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时延
五邑大学-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解答
五邑大学-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解答1-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解: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如下:(1)发送时延为107bit/(100kb/s)=100s传播时延为1000km/(2*108m/s)=5ms发送时延远大于传播时延。
(2)发送时延为103bit /(1Gb/s)=1us传播时延为1000km/(2*108m/s)=5ms发送时延远小于传播时延。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率高,则传播时延又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9.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数据长度为1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 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时,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2-07.假设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码元/秒。
如果应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解:如果我们用二进制数字来表示这16个不同等级的振幅,那么需要使用4个二进制数字。
即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
可见现在用一个码元就可以表示4个比特。
因此码元速率为2000码元/秒时,我们得到的数据率=2000码元/秒*4b/码元=80000b/s。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1.1答: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涉及到的知识点:1、传输介质;2、通信协议;3、不同地点.;4、计算机设备;5、资源共享;6、数据传输;7、系统。
1.6答:1、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收集和交换。
2、资源共享。
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系统内的硬件、软件、数据、文档信息,以及通过信息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
3、给网络用户提供最好的性价比服务,减少重复投资。
4、提供大容量网络存储,不断增加新的多媒体应用。
5、提供分布式处理,使得协同操作为可能;平衡不同地点计算机系统的负荷,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内的资源,使得网格计算成为可能,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效率。
6、对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实现对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分配。
7、提供高可靠性的系统,借助在不同信息处理位置和数据存储地点的备份,通过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设备的冗余实现高可靠性。
1.13答: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进行通信、数据交换时需要制定双方都要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就是协议。
协议是按层次结构组织的,不同层次协议和网络层次的集合构成了协议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层次结构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网络实现的功能分解到若干层次,每个功能用对等层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对等层要遵循对等层协议,通过对等层协议理解和完成该层的功能。
2、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接口交互必要的信息,构成下层为上次提供服务的关系,也成为接口关系。
网络服务靠服务原语进行描述,网络协议软件根据网络协议结构进行设计和开发。
1.23答:所谓透明指的是用户不必关心和知道一个具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怎样组成的,用户只需要遵循计算机网使用的协议,由网络操作系统为用户自动管理、调用网络资源。
时延的计算
2 综合应用题例题1假设待传送数据的总长度为2560位,每个分组的长度为256位,其中头部开销长度为16位,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链路数为4,每个链路上的延迟时间为0.1秒,数据传输率为2560bps,线路交换建立连接的时间均为0.2秒,在分组交换方式下每个中间节点产生2 5.6位的延迟时间。
(1)求传送所有的数据,线路交换所需时间。
(2)求传送所有的数据,数据报分组交换所需时间。
例题1解答(1)线路交换,也称为电路交换,其传输时间的计算公式是:链路建立时间+链路延迟时间+数据传输时间。
根据题意,链路建立时间为0.2秒;链路延迟时间=链路数×每链路延迟时间=4×0.1=0.4秒;数据传输时间=数据总长度/数据传输率=2560位/2560bps=1秒。
因此总的传输时间=0.2+0.4+1=1.6秒。
(2)采用数据报分组交换形式,其传输时间的计算公式显然是:(链路延时时间+中间结点延迟时间+分组传送时间)×分组数。
根据题意,显然链路延迟时间=链路数×每链路延迟时间=4×0.1=0.4秒;而中间结点延迟时间应=中间结点数×每中间结点延迟时间,中间结点数没有直接给出,但根据源点到目标共有4条链路,就可以得知中间结点应该是4-1=3个,每个中间结点延迟25.6位,因此其延迟时间就是25.6位/2560bps=0.01秒,中间结点延迟时间=3×0.01= 0.03秒;而分组传送时间=分组大小/数据传输率=256位/2560bps=0.1秒。
这三者之和就是每个分组传输的时间,即0.4+0.03+0.1=0.53秒。
最后,我们还要求出分组数,由于每个分组是256位,但其中有16位是头开销,因此实际可以装载的信息只有256-16=240位,而我们的数据报文的长度是2560位,因此其需要打包为11个分组,当然最后一个分组实际上没有达到最大值。
因此采用数据报分组交换所需的时间=0.53×11=5.83秒。
计算机网络 --时延
时延 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 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数据
1011001 …
结点 A
结点 B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 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 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谢谢!
