的颜色是怎么产生的]物体的颜色说明文
[物体的颜色是怎么产生的]物体的颜色说明文首先是光源的颜色。
光源的颜色决定了照射到物体上的光的成分。
例如,当物体被红光照射时,物体会吸收除红光之外的其他颜色的光线,只有红光被反射出来,我们就看到物体呈现出红色。
同样的道理,不同颜色的光源照射到物体上,物体会吸收对应的光线,反射出其他颜色的光线,从而呈现出相应的颜色。
其次是物体表面的性质。
物体的表面可以分为光滑的和粗糙的两种情况。
当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光线会发生定向反射,即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出去。
这样的表面会呈现出明亮的颜色。
相反,当光线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上时,光线会发生漫反射,即光线会以各种不同的角度反射出去,这样的表面会呈现出暗淡的颜色。
再次是人眼的感知。
人眼对不同颜色的光线有不同的敏感度。
人视觉系统中的视锥细胞对红、绿、蓝三原色的光线最为敏感,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基色。
其他颜色通过不同程度的混合红、绿、蓝三原色来呈现。
当物体反射出的光线中,含有高亮度的红、绿、蓝成分时,人眼会感知到物体呈现出明亮、鲜艳的颜色,而当反射出的光线中,这些原色成分缺失或混合得不均匀时,人眼则会感知到物体呈现出暗淡、不饱和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也受到物体本身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影响。
物体本身的颜色是指物体本身所具有的颜色特征,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而透明度则决定了光线经过物体时的吸收和传导程度。
透明的物体会让一部分光线透过它,而不透明的物体会吸收大部分光线。
因此,物体的颜色也会受到物体本身颜色和透明度的双重影响。
此外,环境光的存在也会对物体的颜色产生影响。
环境光是指来自周围物体反射的光线,它会混合到物体的反射光中,影响我们对物体颜色的感知。
例如,在夜晚的黑暗环境中,物体的颜色会受到月光或灯光的照射而呈现出较暗的颜色;而在白天明亮的阳光照射下,物体的颜色会呈现出较亮的颜色。
总之,物体的颜色是由光源的颜色、物体表面的性质、人眼的感知、物体本身的颜色和透明度以及环境光的存在共同决定的。
11初二期中考试试卷
泰兴市分界初级中学初二物理期中考试2011年11月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发射时,发射塔周围出现了大量的“白气”,关于“白气”的组成和成因,正确的是()A.水蒸气先汽化后液化B. 小水滴先液化后汽化C.小水滴先汽化后液化D.水蒸气先汽化后液化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4.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B.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大些,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C.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第4题图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5.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A.大声呼救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6、现在市场上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内容也打不开。
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7、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A.放入沸水中煮B.放人温水中泡C.用酒精棉花擦洗D.在酒精灯上8、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9、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10、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熔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11.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第11题图1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A.立竿见影B.雨后彩虹C.小孔成像D.日食13.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14、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 上衣、裙子都呈红色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C.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来灭菌D.验钞机是利用了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16.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
色差的分析介绍
色彩与色差1.色调是彩色彼此相互区别的特性,物体的色调决定于光源的光谱组成和物体表面所反射或透射的波长辐射的比例对人眼产生的感觉,色调体现了颜色在“质”的方面的关系2. 色相是区别色彩的名称。
例如,尽管其色值和饱和度不同,某一系列颜色色彩的色相是相同的-比如说都是绿色3.彩度(色彩饱和度)——颜色的纯粹程度。
是颜色在“质”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颜色纯度。
涂膜表面反射出的光谱辐射单色性越强,该涂膜的饱和度值也越高。
物体(涂膜)的饱和度决定于该涂膜表面反射光谱辐射的选择性程度。
涂膜对光谱中某一较窄波段的反射率很高,而对其他波长的反射率很低或没有反射,表明它有很高的光谱选择性,这一涂膜颜色的饱和度就高。
4.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决定于物体的反射光的强度,是人眼对物体的明亮感觉,受视觉感受性和过去经验的影响,物体表现出对光的反射率越高,它的明度就越高;明度体现了颜色在“量”上的不同。
明度是色彩的深浅-某种色彩靠近白色或者黑色的程度明度是光线的一种可以测量的属性。
明度高的颜色较浅,明度低的颜色较深。
中性色(白色、黑色和灰色)没有色相或者饱和度的属性,只有明度。
