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学院机电学院熊田忠运动控制说课
机电工程系说课说专业方案

5、参赛教师应严格控制时间,延时与欠时均要扣1-5分,延时与欠时达5分钟者取消竞赛成绩。
6、各教研室要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在不打乱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前提下认真组织初赛,将说课排出名次,提交评选结果,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交总结材料。
7、系领导将对初赛情况进行抽查。
七、说专业内容(参见“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自评专业剖析工作要点”中专业剖析的主要剖析指标、关键剖析要素和要求)第一部分重点解决“说得对”,包括说以下7个方面内容:1、专业设置与定位(重点产业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人才结构分析);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情况(含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等);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情况;4、“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情况;5、专业教学环境和条件建设情况;6、专业教学管理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7、本专业改革的特色和亮点。
第二部分重点解决“说得好”。
“说得好”就是要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反思,体现深度研讨。
包括说以下内容:包括说以下内容:通过第一部分7个方面陈述性回顾,反思其基本经验是什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后工作的打算与对策是什么?各剖析专业涉及的数据应与平台数据相吻合,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各材料之间应相互应证。
八、说课内容(参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估教师说课活动要点)1、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课程所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发展岗位,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课程性质与作用、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系统介绍课程目标。
专业核心课程的目标必有工作任务目标。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是课程开发建设遵循的指导思想观念;课程设计思路是指课程实施蓝图和路径的描述,包括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课程内容选取和内容组织安排的的依据和思路、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设计的总体思路等。
3、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说明学生的智能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技能及经验,包括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及先修课程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等;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已有经验,分析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原因;说明针对学情和课程特点,学生适宜的学习模式和方法,关注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基于西门子S7_200PLC控制步进电机的设计及应用

工程技术 Project technique基于西门子S7-200PL C 控制步进电机的设计及应用徐 智 杜逸鸣 熊田忠 孙承志(三江学院电气系 210012)【摘 要】PLC 控制步进电机在许多工业控制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PL 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 roller )通过发送脉冲和方向信号给步进电机的驱动器,由驱动器来控制步进电机工作的原理。
本设计采用PL C 和大功率晶体管实现步进电机的驱动和控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步进电机;PLC ;驱动器1 引言PL C 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器,PL C 及其有关的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现在,PL C 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扩充和完善,比如为了配合步进电机的控制,许多PL C 都内置了脉冲输出功能,并设置了相应的控制指令,可以很好地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实现和其它设备的通信等。
本文用SIEM ENS 公司CPU226晶体管输出型PL C 控制步进电机。
2 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步进电机控制方法框图如图1所示。
控制方案是通过上位机设定参数,利用S7-200PL C 的高速脉冲输出功能输出脉冲信号,送给大功率管组成的驱动电路,经过驱动器去控制步进电机实现位置控制。
其中本文中的PL C 为西门子公司的CPU226DC/DC/DC 、驱动器为某公司的SH -20403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步进电机为42B YG 250B 型,步距角1.8°。
本文的控制过程为某运料小车在A —B 两地之间运行(如图2所示),装料及卸料,要求定位准确,运行平稳。
3 PL C 对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及定位步进电机在启动和停止时有一个加速及减速过程,且加速度越小则冲击越小,动作越平稳。
所以,步进电机工作时一般要经历这样—个变化过程:加速→恒速(高速)→减速→恒速(低速)→停止。
中职机电专业《电机与电气控制》说课稿

中职机电专业《电机与电气控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o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控制原理,包括继电器控制、PLC控制等。
o能够识别和分析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具备电机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o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包括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编写PLC程序等。
o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实践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机电专业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o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协作完成任务。
o树立安全意识,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操作中的安全规范,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分类(直流电机、交流电机)。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控制原理(继电器控制、PLC控制)。
-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重点: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难点:PLC控制原理及其编程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电机与电气控制原理的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内容。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
四、教学资源-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专业教材。
-教具:电机模型、电气控制实验箱、万用表等。
-实验器材:直流电机、交流电机、PLC控制器、继电器等。
-多媒体资源:课件、电机与电气控制视频教程、网络教学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主题或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电机与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与运动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电机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2. 学习电机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掌握电机运动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启动、停止、正反转、调速等。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机,进行简单的运动控制电路设计。
2. 学会使用运动控制相关器件,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器等,完成电机控制电路的搭建。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机运动控制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与运动控制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机与运动控制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机与运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原理及分类:介绍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讲解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常见电机类型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机原理与分类2. 电机主要参数:学习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掌握相关计算公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3. 运动控制基本方法:讲解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调速等基本控制方法;介绍相应控制器件,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机运动控制基本方法4. 运动控制电路设计:学习运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包括控制电路的搭建、调试和优化;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说课记录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说课记录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旨在通过讲解《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电机原理和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电机原理介绍: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对电机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电气控制技术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展示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电气控制技术的兴趣和动力。
3. 实践操作与实验演示:通过实际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机的安装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电机原理和电气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和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气控制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的实践操作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机的安装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与互动:通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为了有效评价学生的效果和思政教育成效,本次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学生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评价学生对电机原理和电气控制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和实验演示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安装调试的准确性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表现,包括思考深度、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本次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 电机原理教材:提供电机原理的相关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电机与电气控制》说课

