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劳动与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劳动技术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劳动技术教研工作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5f80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4.png)
劳动技术教研工作计划范文一、引言劳动技术教研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劳动技术教研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计划拟围绕劳动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研工作计划,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的劳动技术教学水平,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技能;2. 建立和完善劳动技术教研工作机制,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3. 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带领教师团队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教学质量。
三、工作内容1. 制定教研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趋势,制定劳动技术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的重点和方向。
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明确每位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2. 建立教研小组成立劳动技术教研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和新进教师。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带头作用,建立教研活动的领导者制度,激励教育教学方面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成长。
3. 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组织和策划教研活动,包括学科学术讲座、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要注重教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鼓励教师将教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4. 建立教师档案建立和完善劳动技术教师的档案,包括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通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5. 加强学术交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学习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发表学术论文和教学论文,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6. 教学成果的评选和表彰定期进行教学成果的评选和表彰,对教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进行表彰和激励。
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
![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5a9906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d.png)
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劳动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劳动教研组的工作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学校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工作内容1. 制定劳动教育课程计划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大纲和要求,制定本学期的劳动教育课程计划。
包括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2. 教师培训和交流组织劳动教研组教师进行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可以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内部经验分享,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实践活动组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4. 劳动教育资源建设建设和整理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并进行合理利用。
可以通过购买、制作、借用等方式,确保教学资源的充足和更新。
5. 评估和反馈及时对劳动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
三、工作计划1. 第一周组织劳动教研组教师开展教学计划制定工作,确定本学期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同时,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研讨,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2. 第二周至第四周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第五周至第六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义务劳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4. 第七周至第九周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学习和实践。
可以联系当地企业、工厂等单位,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并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
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
![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2a82f0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7b.png)
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写一份工作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以《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乐学厚德、绿色创智》三年发展规划为依据,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在新学期的教研工作中,以深入推进“高效课堂”为工作中心,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立高效课堂,努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保证信息信息劳技学业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1、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
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切实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
2、充分发挥应用能力,全体参与信息化建设现代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上级部门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从操作层面来说,是信息劳技教研组每位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由于人员编制上的充分,组内教师在完成各自学科教学的同时,应当全面参与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
3、抓好常规教学和教研工作,提高技术课程实施的水平。
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引导学科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
采取“研究课”与“常态课”、“评优课”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思路,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做好上课五环节,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每位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学情进行备课,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思考和个性化教学。
课堂教学要注重研究教学模式,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求高效的教学质量。
倡导师生互动、思维充分、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发展的高效益课堂教学模式,同时选拔优秀的学生做好信息学竞赛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工作。
劳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劳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7d86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6.png)
劳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范文一、教研工作总体目标劳动学科是学校的重要学科之一,具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劳动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了以下教研工作计划。
二、教研工作重点1. 教学目标的明确在劳动学科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科特点,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社会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课程建设的完善要加强课程建设,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
通过对课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高劳动学科的课程实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劳动学科的魅力和实用性。
3. 教学手段的创新劳动学科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的学科,教学手段的创新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拓宽教学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VR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 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劳动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和交流讨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成长。
