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林木育种学复习材料
林木育种学复习材料一、林木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林木育种学的定义:林木育种学是应用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原理和技术,通过选择和配组优良的林木个体,培育出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新品种的科学。
2.林木育种学的目的和任务:培育出高产、重病抗性、抗逆性较强、木材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3.林木育种的原理:林木遗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遗传。
通过选择和配对性状良好的个体,逐代选择,可以逐渐固定期望性状。
二、林木育种的方法和步骤1.杂交育种:通过人工选择父本和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培育出具有更好性状的杂交后代。
杂交育种适用于一些表现型性状不明显的性状遗传。
2.选择育种:通过选择性状良好的个体进行繁殖,逐代选择,使性状稳定。
选择育种适用于一些表现型性状明显的性状遗传。
3.群体育种:利用群体遗传的原理,对林木的群体进行选择和繁殖,使性状在整个群体中得以改善。
三、林木遗传的基本原理1.林木的常染色体遗传:林木的常染色体遗传是指遗传信息通过常染色体的基因进行传递。
常染色体遗传包括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可以通过控制配对和选择优良个体进行选择。
2.林木的性染色体遗传:林木的性染色体遗传是指遗传信息通过性染色体的基因进行传递。
其中,雄性决定性系统和雌性决定性系统是最常见的性染色体遗传方式,具体是由哪一性别决定性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
四、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保护林木种质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实施保护区管理和加强法律保护等方式来保护林木种质资源。
2.林木种质资源的利用:利用林木种质资源进行育种是培育高产、优质林木品种的重要途径。
利用种质资源可以通过选择和配血等手段改良种质,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林木育种学的意义和应用1.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通过育种,可以培育出更适应环境、抗逆性更强的林木品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最新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林木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林木育种学复习材料
林木育种学复习材料目录1、绪论 (1)1、林木育种学 (1)2、林木选育技术基础 (1)1、种内多层次变异: (1)2、交配系统 (1)3、遗传力 (1)4、配合力与育种值 (2)5、遗传增益 (2)6、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2)7、人工选择 (3)8、选择类型 (3)9、配合选择 (3)3、遗传育种资源和树木引种 (3)1、遗传资源 (3)2、遗传多样性 (3)3、林木遗传资源管理 (4)4、乡土树种 (4)5、外来树种 (4)6、引种 (4)7、引种原则 (4)8、引种成功的标准 (4)4、种源与优树选择 (5)1、种源试验 (5)2、种源试验目的 (5)3、种源试验的作用 (5)4、地理变异模式 (5)5、种子区划 (6)6、种子区划依据 (6)7、优树选择 (6)8、选优林分条件 (6)5、杂交与倍性育种 (7)1、杂交 (7)2、杂交育种 (7)3、杂种优势 (7)4、显性假说 (7)5、超显性假说 (8)6、杂交方式 (8)7、亲本选择的原则 (8)8、花粉生活力鉴定 (9)9、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9)10、林木多倍体育种的主要意义 (10)11、林木多倍体诱导的基本途径 (10)12、林木染色体加倍的方法 (10)6、无性系选育、繁殖与造林 (11)1、无性繁殖 (11)2、无性系 (11)3、无性系选育 (11)4、成熟效应 (11)5、位置效应 (11)6、无性系选育和造林的优势 (12)7、无性系造林的问题 (12)8、无性系造林问题的对策 (12)7、种子园 (12)1、种子园 (12)2、种子园种类 (13)3、无性系配置 (13)4、母树林 (13)8、遗传测定 (13)1、遗传测定 (13)2、遗传测定解决的问题 (13)3、交配设计 (14)4、常用试验设计 (16)9、林木抗逆性育种 (16)1、抗逆性育种 (16)10、木材品质遗传改良 (16)1、木材密度测定 (16)11、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7)1、生物技术 (17)2、组织培养 (17)3、遗传标记 (17)4、遗传标记的种类 (17)5、分子标记技术 (17)6、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8)12、林木育种策略与多世代育种 (19)1、绪论1、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习题一、1、表现型2、细胞质遗传3、独立分配规律4、基因突变5、自然选择6、杂种优势7、优树收集区8、子代测定9、选择育种10、数量性状11、林木育种学:用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选择、培育、及繁殖林木优良品种的一门学科。
内容包括:遗传学、育种学及良种繁育技术(繁育学)三个部分;研究对象:用材林植物。
12、林木育种资源:是指在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一切繁殖材料。
育种资源因来源、起源、栽培等分为本地育种资源、外地育种资源和人工创育的育种资源。
13、引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某一树种或品种引入其自然分布区域以外的地区栽培且生长发育良好;另一是变野生树种为栽培树种。
14.种源与种源试验:同一树种分布区范围内不同地点收集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
种源试验:对地理起源不同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放到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试验,叫做种源试验或产地试验。
15、优树:就是优良的表现型,即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长的特别好的树。
通过遗传测定,确认遗传品质卓越的优树,叫精选树。
16、杂交育种:遗传性不同的类型和个体间雌雄配子的有性结合叫做杂交。
结果得到杂种。
