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及我国的对策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及我国的对策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及我国的对策当前跨国并购已逐渐成为我国利用FDI的主要方式,跨国并购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贱卖国有资产、贪污腐败等经济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引导跨国并购,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务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正确应对跨国并购的对策。

标签:跨国并购特点对策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分析1.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主要特点(1)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我国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149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73%。

同时,外资以并购形式对我国的投资占直接投资比例也已经接近20%。

可见,我国已经成为了跨国公司并购的热点地区。

(2)行业和地域分布不均衡当前,外资并购的目标正从占领市场向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从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要素向利用优势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转变,外资关注的领域也从制造业向银行、保险、证券金融、咨询服务领域及高科技产业转变。

外资并购目标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外资并购绝大部分集中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整个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比重约为75%。

而四川、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广大中西部地区只占25%。

(3)在华并购谋求绝对控股跨国公司为获得垄断利润一贯强调对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因此,在控股权、控制销售权及财务权,品牌使用权上,外商都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包括最初以参股、相对控股实施并购的跨国公司,现在也在谋求通过增资扩股实现绝对控股,这样就能掌握公司的绝对控制。

2.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1)中国是重要的资源基地和战略市场外资利用我国本土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制造,以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被释放出来,民工已成为我国最廉价的劳动力,而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仅占东盟国家的1/7~1/8。

跨国公司为什么选择在中国投资

跨国公司为什么选择在中国投资

讨论:跨国公司为什么选择在中国投资?经济人口环境因素(一)成本因素古典区位论认为成本最小化是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标准。

包括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成本中的劳动力工资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沿海城市成为廉价劳动力。

中国的人口红利得以充分的展现。

这些劳动力不仅工资需求小,对福利要求更是低得让外资欣喜若狂。

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血汗工厂”大行其道,“合理合法”。

对外资有足够的吸引力。

特别是对于制造业来讲,劳动力需求旺盛,劳动力优势就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了。

除了传统的生产成本外,中国的交易成本也是跨国公司考虑的问题。

在寻找原材料和服务、搜寻商品市场、雇佣劳动力、谈判合同成本时,外商直接投资趋向于成本低的地方。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体系较完善,政府的工作效率较高,这也是跨国公司选择中国投资原因。

(二)市场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开放了,市场经济道路让中国对各类先进商品的需求迅速放大。

对这个人口最大国来说,许许多多的中高档商品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其的需求刚刚进入初期。

因此,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这是吸引跨国集团来华的巨大原因。

而在当时,中国生产许多商品的能力还很差,而国外企业在中国的知名度高。

跨国企业在极度饥渴的中国市场中,可充分利用手中资源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狠狠切下一块。

(三)集群效应集聚效应也是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集聚效应是指由于经济活动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正的外部性以及规模和范围经济。

一个区域之所以对外商直接投资有吸引力是因为它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可以得到特定的服务设施和熟练劳动力,具有良好的区域形象以及大量产业的集中等。

而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投资市场都是外商所期盼的。

技术自然环境(一)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政治制度、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社会秩序、文化环境等都是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

政治稳定性决定了投资的大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可以减少海外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减少海外投资的预期风险。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论文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论文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分析【摘要】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迅猛发展,不仅发达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投资自由化的措施,跨国公司投资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带动了更快的经济增长,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逐年增加,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特点和战略,针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点(1)跨国公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20年来,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除个别年份有所减缓外,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势头,大型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平均单项投资规模也不断提高。

这些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是投资额多、单个项目大。

2002年,《财富》杂志排名最大的30家美国公司中,己经有21家在华投资,一共投资176个项目,其他9家公司多数是服务业或烟草公司,因我国政策限制而没有投资。

2002年,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吸引外资更是超过500亿美元,超过美国首居世界第一。

(2)跨国公司投资区域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

跨国公司一直以来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投资场所,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沿海城市和内地呈梯级发展,这同我国利用外资的总体形势是一致的。

截至2001年底,东部地区外商投资的企业项目数占全国的比重达82%,而同期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仅占全国的不到5%。

(3)跨国公司投资偏重第二、第三产业。

从产业结构上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主要投向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

农业由于资金投入大、投资效益率低、资本回收慢等原因,在跨国公司投资中所占比重不大。

在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累计额中,第一产业仅占2%,第三产业占36%,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投资占三个产业总数的比重在60%以上,特别是制造业方面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吸引的投资尤为显著。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涌入我国。

目前我国是吸引跨国公司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引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据此,主要从近几年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数据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并结合我国比较优势为后续引进外资提供一些建议,提高外资利用力。

