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知识重点总结版复习进程
商品学参考复习资料
商品学参考复习资料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P4-5(1)商品的功能/效用:是商品概念的核心。
从本质上来说,消费者购买的是不是商品的本身,而是购买它的功能/效用。
(2)商品体:是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
商品体是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3)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等。
(4)无形附加物:是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
(现代商品概念模型——商品球示意图:见p4的图1-1)2.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p8::交换使用价值和消费使用价值。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4.商品学的研究内容p9: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具体包括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商品分类和编码;商品品种及其演变规律等。
总之,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第二章商品分类及编码1.商品分类的概念:p14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将管理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以所选择的适当的商品基本特征作为分类标志,逐次归纳为若干个范围更小、特质更趋一致的子集合体(类目),从而使该范围内所有商品得以明确区分与体系化的过程。
2.商品分类的方法:p16-18(1)商品分类时主要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两种方法。
(2)线分类法的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性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既对手工处理有好的适应性,又便于计算机处理。
缺点:主要是结构弹性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
所以线分类法编制商品分类目录时,必须预先留又足够的后备容量。
(3)面分类法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弹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不会影响其他的面;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同时也便于机器处理,易于添加和修改木类。
商品学复习重点及教案
的,商家可以把篮子的洗发水换成牙膏或毛巾、水杯等,这样更方便顾客的选购。
由这张相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商家把造型用品和洗面奶混合放在一起了,这两种产品功能相差甚远,一种是造型用的,一种是洗脸用的,商家这样摆放会给消费者选购产品带来
一定的难度。
这张照片的分类更加惊悚,一次性水杯旁边竟然放着蚊香,这样的摆放会让消费者心理产生不满,让人觉得不安全。
一次性水杯是要接触口的,消费者对他的卫生性很是看中,而蚊香
是一种化学产物,这两种放在一起让消费者觉得一次性水杯不安全不卫生。
荣天一进门消费者就能看到大大的告示牌上写着沐浴露特价,可是在商场找了很久,才在不显眼的角落里发现传说中特价的沐浴露,这给消费者带来大大的不便。
商家应该把特价的东
西放在显眼的门口位置,这样更加方便消费者的选购。
雨伞旁边放肘套这种分类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两种产品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
而且雨伞是我们日常常用的东西,下雨没带伞时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要买伞遮雨,我觉得商家可以放在接
近收银处的地方,这样方便消费者购买,增加购买机率。
这张照片上显示,商家把洗衣袋放在了香皂盒和香皂球这边的沐浴区,洗衣袋一般都是放在洗衣液旁边,这样消费者在购买洗衣液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要买洗衣袋保护洗涤的衣服,这样
的分类更加合理。
么空,让消费者感觉很不好。
下坏印象,而且这样跟其他货架旁边,会影响到消费者对货架上商品的选购,类别不清。
商品学概论重点总结
商品学概论重点总结第一篇:商品学概论重点总结1商品:商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2商品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消费需要。
3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为了反映这种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本质称其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马克思把商品对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称为实际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赋予商品以各种有用性而产生的,是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而形成的。
6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他们之间的关系(1)商品的功能效用是指商品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能提供的可靠地、必须的职能或效用,如电冰箱的功能和效用是冷藏食物。
(2)商品体。
是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它是人们利用原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效用的劳动投入而创造出来的具体劳动产物。
不同的使用目的要求商品有不同的功能和效用。
而功能效用又是商品体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能如化学性能、物理性能、生理生化性能等的综合。
商品体能够具备哪些性能,是由商品体的成分组成和形态结构所决定的。
(3)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识、专利标记及其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及安全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4)无形附加物。
是指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有形附加物或附加利益。
7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质?商品学如何研究商品使用价值?8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要经历一个过程,即由潜在的使用价值向现实的使用价值转换的过程,我们把该过程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
商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商品与商品学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商品的特征:(1):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3):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2: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形成、转移、评价、维护、实现和再生产变化规律的科学3:商品学的研究任务:(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3):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推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4;商品分类的概念: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满足商品经济活动或其它相关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或属性特性逐次归纳成若干个概括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局部集合体,直到划分成最小单元集合体的过程5:商品分类的意义:(1):为政府、行业、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2):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3):便于对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4):有利于开展商品教学和研究工作6:商品分类的方法:(1):线分类法: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2)面分类法:把分类的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
