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 经济全球化下_如何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下如何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也逐渐由政治、军事等传统因素转向经济、科技等非传统因素,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新经济安全观是对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是对客观的经济安全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安全观念。在新经济安全观的指导下应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国家经济安全;新经济安全观;策略
一、新经济安全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国家安全是一个内涵简单但外延广泛的概念。传统的安全观形成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是单一的军事安全和单纯的自身安全。它主要从政治、军事、外交角度去判断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认识安全性质和安全利益,确定安全战略和安全目标,选择和寻求维护安全的途径及方式。然而,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过去那种仅仅依靠军事力量定胜负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威胁和危机都不是由传统安全因素,如国家之间冲突或战争所直接导致,而是由非传统安全因素引起的。如金融危机、石油危机、环境污染、恐怖袭击、疾病传播等。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威胁”和“安全”,其内涵和外延均已大大扩展。因此引起安全性质、安全战略、安全目标,以及寻求和维护安全的途径等多种因素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使我们不得不突破传统安全观的框架去思考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如何防止金融乃至整个经济受到来自于外部的冲击所引发的剧烈动荡和国民财富的大量流失。从较广意义上说,是国家对来自外部的冲击和由此带来的国民经济重大利益损失的防范,是一国维护本国经济免受各种非军事、政治因素严重损害的战略部署。”①经济安全问题产生于经济领域,却又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是基于政治、军事的彼此敌视和对抗,国家利益一般是出于相互排斥和防范状态之中。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安全的内涵从政治和军事逐渐偏重于经济时,经济安全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议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对国家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发挥了积极作用,还促进了国际经济竞争更加剧烈,世界商品市场、劳务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上国家间的
竞争也上升为集团间的竞争,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也上升为集团间的贸易纠纷和摩擦。因此,一国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已与国际的经济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经济安全对于一国的安全日益重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经济利益处于主导地位,各国都把谋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为最主要的国家战略目标。
二、新经济安全观的特点
1.安全主体多元化。传统国家安全的主体是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济安全从以一国经济安全为中心向上扩大到全球安全和人类安全。在信息化时代,只有把国家、地区乃至全球各个层次的安全结合,统一起来,国家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
2.安全要素综合化。除了传统的军事、政治因素以外,在信息化背景下,文化、社会、科技、环境等因素都进入了新安全观的视野,这些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要素综合化,这要求我们用综合的眼光去对待经济安全的问题。此外,这些要素对经济安全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在演变,在不同的时期和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核心要素。
3.安全手段复合化。与安全要素综合化的趋势相适应,实现安全手段复合化的趋势在新安全观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在信息技术革命的作用下,一方面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改变了相互间在冲突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动机以及争夺的内涵; 另一方面,随着安全要素的日益增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互动和渗透越来越复杂,在经济安全领域国与国之间更多的是利用国际通行的惯例、条约以及像世贸组织这样的国际仲裁机构来进行斗争。此外,还要运用科技、社会、文化及环境等手段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4.安全关系多边化。信息技术革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使得各国间的经济冲突不再是国家间的问题,而上升为国际间的问题。因此,加强多边合作成为各国维护自身经济安全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三、新时期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策略
当今世界各国都顺应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制定和实施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安全战略。如美国的“扩张型”安全战略强调向全世界扩张,维护和拓展在全球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实质是霸权地位);欧盟的“集聚型”安全战略强调集聚地区的优势、集团实力与外部竞争和抗衡,各成员协调一致共同保障整体及各成员的经济安全,日本的“保障型”安全战略基于其资源小国和经济大国的特殊矛盾,强调资源和市场保障,尤其是海外资源的稳定有效的供给等等。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依据新经济安全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安全战略应
是“发展型”安全战略。
(一)培育和树立经济安全意识,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整体战略我们要树立经济安全的前瞻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经济安全与否,往往取决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态势的评价,对国家经济利益得失的判断及对国内国际未来经济、政治形势的预测。因而,在制定经济安全战略时,必须周密思考、正确判断和进行前瞻性预测。准确地判断新时期我国所处的经济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就可以正确选择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和安全目标。要强化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意识,强化科技兴国的国策意识,提高科技竞争力,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政府部门要强化对重要领域和部门的经济安全主动权意识,制定远景目标,掌握国内主要产业的控制权。强化竞争和保护意识,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保护民族经济,维护民族利益。特别要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二)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积极参与多边合作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但是,必须牢牢把握住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新经济安全观的国际性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在国际合作中维护经济安全,应树立全球观战略,在与他国的交往的过程中应以经济“双赢”或“共赢”为准则确立国家经济安全观,正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这一客观现实,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确立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安全环境越来越好,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各种层次的“伙伴关系”。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根本改变。为了搞好多边合作,进行必要的妥协和让步是应该的,但决不能做无原则的妥协和让步。我国参与多边合作的前提是保证国家领土完整、主权不受侵犯、经济运行和发展不受干扰,基础是国家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因此,多边合作应先从各方面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逐步扩大到其他领域。在参与多边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改善与大国的关系,搞好与大国的合作。
(三)加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新经济安全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国家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才能保证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经济实力,才能够增强对国外市场风险的‘免疫力’,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减少国家内部的不定因素和提高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政府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有效举措。”⑦我们必须树立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经济安全问题,把增强国家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