杂交育种:对杂交所获得的杂种进行培育选择以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
17、采穗圃:就是以优树为繁殖材料建立起的提供优质种条——插穗和接穗的繁殖圃。
18、种子园:是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营建的,按合理方式配置,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
19、配合力:是指在一定的交配系统中,一个亲本将其优良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相对能力。
20、无性系与无性系选择:无性系:一株植物用无性繁殖所得的所有植株的总称;而这株植物叫无性系原株。
无性系选择是指从普遍的各种群中或从天然杂交、人工杂交的原始群体中挑选优良单株,用无性繁殖方式,而加以选择的方法。
二、1.林木育种学内容2.种质资源的保存易地保存、保存种子和花粉。
3.P=G+E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4.优树材积评定方法优势木对比法、小标准地法、绝对值评选法。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木材产量B. 提高木材质量C. 提高抗逆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林木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表型B. 基因型C. 环境因素D. 社会需求答案:A4. 林木杂交育种中,杂交亲本的选择依据是什么?A. 亲本的表型B. 亲本的基因型C. 亲本的适应性D. 亲本的经济价值答案:B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改变林木的形态特征B. 改变林木的生理特性C. 改变林木的遗传特性D. 改变林木的生长环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育种效果?A. 育种目标的明确性B. 育种材料的选择C. 育种技术的先进性D. 环境条件的适宜性答案:ABCD2. 林木育种中,哪些方法可以提高育种效率?A.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B.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D. 利用传统杂交技术答案:ABC三、判断题1. 林木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对)2. 林木育种过程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没有影响。
(错)3. 林木育种中,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错)4. 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可以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对)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可以精确控制目标性状的表达。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林木的表型特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期在后代中保留和增强这些优良性状。
这一过程依赖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合,通过连续多代的选择,逐步提高整个群体的遗传品质。
2. 描述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
答: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包括:(1)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2)进行亲本间的杂交;(3)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淘汰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4)对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连续多代的自交或回交,以稳定和纯化优良性状;(5)最终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
10280林木栽培学10280林木栽培学(林学专科)复习资料§1 林木种子1.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林木种子。
2.良种基地的主要形式有种子园、母树林和采穗圃。
3.种子丰产技术:①建立实生种子园、②施肥、③树体修剪。
4.林木大量结实的年份叫丰年、大年、种子年、当年。
5.造成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原因:①营养物质的积累、②内源激素和环境因子。
6.充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低,种皮坚硬,种子内含物不易渗出,微生物不易寄生,呼吸作用微弱,因此种子活力高且寿命长。
7.生理后熟——已经达到形态成熟的种子,在生理上还未发育完全,需经一段时间才具有发芽能力的现象。
8.在林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适宜采种的时期是壮年期。
9.杉木适合干藏。
含水量高的种子适合湿藏,如油茶、板栗、核桃等。
10.种子湿藏的基本条件是低温、湿润、通风。
11.大多数林木种子贮藏期间保持0—5℃为最适宜温度。
12.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因素有①温度、②空气相对湿度、③通气条件、④生物因素。
13.发芽势——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14.在同一地区垂直调拔种子,海拔跨度不宜超过300—500m。
§2 苗圃的建立及管理1.使用年限在十几年或几十年的苗圃称为固定苗圃。
2.苗圃地应尽量选择地形不太复杂,地势相对平缓的开阔地。
3.苗圃地的生产用地包括播种区、移植区、营养繁殖区、温室或大棚区、采穗圃等。
4.我国南方(或湖南)春季多梅雨天气,因此苗床育苗常用的形式是高床。
5.苗圃地整地的基本环节有浅耕、耕地、耙地、镇压、中耕。
6.苗圃的灌水方法有浇灌、侧方灌溉、喷灌、滴灌、漫灌。
7.通常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和引水设备等三个组成部分。
8.苗木必需的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其中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其它元素则从土壤中获取。
9.有机肥料的优点有肥效长、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等。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专业整理版.doc
1. 什么叫林木良种?