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7:商品分类的标志:(1):商品的用途(2):商品的原材料(3):商品的加工工艺(4):商品的化学成分(5):商品的原产地8:商品的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储存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分类或标识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商品符号,起到唯一标志单一商品的作用。
商品代码的类型:(1):全数字型商品代码(2):全字母型商品代码(3):数字——字母混合型商品代码9:商品的编码:是指根据一定规则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以相应的商品代码的业务活动10: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方法:(1):顺序编码法:按照先后次序,依次给予顺序数字代码的编码方法(2):序列顺序代码法:将顺序数字代码分成若干段,并与分类编码对象的分段相对应,后赋予每段分类编码以一定顺序代码的编制方法(3):层次编码法(4):平行编码法11:商品条码的概念: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统一代码委员会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代码的条码,包括EAN商品条码和UPC商品条码,按一定的顺序的“条”“空”组合及其对应的宫人识别字符组成的标志。
有关商品知识点总结
有关商品知识点总结商品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物品或服务。
商品的分类通常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比较常见的分类包括:1. 按经济性质划分根据经济性质的不同,商品可以分为消费品和生产资料。
消费品是供个人或家庭直接使用的物品,如衣服、食品、家电等;生产资料则是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物品,如设备、原材料、劳动力等。
2. 按供求关系划分根据供求关系的不同,商品可以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
必需品是指人们生活必需的物品,如食品、住房、医疗保健等;奢侈品则是指非必需的物品,如名牌包、名表、高级轿车等。
3. 按销售方式划分根据销售方式的不同,商品可以分为实体商品和虚拟商品。
实体商品是指可以触摸到、看到的实物商品,如衣服、电子产品等;虚拟商品则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媒介交易的商品,如电子书、游戏道具等。
4. 按产地划分根据产地的不同,商品可以分为本土商品和进口商品。
本土商品是指在国内生产的商品,进口商品则是指从国外进口的商品。
5. 按使用功能划分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商品可以分为耐用品和消耗品。
耐用品是指使用寿命较长的商品,如家具、电器等;消耗品则是指使用寿命较短的商品,如食品、日用品等。
以上是对商品按不同角度进行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的特点和属性。
二、商品的特点商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有使用价值商品是供人们使用的物品,具有满足人们需求的功能。
因此,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2. 有价值形态除了使用价值,商品还必须具有价值形态。
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根源。
商品的价值形态表现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即通过市场交换来体现其价值。
3. 有市场交换商品必须具备市场交换的能力,即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其他物品或货币。
只有具备市场交换能力的物品才能称为商品。
4. 具有私有制特性商品具有私有制特性,即商品可以被私人所有和交换。
商品的私有制特性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一。
5. 具有可比性商品之间具有可比性,可以通过一定的衡量单位进行比较,便于交换和定价。
商品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1.商品整体概念(实体化理解):指由商品的实体性、实质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系。
商品整体的内涵:商品体,附加物(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商品的无形附加物)2.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是人们在购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销售服务、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和附加利益。
3.商品学: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实现规律的科学。
4.研究目的核心:认识和解决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问题;主要内容:①如何创造出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使用价值②如何维护、确证商品的使用价值③如何正常地发挥出商品的使用价值5.商品与环境污染:①商品对社会环境的污染②商品对自然环境的污染③商品对生态环境的污染6.商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现场调查、调查表、直接面谈、定点统计调查);现场实验法(专家发、消费者体验法、演示法);分析实验方法;技术指标方法;对比分析方法(纵向分析;横向分析)7.商品学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①商品学的理论化:公元780年,中国的陆羽出版《茶经》(世界第一部商品学著作)②商品学的学科化:公元1793年,德国哥丁堡大学的约翰*贝克曼出版《商品学导论》,明确建立了商品学的学科体系(现代意义商品学的创始人)③商品学的国际化:1976年10月,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成立国际商品学会第二章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核心章节)1.商品质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评价商品使用价值优劣程度的各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商品有形质量和无形质量、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商品满足明确需要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总和。
2.商品质量观的三大变革:①单纯的商品技术质量观演变到全面的商品质量观②静态商品质量观演变到动态的商品质量观③重内轻外的商品质量观演变到内外并重的商品质量观对商品认知的变化过程:物质商品——社会商品——绿色商品3.商品质量特性:凡是反映商品使用目的的各种技术经济参数都可以叫做质量特性。
4.商品质量特性的主要内容:①适用性②商品寿命(商品本身的寿命周期[使用寿命/储存寿命]),商品的市场寿命周期③可靠性④安全性⑤经济性:总成本=购置成本+使用成本⑥信息性和可溯性(如:各种标识/日期)⑦维修性⑧环保性5.商品质量特性分为:真实质量特性(使用中体现),代用质量特性(质量指标反映)6.商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与质量环图7.商品质量形成过程的简化①设计质量②制造质量③检验质量④使用质量8.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①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科学管理和员工素质③科研与设计④原料⑤工艺和设备⑥质量检验⑦包装⑧运输与储存⑨销售服务⑩使用与保养⑾商品的废弃处理9.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总体要求①内在特性的满足(商品的功能、可靠性、适应性、安全性、寿命周期、可维修性等)②外观特性的满足(商品的外观造型、颜色、质地、气味、包装、美观)③经济型的满足(消费质量成本=总成本&购置成本&使用成本、生产经营质量成本、外部保证成本)④服务质量的满足(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信息服务:认证、警示、生产许可、使用说明、生产时间及地点、检验标识等)⑤环保质量的满足(对社会、自然、生态;废弃物处理)10.食品质量的主要要求①食品的营养价值(评价指标:食品营养成分;可消化率;发热量)②食品的色香味形(功能:鉴别作用;影响食用兴趣)③食品的卫生性11.食品卫生性的含义:ppt无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自身产生毒素、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加工中混入有害物质、保管不善产生有害物质、环境或化学药品造成污染12.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为一个循环。
商品学复习提纲
