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中学生主体的有效参与
有 用 的数 学 ” “ 数 学 作 为 人们 日常 .把
生 活 中交 流 信 息 的 手段 和 工 具 ” “ .重
高 与发 展 . 深信 每 一 个 智 力正 常 的学
视 从 学 生 的生 活 经 验 和 已 有 知 识 中
学 习 数学 和 理 解 数 学 ” 等 要提 高 主
象 思 维 . 个 学 生 对 学 习 方 式 、 法 每 方 的选 择 会 因各 自的 知识 基 础 、能 力 、
个性 的不 同而 表现 出 明显 的 差 异 . 而
的 课 堂参 与 度 .提 高课 堂 教 学 效 率 .
促 进 学生 的有 效 发展 三 、 心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 高 主 精 提 体 参 与 的有 效 性 《 学课 程 标 准 》 调 “ 数 强形 有
供 足够 的参 与 探 究 的时 间和 空 间 . 是 实 现 有效 主 体 参 与 的关 键 。 因此 . 我 们应 该 适 当拓 宽探 究 的时 空 . 引导 学 生深 层参 与 数 学 学 习 的活 动 . 励 直 鼓 觉 与猜 想 . 引导 学 生 充 分 地探 索与 并 思 考 。 只有 这 样 . 能 有 效 提高 学 生 才
体 参 与 的有 效 性 必 须 引导 所 有 学 生
生 主动 参 与 的 欲望 . 分 调 动不 同层 充
生 都 能 得 到 健 康 的 发 展 并 获 得 成
功 同 时 . 注 重 激 发 学 生 的 内 在 要
学 习 兴 趣 .引 导 学 生 积 极 思 考 . 对
次 的 学 生 积 极 地 参 与 到 数 学 学 习 的
所学 知识 进行概 括 、 纳 、 析 . 归 分 主 动 建 构 起 自 己 的 知 识 体 系 . 在 这 并
实施数学开放性教学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的。
① 如图() 在 正三角形 A C中, N分别是 A 、 B 1, B M、 CA
上 的点, M 与 C B N相 交 于 点 O 若 B N 6 0则 B C ; , O = 0, M= N ② 如 图 ( ) 在 正 方形 A C 中, N 分 别 是 C 、 D 2, B D M、 DA 上 的点。 M 与 C B N相 交 于 点 O 若 B N 9 。则 B C ; , O = 0, M= N ③ 如 图() 在 正五边 形 A C E中, N 分别 是 C , 3, B D M、 D
力量。 学生成为课堂上学 习的主体, 问题让他们提, 疑点让 他们辩, 结论让他们得, 教师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 达到教学活动 的“ 开放搞活” 学生素质 的发展 、 提 高之 目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学 习有着必然 的关系。在课 堂教学 中, 若是满堂灌, 学生将对学习毫无热情, 以谈话 若
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真正实现“ 授人 以渔” 使他们终身 ,
受 益。 ( 责任编辑 刘 红)
这样的线段有几条?
④
2 1年 第 7 总 第 1 5 ) 02 期( 7期
实施数学开放性教学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芮素华 郾城 区孟庙镇坡 陈小学,河南 漯河 4 20 63 0
开放性教学是通过改革传统教学过程中束缚学生发展 的因素, 激励 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 培养学生 自 主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实施“ 开放性” 教学要求教师 大胆开放, 随机应变, 不断改革束缚 学生情感、 认知与能力 发展的条条框框。改变教师 始终“ , 讲” 学生被动“ 的局 听” 面,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尽量 让学生 自己去发现, 去 讲解, 去探索, 去创新, 发展学生的 自主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 素质。 教师应在课堂有 限时间 内,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初探
部分 :
7 + = 2 +4 5 2 2 + = 2 + = 5 + = 2 5 5 = 4+ = 7 5 8 7 7 8 5 +2 8 +2 5 4 5 + = 7 + = 4 + = 7 = 4 = 2+ = 8 4 5 8 7 8
让学 生计算这些他们 自己列出的算式 ,左边不进 位加法学生很容 易算 出结 果来 ,右边 进位加法有的学 生可能会做 , 的学生可能不会做 。 有 教师可让会计算 的 学生说一下计算方法 , 并加 以评讲 , 告诉 孩子们右边 的 算式 就是我 们今 天要 学 习 的 “ 两位 数加 一 位数 ( 进 法 )。这样 的设计打破 了旧框框 , 出了学生学 习的主 ” 突 体性 ,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 习的主人 , 生计算 自己出的 学 题兴趣盎然 , 教学效果甚佳 。
质。
示, 也就是使他们的潜能得 以发挥。开放性教学从广义
上理解 ,可 以看成是大课堂学 习 ,即学 习不 仅在课 堂
上, 也可 以通过课外包括 网上学习来进行 。 开放性教学
小学数学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教学策略
分 , 就 是 两 班 所 植 棵 数 的 比 是 1 :1 ; 有 的 学生 提 出这 样 不 合 理 .要 按 学 生 人 数 来分 配 。 学生 人 数 比 是 2 3 :2 2 … … 教 师 说 : “ 那 好 吧 。 既 然 同 学们 有 不 同 的 分 配 方 法 。 那 就 按 你 自己 的 分
件和选择条件下解决问题 ,让 学生在开放性的参与中表现 出 自
我需要 的强度 , 为学生获取成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
2 . 问题 开 放
学生学 习 上 的差异性 使他们在利用 已 知信息分析数量关
系时 ,发现 的问题很可 能多种多样 。
例如
“
:
说
说
下 列每两个量
之 间 的 比 是 多少 :小 强 今年
配 方 法 . 计 算 出 两 个 班 各 植 多少棵 树 。 ” 这 样 , 教 师非 常 巧 妙
地创设 了开放性 的教学情境 , 学 生在主动建构 的过 程 中, 不 仅对 “ 比 ” 的认 识得到强 化 , 而且 其积极性 和 主 动性也 很 强 ,
没有心 理 压 力 , 有效地 激发 了每一 位学生 走 向成功 的欲望 。
究性学习的能力 。 1 .条件开放
这类材料主要是条件有余或条件不足 。 例 如 , 条件 有余 :
“ 小 明 家与 学校 的距
离是 小 强 的 家与 学校距
离的
25 .
