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自然地理资料库

合集下载

庐山的介绍资料

庐山的介绍资料

庐山的介绍资料一、庐山的地理位置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北纬29°16′,东经115°57′,总面积为485.24平方千米。

庐山北临长江,南濒鄱阳湖,地理位置优越,景色秀丽。

二、庐山的历史文化1. 丰富的历史传承庐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

早在东汉时期,庐山就被人们称为“天下名山”。

在历史上,庐山曾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也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许多文人墨客在庐山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书法和绘画,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2. 名胜古迹众多庐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点而闻名。

这里有险峻的峰岭、清澈的湖泊、瀑布和溪流,山青水秀,景色宜人。

著名的景点包括:庐山大峡谷、花岗岭瀑布、三清山、白鹿洞书院等,这些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3. 深厚的宗教氛围庐山是中国的道教圣地之一,这里有许多道教庙宇和宗教活动。

主要的道教庙宇有:龙门山天台宗庙、西林寺等。

庐山还是佛教圣地,这里有许多佛教寺庙和禅修中心,吸引了不少信徒前来参拜。

三、庐山的自然风光1. 山水秀丽庐山是一座以峰岭和山谷为主的山脉,海拔高度在500米至1,474.6米之间。

山上植被茂盛,四季花香弥漫,特别是春季,桃花、杜鹃花等各种花卉竞相绽放,令人陶醉。

庐山的山水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2. 清新的空气庐山地处偏远,远离城市的喧嚣,空气清新怡人。

许多人来到庐山是为了避暑、疗养和修身养性,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宁静环境。

在炎炎夏日,庐山的凉爽气候成为人们避暑胜地。

3. 奇峰异石庐山有许多著名的奇峰异石,如花岗岭、步仙岩、五老峰等。

这些独特的地质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站在庐山的山顶,远眺四周,可以看到壮观的奇峰和绵延起伏的山脉,令人震撼。

四、庐山的旅游资源1. 丰富的景点庐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

除了上述提到的名胜古迹外,还有:庐山石门山、游龙山、金丝峡等。

庐山自然地理学实习

庐山自然地理学实习

庐山自然地理学实习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 2012年9月9日至2012年9月14日实习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生:理工系地理科学专业目录序言实习路线第1部分庐山的概况第2部分庐山的地质地貌第3部分庐山的水文及水资源利用第4部分庐山的土壤第5部分庐山的植被序言实习路线D1:河南信阳——>江西九江地区—>上庐山;D2:宾馆—>花径(如琴湖)—>锦绣谷(植物观测)—>仙人洞(地质观测)—>御碑亭—>天池寺、大天池(水文观测)—>龙首崖;D3:牯岭街—>柏树路(爬女儿城)—>汉口峡(河流袭夺)—>大月山水库(土壤观测)—>老虎峡—>桥(冰川地貌讨论)—>毛泽东旧居—>如林大桥(河流袭夺)—>黄龙寺—>三宝寺(植物、土壤观测)—>乌龙潭、黄龙谭瀑布—>庐山水库(水资源利用)D4:五老峰——三叠泉(断层)D5:上午庐山植物园,下午庐山东谷别墅区然后下庐山—>九江市区—>河南信阳第1部分庐山的概况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115°52'E—116°08'E,29°26'N—29°41'N,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

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第2部分庐山的地质地貌一、地质基础(一)大地构造单元庐山位于江南台背斜与下扬子江准褶皱带之间,具有两者的部分特征。

庐山与黄山对比分析

庐山与黄山对比分析

庐山与黄山对比分析姓名班级学号时间引言庐山与黄山作为屹立于中国中东部地区的两座名山,因具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为众多游客所向往,是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

以往对于这两座山各个方面的比较有很多,以下我将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对庐山与黄山进行对比分析。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东临鄱阳湖,北濒长江,又称匡山,或匡庐,地处东经115º30′~116º20′,北纬29º20′~29º50′。

庐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

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纬30°1',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有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也包含多种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

小结:庐山与黄山都处于中亚热带北部季风区,基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带,基带土壤为红壤、黄壤,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二、交通1、景区外部交通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庐山区内,紧邻南昌、九江等城市,水、陆、空交通均十分发达:最近的庐山机场位于九江县内,距市区33公里,距庐山南山门9.8公里;庐山周围有九江站、庐山站、南昌站等铁路始终点站;从九江长途汽车站到庐山大巴车费15元,约1小时;自驾去庐山亦是选择之一,可先到九江,然后由庐山北门入庐山风景区。

黄山位于黄山市黄山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黄山市对外交通非常便利:黄山市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市区内还有一个火车站,与安徽省内外铁路网串联;黄山有两个汽车站,公路交通便利;黄山的北面是长江,走水路也可抵达黄山;黄山市内有公交车和出租车。

