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
建筑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建筑海绵城市实施方案建筑海绵城市是指通过改变城市建筑和规划,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洪涝、水源枯竭和城市生态破坏等自然灾害。
本文将探讨建筑海绵城市的实施方案,重点介绍海绵城市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建筑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1. 蓄洪和渗水能力:建筑物和城市规划应考虑蓄洪和渗水能力,通过构建地下蓄洪区、雨水花园等设施,将雨水收集在地下蓄洪区,降低洪水发生的概率和对城市的影响。
2. 水质净化:通过植物过滤带、湿地净化设施等,将雨水中的污染物去除,净化雨水后再排放到自然水体中,提高城市水环境的质量。
3. 提升生态系统:通过绿化道路、屋顶花园、立体绿化等绿色建筑设计,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
4. 循环利用水资源:通过收集、净化和储存雨水,优化城市供水系统,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降低城市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
5. 保护地下水资源: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和建筑设计,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层的稳定性和水质。
二、建筑海绵城市的具体措施1. 技术设施建设: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并储存雨水,用于灌溉绿化、冲洗马路等。
建设地下蓄洪区、雨水花园等设施,用于蓄洪和渗水。
2.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物上设置绿色屋顶、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增加绿地面积;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加地表渗水面积。
3. 滞洪设施建设:在城市道路和低洼地区建设雨水花园、湿地净化设施等滞洪设施,将降雨后的积水暂时存放,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4.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加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能力,减少污水对城市水环境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5. 生态治理项目:开展湿地恢复、河道生态修复等项目,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
6. 法律法规制定:制定和完善建筑海绵城市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城市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推动建筑海绵城市的实施。
三、建筑海绵城市的实施策略1. 政府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建筑海绵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资金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建筑海绵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施工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实施方案一、前言。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通过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使城市具备更好的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能力,以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特制定本施工实施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准备工作。
1. 确定施工范围,根据城市规划,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和范围,明确施工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2.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城市地形、水文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包括绿地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等内容。
3. 确定施工时间,根据气候和季节情况,确定最佳的施工时间,避免极端天气对施工造成影响。
4. 资金准备,确保施工所需的资金充足,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三、施工实施。
1. 土地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区域的整体环境适宜施工需求。
2. 绿地建设,根据规划,进行植被的种植和绿化工作,包括草坪、花园等绿地的建设。
3.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建设,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包括雨水管网、雨水花园等,确保雨水得到合理收集和利用。
4.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确保城市水环境的良好状态。
5. 生态修复,对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施工后期工作。
1. 施工监督,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 环境监测,对施工后的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施工后环境质量的良好状态。
3. 宣传推广,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度。
4. 效果评估,对施工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为未来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五、总结。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本施工实施方案将严格按照规划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希望全体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共同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取得成功。
海绵城建设实施方案
海绵城建设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水logging、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使城市具备更好的自然水循环和生态环境容量,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城市。
为了有效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1. 优化雨水排放系统,增加雨水收集设施,减少雨水径流,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
2. 加强城市下水道排水能力,提高城市排水效率,减少城市内涝风险。
二、增加绿地覆盖率。
1. 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地空间,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增强城市的生态环境容量。
2. 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减少城市硬质地面,增加土地的透水性,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三、推广雨水利用。
1. 在建设中加强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建立雨水利用系统,减少城市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
2.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居民和企业利用雨水资源,推动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加强城市绿化管理。
1. 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提高绿化养护水平,增强城市的生态环境稳定性。
2. 推广植物种植技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物,提高植被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
五、完善城市规划设计。
1.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加入海绵城市理念,将海绵城市要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
2. 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城市建设符合海绵城市理念。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
1.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市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2.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七、加强科技支撑。
1.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海绵城市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2. 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解决城市面临的水logging、热岛效应等问题,推动城市向更加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海绵城市建筑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建筑实施方案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设,使城市在面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时能够快速排水和储存雨水,达到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在建筑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海绵城市建筑实施方案需要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手段,增加建筑物表面的透水面积,减少雨水径流的数量。
透水铺装可以在道路、广场等场所使用,通过铺设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材料,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减少地表积水。