2. 在林业生产上为什么要选川良种? 3. 林木育种有哪些特点? 4. 林木育种的方针是什么? 5. 林木育种的任务是什么? 6. 什么叫林木育种学? 7. 林木育种学包括哪些? & 什么叫遗传?
9. 什么叫变异?
10.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76. 遗传平衡定律的概念是什么?
77. 遗传平衡定律的主耍内容是什么?
78. 遗传平衡定律对林木冇种工作有何启示?
79. 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遗传平衡?
8().物种的概念是什么?
81. 物种是如何形成的?
82. 什么叫口然选择?
83. 什么叫人工选择? 84.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右何区別物种是? 85. 生物进化的含义是什么? 86. 生物进化的要素是什么? 87?何谓林木种质资源? 88. 种质资源工作对林木育种有何意义 ? 89. 种质资源有哪些类别? 90. 种质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91.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哪儿种? 92. 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是什么? 93. 什么是林木的白然变异? 94. 林木的口然变界表现在哪些方血? 95. 简述牛态特性变异的内容。 96. 抗性变异主要表现在哪儿方而? 97. 什么是选择育种? 98. 选择育种的目的是什么? 99. 林木选择育种的方式右哪些? ? 100?何谓混合选择?有什么特点? 101. 什么是单 - 株选择?有什么特点? 102. 什么是无性系选择? 103. 无性系选择有何优点? 104. 无性系选择有何缺点? 105. 什么是优树? 106. 优树选择的目的何在? 107. 优树选择的林分条件是什么? 10& 选择优树应根据哪些指标? 109.常用的优树选择方法有哪几种? 11().优树木对比法适川于何种林分? 111. 绝对牛长量法适用于何种林分? 112. 选优工作程序有哪些? 113. 什么叫种源? 114. 什么叫种源试验? 115. 种源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 116. 种源试验的作用是什么? 117. 什么叫种源选择? 11& 怎样进行种源试验? 119. 影响选择效杲的因索冇哪些? 120. 如何捉高选择效果? 121. 什么叫引种 ? 122. 什么叫自然驯化 ? 123. 什么叫风土驯化? 124. 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林木育种学绪论1. 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良种选育和繁殖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目的:选育和繁殖林木优良品种2.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内容:选(林木选择育种)引(林木引种引种)育(杂交,新技术与分子育种)测(遗传交配设计与田间试验测定)繁(良种繁殖利用,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保(收集与保存基因资源)3. 品种(或优良品种=良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植物群体。
品种是经济上的概念,具有地域性、时效性。
当前林业生产中,往往把通过选育,性状有一定提高的繁殖材料泛指良种4.培育良种的意义: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减少投入;满足社会需求。
使用良种的意义:1)提高林产品的产量与品质 2)带动相关产业及国民经济发展 3)改善生产方式 4)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5.林木育种的发展趋势:1)育种目标多样化(木材性状改良,抗病虫育种)2)常规育种仍是主要途径3)种子园仍是良种繁育的重要途径4)无性系育种前景广阔,无性系造林受重视5)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6.林木育种根本任务:育种资源保存和种质资源创新,良种选育和繁殖。
一.林木遗传育种资源1.种质资源(遗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组合。
可以是个体、器官、花粉、细胞或染色体片断。
育种的实质是利用种质资源有利基因,经若干育种环节,实现基因重组,培育新品种。
种质资源又叫基因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2.基因资源类别:1)按地理分:本地,外地2)按资源来源分:野生,人工创育种质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意义:种质资源起着品种更新,满足多种需求的作用;种质资源具有改良栽培品种的作用。
3.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个层次:1)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不同群体(又称种群或居群)间,或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表现型: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的总和。
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引起的遗传现象。
3、独立分配规律: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4、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5、自然选择:是指能够导致同一种群中,不同遗传性状的分布比例在下一个世代发生变化的过程。
6、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双亲优异的现象。
7、优树收集区:是收集和保存优树资源的场地,是营建种子园和开展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8、子代测定:是指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所进行的田间对比实验,以及根据它们的性状表现作出的评价。
9、选择育种: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性状变异,人为地对这些自然变异或人工授粉变异进行选择和繁殖,从而培育出新品系的过程,称为选择育种。
10、数量性状:是指在一个群体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动植物的高度或长度等11、林木育种学:用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选择、培育、及繁殖林木优良品种的一门学科。
内容包括:遗传学、育种学及良种繁育技术(繁育学)三个部分;研究对象:用材林植物。
