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

作业姓名:

1、打字员8分钟能打960个字,照这样计算,30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2、一箱伊利牛奶24盒,每箱售价48元,如果小明买8盒要多少元?

3、图书馆有故事书78本,上午借走37本,下午还回28本,现在图书馆还有故事书多少本?

4、停车场上,车牌号是单数的有46辆,车牌号是双数的车比是单数的车的3倍多15辆,车牌号是双数车有多少辆?

5、一瓶药有80片,如果一位患者一天吃4片,可以吃10天,这瓶药够吃吗?

1、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原来每小时行100千米,要3小时才能到达,铁路提速以后,火车的速度可以达到150千米/小时,现在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

2、小敏参加800米跑步比赛,每分钟跑310米,跑了2分钟,距终点还有多少米?

3、大众电影院,楼上有248个座位,楼下的座位是楼上的3倍,如果坐满,这个电影院可以容纳多少观众?

4、“小猪班娜”童装店批发了一批上衣和裤子,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5、张华家离学校780米,他每天上学要走1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去离1040的陈家,要走多少分钟?

12件上衣384元

8条裤子200元

1、希望小学三年级共有3个班,平均每班45人,共为学校搬砖4320块,平均每人搬砖多少块?

2、一支修路队,修一条长为548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45米,已修了8天,还剩多少米未修?

3、小红5天看了100页,照这样的速度,她要看400页的《故事大全》,需要多少天?

4、高师傅每小时做45个零件,朱师傅每小时做51个零件,两人各做8小时,朱师傅比高师傅多做多少个零件?

5、甲、乙两辆汽车从相距954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

小时行38千米,4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9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计算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再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再算()。

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4、0不能做(),0除以()仍得0。

5、要使25×6+30先算加法,应给原式()算式是

(),结果是()。

6、计算(45+5)×3÷5时,先算()法,再算()法。

最后算()。

7、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

都要从()按顺序计算。

8、一个数加上0,得();一个数乘0,得(),0除以

一个数,得()。

9、60÷(6+2×3)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10、填上“〈”、“〉”或“=”。

56÷7÷2 ○56÷(7×2)48×(5+6)○48×5+6 840÷21○840÷3÷7 24+102+0 ○(24+102)×0 50-20+15 ○50-(20+15)18-15÷3 ○(18-15)÷3

我来当法官。(10分)

1、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2、2+12-6和3×15÷5的运算顺序是都是从左到右。()

3、所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

4、72×3+72÷3中,乘法和除法可同时进行计算。()

5、(18×5)+(36÷12)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选一选。(10分)

1、下面各题中,()的运算顺序是减法→除法→加法。

A、37-12÷3+11

B、30+(24-6)÷9

C、(24+124)÷(35-20)

2、小红用小棒摆了8个五边形,如果摆正方形,可以摆()个。

A、8

B、10

C、5

3、32×5÷32×5=()

A、1

B、0

C、25

4、365加上85的和除以30减去5的差,商是多少?列式是()

A、365+85÷30-5

B、(365+85)÷(30-5)

C、(365+85)÷30-5

5、做同样的小红花,小丽3分钟做15朵,小红2分钟做12朵,小刚4分钟做8朵,()的速度最快。

A、小丽

B、小红

C、小刚

作业姓名:

请认真仔细地计算下面各题。(24分)