倍 。小强的
家距 学校 5 0 0 米 , 两 家之 间相距 1 0 0 0 米 。 小 明放 学回 家 用 了 1 5
分钟 , 求小 强 的 家与 学校 距 离是 小 明 家与 学校 距 离的 几 分之
在数学教学 中 。 如何促进学 生 的“ 个性 化学 习 ” 呢 ? 我认 为要 适 当适 度地 实施 开 放 性 教学 ,创设 开 放性 的课 堂教学 氛 围 。 提供开放性 的探索材料 。 实行 开 放性 的解题 策略 。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掌握不牢固等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综合性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开放性教学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
开放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开放性教学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探讨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利用互动教学工具和合作学习模式,为教师们提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成效性。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兴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是灌输式的传授知识,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合作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开放性教学效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开放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研究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效率,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开放性教学的定义和特点开放性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探索和合作的教学方式。
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和应用,而非被动接受和记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题目的作用
此 题除 了加 、减 、乘法运算法则 作为解题依据外 ,其余 要 素均未 知 ,因此 是个 问题性题 。 ② “ 湖边有 1 2只 白鹤 ,灰鹤只数是 白鹤的 3 倍 …… ( 口头 提出问题再解答 ) 。 ”因此题 只提供部分条件 ,其他要 素都要 由 学 生考 虑 ,故也 属问题性题 。 标 准性题和训 练性题 ,由于未 知要素很少 ,所 以通 常具有 定 向的解题方 法。这类题往往具 有完备 的条件 和固定的答案 , 我们一般称 为封闭题 。封 闭题在 教材 中最为常见 ,在加深知识 的理解和巩 固计 算技能方 面所起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 的。探索性 问题和 问题性题 含有较多未 知要 素 ,通常不具有定 向的解题方 法 ,这类题往往 案不 固定 或条件不完备 我们一般称为开放题 。 开放题在教 材中较为少见 ,多被 编在思考题 内。虽 然大纲对该 类 题 目不作共 同要求 ,也不作考 试 内容 ,但它 的地 位却不容忽 视 ,笔者分析开放性 题 目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的作用。 1 、引入开放 性题 目能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开放性题 目一般编写在每一 章节的末尾 ,对所学 的知识起 着 检验 、巩 固和提高 的作用 。练习 中引入此类题 目,使练习过 程有 了层次感 ,并且能 “ 潜 移默化”地促使学 生向更高的层次 迈 进 。例 如 ,学完分数 的基 本性 质 以后 ,教材末尾 编写 了这样 的题 目: =,这个题 目的答 案有无数种 ,并且各且 答案之间存 在着潜在 的规律性 。教 学中 ,教师可经 以引导 学生求 出各个答 案 : == ====……进 而让学生观察各组答 案中分母和分子 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 出示类似题 目 “ 已知 =,求 a 、b ” ,让学生 解答 。通 过这样的训练 ,能培养学生 的概括分 析能力 ,加深学 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 。 2 、穿插开放性题 目易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布鲁纳说 过 :“ 探 索是数学 的生命线 ” , 没 有探 索 ,便没有 数学 的发展。数学教学 必须重视对学生探 索能力的培养 。设 置 开放性题 目,为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提供 了广 阔的空 间。
开放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探索
开放性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探索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严谨性的特征,但若长期采用“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思维固化现象,在遇到难题时不懂得对旧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运用与有效变通。
通过数学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宽广的数学探索空间,使得题目更加灵活有趣。
然而,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运用仍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亟需我们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
一、小学数学中开放性问题的教学现状(一)对开放性问题教学认识不足开放性问题近年来在我国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考试试题中均占据了一定比例,这越来越显现出开放性问题在新时代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小学阶段年级跨度较长,是学生思维意识与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1]。
然而当下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对于开放性问题带来的积极教学意义认识不到位,对于新时代新的教学要求理解不透彻,不重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开放性问题教学设计不足从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设计来看,在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种类与数量方面均有所不足。
在设计种类方面,教师多是通过一题多解的形式来设计或提出开放性问题,缺少了问题条件的开放性设计、问题层次的开放性设计等多种形式的题型;在数量方面,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多局限于书本中列举的零散开放性问题,教师自身精心设计的开放性问题数量较少,不能有效支撑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不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出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意义[2]。
(三)开放性问题教学投入不足开放性问题意味着它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需要综合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以及脑海中的数学知识体系,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题目类型。