标签: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动机1 问题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发展初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畸形格局。

据统计,改革开放前五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仅达41.04亿美元,但自90年代后取得了飞速发展。

截止201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262.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95.43亿美元,占比31.32%;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9.95亿美元,占比22.96%;金融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69亿美元,占比11.85%。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给我国带来贸易顺差,引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再次,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渐失劳动力成本廉价的比较优势;此外,对待外资企业方面的一些超国民待遇渐少。

综合以上因素的考虑,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机应该减弱,减少对华得直接投資。

然而,事实却并非这样。

从我国近几年实际利用FDI来看,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额10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4%;2011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额11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9.72%;2015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额1262.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1%,相比2010年增长了19.4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吸引了本文的研究。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历程及启示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历程及启示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历程及启示汇报人:2024-01-08•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概述•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原因目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启示0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寻求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份额扩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机会。

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吸引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合作空间。

产业结构调整高速发展阶段(1992-2001)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迅猛增长,涉及领域不断扩大。

战略调整阶段(2002至今)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整,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

起步阶段(1979-1991)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

技术创新和研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越来越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满足市场需求。

投资主体多元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体涵盖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企业,其中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在华投资较为集中。

投资领域广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领域涉及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制造业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领域。

投资方式多样化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式包括独资、合资、并购等多种形式,其中合资成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之一。

02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需要不断调整投资战略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

中国市场变化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促使它们调整在华投资战略。

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革新等,也促使跨国公司重新审视和调整在华投资战略。

跨国公司对华研发投资的现状、影响及对策

跨国公司对华研发投资的现状、影响及对策

析 了跨 国公司 对华 &’( 投 资的 现状 、 影响 的基 础上 , 提出 了我 国应 对跨 国公 司 &’( 投 资的 若干 对策 。 〔关 键 词〕 跨国 公司 ; &’( 投资 ; 现状 ; 影 响; 对策 中 图分类 号: )%*+ , * 文 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 %##+) $##. / 010# $% / ##"$ / ##0 (三 ) 跨 国公司 对华 &’( 投 资日 趋本 土化 跨 国公 司对华 &’( 投 资 日 趋 本 土 化 包 括 其 研 发 活动 的本 土化 和 研 发人 员 的 本 土 化。 一 方 面, 跨国公 司 对华 &’( 投资 按 其 研 究 性质 可 分 为 以 创 新 为 特 点 的 前沿 基础 性研究 和以 适应 为特 点的 应用 性研 究。 跨 国 公司 对华 &’( 投资 有明 显的 投资 指向 , 其 侧重 于 以 产品 本土 化为 目标 , 以 跨 国 公 司 已 有的 科 研 成 果 技 术 条 件为 基础 , 对原 有的 技术 进行 改良 和革 新, 使 其适 应 我国 的需 求水 平 和 需求 结 构 。另 一 方 面, 跨国公司在 华 研发 机构 中, 除 负责 人 及 少 数 高 级研 发 人 员 来 自 国 外, 绝大 部分 技术 骨 干是 在 华 招 聘 的 博 士、 硕 士, 来自 中国 内地 的研 发人 员 平均 占 到了 1" @ 。 例如 , %##% 年 朗 迅公 司所 属的贝 尔实 验室 就在 华招 聘 了 !## 名 科 技 人 才。 (四) 跨国 公 司 对华 &’( 投 资 形 式 多 样 且 以 独 资 的 形式 为主 。 跨 国公 司对华 &’( 投 资形 式主 要有 0 种形 式: -、 建立 独立 的 &’( 机 构。 A、 在 具 体 业务 部 门 或 合 资 企 业 内部 设立 &’( 机构 。 B、 与高 校、 科 研机 构合 作成 立 研究 中心 、 实 验室 。 ( 、 与中 国 企 业 建立 技 术 联盟 。 在 众多 的投 资形 式中 , 跨 国 公 司 出 于 技术 保 密 和 技 术 领 先带 来的 收益 等问 题 的 考 虑, 一 般 倾向 于 独 资 或 控 股 的 方式 , 其中 采用 最多 的是 外方 控股 的合 资企业 。 二、 跨国 公司 对华 &’( 投资 的影 响 跨 国公 司对华 &’( 投 资 无 疑 会 对 中 国 的 经 济 与 科 技发 展产 生一定 的影 响, 这其 中既 有积 极影响 , 也难 免 有消 极影 响, 但 从长 远和 全局 上看 跨国 公 司 &’( 投 资 对中 国而 言是利 大于 弊。 (一 ) 跨 国公司 对华 &’( 投 资的 积极 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及对策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及对策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及对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撤资行为一直备受关注,这一现象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给跨国公司自身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以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参考。