庐山植被特点与垂直分布

庐山植被特点与垂直分布

庐山植被特点与垂直分布摘要本文通过在庐山内实习观察观察庐山植被和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分析了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主要包括植被的类型、分布情况、和受气候和土壤垂直分布条件下形成的植被垂直带谱,具体将庐山自下而上分为:1)600 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2)400 m-900 m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3)800 m-1200 m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和灌木丛;4)1100 m以上为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次生灌木丛和次生草丛。

关键词庐山;植被垂直带谱;植被类型;垂直气候带;土壤垂直带谱1 庐山自然地理环境概述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包括庐山风景区、九江及庐山南麓星子县的大部,位于东经115°52′-116°10′与北纬29°24′-29°46′之间,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庐山在地势上属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北至长江,南至星子县,东至鄱阳湖东岸,西至瑞昌县,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长约25 km,宽约10 km。

庐山是一座中山,平均海拔1000 m以上,最高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 m,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山上与山下处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庐山在气候上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四季分明,具鲜明的季风气候特征。

水气充足,雨量丰沛,云雾弥漫,每年7至9月平均温度16.9℃,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冬季最低气温低至-16.8℃;庐山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气流,多为偏南风,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以偏北气流为主,盛行偏北风。

夏短、冬长、春长于秋,年平均降水量1833.6 mm,雨日年平均167.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

2 庐山的植物概况虽然人类的活动对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庐山的植被资源依然非常丰富,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据统计,庐山植被种类有2000多种,1000多属,其中维管束植物计有210科,735属,170种;种子植物175科,661属,1 517种;蕨类植物35科,73属,149种。

《庐山记》知识点归纳

《庐山记》知识点归纳

《庐山记》知识点归纳
\[庐山记\]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总结了《庐山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背景介绍
《庐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以作者自己游览庐山的经历为基础,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美景的赞美之情。

庐山的地理环境
- 庐山位于江西省鄱阳湖的北岸,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 庐山的主峰为五云山,峰峦叠嶂,峰高谷深,景色秀丽。

- 庐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适合旅游。

庐山的自然景观
- 庐山有丰富的植被,植被类型多样,包括森林、草甸、湖泊等。

- 庐山的水域景色优美,有著名的五里太清(五里湖)和金沙湖。

- 庐山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花岗岩石刻群、白鹿洞书院等。

庐山的人文景观
- 庐山曾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
古名篇。

- 庐山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资源。

- 庐山还有许多寺庙和道观,是和的重要圣地。

文章的意境和主旨
- 《庐山记》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
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 通过庐山的描写,作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无限
魅力。

- 作者通过描写庐山的美景,抒发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希望本文档对您了解《庐山记》有所帮助。

庐山月照松林自然地理特征

庐山月照松林自然地理特征

庐山月照松林自然地理特征
庐山月照松林是庐山风景区中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庐山牯岭街东北方向,距离牯岭街约 5 公里。

该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而著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庐山月照松林位于庐山断层带上,附近有多条断层交汇。

因此,该区域地形复杂,山峦起伏,峡谷深邃,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

2. 植被:庐山月照松林区域属于庐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种类繁多。

该区域以松树为主,此外,还有杉树、柏树等常绿阔叶树。

3. 气候:庐山月照松林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 15-18°C 左右。

4. 水文:庐山月照松林区域有多条河流交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庐山市的母亲河——庐江。

庐江起源于庐山西部,流经庐山市区,最终注入鄱阳湖。

综上所述,庐山月照松林自然地理特征独特,以山峦起伏、峡谷深邃、常绿阔叶树为主,同时有着独特的水文和气候环境。

该景点是庐山风景区中最为重要的景点之一,也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庐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庐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庐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一]、庐山概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庐山相对湿度大,达78%;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因而终年云雾弥漫,难见庐山真面目。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庐山,坐落于中国中部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10分,北纬29度25分--29度27分之间,面积约302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东接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南襟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交通便利,水路西行可至武汉,东可达南京,上海,东有公路,可至黄山,九华山风景区。

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庐山四周悬崖峭壁,是一个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垒型中山,山麓低山丘岗起伏重叠,江河湖泊环绕其间,构成一副美丽的自然画卷。

[二]、实习概况2.实习时间和地点:2009年9月18日至2009年9月23日中国江西省庐山3.实习学生: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1) 班吴立章4.实习线路:9月18日:池州14:00—九江火车站16:30—庐山牯岭正街匡城宾馆6:209月19日:牯岭匡城宾馆—汉口峡—大月山—空军雷达站—含鄱口9月20日:牯岭匡城宾馆—月照松林—毛泽东旧居—芦林大桥—回龙路—黄龙寺—黄龙潭9月21日:牯岭匡城宾馆—五老峰9月22日:牯岭匡城宾馆—西谷—虎背林—花径—如琴湖—仙人洞—龙首崖9月23日:上午: 牯岭匡城宾馆—街心公园—望江亭—诺那塔院下午:牯岭匡城宾馆—九江站—池州站—池州学院[三]、庐山地质地貌实习部分主要实习地点: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校场谷地;含鄱口;颅林大桥;黄龙潭;龙首崖;五老峰;街心公园;大天池;小天二、构造地貌类型:[五]、庐山土壤实习部分主要实习地点:大校场;大月山公路旁;回龙路等[六]、庐山植物实习部分一、植物概况:略。