12、林木育种资源:是指在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一切繁殖材料。
育种资源因来源、起源、栽培等分为本地育种资源、外地育种资源和人工创育的育种资源。
13、引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某一树种或品种引入其自然分布区域以外的地区栽培且生长发育良好;另一是变野生树种为栽培树种。
14.种源与种源试验:同一树种分布区范围内不同地点收集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
种源试验:对地理起源不同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放到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试验,叫做种源试验或产地试验。
林木育种复习资料
林木育种复习资料绪论一、基本概念1.林木育种学:是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林木遗传改良:为达到提高和改良林木产量和品质之目的,采取控制林木遗传特性的技术措施。
它与林木育种学的涵义相近。
3.林木品种:指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的林木群体。
重点在:产品要求、栽培范围、遗传相对一致的、人工选育、群体。
3.林木良种:多指通过人工选育、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
而良种应是优于当地主栽品种的、新选的品种。
二、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引种:种及品种层面的选择,引进外来树种与品种。
2.选种:种内变异的利用,包括种源选择和优树选择等。
3.育种:新变异的创造与利用,包括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以及基因工程等。
4.林木繁育:主要途径有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以及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
5.林木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此外,针对特殊性状开展抗逆性育种、木材材性育种,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反映现代育种新技术。
三、林木育种的特点(注重理解)1.多数树种达到性成熟和经济成熟需要时间长,即育种周期长,同时,树体大,占地多,试验设计难度大。
2.树木属多年生植物,持续开花结实周期长,选育材料可长期繁殖利用,因而可开展后向选择(backward selection),提高选择效果。
3.多数树种分布地区广,变异丰富,自然界尚存在着大量未被发现和利用的优良基因型,引种、选种潜力大,见效快。
4.多数树种行异花授粉,自花授粉或近亲繁殖会引起衰退,要采用异花授粉植物的育种方式。
5.不少树种能无性繁殖,可进行无性系选育,有性与无性选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林木育种方式。
6.多数树种生活周期长,栽培环境复杂多样,选育和繁殖遗传基础广泛的系列林木品种,或使用混合品种是适宜的。
题:从树木育种特点进行分析某个树种?1、育种资源丰富。
2、育种周期长(1)早期预测根据树木幼年时期的某些标志,来判断成年时期某些性状表现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幼年――成年某些性状间的相关性来进行的(2)促进提早开花结实(3)采用多种育种途径相结合,不断为生产提供改良程度逐步提高的繁殖材料。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章绪论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良种:林业生产实践中,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的统称。
林木品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主要途径:引种、选种、育种。
第二章基础知识一、物种与生物进化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同一物种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个体间能自由交配。
生物进化:拉马克提出,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生物存在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向,生物对环境有巨大适应能力,环境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
种内多层次变异:(1)种源变异。
(2)同一种源不同林分变异。
(3)同一林分不同个体变异。
(4)个体内不同部分的变异。
二、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1. 突变:是指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改变,可以是体细胞突变,也可以是生殖细胞突变。
2. 选择: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繁殖力不同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变化。
3. 迁移:指群体间基因流动,包括个体迁入和迁出。
4. 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变化,即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后代遗传而消失。
如果小群体的后代因环境改变而大量繁殖,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称奠基者,奠基者产生的新群体不能完整代表其原来群体(的基因型),称奠基者效应。
5. 交配系统:(1)理想群体与有效群体大小。
(2)瓶颈作用。
(3)近亲交配。
近交系数,自交为1/2,全同胞交配为1/4,半同胞交配为1/8,同祖后代间交配为1/16。
三、遗传参数及估算1. 遗传力:反应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率。
P=G+E (表型值二基因型值+环境值)V P=V G+V E(表型变异二基因型变量+环境变量)= V A +V NA +V E(V A加性变量,V NA非加性变量)VPH2= V G /V p (广义遗传力)h2= V A/V p (狭义遗传力)2.配合力:(1)一般配合力(GCA)=亲本子代组合平均值-子代总平均值用来反映加性基因的效应,此效应可以传递给子代。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林木育种学是研究如何通过选择、配种和培育来改良林木品种的学科。