95-15×6+41 (15+20)×3 (75+30)÷(20—5)225-10×(6+13)(120×2+120)÷9 164-13×5+85 250×4-560÷7 5847-4×(470+530)35×8+350÷50 195-(45+45÷9)43×(324-298)(79+21)×(96÷12)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谈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谈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核心水平,没有思维水平,什么数学问题也解决不了。若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实行教育,则是少、慢、差、费,事倍功半。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为标志的。它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必须代之以素质教育的理念实行思维训练。 课堂教学是学生思维训练的主渠道。要增强学生思维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抓住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使用教学方法。 一、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构建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建构过程都是以自己原有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实行编码(即对各种感官通道输入的信息实行加工,使之成为人脑能够接受的形式的加工方式)进而构建自己理解的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遵循思维训练规律。采取合理的导课方法,使学生思维由旧知向新知转换。在复习导课时,可适当设计悬念,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如教“通分”课时,可设计几道分数大小比较的复习导入题。 ①4/1( )7/11 ②7/9( )7/10;③7/8( )8/9 在这三道题中,①②题学生能够根据已学的知识实行比较,孰大孰小。但第③题不能,教师能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你能不能使用学过的知识,通过转换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设计学习“通分”新知识的悬念。另外,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要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好奇、好胜的心理状态下进入学习的“高潮”。如教“计算思维训练”课时,设计新颖的、有趣的,又富有思考挑战性的游戏型题目: ①找规律填数:2、5、10、( )、26、( )……. ②计算:1+2+3+……+49 ③计算:100—98十96—94+……十4—2 这样,让学生的思维在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有层次的练习中持续深入,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在由易到难的解题中得以发展和提升。复习导课时,只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采取合适的导人新课的方法,不拘一格,就能达到思维转换训练的要求。 二、在新知识的传授中实行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 种类型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 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怎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许万明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八种类型。 1.求异型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 思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 答案。如16—10,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如①16 减去10 等于几?②16减去10 还剩多少?③16 与 10 的差是多少?④10 与什么数的和是16?⑤16比10 多多少? ⑥10 比16 少多少?⑦16 减去什么数等于10?⑧10 加上什么数 等于16?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就不赘述了。 2.求同型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如上例,教师亦可以用 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出16—10 的算式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 象概括思维能力。如:

①甲乙两人接到加工54 只零件任务,甲每天加工10 只,乙每 天加工8只,几天后完成任务? 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 天完成,乙独做15 天完成,两人合作 几天完成? ③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④3.递进型 ⑤ ⑥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例如,教师在讲 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叮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教师不要越俎代疱,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⑦4.逆反型 ⑧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问题是教师如何善于运用它。如教验算时,16-10=6,学生习惯地用16-6=10 ⑨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介绍: 要实现学校跨越式的发展,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要择校,到奉浦”的愿景,作为小学部的主要学科数学理应作出自己的努力。2007年学校特聘上海黄浦区曹光标小学校长特级教师金建中老师任我校顾问,该校的小学数学教学特色在沪上享有盛名,而金建中老师又是市内小学数学界的泰山北斗,他亲临我校小学部经常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介绍数学教学研究动态与全国市、区各项活动的情况,突出了数学思维与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他还介绍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小学现代数学》及其参与该项目共同研究的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编制的《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我们数学组老师认为利用这些成果与现行的教材并行不悖地组合、融合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解题能力。为此我们于2007年9月引入《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程,试图进行三年的实践,在与本校的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之后,形成《奉浦学校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校本教材。旨在通过有序的,有计划地专项训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真正的、有效的思维方式。 二、课程内容 结合二期课改的教学,以《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一到十册的训练内容为主,每周进行一次专项的训练。低年级以图形和数字为主,通过观察图形,想想画画,找规律的形式,感知立体图形,初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及仔细观察的习惯。中年级主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高年级主要是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如平均数问题、行程问题,盈亏问题等。 三、实施班级: 一至五年级数学兴趣班学生,每班20人左右。 三、课程实施安排: 尝试、探究阶段 各班数学任课老师利用每周兴趣课进行尝试性的训练 探究、完善阶段 每周安排一次专项训练时间,周日晚上6时至7时50分。 教研组形成实施方案,各任教老师撰写教学案例、小结。 完善、整理、推广阶段 各年级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五、课程总目标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配合课堂教学选择适当地训练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专项训练;开阔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解题能力,促进智优学生特长的发挥,开掘其潜能。 2、适时组织这些学生参与区、市的希望杯、中环杯等数学竞赛,获奖人次呈逐年上升之势。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临近,各年级、各学科都已经进入到紧张的复习阶段。小编整理了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20分) 1.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 的数是( )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 )人。 2. 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万位是6,百位上是2,其他数位 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 在○里填上,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 48万○480001 900000000○9亿1000000○999999 4.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这个点叫做( ),这两条射线叫做( )。 5. 钟面上3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角;( )时整,时针与分 针所成的角是一个平角。 6. 93021,可以把除数看作( )去试商比较简便,商是( )位数。 7. 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 )。 8. 两数相除的商是1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6倍,现在的商是( )。