庐山的资料简介500字

庐山的资料简介500字

庐山的资料简介500字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西北部,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景区之一,享有“天下名山”和“中国名山第一”之称。

以下是针对庐山的资料简介:1.地理特征: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总面积为116.3平方公里。

庐山主峰海拔1474.2米,山势雄峻,由主山和莲花山、花石峰、金顶、五老峰等组成。

庐山地处具有地貌、生态、地质等不同类型自然景观交汇的地区,有丰富的物种和地质资源。

庐山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温宜人。

2.历史文化:庐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中国的文化圣地和人文胜地。

自古以来,庐山就是各朝名士、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如唐代李白《庐山谣》、宋代苏轼《赤壁怀古》、明朝唐寅《题破山寺后禅院》等名篇遗墨,均为庐山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外,庐山还是庐山会议召开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曾在此传达了执政方针和“心中有民”、“群众路线”的指示。

3.景点和景观:庐山是一个集名胜古迹、文化名胜、山水风光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拥有众多的景点和景观。

其中著名的景点包括庐山三大胜景:“江心源”、“翠微云海”、“彩虹瀑布”以及“五老峰”、“琼岛仙境”、“猴儿山”、“花石峰”等。

庐山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如广场山显通宫、双林寺、白鹭洲庙、古栈道等,其中以庐山佛教文化古迹最为丰富。

此外,庐山还有许多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如庐山“七一”识山节、紫极宫二郎节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4.生态保护:庐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中国36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之一,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珍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近年来,庐山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在净化周边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外,庐山还实施了一系列绿色游览、生态环保等措施,以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同时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庐山月照松林自然地理特征(一)

庐山月照松林自然地理特征(一)

庐山月照松林自然地理特征(一)庐山月照松林自然地理特征简介庐山月照松林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是中国的五大名松之一,也是庐山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庐山月照松林以其壮美的景色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参观。

地理位置庐山月照松林位于庐山区东南部的长江南岸,距离九江市中心约10公里,由悬崖峭壁、重峦叠嶂、绝顶高峰、岩石奇峰、峡谷清溪、松林狭道等自然景观构成。

自然景观庐山月照松林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壮美的景色,看点众多,其中包括:•月照峰:庐山月照松林的最高峰,海拔1474米,峰顶上的石阶曲径通幽,山顶上有一块平坦的开阔地,可以俯瞰庐山全貌及长江三峡。

•会仙岭:岭上云雾缭绕,奇松异石,仙气升腾,因此得名会仙岭。

•虎头岩:脚踏岩石,仰视虎头,惟妙惟肖,形似极了真正的猛虎。

•丁公桥:位于月照峰下方的一座桥,是跨越两个山峰之间的峡谷,构造非常奇特,给人以非常震撼的美感。

•松林小径:庐山月照松林的松林密布,小道穿梭在茂密的松林之中,景色宜人,非常适合漫步。

地质特征庐山月照松林所处的地区属于岩溶地貌,整个区域横跨庐山三大岩区之一的虎头岩。

在地质学上,月照松林为山地岩溶峰丛地貌,地层主要以太古纪的变质岩为主,其中包括片麻岩、千枚岩等。

总结庐山月照松林是一处拥有独特自然地理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它的雄伟壮丽和独特的地质特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是一个非常适合亲近自然和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生态环境庐山月照松林的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植被群落。

在松林中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松树,形态优美,有的树龄已经超过千年,是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

此外,庐山月照松林中还分布着许多野生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豹猫、麻雀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体验。

旅游资源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庐山月照松林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

游客可以体验到的旅游项目包括:观光、登山、徒步、露营、野外探险和水上运动等。

庐山月照松林也是一个非常适合放松和休闲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远离城市的喧嚣。

庐山

庐山

第一章庐山地区地理概况1. 地理位置2. 气象条件1 3. 水文条件1 4. 植被土壤1 5.地质地貌1 6. 人文环境第二章气象气候1 .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2.山地气候特征及九江星子的比较3.气候观测数据的分析第三章地质1.庐山地区地层及岩石特征2.庐山地区地质构造特征3.庐山地史演化简析4.庐山地区地貌类型及特征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