PLC编程实验
PLC基础编程实验
通过实验了解PLC的基本编程语言和逻辑控 制算法,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PLC高级编程实验
通过实验了解PLC的高级编程语言和控制算 法,掌握复杂逻辑控制和过程控制的应用技
巧。
变频器应用实验
变频器基础应用实验
通过实验了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应用,掌握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和运行调试方法。
3
电机制动控制电路
通过在电机两端并联电阻,实现电机制动控制。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通过单片机输出脉冲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角度 和速度。
驱动器控制步进电机
通过驱动器对步进电机进行功率驱动,实现电机的连 续或步进转动。
编码器反馈控制
通过编码器检测电机的转动角度和速度,实现电机的 闭环控制。
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课程内容
电机原理及应用 电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电机的控制方法和调速技术
课程内容
01
电气控制技术
02
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原则
常用电气元件的原理和应用
03
课程内容
典型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调试 实践环节
05
课程实践与实验
电机实验
直流电机实验
通过实验了解直流电机的转速、电流、电阻等参数,掌握直流电 机的运转特性和控制方式。
交流电机实验
通过实验了解交流电机的转速、电流、功率等参数,掌握交流电 机的运转特性和控制方式。
步进电机实验
通过实验了解步进电机的转速、电流、脉冲等参数,掌握步进电 机的运转特性和控制方式。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说课文稿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说课文稿引言大家好,我是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介绍我所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说课文稿。
本次竞赛的课程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旨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关怀意识。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关怀意识。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机基本原理和分类;2. 电机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4. 电机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质量,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1.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来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课程设计,评价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 研究反思:要求学生撰写研究反思,评价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
结语通过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的说课文稿,我希望能够向大家展示我们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关怀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技能大赛正反转说课稿定稿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说课稿《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共六个方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是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控类通用教材。
本节课出自教材第二单元课题二,主要训练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低压电器及点控线路,正转控制线路基础上的提升,而且为课程后面车床线路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本课程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同时在工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乃至本专业的重点。
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特点,学习了本节课后达到三个目标:在知识层面上,会分析电气原理图和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过程以及工作原理,掌握接线方法。
在能力层面上,会检测各元器件的好坏,熟练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检测、调试。
在情感态度上,实现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安全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正反转控制电路在实际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我把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线路安装时要注意的安全设为重点,难点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解决办法: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注重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积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增强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所执教的一个班属于中职一年级,共有36人,男生30人女生6人均为初中毕业生。
学生基础层次不整齐,对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不牢固。
这些都是中职生一般的薄弱点,但男生动手能力强,同时性格急躁;女生理论较好,应急能力较差。
运动控制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运动控制系统授课对象:本科自动化专业学生课时安排:共4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运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控制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运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运动控制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难点:1.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2. 运动控制应用案例分析中的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相关教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准备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时)1. 引入话题:介绍运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军事、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运动控制?运动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3.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运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二、运动控制基本概念与原理(1课时)1. 教师讲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及特点。
2. 教师讲解: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3. 学生讨论:针对不同控制方法,分析其优缺点。
三、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1课时)1. 教师讲解: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教师讲解: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电机驱动、传感器、执行器等。
3.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运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实现。
四、运动控制应用案例分析(1课时)1. 教师讲解:运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军事、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应用案例,分析其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实现及效果。
3. 学生汇报:各组展示自己的案例分析成果,教师点评。
课后作业:1. 深入学习教材相关内容,了解运动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
2. 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控制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中的实践能力。
3. 学生在运动控制应用案例分析中的创新思维。
多传感器协同的擦黑板机器人系统研制