商品学复习提纲1、掌握现代商品、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商品整体概念P4:①商品的功能/效用。
指商品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能提供可靠的、必须的职能或效用,是商品概念的核心;②商品体。
是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商品体能具备哪些性能,由商品体的成分组成和形态结构决定;商品体是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③有形附加物。
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标识、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等;④无形附加物。
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如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安装、售后保修等。
商品使用价值P7:①商品是个别使用价值与社会规模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②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③商品使用价值的两重性;④商品使用价值的静态/动态系统。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①商品知识汇集阶段。
第一本相关书籍:《商业之美》(1175,阿里阿德迪米斯基阿拉伯);《茶经》(公元780年,唐朝陆羽);欧洲商业中心发展迅速:《商品贸易指南》(意大利佩哥罗弟);医药商品和药材是最早系统研究的贸易商品(1553)②商品学诞生阶段。
18C初产生于德国,约翰·贝克曼于1793~1800年出版《商品学导论》,创立商品学学科体系,明确研究内容,贝被誉为商品学创始人③19世纪传入东西欧各国、日本、中国等国。
商品学诞生后产生两个研究方向:自然科学的商品学(技术论商品学),从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的观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研究中心是商品质量;社会科学的商品学(经济商品学),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质量和品种相关的问题。
2、商品分类概念、原则、方法;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常见分类标志;EAN码与UPC码商品分类概念: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的过程。
商品学知识重点总结版
商品学知识重点总结版(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商品学复习讲义第一章1、商品的概念及特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商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②供他人消费既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③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构成?商品由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三个方面构成。
核心部分,即商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实际利益。
或者说是指商品的功能和效用,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所在。
延伸部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
形式部分,即商品的具体形态,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门科学。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因此商品学就是围绕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两个中心内容来进行研究。
4、商品学的具体研究内容?(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研究商品的科学系统分类(3)为评价商品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分析商品质量的变化规律,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第二章一、商品分类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1.线分类法(1)线分类体系:线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即为线分类体系。
(2)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3)特点:“在这种分类体系中,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等,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进行具体划分,各层级所选用的分类标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商品学复习资料精简版
商品学复习总结第一章商品学概述1.我国商品学的萌芽一、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春秋时代师旷《禽经》晋朝戴凯《竹谱》唐代陆羽《茶经》宋代蔡襄《茶录》、黄儒《品茶要录》韩彦直《桔录》、蔡襄《荔枝谱》元代:《馔史》明代:王磐《野菜谱》、鲍山《野菜博录》、李时珍《本草纲目》宋代:韩彦直《桔录》蔡襄《荔枝谱》元代:《馔史》2.商品的概念: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3.商品的基本特征⑴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⑵ 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⑶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
⑷ 商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第二章商品属性1,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主要包括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物理化学属性、生物化学属性,以及商品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功用属性等。
(1)物理属性:⑴透气性:指商品能被水蒸气或其他气体透过的性质。
⑵透湿性:亦称透水气性,水蒸气由湿度较大的空气中,通过试样进入湿度较小的空气中的能力。
⑶透水性:亦称透水度。
是指商品被液态水透过的性质。
通常规定在一定时间内,用透过试样的水量毫升数来表示透水度,也可以用水通过单位厚度的试样所需的压力来计算。
⑷抗水性:亦称憎水性。
是指商品抗拒水渗透的能力。
⑸吸水性:是指商品吸水能力的大小。
吸水性的大小,常用单位面积吸水重量、吸水上升的高度等量化指标表示。
⑹伸缩性:是指商品在外力作用下或相关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尺寸伸长或收缩的相对变化。
通常用伸长率或收缩率表示,即以尺寸的增减对试样原尺寸的百分比表示。
⑺抗张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力拉伸作用而被破环的能力。
断裂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直接拉伸到断裂时所需要的力,它反映的是材料的绝对强度。
断裂伸长: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时,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当外力把材料拉断时的长度便称为断裂伸长。
断裂功:是指拉断材料时外力所做的功。
商品学知识点总结
商品学知识点总结商品学是一个研究商品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
它是商品与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对于了解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商品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商品的概念、种类、属性、功能、品牌、包装等内容。
本文将对商品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商品的概念商品是指供消费者使用、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通常来说,商品具有价值、能够交换和来源于劳动三个特点。
商品的概念是商品学的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
商品的概念是商品学研究的出发点,对于理解商品的属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商品的种类根据商品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商品分为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两大类。