5.庐山地区地貌发育规律6.冰川地貌问题讨论第四章植被1.庐山地区植被概况及垂直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主要代表种群类型)2.植被演替及演替顶级群落、植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3.对庐山地区植被开发利用或保护的看法(自然或人工)第五章土壤1.庐山地区土壤类型与分布规律2.各种土壤类型的特征及发生发展过程3.山地土壤地带性土壤对比分析及土壤改良设想第六章水文1.庐山水文基本特征2.庐山水环境状况简析3.庐山水资源供需分析第七章地理环境综合分析黄龙寺结束语前言本次实习从2009年8月17日开始,至2009年8月26日结束,历时10天。

实习地点为庐山地区,包括庐山山区、星子县和九江市。

参加的人员包括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07级全体学生以及带队老师、队医等共100人左右。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1)熟悉并掌握野外地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认识庐山地区的地理概况,并对地理学有一个综合的认识;(3)掌握庐山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水文状况、气候状况、人文状况和生态状况;(4)了解与熟悉依据地理现象进行地理思考和编写实习报告的基本方法、内容和过程;(5)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习,获得对主要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地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生态、人文等,运用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次实习是一次广泛系统的地理学教学实习。

第一章实习区概况地理位置庐山地区位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会图1-1 庐山区位图处,“承东启西”,“迎南接北”(图1-1)。

庐山地貌

庐山地貌

1、庐山概况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紧临鄱阳湖和长江,“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海拔1474米,山体面积280平方里,以雄、奇1、庐山概况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紧临鄱阳湖和长江,“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海拔1474米,山体面积280平方里,以雄、奇、险、秀闻名。

1982年国务院批准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冬联合国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另外庐山地区的自然地理结构和地理环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2、庐山的地质概况(一)庐山的形成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

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

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

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

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

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

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喂最高。

下面将列举一些庐山在强烈上升的证据:1、庐山东西两侧的断层崖高峻、陡峭,未遭破坏,只有少数被沟谷切成三角面。

庐山土壤——精选推荐

庐山土壤——精选推荐

庐山土壤1、庐山地貌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

西北濒临一泻千里的长江,东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庐山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垒式断块山,其周围是低矮的丘陵和湖泊,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最高汉阳峰海拔1474m比周围的平原高出大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

另外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2、土壤概括庐山土壤形成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类型多样的土壤。

据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常绿阔叶林的植被条件,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

但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生物、气候依次变化,土壤类型也依次更替,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特征。

另外,许多隐域吐,像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石质土等在庐山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

从庐山的地质基础来看,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使庐山沿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m 的山地,奠定了当前庐山土壤垂直地带性的基础。

另外,庐山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各种类型多样的地貌形态。

这些都是构成了庐山土壤形成的基本条件。

庐山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地垂直分布,因此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由于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并且影响到土壤结构以及保湿和保持养分的性能,所以庐山植物的分布垂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土壤的形成。

庐山地理知识

庐山地理知识

庐山地理知识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庐山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峻,自然景观独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脉之一。

庐山位于庐山区南部,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东经115°52′-116°02′,北纬29°21′-29°45′之间。

庐山北临长江,南接鄱阳湖,东接洪泽湖,西临湘赣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庐山总面积为302.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地面积为170.5平方公里,山脉绵延起伏,最高峰为庐山主峰——天台山,海拔1474.2米。

庐山地势险峻,山脉纵横交错,峰峦叠嶂。

整个山脉由东南向西北延伸,主要由南峰、西峰、北峰、东峰组成。

山脉主要由花岗岩构成,石灰岩也有分布。

庐山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跃,是中国重要的地震带之一。

庐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

山区常年多云雾弥漫,云雾缭绕的景象给庐山增添了神秘而美丽的氛围。

庐山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特色。

春天,山脉披上一层翠绿的衣裳,山谷中百花争艳;夏天,山上凉风习习,成为人们避暑的胜地;秋天,庐山的枫叶变红,美不胜收;冬天,山上银装素裹,美丽如画。

庐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植被繁茂。

山上有多个瀑布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庐山四大瀑布之一的龙虎瀑布,瀑布水势汹涌,声势震撼。

此外,庐山还有许多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如古松、银杏、红豆杉等,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欣赏价值。

庐山还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有众多的野生动物栖息于此。

其中,庐山金丝猴是庐山的特有物种,被誉为“中国猴王”,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此外,庐山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除了自然景观,庐山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庐山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庐山上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庐山书院、白鹿洞书院、庐山大佛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庐山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发展。

庐山还是众多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吸引了许多文化名人的到访。

庐山自然地理实习资料

庐山自然地理实习资料

庐山自然地理实习资料一、地理位置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庐山区内,九江县以东,星子县以西。

