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配置作业

合集下载

农业生产中资源配置优化的实践案例研究

农业生产中资源配置优化的实践案例研究

农业生产中资源配置优化的实践案例研究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优化至关重要。

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还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的稳定。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农业生产中资源配置优化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一、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某大型农场为例,过去由于土地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地块种植作物单一,土地肥力下降,产量降低。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农场管理者引入了先进的土地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农场的土地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分析。

根据土地的肥力、坡度、水源等因素,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制定了相应的种植规划。

在肥力较高的区域种植高产作物,如小麦、玉米;在肥力较低的区域种植豆类、牧草等具有固氮作用的作物,以改善土壤肥力。

同时,采用轮作和间作的种植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

经过几年的实践,该农场的土地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土地肥力也得到了有效恢复和保持。

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浪费的问题并存。

因此,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某干旱地区的农业合作社通过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合作社引进了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同时,安装了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情况,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实现了精准灌溉。

此外,合作社还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耐旱作物的种植比例。

通过这些措施,该农业合作社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建议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建议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建议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水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情况据统计,世界上缺水人口已经超过10亿人,预计到2040年,缺水面积将达到6亿公顷,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约60%以上的城市和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水短缺。

水资源短缺除了影响人们的生活,还会产生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例如,水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以及水资源分配不公、水灾、水源地争夺等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优化配置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

二、优化配置水资源,确保供水安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以满足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用水需求。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规划: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和保障供水安全的需求。

2.强化管理:要严格管理水资源,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监管,严禁非法开采、违规排放和滥用水资源。

3.提高效益:要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约用水来减轻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三、节约用水,理性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指在保障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用水总量,降低用水强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节约用水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倡导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生活方式。

2.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加强监测,减少浪费,降低用水强度。

3.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推广科技成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耗和浪费。

四、集约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集约利用是指在用水环节中,通过技术改造和改进作业方式等措施,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合理、安全、高效利用。

课题1 爱护水资源(分层练习)(解析版)

课题1 爱护水资源(分层练习)(解析版)

一、单选题1.(2022秋·湖北黄石·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①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②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③“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④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

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详解】A、①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说法正确;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口众多,人均水量少,说法正确;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说法正确;D、④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说法正确;答案:D。

2.(2022秋·安徽滁州·九年级校联考期末)经过近4个月的飞行,美国半人马座火箭、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于2009年10月9日相继撞击月球南极地区,最终发现月球存在水冰,此次发现,使人类移居月球成为可能.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D.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答案】D【详解】A.水有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此选项正确;B.水的比热容是天然存在的物质中最大的,而且自然界中水的含量是相当多的,所以水的吸热、放热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选项正确;C.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是通过水来运送的,此选项正确;D.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但是淡水的储量很少,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选项错误。

故选D。

3.(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鉴于我国目前淡水资源状况,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是A.减少饮水量B.将用过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重复使用C.既要预防、消除水污染,又要节约用水D.不需保护水资源,因水有自净能力【答案】C【详解】A、减少饮用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用水量只能增长,而不能减少,故A错误;B、将用过的废水、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重复使用,虽然水有巨大的自净能力,但这种能力也是有限的,该做法是严重错误的,这样会把江河湖海都污染了,其危害极大,故B错误;C、既要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又要节约用水,该做法是科学的,我们要节约用水,还要防止水被污染,故C正确;D、需要保护水资源,虽然水有巨大的自净能力,但这种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不能过多地向水中排放废物,故D错误。

福建省平潭与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海坛海峡跨海管道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福建省平潭与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海坛海峡跨海管道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福建省平潭与闽江⼝⽔资源配置(⼀闸三线)⼯程海坛海峡跨海管道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福建省平潭及闽江⼝⽔资源配置(⼀闸三线)⼯程海坛海峡跨海管道项⽬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福建省⽔利投资集团(平潭)⽔务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持国环评证甲字第2201号)2016年06⽉厦门⽬录1. 总论 (1)1.1 评价任务背景及由来 (1)1.2 评价范围 (1)1.3 评价重点 (2)1.4 评价等级 (3)1.5 评价标准 (3)1.6 环境保护⽬标和环境敏感⽬标 (3)2. ⼯程概况与⼯程分析 (5)2.1 ⼯程概况 (5)2.2 ⼯程分析 (8)3.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3.1 ⽔⽂动⼒环境现状 (10)3.2 海底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现状 (10)3.3 海⽔⽔质现状质量现状 (10)3.4 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 (11)3.5 海洋⽣物质量现状 (11)3.6 海洋⽣态环境质量现状 (11)4.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3)4.1 海洋⽔⽂动⼒环境影响分析预测 (13)4.2 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分析预测 (13)4.3 海⽔⽔质环境影响分析预测 (14)4.4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预测 (14)4.5 海洋⽣态环境影响分析预测 (14)4.6 主要环境保护⽬标和周围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分析预测 (15)5. 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 (15)6. 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6)6.1 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性 (16)6.2 与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及其它规划的符合性 (16)7. 清洁⽣产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6)7.1 清洁⽣产分析 (16)7.2 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17)7.3 ⽣态保护对策措施 (17)7.4 运⾏期管道保护措施 (18)8. 公众参与 (18)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8)10. 评价总结论 (19)1.总论1.1 评价任务背景及由来福建省平潭及闽江⼝⽔资源配置⼯程是以⼤樟溪为主要⽔源、闽江⼲流为补充⽔源,调⽔往平潭、福清、长乐、琅歧等地,解决平潭综合实验区及闽江⼝南岸地区供⽔问题的⼤型⽔资源配置。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2)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2)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 Word版含答案