但在唯分数论等因素的影响下,教师过多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对于开放性问题多重视对于结果的讲解,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索,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完全打开,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会逐渐失去对开放性问题的探索欲望。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
标。 创造 一个有利 于学 生生动 活泼 、 主动 发展 的教育环 境 , 提 供 给 学 生 充 分 发 展 的 空 间 ” 新 课 标 的 这 一 理 念 是 具 有 划 时 代 意义 的 。 相 对 于传 统 的 教 学 方 式 。 更具有 人文化 的性质 , 体 现 了 教 学 以人 为本 的 理 念 . 是 教 育 史 上 的一 个 重 大 进 步 。 因 此 为 了 认 真 贯 彻 这 一 教 育 理 念 .广 大 数 学 教 师 应 该 认 真 领 会 新 课
教 育 改 革 首 要 的 问题 是 教 育 者 教 育 观 念 的 更 新 . 只 有 更 新
了教 育 观 念 , 才 有 可 能 深 刻 领 会 教 育 改 革精 神 。 并付诸实施。 从 现实意义来看 , 要想实施开放性教学 ,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 最 为
主要 的是作为数学教 师 . 自己对 于 开 放 性 教 学 的 认 识 , 观 念 上 要有所转变 , 能够 及 时领 会 新 教 育 理 念 的含 义 , 与时俱进 , 才 能 不 被 新 的教 育 形 式 抛 在后 边 。 在 新 的 教 学 理 念 下 . 数 学 教 学 不
际 应 用 价值 的数 学 知 识 。而 我 们 所 提 倡 的 开放 性 教 学 . 就 需 要
教 师 在 真 正领 会 新 教 材 教 育 目标 的基 础 上 . 根 据 学 生 的实 际水
平, 创 造性地使用教 材 。 进 而 编 拟 出 具 有 较 高 思 维 价 值 的 开 放
性 教 学 内 容
点. 而 将数 学 知识 融 合 到 一 个 适 合 学 生 年龄 特 点 和 心 理 特 征 的 情境 之中 . 就会 产 生 不 一 样 的 教 学 效 果 。 激 发 起 学 生 强 烈 的 学 习兴 趣 , 使 学 生愿 意 主动 地 参 与 到 学 习 中来 。 例如 。 在 教 学 小 数 的加 减 法 时 . 有 的教 师就 采 用 把 知 识 融 合 到 一个 购 物 情 景 剧 当 中.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
浅谈对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研究的实践和思索
4 6
格 ,让学 生 学 习制作 统计 图表 等 ,使 学 生在解 决 实际 问题 中发 展 创新 思 维能 力 ,鼓励 学 生在 日常 生活 中寻 找数 学 问题 的 能力 ,使 课外 学 习和课 堂学 习结合 起来 ,收 到 良好的 教学效 果 。 四 、设计 开放性 练 习 ,培 养学 生 的创新 意识 实施 开放 性 教学 ,首 先 必须 提高 学生 的 兴趣 和求 知欲 ,吸 引 学 生积 极主 动参 与 ,教师 可通 过 设计 开放 性作 业 ,启 发 引导 学生
一
以顺利解 决 。 轻松 、愉 快 、和谐 的环 境 中 ,思维 活跃 ,想 象丰 富 ,记 忆增 强 4 以发 现法 的形式 激 发学 生去 探 究几种 开放 性 的 问题 。在数 . 反之 ,消 极 、低落 的情 绪 体验 , 则使 思路 阻塞 ,操 作迟 缓 ,心 灵 封 闭 ,无 创造 性 可 占。可 见 ,创新 精神 和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需要 民 学 教学 中,开放 型 问题 对 于培养 和 考查 学 生的 思维 能 力与创 新 能 : E、宽松 、 生动 活泼 的学 习气 氛和 环 境 。在课 堂教 学 中 ,教 师要 力具有 蓖 要 的作用 , 因而经 常 出现 。数 学 开放性 练 习能 够给 学 生
践能 力。
内容 。
三、创 设开 放性课 堂教 学情 境 ,培养 学生得 创 新意识 特 定 的具 体情 境 ,广博 的 知识 、视 野是 学 生创 新意 识萌 发 的 前提 。我 们要 打破 传统 课 堂空 问 的狭 隘性和 形 式 的封 闭性 ,建立 开放 性 的课堂 教 学情境 。就数 学课 堂教 学 而言 ,这种 开 放性 首先 是空 间 的开放 ,对 小 学生 来说 ,社 会有 着 丰富 的教 学 资源 ,是一 一 个 大 课堂 。数 学课 堂 教学 要突 破教 材 的限制 ,延伸 到 室外 ,甚 至 是校 外 的工厂 、 农村 、社 区 、超市 等场 所 ,拓 展 到电视 、广 播等 传媒 ,使 课堂 变 得博 大 、丰富 、 生动 。可 让学 生 到操场 上进 行 认 识 “ 乎方 米 ” 、 “ 公顷 ”等 土地 面积 单位 , “ 米 ”等长 度单 位 干 的 训练及 长度 测 量技 术训 练等 。组织 学生 到市 场 上调 查商 品 的价
浅谈小学数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doc
浅谈小学数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中是被动的,其思维受到限制,眼界局限在课本和试卷上,创造力的训练不够,缺乏灵活性,也不具备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探讨数学教学的开放性,以大数学的理念让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并多方吸纳营养,把课堂搬到实际生活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放性教学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需要头脑敏捷,思维灵活,具有开放性的学习视野和知识框架的人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而不能鼓瑟胶柱、抱残守缺,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改变和升级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以升学为主要指向,所有的教学目的都是围绕考试而进行,教师并不在乎上课的方式和方法,急于按照预定的计划,把现成的知识和标准的答案灌输给学生,用一浪又一浪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重复的训练中获得解决试题的技巧,在考试中取得上比较好的成绩。
数学并不是一个呆板的僵化的体系,它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开放体系,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把原来“教―学”的固定模式转变为让学生快乐成长,能够自由发挥、充分发展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入具体的形象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开放的状态下,亲自认识、体验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树立数学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敢于尝试,把答案也放开,不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正确性,而是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运用,在过程中体现推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那么,如何体现小学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呢?一、解放学生的思想开放性的小学数学教学倡导创设一个开放民主宽松的课堂,以便于学生解放自我,让自己的思想和思维在数学的王国里自由驰骋。
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求知欲正处于人生的顶峰,他们对一切都好奇,想把许多问题都弄清楚。
有经验且负责任的教师都会分外珍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小问题做为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的思考
.