绿色屋顶则是在建筑物顶部种植适合生长在屋顶的植物,利用植物的吸水蒸发和根系吸收雨水的特性,减少屋顶的雨水排放。
雨水花园则是在建筑物周边设置花坛、绿化带等,利用植物和土壤的吸水能力,达到雨水收集和净化的效果。
其次,在建筑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在海绵城市建筑实施方案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冲洗、甚至生活用水。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包括雨水桶、雨水管道、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将雨水储存起来,减少对城市自来水资源的依赖,实现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此外,海绵城市建筑实施方案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排水系统。
在城市建筑中,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内涝的解决和城市环境的改善。
在海绵城市建筑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采用合理的排水设计,包括设置雨水管道、调蓄设施、雨水花园等,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将雨水快速排放到指定的地方,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最后,海绵城市建筑实施方案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
在建筑施工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城市的雨水径流,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筑实施方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实现城市的雨水资源再利用和减少城市内涝的目的。
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方案
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压力不断增加,城市内涝、洪涝灾害频发,城市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充分考虑、保护和利用地表水资源,实现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通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保护城市地下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
本文旨在提出具体的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方案,通过多种措施和技术手段,改善城市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方案1. 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雨水是宝贵的水资源,能够用于城市绿化、景观水体养护、地下水补给和景观用水等方面。
因此,建设海绵城市的第一步是要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在城市建设中,应当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上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城市绿化等用途。
同时,利用雨水资源还可以减少城市排水压力,降低雨水径流量,缓解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
2. 绿地和湿地的建设绿地和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和水体等作用。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当合理设置绿地和湿地,增加城市的透水面积,减少城市的硬质地面,以利用雨水的自然渗透和蓄存,达到净化水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3. 土地利用与规划在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上,应当遵循“节约集约利用、保护和提高生态效益、合理分布和安全利用”的原则,科学设置城市水系、绿地、建筑和交通等区域,合理安排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用地效益,增加城市永续性经营能力,合理设置城市的水资源利用区和环境保护区等,并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确保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建设智慧排水系统智慧排水系统是将传统的排水系统和新型的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智能管理,实现对城市雨水和污水的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有效管理。
海绵城市 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城市内部的水资源利用和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利用自然、半自然和人工设施,将城市内的雨水有效收集、渗透、储存和利用,达到减缓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的目的。
本文将就海绵城市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一、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
1.1 绿地系统规划。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绿地来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和蓄存。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绿地系统的布局和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内的公园、绿化带、湿地等绿地空间,以提高城市的雨水渗透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1.2 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合理设计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将雨水引导到绿地和雨水花园中进行渗透和收集,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1.3 建筑物设计。
在建筑物设计中,应采用透水铺装、屋顶绿化、雨水收集系统等技术手段,将雨水纳入建筑物内部进行利用或渗透,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提高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率。
二、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
2.1 技术设施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设施来实现雨水的收集、渗透和利用。
因此,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雨水收集桶、雨水花园、湿地公园等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城市的雨水资源利用率。
2.2 法律政策支持。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来支持和推动。
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法规和标准,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3 社会宣传教育。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度,促进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三、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和水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绵城市成为了一种趋势和目标。
本文将围绕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目标,探讨其施工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
一、海绵城市概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以自然的方式处理和管理城市的水资源,实现城市内外水循环的良性闭合,降低洪涝风险,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包括“渗、蓄、滞、净”,即渗透、蓄水、滞留和净化。
二、施工方案1. 绿地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增加绿地和湿地的建设。
绿地可以增加土壤的渗透性,减少地表径流;湿地则能够对污水进行净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 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雨水收集器、雨水廊道和雨水蓄滞洪区,将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进行有机结合,实现雨水的最大化利用。
3. 硬质铺装改造:将部分传统硬质铺装改造为透水铺装,增加地表的渗透性,减少地表径流和城市内涝。
4. 整体排水系统综合改造:通过建设综合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地下蓄滞洪区等,实现雨水与污水的分类、处理和利用。
5. 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智能监测系统,对海绵城市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三、实施细则1.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海绵城市的方案,制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建设标准: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确保海绵城市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3. 监测评估:建设过程中,设置监测评估机制,对施工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资金投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支持、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筹集相应资金。
