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于靖军版)第9章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于靖军版)第9章习题答案

9-2 在飞机起落架所用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连杆的两位置如题图9-1所示,要求连架杆AB的铰链A 位于B1C1的连线上,连架杆CD的铰链D位于B2C2的连线上。

试设计此四杆机构。

题图9-1解:9-3 用图解法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

已知两固定铰链点A、D,摇杆位于左极限位置时,对应的连杆位置为M1N1,且M1N1与AD之间的夹角为65︒,过点D的铅垂线为摇杆左右极限位置的对称轴,且摇杆的摆角恰等于极位夹角θ的2倍,并求其行程速比系数K。

(注:M1、N1为连杆AB线上的任意两点,请直接在题图9-2上作图)题图9-2解:B1BC C1θθ2DA由几何关系可知:A点位于以D为圆心,CD杆长为半径的圆上。

因为:AD=DC1可知:︒︒︒=⨯-=∠506521801DA C︒︒︒=-=405090θ所以:571711-180180.==+=︒︒θθK 9-4 试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

已知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1,机架长l AD =100mm ,曲柄长l AB =20mm ,且当曲柄与连杆共线,摇杆处于右极限位置时,曲柄与机架的夹角为30︒(题图9-3)。

试用图解法确定摇杆及连杆的长度。

题图9-3解:A B ’B CC ’D O30°如图所示: mm 25l l =='AB AB mm 25l l =='OC OC 50mm l =ODmm 2910l l l 2OD2DC'=+='DC mm 35030l l =⋅=︒cos AD BC9-5 如题图9-4所示,已给出铰链四杆机构的连杆(铰链C 在连杆参考线I 和II 上)和连架杆AB 的两组对应位置,以及固定铰链D 的位置,已知l AB =25mm 。

试:(1) 用图解法设计此铰链四杆机构,并给出连杆BC 的长度和连架杆CD 的长度; (2) 判断连架杆AB 是否可整周转动,并给出理由;(3) 当连架杆AB 为原动件时,在图上标出机构位于AB 1C 1D 位置的传动角。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部分第二章2-1 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参考教材5~7页。

2-2 机构运动简图有何用处?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答:机构运动简图可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情况,可进行运动分析,也可用来进行动力分析。

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答:参考教材12~13页。

2-5 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参考教材15~17页。

2-6 在图2-22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C、B、D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虚约束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在铰链C、B、D中任何一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是由于其他两处的作用,所以只能算一处。

2-7 何谓机构的组成原理?何谓基本杆组?它具有什么特性?如何确定基本杆组的级别及机构的级别? 答:参考教材18~19页。

2-8 为何要对平面高副机构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答:参考教材20~21页。

2-11 如图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分析其是否可实现设计意图。

F=3n-( 2P l +P h –p’ )-F’=3×3-(2×4+1-0)-0=0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无法实现设计意图。

3)修改方案。

为了使此机构运动,应增加一个自由度。

办法是:增加一个活动构件,一个低副。

修改方案很多,现提供两种。

※2-13图示为一新型偏心轮滑阎式真空泵。

其偏心轮1绕固定轴心A转动,与外环2固连在一起的滑阀3在可绕固定轴心C 转动的圆柱4中滑动。

西工大教材-机械原理各章习题及答案

西工大教材-机械原理各章习题及答案
η = η1 •η 22 •η3 = 0.95 × 0.972 × 0.92 = 0.822
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
p = ρ • v /η = 5500 ×1.2 ×10−3 / 0.822 = 8.029(KW )
5-8 在图示斜面机构中,设已知摩擦面间的摩擦系数 f=0.2。求在 G 力作用下(反行程),此斜面 机构的临界自锁条件和在此条件下正行程(在 F 力作用下)的效率。 解 1)反行程的自锁条件 在外行程(图 a),根据滑块的平衡条件:
解 1 ) 取 比 例 尺 μ 1 = 1mm/mm 绘 制 机 构 运 动 简 图 ( 图 b )
(a)
2 )计算该机构的自由度
n=7
pι=9
ph=2(算齿轮副,因为凸轮与齿轮为一体) p’=
F’= F=3n-2pe-ph
=3x7-2x8-2 =1
G7
D 64 C
EF
3
9
B
2
8
A
ω1
b)
2-6 试计算如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图 a、d 为齿轮一连杆组合机构;图 b 为凸轮一连杆组合 机构(图中在 D 处为铰连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 c 为一精压机机构。并问在图 d 所示机构中, 齿轮 3 与 5 和齿条 7 与齿轮 5 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是否相同?为什么?
C3 重合点继续求解。
解 1)速度分析(图 b)取重合点 B2 与 B3,有
方向 大小 ?
v vv vB3 = vB2 + vB3B2 ⊥ BD ⊥ AB // CD ω1lAB ?
D
C
3 d3
ω3
4
ω3 90°
2
B(B1、B2、B3)
ω1
A1 ϕ = 90°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CH09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CH09