1.市场规模萎缩中国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行业市场饱和,市场规模逐渐萎缩,导致一些跨国公司减少在华投资。

2.成本上升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租赁费用、能源成本等也在增加,这使得一些跨国公司将工厂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3.政策限制中国政府对一些领域施加了更为严格的监管和限制,一些跨国公司可能受到政策的影响,导致投资受限,甚至撤资退出。

4.风险因素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一些跨国公司担心政治风险、汇率波动、法律法规变化等因素可能对其投资带来不确定性,因此选择撤资退出。

5.品牌形象和质量问题在中国市场上,有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品质或品牌形象受到质疑,这可能导致销售下滑,无法满足预期利润,从而选择撤资。

二、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应对策略1.调整战略对于市场规模萎缩的情况,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调整战略,转向更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或地区,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

2.降低成本对于成本上升的情况,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升级以及寻找更便宜的生产地来降低成本,以维持盈利能力。

3.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对于政策限制的情况,跨国公司可以积极了解政策动向,与政府沟通合作,以及加强合规管理,减少政策对其经营的影响。

4.规避风险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布局、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保险等措施来规避市场风险,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5.提升品牌形象和质量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加大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以提升市场份额。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市场、成本、政策、风险以及品牌形象和质量等因素。

在应对策略上,跨国公司需要不断调整自身战略,降低成本,积极应对政策变化,规避市场风险以及提升品牌形象和质量。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利弊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利弊分析
是 / 规 模 型 从 2 0 年 起 , 国 公 司 J 、 0 1 跨 不 断 在 中 国 追 加 投 资 . 战 略 重 点 向
展 。 要 实 现年 均 71 % 的 GD 增 幅 .8 P
至 2 2 年 翻 两 番 ,没 有 外 资 的 参 与 00
是 很 难 实 现 的 。 去 2 年 , 资对 中 过 3 外
金 是 8 亿 元 人 民 币 , 它 间 接 创 造 的 0
年 , 三 资 ”企 业 出 口 总 额 占 全 国 出 “ 口 总 额 的 一 半 以 上 。 国 内 企 业 走 向
世 界 几 乎 无 一 例 外 的 是 先 与 跨 国 公
司 合 资 或 合 作 了 一 段 时 间 , 然 后 实
增 加 值 是 2 0Z 元 人 民 币 , 每 年 乘 21 而
数 效 应 增 加 的 产 值 是 3 0" 民 币 1 0 1 L人
六 是 有 利 于 我 国 的 社 会 利 益 。 跨 国
公 司 比本 土企 业 有着 更 好 的社 会 口 碑 . 当本 土企 业 默默 的经 营着 自 己 的 事 业 , 或 者 在 媒 体 上 大 做 商 业 宣 传 的 时 候 ,跨 国 公 司 却 在 另 一 方 面
垄 断 ,侵 犯 劳 工 权 利 和 工 资 标 准 偏 低 一 些 跨 国 公 司 在 我 国 的 产 品 安
外 流 , 内企 业 深 感 不 公 平 。我 国 入 国 世 后 在 给 予 外 商 企 业 全 面 国 民 待 遇 的 同 时 ,又 继 续 给 予 外 商 在 税 收 减
拉 关 闭 了 欧 美 的 工 厂 ,却 增 资 近 2 0 亿 美 元 ,在 天 津 建 立 半 导 体 集 成 生 产 中心和亚洲通信产品生产基地 ,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及对策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及对策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及对策跨国公司撤资是指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项目的一种退股操作。

撤资的动因可能有多种,包括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经营成本增加、竞争加剧等。

本文将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市场变化市场变化是跨国公司撤资的一个重要动因。

中国市场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发现市场份额增长缓慢,无法满足预期收益。

一些行业可能面临过剩产能和价格战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外国投资者的动力。

对策:1. 选择适合的市场: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应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包括市场的竞争状况、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等,避免进入不适合的市场。

2. 注重品牌建设:建立强大的品牌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调整经营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二、政策变化政策变化是跨国公司撤资的另一个常见动因。

政府对外资的政策经常变化,有时可能限制外资的进入或经营自由度,给跨国公司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其投资决策。

对策:1. 关注政策动向: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

2. 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

三、成本增加成本增加是跨国公司撤资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房地产成本等也在不断上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压力。

对策:1. 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2. 拓宽销售渠道: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收入,缓解成本压力。

