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童话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中童话的教学
一、童话教学内涵
1、童话的含义
“童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
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
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
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2、童话的类别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等等。有的童话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总结性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需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3、童话的特征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五彩缤纷的幻想是童话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也是童话的核心,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和故事,童话可以使用幻想的力量,让我们经常看到的各种各样普通人和现象,显示出非凡的奇异光彩,为儿童展示“奇思妙想的世界”。童话的幻想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甚至所有一切的限制,在虚拟和现实中如魔法仙境般自由活动,童话的幻想无所顾忌,可以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可以随意变换自己的身份角色,可以死里复活,可以永垂不朽,甚至昆虫、鱼、鸟、动物都可以像人一样有感情有
思想……所有这些,在我们现实世界是不会发生的。但事实上,童话故事是基于“幻想”一方面,基于“真实”的另一方面,给儿童充满诱惑的精彩故事,丰富
他们的想象力。
童话还有另外三个特征,是具有夸张性、拟人性和象征性。如果我们说幻想是
童话的灵魂,那么夸张就是童话的血肉,它使童话故事更加的丰满。没有血肉,灵魂无以附丽;没有夸张,幻想则不能得到表现。在童话中,只有当夸张处于最能表
现幻想的时候,它也才具有最大的存在价值。拟人是童话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拟人虽然是将不具备人的动作感情的食物变成和人一样的,但它们
并不能脱离自身的本质属性,正是缘于这一点,使童话故事具有了亦真亦假,有虚有实的创作美感。象征是童话有机构成中不可缺少的外在成分,更是童话内容的运作原动力,童话中各种场景、人物与情节、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一具象来展开,具有
一种潜在的磁场吸引力,进而使整篇作品体现出整体的象征寓意。
4、童话教学的意义
很多教师觉得童话只是让孩子觉得有趣,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进行教学,其实不然,文学童话在人类生活象征和隐喻一些珍贵的价值和可能存在的欺诈、践踏,告诉儿童一些不好的攻击性行为,同时教会孩子处理类似于这些邪恶情况。当孩子听或者读童话故事,将获得这些教训在无意识层面,这些教训将深埋在孩子心灵。遇见类似情况时,这些教训将自动在无意识层面促使孩子如何反应,所以会让孩子们(甚至长大后)获得收益。这些无意识的受益可能产生意识层面有意识的价值判断和道德知识。
而科学童话则把科学知识和童话构思结合起来,把科学的理性概念化为感性
形象,既可以普及科学知识,又通过童话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启迪少年
儿童的智慧。像人教版课文中选入的《小松鼠找花生》让孩子知道花生果实长在
地里而不是树上;《棉花姑娘》告诉孩子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
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小蝌蚪找妈妈》叙述了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小
壁虎借尾巴》让孩子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
巴有再生的特点。等等这些科学童话,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一些科学
知识和生活常识。
事实上,儿童是非常喜爱童话的,我们会发现不光书本上的童话故事他们喜欢,一些童话故事的影视作品同样深得他们喜爱,我们成人可能觉得幼稚无厘头的东西,但是他们反反复复的看还是那样的激情,通过这些故事他们将自己的爱、恨、焦虑、担忧、内疚、善良等等投影合并在童话身上。让童话故事与感情帮助他们获得智慧,同时帮助他们看到希望。在安徒生童话《丑小鸭》中,丑小鸭那种不屈不折的精神,影响着几代人,给予人们太多的人生感悟。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的目标,在自信、拼搏中,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那么困难也不在是困难了。
二、童话教学现状反思
1、强调工具性,忽略人文性
在多年“双基”影响下,中国的语文教育更注重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把语言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主要手段。在所有的童话课文教学中都进行“语言与文字的训练”,达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童话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风娃娃》教学重点是: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酸的和甜的》教学重点同样是: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无一例外所有童话教学重点都落到认字、写字上,导致教师课堂教学对字词过分关注,而对课文匆匆而过。强调“双基”使得童话教学注重工具性,而忽视掉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功能不同的作品的不同教学方法,在以分数为主要评估手段的教育时代,童话教学被功利主义取代其人文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取而代之是教学目标单一,教学要求统一,注重基本技能,忽略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忽视学生学习的千差万别,对童话都有独特的体会感受,不同的理解表达,忽视了人文精神。
事实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和谐的融入在同一个载体中,语文的人文性是载体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文化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思想,进行思想的熏陶,是语文的精髓所在;语文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