它是林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对于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林木育种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林木育种学的基本概念林木育种学是研究林木遗传变异和遗传改良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步改良林木的遗传特性。
林木育种学主要关注林木的生长速度、木材质量、抗病虫害性、抗逆性等性状,以满足人们对于木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二、林木育种学的方法1. 选择法:通过对大量林木个体进行观察和测定,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后代繁殖。
这种方法适用于性状明显的林木品种改良。
2. 配种法:通过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产生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这种方法适用于性状较为复杂的林木品种改良。
3. 杂交法:通过不同品种或亚种之间的交配,产生杂种,利用杂种的优势进行育种。
这种方法适用于提高林木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4. 培育法:通过人工选择和培养,利用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加速林木的育种进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提高林木的育种效率和遗传改良的准确性。
三、林木育种学的应用1. 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通过选择和育种,培育出生长速度较快的林木品种,以满足人们对于木材的需求。
这对于解决木材短缺问题和推动木材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林木的抗逆性:通过选择和育种,培育出抗病虫害、抗干旱、抗盐碱等性状优良的林木品种,以提高林木的生存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提高林木的木材质量:通过选择和育种,培育出木材质量较好的林木品种,以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木材的需求。
这对于提高木材产业的附加值和推动木材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林木育种学的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林木育种学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基因测序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林木育种将更加精准和高效。
林木遗传育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两分)1林木遗传育种2变异3可遗传变异4染色质5同源染色体6非同源染色体7性状8测交9性状分离10连锁遗传定律11表型模写12等位基因13染色体组14单倍体15同源多倍体16双单体17四体18突变19细胞质遗传20数量性状21加性效应22互作效应/上位效应23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24无性系25孟德尔群体26基因频率27生殖隔离28多态性29种质资源30引种31驯化32种源和种源实验33选择育种34杂交育种35回交36杂交不亲和性37配合力38单倍体育种39孤雄生殖40孤雌生殖答案:1指研究林木的遗传与变异,并根据其特性及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这种遗传和变异来改良林木的固有类型、创造新品种的技术与过程。
2亲子代间及子代各个体间性状有差异的现象.3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能够连续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4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上色的物质。
5成对,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形态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6不成对,结构不相同的染色体。
7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8被检测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的杂交.9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
10处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遗传时,联合在一起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频率。
11由环境引起的表型变化与由基因型引起的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称表型模写。
1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相对基因13是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记为X。
14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是正常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体。
15 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
16 2n染色体组缺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17 2n染色体组增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18 遗传性状飞跃式的间断的变异现象称为突变。
19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又称核外遗传或染色体外遗传。
20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如花朵的重瓣性,叶片的大小等。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林木育种学:又称林木改良,是应用林木遗传性原理,以生物统计学为工具,与森林生态学等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研究林木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的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2.林木基因资源:所研究的林木群体包括的全部基因或者他们的载体。