层 次 的学 生应采用 不 同 的客观 标 准 。 如 采 用 A 、B 、C三
鼓 励 学 生 用 多 种 思 维 方 式 思 考 问题 、 解 决 问题 。 并 注 重
卷 , 学 生 可 以 根 据 自己 的 实 际 自 由 选 择 使 , 得 学 生 与 各
向学 生 进 行 “ 三 个 结合 ” 、 “ 四 个 突 出 ” 和 “ 五 种 方 法 ” 的
基 维 的 观 点 。 要 实 现 这 一 发 展 目标 , 教 师
’
要做到在课堂教学 中创设开 放性的 问
标为客观参照点 。在评价 时 ,把评价对象与客观 标准 进
题 情 境 ,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观 察 操 、 作 猜 、
行 比较 ,评价每一 个学生 的到达程度 。 在操作 时 ,不 同
测 ,提倡 尝试 、讨论 、合作 的学 习方法 ,
误改纵横 反思
课 堂 教 学 的 “ 开 放 性 ” 是 , 针 对 过 去 教 学 的 “ 封 闭
有 探 索 性 和 开 放 性 。 在 问题 的 激 励 下 ,
性 ” 而言的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减少 “ 指令性 ” 的成
学生能根据 已知想象未知 、 根据部分
分 。 在师生平 等的条件下 ,提倡在教师 的引导下学生独 立 思 考 积 , 极 探 索 , 多 角 度 、 多 方 向地 探 求 和 运 用 知 识 , 充 分 挖 掘 学 生 的 思 维 潜 力 发 , 挥 学 生 的 创 造 才 能 使 , 学
的 闪光点和 成功处等信息进行 导 评 , 来满足 学 生 最 佳
个数 字 不变 , 口 诀 的得数从 上 到下 依次增 加9 。 ” 乙 生
心理 需要 。
说
浅谈小学数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摘要】开放性课堂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放性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更紧密的互动。
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开放性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开放性课堂教学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关键词:开放性课堂教学、小学数学、优势、运用、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学习兴趣、意义、发展方向1. 引言1.1 什么是开放性课堂教学开放性课堂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
在开放性课堂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学生在开放性课堂中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活动,而不是被强迫按照固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
在开放性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究来建构知识,这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开放性课堂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小学数学的特点小学数学作为学科之一,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内容相对简单,但却是构建后续学习的基石。
小学数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教师需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小学数学注重基本概念的巩固和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浅谈开放性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浅 谈 开 放性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方法
● 刘淑芬
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方式 , 实行开放式教 学 , 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 , 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 以教为 主导 , 学为主体 , 充分发挥 学生 的主体作 用。变 “ 学 知” 探知”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重要途径 。本 为“ ,
( ) 二 教学 目标 的开 放 《 数学课程标准》 出 :教学 目标应从知识与技 指 “ 能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等 三个方面加 以综合考虑 。因 ” 此, 在关注学生掌握基 础知识 和基本技 能的基 础上 把数学思考的过程 和解决 问题 的方法 。策略也应纳 入教学 目标的行列 , 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 使知识和能力和谐 发展 , 培养 学生 终身学 习的能力 。 同时 , 还应该关注学生 的情感 、 道德 和人格 , 帮助 其 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和乐观 , 进取 向上 的人生态度 , 促进学生在教学过 程中的全 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 三 教学 内容 的开 放 数学 教学应 以教材为依据 , 但不 能局 限于教材 。 《 数学课程标准》 出 :学生 的数学学习内容应 当是 指 “ 客观的 , 有意义的 , 富有挑 战性 的, 这些 内容要有 利 于 学 生 主 动 的 进行 观察 、 验 、 测 、 证 、 理 与 交 实 猜 验 推 流等数学 活动 。 因此教师在教学 中要注意教学 内容 ” 的现实性 和应用性 , 要向学生的生 活实 际开放 , 创造 性地使用教材 , 以对教 材进 行适 当的调整 、 可 升华 、 延伸 、 拓展和重组 , 把生活 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 堂教 学。 ( ) 四 习题 的开 放 练 习 是数 学教 学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激 发 学 在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策略[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策略开放性数学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思考力度。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设计开放题一、开放教学思想实践表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就很难产生自觉有效的教育实践。
因此,要想构建开放的数学课堂,作为教者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冲出“以知识为本的”的旧观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打破教学目标的封闭性,更加积极地关注发展性领域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熟练技能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等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和发展。