实物商品是指可以直接感知和使用的物品,比如食品、服装、电器等;虚拟商品是指无形的产品或服务,比如软件、咨询、培训等。
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类商品相互交织,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消费市场。
三、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属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特点和特性,包括物质属性和非物质属性两个方面。
物质属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物质特征,如大小、颜色、重量等;非物质属性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服务和品牌等非物质特征。
商品的属性对于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程度和选择行为。
四、商品的功能商品的功能是指商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作用和用途。
商品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两个方面。
基本功能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最基本的使用价值,如手机的通讯功能、汽车的代步功能等;附加功能是指商品所具有的额外的价值和特性,如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汽车的导航功能等。
商品的功能决定了商品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力。
五、商品的品牌商品的品牌是指商品所具有的特有的商标和标识。
品牌是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商业标识,它代表了商品的质量、信誉和形象。
品牌对于商品的市场竞争和销售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
六、商品的包装商品的包装是指商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采用的外包装和内包装。
商品学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商品与商品学1、商品的定义: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2、构成商品的整体的三部分:核心部分:是商品具有满足某种用途的功能,是消费者真正购买的服务和利益。
形式部分:商品的具体形态。
延伸部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
3、商品学的作用(1)准确了解消费需要,组织适销对路商品(5)科学进行商品分类,利于组织经营管理(2)恰当评价商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6)正确指导消费,充分发挥商品作用(3)科学进行包装和储运,使商品质量得到保护(4)搞好商品质量信息反馈,促进商品生产发展4、商品学的基本特性:1、商品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2、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3、是产品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的5、商品学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德国的约翰.贝克曼教授在其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于1793-1800年出版了《商品学导论》。
6、国际上国际上质量观念的创新大体经历的三个阶段(书本11页)第一阶段:复合型质量阶段,即符合标准第二阶段:适应型质量阶段第三阶段:满意型质量阶段第二章商品的分类和商品包装1、商品分类的概念: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和科研的需要,根据商品的特性,有目的、地科学地、系统地、将商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品种、的过程。
2、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分类目的明确、分类对象界定准确、分类对象名称唯一系统性:以分类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为基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使各个分类对象在该排列组合中都有一个独立位置,并确保彼此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延性:在建立分类体系时,就应该考虑以后在该分类基础平台上是否可以进一步延展和细化,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
商品学复习最重点
《商品学》《商品学》 09级工商管理专业级工商管理专业2012年11月 1第一章导论第一节 商品的概念一、商品的定义一、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劳动产品如果不用于交换,也不能成为商品.二、商品的基本特征二、商品的基本特征1.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供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是供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3.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三、商品的分类三、商品的分类按商品有无物质形态分类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商品种类: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四、商品的构成:四、商品的构成:商品的整体可以看成由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等三个层面构成.第二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学科,它以商品质量为中心,着重从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来研究商品.商品体有多少种自然属性,就可能有多少种使用价值. 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二、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常用商品质量来表示商品的有用程度,反映商品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商品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的集中反映,商品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的集中反映,商品使用价值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用商品质量来衡量的,因此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三、商品学的研究任务三、商品学的研究任务商品学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科学,它应以市场商贸工作需要为依据来规定自身的任务.1.开发新产品,指导使用价值的形成.2.确保商品质量的完好无损.3.监督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效用,维护消费者利益.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第二章商品的分类第一节 商品分类的概念、意义和原则 一、商品分类的概念一、商品分类的概念商品、材料、物质、现象等概念都是概括一定范围的集合总体。
商品学复习资料
商品学复习资料商品学复习资料第⼀章⼆、商品的使⽤价值1、商品的⼆重性:价值和使⽤价值2、商品的使⽤价值(1)商品的使⽤价值是指商品具有的满⾜⼈们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性” 。
(2)商品的使⽤价值是商品对具体消费者的有⽤性。
(3)商品的使⽤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4)商品使⽤价值实质上是⼈的需要和商品属性之间的满⾜关系。
三、商品的属性(定义)1、商品的⾃然属性:商品有⽤性的物质基础,或形成商品使⽤价值的主导因素是商品的各种⾃然属性。
商品的⾃然属性是指由商品体⾃⾝固有的成分、结构决定的,与其他事物发⽣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性质、性能(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化学性质、⽣物学性质等)、形态特征或特点。
2、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商品满⾜任何社会需要的特征、特性的总和。
商品的使⽤价值处于社会联系之中,会随着该商品所处的外在条件的变化⽽变化。
任何商品如果能够在多⽅⾯体现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就会提⾼被社会承认的程度,从⽽获得较⾼的社会使⽤价值。