5. 宣传推广:开展海绵城市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加市民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参与度和支持度。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和实施细则,可以有效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和水环境污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logging、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通过自然、半自然和人工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径流,提高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因此,制定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建立海绵城市规划理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提高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减少水logging和内涝发生频率;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4.推动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工作内容。
1.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和设计。
(1)制定海绵城市规划指导意见,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城市总体规划;(2)推动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绿地、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的雨水渗透和蓄滞能力;(3)鼓励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技术手段,减少城市的硬化面积,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降低城市径流量。
2.完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
(1)建立城市雨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城市雨水的监测、预警和调度;(2)优化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加大雨水管网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3)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将雨水用于绿化浇灌、景观喷灌等,减少城市自来水的使用。
3.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宣传和培训。
(1)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支持度;(2)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培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和推广;(3)鼓励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案例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各地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互鉴。
四、工作保障。
1.加强政策支持。
(1)制定相关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2)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各地加大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和力度。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海绵城市概念 • 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和指导
思想 •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 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案例及效果
评估 • 海绵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定义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 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 、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 收和利用能力,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 恢复湿地、雨水花园等自然生态系统,提 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增强城市防洪能力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加强雨水排放和利用设 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减 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形成 合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0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雨水收集与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 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 、冲厕等。
雨水利用技术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 通过过滤、消毒等处理技术,将 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用于 城市绿化、景观水体等。
风险防控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采取有 效措施降低城市内涝、水污染
等风险。
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思想
01
02
03
04
生态文明建设
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城市可
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
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为依据,综合考虑南宁市降雨特征、示范区现 状建设情况、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投入/产出比,确定: 邕江北部建成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 70%,邕江南部五象新区的年 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 整个示范区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相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不小于 26 毫米。 2)排水防涝标准 南宁市新建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为 3-5年,对于重要地区和一般地区内 的重要道路采用 5年一遇重现期;对于一般地区内除重要道路以外的地区采 用 3年一遇重现期。 南宁市内涝防治标准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 50年一遇暴雨。
经过估算,南宁市中心城区 内环内城市综合径流系数高达 0.72;
中心城区共有 55 处主要的 易涝点。
ADOLF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亚洲有限公司
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3)城市内河内湖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功能退化 南宁市的 18条内
河中,除八尺江为Ⅴ类 水体,其余 17条内河 为劣V类水体;
这些蓝带和绿核是本次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的大型海绵板块也是南宁市推迚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示范区划分为六个丌同示范类型的片区以研究和探索丌同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和特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不初期雨水污染防治示范区大型居住区海绵工程建设示范区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为依据综合考虑南宁市降雨特征示范区现状建设情况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投入产出比确定
ADOLF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亚洲有限公司
三、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本次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位于中心城区核心区,横跨南宁邕 江南北两岸,总面积共60.1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 60 万人左右。
郑州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郑州海绵城市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城市水logging、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雨洪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郑州市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使城市具备更强的抗洪排涝能力,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1. 水logging治理,通过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排放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民生活的正常运转。
2. 绿地建设,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 雨水资源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雨水用于绿化、景观、农业灌溉等,减少城市雨洪对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
4. 河道治理,对城市内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提高河道的输水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增加城市的景观价值。
5. 建立海绵城市管理体系,建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取得实际效果。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措施。
1. 加强城市规划,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合理布局城市绿地、雨水收集设施等,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海绵性。
