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名词解释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名词解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符号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改变或者创造所用语言符号。
(一)随意原则随意原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使用什么样的语言符号取决于语言使用的目的;二是语言符号的使用没有必须遵守的法则和规范。
(1)运用语言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即使用语言是为了满足社会交往中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
因此,凡能满足这种需要的语言符号就是合理的、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不正确的。
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美国英语”“美国英语”,但如果把“英语”改成“美国语”,其含义也相同。
(2)表示一个概念,只要认为该概念与另一个概念是等同的,则它们所代表的对象即可被视为同一事物,这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叫做等值关系。
如:主体和客体、动作和结果、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等都是等值关系。
(3)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时,既可以表示同一种思想感情,又可以表示不同的思想感情。
如:“我爱好数学”和“我喜欢数学”;“他不喜欢喝茶”和“他喜欢喝茶”。
(4)运用语言来交际,要遵守约定俗成的习惯和礼貌。
如:英语不说“ My Teacher”,而要说“ My Teacher”;对妇女用“您”,对男子用“你”,对朋友说“ Please”,对熟悉的人说“ What’s Up”。
语言符号任意性,在语言符号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人们使用语言符号交际,只要符合上述原则,就应予以尊重,无论语言符号本身合不合理、正不正确,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自由原则(三)无限制原则(四)非约定原则语言符号有以上几个特征。
(1)简单性,即语言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能够省略更多的语音成分;只有一套声音,没有像物质一样复杂的形态,因而,语言符号比物质符号简单得多,而且由于声音占有空间小,声音一旦发出就会产生强烈的印象,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错觉;语言符号有以上几个特征。
(2)约定性,即语言符号按照某种规则组合起来表示某种意义,有一种确定不移的标记。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近年来,随着人类语言研究的进步,语言学家对语言学的理论上的探索与发展也更加深入。
其中,“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Saussure’s Principle of Arbitrariness of Language Symbols)便成为当代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
索绪尔是欧洲语言学家中最杰出的,他创立了现代结构语言学,1916年他的代表作《语言的结构》(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大大地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他曾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的理论,即语言符号是人为设置的,没有必然性。
首先,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他说,语言符号是一种人类创造的,自然没有任何必然性。
这是因为“语言符号”一词可以指任何形式:它可以是词汇、句子,或者是句子中的元素,比如单词、音素,例如“dog”可以译为“狗”,也可以译为“犬”。
此外,“狗”和“犬”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它们之间也没有必然性。
其次,索绪尔也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中,他指出,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中的新概念和新词汇即可以来源于现有的旧字的创新拼写和新意,也可以新颖地将两个单词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字,甚至会发明新词。
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正是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体现。
最后,索绪尔也认为,任意性也表现在语言的意义上。
他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但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例如,在英语中,单词“dog”的意思是“狗”,而在法语中,相同的单词“chien”的意思是“犬”,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类创造的,它的任意性体现在语言符号的形式、变化以及语义上。
索绪尔本人也被认为是语言学史上杰出的理论家,他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为后来的语言学家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语言符号的优点和缺点

语言符号的优点和缺点语言符号的优点和缺点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和强制性;②线条性;③系统性。
其中任意性和强制性比较重要。
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
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
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和以书写符号文字形态出现的书面语;非语言符号包括图像、颜色、光亮、音乐和人的体语等等。
语言符号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
人们借助语言符号来使思想得以表达、感情得以传达、知识得以交流。
“从哲学意义上来看,思想是通过语言表达的。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为语言符号,它跟其他符号的不同主要有两点:一是复杂性。
在现有的符号系统中,语言符号最为复杂。
二是暧昧性。
这主要表现在“ 符号语言本身意义的模糊”和“ 符号语言的多义性”,指同一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有时判断不准是哪一种;同音异义词汇是另一方面。
定义1:语言符号是指涉一定的事物表达一定的意思的。
玄学家王强在《老子指略》中也说:夫不能辩名则不可与言理。
定义2:语言符号是指口头发音和笔头书写的符号.意义是指用语言形式表情达意.由于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所以不论是感知、记忆词语和句子,还是听、说、读、写,意义起着核心作用。
定义3:符号的提喻性索绪尔(2001:66,67,101)说:“语言符号不是指物和名之间的联系而是指概念和音响形象之间的联系。
语言的任意性

语言的任意性
语言的任意性是指索XX语言学中的术语,是语言符号的两个特性之一。
索XX提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即事物和词语(声音)之间的联系是不必然的。
索XX称概念所指和声音像所指为现代语言学家普遍认为的语义和语音方面。
索XX提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索绪尔把概念叫做“所指”,把音响形象叫做“能指”,即现代语言学家一般认为的语义和语音两个层面,此后索绪尔又进一步解释:“能指是没有理据的,即对于实际上与它无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