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 沿移动副导路方向。
1) 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º 后推杆的位移; 图示位置推杆的位移量S0应 是沿推杆的导路方向(与偏距圆 相切)从基圆开始向外量取。 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º 后 推杆的位移等于推杆从图示位 置反转90º 后的位移。 推杆从图示位置反转90º 后 的导路方向仍于与偏距圆相切。 其位移量S1 仍是沿推杆的导路 方向从基圆开始向外量取。 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º 后推杆的位移:S=S1 -S0
2)远休2 2 dx / d ( s 0 s ) cos( 2) e sin( 2) 3 3 2 2 dy / d ( s 0 s ) sin( 2) e cos( 2) 3 3
3 [0, / 3] 5 5 5 dx / d (ds / d )sin( 3) ( s 0 s) cos( 3) e sin( 3) 6 6 6 3h 5 5 5 sin(3 3)sin( 3) ( s 0 s)( 3) e sin( 3) 2 6 6 6 5 5 5 dy / d (ds / d )sin( 3) ( s 0 s)sin( 3) e cos( 3) 6 6 6 3h 5 5 5 sin(3 3) cos( 3) ( s 0 s)sin( 3) e cos( 3) 2 6 6 6 4)近休阶段 4 [0,5 / 6] 7 7 dx / d ( s 0 s ) cos( 4) e sin( 4) 6 6 7 7 dy / d ( s 0 s ) sin( 4) e cos( 4) 6 6
1)推程阶段
1 [0, 2 / 3] dx / d (ds / d ) sin 1 ( s 0 s) cos 1 e sin 1 3h { [1 cos(3 1)]}sin 1 ( s 0 s) cos 1 e sin 1 2 dy / d (ds / d ) cos 1 ( s 0 s )( sin 1) e cos 1 3h { [1 cos(3 1)]}cos 1 ( s 0 s ) sin 1 e cos 1 2

机械原理总复习题及解答第九章(强烈推荐)

机械原理总复习题及解答第九章(强烈推荐)

第9章机械的效率9.1 简答题9.1.1 转动副在什么条件下会自锁?9.1.2 什么是摩擦角?什么是摩擦圆?它们的值如何确定?9.2 作图与计算9.2.1 如图9.1为一斜面夹具机构,夹具由两个斜面滑块组成,在下滑块1楔紧后,夹紧工件,工件给滑块2一个大小为Q的正压力,各滑动表面的摩擦系数为f,求:1)为产生对工件对工件的夹紧力Q应在滑块1上施加多大的力P?2)如果撤掉推力P,滑块在Q力作用下的自锁条件9.2.2如图9.2是四构件的斜面机构,摩擦角ϕ,求:1)P为主动力时不发生自锁的条件2)Q为主动力时发生自锁的条件图9.1 题9.2.1 图图9.2 题9.2.2 图9.2.3 如图9.3所示的曲柄滑块机构,作用于滑块的有用阻力Q已知。

各构件尺寸,各运动副摩擦系数f(摩擦角ϕ)以及各转动副轴颈半径均已知。

求:作用于曲柄上D点的平衡力P及各运动副反力。

9.2.4如图9.4是一偏心圆盘夹具,圆盘半径r1=60mm,可绕A轴转动,偏心距e=40mm,轴销半径r A=15mm,轴颈的当量摩擦系数f v=0.2,圆盘1与工件2间的摩擦系数f=0.14,求:圆盘压紧滑块并撤去力F后,夹具的自锁条件(最大楔紧角α)。