发送时延 =
数据块长度(比特) 发送速率(比特/秒)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 而花费的时间。 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 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米) 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 一定的时间处理。 排队时延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 时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 量。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 定的时间处理。 排队时延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 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
四种时延所产生的地方
从结点 A 向结点 B 发送数据
在结点 A 中产生 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在发送器产生传输时延 (即发送时延) 数据 在链路上产生 传播时延
1011001 …Biblioteka 队列 结点 A 发送器链路
结点 B
习题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 媒体的传播速率为2x10^8m/s。试计算以下 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it/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Gbit/s.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利用率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利用率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数据交换变得容易和迅速,但同时也让计算机网络性能的评估和优化变得至关重要。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包括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RTT、利用率等,下面将对这些指标逐一进行介绍。
1. 速率速率是指数据传输的速度,通常用比特率(bitrate)衡量,单位为bps(bits per second)或者其倍数。
速率通常是网络可靠性的基础,因为能够快速地传输数据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计算机网络的速率可以分为两种:线路速率和传输速率。
线路速率指的是网络的物理带宽,也就是网络线路能够支持的最大速率。
而传输速率指的是实际传输数据的速率,这个速率通常会因为媒介、协议、网络拓扑等因素而变化。
2. 带宽带宽指的是一个信号在一个频段内传输的能力。
它是指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单位为bps。
网络的带宽决定了网络能够传输的最大速率,因为网络的传输速率不能超过网络的带宽。
带宽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物理特性,如线路的宽度、材质和长度。
带宽大小的提高可以通过扩大线路或采用更高质量的材料来实现,在有些情况下还需要运用调制、多路复用等技术。
3. 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bps为单位。
它是确定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网络的效率不仅取决于能够传输数据的速率,还取决于网络能够处理的数据量。
吞吐量取决于网络设备的性能和网络拓扑的复杂度,因此它是一个相对困难的指标。
在设计网络时,吞吐量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过低的吞吐量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
4. 时延时延指数据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
计算机网络中的时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发送时延:指在发送数据前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生成数据包和传输数据的时间。
传播时延:指数据从发送节点到接收节点的传播时间,取决于传播介质和物理距离。
计算机网络时延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时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网络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总时间,下列哪项不是构成网络时延的因素?A.传输时延B.处理时延C.传播时延D.排队时延答案:D2.下列关于传输时延和处理时延的描述,正确的是:A.传输时延是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传输所需的时间,处理时延是数据在网络节点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
B.传输时延是数据在网络节点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处理时延是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传输所需的时间。
C.传输时延是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途中造成的等待时间,处理时延是数据在接收端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
D.传输时延是数据在发送端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处理时延是数据从接收端到发送端的途中造成的等待时间。
答案:A3.传播时延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在网络中传播所需的时间,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传播时延的因素?A.传播速度B.传输距离C.网络拥塞程度D.传输带宽答案:D4.数据在网络节点排队等待处理所需的时间称为排队时延,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排队时延的因素?A.网络拥塞程度B.传输带宽C.网络节点处理速度D.数据包大小答案:B二、判断题1.传输时延和处理时延是网络中不可控制的时延因素,无法进行优化。
答案:错误2.传输时延主要取决于数据在链路中传输的距离和传输速率。
答案:正确3.传播时延是数据在网络中传输过程中被存储和处理的时间。
答案:错误4.排队时延是数据在网络节点排队等待处理所需的时间,会受到网络拥塞程度的影响。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传输时延、处理时延、传播时延和排队时延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在网络中的作用。