同时,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给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5. 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组织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要积极组织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研工作具体措施1. 加强教研活动要加强教研活动,定期召开学科教研会议,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交流,对新课程、新教材进行研究和探讨,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要组织教师到校外进行教学观摩和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通过组织各类教学培训班和讲座,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7篇)
![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4bd1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f.png)
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
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1确定劳动教研组的工作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等。
二、制定计划: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三、教学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和实验设备等,确保教学资源的充足。
四、教学实施:按照计划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等。
五、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六、教学反思:每次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七、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八、教材研发:根据教学需要,参与劳动教材的研发工作,提供教材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九、参加培训: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十、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十一、关注学生安全:关注学生的劳动安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劳动中的安全。
十二、持续改进:根据教学实践和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将手工劳动列入课程计划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它同其它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劳动与手工技能。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28409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e.png)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
本学期,我校劳动教研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劳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2、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劳动创造能力。
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
三、工作内容(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组织教师学习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和课程标准,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观摩教学、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活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二)优化课堂教学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开展劳动实践活动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辟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场所和机会。
2、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清洁、绿化养护、图书整理等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家务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家中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实用(14篇)
![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实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01d63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1.png)
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实用(14篇)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篇一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开展校本教研,鼓励组内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提高我校理科教研组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1、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巨大的。
全体理科老师都要抽出业余时间学习新理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严格执行《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期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2、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课后辅导”等重要环节。
(1)、备课:继续实行集体备课制,本组教师每人每学期集体备课一次,每位教师应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切实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备出优质课、特色课,全力打造实用课,实行先周备课。
(2)、上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课前要“温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科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作业布置、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在质上有所提高,注意保护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批改要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点评,尤其关注后进生的点评,要有一定的纠错措施。
(4)、辅导: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位教师要确定好提优补差学生名单,要定期的、有计划的组织好提优补差工作,尽力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3、加强校本教研,聚焦课堂教学(1)、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教师从岗位实践出发,及时反思,认真研究,撰写有独到见解的论文。
2014劳动与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4劳动与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36bfa42f5335a8102d2206c.png)
河庄小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劳动与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
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世界。
只有让学生从小懂劳动、爱劳动、学劳动,他们长大了才能独立自如地面对社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因此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
二、工作重点(一)加强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学初,系统地进行教材研究,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组一学期进行四次以上有效率的集体备课。
认真完成备课组内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教龄在五年内(含五年)的教师每学期校内教研课听课至少16节,教龄在五年以上教师每学期校内教研课听课至少12节;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二)开展听评课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开展一次以上有质量、有效率的公开课。
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三)加强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小记,每学期完成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或叙事;推荐不少于一篇精彩的案例或叙事;撰写一则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读书笔记。
2、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将先进的经验引入自己的教学之中。
每学期教研组内组织2次专题学习讨论,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第一学期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c83f2e4770bf78a652954c2.png)
第一学期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高一年级计算机成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不再属于劳技课,高一年级开设一周二课时的机械制图和金属加工,高二开设电子技术。
劳技组现有成员5人担任教学工作。
二、管理目标1.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集体备课,加强青年教师理论、业务素质提高,激发教师进取精神,建设良好的教研组集体氛围。
2.正确处理好劳技教学中知识与动手的关系,手脑并用,以劳树德、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陶美、以劳创新。
3.劳技教学的正常化、规范化,各方面落实到位,争取劳技教学特色化。
4.继续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工程,尝试在教务、教师、学生几个方面进行网络信息化管理。
三、主要工作1.加强教研组建设。
重视教研组活动,认真学习教材教法,平时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形成一个良好的共同进取的教研组风气。