四、竞争加剧竞争加剧是撤资的另一个常见动因。

中国市场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投资,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市场份额和利润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对策:1.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研发创新:通过研发创新,推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和技术,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The Motivation and Effects of TNCS’ Divestment from China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逐渐扩散到实体经济,跨国公司在华FDI已经受到明显影响。

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跨国公司资金链紧张,削弱了其投资能力;另一方面,各国提出的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金融危机的应对政策也限制了FDI的流动。

加之我国外资政策环境的转变以及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也削弱了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意愿。

为了实施其归核化战略,规避较大的无形风险,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在华撤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非正常撤资的现象,给我国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外资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改善外资区域布局,建立撤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严格防范外资非法撤资,并加大对非法撤资的打击力度。

本文关注金融危机之后的跨国公司撤资问题,通过撤资实例思考跨国公司撤资的特点,分析撤资的原因和影响,最后从政府、企业等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影响With the sprea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from financial area to real economy, the FDI of MNCs in China has been affected greatly. On one side, the crisis has led to insufficient fund chain of MNCs and has seriously reduced these MNCs’ investment ability. On the other side, the countermeasures introduced by some countries showing some trade protectionism have greatly restricted the flow of FDI. Moreover,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o f China’s policy toward foreign capitals and the increased cost of production factors have reduced MNCs’ investment willingness in China. To carry out their refocusing strategy and avoid greater invisible risks, some MNCs are withdrawing their capital from China.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ome abnormal divestment of MNCs, because it has done great harm to China’s economy. The gover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the market entry and withdrawing of foreign capital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improv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funds, set up mechanism for divestment monitoring and warning,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oreign enterprises,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event illegal divestment, and intensify the crackdown on the illegal divestment.This article pays attention to the MNCs’divestment from China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divestment, finally, some feasible measures are proposed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some other angles of view.Key words: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divestment from China motivation effect摘要 (I)Abstract........................................................... I I 绪论 (1)1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背景和现状 (2)1.1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背景 (2)1.2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现状 (2)2 金融危机下在华跨国公司撤资动因分析 (7)2.1 跨国公司风险意识强化投资意愿下降引发撤资 (7)2.2 跨国公司的投资能力普遍下降导致撤资 (8)2.3 跨国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客观需要 (8)2.4 中国新推行的政策减少跨国公司在华的直接投资 (9)3跨国公司撤资对中国的影响 (12)3.1 跨国公司撤资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12)3.2 跨国公司撤资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14)4 中国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策略 (15)4.1 强化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 (15)4.2 积极引入链式投资发展产业集群 (16)4.3 中国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17)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外商直接投资现象开始出现。

论述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因

论述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因

论述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动因摘要:随着我国履行加入WTO承诺的逐步到位,来华发展并实现本土化生产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调控带来的积极效果,加之中国成为跨国企业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外商在华投资升温是其必然。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停滞不前,而中国经济一支独秀。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努力实现跨国投资战略的全球化、系统化的跨国公司自然不可能忽视中国这一最具前景的市场。

中国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促使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策略的最根本的因素。

关键词:市场,资源,政策,世界格局,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

尤其90年代以来,一批著名跨国公司开始在华大规模投资。

中国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而且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2004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是2003年全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金额为535亿美元,其中中国制造业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最多。

那么,吸引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我总结出下几点原因。

一、市场(一)中国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发达国家的市场相对成熟和饱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相对较小,而中国经济近10年来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表明,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8.7%。

中国市场总规模不断扩大。

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的跨国公司自然不可能忽视中国这一最具前景的市场。

(二)消费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周期,而且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我国经济运行朝着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由下图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2003年起一直呈现加快增长的走势,消费需求处于平稳上升的情况。

甚至在2009年,全年社会费品零售总额达12.53万亿元,创1986年以来最高实际增速。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动机与效应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动机与效应

进 史 上 规 模 最 大 的 交 易 — — 苏 格 兰 投 资 则 退 居 次 要 地 位 。与 此 同 资 的方 式 得 到 了很 大 的发 展 。 时 , 着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进 一 步 入 9 年 代 , 别 是 19 随 0 特 95年 以 来 , 皇 家 银 行 、富 通 银 行 和 西 班 牙 国 跨 8亿 深 化 , 国 并 购 在 我 国 利 用 外 商 国 际 上 并 购 浪 潮 迭 起 , 国 并 购 际 银 行 组 成 的 银 团 以 9 0 美 元 跨 直 接 投 资 中 所 占 比 重 逐 步 上 升 。 交 易 额 急 剧 增 长 ,在 世 界 F 总 收 购 荷 兰 银 行 控 股 公 司 , 及 力 DI 以 在这种 国际经济 背 景下分 析跨 国 额 中 的 比重 迅速 上 升 ( 图 1 。 见 )
但在三大类经济体—— 退 居 次 要 地 位 。 跨 国公司 进行 对 外直 接 投 资 信贷危机 ,
(oe nDi c Ivs et 简 称 发达 国家 、 图2 1 9 F r g r t n et n, i e m 9 5~ F I 的两 种 典 型 方 式 包 括 绿 地 投 发 展 中 国 D)
∞ ∞∞ ∞