传输时延是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传输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数据的大小和传输速率。
处理时延是数据在网络节点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包括路由器的转发和处理能力等。
传播时延是数据在网络中传播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传播速度和传输距离。
排队时延是数据在网络节点排队等待处理所需的时间,受到网络拥塞程度的影响。
在网络中,传输时延和处理时延会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响应时间,可以通过提高传输速率和优化网络节点的处理能力来减少时延。
时延的概念及分类(一)
时延的概念及分类(一)时延的概念及分类概念时延是指信号经过传输系统或网络时所花费的时间,也可以理解为信号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经历的时间差。
在计算机网络中,时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分类发送时延(Transmission Delay)发送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方发送到传输线上所花费的时间。
这个时延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 数据长度:数据越长,发送时延越长。
- 信道带宽:带宽越小,发送时延越长。
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传播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需的传播时间。
这个时延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 信号传播速度:不同的传输介质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例如,光纤的传播速度比铜线要快。
- 传播距离:传播时延与传播距离成正比,传播距离越长,传播时延越大。
处理时延(Processing Delay)处理时延是指数据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上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这个时延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 数据的大小:数据越大,处理时延越长。
- 处理能力:设备的处理能力越强,处理时延越短。
排队时延(Queueing Delay)排队时延是指数据在网络设备的缓冲区中排队等待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这个时延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 入队速率:缓冲区中数据的到达速率越快,排队时延越长。
- 出队速率:缓冲区中数据的处理速率越快,排队时延越短。
总时延(Total Delay)总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总共花费的时间,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总时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总结时延是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数据传输的各个环节。
根据不同的因素,时延可以分为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了解和分析时延的不同分类,有助于优化网络性能和提高用户体验。
计算机网络-经典计算例题
计算机⽹络-经典计算例题1.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3)从上⾯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答案:发送时延 = 数据长度(⽐特)/发送速率(⽐特/每秒)= 107/100000 = 107 / 105=100s;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每秒)= 106/(2×108)=0.005s;发送时延 = 数据长度(⽐特)/发送速率(⽐特/每秒)= 103/1000 000 000 =103 / 109=1µs;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每秒)= 106/(2×108)=0.005s从上⾯计算结果可知:发送时延仅与发送的数据量、发送速率有关,与传播速率⽆关;传播时延仅与传播速度与传播距离有关,与发送速率⽆关。
2.共有4个站进⾏码分多址通信。
4个站的码⽚序列为A:(−1−1−1+1+1−1+1+1)B:(−1−1+1−1+1+1+1−1)C:(−1+1−1+1+1+1−1−1)D:(−1+1−1−1−1−1+1−1)X站现收到的码⽚序列:(−1 +1 −3 +1 −1 −3 +1 +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解答:码⽚序列的特性:⑴每个站分配的码⽚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⑵任何⼀个码⽚向量和该码⽚向量⾃⼰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⑶⼀个码⽚向量和该码⽚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1X站收到的信号与A站的码⽚做内积:(-1 +1 -3 +1 -1 -3 +1 +1)* (-1 -1 -1 +1 +1 -1 +1 +1) = 1同理:B站的内积为–1,C站的内积为0,D站的内积为1。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述三网合一: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两个重要功能:连通性和共享性。
网络有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计算机、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的链路构成。
因特网的三个发展阶段: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形成多层次ISP 结构的因特网。
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电路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三个阶段,特点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分组交换采用储存转发技术,报文+首部=一个分组(分组也叫包,首部也叫包头),分组的首部包含了目的地址和资源地址等重要控制信息,优点是高效、灵活、迅速和可靠。
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协议三要素:语法、语意和同步。
五层(七层)协议(由下往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