(12)问题研究南水北调1、如图是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比重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列1-3题。

1.造成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河网密度B.距海远近C.雨季长短D.太阳辐射2.据图可知,我国()A.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B.北方地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C.南方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D.北方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南方3.我国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原因是()A.水资源的时空差异B.南方洪涝灾害严重C.科技水平的提高D.水资源与经济水平不匹配2、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

据此回答1-2题。

1.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水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2.引黄济青工程每年从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3、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长度1432公里)工程正式通水。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2.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4、西北的生态问题,是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

为彻底解决西北国土的水资源问题,保障我国的发展空间。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水资源分布、利用状况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案例,提出改善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帮助学生获取水资源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直观的水资源利用情景。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和合理利用的紧迫性。同时,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如身边的节水小窍门、家乡的水资源保护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此外,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道德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提高。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教育专业用词,如“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配置”、“节水型社会”等,以加深学生对水资源利用相关概念的理解。同时,采用人性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了解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知识水平,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组织小组间的交流、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水资源优化配置课程设计

水资源优化配置课程设计

水资源优化配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掌握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 学生能了解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和常用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流等。

3. 学生能掌握水资源优化配置在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对水资源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配置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学生能关注我国水资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地理与数学学科的交叉课程,旨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探索实际问题,但可能缺乏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了解。

教学要求:1. 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水资源问题。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及意义- 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方法-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常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线性规划、网络流等3. 水资源优化配置应用案例- 农业领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工业领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城市领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4. 数学模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模型求解与优化方案设计5. 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 设计水资源优化配置实践活动- 分析具体案例,提出优化方案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及意义第二课时: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与方法第三课时:水资源优化配置应用案例第四课时:数学模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第五课时: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水资源优化配置概述第二章: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第三章: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应用第四章:数学模型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第五章: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进度安排:1. 前两课时:基础知识学习2.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与应用3. 第四课时:数学模型学习与上机实践4.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与成果展示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 对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水资源系统分析作业

水资源系统分析作业

1.用EXCEL 规划求解或Matlab 优化工具求解下列随机线性规划问题(10分) 目标函数:max E (z)=E (C 1).x 1+ E (C 2).x 2 约束条件: P(5 x 1+4x 2≤b 1)≥0.975P(2 x 1+3x 2≤b 2)≥0.985式中, C 1、C 2、b 1、b 2均为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C 1,N (9,32);C 2,N (8,22);b 1,N (30,82);b 2,N (20,72) (要求附规划求解的屏幕拷贝图,或Matlab 程序求解的屏幕拷贝图) 解:(1) 目标函数:21221189)()()(max x x x C E x C E z E +=+=约束条件:在上述模型中,对于机会约束,查正态分布表得到与025.0975.01=-和015.0985.01=-对应的960.1-=z 和170.2-=z ,于是320.14)960.1(*830)025.0(1=-+=b 810.4)170.2(*720)015.0(2=-+=b原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810.432320.14452121≤+≤+x x x x(2) 在MATLAB 中求解,问题如下: Obj: 2189)(max x x z E += Sb.to:810.432320.14452121≤+≤+x x x x即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25.2514,在x 1=3.3886,x 2=-0.6557时取得。

2. 某水源地可供水量为Q ,可以分配给3个用户,分配水量x j 给用户j 时所产生的效益可近似表示为E j =a j x j 2+b j x j +c j ,j=1,2,3。