3.林木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一部分,指在选育有利品种工作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调查、收集的资源。
4.设施保存:利用机械设备保存植物的部分组织或器官,从而保存植物的种质资源。
5.遗传增益:当某些树木性状优于其周围的同种,同年龄的其他树木的性状,表现出经济性状的提高。
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
6.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实是基因优良、配合力良好的优树。
7.种子区划:以种子经营为目的,将一定的地区范围划分成若干地域单位。
包括垂直区划,水平区划。
8.引种:把树种从原有的分布区扩展到分布区以外,或引进外来树种,称为引种9.乡土树种:每个树种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生长时,称为乡土树种10.外来树种: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区外时,被称为该地区的外来树种11.双交:是指4个种先配成两个单交杂种,然后再对两个单交杂种进行杂交。
即:(A×B)×(C ×D)12.回交:由两个亲本产生杂种F1,再与其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13.复式杂交:指用两个以上的品种经过两次以上的杂交。
14.家系:由同一植株产生的全部种子(子代)由单株树木上生产的自由授粉子代,或由双亲控制授粉产生的子代。
15.半同胞家系:同一个家系的种子,只有一个共同亲本;16.全同胞家系:由同一对父本和母本产生的子代;17.种源:通常是指从同一树种分布区范围内不同地点收集的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
18.种源试验:同一树种的树木长期生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会对特定的生态条件产生一定的遗传反应,把自然分布在各地理区的种源样本(种子或苗木)集中在一个或多个地点,对其生长、形态及生理特性等所进行的对比栽培试验,称为种源试验。
林木种苗学复习资料(精选5篇)
林木种苗学复习资料(精选5篇)第一篇:林木种苗学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方面都优良的种子林木结实的周期看地追肥4)追肥次数及浓度掌握由稀到浓,量少次多,适时适量,分期追肥的原则。
性林业生产上把林木结实的丰年和欠年交替出现的现象结实间隔期指上一次丰年二)追肥方法1、沟施2、浇灌法3、撒施4、根外追肥(叶面喷施)一、概念间苗、到下一次丰年之间间隔的时期(两个丰年之间间隔的年限)种子寿命:是指种子群体是指剔除不需要的农作物幼苗定苗、是指留下需要的农作物幼苗,主要是留苗。
苗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种子休眠:指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某些内在和密度是单位面积上苗木的数量。
合理密度、播种量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的数量称为播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使种子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
安全含水量:种子在贮种量二、基本知识点1.确定播种期的依据,不同播种期的适用范围确定播种期的依据:藏期间维持其生命力所必需的最低含水量二、基本知识点1、林木的生长发育期和各树种生物学特性、当地气候条件一、春播北方3-5月。
要求:宜早不宜晚,一般2个时期的特点幼年期(juvenile phase)●从种子萌发形成个体起,到开始结实为止。
月底到3月初二、夏播多用于夏季成熟且不耐贮藏的种子。
夏季成熟后随采随播。
三、●特点:营养生长旺盛,处于个体建设阶段,不会开花结实,可塑性强,枝条再生秋播适宜于大粒种子(板栗、核桃、油桐)和休眠期长的种子。
要点:宁晚勿早。
能力强。
理解与应用:①“可塑性强”是指如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利于四、冬播主要在南方冬季不结冻地区,但是少量进行。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二、林木健壮生长,注意修枝整形,利于形成良好的冠形,为今后的开花结实打下良一、整地作床二、土壤处理三、种子消毒3.不同播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播种方法好基础,反之则反(与人的培养类似)。
②利用幼年期“枝条再生能力强”的特点,条播点播撒播 4.育苗地的管理技术包括哪些环节?一、揭草与遮荫二、灌溉与可以采枝进行营养繁殖。
(精选)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林木育种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良种:林业生产实践中,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的统称。
林木品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主要途径:引种、选种、育种。
第二章基础知识一、物种与生物进化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同一物种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个体间能自由交配。
生物进化:拉马克提出,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生物存在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向,生物对环境有巨大适应能力,环境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
种内多层次变异:(1)种源变异。
(2)同一种源不同林分变异。
(3)同一林分不同个体变异。
(4)个体内不同部分的变异。
二、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1.突变:是指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改变,可以是体细胞突变,也可以是生殖细胞突变。
2.选择: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繁殖力不同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变化。
3.迁移:指群体间基因流动,包括个体迁入和迁出。
4.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变化,即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后代遗传而消失。