需要注意的是,索XX对语言的任意性指的是符号中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是任意的,而不是说符号与符号的结合是任意的。
并不是首先存在一个一个的要素,我们再为之分配名称,而是我们用语言将世界切分成一个一个的要素。
我们在这个语言世界范围内思考。
语言不仅是传达思考的手段,还是决定思考的原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第三,有些单音词造词时也是有理据的。如同源 词,婚和昏。 后两种情况也不能否定任意性,因为它们的理据 性是以词的任意性为基础的,如 “人”“民”“昏”造词时从目前材料来看,还 是任意性的。 总之,任意性是与理据性相对立的,很多语言成 分的产生都是有理据性的,但是并不违反任意 性。 (2)任意性不同个人创造的随意性。
系来说的。语言的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 联系,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社会约定 俗成的,这是语言符号最大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
名无固宜,约之以 命,约定俗成谓之 宜,异于约谓之不 宜。名无固实,约 之以命实,约定俗 成谓之实名。
《荀子·正名篇》
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教材:《语言学纲要》
主讲:侯洪鑫 学校: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思
考
1、在汉语中“成本的著作”这个意义为什么用 [ ʂu55] 这个语音形式表示,它们的结合能否论 证? 2、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为什么无法从语 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语音?
任意性(约定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
思
考
1、在汉语中“成本的著作”这个意义为什么用 [ ʂu55] 这个语音形式表示,它们的结合能否论 证? 2、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为什么无法从语 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语音?
赵元任《语言问题》 作曲家
思考
语言的音义之间具 有任意性。历史上 赵高曾经“指鹿为 马”,并得逞于一 时,但鹿并没因此 而被称为“马”, 为什么? 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 强制性的辩证统一。
强制性是指语言符 号一旦进入交际,也 就是某一语言形式与 某一意义结合起来, 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 现象以后,它对使用 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 即只有接受的权利, 没有随意更改的权利。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
其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3、语言的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4、语言的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的链条上,每个环节上那些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有大致相同的语法作用。
5、语流音变:是指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
6、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辨义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7、音质音位:是指从音质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8、非音质音位:是指从音高、音强、音长等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指能够区别不同音位的发音特征。
10、句法同义:是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
11、句法多义:是指在一个句法结构中,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12、语法范畴:是指语法意义的归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这种语法意义主要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
13、语法形式:是指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
14、语法意义:是指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15、隐喻:建立的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也就是派生义是通过比喻方式获得的意义,这种意义是某种比喻方式长期运用,从而把临时的意义固定在了一个词中,成为一项派生意义。
16、换喻: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事物的词去指称乙事物。
语言符号任意性

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即音、义的结合是由现实现象的性质决定的,还是由社会约定的?就是说,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一般的看法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比方说人”汉语说rn英语说person,或man和woman,相互间的语音差别很大,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一样,说明不同的音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同样,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如ai,汉语中表达的是哀、爱、矮,在英语中表达的是我”(I);英语的bye-bye (再见)与汉语的拜拜、排排等的语音相似。
人们根据诸如此类的现象得出结论,认为什么样的音和什么样的义相结合构成语言符号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简称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或约定性;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的约定俗成”四字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约定俗成”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
荀子的约定俗成说出了语言符号的本质:第一,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任意的。
第二,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
荀子的约定俗成”观点,说明了语言音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天然的,而是社会成员约定的,说明了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约定的符号,反映了音义联系的实质。
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约定俗成”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
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指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客观事物现象这个意义内容是任意的,不是说人们可以对语义内容作随意解释。
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个人绝不能随意更改,也无权更改,即使是那些一言九鼎"的权威,如皇帝、总统等等也不例外,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谢谢大家! Thank you!