9. 小明给客人沏茶,接水1分钟,烧水6分钟,洗茶杯2分钟,拿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 )分钟使客人尽快喝茶。 10. 一个边长2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与一个宽9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3.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4. 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8万,这个数最大是89999。( ) 5. 181o是钝角。(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5分) 1. 要使8 4188万,里不能填( ) A. 5 B.3 C. 2 D. 1 2. 15060的积末尾有______个0。 A. 4 B.3 C. 2 D. 1 3. 下面图形中,有两组平行线的图形是( )。 A. B. C. D. 4. 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 A. 3 B. 30 C. 300 D. 3000 5. 右图中,1=1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大全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答案: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答案:3×(12-1)=33棵。 3、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答案: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答案: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答案: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答案:[(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答案: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答案:(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答案:16÷2÷2=4(厘米),16-1-1=14(天) 11、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答案:180+80=260(千克),260×2-30=490(千克),490×2=980(千克)。 1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 答案:乙:(200+16)÷(3+1)=54(本);甲:54×3-16=146(本)。 1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185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本应用题及答案

.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3、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换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4、一箱橙汁12瓶共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5、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 (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 6、星期天,6名学生去参观卡通画展览,共付门票费3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7、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8、大生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

10、爸爸带小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11、某县城到省城的高速公路长160千米。普通公路长20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12、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 13、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14、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15、学校运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850-100)/3= 16、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48-12)/9= 17、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几倍?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 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

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 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步发展。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1、火车的长分别是200米、300米,它们相向而行.坐在慢车上的人见快车通过此人窗口的时间是8秒,则 坐在快车上的人见慢车通过此人窗口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秒. 2、乙、丙三人,甲每五天去李老师家,乙每四天去李老师家,丙每六天去李老 师家。三人在1997年元旦去了李老师家,下一次三人在李老师家相聚是几月几日? 3、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472错看成427,结果商比原来小5,但余 数恰巧相同.则该题的余数是______. 4、一项工作先由甲单独做45天,再由乙单独做18天可以完成,如果甲乙两人 合作可30天完成。现由甲先单独做20天,然后再由乙来单独完成,还需要______天. 5、甲容器中有纯酒精340克,乙容器有水400克,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 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这时甲容器中纯酒精含量70%,乙容器中纯酒精含量为20%,则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 甲容器的混合液是______克. 6、红黄两种玻璃球一堆,其中红球个数是黄球个数的1.5倍,如果从这堆球中 每次同时取出红球5个,黄球4个,那么取了多少次后红球剩9个,黄球剩2个? 7、两人以匀速绕圆形跑道相向跑步,出发点在圆直径的两端.如果他们同时出发,并在甲跑完60米时第一次相遇,乙跑一圈还差80米时俩人第二次相遇,求跑道 的长是多少米? 8、1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分割成若干个小的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 长必须是整厘米数.如果这些小正方体的体积不要求都相等,那么最少可以分割成 ______个小正方体.

9、AB两数都只含有质因数3和4,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6.已知A有12个约数,B有8个约数,那么A+B=______. 10、一个正方形形的一组对边增加6厘米,另一组对边减少4厘米,结果得到的长方形与原正方形面积相等,原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1、一个大长方体木块表面涂满红色后,分割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长方体,其中只有两个面涂上红色的小正方体恰好是16块,那么至少要把这个大长方形分割成______个小长方体.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及答案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十佳题”(1) 1、有黑、白棋子一堆,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2倍。现在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取出黑子4个,白子3个,待到若干次后,白子已经取尽,而黑子还有16个。求黑、白棋子各有多少个?(假设思维) 【分析与解答】假设每次取出的黑子不是4个,而是6个(6=3×2),也就是说每次取出的黑子个数也是白子的2倍。由于这堆棋子中黑子个数是白子的2倍,所以,待取到若干次后,黑子、白子应该都取尽。但是实际上当白子取尽时,(留下)黑子还有16个,这是因为实际每次取黑子是4个,和假定每次取黑子6个相比,相差(留下的是)2个。由此可知,一共取的次数是:16÷2=8(次)。白棋子的个数为:3×8=24(个)。黑棋子的个数为24×2=48(个)。 2、小华解答数学判断题,答对一题给4分,答错一题扣4分,她答了20道判断题,结果只得56分。小华答对了几题?(假设思维) 【分析与解答】假设小华全部答对:该得4×20=80(分),现在实际只得了56分,相差80-56=24(分),因为答对一