5. 三原色光---加色法混合加色法混合的特征是:(1)两种不同的彩色光混合生成另一种颜色,且色光混合的次数越多、强度越大,得到的颜色越明亮;(2)如果两种色光混合成白色,它们就被称为互补色;(3)红绿蓝三色可以混合出其集合范围内的所以颜色;(4)红( R )、绿( G )、蓝( B )三色等量相加生成中性灰色,当R、G、B三色达最高值时,它们相加后的结果生成白色6. 混合减色三原色减色法混合的特征是:(1)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生成另一种颜色,且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得到的颜色就越灰暗、越混浊;(2)C、M、Y等各种颜色等于从白光中减去它们各自的补色。
如:青色等于从白光中减去红光,品红等于从白光中减去绿光,黄色等于从白光中减去蓝光。
(3)青(C)、品红(M )、黄(Y)三色等量混合生成中性灰色, 当C、M、Y三色达到最高值时,混合的结果生成黑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色彩颜色一、光源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区别物体是否是光源,关键要抓住物体本身能不能发光来进行鉴别,不能以为亮的物体就是光源。
二、色散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珠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
1.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
2.白光是复合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3.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折射角不同,从而偏折程度不同。
红色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偏折程度最大。
例如:彩虹——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三、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光、绿光、蓝光等比例混合为白光。
2.红光、绿光、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会得到其它色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色光的作用决定的。
(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透过的色光决定,例如,红色玻璃片呈红色,是因为它只能透过红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
无色透明体能够透过各种色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反射的色光决定。
例如,红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红色光,而其它色光被吸收。
②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③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收任何色光。
④灰色物体无差别地吸收并反射各种色光。
如果反射的较多,则呈浅灰色;如果吸收的较多,则呈深灰色。
思考:大海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海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太阳光进入海水中时,因为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会被水中粒子阻挡、反射而均匀地发散到各个方向,其它色光则被吸收,所以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被散射出来的蓝光、紫光,因而大海看上去呈碧蓝色,同理,天空呈蔚蓝色也是大气散射了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造成的。
第2节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的可见光谱。
色彩的基本知识总结
2 1931年CIE-XYZ系统 在CIE RGB系统的基础上,改用三个设想的原色X、Y、Z建立的新的色度图。
z()
y() x()
x()
这里规定:
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y() 与明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一致。
x() y() z() 分别代表匹配各波长等能光谱刺激所需要的红(645.2nm)、绿(526.3nm)、蓝
(444.4nm)三原色的量。
该标准系统适用于2°视场的中央视觉观察条件(视场范围1-4°) 主要是中央窝锥体细胞起作用。
➢ 各种三刺激值XYZ的计算方法 ——以1931年CIE-XYZ系统为例
1 光源颜色三刺激值的计算:
X k S x
Y k S y
Z k S z k
100
k
S y
色品坐标
x
X
X Y Z
y
Y
X Y Z
其中:S 为光源的光谱分布
k 为比例系数
2 反射物体颜色三刺激值的计算:
发光物体发光强度越高,明度越高; 非发光物体反射比(透射比)越高,明度越高。
• 有彩色:指黑白灰以外的颜色。有彩色的表观颜色有三种独立的属性,即明度、色相(色调)、
饱和度(彩度) 明度:指颜色相对明暗的特性。反射比大的颜色明度高,反之明度低。 色调:各种单色光在白色背景下呈现的颜色,就是光谱的色调。 彩度:指彩色的纯洁性。单色光彩度最高,掺入白光成分愈多,彩度愈低。
y
Y
X Y Z
其中:S 为光源的光谱分布
色彩的基础知识——物体的视觉色彩
知识点五:物体的视觉色彩1、掌握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基本概念。
2、把握视觉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主要内容:一、固有色在正常的光线照射下(自然光),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色彩,被称为固有色,如白色的墙、红色的砖等。
外界条件的变化,会引起物体颜色的改变,这种习以为常的现象,并未改变人们的固有色观念。
例如,一张白纸在红灯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红色,这是特定光的结果,而在我们大脑中的概念纸张仍然是白色。
因此,人们一直认为物体有着自身固有的颜色,即固有色。
固有色在表现上也有一定的规律。
如表面粗糙的物体其反光的强度较弱,但物体的固有色较强(如棉麻织物);表现光滑的物体其反光的强度较强,但物体的固有色较弱(如玻璃、金属等);距离近的物体固有色清楚;距离远的物体其固有色模糊。