如何分配水量才能使总效益最大?列出数学模型,并用Lagrange 乘子法求解。

如果Q=19.25,a 1=-0.5,a 2=-0.4,a 3=-0.5,b 1=7.65,b 2=6.40,b 3=6.85,c 1=1710,c 2=1650,c 3=1580,求出具体的水量分配方案(15分)解:(1) 以分配水量获得的总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根据题意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312max j j j j j j c x b x a Z4940*85.6*5.0*40.6*4.0*65.7*5.01580*85.6*5.01650*40.6*4.01710*65.7*5.03232221213232221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约束条件:,,25.19321321≥=≤++x x x Q x x x(2)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4940*85.6*5.0*40.6*4.0*65.7*5.0),(323222121++-+-+-=x x x x x x X L λ)25.19(*2321θλ+-+++x x x其驻点满足条件:040.68.0065.72211=++-=∂∂=++-=∂∂λλx x Lx x L0**2025.19085.6232133==∂∂=+-++=∂∂=++-=∂∂θλθθλλLx x x Lx x L(3) 解得:考虑到θλ,至少有一个为0,则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
- 投影仪
- 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
- 实验器材(如水质检测套件、节水装置等)
- 地图和图表
2. 软件资源:
- 化学教学软件
- 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的相关PPT
- 水质检测模拟软件
3. 课程平台:
- 校本课程平台
- 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预习资料、课后作业等)
4. 信息化资源:
- 电子教材
- 网络视频资源(如水资源保护纪录片、节水宣传片等)
- 电子教案
5. 教学手段:
- 探究式教学
- 小组合作学习
- 案例分析
- 实地考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
- 互动问答和讨论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校本课程平台,发布关于水资源分布与特点的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题目:请列举几种农业节水技术,并分析其应用前景。
解答:农业节水技术主要包括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滴灌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喷灌技术可以实现均匀灌溉,减少水分蒸发;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同时输送水和肥料,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些节水技术在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浪费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水田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水田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06
水田作业的发展趋势与未 来展望
发展高效、环保、安全的水田作业模式
实现机械化
发展高效、环保、安全的水田作业模式,首先要实现机械化。机械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投入,提升生产安全性。例如,使用无人驾驶的智能插秧机、收 割机等机械设备,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田作业的效率和精度。
智能化技术应用
控制农药使用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减少农药残留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合理使用化肥
合理配置化肥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酸化和水质恶 化。
生态保护
保护水田周边的生态环境,如植被、水域等,以维持生态平衡。
注意水田作业的安全与防护措施
安全操作
在进行水田作业时,应穿戴防护装备,如防水衣、手套等,避 免意外伤害。
了解水田的地形地貌,如坡度、土壤类型等,以便选择合适的作业方式。
准备水田作业的工具与设备
选择合适的农机具
根据水田作业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农机具,如犁、耙、插秧机等。
做好设备保养
在作业前,应对所选用的农机具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确定水田作业的计划与时间表
制定作业计划
根据水田的特点和作物生长需求,制定合 理的作业计划,包括翻耕、插秧、施肥、 灌溉等环节。
安全警示
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紧急救援
制定紧急救援预案,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迅速采取救援措施。
05
水田作业的成功案例与经 验分享
成功案例一:高效水田耕作模式
总结词
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环保可持续
详细描述
该模式采用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设备,实 现了水田的高效利用,提高了产量和经济 效益,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水资源分配工作方案

水资源分配工作方案

水资源分配工作方案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支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州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方案》、《州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实施方案》、《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意见》、《县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年水资源分配方案。

一、总量目标20**年全县全社会各行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33910万立方米(不含五彩湾)。

(一)地表水。

全县地表水用水总量为17598万立方米(水量计量点为引水渠首或出库位置),其中:农业用水量为15398万立方米,工业、生活用水量为2200万立方米。

(二)地下水。

全县地下水用水总量为16312万立方米(水量计量点为井口),其中:农业用水量为15534万立方米,工业、生活用水量为778万立方米。

二、分配原则(一)坚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原则。

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坚持基本用水优先、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落实降低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总要求,合理配置各行业水权,努力破解结构性缺水命题。

(三)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

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井、田双控,做到亩有定额、井有总量。

(四)坚持下管一级、逐级分配原则。

初始水权由县政府分配到乡镇,各乡镇再结合各自实际分配到各农民用水者协会,协会将水权分配管理各农户、机井和轮次。

(五)坚持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原则。

全县农业灌溉河灌区、井河混灌区用水优先安排地表水,在地表水供给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时,科学合理提取地下水。