图9.3 题9.2.3 图图9.4 题9.2.4 图9.2.5 如图9.5所示的导杆机构中,Q为生产阻力,设各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均已知,且不计各构件的重力和惯性力,试分析各运动副的反力,并求出应加在曲柄轴A上的驱动力矩120M。

9.2.6 如图9.6是一偏心圆盘杠杆机构,圆盘直径和偏心距均已知,圆盘与杠杆接触点处的摩擦角ϕ如图,铰链A,C处的摩擦圆大小如图,杠杆吊一重物Q公斤,试在图中标出各运动副反力的作用方向。

图9.5 题9.2.5 图图9.6 题9.2.6 图9.3 讨论题9.3.1 如何求机构的自锁条件?9.3.2 机构的自锁和死点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作者诗词武夷峰三十六峰皆向东奇幻百出各不同云雾如海朦胧中势如万马渡苍穹121。

09机械原理真题答案

09机械原理真题答案

0.375 0.075 m 5 r mz / 2 2r 150 z 15 m 10 r
(2) xm 77 75 2, x
v
s
m
2
2 xm tan

10 2 0.2 10 0.36397 17.164 2

2 0.2 10
第 5 页 共 5 页
n1 n H 15 65 13 0 nH 60 20 16
n1 3 n H 16
3 2′ 2
图4 1
九、如图5所示,已知a=100,b=280,c=200,,试求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时d的尺寸范围。 (15 分) b a d 解:1、当d为最长杆时 a+d b+c d b+c-a=380 2、当 d 不为最长杆时 a+b c+d da+b-c=180 综上所述,d的尺寸范围为180 d 380 c 图5
V1 1
2
图3
解: V1 1
2
2 FR

FQ
Fd
X方向: FR sin( ) Fd Y方向: FR cos( ) FQ
第 3 页 共 5 页
Fd
Fd FQ tan( ) FQ tan(45 14.036 ) 16667 N .
5曲柄滑块机构当曲柄处在与滑块的移动方向垂直时其传动角?为最小值导杆机构其中滑块对导杆的作用力方向始终垂直于导杆其传动角?为906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发现工作廓线有变尖的现象则在尺寸参数改变上应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基圆半径
二 O O 九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及代码: 机械原理 代码 859 适用专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机械原理》习题解答机械工程学院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 (8)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5)第5章齿轮机构 (19)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 (26)第8章机械运动力学方程 (32)第9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39)第一章绪论一、补充题1、复习思考题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机器与机构有什么异同点3)、什么叫构件什么叫零件什么叫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试各举二个实例。

4)、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试选取一台机器,分析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填空题1)、机器或机构,都是由组合而成的。

2)、机器或机构的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可以用来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

4)、组成机构、并且相互间能作的物体,叫做构件。

5)、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

6)、构件是机器的单元。

零件是机器的单元。

7)、机器的工作部分须完成机器的动作,且处于整个传动的。

8)、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部分的。

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的组合,叫机器。

3、判断题1)、构件都是可动的。

()2)、机器的传动部分都是机构。

()3)、互相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件是构件。

()4)、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5)、机构的作用,只是传递或转换运动的形式。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7)、机构中的主动件和被动件,都是构件。

()2 填空题答案1)、构件 2)、构件 3)、代替机械功 4)、相对运动 5)、传递转换6)、运动制造 7)、预定终端 8)、中间环节 9)、确定有用构件3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6)、√ 7)、√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2-7 是试指出图2-26中直接接触的构件所构成的运动副的名称。

机械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免费(全面)高教版 西北工大

机械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免费(全面)高教版 西北工大

2) 求vC2
v C 2 = v B + v C 2 B = v C 3 + vC 2 C 3
方向: 大小: ⊥AB

⊥BC ?
0 0
∥BC ?