因此,物体表面的光滑与粗糙,决定了它对光的正反射与漫反射,决定了它的固有色观感的强弱及各部分明暗对比的程度。
所以,根据物体表面光滑与粗糙的程度,准确地描绘出它的固有色观感,是表现物体质感的重要手段。
二、光源色不同颜色的光源会发出不同的光色,照射到物体的受光面时,物体的色相会产生变化,这种色彩被称为光源色。
光源本身的色彩,通常比物体色彩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光度的强弱、距离远近的变化等有所不同。
光源色的变化,必然影响物体色彩的变化。
不同色相的光源色变化时,对于物体色彩变化的影响能力各有不同。
大致是红光最强,白光次之,再次为绿、蓝、青、紫等。
即便是同一光源,在不同的情况下其色彩也各不相同,光源色越强,对物体的固有色影响也越强,有时甚至会改变物体的固有色。
物体受光部位的色彩,一般是光源色和固有色的间色。
三、环境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使物体受到环境色彩的影响而改变固有颜色,这种色彩称为环境色。
环境色虽然没有光源色那么强烈,却会引起复杂的色彩变化,尤其是物体暗部的色彩变化较为明显。
暗部的色彩除了环境色以外,还有与亮部色彩对比产生的补色。
色彩的形成规律
色彩主要是由于光、固有色和环竟色形成的,单一的明度、色相、纯度是色的因素,在它们之间缺少了重要的一环(环境),所有的色彩都应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中的。
在了解了色彩形成的规律后,我们在色彩写生和欣赏一些色彩作品时就可以解释或明了画面出现一些效果的原因,不会再提出一些不在行的问题,如“布不是这种颜色的啊”,“苹果上怎么会有这么多颜色?”绘画毕竟不是拍照,不是机械的描摹对象,它是通过绘画语言如色彩、笔触等来表达作画者的省美和情感的一门艺术。但话又回过来说要达到这一步光有理论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勤学苦练。
固有色:没有人能够确切的说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色彩。因为自然界是缤纷复杂的,我们可以毫不迟疑的说,自然界拥有多少不同的物象,就有多少不同的色彩。天、地、云、海、树、石等,不仅有着不同的形象、质地,而且色彩也是不尽相同的。但物体固有色又不是绝对固定不便的色彩,它随时随地都在光、环境色的作用变化,我们作画时认识固有色,是说自然界每一种物体色彩都有其特殊之处,这对我们认识色彩起基础作用,也就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具有千差万别的色彩状态的内在原因和依据。一般说来,固有色支配和决定着物体的基本色调,诸如黄梨、红苹果、青菜,在光源色和环境色的相互影响作用下,它们会改变一些自身的色彩,它们不会因光线投射的角度和周围环境的而改变自身的基本色调。可以肯定的说,物体的固有色是我们识别世界上各种各样色彩的第一依据。 光源色:光对观察和识别物体是必不可少的,其对任何物体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离开光的作用,固有色就谈不上呈现,也就谈不上环境色的作用,自然界将变的黯然失色,也就谈不上识别各种色相了。通常意义上,我们以反光作为正常识别色彩的光线,自然万物都要受到这种光线的照射,吸收全色光中的某些光线,再丛中反射出某些光线而显示出自身的面貌。
光和颜色的关系
光的波长与颜色
光的波长是颜色产 生的根源
不同波长的光对应 不同的颜色
光的波长影响颜色 的感知
不同颜色的光具有 不同的波长范围
光的强度与颜色
光的强度决定了颜色的明暗程度 光的波长影响颜色的表现 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和频率 光的强度和颜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光的方向与颜色
光的方向: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会产生衍射现象, 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颜色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如暖 色让人感到兴奋、冷色让人感到平 静
颜色可以引发记忆和联想,如看到 红色会想到苹果、看到蓝色会想到 天空
颜色的生理效应
颜色对情绪的影响:不同的颜色可 以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如红色通 常使人感到兴奋和热情,蓝色则使 人感到平静和放松。
颜色对记忆的影响:不同的颜色可 以增强或减弱人的记忆能力,如蓝 色和绿色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专注 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源自添加标题颜色对生理的影响:颜色可以影响 人的身体状态,如黄色可以刺激食 欲,蓝色则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颜色对感知的影响:颜色可以影响 人们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距离的 感知,如较亮的颜色会使物体看起 来更近,而较暗的颜色则会使物体 看起来更远。
Part Four
光与颜色的应用
颜色科学的应用:研究颜色对人类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应用于医疗、教育 等领域。 智能颜色管理:实现颜色的标准化和精确控制,提高颜色在各行业的应用 效果。
颜色传感器的研发:用于检测和调控颜色,提高颜色准确性和生产效率。
颜色应用的新领域
医疗领域:利用颜色治疗疾病 艺术领域:创造独特的颜色艺术作品 时尚领域:推出彩色服装和配饰 家居领域:设计出多彩的家居装饰
Windows环境下机器人图形仿真的实现(正式本)
Windows环境下机器⼈图形仿真的实现(正式本)Windows环境下机器⼈图形仿真的实现丁卫华华中科技⼤学机械学院998班99100414指导教师叶伯⽣华中科技⼤学国家数控⼯程系统研究中⼼⼀、选题背景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为“Windows环境下机器⼈图形仿真的实现”,要求编写⼀个Windows环境下的机器⼈三维图形仿真软件。
该图形仿真软件是针对HNC-1R(由指导教师给定的⼀种5⾃由度机器⼈)⽽⾔。
⽬前,实验室已有⼀个仿真软件,在DOS环境下运⾏,只能进⾏⼆维仿真,仿真效果不够理想。
本次毕业设计就是要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机器⼈的动态图形仿真功能,要求接受解释器提供的数据进⾏实体仿真显⽰。
该仿真软件能形象、直观地反映机器⼈在给定指令下的运动状况,为离线编程提供⼀种极为有效的验证⼿段,还可⽤于分析检验轨迹规划和作业规划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本次编写的软件应具备如下功能:机器⼈三维图形显⽰;户⾃定义机器⼈技术参数;收解释器提供的数据进⾏运动仿真(分为⾃动和单段两种⽅式);其他⼀些辅助图形处理功能:缩放、平移、旋转等。