语言的音、义之间的 关系是任意性的,但为什 么又说语言的音、义之间 同时也是强制性关系呢?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 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 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 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 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 乖乖地接受它,绝不能随意更改; 即使皇帝、总统也不例外,都只 能接受社会已约定的符号。
在不同语言中,不同的音可以 表达相同的意义;
• 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 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 请大家思考实例。
• 例如“人”,汉语说rén,英语说 person,俄语是человек,相互 间的语音差别很大;
• 例如 ai,汉语中表达的是哀、爱、 矮……,在英语中表达的是“我” (I)。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定义
定义:符号就是一个社会全体 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 意义的记号或标记。
语言是一种符号
(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 听觉符号体系。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P113关于语言符号的定义:语 言是一个双面的心理实体。
概念
音响形象
语言符号的构成
语言符号是由音响形象、
概念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二者不可分离。
音响形象
物质形式
能指
概念
具体内容
所指
• 索绪尔:“我们建议保留符号这个 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 替概念和音响形象。”(《普》 P102)
所指
符 号
能指
语言符号的特点:
1. 任意性
2. 线条性
1. 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能指 (音)与所指(义)之间 的关系是任意的,具有不 可论证性,由社会约定俗 成。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性质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符号的任意性就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语言符号的最大侍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这说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u”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可是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战争期间夜间通行的口令是司令部规定以后颁发的;口令的制定是任意的,但既经颁发,大家都得遵守,不能更改;口令可以一天一换,语言的符号却是社会全体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不能随便乱改,否则就会乱套;而且符号本来就是约定的,只要大家接受,无所谓好坏,因而也没有变更的必要;所以虽说符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号的网子里,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要求更改的权利;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和单个符号中音义的结合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证和解释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条件就是语言里的各种结构规则;比方“香菜”“香肠”“香瓜”“香油”等,都由两个最小的符号组合而成;“香”“菜”“肠”“瓜”“油”这些都是音义任意结合的符号,但它们之所以能组成“香菜”“香肠”“香瓜”“香油”却不是任意的,而是有道理可说的,可以从它们的组成中了解结合的条件;例如“香瓜”和“瓜香”就不一样,我们能够说出这种不一样的道理;这样,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所以,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就是指这种音义的结合是任意的。
以词为例,从词的本身,特别是一种语言的根词来看,语言符号音义之间并没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什么音与什么义结合完全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是由不同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
例如汉语中“马”“鹿”等词,为什么普通话用“ma”“lu”等声音表示,是说不出什么道理的。
此外,为什么同一事物的名称,不同语言,不同方言有不同叫法,即使是同一语言,同一方言在不同时代又有不同叫法,这些都只能从语言的任意性上去理解。
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
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又叫理据性。
如果说任意性是指各种语言音与义之间的关系,那么理据性就是指个别语言具体的命名关系。
它揭示具体语言的词源,展示语言变化的历史。
又以词为例,它表现在词的内部形式的可论证性,词的派生,词的合成,词与词的组合都是相对可论证的。
语言学概论-必背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
2、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的、提炼和发展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4、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使用。
5、语系:语系是按照语言的同源关系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属于同一语系。
6、机器翻译:是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7、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和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8、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9、语用:语用是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10、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11、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12、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13、屈折: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14、语音对应关系: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的互相对应的关系。
15、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16、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17、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18、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
19、复合构词:词根语素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叫复合构词。
20、语言迁移: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叫“目标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是“语言迁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名词解释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名词解释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它通过符号来表达和传递信息。