拓矿 业 集 团( 合 王 国) 联 收购 加 拿
99年 全 球 F I 流 量 达 大 铝 业 集 团 ( 拿 大 ) D 总 加 。但 是 随 着 公 司 在 华 并 购 的 现 状 、 机 及 对 例 如 :19 动 全 我 国 经 济 产 生 的 正 负 影 响 , 有 到 8 5 将 60亿 美 元 , 中 跨 国 并 购 总 金 融 危 机 的 加 深 , 球 跨 国 并 购 其 助 于 我 国 采 取 积 极 的 态 度 额 达 到 70 2 0亿 美 元 ,占全 球 F I 交 易 总 额 幅 度 势 必 会 降 低 。 联 D 据 和 有 效 的 监 管 措 施 ,促 使 外 总 额 的 8 . 2 0 年 以 后 , 世 合 国 贸 发 会 议 统 计 , 近 2 年 来 3 %。 0 0 2 受 最 0 2 资企业和我 国企业 实现 互利共赢 。 界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趋 缓 和 主 要 投 资 跨 国 并 购 涉 及 金 额 以 4 %的 速 度 国 汇 率 变 动 的 影 响 , 国 并 购 规 增 加 。 际 上 跨 国 并 购 金 额 在 国 跨 国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决定因素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流入中国的FDI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越来越多的FDI流入中国,与一系列的因素有关: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基础设施,低廉的要素价格和生产成本,投资促进、激励措施等。

本文的研究尝试从经济因素、自然禀赋、法律法规三个方面来分析外商企业在华投资的决定因素。

一、经济因素1.市场变量市场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的发展规模,另外一个是市场的需求水平。

中国持续保持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着国内需求的扩张,这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之一。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部表示,中国巨大而富有潜力的国内市场是吸引外国投资者的主要原因。

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都不断增强,中国居民的消费层次和产品的多元化使得中国市场更加丰富,而外商在中国投资获利也更有保障。

对于市场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可以使企业更加充分地利用其垄断优势。

同泰国和马来西亚相比,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庞大的国内市场有潜力为庞大的国内市场有潜力为全球的跨国公司提供巨大的销售市场,这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更有吸引力。

在中国内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是消费水平较高的省份和城市,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大,西部地区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需求水平都比较低,相应的引进外资比较少。

例如,来自美国的直接投资偏好东部沿海地区,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比较高的人均消费水平,比较高的人均消费水平标志着比较大的市场容量,美国的跨国公司在此地区的投资更有可能获得高收益。

2.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水利管理业、能源工业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业。

基础设施的完备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另一决定因素,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加速要素的流动与聚集,更好地吸引外资。

谈跨国公司在投资现状及影响.docx

谈跨国公司在投资现状及影响.docx

谈跨国公司在投资现状及影响1跨国公司在华概况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飞跃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外资纷纷被吸引至此,近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飞速增长态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到中国的跨国公司共设立了3096个项目,超过了几千家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来华投资。

2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点2.1跨国公司对第二产业投资仍占主导地位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来华至今,其对中国资本转移的主体已经由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科技业、金融业等行业,其中对服务业类投资已占到60%以上,但是中国目前所接收的外资产业依旧以制造业为主导,但是所占比例呈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

近年来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上出口份额逐渐减少,占世界出口额比重也是有所下降的。

2.2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选择不平衡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分布区位分布很不平均,初期我国关于外商对华企业投资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当时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数量较少,大多数的外商投资项目都属于试探性的,投资分布相对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一带,内陆市场没有完全打开。

随着对外商来华投资的政策逐渐放宽,跨国公司数量迅速增长,投资市场扩大,范围由沿海向内陆延伸。

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影响因素3.1历史性因素在沿海地区,因为历史原因,不少中国人“下南洋”或者移民美洲的,随着中国发展崛起纷纷回乡投资建厂,成立跨国公司。