如果小群体的后代因环境改变而大量繁殖,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称奠基者,奠基者产生的新群体不能完整代表其原来群体(的基因型),称奠基者效应。
5.交配系统:(1)理想群体与有效群体大小。
(2)瓶颈作用。
(3)近亲交配。
近交系数,自交为1/2 ,全同胞交配为1/4 ,半同胞交配为1/8 ,同祖后代间交配为1/16 。
三、遗传参数及估算1.遗传力:反应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率。
P二G+E(表型值二基因型值+环境值)V P=V+V E (表型变异二基因型变量+环境变量)V P= V A +V NA +V E (V A加性变量,V N A非加性变量)H2= V G N P(广义遗传力)h2= V A/V P(狭义遗传力)2.配合力:(1)一般配合力(GCA)=亲本子代组合平均值- 子代总平均值用来反映加性基因的效应,此效应可以传递给子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林木育种学: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任务:选育和大量繁殖遗传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改良的林木繁殖材料,其最高目标是选育林木优良品种。
良种:林业生产实践中,性状有一定程度改良的繁殖材料的统称。
林木品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生产需要,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特征和特性明显,性状遗传稳定,由人工选育出来的林木群体。
主要途径:引种、选种、育种。
第二章基础知识一、物种与生物进化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同一物种有明显的、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个体间能自由交配。
生物进化:拉马克提出,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在自然界,生物存在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向,生物对环境有巨大适应能力,环境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
种内多层次变异:(1)种源变异。
(2)同一种源不同林分变异。
(3)同一林分不同个体变异。
(4)个体内不同部分的变异。
二、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1.突变:是指生物有机体的遗传物质不是由于遗传分离和重组产生的改变,可以是体细胞突变,也可以是生殖细胞突变。
2.选择: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繁殖力不同使群体的基因频率变化。
3.迁移:指群体间基因流动,包括个体迁入和迁出。
4.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基因频率变化,即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后代遗传而消失。
如果小群体的后代因环境改变而大量繁殖,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称奠基者,奠基者产生的新群体不能完整代表其原来群体(的基因型),称奠基者效应。
5.交配系统:(1)理想群体与有效群体大小。
(2)瓶颈作用。
(3)近亲交配。
近交系数,自交为1/2,全同胞交配为1/4,半同胞交配为1/8,同祖后代间交配为1/16。
三、遗传参数及估算1.遗传力:反应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比率。
P=G+E(表型值=基因型值+环境值)V P=V G+V E(表型变异=基因型变量+环境变量)V P= V A +V NA +V E(V A加性变量,V NA非加性变量)H2= V G /V P(广义遗传力)h2= V A/V P(狭义遗传力)2.配合力:(1)一般配合力(GCA)=亲本子代组合平均值-子代总平均值用来反映加性基因的效应,此效应可以传递给子代。
(2)特殊配合力(SCA)=双亲某组合值-?????双亲各配合值之和用来反映非加性基因效应(显性效应、上位效应),这些效应只有当特定的基因组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
(3)育种值=GCAx2基因的加性效应就是影响数量性状的多个微效基因的基因型值的累加,也称性状的育种值,是性状表型值的主要成分。
一对等位显性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作用,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抑制或遮盖作用叫上位效应。
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称下位基因。
3.遗传增益:S=X S-X P(选择差=选择平均值-林分平均值)R=X o-X P(选择响应=选择对象子代N年后的平均值-原林分平均值)G=R/X(遗传增益=选择响应÷亲本群体平均值)R= h2S(选择响应=现实遗传力x选择差)四、选择与选择方法1.林木遗传改良程序:(1)种源收集。
(2)优树选择。
(3)遗传测定。
(4)良种繁殖。
2.选择类型:(1)稳定性选择。
(2)定向性选择。
(3)多向性选择3.选择方式:由同一植株上产生的全部种子(子代),属于同一家系。
同一家系只有一个共同亲本称半同胞家系;有共同父本和母本称全同胞家系。
无性繁殖产生的群体称无性系,繁殖成无性系的最初植株称原株,组成无性系的植株称分株。
(1)混合选择(适用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单株选择(可用于遗传力低的性状)。
(2)单株选择:家系选择(适用遗传力较低的性状)家系内选择配合选择(家系与系内共同考虑)无性系选择(3)多性状选择:连续选择法独立淘汰法选择指数法多世代选择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第三章遗传育种资源和树木引种一、遗传资源定义: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变异的总和,也称基因资源。
(与种质资源同义)重要性:(1)是培育新品质的物质基础。
(2)选育优良品种,必须具备丰富的资源作后盾。
(3)是生物适应繁杂、变化的自然环境的结果,是进化的结果。
(4)拯救濒临毁灭的树种,已迫在眉睫。
驯化:外来树种被引入后,为适应环境发生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
二、生物多样性及遗传流失1.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3.遗传多样性:物种内不同群体间,或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表示物种内基因的丰富程度以及基因的变异状况。
遗传多样性检测:(1)形态特征。