而这些符号,我们称之为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一种代表特定含义的符号,它们既可以是听觉符号,如声音和音调,也可以是视觉符号,如文字和手势。
在语言中,每个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使用方式,但它们的意义却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符号本身与其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
换句话说,无论是语音符号还是文字符号,它们与所代表的现实世界之间没有固定的必然关联。
例如,我们在汉语中用一个字母“狗”来表示一种动物,而在英语中则用单词“dog”表示同样的意思。
这两个符号在形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它们代表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这表明,符号与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并非固定的,而是由人们的约定和共识决定的。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和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历史和发展来看。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完整和固定的符号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交流的需求,人们逐渐约定俗成地创造了各种语言符号,并为这些符号赋予特定的意义。
因此,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并没有绝对的必然性,而是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其次,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还可以从语言学角度进行解释。
语言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任意性原则”。
它认为,语言符号与它们所代表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并且约定俗成的。
符号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只是作为一种约定的方式被人们使用和理解。
这种任意性使得语言可变且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交流需求。
另外,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还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情境的学科。
在不同的语境中,相同的符号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
这是因为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境和语境来解读符号的含义。
例如,在朋友间的对话中,一句“你真棒!”可能表示赞美,而在评价一部影片时,同样的话语可能表示批评。
这说明符号的意义是与特定的交流情境和目的紧密相关的。
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浅谈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摘要语言符号创制时的这种任意性又叫规定性。
语言符号系统正是基于这种任意性而建立起来的。
但这并不是说语言系统中的每个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都是任意的无理据的。
实际上语言系统中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其他的符号是可以论证的。
关键字绝对:相对:任意性AbstractWhen creating the kind of language sign arbitrariness and that stipulation. Language is based on this kind of facultative symbol system was set up. But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the language of the system of language sign of each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and is referred to any unreasonable according to. In fact the language system only part of the symbol is absolutely random, the other is the sign of can be proved..Key wordsabsolute:relative:random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符号的最主要性质就是它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之间没有任何的“自然”联系,没有依据可言。
完全是约定俗成的。
例如;为什么用rén这串声音与“人”的意义结合来表示能够用两条腿走路、能进行劳作、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二者之间的结合完全没有理据可言。
语言符号创制时的这种任意性又叫规定性。
语言符号系统正是基于这种任意性而建立起来的。
浅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读《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语言符号理论

浅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读《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
语言符号理论
符号的任意性体现了人类语言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通过使用符号,人类能够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和经验。
符号的任意性也使得语言能够适应不同的语境和需求,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符号的任意性还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符号本身来理解其所代表的意义,而需要考虑符号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和解读方式。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而同一个意义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来表达。
这就给语言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叔本华和德·索维尔洛普的符号的任意性理论对语言学乃至其他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语言学中,这一理论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提出了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在翻译学中,符号的任意性理论强调了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推动了翻译研究对语境因素的深入探讨。
在文化研究和社会科学中,符号的任意性理论引发了对符号和意义建构的理论思考,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方法。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乔治索绪尔通过对无意义和有
意义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出的语言学原理,这似乎是一种让人质疑的结论,但它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原理,影响着每个人的沟通方式,也对人们的思维产生着重要影响。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最早是被乔治索绪尔设计的,乔治索绪尔曾经对无意义和有意义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论是:任何给定的语言符号都不能仅仅根据它本身而有将这个语言符号含义化的能力,也就是说,意义的创造与联想只能依靠人的主观能力来完成,而不能简单的由语言本身的符号给出语义解释。
