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_大学语文共33页文档
《春江花月夜》_大学语文
![《春江花月夜》_大学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aa75322f60ddccdb38a009.png)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掉了春天,也流掉了游子思妇的青春和幸福。
1.如何理解诗中春江月色和相思离别之间的关系?
欣赏和赞美 春江花月(夜) 那样迷人的景色 (赏春、爱春);
抒写漂泊在 外的游子与闺中 妻子的相思之情 (惜春、伤春) 。
诗歌意象:自然美景的份量超过了离别情感。
层次划分:对月亮的描绘都是贯串 始终的,而相思离别之情只是其中的一 个组成部分。 全诗感情发展的因果关系:相思离别的 感情是由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色引起的,而相 思又反过来表现了春光的拨动人心。
春江花月夜
• • • • • • • •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 • • •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光涤荡了世间的五光十色, 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 只有皎洁的月光存在。
视线由远而近,由大而小, 最后凝结在一轮孤月上。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种由自然之谜生出的 感伤,接下去演变为诗人对 于人生、自然的感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谁家”、 “何处”二句互文见义,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 致。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优秀课件精选全文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优秀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9f3b6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6.png)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3)游子思归 大意: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 昨夜闲潭梦落花, 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 可怜春半不还家。 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春 江水流春去欲尽, 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 江潭落月复西斜。 下,如今又西斜。斜月慢慢下沉, 斜月沉沉藏海雾, 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 碣石潇湘无限路。 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乘 不知乘月几人归, 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 落月摇情满江树。 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鱼龙潜跃水成文。耀着您。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
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
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
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2)思妇怀人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2、诗人为何不直 写自己思念对方, 而写思妇对他的想 念呢?这是一种什 么写法?作者如何 表现思妇的思念?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如何 表现思妇的思念?
玉户帘中卷不去,大意: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 捣此衣时砧 相上望不拂相还闻来,。应的捣该闺衣照房石耀中上着的拂离门去人帘月的卷光梳 不 但妆 去 它台 月 又。 光 来美 , 了好 在 。 愿逐月华流照君。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 鸿雁长飞光不度,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
月:引发对人生人生哲理的思考, 代表永恒宇宙。
第二课时
张若虚
理清思路:这一部分是总分结构,将其划 分出来,并概括内容。
明确:1.“白云……明月楼?”总写游子思妇的 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2.从“可怜……水成文”写思妇怀人。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d967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9.png)
诗人借助“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等诗句,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相思 之苦。
2024/1/24
诗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等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离别与相思 情感。
12
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
诗人通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问句,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 无奈。
18
05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
2024/1/24
19
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
春江月夜的景色描绘
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春江、 花林、明月、江水等自然元素巧妙地 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 春江月夜图。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将自己的离 情别绪、人生感慨融入其中,使得诗 歌的意境更为深远,给读者留下极大 的想象空间。
2024/1/24
以春江、花、月、夜 为背景,描绘了美景 和离情别绪
4
《春江花月夜》创作背景
唐代盛世,文化繁荣,诗歌创作 达到巅峰
作者在春江畔赏月,触景生情, 创作了这首长篇歌行诗
诗中融入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 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2024/1/24
5
诗歌主题与意义
主题
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绘了美景和离情别绪,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24
朗诵技巧分享
声音控制
讲解如何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变化
。
2024/1/24
气息运用
指导如何调整呼吸,使朗诵更具表 现力和感染力。
肢体语言
探讨如何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等辅助手段,增强朗诵的艺术效果 。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7220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3.png)
深厚。
意
全 • 景物描写的主体
象
小 结
诗 • 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灵 • 哲理思考的凭借
魂 • 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春 月下之景 江 花 月下之理 月 夜 月下之情
全诗小结
月色清凉 月色朦胧
画意
春江花月图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哲理
月下沉思图
诗情
思妇怀远图 游子思归图
感情基调 哀而不伤
月与人可亲不可近,恋人对月海 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 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 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 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 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 诗人为何如何钟情于月亮呢?或许, 他们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 方可以看到同样的月亮,觉得月亮可 以超越时空,所谓“天涯共此时”, 就是这个道理。
“生”具有欣欣向荣的灵性、 活力,明月与潮共生,本身皎洁 ,又兼有大海的磅礴气势,赋予 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凸 现了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极富 动感,有声(水)有色(月) ,景象壮 观,幽美邈远。
“生”后才能有下 一句月光闪耀千万里 远,又有哪一处春江 不在明月的朗照之 中?!呈现了万里阔 大的时空,同时,眼 界之大,胸襟之大, 有一种俯仰天地的宇 宙观。
何 滟海春 处 滟上江 春 随明潮 江 波月水 无 千共连 月 万潮海 明 里生平 。 ,。,
在江面上的一轮孤月,面对 江天一色的辽阔之境,产生了江 阔似海的感觉。海在这里是虚指, 增添了全诗恢弘的意境。
景
中
之 月
2、为什么用“生”不用“升”?