题得4分,答错一题扣4分,这样,一对一错相比,一题就差8分(4+4=8),根据总共相差的分数以及做错一题相差的分数,就可以求出做错的题数:24÷8=3(题),一共做20题,答错3题,答对的应该是:20-3=17(题)4×17=68(分)(答对的应得分)4×3=12(分)(答错的应扣分)68-12=56(分)(实际得分) 3、一个化肥厂计划在50天内生产一批化肥,从前24天的生产情况看,每天实际生产的化肥没有达到原计划每天产量指标,因此工厂决定停产3天进行整顿。整顿之后,每天比整顿前多生产化肥25吨,结果只用了49天(包括停产整顿所用的3天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50天的生产任务。已知整顿后比整顿前一共多生产化肥400吨,问整顿前后各生产化肥多少吨?(因果关系) 【分析与解答】我们容易算出整顿后生产的天数是:49-24-3=22(天)。由于整顿后每天比整顿前多生产化肥25吨,所以,一共多生产化肥22×25=550(吨)。可题目中却说整顿后比整顿前一共多生产化肥400吨,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究竟“矛盾”出在哪里呢?原来,我们刚才算出的“550吨”

小学三年级数学:4种数学思维训练+对应练习题,给孩子看看

小学三年级数学:4种数学思维训练+对应练习题,给孩子看看 很多学生反映数学复杂难懂,其实数学学习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掌握方法。数学思维的训练需要一套完成的训练方法,经过思维的训练,数学成绩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今天老师就来教你4招: 1 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2 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3 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 如问:3 个5 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 或5×3=15。教师又问:3 个5 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紧接着问:3 与5 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4 类比型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如: ①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②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练习题 1、父亲和儿子今年共有60负,又知4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3倍,儿子今年是多少岁?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第十五讲 巧填等式

第十五讲巧填等式 例1 在合适的地方填写“+”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1. 分析把六个数分组,试加会发现1+2+3+5=11,4+6=10,这样在4,6前面填上“-”,其他地方填上“+”,等式成立. 解:1+2+3-4+5-6=1. 随堂练习: 在合适的地方填写“+”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2. 分析按上题方法试加减,发现无论如何也得不到2,于是想到是否其中有一个两位数,而两位数只能是12,再试就能够成功. 解:12-3+4-5-6=2. 例2 从+、-、×、÷、()中挑选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面等式成立. ①5 5 5 5 5=1 ②5 5 5 5 5=2 分析在加减乘除运算中,有5÷5=1,(5+5)÷5=2,5-5=0这样几个基本关系,充分利用它们就可以使等式成立,一般来说一个式子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 解:①5÷5+(5-5)×5=1 (5+5)÷5-(5÷5)=1 ②(5+5)÷5+5-5=2 5-(5+5+5)÷5=2 随堂练习: 从+、-、×、÷、()中挑选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面等式成立. ①5 5 5 5 5=3 ②5 5 5 5 5=4. 拓展训练 1、把 2、 3、13、18分别填入下面○里,使等式成立. ○-○=○+○. 2、△、○、★分别代表三个不等于0的数字,并且△×★=○,△+△+△=○-△-△,那么★代表的数字是多少.

3、把1~9九个数字填在○里,(每个数字只能用1次),组成三道正确的算式. ○+○=○,○-○=○,○×○=○. 4、在+、-、×、÷中挑选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地方,使下列等式都等于3. 3 3 3 3 3=3 3 3 3 3 3=3 3 3 3 3 3=3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集锦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集锦 绩一定可以大大提高: 1.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照这样卖法,4 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 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则鱼有3条;再3人,则7条;再4人,则15条。 2.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如:1 2 3 4 5 6 7 8 9在不改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OO。象这道题就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0 个数看成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

的最接近数,即89 比100 仅少11。第二个层次:找11 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第三个层次:解决多l 的问题。整个程序如 下:12+3+4+5-6-7+89=100 3.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如问:3 个5 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 或5×3=15。教师又问:3 个5 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紧接着问:3 与5 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4类比型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个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如: ①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②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答案(可打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习题答案 (全) 第1章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课本第3页练一练 1、(说一说略) 2、(1)7/10 0.7 47/100 0.47 (2)61/1000 0.061 3、略 4、略 第5页练一练 1、略 2、 1.600 2.1 0.113 3、略 4、 0.52 5 6 5.67 1 3 5 5、 18分钟 第7-8页练一练 1、

(1)4 25 (2)4 一 4 0.01 2、10/100(或1/10) 60/100(或6/10) 3、略 4、 5、1/10 0.7 0.3 9/10 1.7 2.8 0.03 6/100 0.3和0.7更接近0.5,1.7更接近2. 6、(竖排)1 10 100 0.1 1 10 0.01 0.1 1(发现略) 第10页练一练 1、(涂一涂及交流略) 出生时,淘气更高;其思更高。< > 2、< < < > < < 3、(1)90.97 (2)30.97 4、略 第12页练一练