1.机器⼈发展概况⼯业机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起标志着制造制动化的⼀个崭新的阶段[1]。
机器⼈是最近数⼗年才发展起来的。
第⼀台机器⼈问世于50年代。
直到60年代,机器⼈才开始向实⽤化发展,⽤于焊接和喷漆。
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智能的发展,机器⼈进⼊实⽤化时代。
到了80年代,机器⼈开始普及。
90年代,出现了智能机器或机器⼈化机器。
⽬前,机器⼈向仿⼈机器⼈、军⽤机器⼈、医服机器⼈、机器⼈⾜球、智能机器⼈发展。
机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的作⽤。
机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1.视教再现机器⼈,其各运动轴可⾃由编程。
2.基于感觉控制的机器⼈,能利⽤外部传感器探测外部环境和操作对象的有关信息,来改变⾏动,进⾏规划,适应外界的变化和⼲扰。
3.基于知识控制的智能机器⼈,其本⾝能认识⼯作环境、⼯作对象及其状态,能根据⼈给予的指令和⾃⾝认识外界的结果来独⽴地解决⼯作⽅法,利⽤机构来实现任务⽬标,适应⼯作环境的变化。
初二物理竞赛专项第5讲光的折射
初二物理竞赛专项第5讲光的折射【赛点图解】【技法透析】1、光的折射由于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当光斜射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进入另一种介质中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光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在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同时发生了反射,所以折射光的能量比入射光的能量小,这样就导致在拍照时折射光成的像暗些、由于光在光速大的介质中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大,而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光从光速小的介质射入光速大的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某个值时,折射角等于或大于90°,折射光全部回到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此时没有折射,所以光射到界面上时,一定有反射现象,但不一定有折射现象、2、折射成像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的界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交点,这个交点就是物体的像、从物体来的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的界面处还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也有一交点,这个交点也是物体的像、这两个像虽然都是虚像,但形成的原理不同,前者是折射形成的,后者是反射形成的、虽然两个像都在界面同侧,但前者物、像在界面的同侧,后者物、像在界面的两侧,判断这两个像的试题很多,如“‘蝶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蝶在水中飞’中的‘蝶’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鱼在云中游’中的‘鱼’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做这样的题先分析人看到的“蝶”和“鱼”的位置和性质,空中飞的“蝶”在水中,水中游的“鱼”在空中,说明看到的都是像、然后分析人的位置,和人在同种介质中的物体的像是反射形成的,和人分处两种介质中的物体的像是折射形成的、3、物体的颜色人看到的颜色是由进入人眼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什么颜色的光进入眼睛,看到的就是什么颜色、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它反射或透过某一种色光,吸收其他的色光、当太阳光照射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它反射一种色光,进入眼睛引起视觉,所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如太阳光照射红色衣服时,红光被反射,其他的色光被衣服吸收,只有红光射进眼睛,看到的衣服就是红色的、当太阳光照射一个透明的物体时它透过的色光进入眼睛引起视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了,不能进入人眼,所以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不反射光也没有光透过,就没光进入眼睛,所以是黑的、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用太阳光照射时,这些被反射的色光混合在一起便是白光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来物体不是黑色的,但用和物体不同颜色的色光照射它,光被衣服吸收了,人看起来也是黑的,如绿光照射红色衣服,衣服吸收了绿光;另外用色光照射白色物体,物体看起来的颜色就是色光的颜色、颜料的颜色是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但是一种颜料往往反射的是几种色光,那么人看到的颜色应该是它们共同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当然,人看到的颜料的颜色也象人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一样,与照射的色光有关、4、光学元件的分解将平行玻璃砖从中间分开,分成一个凸透镜和凹透镜,拉开一段距离后,让光线通过这两个透镜,会怎样折射呢?假设再把它们无缝隙的拼合在一起,又变成了平行玻璃砖,平行光经过它平移一段距离后仍平行射出,说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一样大,那么平行光通过它的问题可以一个透镜一个透镜的单独考虑,最后的出射光到底是发散还是会聚,取决于两透镜间的距离、正方体玻璃中有一个气泡,那么光通过它怎样折射,物体通过它怎样成像?