措施①备课组活动形成一个书面材料,包括教材分析,教法,练习。
(星期四下午第1节课)②星期三集体听课,形成一个书面材料,分析课的得失、优、劣。
③备课组集体活动、轮流说课。
④学习专业知识,计算机技能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学习新的知识,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劳技教师。
2.高一、高二计算机教材全改了,摈弃了原来初级三大块,改之Win95、Word97、Excel、Visual BASIC,对于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内容、教法、学法,机房面临对学生开放。
现在我们跟其它学校处于同一起跑线,谁先投入,谁就会跑在前面,同时我们要加强两个特色班的计算机教学,注重其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本学期实行一次计算机普及知识竞赛。
3.组织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其计算机素养,为跨世纪人才而努力。
积极参加省市各级比赛,获得较好成绩。
机房对外开放,学生课余时间可以上机练习。
4.学校信息化工程。
①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的普及和应用。
各教研组自己开发一些教学软件,并注重在网络上运行。
学校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安排
![学校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c543327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f.png)
学校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安排
概述
本工作计划旨在规划学校劳技教研组的工作安排,以提升教研组成员的专业水平,推动学校劳技教学的发展。
以下为具体计划安排:
目标
1. 提升教研组成员的专业素养。
2. 推动劳技教学改革与创新。
3. 加强教研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与共享。
工作计划
1. 组织教研活动
- 定期组织教研组会议,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
- 安排教研组成员进行观摩课程,促进交流与研究。
- 组织教研展示活动,展示优秀教学案例与成果。
2. 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
- 鼓励教研组成员开发和分享优质教学资源。
- 整合学校已有的劳技教材和教辅资源,建立资源库。
3. 专业培训与研究
- 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提升教研组成员的专业技能。
- 鼓励教研组成员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研究交流活动。
4. 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
- 鼓励教研组成员展开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
- 指导教研组成员参与相关课题研究,提高教研能力与水平。
实施与评估
1. 工作计划将由劳技教研组负责人统筹安排,并分解到各个成员。
2. 每学期末进行工作计划的评估,总结经验与不足,并进行适当调整。
本工作计划旨在提升学校劳技教研组的工作效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10篇)
![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c887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7.png)
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10篇)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精选10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工作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劳动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篇1)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紧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同学把握简单的劳动方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提高劳动技能,培育他们酷爱劳动的高尚品质。
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订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六班级共8人,同学整体素养不错。
但思想教浮躁,大多数同学酷爱劳动,个别同学劳动态度不端正。
二、把握基本学问情况1、同学的基础学问把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端正。
三、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布置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分为三部分;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②手工制作;③生活小常识。
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同学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本领,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四、教材的重难点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学期共有19周,布置了16课时,每周一节正课。
五、本学期教学工作布置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布置。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
1、对同学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知他们劳动制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酷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育他们酷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研讨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学问的传授,更要注重同学把握劳动技能和各种本领的培育。
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引导同学把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同学把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同学制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学问,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劳动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劳动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8dc961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7.png)
劳动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劳动学科教研组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支持。
通过教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劳动学科的发展。
二、工作内容1. 教学研究(1)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和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组织教研组成员参加学科教学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3)研究教材内容,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
2. 资源开发(1)整理和开发劳动实践活动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指导书、实践操作视频等,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2)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资源。
(3)建立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和劳动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教学评估(1)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劳动学科学习进行全面评估。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工作计划1. 第一学期(1)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观摩课堂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建立劳动实践活动数据库,整理和开发实践资源,为教师提供支持和指导。
(3)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第二学期(1)开展教学评估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
(3)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资源。
四、工作效果评估1. 教师评估(1)通过教学观摩和研讨会,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确定教师的培训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培训支持。
(2)通过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劳技室教研活动计划(3篇)
![劳技室教研活动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5482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4.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技术教育(以下简称“劳技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劳动技能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推进劳技教育的发展,提高劳技教师的业务水平,我校决定开展劳技室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提升教师的劳动技术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劳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提高教师的劳动技术教学设计、组织和管理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劳技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3年3月至2023年12月四、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与研讨- 时间:2023年3月- 内容:邀请专家进行劳技教育理论讲座,包括劳技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
- 目标:帮助教师了解劳技教育的最新动态,提升理论素养。
2. 教学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3年4月至6月- 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劳技教学方案,并开展教学实践。