二、课堂教学开放性的界定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则指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给学生较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能力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开放课堂教学应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师生关系更加和谐;2.教学内容更趋时代性、实用性和开放性;3.更重视学生会学知识;4.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三、开放习题设置1.设计开放题教学实践表明,教材中的许多习题常以封闭式的任务出现,这类任务的解决常要求学生用特殊或常规方法才能得到固定答案。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知识的习得与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多角度、多方式的问题思考空间,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教学“乘车问题”一节内容,可出示如下开放习题:“在一次团队旅游活动中,共有28人参加旅游,共需要大车和小车若干辆。
大车每辆最多坐8人,小车每辆最多坐4人。
问:究竟如何派车才更为合理呢?”再如,笔者教学完“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后,设计了“计算土豆体积”的练习:“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计算像土豆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在随后的发言中,有的学生认为,“可把土豆拿回家煮熟,把土豆压成长方体的形状再计算”;有的学生认为,“可先在长方体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然后把土豆浸入水中,看看水面上升的高度,从而算出土豆的体积”;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利用“比重”称出土豆体积的方法。
例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策略
例 谈 小 学 数 学 开 放 牲 教 学 策 路
江 苏 南 京 市 江 宁 区岔 路 学校 谷 秀梅 开放 性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可 以为 学 生 形 成 数 学 思 维 并进
一
学 的根 本 目的 。 我 们 在课 堂上 的互 动 活 动可 以采 用 多 种
形 式 。我 们 可 以 适 当 开 展 一 些 数 学 游 戏 , 这 个 年 龄 段 的 学生 , 对 游 戏 的 渴 望 远 远 大 于我 们 传 授 的 知 识 。 当 我 l f f j 将 知 识 与 游 戏无 形地 结 合 时 , 学 生 就 能更 好 地 学 习数 学 , 激 发 自身 对 数 学 学 习 的兴 趣 。 同时 , 在 开放 性 的教 学 中 , 我 们 也 可 以 提 出 某 一 问题 , 并 展 开 有 关 师 生 互 动 和 生 生 互 动 的 讨 论 模 式 。学 生 在 讨 论 的 过 程 中 , 教 师 也 可 以更 好 地根据学生暴 露出的问题设 置课堂知识要点 , 帮 助 学 生 建 立 一个 良好 的数 学 思 维 体 系 。
天 。由于改进烧煤方法 , 每 天 可节 煤 0 . 6吨 , 这样 可以 比
原 计 划 多烧 几 天 ?
解: 3 x 9 6 + ( 3 - 0 . 6 ) 一 9 6 = 2 8 8 + 2 . 4 — 9 6 =l 2 0 — 9 6 = 2 4( 天) 。
得 出结 果 “ l 0和 4的 和 是 1 4 ” , 有 的说 “ 1和 l 3的 和 是 l 4 ” 。 我们 可 以 得 出类 似 的所 有 组 合 , 帮助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知 识 。 这 类 讨 论 带 动 了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热 情, 开 发 了 学
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教学策略
小学 数学课 堂开放性教学策略
唐文生 (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龙南镇 中心小学 江西 赣州 3 4 1 0 0 0)
【 摘 要】 课 堂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建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选用 就 显得 非 常重要 ,教 师应 该根 据 自己的知识 结构 和教 学能 力优 势 ,结合 学生 学习特 点 ,精 心选择 灵 活的教 学 方法 。除常 用的教 学 方法外 ,笔者 以为 ,还
了。
2 Q 1 M O 生 T 笺来自 H E R L 塑l A N D 上
的 知识难 度 ,经 过 ‘ 定 的思考 又能 理解 掌握 ,这 样他 们就 能保 持 良好的 状 态 ,这样 就 能保证 课堂 教学 的实 效性 。 3 . 2 落 实“ 三 维 目标” ,促进 学生 全面 发展 课堂 教 学的 实效 性首 先取 决于 课堂 教学 目标 制定 的有 效性 。课 堂教 学 目标 制约 着 课堂 教学 的进程 和 发展 ,直 接影 响着 教学 的质 量 。在知 识 与技 能 方面 ,要 紧跟 时代 的步伐 ,与时 俱进 ,帮助 学 生打 好基 础 ;在过 程 与方 法 方面 ,要 时刻 关注 学 生的学 习过 程及 学 习结果 。启 迪学 生 的思维 ,使 学 生 学会 创造 性地 运用 数学 思想 和方 法 ;在情 感 、态度 、价 值观 方面 ,保 护 学 生 的学 习热情 ,尽 力调 动学 生学 习 的积极 性 、主动 性 ,保护 好孩 子的 自 尊一 t l , 、 自信 心 ,让 学 生在学 习 中体验 数学 的价值 ,建 立正 确 的价 值观 。 3 . 3注 重学 生参 与 ,形成和 谐 的师生 关系 形 成和 谐 的师生 关系 要做 的第 件 事就 是让 学生 喜欢 你 ,尤其 是低 年 级 的学 生 ,他们 还没 有很 好 的判断 力 ,可能 会 因为喜 欢 ‘ 个老 师而 学好 这 门课 。因此 和谐 的 师生 关系 非常重 要 。教师 要 以真诚 的 态度对 待每 ‘ 个 学 生 ,尊 重他 们 的个 性和选 择 。在课 堂 上,教师 要关注 学 生 ,倾 听 学生 ;而 在 课下 ,则 要做 学生 的 良师益 友 ,与学生 相互 交流 ,共 同进 步。 3 . 4立 足 教材 ,超越 教材 教 师 与学 生 共 同努 力 解 决 的 问题 是让 学 生 学懂 会 用 ,还远 远 没 有 达 到教 学 的 要求 。因 为 ,学 生仅 仅 是 把新 知 识 弄 明 白了 ,并 没有 真 正 学 会 怎么 去 运用 这 些 知 识 。因 此 ,立 足 于教 材 超越 教 材 的训 练 ,培养 学 生 的 思维 能 力 是教 学 过 程 中 的主要 环 节 。要 想 提 高教 学 质量 ,又不 加 重 学 生 的 负担 ,最 关 键 的 是改 进 课堂 教 学 。改 进 课堂 教 学 与教 师 能 否透 彻 理 解 教材 有 着 密切 的联 系 。只 有教 师 对 教材 掌 握 的好 ,能体 会 理 解 教材 编 者 的 意 图 ,并有 符 合 儿童 的 心理 特 点 和认 识 规 律 的教 学 方法 ,那 课堂 教 学 定会 生 动活 泼 。
怎样培养小学数学学习的开放性与自主性
怎样培养小学数学学习的开放性与自主性
1. 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
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愿意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舒适的学习
氛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趣的学习资源等方式,让学生更有兴
趣和热情参与进来。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学习自主性的重
要体现。
教师可以从小事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习惯和行