多传感器协同的擦黑板机器人系统研制周雨松;熊田忠【摘要】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工黑板擦存在的低效率、不环保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协同的擦黑板机器人系统.该系统采用可相互进行无线通信的磁吸附四轮驱动方式,具有擦黑板机器人本体、视觉监控单元和移动终端三体协同的控制结构.详细介绍了机器人静力学分析、磁轮和擦灰吸灰装置的设计制作.通过视觉监控单元对图像的二值特征提取,根据机器人图形重心与目标图形重心距离连续逼近的方法,实现闭环连续跟踪控制机器人自主工作.试验表明,所研制的擦黑板机器人能够在人工和智能模式下可靠吸附于铁磁性壁面并实现多角度移动、有效擦灰和吸灰的功能.系统具有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功能扩展方便等特点,为快速设计同类产品提供了依据,也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工业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年(卷),期】2018(039)011【总页数】7页(P42-47,51)【关键词】多传感器协同;机器人;擦黑板;磁吸附;无线通信;静力学分析;视觉监控;跟踪控制【作者】周雨松;熊田忠【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通 22601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三江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13.2;TP242.60 引言目前,广泛应用于教学环境的人工黑板擦效率低且无法控制粉笔灰[1]。
普通黑板擦质量差,损坏后无法循环使用,导致资源浪费[2]。
黑板擦绒布上的粉尘不便于清洁,清洁过程中使空气中的粉尘再次增多,影响清洁者的健康[3-4]。
爬壁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等领域,但由于体积大、质量重,不适合在教学环境中使用[5-9];不少爬壁机器人结构复杂、材料特殊、开发成本高,难以市场化[10-14];因电源问题需要带缆作业,移动灵活性差,使用范围小[15-20];在智能控制方面,自主正确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不够,无法在闭环跟踪控制下完成任务[21]。
电气控制说课稿

电气控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电气控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气控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次选用的教材是教材名称,该教材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材中的案例和实验贴近实际生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气控制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专业名称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路基础和电工知识,但对于电气控制系统的整体认识还比较模糊,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常用电气控制元件的符号、功能和工作原理。
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和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的线路分析和故障排除。
具备设计简单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安全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常用电气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和设计。
2、教学难点复杂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电气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案例教学法引入实际的电气控制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实验教学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气控制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动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运动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运动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参考内容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运动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运动控制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大纲:(1) 运动控制技术概述:介绍运动控制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 运动控制系统组成:介绍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3) 运动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和仿真技术,包括数学建模、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
(4) 运动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二阶系统、PID控制器等。
(5) 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学习运动控制系统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等。
(6) 电机驱动技术:介绍电机驱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直流电机驱动、交流电机驱动等。
(7) 运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方法,包括参数调整、响应性能评估等。
(8)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运动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3. 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自实践运动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调试和优化。
(3)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灵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要求:(1) 学生应熟悉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电路理论和控制理论知识。
(2)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基础,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和调试。
(3) 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5. 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进行书面报告。
(3) 期末考试:笔试形式,测试学生对运动控制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说课记录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说课记录1. 说课概述1.1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安排:64课时- 授课对象:大三本科生1.2 说课目的- 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提高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3 说课时间- 说课开始时间:2023年4月10日- 说课结束时间:2023年4月15日2. 说课程度2.1 教学内容- 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电机的运行特性- 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案例2.2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实验室设备进行教学2.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3. 说课过程3.1 课程导入-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兴趣,明确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3.2 理论讲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详细讲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特性- 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讲解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3 实践操作- 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理解和掌握3.4 课程总结- 通过提问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强调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责任感4. 说课评价4.1 学生评价- 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口头反馈,对说课过程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满意度和建议4.2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操作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4.3 课程改进- 根据学生和教师的评价结果,对说课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5. 说课成果5.1 学生成果- 学生通过说课过程,掌握了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5.2 教师成果- 教师通过说课过程,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6. 说课总结本次说课过程顺利进行,学生和教师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基于PLC两轴运动控制的示教与再现