这些生活中的元件可以经过切割,分成几个透镜来分析,我们从气泡中间将正方体玻璃分开,就是两个凹透镜,光经过它两次发散,物体通过它两次成虚像、【名题精讲】赛点1光的折射规律例1如图,在一块玻璃砖上挖去一块半圆形的玻璃,如有一条通过圆心的光线射到该玻璃砖上,那么正确的光路图为()ABCD【切题技巧】一条通过圆心的光线射到半球面上,它和界面的法线重合,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等于0°,传播方向不改变;到了玻璃中以后在同种介质中,继续沿直线传播;从玻璃中射出,光从光速小的介质进入光速大的介质,所以折射光应远离法线、【规范解答】A【借题发挥】假设两种介质的界面是曲面,其法线应该和曲面的切面垂直,即先过入射点作曲面的切线,然后过入射点作切线的垂线即为该曲面的法线、假设曲面是圆面或球面,那么法线就是过入射点的圆面或球面的半径了,所以过圆面或球面半径的光线进入另种介质,传播方向不改变、【同类拓展】如图,一块矩形玻璃砖切割成图中形状后拉开一段距离,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从左面射入,那么从最右边射出的光线()A、仍然保持平行光线B、一定是平行光线C、一定是会聚光线D、结论与d有关,以上结论都可能赛点2光折射成像及像的应用例2如图,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假设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那么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B、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D、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切题技巧】从半球形玻璃砖B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字反射的光进入玻璃时都经过球心,沿法线传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仍在字处,位置不变;但正方体玻璃砖A下的字反射的光除垂线那条外,都是斜射入玻璃砖中,在界面处会折射,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字的像,比字的位置高、【规范解答】C【借题发挥】透过玻璃看下面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像,可以通过作光路图来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的错位程度与玻璃的厚度有关系、此题中是一种特殊情况,如果透过半球形玻璃砖B看的不是中心线对准的文字,那么看到的就比实际的高、【同类拓展】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那么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那么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那么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B、玻璃上不同部位的透光程度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同例3如图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甲乙【切题技巧】先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1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为A1经水面反射的像A1',然后连接眼睛和A1',作出反射光线OB、与界面交点即为入射点O,连接A1O,就是入射光线了、由于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A1'也是A2经水面折射成的虚像的位置,那么OB同时也是折射光线,连接A2O,就是入射光了、【规范解答】如图乙【借题发挥】眼睛看到水中的物体的像有两种作图方法:第一,可以直接用折射规律作出像的大概位置;第二,在知道像位置的情况下,可以作出成像的精确光路图,连接像和眼睛就得到折射光线和入射点,再连接物体和入射点,就能作出入射光线、在作图时应特别注意光线的传播方向,不是从眼睛射到物体上、【同类拓展】如图,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处,看到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赛点3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折射例4一些科研工作者受到三棱镜对自然光的色散现象的启发,通过精细实验发现:分别用红光和蓝光以如图3-6的方式照射凸透镜时,凸透镜的焦点位置略有差异〔图中a、b点〕、根据你的分析,红光照射时的焦点位置应是图中的_______点,蓝光照射时的焦点位置应是图中的_______点、【切题技巧】自然光通过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在光屏在得到一条彩色光带,从上到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个现象说明同个棱镜,对不同的色光的折射能力不同,对红光的折射能力弱,对紫光的折射能力强、假设是凸透镜,对紫光的会聚能力就比对红光的强,所以紫光的焦距小,红光的焦距大,这种现象就是摄影上照片色差的形成原因、【规范解答】b,a【借题发挥】对光的折射的程度不仅与介质有关,还于色光的种类有关、不同的介质对同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同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也不同,光的色散就利用这个原理将自然光中的不同色光分开的、【同类拓展】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个七彩“光环”,如图,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_______、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_______〔填“单色光”或“复色光”〕、赛点4眼睛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例5黑白照片在暗室进行加工时,所用的安全灯是红色的,用的温度计的液柱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以下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一切物体看起来都是红色的,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环境中不易看清楚B、温度计的蓝色液柱在红光照射下是黑的C、蓝色液柱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D、红色液柱在红灯下反射白光【切题技巧】红色的安全灯发出红光,蓝色的液柱只透过蓝光,吸收其他的色光,所以当红光照射到蓝色的液柱时,温度计的液柱将红光吸收了,没有从温度计来