为规范,如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等,让学生慢
慢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思维、设计探究性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盲区。
4.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是让学生自
主学习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享有趣的数学课题、优秀
的数学方案、实用的技巧和工具等,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
习资源。
5. 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
学习中立足学生成长,应该重视学生
自主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彼此评价、展示评价等方式,让学生有自我评价的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优缺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小 学 数 学 开 放 性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的 构 建
黄 龙 文
( 南 靖 县 山 城 中心 小 学 , 福 建 南靖 摘 要 :小 学 数 学教 学 具 有 形 象 化 的 特 征 . 数 学 知 识 是 围 绕 生 活 实践 展 开 的 , 生 活 材 料 来 源 于 生 活 内容 . 数 学知 识 的 应 用与 生 活 中 的 问题 紧 密联 系 。 因此 . 应 构 建 开放 性 的课 堂教 学模 式 , 注 重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形 式的 开放 性 。 强 调 教 学 内容 的 实践 练 习 , 包括课 堂 内的 实 践 练 习和 课 堂 外 的 实践 练 习 。 关键词 :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开 放性 课 堂模 式 构 建 策略
开 放 性课 堂教 学模 式 的 内涵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强 调 人 的 主 体性 .主 张 在 交 流 情 境 中促 进 学 生 对 知 识 的主 动 建 构 , 开放 性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正 是 在 这 样 的 理论指导下建立 的。 开 放 性 实践 教 学 模 式 . 主张 开 放 性 的教 学 课堂, 这里包 括两层含 义 , 其一 是课堂 开展的开放 性 , 具 体 包 括 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形 式 的开 放 性 :其 二 是 强 调 教 学 内容 的实 践练 习。 包括 课 堂 内 的 实 践 练 习 和 课 堂 外 的实 践 练 习 , 这 就 要 求 学 习时 间 和 空 间 的 开 放 性 . 实践场景的开放性 . 这 也 是 开 放 性 实 践 教 学 的两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教 学 内容 的 开 展 离 不 开 课 堂教 学 , 离 不 开 教 师 的指 导 , 开 放 性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主 张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坚 持 教 学 内 容 和 教 学 形 式 的开 放 性 。在 课 堂 教 学 中教 材 所 提 供 的 内 容 是 结 合 全 国小 学 生 的 特 点 。反 映 的 是 全 国小 学 生 的共 性 特 征 .但 就 具 体 而 言. 不 同 地 区 的小 学 生 具 有 不 同 的生 活 学 习背 景 。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根 据 学 生 的背 景 开 放 性 地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要 突 出 小 学 数 学 形 象 化 的需 求 , 突 出地 方 特 色 。 小 学生 的数 学 学 习多 以具 体 的事 物 和 生 活 中 的实 例 展 开 学 习 ,这 就 要 求 教 学 形 式 改 变 传 统 的 讲 授 教 学 . 以 多样 化 的 教学 形 式 调 动 学 生 参 与 课 堂 活 动 的积 极 性 。 教 学 内容 的 同化 和 顺 应 需 要 不 断 强 化 。 但 不 同 的是 开 放 性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强 调 在 实践 中 强 化 。 实 践 的 强 化 包括课堂的模拟情景 , 也 包 括 课 堂 外 的实 践 强 化 。 由此可 以看 出 。开放 性 课堂 教学 模 式 强调 通 过教 学 内容 和 、
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的有效性
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以来,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个性思维的展示平台,促动了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和创新水平的持续发展。
开放,要以“有效”为目的,要体现数学本身的特性,体现数学的思维品质。
开放,同样需要精心预设、合理指向和必要的引导。
一、开放,需精心预设在教学实践中,开放的课堂难以驾驭,易“放”难“收”,经常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出现这种现象,往往是因为课前预设不够,课堂缺乏有效调控。
以下结合教学片段,谈谈开放性课堂的预设。
大版)上课开始,教师通过课件出示课本中的“运动会场”场景师:今天我们来参加运动会,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操场上有的同学在踢毽子,那个扎辫子的同学还会用脚后跟来踢,真棒。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生2: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跑步,跑的满头大汗。
生3: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跳绳,跳的可真快!……………师:能够根据图意列出几个加法算式吗?生1:跳绳和跑步的共有几个?列式为3+6=9。
生2:跳绳和跳远的共有几人?列式为3+7=10…………….十几分钟过去了,但始终没有涉及“9加几”,教师更急了。
很多教师认为,提出“你发现什么?”“你们观察到什么”等宽泛的问题,不给学生暗示思考方向,任由学生海阔天空的观察、思维、表达,更能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这个案例中,“你发现了”缺乏指向性,学生被内容丰富的主题图吸引,充分表述自己看到的,教师又不敢引导学生,结果“问题千个,离题万里”,好像是一节看图说话课。
即使教师急了,提出“你能够根据图意列出几个加法算式吗?”,学生的思维也一下子收不会来,致使花费一节课四分之一的时间,还没切入教学主题。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命令式的提问不可取,但拐弯抹角的兜圈子也不行,教师需要的是欲设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把学生是思路自然的引入思维的轨道,并以此为核心发散开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如教师提问“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用9加几来解决的问题吗?”“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新问题吗?”这样提问,既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指向性,能提升教学效益,真正达到“放开教学,开放思维”的效果2、注重自主探索的高效性案例二:教学三年级下册“镜子中的数学”教师将镜子放在虚线上,让学生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常州师范第二附属小学马美南孙敏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这一理念是针对长期以来的封闭性教学而提出的,其实质是强调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行开放性教学。