服务访问点SAP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第二章物理层物理层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
通信系统三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
信道一般都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单工通信(单向信道):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方都能发送或接收,但不能同时发送或接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性能四种时延
计算机⽹络基础知识⽹络性能四种时延
intro
以下均基于分组交换技术
我们将以下这样的⼀段连接称为⼀段链路
假设发送端到接收端间有N条链路,对于对⼀个分组⽽⾔,忽略其他因素,端到端总时延
d(end−end)=N×(d(proc)+d(queue)+d(trans)+d(prop))
statement
处理时延
当分组到达路由器A时,⾸先要做的是检查分组⾸部并决定将该分组导向何处,并检查⽐特级差错,这部分的时间消耗叫做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分组在经过路由器A的处理后,下⼀步就是传输出去。
⼀个分组的排队时延取决于先到达的,正在排队等待向链路传输的分组的数量。
1.如果前⾯没有分组正在从路由器A向链路传输的话,排队时延为0
2.如果流量很⼤,前⾯有很多分组正在传输或也在等待传输,那么就要消耗很⼤的排队时延了。
传输时延
传输时延是路由器A将分组的所有⽐特推出路由器A,推向链路所需要的时间。
传输时延取决于两个因素:
1. 单个分组长度
2. 数据传输速率
假设分组的长度为L⽐特,数据传输速率为R (bps) 那么传输时延 = L/R
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指的是分组的⼀个⽐特从路由器A到达到路由器B所需要的时间,传播时延取决于两个因素:
1.链路介质(双绞线,光纤)的传播速率
2. 节点间的距离(两个路由器间的距离)
假设路由A,B距离为d, 链路介质传播速率为s,那么传播时延 = d/s
reference
Processing math: 100%。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影响网络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如传输的距离、使用的 线路、传输技术、带宽。对用户而言,则主要体现在 所获得的网络速度不一样。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 标是指带宽、吞吐量和时延。
带宽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中,都使用带宽 (BandWidth)来描述它们的传输容量。 在通信线路上传输模拟信号时,将通信线路 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称为线路的带宽 (或通频带)。 在通信线路上传输数字信号时,带宽就等同 于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服务器(Server) 作为一台特殊的计算机,它与其他非服 务器计算机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等的, 即存在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在整个 网络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网络是指服务 器在网络中起核心作用的组网模式。 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与对等网不同,服 务器在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如用户 接入和认证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电 子邮件服务器等,服务器的故障有可 能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
广域网 (WAN 即 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网 (MAN 即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局域网 (LAN 即 Local Area Network)
广域网(WAN)
是覆盖地理范围很大的计算机网络。
最广为人知的广域网就是因特网(Internet),它将全世界 众多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了。
(2)传播时延 )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上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3)处理时延 )
处理时延是指数据在交换节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划分方法有很多种, 不同的划分方法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可以分为: 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可以分为: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有哪些
计算机⽹络性能指标有哪些 这篇计算机⽹络性能指标有哪些是店铺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阅读本栏⽬。
计算机⽹络性能指标有哪些? 计算机⽹络的性能⼀般指它的⼏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但除了这些重要的性能指标外,还有⼀些⾮性能特征也对计算机⽹络的性能有很⼤的影响。
性能指标从不同的⽅⾯来度量计算机⽹络的性能。
下⾯下常⽤的七个性能指标。
1、速率 计算机发送出的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
⽐特(bit)是计算机中的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的信息量单位。
英⽂字bit来源binary digit(⼀个⼆进制数字),因此⼀个⽐特就是⼆进制数字中的⼀个1或0。
中的速率指的是链接在计算机⽹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data rate)或者⽐特率(bit rate)。
速率的单位是b/s(⽐特每秒)或者bit/s,也可以写为bps,即bit per second。
当数据率较⾼时,可以使⽤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
现在⼀般常⽤更简单并不是很严格的记法来描述⽹络的速率,如100M以太⽹,⽽省略了b/s,意思为数据率为100Mb/s的以太⽹。
这⾥的数据率通常指额定速率。
2、带宽 带宽本上包含两种含义 (1)带宽本来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例如,在传统的通信线路上传送的电话信号的标准带宽是3.1kHz(从300Hz到3.1kHz,即声⾳的主要成分的频率范围)。