那么,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又是如何作用于人类面对语言时的思维运作的呢?当人们面对语言,主要是直接作出感性分析,从语言中创造出特定的意义来。
乔治索绪尔认为,人们创造出的意义不能直接源于符号本身,而是需要人的联想、抽象、综合等思维过程中的主观影响来创造出来的。
也就是说,语言符号只提供给人们一种抽象的概念与思维,而真正的意义却要借助于个体的联想、分析与抽象能力来实现。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也给了人们一个理解语言系统的
重要思路,它告诉我们,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一种方式,把信息传递给他人,甚至更多,它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思想或情感,甚至可以塑造一种情绪。
因此,当认识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后,人们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同时也更好的使用语言,从而更好的传达
信息、塑造思维与情绪。
总而言之,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原理,它阐述了语言不能简单的由语言本身的符号给出语义解释的概念,同时也让人们能更真切的理解语言的真实意义,这一原理在让人们更好的使用语言,更好的传递信息上至关重要。
试析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试析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索绪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也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
但是,多年来,在语言学界对任意性学说的理解,研究者们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本文将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一些相关的论述,从而对该理论提出相关的质疑,引发我们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重新思考和评价。
1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定义及其问题的提出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联系,即是任意的。
而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
所以,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但是,语言中一旦确立了所指与能指的关系,使用该语言的人就别无选择,只得将它们这样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是“先任意”“后非任意”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符号有其任意性的一面和非任意性的一面。
对于语言符号的“后非任意”一面,很容易理解,也能得到认同与接受。
巴尔特和雅各布森等都认为,作为心理再现的概念所指和语言符号的能指是一种必然的关系,它们的结合是集体操练的结果,所以丝毫不具有任意性。
那么,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实际上就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语言符号是否是“先任意”的?2 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几点质疑索绪尔在讨论语言的结构时,提出了语言符号具有“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观点: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的,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区别开来。
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以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2.1 关于“绝对任意性”的评价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性质的最正面肯定的论述就是他提出的“任意性第一原则”。
前面刚开头已经提到过: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即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他举例来证明这一点。
“姊妹”的观念在法语里用来做它的所指的s-o-r(soeur)这串声音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它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
论语言符号的八大特性

论语言符号的八大特性语言符号是人们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
以下是语言符号的八大特性:1.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语言符号与所表达的概念之间没有固定的关联。
语言符号的意义不是由它们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人们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和文化背景所赋予的。
例如,英语中的“dog”这个词与狗这个概念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只是人们约定俗成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2.线性排列:语言符号是线性排列的,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语言单位。
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语言符号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例如,句子中的词语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
3.层级结构:语言符号可以组成不同的层级结构,如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等。
这些层级结构使得语言能够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意义。
4.组合性:语言符号可以组合成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复合词、短语、句子等。
这种组合性使得语言能够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意义。
5.歧义性:语言符号有时会产生歧义,即一个语言符号可能会被误解为另一个意思。
这种歧义性需要人们在交流时特别注意,以避免误解。
6.文化性:语言符号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特定文化中的价值观、信仰、传统和习惯。
语言符号的含义和用法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7.社会性:语言符号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它们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之一。
人们通过学习和使用语言符号来融入社会,并与其他人交流和互动。
8.创造性:语言符号具有创造性,人们可以通过创造新的词汇、短语、句子等来表达新的概念和意义。
这种创造性使得语言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以适应社会和文化变化的需要。
总之,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线性排列、层级结构、组合性、歧义性、文化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八大特性。
这些特性使得语言成为人们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使得语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理解和掌握语言符号的这些特性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提高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摘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概念和表示该概念的语音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和先验的联系,而是任意的组合。