2. 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推广雨水花园、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3.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风险,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市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共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四、海绵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的水问题,如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强调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面将详细阐述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及方案。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原则1、规划引领海绵城市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排水防涝规划等相衔接,统筹考虑城市的水系、绿地、道路、建筑等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2、生态优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和生态空间,减少人工干预,保护和修复城市原有的生态本底。
3、安全为重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有效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地理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状况等,合理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避免生搬硬套。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一)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净化雨水,并使之逐渐渗入地下。
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径流,增加雨水的入渗量,同时还能美化环境。
(二)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是低于周边地面一定深度的绿地,能够接纳周边地面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的过滤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将雨水净化并储存。
下沉式绿地可以与道路、广场等相结合,形成连续的雨水收集和渗透系统。
(三)绿色屋顶在建筑物屋顶种植植物,形成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可以滞留雨水,减少屋顶径流,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同时还能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四)透水铺装在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地面采用透水材料进行铺装,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一种像海绵一样吸水透水的城市。
它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治理城市水灾,同时利用城市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等功能,将建筑和生活区域设计成可以自然调节气温、调节雨水、减轻水污染的生态社区。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的排水系统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排水负荷,往往出现严重的内涝问题。
同时,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裸露地面和高密度的建筑也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目标,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个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构建海绵城市的基本框架海绵城市是一种生态友好型城市,它是将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和管理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以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水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为目标的城市管理理念。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设计理念,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1. 全面升级城市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升级是构建海绵城市的关键步骤。
一方面,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排水管网改造,采用新型排水系统和处理设施以满足城市化进程的排水需求;另一方面,应采用多元化水保利用技术(包括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渗透、生物降解等)进行雨水的收集、储存、调蓄和利用。
2. 建立城市建筑绿色生态标准建筑绿色生态标准是促进城市建筑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与传统城市建设的重要区别。
建设时要尽可能地将生态环境要素融入建设过程,从而达到建成后具有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目的。
3. 优化城市绿化系统通过优化城市绿化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降低城市气温,提高城市环境的生态价值。
为此,应该选择适合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植物,建设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城市绿化系统。
4. 大力推广水生态技术水生态技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它可以通过人工湿地、生物滞留池、生态溪等工程手段将城市赤裸裸的水泥地面变成覆盖着植被的绿色河滩,从而贡献城市环境境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及其土建工程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及其土建工程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城市内涝等困境。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旨在通过自然和人工手段提升城市对雨水的管理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绵城市的建设要点及相关的土建工程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雨水收集和利用,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绵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防洪措施,更是生态系统优化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一种新模式。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土建工程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土建工程涉及的范畴颇广,包括雨水花园、渗透性铺装、生态塘和人造湿地等。
这些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还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与技术能力。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特别设计的绿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
构建时应考虑植物的选择、土壤的渗透性和现场的排水能力等。
合理的设计能够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吸引小动物和鸟类,增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渗透性铺装是一种新型的道路和人行道铺装方式,具有良好的水透过性能。
不同于传统的混凝土或沥青,渗透性铺装通过细小的缝隙让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这在土建施工中需要运用专业的材料技术,确保铺设的质量和耐久性。
渗透性铺装不仅能够减轻雨水对排水系统的负担,还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生态塘与人造湿地同样是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生态塘用于收集和贮存雨水,并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实现水质净化。
人造湿地则是模拟自然湿地的功能,利用植物和土壤的过滤能力来处理城市污水。
实施这类工程,不单是技术上的挑战,更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设计时应充分考量当地的水文、气候及生态条件,确保生态塘和人造湿地能高效运作。
在设计海绵城市时,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使用的材料包括透水砖、石材、混凝土等,关键是要确保这些材料具备良好的透水性和耐久性。
在使用的新材料方面,聚合物改性材料和环保型粘结剂则逐渐受到青睐。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1.引进先进雨水管理技术-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采用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以增加土地的透水性,降低城市的雨水径流量。
-建设地下储水设施,包括地下蓄水池、蓄水井和地下渗透层,以提升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和利用效率。
-引入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并用于灌溉和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
-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湿地,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
2.建设自然退水系统-建设湿地和河流自然退水系统,通过滞洪区、滞水区和湿地能力的增加,来抵御洪水的影响。
-增加湖泊和水库的容量,以缓解洪峰流量,并利用其自然蓄水能力,减少排放到下游的洪水流量。
3.推广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河道和下水道的整治和改造,以提高排水能力。
-强化城市排水管道的维护和清洁工作,减少堵塞和水质污染问题。