为了有利于商品使⽤价值的实现,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使⽤价值,就要从商品的⾃然属性⼊⼿,并以此为基础,联系社会属性。
商品使⽤价值的物质性和社会性,在理论界被称为商品使⽤价值的⼆重性。
四、商品的整体概念商品体:从消费者⾓度讲,指顾客购买某种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从商品的⾓度看,商品体是由多种不同层次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使商品使⽤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的包装、商标、使⽤说明、说明书等。
主要是为了满⾜商品流通需要和消费需要。
⽆形附加物:指购买者在购买有形商品时所得到的与商品密切相关的附加利益与服务条件主要指⼈们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各种服务和附加利益,如送货上门、免费维修、⽤户培训、抽奖等。
第三节商品学的产⽣与发展(不考⼤题)⼀、国外商品学的发展1、公元9到10世纪,阿拉伯⼈阿⾥?阿德?迪⽶斯基撰写《商业之美》,是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内容的著作。
商品学要点总结
商品学第1章绪论一.关键术语商品:通过市场交换能够满足人们某种消费需要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商品使用价值:商品对于其使用者的意义、作用或效用。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可以用来进行交换,从而获得生产者、经营者所需要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这种间接使用价值称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使用者所具有的直接使用价值。
二.思考题1.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或效用)、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p4)2.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属性?商品学如何研究商品使用价值?①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为商品本身的实在的用途,主要涉及:商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商品质量标准;商品检验、包装和储运。
而社会属性为商品延伸的虚幻的用途,主要涉及:消费者需求规律;商品文化;商品信息与预测;新产品开发;商品、资源与环境。
②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在质的方面,其内容主要通过商品质量来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在量的方面,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商品品种来体现3.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动态的(形成、转移、实现和消亡);相对(负作用)的范畴。
同一种商品对人类来说,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用途。
随着时代的不同,商品的有用性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不是固有不变的,这就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性。
4.商品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①商品学萌芽阶段(--17C前),主要研究内容为商品及其性质、质量、品种、规格、贸易方法等。
②古典商品学阶段(18C初—19C),主要研究内容为商品生产技术方法供医学知识及商品产地、性能、用途、检验、分类、包装、主要市场。
③现代商品学阶段(20C-),分为自然科学商品学和社会科学商品学,自然科学商品学主要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而社会科学商品学主要从经济学观点,特别强调从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观点研究商品质量及品种。
商品学期末知识点归纳
商品学期末知识点归纳商品学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的规律。
在商品学的学习中,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
下面是商品学期末知识点的归纳:1.商品的基本概念商品是指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产品或劳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市场交换。
2.商品的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大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能力,而价值是指商品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具体物质形式。
3.商品的价值形成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其中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多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生产出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多余劳动时间则是指劳动者超过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式来实现的。
交换价值可以通过商品价格来体现,而商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生产成本等因素决定的。
5.商品的市场商品市场是商品交换和价值实现的场所,可以分为实物市场和虚拟市场。
实物市场是指具体的场所,如农贸市场、商场等。
虚拟市场则是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等网络途径进行商品交换和价值实现。
6.商品的流通商品经过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阶段。
流通是指将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其中包括购买、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
7.商品的消费商品的消费是指人们通过使用商品来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
消费可以分为个体消费和社会消费两种形式。
8.商品的生产商品的生产是指通过劳动将原始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过程。
生产过程中包括生产手段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9.商品的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愿望和支付能力,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商品的数量和价格。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
10.商品的货币化和资本化货币化是指商品通过货币形式进行交换和交易,资本化则是指将货币资本投入到生产中进行经济活动。
货币化和资本化是商品社会化生产的基础。
11.商品的分工与交换分工是指将社会劳动分配到不同的人或单位进行专门化生产,而交换是指不同生产者之间通过交换商品来满足各自需求的过程。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一)2024
商品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引言概述: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等方面的学科。
对于学习商品学的同学们来说,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梳理知识框架,加深对商品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通过概述、正文和总结的方式,为大家提供商品学概论的复习资料。