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赫兹。
在以前的通信的主⼲线路传送的是模拟信号(即连续变化的信号)。
因此,表⽰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即为线路的带宽。
(2)在计算机⽹络中,贷款⽤来表⽰⽹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因此⽹络带宽表⽰在单位时间内从⽹络的某⼀点到另⼀点所能通过的“最⾼数据量“。
计算机网络1-3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 P1第二段,三种网络各自提供的服务及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将完整的报文分割成较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后,就构成了分组。
分组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发送分组,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后进行重组,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缺点:电路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信息传输延迟小,就给定的连续路由来说,传输延迟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以及传输控制程序来都不受限制,即可向用户提供透明的通路。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缺点:是延迟长。
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动态分配带宽,且对网络逐段占用,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
分组独立选择路由,使结点之间数据交换比较灵活。
分组大大压缩结点所需的存储容量,也缩短了网络延时。
较短的报文分组比较长的报文可大大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传输可靠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较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当网络通信量大时,这种时延也可能会很大。
同时,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习题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使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习题1-0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能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P3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习题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0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复习纲要
14
第五章 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目前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们覆盖的地理范围。 由于局域网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覆盖一个公司、一所大学、 一幢办公大楼的"有限的地理范围",因此它在基本通信机 制上选择了与广域网完全不同的方式,从"存储转发"方式 改变为"共享介质"方式与"交换方式"。 局域网在网络拓扑结构上主要分为总线型、环型与星型结 构三种。在网络传输介质上,局域网主要采用双绞线、同 轴电缆与光纤,但是目前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 速。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Made by wunianzhi@2005
18
第六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使用双绞线组建以太网是目前流行的组网方式。在使用非屏蔽双绞线 组建符合10 BASE—T标准的以太网时,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 带有RJ—45接口的以太网卡、集线器、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RJ— 45连接头。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与普通的以太网组网方法基本相同。如果要组建 快速以太网,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100 BASE—T集线器或交 换机、10/100 BASE—T网卡,以及双绞线或光缆。 千兆以太网的组网方法与普通以太网组网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在千兆 以太网组网方法中,网络带宽分配合理是很重要的,需要根据网络的 规模与布局,来选择合适的两级或三级结构。一般来说,在网络主干 部分需要使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结构化网络布线系统是预先按建筑物的结构,将建筑物中所有可能放 置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位置都预先布好线,然后再根据实际所连接的 设备情况,通过调整内部跳线装置,将所有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连接起 来。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常用公式
计算机网络常用公式在计算机网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用到一些公式进行计算。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网络性能、带宽利用率、吞吐量等各种指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公式,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一、网络效能公式1. 带宽(B) = 数据传输速率(R) * 传输位数(n)带宽指的是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能力,通常以每秒传输的位数或字节数来衡量。
带宽的计算公式为带宽等于传输速率乘以传输的位数。
其中,传输速率是指数据在网络中每秒传输的速度,单位通常为比特/秒或字节/秒。
2. 信道利用率(U) = 传输时间(t) / (传输时间(t) + 等待时间(W))信道利用率是指一个信道在一段时间内被利用的程度,即信道被传输数据占用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传输时间除以传输时间加上等待时间。