(六)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

落实《县农业水权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调控机制,完善水量、水价形成机制、节水激励机制、水权交易规则及有关水市场管理平台等,利用市场调节促进水量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流转。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工程作业指导书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工程作业指导书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绪论 (4)1.1 水利水电工程概述 (4)1.2 水资源工程简介 (4)1.3 作业指导书编制目的与意义 (4)第2章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基础 (5)2.1 工程设计基本原理 (5)2.1.1 结构力学原理 (5)2.1.2 流体力学原理 (5)2.1.3 地质学原理 (5)2.1.4 生态环境学原理 (5)2.2 设计标准与规范 (5)2.2.1 设计标准 (5)2.2.2 设计规范 (6)2.3 工程设计流程及方法 (6)2.3.1 设计流程 (6)2.3.2 设计方法 (6)第3章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与地形 (6)3.1 地质勘察技术 (6)3.1.1 工程地质调查 (6)3.1.2 钻探与取样 (6)3.1.3 地球物理勘探 (7)3.1.4 岩土试验 (7)3.2 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 (7)3.2.1 地质灾害类型 (7)3.2.2 地质灾害评估 (7)3.2.3 地质灾害防治 (7)3.3 地形分析及利用 (7)3.3.1 地形分析 (7)3.3.2 地形利用 (7)3.3.3 地形改造 (7)第4章水工建筑物设计 (8)4.1 水工建筑物类型及功能 (8)4.1.1 水库大坝 (8)4.1.2 水电站建筑物 (8)4.1.3 输水建筑物 (8)4.1.4 水闸 (8)4.1.5 河道整治建筑物 (8)4.2 水工建筑物设计原则 (8)4.2.1 安全性 (8)4.2.2 经济性 (8)4.2.3 环保与生态 (8)4.2.5 便于施工与维护 (9)4.3 主要水工建筑物设计要点 (9)4.3.1 水库大坝设计 (9)4.3.2 水电站建筑物设计 (9)4.3.3 输水建筑物设计 (9)4.3.4 水闸设计 (9)4.3.5 河道整治建筑物设计 (9)第5章水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 (10)5.1 水轮发电机组选型与布置 (10)5.1.1 选型原则 (10)5.1.2 选型依据 (10)5.1.3 布置要求 (10)5.2 水轮机主要参数及功能 (10)5.2.1 水轮机类型 (10)5.2.2 主要参数 (10)5.2.3 功能要求 (10)5.3 发电机及辅助设备 (11)5.3.1 发电机类型 (11)5.3.2 发电机参数 (11)5.3.3 辅助设备 (11)第6章水电站电气及自动化系统 (11)6.1 电气主接线及设备 (11)6.1.1 电气主接线 (11)6.1.2 主要电气设备 (11)6.2 电力系统及保护 (12)6.2.1 电力系统 (12)6.2.2 电力系统保护 (12)6.3 水电站自动化系统 (12)6.3.1 自动化系统概述 (12)6.3.2 计算机监控系统 (12)6.3.3 自动装置 (13)6.3.4 通信系统 (13)第7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13)7.1 施工组织设计 (13)7.1.1 施工总体布局 (13)7.1.2 施工进度计划 (13)7.1.3 施工资源配置 (13)7.1.4 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 (13)7.2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13)7.2.1 土石方工程施工 (13)7.2.2 混凝土工程施工 (13)7.2.3 钢筋工程施工 (14)7.2.4 水工建筑物施工 (14)7.3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4)7.3.1 施工质量控制 (14)7.3.2 验收标准与程序 (14)7.3.3 质量问题处理 (14)7.3.4 施工资料管理 (14)7.3.5 工程验收 (14)第8章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14)8.1 环境影响评价 (14)8.1.1 评价内容与方法 (14)8.1.2 评价程序与要求 (15)8.2 环保措施及生态补偿 (15)8.2.1 环保措施 (15)8.2.2 生态补偿 (15)8.3 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 (15)8.3.1 水生生态修复 (15)8.3.2 陆生生态修复 (15)第9章水资源工程规划与管理 (16)9.1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16)9.1.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6)9.1.2 水资源评价 (16)9.2 水资源规划与优化配置 (16)9.2.1 水资源规划 (16)9.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16)9.3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16)9.3.1 水资源管理 (16)9.3.2 水资源保护 (16)第10章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 (17)10.1 安全生产管理 (17)10.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7)10.1.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7)10.1.3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17)10.1.4 安全生产投入 (17)10.2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17)10.2.1 风险评估 (17)10.2.2 应急预案 (17)10.3 安全监测及处理 (17)10.3.1 安全监测 (18)10.3.2 处理 (18)10.3.3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18)10.3.4 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 (18)第1章绪论1.1 水利水电工程概述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力资源进行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工程。

