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
导学案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实现再创造的(利器)教具。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一、导学案的编制
(一)导学案的制作流程
导学案编写流程:主备人先行自主备课——备课组集体研备——主备人再备——备课组长检查、印发——个人课前再备。每周集体备课时,组内成员集体备课,研究商讨主备人所备的下一周的导学案,并且分配接下去一周的备课任务。修改后交给主备人,主备人再次进行修改、整理后交给备课组长签字后送油印室印刷(没有备课组长的签名,油印室不予印刷)。
具体流程为:
1.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任务分配给本组内各位教师。
2.主备人根据备课组要求独立备课。
3.主备人备好所承担任务的课,按学校统一格式,制作导学案。并在集体备课前一天发给该备课组内每一位老师。
4.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并完成导学案。
5.备课组按规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研讨。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提供修改意见,主备人做好记录。所有教师各抒己见,讨论后,确定导学案的每一各环节。备课组活动一定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定内容。
6.主备人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结果修改导学案,形成规范的导学案。
7.把关人审核导学案并签字。
8.交油印室印刷。
9.分发给任课教师。
10.任课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科任教师以导学案为蓝本,根据本班学情及自身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案。此教案要求有较强的课堂执行性,能一定程度反映教师课堂的组织、发动、引导、点拨、归纳、板书等行动策略设计。
(二)导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1.容量要求,8开纸,页边距上下为2厘米,左右为1.5厘米.页眉页脚为小五号,正文为5号宋体。填写编号时,要符合要求,如第四章的第六课时的编号为0406.正面导学,作业全部放在背面(此作业非课下作业,而是在课前或课上完成的,提高课堂内学生的训练效果)。导学案的电子稿要以科目和编号命名,例如:数学0203(数学,第二章第三节)
2.页眉页脚部分
页眉部分要注明课型、学校、年级、时间;要留出编制人、把关人、包科领导签字的地方。例如:南京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初一生物导学案编号0201编制人:孙*马*把关人:包科领导_时间:2012.9.9
页脚部分可以写一句总结本学科重难点知识的语句。例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也可以是激励、警示学生的语句。
3.知识问题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过程,要根据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设计问题,问题要求明确且问题坡度较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的过程。
4.问题层次化。
问题设计分为A、B、C、三个层次(A为识记题,B为理解题,C为应用拓展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的设计顺序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螺旋上升的逻辑关系。
4.联系生活:
(1)源于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有效学习的基础,选取学生熟知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参与。(2)高于生活:从琐碎、具体的生活中概括出共性的学科理论。
(3)回归生活:用学科理论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5.具体要求:
(1)“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2)“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3)“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4)“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测);
(5)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6)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首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提高方法、知识运用的技能,形成优良的思维模
式、自主能力为根本目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导学案在设计教师教的同时,更要突出学生学的内容,教师在教法中要融合学法指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2.探究性原则。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成为学生学习的梯子、台阶。并且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导学性原则。
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以导激趣,学生乐学;以导引学,学生会学;以导引思,合作探究;以导引练,创新实践;以导达标,能力提高。
4.梯度性原则。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5.趣味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做到乐学才能真正善学,学生依据导学案来学习,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多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多与学生感兴趣的点相联系。
6.能力立意原则。
注重能力立意,设置的环节和问题、使用的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导学案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学会运用的概念、公式、要点等;
能力目标:需要学生提升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含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
要求:
①学习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②主要指知识目标。
③要用“记住、理解、会、能够、基本掌握”等词表述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2.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考纲,确定重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使用说明。
把本节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本节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学法指导,或对某一环节的设置、某一问题的深入进行提醒。所有这些,预习指导时,要向学生说明清楚。例如:【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先精读一遍教材P 62—P 64,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案中的问题二次阅读教材并解答,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课本或导学案上,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3.预习后,,A 层同学结合探究案进行探究、尝试应用,B 层力争完成探究点的研究,C 层同学力争完成例1、例2、例3。
4.自主学习。主要是解决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课本、查资料就能掌握的内容。
自主学习部分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案,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为课堂的高效学习做好准备。
要求:
①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系统回忆所学知识。
②课前学生及时上交,教师及时批改学科组长的导学案,然后安排学科组长在课前批改各小组的导学案。
③教师对各小组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并记入各小组考核成绩。
④课堂中安排各小组进行小展示,开展帮助型合作,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
⑤教师及时巡回检查答疑,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解。
⑥教师对各小组交流情况进行评价,并记入各小组考核成绩。
⑦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5.合作探究。主要是解决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核心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规律方法的总结与提升。主要引导学生研究、讨论、总结、归纳,下面几点要设计到位:
①题目设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少设计或不设计,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不设计;多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
②注重思维量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