1、(1)略(2)25.2+21.6=46.8(元) 2、(补图略)3.16+0.23=3.39(米) 3.39-0.12=3.27(米) 3、5 0.7 0.09 7 0.08 4、2 3.8 5.33 13.1 23.5 22.5 5、1.45+0.4=1.85(米) 1.85-0.05=1.8(米) 6、分析:先求出半箱苹果的质量,然后求出一箱苹果的质量,最后求出箱子的质量。 解答:46.6-24.3=22.3(千克) 苹果的质量:22.3+22.3=44.6(千克) 箱子的质量:46.6-44.6=2(千克) 第14-15页练一练 1、(画一画略) (1)2.5-1.5=1(元) (2)1.5+0.5=2(元) 2、10.2 4.8 7.6 3、(1)13.71-12.8=0.91(米) (2)13.71-0.24=13.47(米) 4、 5、(竖式略)6.06 18.37 4.26 1.25 16.64 3.64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解析一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及答案解析一 1、有黑、白棋子一堆,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2倍。现在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取出黑子4个,白子3个,待到若干次后,白子已经取尽,而黑子还有16个。求黑、白棋子各有多少个?(假设思维) 【分析与解答】假设每次取出的黑子不是4个,而是6个(6=3×2),也就是说每次取出的黑子个数也是白子的2倍。由于这堆棋子中黑子个数是白子的2倍,所以,待取到若干次后,黑子、白子应该都取尽。但是实际上当白子取尽时,(留下)黑子还有16个,这是因为实际每次取黑子是4个,和假定每次取黑子6个相比,相差(留下的是)2个。由此可知,一共取的次数是:16÷2=8(次)。白棋子的个数为:3×8=24(个)。黑棋子的个数为24×2=48(个)。 2、小华解答数学判断题,答对一题给4分,答错一题扣4分,她答了20道判断题,结果只得56分。小华答对了几题?(假设思维) 【分析与解答】假设小华全部答对:该得4×20=80(分),现在实际只得了56分,相差8 0-56=24(分),因为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一题扣4分,这样,一对一错相比,一题就差8分(4+4=8),根据总共相差的分数以及做错一题相差的分数,就可以求出做错的题数:24÷8=3(题),一共做20题,答错3题,答对的应该是:20-3=17(题)4×17=68(分)(答对的应得分)4×3=12(分)(答错的应扣分)68-12=56(分)(实际得分) 3、一个化肥厂计划在50天内生产一批化肥,从前24天的生产情况看,每天实际生产的化肥没有达到原计划每天产量指标,因此工厂决定停产3天进行整顿。整顿之后,每天比整顿前多生产化肥25吨,结果只用了49天(包括停产整顿所用的3天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50天的生产任务。已知整顿后比整顿前一共多生产化肥400吨,问整顿前后各生产化肥多少吨?(因果关系) 【分析与解答】我们容易算出整顿后生产的天数是:49-24-3=22(天)。由于整顿后每天比整顿前多生产化肥25吨,所以,一共多生产化肥22×25=550(吨)。可题目中却说整顿后比整顿前一共多生产化肥400吨,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究竟“矛盾”出在哪里呢?原来,我们刚才算出的“550吨”是整顿后22天比整顿前22天多生产的化肥;而题目中告诉我们的“400吨”是整顿后22天比整顿前24天多生产的化肥。这完全是两码事,所以“550吨”与“400吨”并不矛盾。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看出:“550吨”与“4 00吨”的差150吨正好是整顿前2天的产量,因此,整顿前每天生产化肥150÷2=75(吨)。从而,75×24=1800(吨)就是整顿前产的化肥;1800+400=2200(吨)就是整顿后产的化肥。 4、红星机械厂十一月份计划生产一批机器,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80台,结果25天就完成了全月计划。这个厂十一月份计划生产多少台机器?(因果关系) 【分析与解答】这道整数应用题,我们无论是从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都不容易找到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 一、填空题。(16分) 1. 一个数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八位是()位。 2. 10个一万是(),,()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 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小的六位数是()。 4. 由3个百万,5个万,4个千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5. 万位左边的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一位是()位。 6. 二百八十万零四百零五写作(),把这个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7. 最小的五位数是(),它比()多1。 8. 用0,、5,3,4,1组成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二、判断题。(10分) 1. 58000302读作:五千八百万三百零二。() 2. 万级有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这四个数位。() 3. 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百万位。() 4. 六千万零四十七写作:60000047。() 5. 900600=90万。() 三、选择题。(10分) 1. 读作三亿零五十万六千的数是()。 A. 300506000 B. 300560000 C. 30500600 2. 和90600相邻的两个数是()。 A. 90500和90700 B. 90599和90601 C. 90590和90610 3. 十万十万地数,数十次是()。 A. 十万 B. 一百万 C. 一千万 4. 把6048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A. 60万 B. 604万 C. 605万 5. 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A. 百万位 B. 千万位 C. 千位 四、读出下面各数。(6分) 240050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05603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300406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下面各数。(6分) 六百零四万零七十八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千五十万八千零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亿七千万零六百四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12分) 36020○37000 40万○395000 7850060○7850600 3800700○3800万2150608○21000300 405万○4050000 七、在□里填上适当的数。(6分) 1. 782435>78□435 2. 29104□3<2910435 3. 3538□600≈3538万 4. 70□543≈71万 八、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6分) 1. 50000() 2. 3800000() 3. 950000() 4. 30500000() 5. 10020000() 6. 30840000()