何 滟海春 处 滟上江 春 随明潮 江 波月水 无 千共连 月 万潮海 明 里生平 。 ,。,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https://img.taocdn.com/s3/m/2981e05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c.png)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导语:《春江花月夜》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文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8cc7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3.png)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文《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该诗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
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望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只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浦上:水边。
《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夜》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3f56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8.png)
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空 间 意 象
时 间 意 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情 感 意 象
【课后思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盛唐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是 历来为人们广泛传颂的上乘之作,试与本 诗对照,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远,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 江 花 月 夜 张若虚
- .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古今评说】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学习要点】 1. 流畅诵读,感悟诗歌。 2. 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景、 情、理的完美融合。 3. 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 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情感美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大学语文-春江花月夜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大学语文-春江花月夜](https://img.taocdn.com/s3/m/fa9ff63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6.png)
绪 壹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请在此第处二添部分加标题
接下来的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
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
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④末两句: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
望得个好梦。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
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谢
谢
月出皎兮①, 佼人僚兮②。 诗序》认为是讽刺陈国统治者“好色”,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
舒窈纠兮③, 劳心悄兮④。 悦而相念之辞”。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描绘“陈国统治者,杀害了一位
英俊人物”。现在多认为是月下相思的爱情诗。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⑤。
②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同“嫽”,娇美。
花、月、夜进行描绘。一方面,诗人以月亮之初升到坠落为行文的外在线索,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 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统 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 二、柔情似水,淡愁如烟
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写游子思妇当此良辰美景却天各一方的离别相思。李泽厚说,“这诗是有憧憬 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彷徨和悲伤。所以,尽管悲 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美的历程》)由于诗中并未涉 及具体的现实人事内容,因而其对离别的哀愁伤感显得宽泛而轻淡;但诗对相思的描绘渲染,却因自然背景的 幽美和作者笔致的柔婉,显得真切缠绵,如三月丝雨沁人心扉。 三、 语言优美自然,韵律婉转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462d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f.png)
注释
对诗歌中的难词、生僻字进行注释和解释,帮助学生疏通文意,更好地理解诗 歌内容。
2024/1/24
9
诗歌意境描绘与审美体验
意境描绘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 春江、花林、明月等诗歌中的意象, 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 景。
审美体验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情感、语言 等方面进行审美体验,感受诗歌的美 感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和审美能力。
2024/1/24
抒发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情景 兼融,韵味深长。
16
人生哲理思考
情景兼融,哲理深邃,深刻反映 了社会离乱、人生短暂、宇宙无
穷等哲理。
2024/1/24
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 作者对人生的追求和留恋,以及 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采用了离情别绪、人生感慨 、宇宙意识等题材,将诗情、画 意、哲理融为一体,情景交融,
2024/1/24
21
跨文化背景下诗歌传播和影响
《春江花月夜》在东亚文 化圈的影响
作为一首经典的唐诗,《春江花月夜》在东 亚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有着 广泛的影响。可以探究该诗在这些国家的传 播历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以及对该地 歌的比较
2024/1/24
问题二
诗人通过《春江花月夜》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主题 ?你如何理解这些情感和 主题?
问题三
请分析《春江花月夜》中 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24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2024/1/24
01
分享一
在阅读《春江花月夜》时,我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将春江、花、月、夜等自然元素描绘得栩栩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及解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245b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a.png)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②,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③,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④,月照花林皆似霰⑤。