还有一些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存在在中国内的一些外国企业,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鼓励号召华侨回国投资建厂,积极引导投资方向给予优惠政策。

据统计,1950年至1952年三年期间华侨投资一直增长,投资设厂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3.2成本因素要素成本是外资选择中国作为产业区位转移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产业类型、不同投资类型等各种要素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成本比重都是不一样的。

外资对华一般是劳动密集型投资和技术密集性投资。

服装和纺织行业就是跨国公司的代表行业,中国在这些行业实行了优惠,而且中国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相对较高的劳动技术。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及影响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及影响分析
法 人股 向外 商 转让 、Q I等 多项 法规 ,增 加 了政 策 的透 明 FI
至 20 年在 累积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中,农林 牧渔业 占不 06
到3 %,制 造 业 占 7 %,服 务 业 占约 2%。 由于金 融 服 务 1 6
业市场开放 和外资的大量涌入 ,近两年 ,外商投资结构有
度 ,提升 了跨 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相 比人世前后 ,跨
国公 司对 中国进 行 的产 业转 移 和 直接 投 资 出现 了若 干新 动 向 、新 趋 势 。
个百分点。其 中,宏观调控主要行业的外商投资得到有效 控制 ,钢铁 、水泥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 为 1 1 . 亿美元 4
投资 力度加 大 ,结构优化
和 1 9 美元 ,降幅 为 6. %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 %。服 务业 贸易领 . 亿 0 66 7 57 6
域 ( 含金融 、保险 、证券 ) 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74 家, 11
同 比下 降 4 1 ,实际 使用 外资 2 1 9亿美 元 ,同比下降 .% 3 l. 3 1. % , 占全 部 的 比重 为 3 . % ; 中非金 融领 域 的实 13 0 03 4 其
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他们对 已有投资项 目 进行调整、 整合 ,
对有发展前景的项 目加大投资和增资,对没有发展前景的 企业则停止经营或者转产经营 ,有的索性关掉或者出售给
别 的公司 。
资大幅度下降_ 5 . %,金额为 1 3 r 08 5 . 亿美元 。 0
减 少 8 9 ,实 际 利 用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776 美 元 , 比 . % 6 4. 8亿 20 0 6年 增 长 l. % 。 比 18 39 5 95年 的 l. 9 6亿 美 元 增 加 了 5 3 2 % ,且 20 72 07年 的增 速 比 20 年 明显 提 高 。 06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趋势及对本土企业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趋势及对本土企业的影响

合资企业在二十几年 的发展中 ,尽管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但 水待遇 , 能吸纳到国内许 多优秀人才为其工作。另一方面, 本土企 是由于管理理念不合或因文化差异等原 因导致 内耗大幅度增加的 业尤其是 国有企业往往 由于用人机制不活 待遇不高 ,在吸纳人 案例也不在少数。一项国际性 的合资企业调查报 告显示 ,合资企 才方面 , 本土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地 位。
外 商 在华 投 资 初期 .我 国 对外 开 放 程度 较 低 ,合 资 、合 作 是 国公 司 相 比 .实 力还 有 明显 差距 。独 资 跨 国 公 司通 过 树 立 良好 的
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 提高产 品科技含量 , 增强产品竞争力 , 进

步扩大国内产品与其产品的差距 . 在市场上居于绝对优 势地位

挤 占了本土企业 的产品市场 , 甚至在某些领域 中居垄断地位 ,
9商进入中国的最佳选择。随着我 国加入 WT 在 2 0 1 、 O 0 2年 《 外 从 而控制国 内市场。 目前 . 国内一些行业 的本土企业已被外商 商投资产业指导 目录》 中,进一步放 宽了外商投资的股权限制 , 独资经营限制进一步放宽 ,更多的产业领域允许合资企业 中外商 持有 5 %以上的控股权 。 1 这项政策的改变起到了鼓励外商独资化
对银行、保险 、电信 、运输 、旅游 、法律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外商 已被外资 占有约 三分之一 的市场份额。
的作 用 .不仅 新 建 的 外 资企 业 中9 商独 资 企 业 比例 上 升 .原 先 无 逐一角逐之后 ,以知识为标志的人力资本正在成为决定企业命运 1 、 2 合 资企 业 双 方在 管 理 和 文 化 的 冲 突 中 国后 ,凭借 良好 的 知 名度 、优 越 的软 硬 工 作 环 境 以及 优 厚 的薪

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三十年。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更加坚定地坚持改革开放;面对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现实,我们可以由此更加开阔视野,更加积极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展望未来,我们可以从坚定的改革开放战略和乐观的发展前景获取信心和力量,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