基于PLC两轴运动控制的示教与再现
孙承志;熊田忠
【期刊名称】《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两轴运动控制示教与再现功能的设计方法.利用PLC的高速计数器的正交计数模式实时记录编码器的运动位置信息,完成示教;通过其高速脉冲输出端输出高速脉冲,控制两轴电机运转,再现预定的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结构简洁,操作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很高的系统再现精度.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孙承志;熊田忠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南京,210012;三江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南京,2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L65;TP242;TP273
【相关文献】
1.基于示教再现式三轴弯管缠绕机系统设计 [J], 王鹏;高良超;许家忠;杨珍菊;肖长国
2.基于PLC的两轴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J], 陆幸骏;包晔峰;杨可
3.基于PCL-6025两轴运动控制芯片的PCI运动控制卡设计 [J], 吴轶群
4.基于PLC的四轴运动控制 [J], 刘盛;张长永;梁为育;赵山
5.基于PLCopen的六轴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功能块设计 [J], 徐胜华;徐建明;赵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典型载体
智能小车 自动化专机 工业机器人
技术攻关-毕设、科研、创新活动
机器视觉初步 机器人正、反解 视觉引导机器人搬运 擦黑板机器人初步 编码器、光栅尺的直接读取 稍大功率步进/直流电机驱动器(5A) 驱动器(500W) 补强板预贴机 机器人研制
运动控制系统(单轴速度、位置伺服,多轴协 调-点位、同步、轮廓控制)
传感器(编码器、光栅、旋转变压器) 执行器(概念,控制电机、直线超声波电机、
液压与气动初步)
教学内容
步进电机开环系统(机电匹配设计) 直流伺服(模型,速度单闭环,速度电流双闭
环,数字控制方法) 交流伺服(变频本质,矢量控制) 单轴位置伺服(三闭环,伺服驱动器配置) 多轴协调(插补原理,数控编程初步) 现场总线、英文绪论、仿真……
教学方法
分层次
教学方法
反馈法
其他要求
上年度教研综合反馈
人才培 养目标
其他要求
下年度 人才培 养目标
调节器 +
-
反馈
教研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教学 知识
执行器 能力 教师 素质
… …
学习
被控对象 职业 学生 能力
就业
用人 单位
空间拓展-交流活动
上海晓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欧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2015中国(南京)国际金属加工展览会 第17、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科技核心期刊《机电工程》审稿人 广州白云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固高科技
3、成果展示
《运动控制》少学时相近专业选修课已开设 理论课进一步完善,增加部分教学资源 毕业设计、横向科研等进行了一些技术攻关 省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擦黑板机器人研制 校优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模块设计 视觉引导机器人搬运研究 学生数控代码编程作品 (略)
2014校重点教改结题验收:运动控制 优秀课程建设
机械工程 CAD/CAM 计算机工程
Hale Waihona Puke 目标 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是自动化的左膀右臂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核心课或限选课 传感与检测、、、电力电子、电机、自控原理
、机械基础等
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内容,理论到位、够用,与重点高校 传统的运动控制课程有所区别(陈伯时,电力 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重结 论、轻推导,加大实践应用
基本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实践 变频器使用,伺服驱动器使用,变频器闭环控制,位控模
块、控制步进电机、控制、的运动控制开发、电机驱动器 设计、机床第四轴控制、现场总线同步控制、遥控小车、 擦黑板机器人、视觉引导机器人、四旋翼飞行器
其他超文本资源
进行了理论课程教学课件系统修改,基本做到 与教材匹配同步
《运动控制》说课
三江学院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熊田忠 2018.6
1、内容
实例超1/4篇幅规划教材 理论到位够用
实践教程: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实 践、毕业设计等分层次编写,循序渐进引导
资源 建设
课件、文档、视频等资料 模块、标准化,便于自学
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 仪表等多学科综合交叉,机电融合
(深圳)有限公司调研
学习评价方法
要形式,但不形式主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平时严格,考试要轻松愉快 该讲的要讲到;学生主动,有求必应 30/70,教学大纲
2、创新点
资源丰富 软硬结合 典型载体 复合应用 嵌入式系统集成 分层次分专业:因材施教,因时施教 学生作品充实、丰富实验室设备
理论课教材
熊田忠,孙承志,等. 运动控制技术与应用 [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6,普通高等 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运动控制技术与应用》第2版,2016.9,应 用型本科机电类规划教材
实践教程编写
熊田忠,黄捷,陈春.运动控制实践教程[M],西安电子科 技大学出版社,2016.5. “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 材,应用型本科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十二五”规划教 材
更接近产品,便于理解
学习评价方法
运动控制-技术构成
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控制理论 智能控制
控制工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智能仪表技术
运动控制 过程控制
自动化
单片机、 C语言
计算机基础、网络
计算机科学
监控组态
机械基础 机械工程
电子工程
电路 模电、数电 电力电子
运动控制-技术构成
电气工程 控制电路 控制技术
机械电子 机电一体化 数字控制
实践、、
——管控一体化,, ——嵌入式开发,电子线路,C ——系统集成,,、滤波,,,符号表,42
实践-分立元件、集成芯片
电子,硬件 非重点,但必须 可用于系统集成
教学方法
各章节、项目重点不同,避免简单重复 , 图文步骤式项目讲解,喜欢快餐-给他快餐-指
出快餐的危害-正常吃饭 动脑-动手 自动化、专转本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不同专业 抓好时间节点,引向深入——因时施教
教学方法
熊田忠.“专升本”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课程 教学改革初探[J],高教论坛,2011(2):75-77.
熊田忠,孙承志,吉顺平,黄捷,张家海.应 用型本科运动控制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189-193.
《运动控制实践教程》省重点教材出版,2016.5
熊田忠,等.基于顺序功能图的工控机编程研究[J], 机电工程,2015.32(6):878-882.
熊田忠,等.应用型本科运动控制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 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189-193.
目标
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应用性人才
《运动控制》 优秀课程建设
方法
研究学生不同专业、层次、 心理、知识结构等
因材施教、因时施教、空间拓展
基于PC、MCU、PLC 为控制器三条线
了解嵌入式,着重系统集成
项目 教学
智能车、自动化专机等为载体 软、硬件并重,结合课程设计、毕业
设计、科技竞赛、科研,综合应用
分立元件、集成芯片的电 机驱动器设计,硬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