μv = 0.005
m/s mm
作速度图
b
题3-10 解(续2)
[解] (2)速度分析
v B → vC 2 → v D , v E → ω 2
1) 求vB 2) 求vC2 3) 求vD 和求vE 用速度影像法
C
E
vC = v B + vCB v D = v B + v DB
(2) 求vE
D p(a, f )
v E = vC + v EC = v D + v ED
b d e c
题3-5 解
b) 解: 顺序 (1) 求vC
v B → vC → v E → v F
D B vB A E G F C
vC = v B + vCB

0 0
∥CD ?
b2 (b1) (b3)
其中 a B3B2 = 2ω2 v B3B2 = 0(∵ v B3B2 = 0)
a B1 ⎛ m / s 2 ⎞ 取 μa = ⎜ ⎟ 作加速度图 p ' b '1 ⎝ mm ⎠
题3-8 c) 解(续2)
[解] (3)加速度分析 a B 2 ( = a B1 ) → a B 3 → a C 3 1) 求aB2 A 1 ω1 2) 求aB3

√ v ⎛m/s⎞ μ v = B1 ⎜ ⎟ 作速度图 pb1 ⎝ mm ⎠
3) 求vC3 : 用速度影像法
v C 3 = 0 同时可求得 ω3 =

机械原理第09章(含答案) 机械平衡

机械原理第09章(含答案)  机械平衡

第9章1、研究机械平衡的目的是部分或完全消除构件在运动时所产生的,减少或消除在机构各运动副中所引起的力,减轻有害的机械振动,改善机械工作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答案: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附加动压2、回转构件的直径D和轴向宽度b之比D b符合条件或有重要作用的回转构件,必须满足动平衡条件方能平稳地运转。

如不平衡,必须至少在个校正平面上各自适当地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方能获得平衡。

答案:小于等于5 二个3、只使刚性转子的得到平衡称静平衡,此时只需在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使同时达到平衡称动平衡,此时至少要在个选定的平衡平面中增减平衡质量,方能解决转子的不平衡问题。

答案:惯性力,一个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二个4、刚性转子静平衡的力学条件是,而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是。

答案:质径积的向量和等于零质径积向量和等于零,离心力引起的合力矩等于零,转子a是不平衡的,转子b是5、图示两个转子,已知m r m r1122不平衡的。

a)b)答案:静动6、符合静平衡条件的回转构件,其质心位置在。

静不平衡的回转构件,由于重力矩的作用,必定在位置静止,由此可确定应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的方向。

答案:回转轴线上质心在最低处7、回转构件的直径D和轴向宽度b之比D b符合条件的回转构件,只需满足静平衡条件就能平稳地回转。

如不平衡,可在个校正平面上适当地加上或去除平衡质量就能获得平衡。

答案:大于等于5 一个8、图a、b、c中,S为总质心,图中的转子具有静不平衡,图中的转子是动不平衡。

答案:a和b c9、当回转构件的转速较低,不超过范围,回转构件可以看作刚性物体,这类平衡称为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随着转速上升并超越上述范围,回转构件出现明显变形,这类回转件的平衡问题称为回转件的平衡。

答案:(0.6~0.7)第一阶临界转速挠性10、机构总惯性力在机架上平衡的条件是。

答案:机构的总质心位置静止不动===,并作轴向等间隔布置,11、在图示a、b、c三根曲轴中,已知m r m r m r m r11223344且都在曲轴的同一含轴平面内,则其中轴已达静平衡,轴已达动平衡。

机械原理习题及课后答案(图文并茂)

机械原理习题及课后答案(图文并茂)
3 4
2
1 5
解答:原机构自由度 F=33- 2 4-1 = 0,不合理 , 改为以下几种结构均可:
2-3 图 2-39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其中,1 为滚子;2 为摆杆;3 为滑块;4 为滑杆;5 为齿轮及凸轮;6 为连杆;7 为齿轮及偏心轮;8 为机架;9 为压头。试绘制 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保1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1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2配2料,置试而时卷且,调可需控保要试障在验各最;类大对管限设路度备习内进题来行到确调位保整。机使在组其管高在路中正敷资常设料工过试况程卷下中安与,全过要,度加并工强且作看尽下护可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术3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 (8)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5)第5章齿轮机构 (19)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 (26)第8章机械运动力学方程 (32)第9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39)第一章绪论一、补充题1、复习思考题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机器与机构有什么异同点?3)、什么叫构件?什么叫零件?什么叫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试各举二个实例。

4)、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试选取一台机器,分析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填空题1)、机器或机构,都是由组合而成的。

2)、机器或机构的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可以用来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