一、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激活。
一直以来,我们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仅局限于教科书,教师是在“教教科书”,而不是在“用教科书”,那么,要切实有效地进行开放性教学,教师必须对现行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形成“新活宽”的教学内容,使数学教材对人的发展具有综合作用的功能。
1.重组教学内容,加强知识的整体联系。
当前,教学中使用的是专家的实践经验浓缩而成的教材,这种教材存在着主观划一、过于分散、远离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的问题。
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调整”、“合并”、“补充”等方法进行结构重组,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织、联系紧密的立体式的知识网,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调整。
如:我们教学第三册“乘法口诀”时,发现按教材的编排教学,学生学习的口诀越来越多,记忆难度越来越大。
于是我们调整书上横向教学口诀的做法,采用纵向教学口诀的方式,这样学生学习时口诀越学越少,给记忆降低了难度。
合并。
如:第一册“口算连加、连减”的教学,按照教材分两课时进行,我们认为这是两个知识结构密切相关的内容,于是把连加和连减合并成一课时,促使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迁移到连减的计算。
补充。
如:第七册“画角”的教学,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例题,内容单一而且容易。
教学时我们补充了两个环节:用一副三角板能画出几度的角,怎么画?整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操作、整理、观察、交流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激活了思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激活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究的欲望及能力。
为此,我们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内容走进学生,学生走进生活,从而将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
如:拓宽空间视野,把学习的视野从就课论课到课前课后,通过课前的积累集中,课中的碰撞,课后的更新,把课的全过程沟通起来。
再如:拓宽渠道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因特网、电视、新闻、杂志等渠道,吸收时代特有的信息。
使课堂教学内容远远超出原有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结构的弹性化设计。
开放性教学要求摆脱呆板的教学模式和单一化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束缚,不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但求实现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充分保证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对教学结构进行弹性化设计。
1.依据知识点难易设计教学结构。
这里的知识点难易是指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构建的影响程度,而不是教参中注明的知识点难易程度。
我们认为作为数学课程重要实施者的教师,不能机械地停留于“教教材”的层面,而应该依托教材、凭借教材创造性地“用教材”。
如:我们在教学“十几减九”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摆学具,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十几减九”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观察发现寻找“十几减九”的规律。
结果发现学生汇报交流时对计算方法和规律讲得很透彻,因此原定的“教师小结”这一环节就不再重复。
再如:我们在教学“连乘、连除、乘除混合”一课时,考虑到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水平,可以通过自学,探究出运算方法,所以,就把教材上“复习”一块略去,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独立编题计算,再由学生总结方法。
这样不仅加大了综合性、拓展性练习的容量。
而且使教学内容更有挑战性,教学结构更具灵活性。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结构。
通常,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常常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企图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在每一张白纸上画上相同划一的答案。
事实上,学生在学习每一个新知前,都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知识铺垫、生活经验、学习需求和兴趣,而学生的这些认知水平都将成为我们教学得以开展的资源。
我们老师要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学习需求出发,把新知与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进而设计灵活、开放的教学结构。
如:我们在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前,分析尺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一样学习用品,有部分学生对尺上的数字、刻度已有所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头脑中已经初步有1厘米的长度概念,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更有少数学生甚至已经有了毫米、米的概念。
如何让原先不会的同学学会,让已经有点会的同学懂得更明白、方法用得更科学就成了设计这堂课老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学生以上这些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结构。
比如:认识刻度线,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许多老师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重点,往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教学,通过媒体的闪烁、声音、演示等效果让学生来认识刻度线,认识1厘米。