- 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3. 观摩与交流- 时间:2023年7月- 内容: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劳技课例,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 目标:通过观摩和交流,学习借鉴优秀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4. 技能培训与考核- 时间:2023年8月至9月- 内容:开展劳技教师技能培训,包括基本操作技能、创新设计能力等,并进行考核。
- 目标: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5. 课题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年10月至12月- 内容:组织教师开展劳技教育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 目标: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推动劳技教育的创新发展。
五、活动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3月)- 成立教研活动领导小组,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 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包括时间安排、活动形式、参与人员等。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47b237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c.png)
小学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确保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3. 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工作内容1. 制定学期劳动教育课程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2. 组织教师进行劳动教育课程的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
3. 定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维护和美化。
4. 举办劳动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
5. 与家长和社区合作,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和资源。
三、工作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劳动场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3. 鼓励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 定期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四、工作步骤1. 学期初,组织教研组会议,讨论并确定本学期的劳动教育计划。
2. 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分享教学心得,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 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大型的劳动实践活动,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4. 学期末,进行劳动教育课程的总结评估,收集反馈,为下一学期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预期成果1. 学生劳动意识明显增强,劳动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2. 劳动教育课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 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 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六、保障措施1. 确保教研组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教研活动。
2. 为教师提供劳动教育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3. 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4. 定期向学校管理层汇报工作进展,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五篇)
![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2a2a0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9.png)
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五篇)劳动教研组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在20__版高考考试新大纲的指导下,结合我市绩效考核指导意见,遵循我校“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结合绿色、法制、环保学校的要求,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成长。
以创建“高效课堂”为抓手,灵活运用课件、微课等信息手段,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三个年级根据年级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做好语文教学和高考备考工作。
狠抓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以管理促落实,以管理促成绩,以管理促质量。
积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工作思路及重点1、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组教研活动。
鼓励科组教师积极申报课题立项,主持课题研究,组织相关老师参与课题研究。
加强校级交流,积极组织科组教师参与__市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
扎实做好校级公开课的组织和讨论,每位老师都要积极上校级公开课,每位老师都有参加听课,认真听课,然后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参加评课讨论环节,使听评课活动真正成为提高课堂实效和教学成绩的有效手段。
按照教务处的要求,本学期每位老师听课不少于14节(新教师除外)。
鼓励和督促中青年教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送市中语会参加评奖。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请著名的专家来我校作指导。
2、积极强化科组队伍建设,加强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备课组建设,是在学校规模较大的实际情况下的现实选择,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教研的一个核心单元,也是一个荣辱与共的集体,各备课组要在备课组长的统筹下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集体优势,形成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常规的共识,充分利用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做好本学期各个阶段具体方面的教学研究、反思和总结,切实突破一些教学瓶颈,促进年级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3、根据学校的“1369工程”精神,严格要求青年教师,积极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研,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小学劳技教研组活动计划(3篇)
![小学劳技教研组活动计划(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3bcb9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31.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本教研组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明确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2. 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4. 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 邀请专家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专题讲座,解读劳动技术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课程标准。
- 组织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劳动技术教育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 教学观摩与研讨-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教学设计比赛- 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设计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 对优秀教学设计进行评选,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
4. 课堂实践与反思- 组织教师进行课堂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 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文章,分享教学心得。
5. 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 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教具等。
- 建立教研组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6. 校际交流与合作- 与其他学校劳技教研组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
- 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2. 活动地点:学校劳技教室3. 活动形式:- 专题讲座:每月一次,每次2小时- 教学观摩与研讨:每月一次,每次1小时- 教学设计比赛:每学期一次,为期1个月- 课堂实践与反思:每月一次,每次1小时- 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每学期一次,为期1周- 校际交流与合作:每学期一次,为期1天五、活动要求1. 全体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认真履行职责。
2014劳动与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4劳动与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36bfa42f5335a8102d2206c.png)
河庄小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劳动与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
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世界。
只有让学生从小懂劳动、爱劳动、学劳动,他们长大了才能独立自如地面对社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因此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