当前,起因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

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几乎都受到了这次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如何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全面进入中国,在获取自身发展同时,催生了中国现代企业和现代产业。

三十年来,中国企业向跨国公司学习,与跨国公司合作,同跨国公司竞争,迅速成长和壮大。

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实现了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中国外资数量这个侧面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外资在中国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979到1991年可以作为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是第二阶段,2002年以来则是第三阶段。

从19792008年我国引进外国投资规模的趋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十年来中国引进外资数量曲线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

从1979年到1991年,外资数量不多,每年不过2030亿美元。

从1992年到2001年外资数量大幅度增长,在1998年达到455亿美元。

从2001年起到2008年,外资数量逐年迅速攀升,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国吸收外资突破900亿美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联合国贸发会议在《世界投资报告》中,把在华外国直接投资视为跨国公司的投资。

据此,本文在论述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时使用的统计数字与外资数字共用。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持续增加,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中 国商 务 部《 0 5 2 0 2 0 — 0 7年 跨 国 公 司 对 华 产 业 投 资 趋 势 调研报 告 》 调 查 统 计 显 示 : 国公 司 在 生 产 投 资 中, 的 跨 5 的 跨 国公 司在 生 产 方 面 投 资 倾 向 于 独 资 新 建 ; 而 , 7 进 相 对 于 外 资 企 业 投 资 总 额 和 所 占 比 重 的 同 比 增 长 ( 0 0年 增 21 长 到 7.8 )数据显示 , 65 , 中外 合 资 企 业 与 合 作 企 业 占 比逐 年 下 降 。这 种 结 果 表 明 近 十 年 来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中独 资 的 形 式 成 为 主 流 。然 而 , 购 是 跨 国 公 司 扩 大 企 业 规 模 , 中 国 并 在 市 场取得市场优 势地位最便 捷的途径 。
现 代 商 贸 工业
N O 08, . 2O1 2
M o enB s es rd n uty d r ui s T a eId s n r
21 0 2年 第 8期
跨 国公司在华 并购 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纪赘峰 马 文
( 西大 学商学院 , 西 南宁 500) 广 广 3 0 4 摘 要 : 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析 近 十 年 来 跨 国公 司 在 华 并 购 的 相 关 数 据 , 者 试 图 归 纳 其 对 我 国 国 家 经 济 这 个 宏 观 层 面 、 业 经 济 通 笔 行
这 个 中观 层 面 以 及 同 类 企 业 这 一 微 观 层 面 的 有 利 的 和 不利 的 影 响 , 而 提 出相 应 措 施 。 进 关 键 词 : 国 并 购 ; 状 ; 响 跨 现 影
中 图 分 类 号 : 7 F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0 2 0—0 00 17 —1 8 2 1 ) 80 8 —1 该 行 业 并 购 比重 的 不 断 上 升 是 主 流 ; 时 , 于 服 务 型 社 会 同 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摘要本文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研究FDI外部性对东道国产业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FDI以其强大的资本存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外部效应,这种资本存在由于其规模巨大,对东道国的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了外在的影响,因此,研究FDI外部性对东道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就有其必要性。

FDI外部性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同时又加剧了国民收入的差距;另一方面,FDI带来了总就业量的增加,但同时也带来的就业的挤出。

FDI对其他方面,如环境、对外经济关系的负面影响,更是日益严重。

因此,目前我国已为利用FDI付出了较高的代价,并且FDI已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考虑到我国目前利用外资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新形势,本文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跨国公司及其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把促进中国本土企业、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实现中国的自立发展作为引进外资的战略目标。