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简介

---------------------------------------------------------------最新资料推荐------------------------------------------------------ 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简介 海军机关幼儿园延时服务班介绍(一)大班思维训练数学思维课程是经首都师大学前数学课题组研究开发,经多年实践,通过智力趣题、动手操作等多种游戏的形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来培养他们的多方面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可以说是小学奥数的启蒙,孩子上学以后,每次数学考试都会出现一些技能题,如果没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只会计算是没有用的。 我们的课程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培训。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养成遇到问题会积极思考,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我们把重点小学的考试内容,有针对性的结合到我们的课程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我们的课程设计由浅入深,包括数序、分类、比较、规律等等。 其中的规律题,例如: 1, 2, 4, 7()()后面的数字是什么?还有排列组合的题, 6 个人猜拳游戏,每两的个人都猜一次,一共要猜多少次等等。 我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我们的教师是百分之百的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生,经过系统的培 1 / 4

训,结合班里孩子年龄,利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绘画班简介小木马美术团队组建于 2005 年,教师全部来自美术院校,极高的师资素质,为整个教学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之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在每一个学期都会有质的飞跃,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目前小木马美术已与北京市近百家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小木马美术麾下已有近两万名幼儿参与学习,我们教学团队的目标是用神奇的美术,创造魔幻的绘画旨在帮助幼儿打开思路,自主地创造绘画或制作作品,同时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能更好的欣赏幼儿的绘画或手工艺等作品,最终建立起幼儿与家长的心灵沟通之桥,使家长更加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使更多的幼儿愉快的地参与到绘画,泥塑等活动中来,帮助其树立信心,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们用创意之心与幼儿交流,用心灵之桥搭建与家长沟通的平台,让幼儿在自主创造的空间中自由地游历,小木马美术将孩子们梦中的旋转木马,辅以斑斓的色彩,创设自主的空间,倡导自由的创意,让孩子们用神奇的美术,创造魔幻的绘画教学特色:绘画通过多种材料的给予,使幼儿迸发出对绘画的强烈兴趣,激发在创作过程中的满足感,通过特殊的授课形式提升幼儿的创造力。 1、小木马特殊纸,我们公司特制的专用纸张,有宣纸晕染

小学数学发散思维训练12题(有答案)