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应是黑色的、【规范解答】B【借题发挥】我们谈论物体的颜色指的是用太阳光照射物体时,人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我们称这时的颜色为物体的“本色”,但是如果照射的光线不是自然光,而是色光,此时物体反射或透过的就不是它的本色光,所以人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不仅与物体的本色有关,还与照射物体的光源有关、用一种色光照射其他本色的物体时,色光被吸收了,人看到的物体都是黑色、用一种色光照射本色为黑色的物体时,人看到的物体是黑色、用一种色光照射到白色物体上时,人看到物体的颜色和色光的颜色一致、【同类拓展】用一支可以写出红颜色字的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一行字,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B、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在阳光下会反射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C、白纸上的这一行字,由于它能发出红光,所以这一行字是红色的、D、白纸上的这一行字,如果只用绿色光照射上去,这一行字就会是绿色的、赛点5散射例6沙尘暴是一种土地沙化形成的恶劣的气候现象,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天空变黄发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A、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达到地面B、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达到地面C、只有频率较大的一部分光才能达到地面D、只有能量较大的一部分光才能达到地面【切题技巧】这是空气和灰尘对光的散射现象,空气分子和灰尘对波长短的光散射多,散射光回到空中,留下来射到地面的是波长长的红光和黄光、橙光,所以发生沙尘暴时天空变黄变暗、【规范解答】A【借题发挥】光在大气中传播时,空气分子和空气中的灰尘对光有散射的现象,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它们的穿透能力强些,所以禁止通行的灯用红光,汽车的防雾灯用黄光,就是因为就是在能见度低的天气里,它们传播的比波长短的光远,便于司机及早发现、光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是:波长长的光,频率小,能量小;波长短的光,频率大,能量大、【同类拓展】香烟点燃后,冒出的烟雾看上去是蓝色的,这是因为()A、烟雾的颗粒本身是蓝色的B、烟雾将光线中其他色光滤掉,只有蓝光透射出来C、烟雾的颗粒对蓝色光散射强烈D、烟雾的颗粒吸收光线后,发出蓝色荧光参考答案1、C由图可看出矩形玻璃砖被切割以后,左边一块可视为凹透镜,右边一块可视为凸透镜、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当d=0时,虚实焦点重合,平行光进,平行光线出;当d>0时,光线会聚,如下图、2、C3、如图4、绿,复色光5、B6、C。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教育修订版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教育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教育,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学方法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应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始终,渗透于每一节的教学中。
现根据开学以来的实际教学,就初二物理教学中进行哪些科学方法教育做如下总结。
1、转换法。
如在探究“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时,有时物体的振动并不明显,用眼睛不易观察出,可采用转换法。
比如:敲击桌面时,可在桌面上来发现两极分化尤为严重。
课堂容量少了,尖子生吃不饱。
所谓的“差生”,已经对英语不感兴趣了。
讲快了,消化不吗?能让他们因为一时的无知而终身遗憾吗?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怎么办?放些泡沫塑料,再敲击,会观察到泡沫在跳动,从而证明桌面在振动,效果十分明显。
2、衬托法。
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不论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还是光在水中或玻璃中的传播路径,都是不易直接观察到的。
这时可启发学生往空气中(装在容器内的)充些烟雾,往水中滴些牛奶或放少量茶叶,使水着上一定颜色。
这样就很容易清楚地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3、模型法。
学习了光沿直线传播后,知道了光的传播路径。
但光通常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怎样形象地表示出光呢?我们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即光线。
4、除此以外,物理探究中还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效法”等。
这将在今后的物理教学逐步实施。
■ 吴春冬怎样才能让尖子生突出,让差生提高呢?通过实践,我决定:优生和优生一组,中等生和中等生一组,差生和差生一组。
每组五个人。
比赛的规则如下:(1)在课堂的表现。
(2)作业完成情况。
(3)组内进行对比。
(4)记单词的数量。
以上几条的总分,只要你在本组第一就颁发奖状。
这样,每个人都有成功感,每个学生都有奋斗的目标。
影视的技术概论复习资料重点
影视技术概论复习资料(重点)1.电影拍摄可分为几个时期?(1)前期拍摄阶段(2)拍摄阶段(3)后期制作阶段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几个时期(1)电影的雏形时期:1895年前的活动图画时期(2)电影的发明:活动图画演变为活动影像时期(3)电影的稳固和发展时期(4)电影面临挑战的时期2. 视觉暂留现象的概念及提出人物和提出时间1824年英国人Peter Mark Roget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概念:即人眼观看目标时,光信号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视觉影像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持短暂的时间,一般为1/5~1/30秒,常取1/10秒。