-利用自然处理系统,如湿地和植物滤池,来净化污水和雨水中的有害物质。
4.生态修复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来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加强土壤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建设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生物多样性。
-修复和保护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以提高生物吸附和自净能力。
5.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中水回用技术,将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用于景观水体和工业用水,降低对淡水的需求。
-建设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将雨水用于景观灌溉和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
-提倡居民家庭和商业单位的节水措施,减少饮用水的浪费。
6.加强多部门合作与公众参与-成立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相关政府部门和专家组成,负责规划、协调和监督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
-加强与流域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的合作,确保海绵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相协调。
总结: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引进先进雨水管理技术、建设自然退水系统、推广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生态修复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加强多部门合作与公众参与。
海绵规划与实施方案
海绵规划与实施方案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强调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渗漏和蓄滞水量,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旨在构建一个自然、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一、海绵城市规划。
海绵城市规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它需要从整体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的水系、绿地、建筑布局等,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海绵城市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雨水利用、雨水收集、雨水渗透等方面,通过合理规划,使城市的雨水能够尽可能地渗透到地下,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二、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1. 雨水收集利用。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景观水体补充等用途,减少城市对地下水的开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绿地建设。
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通过增加绿地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的地表渗漏能力,减少地表径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 道路渗水处理。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加道路的透水性,减少道路的地表径流,改善城市的水环境。
4. 河道修复。
对城市内的河道进行修复,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提高河道的水质和水量,增加城市的水资源供给。
5. 建立海绵城市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海绵城市管理体系,包括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全过程管理,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减少城市内涝风险,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安全、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同时,海绵城市建设还可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方向,它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渗漏和蓄滞水量,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解答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解答海绵城市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改变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方式,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回灌、净化和滞留,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如下:1.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采用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技术,即在建筑物屋顶和立面上种植绿植,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
同时,这些绿色屋顶和立体绿化能够吸收雨水,减少雨水径流的形成,实现雨水的自然回灌和滞留。
2.生物滞水与雨水花园:采用生物滞水与雨水花园技术,将雨水收集到地下的生物滞水层和雨水花园中,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滞留作用,过滤和净化雨水,达到回灌和滞留的效果。
3.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建立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将雨水收集到地下水库或地下水井中,并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需要用水的地方。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负荷,还能够提供自给自足的灌溉水源。
4.水面透水铺装:采用水面透水铺装技术,将城市的道路、人行道和广场改造为透水铺装,使雨水能够通过铺装层渗透到土壤中,减少雨水径流的形成。
同时,透水铺装还能够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统,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5.蓄滞洪设施和雨水花园:建设蓄滞洪设施和雨水花园,用于暂时储存和滞留雨水。
这些设施能够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雨水,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6.建筑物雨水回用系统:建立建筑物雨水回用系统,将雨水从屋顶收集到地下水箱中,并经过过滤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于灌溉、冲厕和清洗等用途。
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够减少城市的污水排放。
7.水资源管理和科学规划: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与规划,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节约利用。
同时,加强水资源监测与调度,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城市的水资源安全。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
政府需要加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要求以及相关工作部署,统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确保实现城市建成区内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环节,以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为基本途径,立足于特有山水资源本底,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注重全域谋划,为打造康养宜居的公园城市探索经验、作出示范。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城市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体的保护,将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中,城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全过程管控体系健全完备,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全面消除内涝积水点,城市防洪标准达到设防要求,水环境稳定达标,全面夯实公园城市生态基底,建成区绿地总量、绿地质量、生态安全显著提升,城市河湖水系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天然水域面积不减少,形成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基本建成地域特色彰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三、主要任务(一)统筹谋划,完善规划管控体系1.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完善海绵城市顶层设计,评估现有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对已不适用的规划进行修编,优化各排水分区和各地块控制指标,明确列出能够支撑完成近期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和远期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合理布局公共海绵并确定其规模,实现规划管控作用。
2.加强规划目标指标衔接。
对标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总体目标和绩效目标,科学制定考核达标的技术路径,海绵城市规划内容经同级规划主管部门统筹平衡,并与空间规划〃一张图"核对,批准后纳入同级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指标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海绵建设实施方案