水资源分配的工作方案

水资源分配的工作方案

水资源分配的工作方案一、总量目标年全县各行业蔡旗断面和井口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3.74亿立方米,折算到出库井口水量为3.51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29亿立方米,地下水1.22亿立方米红崖山灌区8900万立方米,环河灌区1868万立方米,昌宁灌区1422万立方米)各灌区控制用水总量。

二、分配原则一)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人均公平享有水资源原则。

全县用水总量控制以出库和井口计量为准,乡、村、社水量分配以斗口和井口计量为准。

二)坚持基本用水优先、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优先保障基本生态和城乡生活用水、公平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尽可能满足工业发展用水、协调分配其它生态用水。

三)坚持下管一级、逐级分配的原则。

水量由县政府分配到乡镇,乡镇再结合各自实际分配到各村农民用水者协会,协会将水权分配管理到各农户、机井和轮次。

四)坚持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分配原则。

可供的地表水优先配置,红崖山灌区除大田滴灌和日光温室实施区的生育期苗灌不配置地表水外,其它区域优先安排地表水。

当地表水达不到配水计划时,用水户按程序提出申请,以地下水进行置换;当地表水满足时,不愿浇灌地表水的所配地表水从配水总量中予以扣除,不再增配地下水。

五)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各乡镇管辖区内节约的水量,可依照《县水权水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规定,可跨乡镇、跨行业进行交易,促进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三、分配办法一)农田灌溉用水量分配。

依据各乡镇和村社确认的种地人口,人均按2.5亩核定农田灌溉配水面积。

依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中各灌区的配水定额,年全县斗口井口平均配水定额确定为415立方米/亩(各灌区配水定额2二)基本生态用水量分配。

基本生态用水按人均农田配水面积的15%配置,其中10%用于农田林网灌溉,5%用于县、乡生态建设预留水量。

基本生态配水定额为160立方米/亩。

三)生活及畜禽用水量分配。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按实际居住人口计,配水定额75升/人天;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按调查统计的实有人口计,配水定额50升/人天,畜禽用水按农村生活定额的2倍配置。

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与配置

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与配置

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与配置摘要: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合理配置是水资源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合理配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水资源科学是研究水资源的形成、运动、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揭示水资源供给与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些规律和关系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需求的科学。

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规律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关系问题属于应用理论研究的范畴。

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合理配置是应用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水资源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一个承载体能够在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可以承受的最大外力或荷载。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第一是所承受的力来自于承载体以外,第二是承载体本身不遭受破坏。

目前,在许多科学领域广泛运用承载能力的观念,其目的是为了追求可持续性。

例如,在生态学中,对环境承载能力的定义是某个特定的环境在没有不良后果的情况下可以供养的最大数目的个体或居住者。

在土地资源科学中,对土地承载能力的定义是在保证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平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资源所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水资源承载能力也应当符合上述两个概念。

问题是外力是什么?从逻辑上讲,既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但绝对不是水资源可利用量本身。

水资源不遭受破坏与可持续利用在概念上是等同的。

因此,水资源承载能力可以定义为: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某个国家或区域的水资源可以持续支撑的人口总量(生物总量)和/或经济总量。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水资源可利用量与人均年综合用水量的比值。

要分析计算水资源承载能力,需要先确定水资源可利用量和人均年综合用水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承受性,通过工程措施可以获取并利用的一次性水量。

施工现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措施即施工节水措施

施工现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措施即施工节水措施

施工现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措施即施工节水措施1 施工用水现状我国施工现场用水管理仍较粗放,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施工过程水的浪费现象严重,例如,深基础施工降水时,绝大多数的地下水抽出后,被作为废水排入地下管道;2、施工失误或质量差造成的浪费,如地下开挖造成的供水管破裂,或由于地下供水管道施工质量差,隐蔽掩埋后难以检查修复,造成常年渗漏;3、建筑施工工地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的现象多有发生;4、生活用水的浪费,如卫生间的长流水,洗衣洗菜时的长流水,阀门损坏长流水等等。

5、施工现场要节约用水,首先必须提高的项目部员工的节水意识,加强用水管理,优先选用节水型的用水器具,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有条件的工地可以建立雨水、废水循环使用系统,加强对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力争取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2施工现场节水1、提高节水意识,加强用水管理要加强对项目部员工的宣传教育,增强其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

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帐,并进行分析、对比,对出现的用水异常现象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提高节水率。

2、采用节水型用水器具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盥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或缓闭冲洗阀、手动式冲洗水箱或采用电子节水器等,浴室安装莲蓬头和脚踏式喷淋开关,禁止使用铸铁螺旋式水龙头。