可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来介绍对尺的认识,在学生的介绍、交流、质疑中自然而然地对刻度线、长度单位厘米有更清晰的认识,然后通过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再如:测量物体的方法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如果老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教学会变得非常轻松顺利,而且会节省下很多时间,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巩固。
但我们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于是尝试着让学生来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
虽然学生在交流时的话听起来并不是那么流利,说的并不是很到位,但是,他们经历了、体验了探索的过程,我想,是他们自己探索总结的东西一定比老师直接传授的要记得牢。
3.根据学生课堂反馈,调整教学结构。
开放的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
教师事先拟定的教学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如:我们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出现了以下一段插曲:老师正带领学生动手摆学具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生1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1到10这些数都能平均分。
”生2:你说的不完全正确,10以上的一些数也能平均分,比如12、15等等。
生3:我发现凡是乘法口诀表中的数都能平均分。
生4:其实也不一定,不是乘法口诀表中的数也能平均分,比如17,可以把它平均分成17份。
生5:我想问第一位同学,1怎么平均分呢?听到这儿,老师完全可以收住学生的话头,告诉他们课后再研究,但是面对一群充满不同知识需求和情感期待的学生,老师说:“是呀,就像一支粉笔怎么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呢?”生6:可以把粉笔折断,这样不就是平均分成两份吗?生1:那折断后的粉笔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就在所有学生都被这位爱发问的同学问住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2,告诉学生,这是我们今后要学的分数,读作二分之一,就表示两份中的一份。
生1:我明白了,如果把粉笔平均折成4段,那其中的一份就是1╱4。
生7:我也懂了,就像我们夏天吃的三色冰激淋,如果吃掉其中的一种颜色,就是吃了1╱3。
一堂二年级的“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的问题,而引出了分数的概念,学生也因此对“平均分”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整数,而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像这样根据学生课堂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结构,可能会出现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教学局面,但是对于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讨论,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很多的发现,说出想说的话。
三、教学过程的动态化组织。
数学教学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开放空间。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适时变化的,而具有不同个性、不同视界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则应该成为调整教学过程的“指挥棒”。
我们认为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多向互动过程。
1.师生互动。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其智力和思维能力有差异,理解问题的速度和深度有差异。
在开放性的教学中,教师以了解学生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建构。
如:我们在教学“乘数是一位数乘法”时,首先出示12×3=请学生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接着把题目改成18×3=请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然后请学生把计算情况呈现在黑板:18×3=34,18×3=54,18×3=324,最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黑板上的题目展开讨论:你认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生1:18×3=34是错的,他忘记了进位。
生2:18×3=54 是对的,我想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十位上1×3=3为什么积的十位上是5?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3:十位上的3要加个位满二十进上来的2等于5。
生4:3个十和2个十为什么不相乘而是相加呢?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知道?生5:十位上原来有3个十,又进上来2个十,合在一起用加法。
生6:18×3=324 是错的,18×3连100都不到,怎么会300多?生7:我知道怎么错的,个位上3×8=24就写下来,十位上1×3=3没地方写了,就写到24的前面去了,所以错了。
在以上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让学生独立尝试的方式,使学生中的问题和差异暴露出来;接着努力地发现和关注到这些问题和差异,并把这些问题和差异呈现在黑板上,做为教学的资源加以利用;最后,教师不急于解决这些计算中的错误,而是通过组织小组讨论与交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思维过程中的障碍,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我们认为在这种师生互动下的学习无疑是比较真实有效的数学学习。
2.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主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及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中完成。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争辩、交流,启发思维、激发灵感。
在此过程中,优等生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当然教师要对讨论、合作学习的结果及时交流评价。
如:我们在教学一年级“统计”一课时,在新授后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要求用先记录再整理的方法来统计一下小组中小朋友的文具。
交流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收集数据时都采用新授时同学们提出的打“√”的方法和画“正”字的方法。
有一位学生展示他的记录:铅笔:12 10 8 11橡皮:3 4 2 1尺子:1 2 1 1小刀:1 1这时有学生问:你为什么不用打“√”的方法或者画“正”字的方法?你记录的数字表示什么呢?这位学生回答:因为我发现小朋友的铅笔橡皮很多,如果用打“√”的方法或者画“正”字的方法比较麻烦,现在我只要记下数字,然后把四个数字相加就能很快地知道我们组里的文具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