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很多,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意识的基本途径,即在课文解读中渗透德育意识;延伸教材,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在学生作文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因素,让作文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语文;德育;途径

to infiltrate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i guang-hua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oral penetration in many ways, from three aspects expounded the basic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moral awareness, text untangling moral consciousness; extension materials,prompting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and consciouslymoral qualities; students writing conscious moral education factors, so writing became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key words】language; moral education; pathway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历来都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宗旨,只是目前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这个“道”,其内涵已不再是那些

毒害人民的落后的封建意识,而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伦理道德。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毫无疑问,就成了这个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操作者。那么,怎样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去渗透德育意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又有哪些渗透德育意识的基本途径呢?笔者认为有三。

1. 在课文解读中渗透德育意识

解读每篇课文,都应当有一个相同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弄清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观点,对生活的看法等);现在我们学习它,又有什么现实意义,也就是学生必须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学习它的现实意义。只有如此,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投入,把握好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写作技巧。对学生来说,他们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比了解写作技巧更为重要,因为技巧(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教育教学中,笔者总是适时适当地把课文中隐藏的积极的德育因素尽可能充分地挖掘出来,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相关联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指导学生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时,结合学生实际,笔者组织他们以“《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我学到的”为题展开了讨论,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学了这课书,白求恩大夫对同志的态度深深地教育了我,我感觉到自己太渺小,太自私,对别人关心太少,对同学关心得太少,对自己却想得太多,以后一定要改掉这种不良的品质。”有的说:“学了这篇文章,我把自己和白求恩大夫一比,真是惭愧万分,他是加拿大人,来到中国,工作尚且这样负

责任,他是为别的国家做事啊!而我,是个中国人,努力学习就是我现在的工作,我却马马虎虎的,得过且过,这样下去肯定不能成为祖国需要的建设人才,所以从今以后,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力争将来能多为人类做点事情。”……的确,经过这次讨论后,有的同学的思想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

2. 延伸教材,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在把教材涉及的内容处理完之后,再以课文为中介,使学生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按自己的思路重写教材。这样,他们就会把自己的那些良好的愿望熔铸进他们那些充满激情和个性的文章中。如指导学生学习了《这不是一颗流星》之后,笔者来了一个假设——让学生以原文为基础,假设阿婆临死前,浩波真的买到了熊皮手套,以“当阿婆戴上熊皮手套的时候”为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篇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文章。结果,绝大部分学生把阿婆戴上熊皮手套时的心情及浩波实现了诺言的心情都写了出来,想象合情合理,慈阿婆孝浩波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个延伸教材的过程,对学生来说,难道不是很好的德育过程吗?再如,指导学生学习了《卖炭翁》后,笔者让学生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环境、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且不能背离原文原意。结果,有的学生在其文章的结尾写道:“当时的社会是多么黑暗啊,卖炭老翁是多么可怜啊!然而,他只是那些可怜人中的一员”。这种话语,正表达出他们对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同情,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对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对人民的盘剥的仇恨,这些发自内心的喟叹,正是其良

好的道德品质的流露。

3. 在学生作文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因素

言为心声,作文更不例外,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当把学生作文当作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通过作文,给班上的学生树立模范和榜样。榜样教育应当是德育的基本途径之一,所以笔者主张在学生作文中写他们中“极好的同学”,写出其好之所在,在潜移默化中否定那些“极坏的同学”,使他们有意地向这些“极好的学生”靠拢。这样一来,就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使他们得到极大的提高。有个同学写道:“薛朝成不仅学习相当好,而且对同学也相当关心,只要需要帮助,你随时都可以去找他,他随时都会乐呵呵地帮助你。他对班集体的利益十分关心。如果有同学做了有损他人或集体的事情,他一但发现,就会去问个究竟,并与他进行一番争辩,直到做错了事的同学心服口服。……我真佩服他,一定要向他学习,争取也成为一个同学们佩服的人”。正是如此,学生们在作文的过程中不断地反省自己,主动地、自觉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把社会问题纳入学生作文,让他们在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课不同于其它的课程,它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涉及面都要广,都要复杂得多。教语文,千万不能成为那几册课本的奴隶,作为人师,笔者认为更当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摄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及更强的语文能力,而这个语文知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