正文:一、商品基本概念1. 商品的定义和特征2. 商品的分类3.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4. 商品的价值和价格5. 商品的市场和竞争二、商品的生产与分配1. 商品的生产要素2. 商品的生产过程3. 商品的生产组织形式4. 商品的产权和分配5. 商品的市场结构和效率三、商品的流通与销售1. 商品的流通渠道2. 商品的流通环节3. 商品的物流管理4. 商品的零售与批发5. 商品的销售策略与推广四、商品的消费与满足1. 商品的消费决策2. 商品的购买行为3. 商品的品牌与消费者认知4. 商品的消费心理与行为预测5. 商品的消费满意度和忠诚度五、商品学的应用与发展1. 商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2. 商品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3. 商品学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4. 商品学在广告宣传中的应用5. 商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总结通过对商品学概论的复习资料的整理,我们深入了解了商品的基本概念、生产与分配、流通与销售、消费与满足以及商品学的应用与发展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商品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希望这份复习资料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商品学》课程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商品学》课程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课程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第一章导论主要内容:1、理解商品学的概念和商品的二重性;2、掌握商品的社会效应和时代效应;3、熟悉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4、熟悉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5、了解商品学的发展;重点:商品学的概念和商品的二重性难点:商品的社会效应和时代效应第二章商品的成分与性质主要内容:1、掌握商品成分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它们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影响2、掌握商品中水分的相关标准和表示方法3、了解商品中杂质和毒性物质4、掌握商品成分含量表示方法5、了解商品的不同性质重点:掌握商品成分与性质之间的关系难点:商品成分与性质对使用价值的影响第三章商品质量与认证主要内容:1、理解商品质量内涵的三个层次;2、掌握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3、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和要求;4、理解商品质量认证制度的意义;5、了解我国质量认证机构和认证程序;6、熟悉各种质量认证及其标志重点:质量内涵和全面质量管理难点:ISO9000 标准第四章商品分类与编码主要内容:1、理解商品分类的意义,掌握商品分类的原则;2、掌握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和方法;3、熟悉我国超级市场的商品分类体系;4、了解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5、掌握商品编码的意义和种类;6、掌握 ENA 和 UPC 条码的特点、种类和方法;重点:商品分类和条形码难点: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第五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主要内容:1、理解商品标准的作用和基本内容;2、熟悉商品标准的种类和表示方法;3、熟悉我国引用国际标准的表示方法;4、了解我国标准化的进程;重点:商品标准的种类和表示方法难点:国际标准的类别第六章商品检验和质量监督主要内容:1、明确商品检验的目的、内容和作用;2、熟悉商品检验的各种方法;3、按照抽样方案对被检验商品进行抽样;4、熟悉我国商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体制和方法;重点:按照抽样方案对被检验商品进行抽样难点:商品检验的各种方法第七章商品包装和装潢主要内容:1、理解商品包装的属性和功能;2、掌握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3、了解常见商品包装防护方法;4、理解装潢设计的三方面定位及内涵;5、理解商品包装装潢设计原则;重点: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难点:常见商品包装防护方法第八章商标及管理主要内容:1、理解商标的特征和作用;2、熟悉商标的种类;3、掌握商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4、理解商标侵权行为和防御办法;重点:商标的特征和种类难点:商标侵权行为和防御办法第九章商品运输主要内容:1、了解国际商品运输的特点;2、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3、理解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联运;4、理解运输与物流的联系和区别;5、理解商品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重点:运输方式的选择及各种运输方式的联运难点:运输与物流的联系和区别第十章商品的储存与养护主要内容:1、了解商品储存和养护的意义;2、掌握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耗和产生质量劣质的各种原因;3、掌握仓储商品的基本养护技术;4、熟悉仓库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仓储商品的基本养护技术难点: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耗和产生质量劣质的各种原因。
《商品学》重点复习资料
• 商品与商品学概述 • 商品分类与编码 • 商品质量与标准 • 商品包装与标识 • 商品流通与储存 • 商品消费与市场
01
商品与商品学概述
商品定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定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商品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格。
商品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电子产品分类与编码
按照产品类型、品牌、规格等 属性进行分类,并采用 EAN/UCC编码系统或自定义编 码方式。
医药商品分类与编码
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进行分类, 并采用相应的药品编码系统。
03
商品质量与标准
商品质量概念及影规定或潜在要求能力的特征和特 性的总和,是商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 多方面的综合体现。
设计原则
遵循保护商品、方便携带、美观大方、环保节能等设计原则,确保包装符合商品定位和 市场需求。
包装技术与方法应用
包装技术
掌握防震缓冲、防潮防锈、防虫防霉等包装 技术,确保商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
方法应用
根据商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合理运用真空包 装、充气包装、收缩包装等方法,提高包装 效果和商品附加值。
消费者需求的层次性
从基本生理需求到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 现等高层次需求。
消费者需求的可诱导性
消费者需求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营销手段进行 引导和激发。
市场调研方法及应用
市场调研的类型
01
包括探测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和预测性调研等。
市场调研的方法
02
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法和实验法等。
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感官、物理和化学等多方面的检验。
商品学概述知识总结与分享
商品学概述知识总结与分享商品学是指研究商品的特征、功能、生命周期、市场需求与供给等内容的学科。
下面是对商品学的知识总结与分享:1. 商品的定义:商品是指能够以货币形式交换的物品或服务。
它具有以下特征:可供销售、能够满足某种需求、具备交换价值。
2. 商品的特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方面特征。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交换价值指商品能够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
3. 商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商品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用途分为消费品和生产品;按经济属性分为私人商品和公共商品;按销售方式分为批发商品和零售商品等。
4. 商品的生命周期:商品从被生产到被淘汰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被称为商品的生命周期。
一般分为新产品开发阶段、产品成长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衰退阶段。
5. 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6. 品牌与产品定位:品牌是商品的商标和商号,是商品的象征和标识。
产品定位是指通过对商品特性、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确定商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和竞争策略。
7. 价格与其它营销策略: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确定的,不同的价格策略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此外,还可以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活动、渠道管理等方式进行商品营销。