思维训练 1、父亲和儿子今年共有60负,又知4年前,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儿子的3倍,儿子今年是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4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60-4×2=52岁,4年前儿子的岁数为52÷(1+3)=13岁,那么儿子今年的岁数是13+9=17岁。 2、快车与慢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如果慢车先开2小时,两车相遇时慢车超过中点24千米,若快乐先开出2小时,相遇时离中点72千米处,如果同时开出,4小时可以相遇,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设全程的一半为x,两次行驶中快车行驶的路程为:x+72+x-24=2x-48,慢车行驶的路程为:x+24+x-72=2x-48,快车比慢车多行驶的路程:2x+48-(2x-48)=96千米,把两次行驶可以看作两车同时出发行驶全程,则时间是4×2=8小时,那么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的千米数为96÷8=12千米。 3、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色,第一堆的黑子数和第二堆里的白子数一样多,第三堆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把这三堆棋子集中在一起,白子占全部棋子数的几分之几? 分析与解答:第三堆黑子占全部黑子的,那么,第一、二堆里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又因为第一堆里黑子数和第二堆里的白子数相同,则第一、二堆里的黑子数正好等于第一堆棋子数,把每堆棋子数看作3,三堆棋子总数则是9,黑子有5份,那么白子有9-5=4份,所以白子占全部棋子数的 4、早晨8时多钟,有甲、乙两辆汽车先后从化肥厂开往县城,两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行驶48千米,8时32分,甲车离化肥厂的距离是乙车离化肥厂距离的5倍,到了8时44分,甲车离化肥厂的距离恰好是乙车离化肥厂距离的2倍,那么甲车是8时几分由化肥厂开出的? 分析与解答: 12÷3×(3+5)=32分钟,8:44-32分=8:12分,故甲车是8时12分由化肥厂开出的。 5、有60个不同的约数的最小自然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60=2×2×3×5=(1+1)×(1+2)×(2+1)×(4+1),这个自然数最小是29×32×5×7=5040 6、1!+2!+3!+……+100!的个位数字是() 分析与解答:1!=1 2!=2 3!=6 4!=24 ,而5!6!7!……100!的个位数字全是0,1+2+6+4=13,所以1!+2!+3!+……+100!的个位数字是3 7、一间屋子里有1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00盏灯排成一行,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编上号1、2、3、4、5……99、100,每盏灯都有一个开关,开始全都关着,把100个学生排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一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题(一) 1、小明原来有图书35本,后来,爸爸买给他18本,小姨又送给他12本。 小明的图书比原来增加了多少本 [分析与解答]一般解法:①爸爸买给他18本后小明有图书多少本 35+18=53(本);②小姨送给他12本后小明有图书多少本53+12=65(本); ③小明的图书比原来增加了多少本65-35=30(本)。这道应用题用一般方 法解答,既麻烦又费时。可运用方法简便的“华罗庚法”解,只需一两步 就可以解答出来。华罗庚法:小明的图书比原来增加的本数就等于爸爸和 小姨送给他图书的本数的和。18+12=30(本) 2、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A○B。 ×× [分析与解答]由“分配律”×ד两数的和一定时,两数的差越小积越 大,相等时积最大”—— [分析与解答] 4、看谁能最快指出下面四道题中哪两道的计算结果相同。 ①48×6÷4×7×4÷8 ②128×9+72×9 ③48×4÷6×7×6÷8×8 ④342×9-9×142 [分析与解答]题目要我们找出哪两题计算结果相同,那我们就可以找一 找哪两题形式相同,然后再仔细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结果上会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初步估算出计算结果是否相同了。例如,第①、③ 两题,都是48与4、6、7、8几个数相乘、除,我们把这两题中相同的数 以及相同的运算符号划去。①48×6÷4×7×4÷8、③48×4÷6×7×6÷8

×8;结果第①题只剩下“÷4”,第③题剩下“÷6”和“×8”可见这两道题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而第②题和第④题都是9的倍数的计算,第②题是128个9加上72个9,一共是200个9;第④题是342个9减142个9,得200个9。所以这两道题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5、今有甲乙丙丁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是一定要用手电筒。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为:甲:2 分钟;乙:3 分钟;丙:8 分钟;丁 10分钟。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请问如何走法才能在 21 分钟让所有的人都过桥 [分析与解答]先是甲和乙一起过桥,然后将乙留在对岸,甲独自返回。甲返回后将手电筒交给丙和丁,让丙和丁一起过桥,丙和丁到达对岸后,将手电筒交给乙,让乙将手电筒带回,最后甲和乙再次一起过桥。则所需时间为:3+2+10+3+3=21分钟。 6、六位数□4321□能被4321整除,这个六位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目初看起来似乎难度较大。如果我们采用“假设 ──计算──排错──验证”的方法,问题就会很快得解。假设六位数为943219,那么943219÷4321=218…1241,由于余数大于9,所以不合题意。假设六位数为843219,则有843219÷4321=195…64,余数大于9,也不合题意。假设六位数为743219,则有743219÷4321=172…7,余数小于9,由此可见符合条件的六位数为743219-7=743212。当六位数的首位数分别为6、5、4、3、2、l时,经计算可知均不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要求的六位数只能为743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