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

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

二、地质1.地层遗迹古元古代星子群地层剖面遗迹,主要出露有两处:一是栖贤寺至阮家棚剖面,位于河谷内。

沿途可见星子群各种片岩、变粒岩、石英岩、大理岩。

二是归宗至金轮峰剖面,沿途可见星子群的各种变粒岩、片岩及斜长角闪岩(基性火山熔岩)。

其遗迹不但完整,而且保存自然。

第四纪更新世冰碛泥砾地层遗迹,出露最全,早更新世早期的大排岭冰碛泥砾剖面遗迹就在大排岭南。

早更新世晚期的鄱阳期冰碛泥砾剖面在金定山上,另一处在鄱阳湖边的白龙寺旁。

中更新世大姑期冰碛泥砾剖面遗迹有多处,其中以下青山最为典型。

另外还有冰碛与冰水混杂堆积剖面遗迹两处。

这些遗迹保存自然完整。

2.岩石遗迹庐山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遗迹均有分布,且保存完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庐山东南部观音桥、秀峰、归宗等地见有花岗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星子群中,其同位素年龄为8.47亿年,属新元古代。

东牯山、玉京山、海会、石牛山等地的花岗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星子群中,同位素年龄为1.37亿~1.04亿年,属中生代。

庐山南部谢家山、隘口、塘家湾等地的古、中元古代变质岩中,见有基性岩墙群的出现,同位素年龄为1.36亿年,属中生代。

基性岩墙群是地壳伸展背景下,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的基性岩浆侵入体。

庐山基性岩墙群的出现,是地壳处于拉张伸展应力状态下的标志。

古元古代角闪岩相变质岩遗迹分布较广,老虎潭瀑布、红山洼瀑布两处的绿帘变粒岩最完整而新鲜。

下双剑峰、玉帘泉瀑布、卧龙岗瀑布、醉石几处的变粒岩遗迹保存最完整且有美学观赏价值。

另外还有矽线石片岩、兰晶石片岩等。

有一定美学观赏价值的沉积岩遗迹主要有震旦纪早期的砾岩中的大量紫红色玉燧砾石和奥陶纪晚期紫红色网纹状石灰岩等。

庐山的地理知识

庐山的地理知识

庐山的地理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庐山这座神奇的大山呀!
庐山,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宠儿。

你说它像不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盒子呀,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惊叹的宝贝。

你瞧那山峰,有的高耸入云,像个骄傲的巨人,直挺挺地站在那儿,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有的呢,则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雾后面,若隐若现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这山峰可真是形态各异啊,难道不是吗?
还有那瀑布,哇塞,简直太壮观啦!就像一条白色的巨龙从山上奔腾而下,水花四溅,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每次看到那瀑布,我都在想,这要是能在下面洗个澡,那该多爽呀,哈哈!
庐山的云雾也是一大特色呢。

那云雾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一会儿飘到这儿,一会儿飘到那儿,把整个庐山都笼罩在它的怀抱里。

有时候走在山路上,突然就被云雾包围了,感觉自己就像在仙境里一样,是不是很奇妙呀?
再说说庐山的树林吧,那可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海洋呀。

各种各样的树木在那里生长着,有高大挺拔的松树,有婀娜多姿的柳树,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树呢。

在树林里穿梭,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那感觉,别提有多惬意啦!
庐山还有很多美丽的山谷呢。

那些山谷就像一个个安静的世外桃源,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吵闹。

在山谷里走走,感受着微风拂面,看着四周美丽的景色,心情都会变得格外舒畅。

哎呀呀,庐山的美真是说也说不完呀!真希望大家都能亲自去感受一下庐山的魅力,相信你们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的。

庐山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它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等待着我们去欣赏,去探索。

别犹豫啦,赶紧出发吧!。

庐山在哪个地方集合

庐山在哪个地方集合

庐山在哪个地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中的庐山是一处旅游景点,准确来说,庐山是一片山,路绕且复杂。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庐山在哪里,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

庐山地理位置庐山市,江西省县级市,九江市代管,地处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东与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柴桑区、德安县、共青城市接壤,北与濂溪区(原庐山区)相连,南与永修县湖洲相接。

庐山的传说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大约前十六、十七世纪),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即前四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

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

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

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

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

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

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

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

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

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

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

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

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

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庐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

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

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

“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

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

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

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邬,xiao音肖,邬阳为今都阳县一部分),号越庐君。

庐山龙首崖的地理知识

庐山龙首崖的地理知识

庐山龙首崖的地理知识庐山龙首崖位于中国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内,是庐山著名的景点之一。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处于庐山的北部,位于庐山主峰的北麓,是庐山的北界。

庐山龙首崖是一处陡峭峡谷,悬崖峭壁,气势磅礴。

庐山龙首崖地势高峻,海拔约1400米,峭壁犹如巨龙龙首伸出,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在庐山之巅。

崖壁陡峭,宽约50米,高约150米,直插云霄。

站在崖顶俯瞰,可以饱览庐山壮丽的山水景色,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崖上的悬崖峭壁上长满了茂密的树木,山花烂漫,景色宜人。