(2)染色体特征。
(3)同工酶。
(4)DNA序列的变化。
遗传流失:自然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
原因有环境变化、城市扩建等,还有不合理地利用优良品质、奠基者效应、遗传漂变等。
三、林木遗传资源管理1.调查2.搜集(随机安排母树、或按经济性状挑选)3.保存(1)原地保存:在自然生境内的保存,保存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保持和恢复有生存力的种群。
(2)异地保存:把搜集到的种子、穂条在其他适宜地区的栽植保存。
保存数量应在百株到千株之间。
(3)设备保存:低温密封保存种子和花粉较为普遍。
4.评价和利用四、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任何一个树种都有它的分布范围,当它在自然分布区内称为乡土树种;当栽种到自然分布区外,称为外来树种。
1.正确对待各类树种资源。
2.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树种。
3.积极、稳妥地利用外来树种。
五、引种技术和程序1.目的性:考虑外来树在原地的表现,如建筑用材、绿化树种等。
2.生态条件相似度、树种历史生态条件分析。
3.树种的适应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
4.主要生态因子:(1)温度。
(2)日照。
(3)降水量和湿度。
(4)风。
(5)土壤条件。
5.引种程序:(1)外来树种选择。
(2)种苗检疫。
(3)登记编号。
(4)引种试验,包括初试、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鉴定与推广。
6.引种成功标准:能适应当地条件,不需保护,无病虫害;能按原有方式繁殖,并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保持原有的经济性状;无不良后果。
第四章种源与优树选择种源、地理种源:是取得种子或繁殖材料的原产地。
与种子产地不同。
种源试验:将种源不同的种子或繁殖材料所做的栽培对比试验。
种源选择:在种源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优良的种源。
地理变异:由于某一树种分布区广,种内不同群体长期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发生遗传分化,产生不同的表现。
发生了遗传分化的群体称为地理小种。
一、种源试验的意义1.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和林木品质。
2.提高林分抗逆性。
3.为合理制定种子区划提供依据。
4.提高树木改良效果。
二、地理变异的规律1.冷-暖变异趋势:一般南方生长较快,春季发叶和抽条较晚,受晚霜危害较轻,秋季落叶较晚,结束生长较迟,对冬季极端低温的抗性较差。
2.干-湿变异趋势:一般湿润地区具有生长快、根系浅、枝叶绿的特点。
3.高-低海拔趋势:高度的影响较水平距离严重,一般来说,由低海拔产地向高海拔地区调种,可能有某些程度的增产,但存在寒害的风险;反过来调种,效果不良。
模式:(1)连续变异,分布广泛且连续的树种,由于环境变化,种源间性状变异常常也是连续的。
这种地理变异类型属于渐变群模式。
(2)不连续变异,分布区比较小,气候或土壤变化不连续,性状地理变异呈不连续变异模式。
生态型是指因特定环境的选择而形成的在某些性状上具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的同一植物种内的不同类群。
可分为地理生态型、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
(3)随机变异,南-北、东-西、高-低种源调运中表现出来的倾向,一般要在产地相距几百公里以上,且气候条件差别明显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三、种源试验方法1.全分布区试验与局部分布区试验:前者目的是确定种源之间变异大小、地理变异规律和变异模式。
在前者基础上进行局部分布区试验,目的是对前一阶段试验中表现较好的种源作进一步比较,并为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寻找最适宜的种源。
2.采种点的确定:根据树种的地理分布和变异格局,以及社会、交通、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采种点的布局。
如,树种是连续分布,全分布试验中就按某种环境因素的梯度来确定。
3.采种林分:应尽量在天然林中进行采种。
林分组成和结构要比较一致,密度不能太低,以保证异花授粉。
采种林分应达到结实盛期,无严重病虫害,生产力较高,面积较大,保证以后种子的供应。
避免在过熟林采种。
4.采种母树:不少于30株,母树距离不得小于树高5倍,在平均木或优势木上采种,不能从孤立木上采种。
5.苗圃试验:目的是为造林试验提供苗木;研究不同种源苗期性状的差异;研究苗期与成年性状间的相关。
测定指标有发芽率、苗高、地径、物候与生长节律、苗生长季末顶芽形成百分率、苗木过冬死亡率和受害率,生理指标等。
6.造林试验:(1)试验地选择,根据对树种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及其对种源表现型变异的了解来划分。
若曾划分过种子区,可将种子区作为实验区。
(2)试验设计,多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3)制图和标志。
(4)造林实施,根据当地造林经验、立地条件等进行。
(5)观测,详见第八章。
四、种子区划种子区:是针对当前经营水平提出的控制用种的基本水平区划单位。
次级区划是种子亚区。
序号用两位数,前一位是区,后一位是亚区。
*区划依据:(1)分布区内生态条件的差异及其对林木生长和稳定性的影响。
(2)对变种、类型及其地理边界的研究,以及亲本表现型变异和采种林分若干形态特征的差异的研究。
(3)通过种源试验对地理变异的研究,以及生产上采用不同种源育苗造林的经验。
造林用种原则:凡未进行过种源试验,或种源试验年限和规模尚不足以说明某地采用何地种子为宜时,应先遵循采用就近用种的原则。
五、优树选择优树:是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同龄林中,生长、干形、材性、抗逆性等形状特别优异的单株。
选优林分条件:(1)起源,最好是实生,特别是天然林。
(2)立地条件大多在I、II地位级中选择优树。
(3)年龄以中龄林较为理想。
(4)郁闭度在0.6~0.8为宜。
(5)林分结构,尽可能在纯林中选择优树。
(6)林分经营,避免在“拔大毛”择伐林分选优。
优树评价方法:(1)按生长量:优势木法标准地对比法绝对值评选法(异龄林)(2)数量指标的标准。
(3)形质指标。
(4)综合评定:指数法独立标准法评分法第五章杂交与倍性育种一、杂种优势同一无性系的不同分株间授粉,或同一株树的自花授粉,称为自交。
而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不同种源、家系、无性系间的交配,称为杂交。
有种内杂交、种间杂交、属间杂交,后两者又称远缘杂交。
1.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方面比双亲优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