为此,从对外的引资政策和国内的配套政策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国外直接投资,产业安全,外部效应,引资政策The Status Atation, Impact of Factors and TrendAnalysisabou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Abstract:The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FDI-induced externalities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host countries and takes China as a case study.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studying the impact of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ternalities on a host country’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mere capital existence of magnitude can also cause immense externalities on a host country’s macro economy, which make it necessary to study the impact of FDI externalities on domestic macro economy.Consider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DI trends, the article conclude that the role and status of FDI in China’s economy should be reexamined and China should set up new FDI strategy focusing on fostering local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the associated polici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e article.Key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Industry safe, Externalities, FDI strategy目录一、引言 (3)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及特点 (3)(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概况 (3)(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点 (4)1. 跨国公司对第二产业投资仍占主导地位 (4)2.R&D本土化是重要新特征但核心技术尚未流入中国 (5)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区位选择不平衡 (6)4.港澳台等华人地区仍是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来源地 (6)三、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影响因素 (8)(一)FDI的区位选择优先性 (8)(二)降低成本和占领市场是在华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9)(三)中国产业集群的逐渐完善 (10)(四)中国的市场规模及成长性对跨国公司的吸引 (10)(五)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消除了在华投资的顾虑 (10)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趋势分析 (11)(一)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11)1.第三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 (11)2.加大对华高科技产业的投资,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档次 (12)(二)跨国公司更加注重本地化经营 (13)1.产业本地化更加明显 (13)2.加速投资在华的研究与开发 (13)(三)跨国公司并购趋势显现 (13)五、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分析 (14)(一)对我国引资政策的分析 (14)1.逐步从优惠政策转向竞争政策 (14)2.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引导力度 (15)(二)对国内配套政策的分析 (16)1.消除制度障碍,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和竞争环境 (16)2.加强基础建设和积极培育本土企业能力 (17)参考文献 (19)一、引言国际直接投资不仅充当了全球化的催化剂,而且促进了全球性企业——跨国公司的迅速成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FDI流入、流出总量持续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速,成为世界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FDI导致国际产业分工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并导致新一轮产业转移。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吸引的FDI令世界瞩目,数以百亿计的跨国资本正在涌入中国,如何利用国外资金发展本土经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变化,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政府在其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如何实现政策目标等等,我国面对的挑战和机遇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在宏观的层面上分析如何解决我国在引进外资和发展本土企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及特点(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概况近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高速增长态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简称FDI)均以高于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速度增长,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达18333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9%,流出额达1996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50.9%。

1993年后中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战略,国外投资大举进入。

1993年以后,来自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年增幅达20%以上,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400多家通过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

截止至2008年,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已达到8647亿美元。

伴随着1993年后进入中国的外资在绝对数上的增长,为历年实际使用金额(见图1),中国吸引外资占全球FDI流量的比重也在急剧上升。

亿美元图1 1990年以来进入中国FDI流量走势图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外资司官方网站/pub/FDI/wztj 根据《2008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基础设施的挑战》公布数据,2007年世界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依次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分别为: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中国,2007年国外对中国直接投资较2006年增加近1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3%。

FDI投资来源地以发达国家为主,主要承接国也以发达国家为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量在发展中国家稳居第一。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点总体上看,中国引进外资以直接投资为主,间接投资为辅;引进的直接投资以制造业为主,以农业和服务业为辅,但服务业比重有上升趋势;对制造业又以绿地投资为主,并购模式为辅,但并购案例逐年增加;来华投资企业以中小型跨国公司为主,但大型跨国公司影响力也逐步显现。

而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最为普遍的国际资本流动是间接投资,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是主体,投资模式以并购方式居多,大型跨国公司是FDI主导力量。

可见FDI对中国的流入正逐步与世界接轨。

1. 跨国公司对第二产业投资仍占主导地位目前发达国家对外资本转移的主体已经由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服务业对外投资已占到60%以上,但中国目前所承接的外资产业仍以制造业为主导,但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见表1)表1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实际利用外资)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8》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在钢铁、化工、交通设备、办公设备、通讯器材等制成品世界出口位列头几名的发达国家中,其出口额占该产品世界出口额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而中国与此相反呈上升趋势,尤其以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占据世界首位。

这表明发达国家正加快将传统制造业中资本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是首要目标国。

跨国公司向中国直接投资方式主要以绿地投资为主。

全球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并购,占70~80%,2008年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更是指出跨国并购是推动07年外国直接投资增长创记录的主要因素(比2000年创记录水平增长21%,交易金额达到16370亿美元),而中国则以新建企业的绿地投资方式为主,占约85%左右,但近年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案例也有明显增加。

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OEM代工基地。

如家电行业,很多世界著名厂商将部分或全部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像GE,LG,松下,西门子,东芝,飞利浦,三星等世界著名产业在中国均有OEM关联生产,而中国家电企业也有90%在做OEM。

2.R&D本土化是重要新特征但核心技术尚未流入中国从子造业来看,跨国公司在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投资比重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外资又以劳动密集型环节为主。

国际产业正向我国只在也内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电子通讯设备行业加速转移。

跨国公司在中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比重占投资制造业比重约70%。

为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和提高竞争力,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数目快速增加。

2000年数目为100多家,而现今已经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约4亿美元。

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

研发中心主要设立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

跨国公司R&D(研究与开发)的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一个重要的新特征。

但从2004年具有规模的工业企业增加值对比,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增加值率最低,为25.2%,比国有及国家控股企业低7.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