庐山龙首崖的地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庐山龙首崖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山势陡峭,是庐山地区典型的山地地貌。

其次,崖壁上的岩石层次分明,岩石质地坚硬,经历了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景观。

再次,庐山龙首崖地处庐山的北部,北面是宽阔的平原,南面是陡峭的山峰,地理位置独特,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

最后,庐山龙首崖地处庐山脉的主峰之一,周围有许多高峰和山谷,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格局,景色壮丽。

庐山龙首崖是一处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地方。

相传在古代,庐山龙首崖曾是庐山山神的居所。

据说,在崖上有一块巨石,形似龙头,因此得名为龙首崖。

据说,龙首崖是庐山的守护神,保佑着庐山的安宁和繁荣。

庐山龙首崖是一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游客可以乘坐缆车或徒步登山到达崖顶,欣赏庐山的壮丽景色。

崖顶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远眺庐山的山峰和山谷,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庐山龙首崖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还是一座文化名胜。

崖上有一座庙宇,供奉着庐山的山神,游客可以在庙里烧香祈福,祈求平安和好运。

此外,庐山龙首崖还是一处文人墨客经常光顾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诗歌和文章,赞美庐山的壮丽和美丽。

庐山龙首崖是一处地理特点独特的景点,其险峻的地势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它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还是一座文化名胜,展示了庐山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庐山龙首崖都值得一游,让人流连忘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庐山地质地貌(一)庐山位在江西省九江以南约13千米,兀立在鄱阳湖西北,主峰海拔1,543米,高出附近平原约1,400多米,为江南名山之一。

1933年,李四光教授在这里首先发现了冰川遗迹,1937年完成他的“冰期之庐山”名著(1947年出版),从此以后,庐山成为我国研究冰川地形的典型区域之一。

1951年5月,南京大学地理系同学,由马溶之教授和著者领队,往庐山作土壤和地形的实习,同行者尚有地质调查所于天仁同志、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祁延平和汪安球二同志,与南大地理系文振旺和刘振中同志。

我们于5月5日离南京,5月31日返南京,在庐山及其邻近地区工作时间共11天。

因为时间的短促,我们所到的地方不多,观察也不够深入,不过有几点可以补充庐山地形的知识,所以大胆地把它写出来,以求于国内的地形工作者。

一、地质基础庐山是一个由断层作用而上升的块状山(block mountain)。

构成山岭的岩层很复杂,主要为震旦纪和五台纪的变质岩,但在汉阳峰一带,则有许多火成岩侵入体。

关于庐山的地质情况,李四光教授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变质岩系包括许多不同的岩层,主要有牯牛岭层、大月山粗砂岩、仰天坪页岩、匡顶板岩和片麻岩等,它们的抵抗风化的力量差异很大,再加以褶曲的影响,因此造成了各种很不相同的地形。

在庐山,岩石和构造对地形的影响,表现得特别清楚。

牯牛岭层主要分布在牯岭附近,包括两种不同的岩层,即(i)女儿城砂岩和(ii)砂质页岩与干枚岩。

它们往往交互成岩,其中女儿城砂岩较为坚硬,页岩和干枚岩则较为软弱。

在褶曲地带,女儿城砂岩往往突起成山,页岩和千枚岩则被侵蚀成为次成谷地。

例如小天池附近的谷地,就是这样造成的。

大校厂谷地居大月山背斜的西北翼,这里的地层大致向西北倾斜,自下至上为大月山粗砂岩,页岩和千枚岩与女儿城砂岩,因差别侵蚀的结果,页岩和千枚岩发育为大校厂次成保地,而粗砂岩和砂岩则耸起为山,即大月山和女儿城。

牯岭市区位于大月山西北的一个向斜中,这里的岩层是砂岩及千枚岩交互成层,页岩和千枚岩被蚀成中谷、西谷和医生洼等谷地,砂岩则突立为牯牛岭、猴子岭等小山。

在中谷与西谷之间,砂岩向东南倾斜540,因此,次成山成为猪背伏的狭山,岭上的道路两旁,种了很多黄山松,称为松树路,是牯岭附近著名的风景之一,在大于池和佛手岩一带,女儿城砂岩因层的关系,成为极陡的崖壁。

著名的仙人洞则由女儿砂岩的岩壁中,夹有页岩和千枚岩,这里,岩层倾角很小,几成水平,侵蚀作用把软弱的页岩和千枚岩蚀去较速,因此,形成岩洞。

大月山粗少岩多由粗粒石英,加以矽质,结合而成,非常坚硬。

在庐山,都成为高大山岭,悬崖峭壁。

在五老峰一带,粗砂岩向西北倾斜约20多度,形成了显著的单面山地形。

在东南一面,受断层影响,为极高峻的悬崖,西北一面的倾角坡(dipslope),风坡斜平缓。

在五老峰悬崖的陡坡上,溪流向源侵蚀很快,在若干地方,已切到悬崖顶部,造成显著的垭口,如狮子口等;从大月山顶上望去,这些哑口非常清楚。

将来溪流循着哑口方向切割,七里冲的河流便要被其劫夺了。

大月山粗砂岩和女儿城砂岩中,节理很多,凡岩层倾斜较平的地方,节理几乎直立,尤其是在大断层地带,溪流切割成为深邃的峡谷,峡谷的谷底上,常有宝塔状的危峰,孤峰使峡谷和峭壁的风景,格外奇险壮观,它们就是溪流循着岩层的节理切割而成的。

