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涉及了社会历史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佛教创立于印度,自两汉之时传人中国,逐渐和我国固有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以佛经传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汉字、修辞法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和影响历久不衰,绵延了近两千年。

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

”可见佛教对我国汉语词汇的影响之大。

一、汉语词汇受佛教影响的方面
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一)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除了历代佛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词,还有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如“空”、“解脱”。

(二)在汉语的发展史上,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促进了汉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其中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合在一起,成为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是产生了大批偏正式汉语语词,如“戒律”、“妄想”、“三生”等,逐渐改变了六朝以前汉语词汇以联合式为多的状况。

(三)佛教的传人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节化进程。

为了适应梵文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使译文更为晓畅,佛经翻译家们在译经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双音节词,如“如意”、“成就”、“慈善”等。

佛教对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巨大,汉语中的来自佛教词汇十分丰富。

根据来自佛教汉语词汇的各个类型:从使用较多的成语、惯用语、谚语几个类别
来举例说明。

二、来自佛教的汉语词汇的类别
(一)成语
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于佛教中的佛经故事、教义理论、礼俗习惯和禅宗典故,如“晏花一现”、“天花乱坠”、“作茧自缚”、“不可思议”、“五体投地”、“百尺竿头”、“点石成金”等。

根据来源,成语与佛教之源有五种情形。

一是有的成语直接、完整地来自于佛教的经典,如盲人摸象、井中捞月、自欺欺人、不二法门、泥船渡河、皆大欢喜、想入非非、味同嚼蜡等。

二是有的成语部分要素来自佛教经典(书籍)。

如国人把佛教中“痴”毒与“妄”行结合,创立了“痴心妄想”;把“苦海无边”与“回头是岸”结合,创立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在“放下屠刀”之后加上自己的思想,创立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灌顶”指一种佛教仪式(把清水浇到头顶上),国人把两者合起来创立了“醍醐灌顶”。

三是有的成语虽然完全来自国人独创,但同样有佛性佛缘。

如国人根据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独创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根据佛教“放生”“护生”观念,独创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四是有的成语从文字到内容都与佛教没什么联系,完全由国人所独创,但又确实具有佛性佛缘。

如“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就是中国普通佛教信徒所独创的日常劝诫语。

五是有的成语来自于中国佛教高僧的活动或故事。

如“痴人说梦”来自于宋朝的惠洪和尚对李邕所写的一块外围和尚墓碑的批评“此正所谓痴人说梦耳!”
由上可知,原原本本的佛性成语并不多,更多的是国人创造的佛性成语。

这说明,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国人具有开放、包容、学习、接受的心态,更具有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二)惯用语
1.来自佛教戒律、教义的汉语惯用语
造口孽:“口业”是身、口、意三业之一,在“十不善业"中占了四项:妄言、
恶口、两舌和绮语。

(开东法师,2003:3)这表明,舌根难得清净,嘴巴是最容易造口孽的。

“口业”写作“口孽”,在俗文学中较多见。

口头禅: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甚至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

”禅宗还认为“开口即错,用心即乖”,“等你开口,堪作何用!”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3:32)“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

后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

2.出于佛教典故的汉语惯用语
在佛教传入我国的漫长历史中,佛经故事逐渐在民间口头流传开来。

随之佛教典故便被经常引用,最终成为人们公认的词语,固定下来。

它源于社会生活,形象而生动。

例如:
吃十方:出家人靠信徒布施、化缘度日,俗称“吃十方”。

此外,出家人云游各处,可在十方丛林中挂单,免费食宿,这是“吃十方”的又一层意思。

佛经上称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的空间为“十方”或“十方世界”。

狮子吼:佛被称为“人中师子”(佛经上的“狮”字多写作“师”字)。

“狮子吼"见于释迦牟尼佛初诞生时:太子(指佛出家前为悉达多太子)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师子吼,云:“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关于“狮子吼”的寓意,可见《普曜经·论降神品》:“譬如师子吼,诸小虫怖惧,畅佛师子吼,降伏外异学。

”佛菩萨演说决定之理,降伏一切外道异说,故称狮子吼。

此外,高僧说法,有时也被誉为狮子吼。

如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南》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师子吼。

"俗语中则每称悍妻恶骂为“河东狮吼”。

3.强调因果报应的汉语惯用语
佛教很注意人生现象间的因果联系,认为人生在世,时时处在因果报应之中。

不论历时多么久远,一个人种下“因”,总要有“果”来报应。

例如:见阎王:阎王,又作阎罗王、焰王等。

佛经中有《阎罗王五天使者经》一卷。

佛教还有“冥土十王”之说,阎罗王位居第五。

民间传说阎王掌管生死簿和人寿
的长短。

后来人们把“见阎王”指死入冥界。

现世报:原称“现报”,为佛家所谓三世业报之一。

佛教主张善恶因果报应和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来世)轮回的理论,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个人生前的行为(业因)决定死后轮回处境的好坏,行善者或生天界,或生人间,人间又有贫富寿夭之别;为恶者或生为畜生,或生为恶鬼,或下地狱。

由此因果报应的理论,佛教也便有了“十善”之说,警醒信众,引以为戒。

(三)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它流传于民间,简练通俗而富含深意,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经验。

佛家传教中形成的汉语谚语。

如,由“放生”而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

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

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

又如,由“不杀生”而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意为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劝人改恶从善。

1.由个别佛词引申而来的汉语谚语
“无事不登三宝殿”。

佛教有“三宝”之说,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
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

“三宝殿”即佛殿。

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

故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之说。

意思是无事不来,既来便有事相求。

2.由禅语引申而来的汉语谚语
“一客不烦二主”,本为禅语。

《续传灯录》卷二八《临安府灵隐瞎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

”后作“一客不烦二主。

”《杀狗记》十二:“一客不烦二主,一发是你去。

”《水浒传》二四:“常言道,一客不烦二主。

大官人便是出钱的,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


佛教自从两汉传入,对中国社会方方面面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汉语词汇方面尤为明显。

时至今日,你只要稍作留意,便会发现人们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汉语中源自佛教的词。

参考文献:
[1]王脉.佛教对汉语词汇影响的探析[J].东疆学刊,2007,24(1):81-84.DOI:10.3969/j.issn.1002-2007.2007.01.018.
[2]李琳.浅论源于佛教的汉语熟语[D].天津师范大学,2008.
[3]阮文程.成语佛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6.DOI:10.7666/d.y875844.
[4]王郦玉.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初探[J].宗教学研究,2005,(3):153-155.DOI:10.3969/j.issn.1006-1312.2005.03.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