4)、组成机构、并且相互间能作的物体,叫做构件。

5)、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

6)、构件是机器的单元。

零件是机器的单元。

7)、机器的工作部分须完成机器的动作,且处于整个传动的。

8)、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部分的。

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的组合,叫机器。

3、判断题1)、构件都是可动的。

()2)、机器的传动部分都是机构。

()3)、互相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件是构件。

()4)、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5)、机构的作用,只是传递或转换运动的形式。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7)、机构中的主动件和被动件,都是构件。

()2 填空题答案1)、构件2)、构件3)、代替机械功4)、相对运动5)、传递转换6)、运动制造7)、预定终端8)、中间环节9)、确定有用构件3判断题答案1)、√2)、√3)、√4)、√5)、×6)、√7)、√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2-7 是试指出图2-26中直接接触的构件所构成的运动副的名称。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9章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9章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9章第9章作业9-1何谓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试补全图⽰各段s ⼀.、v ⼀⼋:⼀■■曲线,并指出哪些地⽅有刚性冲击,哪些地⽅有柔性冲击?答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是指理论上⽆穷⼤的惯性⼒瞬问作⽤到构件上,使构件产⽣强烈的冲击;⽽柔性冲击是指理论上有限⼤的惯性⼒瞬间作⽤到构件上,使构件产⽣的冲击。

s-3 , v- S , a-3曲线见图。

在图 9-1中B , C 处有刚性冲击,在 0, A , D , E 处有柔性冲击。

9— 2何谓凸轮⼯作廓线的变尖现象和推杆运动的失真现象?它对凸轮机构的⼯作有何影响如何加以避免?答在⽤包络的⽅法确定凸轮的⼯作廓线时,凸轮的⼯作廓线出现尖点的现象称为变尖现象:凸轮的⼯作廓线使推杆不能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的现象件为失真现象。

变尖的⼯作廓线极易磨损,使推杆运动失真?使推杆运动规律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应设法避免。

变尖和失真现象可通过增⼤凸轮的基圆半径?减⼩滚⼦半径以及修改推杆的运动规律等⽅法来避免。

9—3⼒封闭与⼏何封闭凸轮机构的许⽤压⼒⾓的确定是否⼀样?为什么?答⼒封闭与⼏何封闭凸轮机沟的许⽤压⼒⾓的确定是不⼀样的。

因为在回程阶段 -对于⼒封闭的凸轮饥构,由于这时使推杆运动的不是凸轮对推杆的作⽤⼒ F ,⽽是推杆所受的封闭⼒.其不存在⾃锁的同题,故允许采⽤较⼤的压⼒⾓。

但为使推秆与凸轮之间的作⽤⼒不致过⼤。

也需限定较⼤的许⽤压⼒⾓。

⽽对于⼏何形状封闭的凸轮机构,则需要考虑⾃锁的问题。

许⽤压⼒⾓相对就⼩⼀些。

9— 4 ⼀滚⼦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中发现推杆滚⼦的直径偏⼩,欲改⽤较⼤的滚⼦?问是否可⾏?为什么?答不可⾏。

因为滚⼦半径增⼤后。

凸轮的理论廓线改变了. 推杆的运动规律也势必发⽣变化。

题97西题9-1图9—5 ⼀对⼼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中发现推程压⼒⾓稍偏⼤,拟采⽤推杆偏置的办法来改善,问是否可⾏?为什么?答不可⾏。

因为推杆偏置的⼤⼩、⽅向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推杆的运动规律. ⽽原凸轮机构推杆的运动规律应该是不允许擅⾃改动的。

课后习题 机械原理第9章作业答案 王德伦版

课后习题 机械原理第9章作业答案 王德伦版

9-1小齿轮是行星轮(主动件),大齿圈是是太阳轮(从动件),机架(将四个偏航驱动器固结在一起)为行星架。

1H29-2i=480,480=21.9,3480=7.83,4480=4.68第一种:第二种:采用两级行星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比为8-40)采用两级行星传动结构紧凑、重量轻。

蜗轮蜗杆结构可自锁和大传动比,但是传动效率较低。

第三种:采用两级级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比为2-5)和蜗轮蜗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是尺寸和重量大。