3、雨水、废水和地下降水的循环利用系统的研发和使用。

⑴确认水源:施工现场可以加以循环利用的水源有三类: 1、地下降水;2、雨水;3、废水。

其中,权衡到技术和效益的关系,根据我国《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宜用于年均降雨量大于400mm的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理解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和技术,如水资源配置、节水技术应用等;
4.引导学生掌握水资源保护的措施能够分析评价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地图、视频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直观地了解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状况;
本节课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水资源利用实例,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出建议,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包括水资源的定义、类型和数量等;
2.使学生了解水资源分布的规律,能够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出建议;
2.作业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如GIS等,进行水资源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处理;
2.水资源分布的规律,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
3.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和技术,如水资源配置、节水技术应用等;
4.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分析评价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2.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生活中的水资源利用情境,如家庭节水、农田灌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
3.设计水资源利用的模拟实验,如模拟河流、水资源调配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对水资源利用的认识;
4.引入真实案例,如我国某缺水城市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水利工程主要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置计划

水利工程主要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置计划

水利工程主要施工机具及劳动力配置计划一、引言水利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一系列工程。

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来说,合理配置施工机具和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常用施工机具和劳动力配置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利工程主要施工机具1、挖掘机挖掘机是用于土石方工程开挖、装载作业的主要机械设备。

在水利工程中,挖掘机主要用于河道、水库、渠道等地的开挖和清淤工作。

合理配置挖掘机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和保障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2、推土机推土机是用于平整、推平、推倒等作业的机械设备。

在水利工程中,推土机常用于大坝、堤防等工程的填筑和夯实。

推土机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速度和质量。

3、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是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机械设备。

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搅拌机常用于水泥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

合理配置混凝土搅拌机可以保证混凝土拌和均匀,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4、吊车吊车是用于吊装和搬运重物的机械设备。

在水利工程中,吊车常用于大型设备、管道等材料的搬运和吊装。

合理配置吊车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钻机钻机是用于地下水位调查、取土样、钻孔等作业的机械设备。

在水利工程中,钻机常用于水文地质勘探和工程地质勘察。

合理配置钻机可以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水利工程劳动力配置计划1、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是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主要负责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技术论证等工作。

在水利工程中,合理配置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质量。

2、施工作业人员施工作业人员是水利工程中的主力军,他们主要负责现场施工作业、材料搬运等工作。

在水利工程中,合理配置施工作业人员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施工进度。

3、安全监督人员安全监督人员是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事故预防工作。

合理配置安全监督人员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4、职工队伍水利工程施工中,职工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教案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教案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水资源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

使学生理解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人类利用方式。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

1.2 教学内容水的概念与特性水资源的重要性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水的存在形式及变化讲解水资源的概念与特性分析水资源的重要性展示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数据小组讨论: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表述水资源的概念与特性。

学生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

学生能分析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章:时空分布不均的表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含义。

使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

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含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2.3 教学活动讲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含义展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图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小组讨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解决策略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表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含义。

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

学生了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南水北调工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

使学生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和意义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和影响3.3 教学活动讲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和意义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和影响小组讨论:南水北调工程的优势与挑战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表述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情况。

学生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优化水资源配置 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大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优化水资源配置  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大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技术 人员对农 户进行 集 中培训 ,解 决 年 ,共 投 资 504万 元 ,新 打 机 电井 6 虽然我 县在小 型农 田水利工 程重 农户 在节水技 术和设 备使用 方 面的难 29眼 ,新建 井 房 2 9座 、设 备 库 房 点县 建设 上取得 了一些 成绩 ,但 与上 4 4
0 统一 制定 了收费 价格 ,按农 业灌 溉 的 核 心 区玉米平 均亩 产 由原 来的 80公
二 是完 善 了喷灌 设 备 的 管 理 机 最低 收费标 准进行 收费 ,有 效调 动 了 斤 提 高到 了 I10公 斤 左右 ,实 现 了 0 制 。在村集体 设立 了灌溉 管理部 ,实 群众 的用水 积极性 ,从而保 证 了农 业 亩 产达到 吨粮 田的 目 ,项 目区粮食 标 行设 备统一 管理模式 ,即设 备统一 停 灌 溉 的 需 要 。
理 ,保证灌 溉设备 的长期 使用 和效益 业 经 济 的持 续 健 康 发 展 提 供 了强 有 优 化 了种植结 构 ,促进 了农 民增 收。
最 大化。 三是完善 了后续 服务机制 。组织 力 的支 撑 。