其中,传输时间是指数据在信道上传输的时间,等待时间是指数据在等待传输时的时间。
3. 吞吐量(T) = 传输位数(n) / 传输时间(t)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秒或字节/秒来衡量。
吞吐量的计算公式为传输位数除以传输时间。
二、网络时延公式1. 发送时延(Ds) = 数据长度(L) / 带宽(B)发送时延是指从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完成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的计算公式为数据长度除以带宽。
2. 传播时延(Dp) = 传输距离(D) / 传输速度(S)传播时延是指数据在信道中传播所需的时间。
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为传输距离除以传输速度。
3. 处理时延(Dh)处理时延是指数据在网络节点上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主要包括路由、分组检错、转发等操作的时间。
处理时延通常由网络设备的性能决定,无法用简单的公式进行计算。
4. 排队时延(Dq) = (分组长度(L) / 传输速率(R)) * (1 / (1 - a * b))排队时延是指数据在网络节点中等待传输的时间,主要受到网络拥塞程度的影响。
排队时延的计算公式中,分组长度指的是数据分组的大小,传输速率指的是节点的传输速度,a和b为两个与网络拥塞程度相关的参数。
计算机网络课后试题答案(第五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试题答案(第五版)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等优点。
但传输时延较电路交换要大,不适用于实时数据业务的传输。
报文交换传输时延最大。
习题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客户服务器有主机和客户机之分,客户机向主机发送服务请求,并有主机的地址,主机被动的接收客户的请求,给于客户请求服务。
对等通信方式没有主机和客户机之分,每个电脑都是平等的,每个电脑都可能是主机和客户机,这个主要看电脑是在请求服务还是在给于服务。
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通信方式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都有大量的电脑组成一个网络,并且有着相同的软件支持,都间接存在主机和客户机之分,都存在网络边缘和网络核心!习题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的指标?答:计算机网络有七种性能指标: 1.速率 2.带宽 3.吞吐量 4.时延5.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RTT 7.利用率习题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层次的好处:(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4-http时延估计
实验四一、实验名称:http时延估计二、实验目的:了解HTTP传输过程中的时延。
三、实验环境:运行Windows 2002/2003 Server/XP,java虚拟机,分组交换java小程序。
四:实验记录:1、基本概念: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
所有的WWW 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
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
2:熟悉实验环境,实验之前,要设定个项参数,如上图所示:connection type number ofparallelconnectionnumber ofobjectper-objecttransmission delay(inRtts)TOTALDELAY RttsNon-PC 1 1 0 4 Non-PC 1 2 0 6 Non-PC 1 3 0 8 Non-PC 1 4 0 10 Non-PC 1 1 0.25 4.5 Non-PC 1 1 0.5 5 Non-PC 1 1 1 6 Non-PC 1 1 2 8 Non-PC 1 2 0.25 6.75 Non-PC 1 2 0.5 7.5 Non-PC 1 2 1 9 Non-PC 1 2 2 12 Non-PC 1 3 0.25 9 Non-PC 1 3 0.5 10 Non-PC 1 3 1 12 Non-PC 1 3 2 16 Non-PC 1 4 0.25 11.25 Non-PC 1 4 0.5 12.5 Non-PC 1 4 1 15 Non-PC 1 4 2 20 Non-PCwPC 1 1 0 4 Non-PCwPC 1 1 0.25 4.5 Non-PCwPC 1 1 0.5 5 Non-PCwPC 1 1 1 6 Non-PCwPC 1 1 2 8 Non-PCwPC 1 2 0 6 Non-PCwPC 1 2 0.25 6.75 Non-PCwPC 1 2 0.5 7.5 Non-PCwPC 1 2 1 9 Non-PCwPC 1 2 2 12 Non-PCwPC 1 3 0 8 Non-PCwPC 1 3 0.25 9 Non-PCwPC 1 3 0.5 10 Non-PCwPC 1 3 1 12 Non-PCwPC 1 3 2 16 Non-PCwPC 1 4 0 10 Non-PCwPC 1 4 0.25 11.5 Non-PCwPC 1 4 0.5 12.5 Non-PCwPC 1 4 1 15Non-PCwPC 2 1 0 4 Non-PCwPC 2 1 0.25 4.5 Non-PCwPC 2 1 0.5 5 Non-PCwPC 2 1 1 6 Non-PCwPC 2 1 2 8 Non-PCwPC 2 2 0 4 Non-PCwPC 2 2 0.25 4.5 Non-PCwPC 2 2 0.5 5 Non-PCwPC 2 2 1 6 Non-PCwPC 2 2 2 8 Non-PCwPC 2 3 0 6 Non-PCwPC 2 3 0.25 6.75 Non-PCwPC 2 3 0.5 7.5 Non-PCwPC 2 3 1 9 Non-PCwPC 2 3 2 12 Non-PCwPC 2 4 0 6 Non-PCwPC 2 4 0.25 6.75 Non-PCwPC 2 4 0.5 7.5 Non-PCwPC 2 4 1 9 Non-PCwPC 2 4 2 12 Non-PCwPC 3 1 0 4 Non-PCwPC 3 1 0.25 4.5 Non-PCwPC 3 1 0.5 5 Non-PCwPC 3 1 1 6 Non-PCwPC 3 1 2 8 Non-PCwPC 3 2 0 4 Non-PCwPC 3 2 0.25 4.5 Non-PCwPC 3 2 0.5 5 Non-PCwPC 3 2 1 6 Non-PCwPC 3 2 2 8 Non-PCwPC 3 3 0 4 Non-PCwPC 3 3 0.25 4.5 Non-PCwPC 3 3 0.5 5 Non-PCwPC 3 3 1 6 Non-PCwPC 3 3 2 8 Non-PCwPC 3 4 0 6 Non-PCwPC 3 4 0.25 6.75 Non-PCwPC 3 4 0.5 7.5 Non-PCwPC 3 4 1 9 Non-PCwPC 3 4 2 12 Non-PCwPC 4 1 0 4 Non-PCwPC 4 1 0.25 4.5 Non-PCwPC 4 1 0.5 5Non-PCwPC 4 1 2 8 Non-PCwPC 4 2 0 4 Non-PCwPC 4 2 0.25 4.5 