9-3 i=1816,1816=42.6 ,31816=12.2, 41816=6.53 , 51816=4.5采用五级行星传动分析单级传动:H Ha a c H acH c c a H w w w z i w w w z -===--HHa a cb b H abH a c a H b b zz w w w z i w w w z z z =-===---总的传动比: ⎪⎪⎭⎫ ⎝⎛+⎪⎪⎭⎫ ⎝⎛+⎪⎪⎭⎫ ⎝⎛+⎪⎪⎭⎫ ⎝⎛+=111144332211a b a b a b a b z z z z z z z z i ⎪⎪⎭⎫ ⎝⎛+155a b z z 9-4 i=136515000=10.989 989.10=3.3 H i 13=H H w w w w --31, 45'3i =454'3w w w w -- , '33w w = ,5w w H =动力由中心轮1输入后,经系杆H 和内齿轮3分两路输往左端最后在5和H 的结合处汇合,带动螺旋桨转动。

优点:功率实施分路传递,采用多个行星轮均匀分布载荷,从而使整个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且能传递大功率。

9-51000=dr π , d=0.7 , r=455 , i=455 ,方案一:12i =12z z , =35H i 353w w w w H --='4453Z Z Z Z cp12344'5H方案二:=Hi 14H H w w w w --41=3142z z z z ,51i =65z z。

《机械原理》第八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第八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P29)2-12: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分析机构的组成:此机构由偏心轮1’(与齿轮1固结)、连杆2、滑杆3、摆杆4、齿轮5、滚子6、滑块7、冲头8和机架9组成。

偏心轮1’与机架9、连杆2与滑杆3、滑杆3与摆杆4、摆杆4与滚子6、齿轮5与机架9、滑块7与冲头8均组成转动副,滑杆3与机架9、摆杆4与滑块7、冲头8与机架9均组成移动副,齿轮1与齿轮5、凸轮(槽)5与滚子6组成高副。

故解法一:7=n 9=l p 2=h p12927323=-⨯-⨯=--=h l p p n F解法二:8=n 10=l p 2=h p 局部自由度1='F11210283)2(3=--⨯-⨯='-'-+-=F p p p n F h l(P30) 2-17:试计算如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

图a 、d 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 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 处为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c 为一精压机机构。

并问在图d 所示机构中,齿轮3与5和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是否相同?为什么?解: a) 4=n 5=l p 1=h p11524323=-⨯-⨯=--=h l p p n Fb) 5=n 6=l p 2=h p12625323=-⨯-⨯=--=h l p p n F12625323=-⨯-⨯=--=h l p p n Fc) 5=n 7=l p 0=h p10725323=-⨯-⨯=--=h l p p n Fd) 6=n 7=l p 3=h p13726323=-⨯-⨯=--=h l p p n F(C 可看做是转块和导块,有1个移动副和1个转动副)齿轮3与齿轮5的啮合为高副(因两齿轮中心距己被约束,故应为单侧接触)将提供1个约束。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机构的结构分析2-3.计算下列各机构的自由度。

注意分析其中的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合复合铰链等。

题图1-4c所示机构,导路AD⊥AC、BC=CD/2=AB。

该机构可有多种实际用途,可用于椭圆仪,准确的直线轨迹产生器,或作为压缩机或机动马达等。

题图1-4d为一大功率液压动力机。

其中AB=A`B`,BC=B`C`,CD=C`D`,CE=C`E`,且E、E`处于滑块移动轴线的对称位置。

答c)为轨迹重合虚约束,可认为AB杆或滑块之一构成虚约束。

F=3×3-2×4=1;d)对称的上部分或下部分构成虚约束。

F=3×5-2×7=1.2-2.试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局部自由度、虚约束或复合铰链,请指出。

e)答案:a)F=3×7-2×10=1.注意其中的C、G、D、H点并不是复合铰链。

b)F=3×5-2×7=1C)F=3×7-2×10=1其中C点为复合铰链,分别由2、3、4构件在C点构成复合铰。

d)F=3×3-2×3-2=1或者F=3×5-2×5-2-2=1其中B、D处的滚子具有局部自由度。

(e) F=3×9-2×12-1-1=1或者:F=3×8-2×11-1=1(注意:BCD组成的三角形为一个构件)其中B点为局部自由度2-3试计算如图所示各平面高副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局部自由度、虚约束或复合铰链,请指出。