2 1 ,项 目区经济作 物种植面积新 0 0年
是增 强 了节水 灌溉能力 。近两 增 近 5 0 , 0亩 促农增 收4 0万元左右。 0 0
优化水资源配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大庆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庆的水 资源状 况 :一是 “ 少” 。年 平均 降水量 水
4 0毫米 , 市人均 水资 源 占有量 19立方米 , 4 城 6 十年 十旱 ,
属西部 重干 旱 区;二是 “ 多” 。两 面临 江 ,是松 辽盆 水
大庆 市水 务 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大专业主要任务(1)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主要包括人口和经济发展预测。

(2) 汉江流域规划水平年需水量预测。

需水预测分为生活、生产和生态需水三部分,其中第一产业用水量已知,生活需水量、生产需水中第三产业需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第二产业需水量根据研究区内实际情况采用万元工业增加值法进行预测,河道外生态需水量按城镇和农村生态需水分别预测,河道内需水采用定流量法;(3)汉江流域供水能力预测。

这部分作为已知,不受限制。

(4)按照三级分区,以年为单位,按常规方法进行分区水资源配置计算。

一、汉江流域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于武汉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577 km。

襄樊以上流向总体向东,襄樊以下转向东南,支流延展于甘肃、四川、河南、重庆四省市。

汉江流域水系概况见图1。

图1 汉江流域概况图汉江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925 km,占汉江总长的59%,控制流域面积9.52万km2,落差占汉江总落差的90%;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270 km,平均比降0.19‰,区间流域面积4.68万km2;钟祥以下为下游,长382 km,河床平均比降为0.06‰,集水面积1.7万km2。

1.2 水文气象特性汉江流域属东亚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欧亚大陆冷高压影响,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有严寒夏有酷热。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00~1800mm之间,年降水量呈现南岸大于北岸,上、下游大,中游小的地区分布规律。

汉江上游年内降水有三个集中时段,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春汛;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夏汛;8月下旬至10月为秋汛,其中夏汛时段雨量最大,秋汛次之,但遇降雨天气有异时,秋汛雨量也会超过夏汛。

1.3 人口2010年末,汉江流域内总人口为3841.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5.24万人(占全流域总人口的38.93%),农村人口2345.92万人。

汉江流域现状水平年(2010年)人口统计见表1.1。

从1980年至2000年,汉江流域总人口由3000.70万人增加到3590.70万人,人口在20年内增加了59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9.0‰。

汉江流域总人口增长率较高的时段在1985~1990年,年均增长率为18.1‰。

从人口组成上分析,城镇人口一直呈增长态势,而农业人口在1980~1985年间基本持平,在1985~1990年间呈增长态势,随后开始迅速下降。

表1.1 汉江流域现状水平年(2010年)人口统计三级区流域面积(万km2)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丹江口以上9.48 1334.97 408.53 30.60 唐白河 2.39 1049.14 371.24 35.39 丹江口以下干流 3.71 1457.05 715.46 49.10 汉江流域15.48 3841.16 1495.24 38.931.4 社会经济汉江流域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51.44亿元,其中农业637.22亿元、工业2351.65亿元、第三产业1762.57亿元。

汉江流域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138.83亿元,工业增加值4751.44亿元。

根据有关资料预测,2020年汉江流域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4429亿元,2020年工业总产值约为2010年的2倍;到2030年,汉江流域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6209亿元,约为2020年的2倍,大致每十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一番。

现状水平年(2010年)汉江流域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统计见表1.2。

表1.2汉江流域主要经济社会指标(2010年)丹江口以下干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丹江口以上唐白河汉江流域流GDP(万元) 9675389 13803923 24035100 47514412 一产增加值(万元)1684731 2514599 2172917 6372247二产增加值(万元)4479265 7224743 11812460 23516468三产增加值(万元)3511393 4064581 10049723 176256971.5 水资源量将汉江流域划分为三个子区:丹江口以上,面积为9.38万km2;唐白河流域,面积为2.39万km2;丹江口以下干流(扣除唐白河流域),面积为3.71万km2。

全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188亿m3,两者重复水量172亿m3,水资源总量582亿m3。

(1)地表水资源量汉江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54.6亿m3,折合径流深为358mm。

其中,丹江口以上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73.7亿m3,折合径流深为399mm;唐白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2.0亿m3,折合径流深为217mm;丹江口以下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28.9亿m3,折合径流深为347mm。

根据《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10年)》,2010年汉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745.79亿m3,折合径流深为469.1mm。

(2)地下水资源量汉江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1.5亿m3,其中,丹江口以上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90.4亿m3,产水模数为9.64万m3/km2;唐白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4.7亿m3,产水模数为10.32万m3/km2;丹江口以下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46.4亿m3,产水模数为12.50万m3/km2。