海绵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内部的雨水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排水系统难以满足城市雨洪的排放需求,导致城市内涝、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海绵城市建设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旨在通过改善城市的雨水管理系统,减少城市内涝和水质污染,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抗灾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
1. 改善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设施,改善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减少雨水排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 提升透水铺装。
在城市道路、广场等场所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加地面的透水性,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排水能力。
3. 建设绿色屋顶。
在建筑物顶部设置绿色植被,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4. 推广雨水收集利用。
鼓励居民、企业等单位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冲洗等用途,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
5. 加强城市绿地建设。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雨水容纳能力。
四、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措施。
1.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相关的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支持。
2. 强化技术支持。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3.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
4.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五、海绵城市建设的前景展望。
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海绵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流方向,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创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
创建海绵城市实施方案一、规划设计。
1.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海绵城市的理念,将雨水资源利用、雨水渗透、雨水收集等纳入规划设计范畴,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水系等,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自然渗透。
二、建设工程。
1. 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设施,将雨水纳入城市景观设计中,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2. 在建设排水管网时,要采用透水铺装、透水砖等材料,减少城市硬化面积,增加雨水渗透面积,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三、管理维护。
1.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确保海绵城市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市民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共同维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四、政策支持。
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城市开发建设单位和市民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
2.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技术创新。
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大对雨水资源利用、城市排水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2. 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与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精准利用和智能调控。
六、国际合作。
1. 加强与国际上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国际化进程。
2. 积极参与国际海绵城市建设的合作项目,加强国际间的经验交流和人才培养,提升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七、风险防控。
1.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预判和防控,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预案,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安全可控。
2. 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的监测和治理,确保海绵城市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体育馆
➢ 年TSS削减70%; ➢ 场地建设前后重现期2年一遇、
1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暴雨峰 值流量维持不变。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
屋面雨水 道路雨水 停车场
雨落管断接 生物滞留带 溢流
雨水管渠
生物滞留带
溢流
透水铺装
蓄渗系统
溢流堰
溢流 渗透塘
市政管网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
设计理念 建立了基于LID理念的设计工艺和方法 设计标准 分为大排水系统和小排水系统。
大排水系统包括洪水隧道、大型排水管渠 、滞水池、蓄 水池。 小排水系统包括管网和道路排水。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 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内涝 防治设计重现期的标准执行。
(3)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年SS总量去除率一般可达到40%-60%。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2、世界各国的理念和实践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
美国Leabharlann 德国中国日本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美国西雅图市High Point 社区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
➢ 0.5年一遇24小时降雨产生的径流量零外排; ➢ 末端调蓄塘出水口的设计满足2年、25年和100年一遇设计暴雨安全排放; ➢ 社区不透水面积率由65%降为60%。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
德国汉诺威康斯柏格(Kronsberg)城区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
设计理念 排水和防洪统一,建设外围排水系统 设计标准 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为5~10年,道路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实施方案
张辰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2015-06-10
主要内容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经验 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三、南宁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1、主要理念介绍
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2)径流峰值控制目标:
➢ 为保障城市安全,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区域,城市雨水管渠和泵站的 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仍然应当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中的相关标准执行。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
设计理念 基于分散式雨水管理的理念。 设计标准 居民区采用2-5年重现期,地下建筑
(包括地下室)采用10年一遇重现期。
工程技术 源头上采用雨水利用设施,如绿色屋
➢ 设计:对适宜建设绿地的屋顶全部建成绿色屋顶;对不宜建设绿地的屋顶, 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径除去前期径流和过滤后引入地面蓄水池,构 造水景观,调蓄水量约为21000吨。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标准为1~10年。
工程技术 建设分流制下水管道系统、渗流设施以及
雨水调蓄设施和管道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日本透水性路面
东京都,已有8.3%的人行道采用透水性路面; 宜铺设在停车场、人行道或交通量较少的地段,以减少堵塞。
顶技术;建立各种形式的雨水调蓄池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一、国外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经验
柏林坡斯坦广场(Potsdamer Platz)
➢ 要求:坡斯坦广场是欧洲最大的商业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要求建成后既 不能增长地下水的补给量,也不能增加雨水排放量。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1、主要理念介绍
(1)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I区 (85% ≤α≤ 90%) II区 (80% ≤ α≤85%) III区 (75% ≤ α≤85%) IV区 (70% ≤α≤85%) V区 (60% ≤α≤85%)
2、主要技术介绍
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1)主要措施:
➢ 广义来讲,低影响开发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将有限的 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的力量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