音和义结合在一起后,社会使其具有了约定俗成性。
任意性始终都是语言符号的本性原则,其他相关说法,是这一根本原则之下的补充。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联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10-02
一、引言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论述了语言符号最大的特点之一:即语言符号音译结合的任意性,并将其视为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或基本真理”。
在书中,给它作了如下定义:“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结合的整体,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这段话表明,语言符号可以分解为声音和意义两部分。
声音是形式、意义是内容,声音和意义结合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只有这个结合后的整体才能代表被表述的事物。
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声音和意义(形式和内容、能指和所指)结合时完全任意的观点所在。
语言符号通过意义把声音和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
这种联系虽然具有任意性,但也应是全体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共同遵守的,这是语言符号的另一个性质(强制性)所决定的,也可以理解成是社
会约定俗成的结果。
假如有人不用语言约定俗成的方式去交际,而采用自己或小群体所独创出来的交际词语,那么将无法同别人进行正常的交际。
总的来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指人们对语义内容理解的任意性,更不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任意性,而是在创字之初,语言符号的两个要素(音、义)相结合的任意性。
没有社会成员的共同理解做基础,人类社会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就成为不可能。
这也就更加说明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不可论证的,即对语言符号任意性无法做理性的解释,并且这种不可论证的关系不是任何个人能随心所欲自行决定的,它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并经过时间的检验而得到固定。
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是任意性的,音和义是语言的两个“面”,彼此依存,犹如一张纸有正、反两个面,我们不能只要正面而不要反面,也不能只要反面而不要正面。
只有与特定意义相结合的声音才能叫作语音,由特定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能成为交际所需要的语义。
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时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个人不能随意改变这种联系。
符号的意义是现实现象的反映,如果“人”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那么“人”的意义中也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内容。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音、义、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掌握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二、概念和音响形象的联系是任意的
索绪尔并非简单地讨论命名的任意性或约定性,而是着重指出在任何语言的共时状态中所指与能指的连接都是“任意的”、“不可论
证的”。
索绪尔认为能指和所指是自由选择的、可变的,但是对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却是不自由的,是强制的。
但这并不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冲突,二者是在语言形成的不同层面上发生的。
实际上,符号的任意性本身使语言避开一切旨在使它发生变化的尝试,从远古时代到现代,语言始终都被看成是前一个时代的遗留;另一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却使我们不能不承认语言的变化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使人们在声音材料和观念之间有建立任何关系的自由,任意的去选择声音材料和观念的结合。
语言根本无力抵抗那些随时促使所指和能指的关系发生转移的因素,语言事实也表明语言符号或快或慢地发生着变化。
变化也就体现着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结合并不是一定的、必然的。
虽然能指和所指结合以后,受到了社会的制约,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会逐渐的变化和发展,有些能指和所指之间会重新组合,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语言符号音和义的自由组合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三、任意性始终存在于语言符号中
近年来,很多学者受到外国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对符号的任意性存在与否的问题产生质疑,认为只有最早产生的一部分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如许国璋从语言发展史角度出发看待语言符号性问题,设想原始初民的部落还没有形成时的命名行为可假定为“任意”的;语言社团形成后,命名和用名同时存在,已有了当时社会的制约;而进入文明社会后,命名就不再是“任意”的了。
就是在社会这种制约下,有意识的去命名,也就是认为在文明时期的语言符号的能
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了。
他认为原始时期遗留下来的那些原始词素已经成为大家认同的东西,适用于原始语言的语言观不必适用于现代语言,而现代语言的研究者也不必拘泥于远古时代的语言观。
那么,既然语言永远作为前代的遗产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且在其当时存在的每一时期,语言“现有的这样”永远是由可论证性的要素构成的体系,从而对语言的研究不能不以这种可论证性为基础。
比如,汉语中的一种谷物既可叫作“玉米”,又可叫作“包谷”或“棒子”等,分别来自其不同特征,就此而言它不是完全随意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证明“yu mi”、“bao gu”、“bang zi”这几串声音与“茎高二三米,叶子长而大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这样的意义有何内在联系。
语言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
作为整个符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比其他所有符号系统都要复杂。
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客观存在,这是不争之事实。
今后讨论的关键也许更多在于理清任意性和象似性到底在哪些层面上相互排斥,在哪些层面上彼此共存。
至于任意性和象似性各自占多少比例,实在是难以量化的。
即使能量化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任意性的比例高而否定象似性的存在,也不能仅仅因为象似性的比例高而得出任意性原则已经被取代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
注.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3).
[4]范文芳,汪明杰.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思考〔j〕.外语教学, 2002(3).
作者简介:
何爱红(1981-),女,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人,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