Non-PCwPC 4 2 0.5 5 Non-PCwPC 4 2 1 6 Non-PCwPC 4 2 2 8 Non-PCwPC 4 3 0 4 Non-PCwPC 4 3 0.25 4.5 Non-PCwPC 4 3 0.5 5 Non-PCwPC 4 3 1 6 Non-PCwPC 4 3 2 8 Non-PCwPC 4 4 0 4 Non-PCwPC 4 4 0.25 4.5 Non-PCwPC 4 4 0.5 5 Non-PCwPC 4 4 1 6 Non-PCwPC 4 4 2 8 PCw/oP 1 1 0 3 PCw/oP 1 1 0.25 3.5 PCw/oP 1 1 0.5 4 PCw/oP 1 1 1 7 PCw/oP 1 1 2 10 PCw/oP 1 2 0 4 PCw/oP 1 2 0.25 4.75 PCw/oP 1 2 0.5 5.5 PCw/oP 1 2 1 7 PCw/oP 1 2 2 10 PCw/oP 1 3 0 5 PCw/oP 1 3 0.25 6 PCw/oP 1 3 0.5 7 PCw/oP 1 3 1 9 PCw/oP 1 3 2 13 PCw/oP 1 4 0 6 PCw/oP 1 4 0.25 7.25 PCw/oP 1 4 0.5 8.5 PCw/oP 1 4 1 11 PCw/oP 1 4 2 16 PCwP 1 1 0 3 PCwP 1 1 0.25 3.5 PCwP 1 1 0.5 4 PCwP 1 1 1 5 PCwP 1 1 2 7 PCwP 1 2 0 3 PCwP 1 2 0.25 3.5PCwP 1 2 0.5 4PCwP 1 2 1 5PCwP 1 2 2 7PCwP 1 3 0 3PCwP 1 3 0.25 3.5PCwP 1 3 0.5 4PCwP 1 3 1 5PCwP 1 3 2 7PCwP 1 4 0 3PCwP 1 4 0.25 3.5PCwP 1 4 0.5 4PCwP 1 4 1 5PCwP 1 4 2 7五、实验结果分析1,由Non-PCwPC数据分析可得,当number of parallel connection >=number of objects,the results are same.the result are follows:the object transmission delay0 0.25 0.5 1 2(in Rtts)Total delay(in Rtts) 4 4.5 5 6 82,由PCw/oP可知,number of objects 越多的同时 the object transmission delay (in Rtts) 越大,其Total delay(in Rtts)就越大,反之越小。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大题--归类复习
一、时延、数据传输速率、信道传输能力问题1.数据传输速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R=1/T*log2N (位/秒,bps或b/s)信号传输速率=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B=1/T (波特,Baud)信号传输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R =B ·log2N2、奈奎斯特公式无噪声下的码元速率极限值B与信道带宽H的关系:B=2*H (Baud)无噪信道信道数据传输能力的奈奎斯特公式:C =2·H·log2N (bps)3。
有噪声情况下香农公式:C =H·log2(1+S/N) (bps)信噪比=10log10(S/N) (分贝)4.采样定理:若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采样,只要采样频率大于等于有效信号最高频率或其带宽的两倍,则采样值便可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设原始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max,采样频率为Fs,则采样定理可以用下式表示: Fs(=1/Ts)〉=2Fmax或Fs>=2Bs•Fs为采样频率•Ts为采样周期•Fmax为原始信号的最高频率•Bs(=Fmax-Fmin)为原始信号的带宽•每次采样位数=log2量化级•数据传输速率(bps) =采样频率×每次采样位数5。
时延=延迟(delay 或latency)总时延=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传输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例1:信噪比为30dB,带宽为3kHZ的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多少?解:根据香农公式C =H·log2(1+S/N)已知H=3KHz,10*log10(S/N)=30dB,log10(S/N)=30/10,S/N=10 30/10=1000C=3k×log2(1+1030/10)=3k×log2(1+1000)=30kbp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延 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 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数据
1011001 …
结点 A
结点 B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 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 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谢谢!
发送时延 =
数据块长度(比特) 发送速率(比特/秒)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 而花费的时间。 信号传输速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米) 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 一定的时间处理。 排队时延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 时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 量。
时延(delay 或 latency)
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要花费一 定的时间处理。 排队时延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 延。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
四种时延所产生的地方
从结点 A 向结点 B 发送数据
在结点 A 中产生 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在发送器产生传输时延 (即发送时延) 数据 在链路上产生 传播时延
1011001 …
队列 结点 A 发送器
链路
结点 B
习题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 媒体的传播速率为2x10^8m/s。试计算以下 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it/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 1G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