3.摄影术的发明时间和人物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
4.电影的诞辰日,人物和代表作品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在巴黎卡布辛路14号的“大咖啡馆”中第一次公开放映他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辰日。
5. 电影技术形式的四个时代(1)无声片(默片)时代(2)有声片时代(3)彩色片时代(4)数字技术电影时代6.电影影像活动原理①生理因素――视觉暂留:人眼观看目标时,光信号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视觉影像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持短暂的时间(一般为1/5~1/30秒,常取1/10即0.1秒)②心理因素――似动(apparent motion)现象(Φ现象):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无数运动物体的动感经验,并形成了对物体运动印象的条件反射。
人眼仅需1/4秒就能记录一副图像,并将之传至大脑进行记忆和理解。
若在同一个1/4秒内观看物体运动两极位置的图像,人眼就会把这两幅图像当作同一个运动过程来感受,并通过大脑叠加在一起产生动感印象,这就是我们把电影画面看成是活动影像的主要原因。
3、物理因素――间歇运动机构:摄影机和放映机必须借助间歇输片机构使胶片在片门处作一停一动的间歇动作。
形象设计概论 第二章 形象设计的设计要素
面在形象中是主题,也是最强烈和最具量感的要素。面的边缘线不同,决定了不同形状的面。形象设计就 是形和色的设计,形的变化最能使人感到新鲜,它的变化对形象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计者也总是先 从形入手进行设计。形象设计中的面突出表现在构成服装款式变化的外轮廓上和服装乃至化妆造型上的块 面分割及分割比例的关系上。
3. 色彩的基本属性
(1)色相
色相即每种色彩的相貌、 名称,是有彩色系颜色的 首要特征,是一种色彩区 别于另一种色彩的最主要 的因素。从物理学角度来 讲,色相的特征决定于光 源的光谱组成及有色物体 表面反射的各波长辐射的 比值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
(2)明度
明度即色彩的明暗差别, 也即深浅差别。色彩的明度 差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 某一色相的深浅变化,如粉 红、大红、深红,都是红, 但一种比一种深。二是指不 同色相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如六标准色中黄最浅,紫最 深,橙和绿、红和蓝处于相 近的明度之间。
·形象中线条的运用会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造型,线条的 长短、粗细,线质的软硬、曲直,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优美的、坚硬的、粗涩的、精细的,无不赋予线一种性 格,因此,它是一种表达丰富感情的设计语言。
三、面
Cover
1.面的概念
面是由点、线的移动轨迹产生的,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在几何学中,面有长度和宽度,而无深 度和厚度。直线移动的方向不同与角度不同会呈现出形状不同并带有某种肌理的面,从而在视觉、心理和 审美上形成不同的性格、作用和效果。
二、色彩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 in image design
2. 与肤色匹配的个人色彩系统
(1)自身色彩 倾向的认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颜色》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颜色》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彩颜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分类,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及光具有能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1、光源的要领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
2、色光的混合。
难点:物体颜色由谁决定的。
一、引入:1、观看图片,切换幻灯片一片黑暗,引出光源。
二、新授:光源1、请学生例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发光体,并展示图片观看常见的光源。
问题1:你刚才这些物体的共同点是什么吗?(光源的定义)教师引导对这些光源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2、问题2:我这里还有个闪闪发光的宝石它是光源吗?并与学生讨论月亮、钻石、投影幕它们是否是光源。
观察光的色散1、学生活动:下面让我们来再现一个伟大的实验——分解太阳光!学生利用手电和三棱镜完成光的色散实验。
问题3: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讨论太阳光是否是单一的`色光。
2、教师利用“雨后彩虹”的例子,略加解释色散现象。
观察色光的混合1、观看放大的手机和电视机屏幕,引出光的三原色,介绍色光的混合。
问题4: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从白光中得到一种色光?问题5(试一试):太阳光通过红色(蓝色或绿色)玻璃纸照到白纸上,你会看到什么现象?2、介绍滤色镜的作用三、拓展延伸物体的颜色1、问题6:既然说到了玻璃纸这类透明物体,那么我们现在来讨论下这些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问题7:那么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谁来决定呢?(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并让学生回忆刚才的实验进而验证结论。
四、自主探究活动3学生讨论结束后利用玻璃纸观看不同颜色的小兔子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五、自主学习展示电筒点燃火柴。
光具有能量——光能六、课堂小结、随堂反馈七、作业布置。
光的色散(物理课件)
玻璃
光线在三棱镜的两个 侧面上发生折射时,两次 向底边偏折的缘故
3
太阳光反射、折射的实验:
太阳光
镜
水
子
光
屏
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看到什么现象?