仰天坪页岩是一种破碎很烈的砂质页岩,质地软弱,在仰天坪的以南,常成为浑圆的山峰,与片麻岩或大月山粗砂岩所造成的峻巍山岭,大不相同,这大概是由于风华作用沿着侵入体的表面进行,火成岩表面层层剥落,所以就成为圆顶的山峰。

站在大汉阳峰的最高点向东南眺望,附近尽是圆顶的山峰,山上疏疏落落地长着苍老的黄山松,景色另具一式。

二、冰川地形的讨论庐山在第四纪时,曾经有过冰川,目前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物都非常显著,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这里所要提出讨论的,是庐山冰川侵蚀的数量问题,换句话说,庐山的U谷、冰斗、悬谷等地形主要是由冰川侵蚀造成的呢?还是主要由流水和风化作用造成,而冰川仅把原来地形,略略加以改变?作者的观察,认为后者较合于事实。

研究冰蚀地形,必须与河流和风化作用所造成的地形联系比较来看。

现在的某一种地形,是由多种营力造成的,我们决不能把某一种营力(例如,冰川作用)孤立地来观察。

庐山的地形处处显示河流上游的地形发育原来已达壮年阶段,山上的U谷、冰斗等都是冰川在原有河谷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而造成的。

为什么我们认为河流上游原来已达壮年呢?这可以从河流的纵剖面和横剖面来加以证明。

在纵剖面和横剖面来加以证明。

在纵剖面上,庐山的河流在下游几乎都是幽深狭隘的峡谷,河旁少平地,也绝少耕地和房屋。

但到上游,则谷地较宽,可以耕种,庐山山区的房屋几乎都分布在上游的宽谷里。

这种宽广的壮年的上游谷地,与狭隘的幼年的下游峡谷,成为极明显的对比。

两者相交的地方,河流纵剖面的坡度突然改变,成为显著的裂点(Knickpoint)。

例如石门涧在四野*子弟学校和交芦桥以下,坡度极陡,峡谷深,河旁山岭高出谷底的相对高度多在400米以上,但在子弟学校以上,则相对高度一般不过一百多米。

从卫弟学校到石门涧出山的地方,相距4.5千米,高差差别约达820千米,即河流纵剖面的比降为18%。

反之,从子弟学校到庐山管理局,距离1.4千米,高差110米,即比降仅7%。

站在交芦桥上眺望,桥以下是陡峭的峡谷,水流湍急,往往成为瀑布;桥以上则为平广的芦林盆地,水流潺缓,宛然是两种全然不同地貌。

子弟学校和交芦桥就是石门涧正流和支流的裂点的所在。

这种上游壮年、下游幼年的地形,在庐山的许多河流上,都呆以看到。

如西谷的河流,窑洼的溪沟,都有这种情况。

仰天坪以南,页岩和板岩成为许多馒头形的小丘,溪流蛇蜒曲折于其间,流势平缓,但仰天坪以北,则峡谷深邃,地形完全不同。

大汉阳峰北面的筲箕洼是庐山垅河流的上游,谷地平宽,但其下的庐山垅谷地,则切割极深,相对高度至少在400米。

又如三叠泉为庐山胜景之一峡谷陡削,瀑布高约三百多米,但其上游的七里冲则是一个宽平的谷地。

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庐山在断层没有发生以前,山上的河流已循向斜构造或软弱岩层而发育,成为壮年或壮年初期的谷地。

后来山地因断层上升,河流的下游迅速向下切割,造成幼年期的深狭峡谷,并迅速向源侵蚀,把峡谷逐渐向上游推进,破坏原来的壮年保地。

只有在向源侵蚀还没有到达的地方(即裂点以上),壮年谷地保存较为完好。

在峡谷两旁,我们有时也可见原来的壮年谷地,残留在峡谷以上,成为小块的台地。

例如在石门涧的庐山垅,都可看到这种台地。

这种台地的形成并不是由于构造的关系,是显著的如大天池寺和天池新塔,都位在一块宽平的台地上,这台地就是切平倾角400的女儿城砂岩和千枚岩而造成的。

用冰川侵蚀来解释山上这些壮年谷地,也是不够的。

冰川无疑曾经侵蚀这些谷地,但在冰种未发生以前,这些谷地显然已经存在,冰川不过把原有的地形略加修饰而已,据作者的观察,庐山最显著的U谷是王家坡,大校厂和七里冲谷地。