答:C点为局部自由度,E、F其中一点为虚约束。

F= 3×5-2×6-1-1=1或者:F=3×4-2×5-1=1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分析与设计3-1.试求题图所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答案:瞬心P 12在A 点 瞬心P 23、 P 24均在B 点 瞬心P 34在C 点 P 14、 P 13均在垂直导路的无 瞬心P 23、 P 13均在B 点 穷远处 瞬心P 14、 P 24均在D 点3-5在图示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中,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齿轮3的传动比31/ωω。

机械原理习题及课后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及课后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4351 2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改为以下几种结构均可:2-3 图2-396为连杆;7为齿轮及偏心轮;8为机架;9为压头。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O齿轮及偏心轮ωA齿轮及凸轮BEFDC压头机架连杆滑杆滑块摆杆滚子解答:n=7; P l =9; P h =2,F=3⨯7-2 ⨯9-2 = 12-6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解答:a) n=7; P l =9; P h =2,F=3⨯7-2 ⨯9-2 =1 L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 处存在虚约束b) n=5; P l =6; P h =2,F=3⨯5-2 ⨯6-2 =1 E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 、C 处存在虚约束b)a)A EMDFELKJIFBCCDBA2-7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DCA(a)CDBA(b)解答:a) n=4; P l =5; P h =1,F=3⨯4-2 ⨯5-1=1 A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6; P l =7; P h =3,F=3⨯6-2 ⨯7-3=1 B 、C 、D 处存在复合铰链2-8 试计算图2-44所示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并就刹车过程说明此机构自由度的变化情况。

解答:① 当未刹车时,F=3⨯6-2 ⨯8=2② 在刹车瞬时,F=3⨯5-2⨯7=1,此时构件EFG 和车轮接触成为一体,位置保持不变,可看作为机架。

③ 完全刹死以后,F=3⨯4-2⨯6=0,此时构件EFG 、HIJ 和车轮接触成为一体,位置保持不变,可看作为机架。

机械原理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机械原理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解释下列概念1.运动副;2.机构自由度;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结构分析;5.高副低代。

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图题图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图题图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图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 AB=180mm , l BC=280mm , l BD=450mm ,l CD=250mm ,l AE=120mm ,φ=30º, 构件AB上点E的速度为v E=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D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 AB=30mm , l AC=100mm , l BD=50mm ,l DE=40mm ,φ1=45º,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

求D点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图题图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B=50mm , l BC=200mm , x D=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10 rad/s,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图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3)在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图中,给出构件2上D 点的速度矢量2pd 和加速度矢量2''d p 。

题图在图示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l AB =50mm, l BC =100mm, l CD =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ω4=20 rad/s ,试用相对运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图示位置时构件2的角速度ω2和角加速度α2的大小和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题:
1. 下图所示为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AFB 、CD 为圆弧,AD 、BC 为直线,
A 、
B 为直线与圆弧AFB 的切点。

已知8e mm =,015r mm =,25O
C O
D mm ==,
30O COD ∠=。

试求:
(1)从动件的升程h ,凸轮推程运动角01δ、回程运动角01'
δ及近休角01'
δ;(2)从动件推程最大压力角max α的数值及出现位置。

2.用作图法求出图2所示凸轮机构中,当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45o
后机构的压力角,并在图上标注出来。

4.在图4所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o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移s。

5.图5所示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90o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6.按图6所示的位移线图设计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部分轮廓线。

已知凸轮基圆半径025r mm =,滚子半径5T r mm =,偏距10e mm =,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

设计时可取凸轮转角0
0,30,60,90,120δ=,长度比例尺0.001/l m mm μ=。

图4 图5
7.试画出图7的凸轮机构中凸轮1的理论轮廓线,并标出凸轮基圆半径0r 、从动件2的行程。

8.用作图法求出图8所示两凸轮机构从图示位置转过45o
时的压力角。

9.用作图法作出一摆动平地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实际轮廓线,有关机构尺寸及从动件位移线如下图所示,取长度比例尺0.001/l m mm μ=(只需画出凸轮转角范围内的轮廓线,不必写步骤,但需保留作图辅助线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