总之,商品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商品在经济中的特征、需求与供给等方面的内容。
对商品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品市场的运作规律,为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科学依据。
商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商品科学与质量管理概论1、商品概念商品科学:商品——“物”的有用性构成:核心商品、附加商品(包装、色彩、品牌、售后服务等)商品的类型:有形、无形市场营销:?核心产品:产品的基本用途(使用价值)形式产品:款式、色彩、质量水平、包装、尺寸、品牌附加产品:运送、安装、维修、售后服务、付款、订货等市场营销:产品概念任何能够提供给市场以引起注意、需求、使用、或消费来满足愿望和需求的实物、人、地点、事件、组织、服务、经验、主意或这些的组合2、商品整体概念4、商品科学与质量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第二章商品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质量——商品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适合于其各种用途的综合;商品质量是衡量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具体尺度;2、质量的特点⑴商品质量的价值性:高质高价、低质低价⑵商品质量的可变性:销售时的可变性、消费时的可变性⑶商品质量边界的模糊性,如:时尚品⑷商品质量的有效性⑸商品质量的安全性如食品的安全性,家用电器的安全性,服装的安全性,玩具的安全性⑹商品质量的假、冒、伪、劣3、食品质量构成及其主要营养成分食品质量1. 主要成分;2. 营养价值;3. 加工精度;4. 食品的色、香、味、形;5. 产品包装;营养成分:⑴糖类:糖的种类:单糖,双糖,多糖(淀粉类)。
人体对糖的吸收——单糖双糖、多糖——转化为单糖糖类与食品的质量关系①瓜果蔬菜的种类果品:仁果——苹果、梨;核果——桃、李、杏;浆果——葡萄、草莓、猕猴桃;坚果——核桃、板栗、银杏;柑橘类---柑橘、柚子、柠檬;复果——菠萝、面包果;瓜类——西瓜、哈密瓜;蔬菜: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果菜类、花菜类、食用菌②果菜品质与糖类:含糖量: 糖酸比:(2)脂肪:①保持体温②储存能量③抵抗外力的冲击④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人体每日17~20%的能量来源于脂肪,脂肪对能量有储存作用。
(3)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
人体的一切细胞织都由蛋白质组成。
一般说来,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重量的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学复习讲义第一章1、商品的概念及特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商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②供他人消费既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③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他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构成?商品由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三个方面构成。
核心部分,即商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实际利益。
或者说是指商品的功能和效用,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所在。
延伸部分,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
形式部分,即商品的具体形态,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
3、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一门科学。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因此商品学就是围绕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这两个中心内容来进行研究。
4、商品学的具体研究内容?(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研究商品的科学系统分类(3)为评价商品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5)分析商品质量的变化规律,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第二章一、商品分类方法——线分类法&面分类法 1.线分类法(1)线分类体系:线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即为线分类体系。
(2)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3)特点:“在这种分类体系中,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
”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等,将分类对象一层一层地进行具体划分,各层级所选用的分类标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面分类法(1)面分类体系:平行分类法按面分类法所建立起来的分类体系即为面分类体系。
(2)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指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排列成一个由若干个面构成的平行分类体系。
(3)特点:面分类法分类时所选用的标志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每个标志层面都包含着一组类目。
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目前以全数字符号型商品代码最为普遍。
根据表示信息不同分类:分类信息和标识信息。
根据所用符号组成不同:全数字型,全字母型,数字—字母混合型。
商品编码的原则(一)分类代码的编制:1.唯一性原则:所标识的商品与代码一一对应,保证每一编码对象有唯一商品代码。
2.简明性原则:简明、易记、易校验、不宜过长、便于手工或机器处理和储存。
3.层次性原则:层次清晰,反映分类体系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
4.可扩性原则:留有足够的后备码位,如遇增加或减少,不破坏编码结构。
便于修订于补充。
5.稳定性原则: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不能随便更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6.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国际、国内协调)(二)标识代码的编制:1.唯一性原则:编码对象与标识代码一一对应。
2.稳定性原则:与商品基本特征一致。
只要商品基本特征不变,编码不变。
3.无含义原则:只代替对象名称,不提供任何有关对象的信息。
商品条码是用于表示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的一种模块组合型条码,是计算机输入数据的一种特殊代码,包含有商品的生产国别、制造厂商、产地、名称、特性、价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一系列商品信息。
物流: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通过包装、搬运、初春、配送运输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五品的供应地向五品的接受地的流动过程。
供应链物流:指物品由生产厂家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各个环节的整合。
第三章商品目录:就是由国际组织或国家或行业等组织依据其任务、服务对象、管理范围,将商品种类用一定的书面形式,并经过一定批准程序固定下来的商品总明细表。
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相辅相成。
一方面,没有商品分类,就不可能有商品目录;只有在商品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才能编制层次分明、科学、系统、标准的商品目录。
另一方面,商品的目录编制,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商品目录是实现商品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地前提,是商品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的重要手段。
商品品种: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是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