4
1.实验探究:
研究光的色散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实验: (4)评估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光的色散实验
9
第四节:光的色散
1.实验探究: 研究光的色散
实验表明:
(1)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偏折由小到大依次为:红、 橙、黄、绿、蓝、靛、紫。
2.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3.光的混合
红、绿、蓝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2.色光的三原色是_红______、_绿______、__蓝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 ____红___、____黄___、_____蓝__,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__不___相__同____(选
填“相同”或“不相同”).
3.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它__透___过___的___色___光__决定的,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 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绿______色,白光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白______色, 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红______色.
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偏折由
小到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2.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 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8
彩虹
问: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 答: 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 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 成绚丽的七色光。因此,有时我们能看见 太阳光和小水珠建造起的——彩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光学从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出发推导光照模型,推导比较复杂,而且一般得不到用分析式子表示的解,但如果光的波长与物体粗糙程度相比很小,则可以用几何光学更简单地推导光照模型。
根据各种物体的表面性质,反射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散射光(本体反射光)2镜面反射。
这两种散射光的形成机理不同。
其中,散射光的颜色与物体表面材料密切关系。
而镜面反射与表面的粗糙密度有关。
物体表面粗糙度散射光决定了物体本身的颜色信息,当我们观察一个彩色物体表面的时,由于镜面反射与观察的方向有关。
因此,反射光所反映的颜色就是我们观察到的物理颜色,但在由于物体表面可能具有曲线性,在一定的角度下,镜面反射光很强。
这时,我们就会看到物体表面某点在日光下呈现出白色,即镜面反射光的光谱与入射光一致而与物体本身颜色无光。
也可以说,镜面反射主要反映了光源的颜色信息。
文献指出,我们可以根据双色反射模型,将物体表面的散射光成份与镜面反射光分解开。
但是,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并不是物体表面的所有点都具有明显的镜面反射特征,是否所有物体表面点都可以根据分离出的镜面反射光来确定其光源的颜色信息?
某一点颜色由物体表面颜色和光源颜色共同决定,漫反射反映的物体本身的颜色信息,而镜面反射则主要反映的光源的颜色信息。
K.-J. Yoon[74] 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地利用单幅图片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进行分离的方法。
此方法假设在同一块颜色区域有相邻的三个漫反射点,运用投票机制来估计漫反射像素点和镜面反射像素点。
并且通过比较颜色和强度的变化将颜色边界点排除。
此方法不适用于表面纹理复杂的物体。
Robby T.[76]也是利用单幅图片对镜面反射进行分离。
此方法不需要颜色分割,并且是用于复杂纹理表面的物体。
[74] Yoon Kuk-Jin, Kweon In-So, V oting-based separation of diffuse and specular pixels, Electonics Letters, 2004, 40:1260-1261
[76] Tan R T, Ikeuchi K. Separating reflection components of textured surfaces using a single imag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CCV), 2003, 870-877.
物体对光的反射有三种形式,理想镜面的全反射,粗糙表面的漫反射,及半光泽表面的吸收反射。
理想的镜面能够反射全部的入射光,但以镜面反射角的方向定向反射(图2-20a)。
完全漫反射体朝各个方向反射光的亮度是相等的(图2-20b)。
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彩色物体表面,既不是理想镜面,也不是完全漫反射体,而是居二者之中,称为半光泽表面。
这种性质可以用变角光度计测量其表面反射率因数的分布状况,从而得到图2-21所示的分布曲线。
图中从测试样中心到曲线的半径距离,表示在该方向上反射率因数的大小;曲线a是一个半圆,表示完全漫反射体的反射率因数分布;曲线b是半光泽表面反射率因数分布,这表示在镜面反射方向有较强的反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