空里流霜不觉飞⑥,汀上白沙看不见⑦。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⑧。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⑨,青枫浦上不胜愁⑩。
谁家今夜扁舟子(11)?何处相思明月楼(1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13),捣衣砧上拂还来(14)。
此时相望不相闻(15),愿逐月华流照君(16)。
鸿雁长飞光不度(17),鱼龙潜跃水成文(18)。
昨夜闲潭梦落花(19),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20)。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21)。
〔注释〕①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旧题。
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制。
此篇为张若虚拟题而作。
②江,指长江。
③滟(yan雁)滟,水波相连的样子。
④芳甸,花草丛生的原野。
⑤霰(xian宪),雪珠。
⑥空里流霜,形容月光从空中流泻下来。
⑦汀,水边平地。
这句是说,月照沙汀如同盖上了一层霜,分辨不清白沙与月色了。
⑧皎皎,光明的样子。
⑨悠悠,这里形容白云飘行的样子。
⑩青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县,这里是泛指分别的地点。
浦,大水有口别通。
(11)扁(pian偏)舟,小船。
扁舟子,指漂流在外的人。
(12)明月楼,明月照耀下的楼,指思妇住的楼。
(13)玉户,指闺中。
卷不去,帘可卷起,月光却卷不去。
(14)砧(zhen真),捶、捣衣服时下面的垫具。
(15)闻,听到音讯。
(16)逐,随。
月华,月光。
君,指在外的丈夫。
(17)长飞,远飞。
光不度,飞不出月光。
(18)鱼龙潜跃,鱼在水底翻腾。
文,同“纹”,指水面波纹。
(19)闲潭梦落花,梦见花落闲潭。
(20)碣石,山名,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南,已沉入海中。
《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
![《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7908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f.png)
明月
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 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 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 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 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 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 中有为的斗志。
当然,月还是的愁绪、爱情的代表意象。
此外“月”还有以下象征意义:
为三大层次。
(一) 整体感知,划分层次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17——36)
写景 说理 抒情
(二)思与议 (重在能抓住意象进行想象和联 想,展现意境,体悟情感)
【第一部分 景 物 美】
1、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 给这幅图画命名。 • 2、赏析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 共潮生” 。 • 3、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雁由人们日常生活的“伙伴”,进而成为诗歌的托情意 象,但没有“鸿雁传书”的影子。《楚辞》有4篇写到雁, 屈原的《思美人》中有一句:“因归鸟而致辞兮,羌宿 高而难当”。洪兴祖注曰:“思附鸿雁,达中情也”。 虽然,屈原自己并没有点明这只“传情”的“归鸟”就 是鸿雁,虽然这只归鸟传达的也只是“情”,但是这已 经足以启发后来者的思绪,距“鸿雁传书”不远了。
1、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 怎么样的遐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 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哲理美
2、赏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 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年年望相似”。
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 流水。”这句话在诗中有何作用?
2、赏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大学语文春江花月夜
![大学语文春江花月夜](https://img.taocdn.com/s3/m/e810d69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a.png)
•
第三个部分,即写月下闺思。起句很特别。白云
它不是实写,是一个象征,是用白云漂泊不定,寓意游
子的远去。白云一下子就将视野从天上过渡到人间。
• 青枫浦就是思妇送别游子的地方,青枫浦本来就很有诗
意,古典诗词中的的码头,总是承载太多的情思。此刻,
游子远行而去,只留孤独的思妇愁闷不堪,朝向远去的
方向深情望去,久久不肯离开。
• 这两句渲染了月照大地阔大的气象。 • 万里江波熠熠生辉,无不笼罩在月华之中。滟滟原来
是指江波的颜色,这里其实暗写明月的皎洁。何处春江无 月明,其实恰恰是处处有明月,这里采用反问的句式,把 月照大地春回人间阔大气象表现出来了。这种一种衡跨千 万里大手笔,呈现的是一片广阔辽远,壮丽灵动的月景。
• 前两句,用虚笔写远景,阔大的春、江、月、夜之景, 这两句则是则是用实笔写近景,突出五景之中的花。月下花 林“皆似霰”,这最让读者醉心,花林像银粉一样。当然这里 需要注意的是,皆似霰,并不是指很绚烂的色彩,而是只有 一个颜色,即像霰一样银白色。纵然当时此地春花烂漫,五 彩缤纷,但是在明月映照下,此刻只有一种色彩,是如此的 澄澈和朦胧。
• 《春江花月夜》中反复出现这种问句,它本身就非常美 妙,耐人寻味。它一方面开启读者的思维,另一方面又把笔 触宕开,以虚笔来把情思挥洒的更远更自在。前面的“何处”、 “何人”、“何年”,启示一种深邃的哲理,这里“谁家”“何处”, 就是家家处处,明月之夜,游子乘舟远去,思妇独留在闺, 人间处处有离别,处处是相思。把人间的普遍的离情,别后 的愁思都描绘出来了。
的起源和探寻真谛的时候,多会以悲观结论而作终。毕竟
在寻常人的观念里,比之于宇宙之无穷敻大,人的生命就
愈加渺小脆弱。
•
对人生的生命的乐观。诚然明月从一开始照向
《春江花月夜》-大学语文
![《春江花月夜》-大学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7e80e4bb4cf7ec4afed068.png)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王闿运《湘绮楼说诗》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 》 一诗 “孤篇压全唐 “、 “盛唐 第一诗” ”春风第一 花” 、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孤篇压全唐”
• “捣衣”和“砧声” • 关心家人冷暖, 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 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 的意象之一: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
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 年游》)
长亭
二)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 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庚信《哀江 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 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写的景象是( A.月初升时B.月高悬时C.月西斜时D.月落时
)
A.月初升时
哪一句写明月高悬、西斜和落月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 树
线索:
月出—月悬—月斜—月落
“月”是全诗的灵魂: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鸿雁
闻 雁 韦应物
的意象
1.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 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 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 浓浓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