反映了一定商品群体的整体使用价值或社会使用价值,不同消费结构要求不同水平的使用价值及不同的品种规格相对应。
食品1.食品的营养成分食品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其中能满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称为食品的营养成分,它们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
其中蛋白质、脂类、糖类为人类的三大营养要素。
(1)水分水是除氧气之外维持人体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质,体液的90%以上是水。
水在食品中通常以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
游离态下的水称为游离水或自由水,与普通水性质相同,在食品中会因蒸发而散去,也会因吸湿而增加,可以自由流动,也可溶解各种可溶性物质。
它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
可以被微生物利用。
食品在干制加工或贮藏时的重量损耗,就是自由水散失所致。
食品中水分含量:鲜果:80~95 奶类:87~89 肉类:60~80 鱼类:60~85 粮食:12~15 乳粉:3~4 砂糖:0. 05~0.3 饮料:>90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除了水以外,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中第二个主要成分。
蛋白质含量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
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以不同顺序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通常人体摄人的蛋白质必须在体内由蛋白酶水解(消化)为各种氨基酸后,经血液输送到人体各部分组织,再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食品商品中的蛋白质含有20多种氨基酸。
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一部分可自身合成,一部分可由另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转换而成,但仍有8种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颉氨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转换,必须由食品中摄取3)脂类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其主要功能是向肌体提供能量,保护肌体和内脏器官,调节生理等,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蛋白质。
脂肪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它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高级脂肪酸组成。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
一般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类的脂肪,室温下为液体,熔点低,通常又称为油,如各种植物油类;含有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室温下为固体,熔点比较高,通常称为脂,如动物油类。
脂肪是油和脂的总称,也称油脂。
脂肪一般不溶解于水,微溶解于热水,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其相对密度小于水。
类脂是指性质类似于油脂的物质,主要有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等)、糖脂、固醇(胆固醇、谷固醇、豆固醇等) 和蜡质。
糖类: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根据其分子结构复杂程度不同,可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人体摄入的双糖和多糖需在体内经过酶的催化,水解成单糖后再被吸收。
糖类的理化性质为水溶性、水解、焦糖化、发酵性。
(5)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对人体内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能量的转换及其他正常的生理活动,都具有十分必要的功能。
已知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约30种,除某些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能在体内合成外,大多数必须由食品中摄取。
对于维生素,人们到目前为止还只能按溶解性作为分类依据,将其分为:脂溶性: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A原、维生素D、E、K等。
水溶性:主要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维生素H等。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易储存,需要随时提供商品质量1、商品质量的概念?商品质量是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和隐含的要求(或需求)的程度。
“规定”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质量标准、规范、合同、图样、技术要求等文件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隐含的要求”是指那些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不必明确的要求,如习惯要求或惯例等。
“固有特性”是指商品一旦形成就客观存在的质量特性,如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日用工业品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等。
对商品质量的影响有哪些??①生产过程对商品质量的影响②流通过程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③消费或使用对商品质量的影响常用的有PDCA循环、PDCA的四阶段、八步骤:计划阶段(Plan):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执行阶段(Do):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检查阶段(Check):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处理阶段(Action):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
3.PDCA的特点:(1)大环套小环。
如果把整个组织的工作作为大的PDCA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PDCA循环。
(2)阶梯式(螺旋式)上升。
PDCA循环不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质量水平就提高一步。
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从而不断阶梯上升。
“标准”的定义(目的):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商品检验商品检验按照检验主体不同——第一方检验(生产检验)、第二方检验(验收检验)和第三方检验。
按检验对象的流向不同——内销商品检验、外贸商品检验。
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主要可分为: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
1按照人的感觉器官的不同,感官检验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听觉检验2按照感官检验目的的不同:感官检验可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专业检验)与偏爱型感官检验(消费者检验)。
理化检验法:在实验室的一定环境条件下,利用各种仪器、器具和试剂作手段,运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的方法来测试商品质量的方法。
理化检验法分为: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生物学检验品级:表示商品质量高低优劣的标志,是商品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商品包装包装包含了两重含义:一是指盛装商品的容器和\或其他包装物料,通常称作包装物(名词);二是指盛装或包扎商品的技术操作活动。
商品包装的构成要素:a.包装材料——袋装、盒装,包装的物质基础b.包装技术——充气包装,实现包装保护功能c.包装结构造型——圆筒盒或方袋,a和b的具体表现形式d.表面装潢——名字、厂家、成分、商标、图画等。
通过画面和文字美化、宣传和介绍商品的主要手段。
商品包装的基本功能 1.容纳和成组化功能2保护功能3便利功能4促销功能5卫生与环保功能6提交附加值功能熟悉身边各种包装材料真空包装——将商品置于气密性包装容器中,在容器封口之前抽真空,使密封后的容器内基本没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