根据《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10年)》,2010年汉江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184.62亿m3。

(3)水资源总量汉江流域的水资源总量由全流域的河川径流量和平原区的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组成。

经分析计算,汉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73.2亿m3,产水系数为0.41,产水模数为37.03万m3/km2。

其中,丹江口以上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4.9亿m3,产水模数为39.99万m3/km2;唐白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0.2亿m3,产水模数为25.15万m3/km2;丹江口以下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8.1亿m3,产水模数为37.20万m3/km2。

根据《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10年)》,2010年汉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771亿m3。

各分区不同保证率下的水资源量见下表1.3。

表1.3不同来水频率下各分区水资源量水资源分区来水频率水资源量(亿m3)丹江口以上50%374.9 75%285.6 95%198.1唐白河50% 50.4 75%32.2 95%19.8丹江口以下50%181.5 75%138.1 95%96.01.6 供水工程汉江流域的供水任务分作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流域供水,即干流沿江直接从河道取用水;第二部分为跨流域供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和计划中的引江补汉工程。

(1)本流域供水工程全流域已建固定机、电排灌站7525处,共装机66.3万kW,排灌面积886万亩。

汉江中下游沿干流共有城镇水厂和工业自备水源216座,农业灌溉引提水闸站241座,总引提水能力约1060 m3/s,总装机容量10.3万kW。

汉江中下游干流范围内灌溉取水分三个区,皇庄以上为上区,为引提水灌区;皇庄至泽口为中区,为自流引水灌区,目前有罗汉寺、兴隆、谢湾、泽口等六大自流引水闸,今后还将增建王家营引水闸;孝感和武汉市的部分地区为下区,为提水灌区,主要有沉湖提灌区,汉川二站提灌区,江尾引提水灌区。

以上三区的灌溉面积目前已达到951万亩。

(2)跨流域供水工程2020年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出95亿m3至北方缺水流域,引汉济渭工程调10亿m3至渭河流域,引江济汉工程从长江调入汉江30亿m3;2030年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加大调水规模至130亿m3,引汉济渭调水工程规划调出15亿m3水量至渭河流域。

1.7 供水现状汉江流域的供水方式以地表水供水为主,地下水供水与其他形式供水补充。

根据《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10年)》,2010年汉江流域的总供水量为144.64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126.63亿m3,地下水供水17.79亿m3,其他形式供水0.22亿m3,地表水供水量约占总供水量的87.5%左右。

1.8 用水现状汉江流域河道外用水主要有非农业用水和农业用水,非农业需水量包括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及生态用水。

根据《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2010年)》,2010年汉江流域的总用水量为144.64亿m3,其中农业用水70.23亿m3,工业用水57.03亿m3,生活用水16.86亿m3,生态用水0.52亿m3。

农业用水量最大,约占总用水量的48.5%。

二、社会经济发展预测2.1 人口发展预测对汉江流域不同水平年的人口发展进行预测。

不同规划水平年的人口预测采用统计趋势预测法,计算公式为:0(1)nn p p r =+ (2.1) 式中:p n 为规划水平年预测人口总数;p 0为基准年的人口总数;r 为人口综合增长率;n为从起算年至预测终止年的年数。

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预测01n p p r = 式中:1r 为城镇化率.表2.1 汉江流域未来水平年人口增长率水资源分区 水平年 总人口增长率1/1000城镇化率(%)丹江口以上201030.6020205-6 40-42 2030 4-550-52唐白河201035.392020 5-6 45-47 2030 4-555-57丹江口以下201049.1020206-7 55-57 2030 5-660-62汉江流域201038.932020 5.5-6.5 50-52 20304.5-5.555-572.2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根据汉江流域所属各行政地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分别对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其中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见下表2.2。

根据表2.2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发展进行预测。

表2.2汉江流域现状年(2010年)和规划水平年经济指标:增加值(单位:万元)三、需水预测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技术要求,需水分为生活需水、生产需水和生态环境需水三大类,按城镇和农村两种供水系统分别进行统计与汇总。

生活需水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汉江流域需水预测以2010年为现状水平年,选取2020和2030年作为规划水平年,对不同规划水平年流域内各行业需水逐项进行预测。

3.1 生活需水预测生活需水预测分为城镇生活需水预测和农村生活需水预测两部分,采用人均日用水量定额法进行计算。

生活需水量计算方法见公式(3.1)365/1000i n i W p k (3.1)式中:p n 为规划水平年预测人口总数;k i 为规划水平年拟定的城镇(农村)人均用水定额(L/(人·日));W i 为规划水平年城镇(农村)生活用水量(万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