这里谷地笔直,谷旁的山嘴(spur)似乎曾被切去(truncated),所以谷底常宽平。

但王家坡和七里冲谷地都在向斜中,向斜槽中的牯牛岭层抵抗力较弱,所以发育为较广的谷地。

大校厂谷地是一个次成谷地,切割于页岩和千枚岩中,这里的页岩和千枚岩的厚度大概较宽,所以也发育为极宽的平谷。

反之,在较弱的地层较狭的地方,如谷中和谷西,虽然也曾经冰川流过,谷地却没有这样宽广,形状也并不成为显著的U字形,由于可见王家坡等宽广的U谷,并不完全是冰川侵蚀造成而是主要受构造控制,由河流和风华作用造成。

经冰川侵蚀的修饰,才成为目前的形状。

否则,芦林盆地周围的谷地,据李先生的地图,都曾经冰川流过,但为什么标准的U谷却只见于构造上最适宜的大校厂谷地呢?窑洼位在牯岭胡金芳馆*以北,是一个显著的凹地或宽谷,谷旁山坡平缓,高出谷地约百余米。

它显然是一个原来的壮年谷地,并不是完全由冰川侵蚀造成的。

窑洼以北,溪流深切,成为陡峭的剪刀峡峡谷,在峡谷谷底旁,可见零星的台地,高度约与窑洼谷地相同,台地地面切平倾角约300的女儿城砂岩。

这种台地不但成为窑洼出口处的狮子山,并且在狮子山以北,也见有小块台块。

按窑洼宽谷在狮子山以内,已为两旁山嘴所束,假如这些台地都是以原来冰窑的一部分,则照地形来说,窑洼冰窑应限于山嘴以内,在山嘴以外,似不应再见这种台地。

因此,作者认为窑洼代表原来的壮年宽谷,它可能曾为冰雪储积的场所,但其地形的造成,却主要并不由于冰川的力量(当然,庐山也有典型的冰斗,如大月山东北端的大坳冰斗)。

在裂点以下的深切峡谷中,我们一般看不到冰川侵蚀的痕迹,这些峡保成为深狭的V字形,且常可见标准的交锁山嘴(或重叠山嘴)的地形(interlocking spur),如石门涧,这些事实指出峡谷是未曾经冰川流过的,换句话说,即峡谷是在大姑冰期以后造成的。

因为假如大姑冰期时候已有峡谷,则冰川一定要在峡谷里流过,冰川在较平缓的上游壮年谷地里流动,已有的侵蚀力量一定更大,对于峡谷的形状就不可能不有所修改。

现在,峡谷里几乎毫无冰川侵蚀的痕迹,则其造成一定的大姑冰期以后。

假如以上的解释合乎事实,则我们从河流地形和冰川地形的研究,对于庐山上升的时代,可能作新的推测,又在石门涧和庐山垅*等处,我们看不到现代V状峡谷深切于冰蚀U谷之中,由此也可见庐山的冰川侵蚀U谷之中,由此也可见庐山的冰川侵蚀在这些地方,是很不强烈的。

据李四光教授在庐山志中所述,庐山造山运动的时代约在白垩纪末期,但在“冰期之庐山”一书中,李教授也认为“山体上升,今日容未歇止”。

从上面地形现象看起来,庐山的大断层和主要上升运动的发生,时代英尺较为新近。

假如主要上升运动在白垩纪末期,距今约三千万年,则上升后,循断层崖或山坡发育的河流,侵蚀很久,早已呈壮年或老年地形,不可能成为幼年峡谷。

在中国其他地区,就是保存较好的断层崖或峡谷地形,地面上升运动的时期大都在第三纪末期(或更晚)。

庐山恐怕也不能例外。

在湖南南部,杨锤健先生等曾见第三纪红色岩层受强烈褶曲和断层,他们把这种造山运动称为衡阳运动,其时代大概在第三纪末期。

衡山东面大断层的发生,大概也在第三纪末期,因此,断层地形还十分显著。

庐山河流的下游毫无例外的是陡峭的峡谷,河道上有许多我刀流和瀑布,断层崖的切割也刚在幼年时期(如五老峰等),这些都证明庐山的主要上升运动和断层的发生,最早不过在第三纪末期,可能与衡山造成的时代相似。

在第四纪初期,由于庐山高度升高,气候更冷,山上就发生了冰川,冰川漫溢到周围的平原,当时离上升运动的时间,或许并不很久,峡谷尚未充分发育,冰川主要循着原来的壮年谷地下流。

现在庐山周围的深陡峡谷,大概主要是大姑冰期以后,流水所切割的。

这样,庐山的峡谷未曾经强烈冰川侵蚀,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