二、工作重点(一)加强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学初,系统地进行教材研究,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组一学期进行四次以上有效率的集体备课。
认真完成备课组内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教龄在五年内(含五年)的教师每学期校内教研课听课至少16节,教龄在五年以上教师每学期校内教研课听课至少12节;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二)开展听评课活动组织本组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开展一次以上有质量、有效率的公开课。
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三)加强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小记,每学期完成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或叙事;推荐不少于一篇精彩的案例或叙事;撰写一则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读书笔记。
2、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将先进的经验引入自己的教学之中。
每学期教研组内组织2次专题学习讨论,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4篇)
![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0455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7.png)
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的: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模式的采用,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习劳动的基本技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在这些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性劳动教学旨在培养开拓性的劳动人才,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积累,停留于思维、想象阶段,创造性教学强调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时代性的创新意识。
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由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组编,共有十课供选择使用,主要有:微型手电筒、音乐门铃、自制电池、简易电热切割器、花猫戏蝶、“击剑”游戏机、通断检测器、磁控转盘、电铃、电动机模型。
小学劳动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
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
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新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
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
小学老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教学重难点:本学期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将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做到深钻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难点,做到位学生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1、教师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技术要求、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通过讨论、讲解、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传输给学生。
2、学生通过学习到的劳动基础知识、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巩固学到的知识。
3、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法,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调整工作。
4、不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二)一、班级学习情况五年级学生通过3、____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操作能力,了解了一些劳动知识,对这门课程教感兴趣。
小学劳动课教研组计划
![小学劳动课教研组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05bc4a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3.png)
小学劳动课教研组计划在小学劳动课教研组的工作中,如何制定合理的教研计划,对于教师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确定教研方向、明确目标、开展研讨、总结反思等方面,探讨小学劳动课教研组应该如何制定有效的教研计划。
首先,小学劳动课教研组在制定教研计划之初,需要明确教研方向。
教师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材内容等因素,确定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教研方向。
比如,可以选择围绕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培养、社会实践拓展等方面展开教研工作,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其次,制定教研计划时,明确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研组应该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并将目标细化为可操作的任务,确保每位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比如,可以设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要求教师们通过教研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接着,教研组应该通过开展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采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案例分享等形式,让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教研效果,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最后,在制定教研计划的过程中,教研组需要及时总结反思。
要鼓励教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积累经验,及时总结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还要对教研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计划,确保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小学劳动课教研组应该在制定教研计划时,明确教研方向、明确目标、开展研讨、总结反思等方面做好规划,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小学劳动课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劳技教研组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劳技教研组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6f6f0c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c.png)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劳技教研组工作计划何亚秋一、总体目标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
二、研究主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以及和中小学劳动课内容的衔接。
体现“三个面向”精神为努力方向,以体现教育教学论的基本观点为指针。
三、工作重点根据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实际,本学期我们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是:以教研组建设为基础,近而提高劳技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在工作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主导,切实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并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根据学科特点积极进行教材教法研究,优化劳技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认真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具体措施(一)规范常规管理,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本学期劳技劳技教研组定于单周的每周二上午,在办公室召开教研组会,要求各组员准时准时到会,并根据教研组会内容做好准备,积极发言,确有急事不能参加教研组会的教师要请假,不得随意缺席、(二)规范公开课活动,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教研组成员至少认真上好一节公开课,遵循说课-备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的模式进行,记录完整并在当周上交到教科室。
根据教科室要求,本学期公开课采用借班上课或借年段上课,并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
(三)做好教师结对子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指导教师应制定好帮教计划,做好帮教记录,期未写好帮教总结;被指导老师也应做好被帮教记录,期未写好被帮教总结。
结对子教师每周相互听1节课。
五、逐周活动安排:第一周:初步落实备课上课计划第二周:校本教研材料1第三周:校本教研材料2第四周:校本教研材料3第五周:读书提质活动第六周:读书提质活动第七周:交流课活动第八周:交流课活动第九周:校本教研材料学习第十周:期中第十一周:青蓝工程示范课第十二周:青蓝工程示范课第十三周:校本教研材料学习第十四周:校本教研材料学习第十五周:如何听评课第十六周:示范课第十七周:研读教研材料第十八周:期末考试专项教研第十九周:期末考试专项教研第二十周:期末考试专项教研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第二十二周制定时间:8月28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庄小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劳动与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
素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世界。
只有让学生从小懂劳动、爱劳动、学劳动,他们长大了才能独立自如地面对社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因此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学初,系统地进行教材研究,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组一学期进行四次以上有效率的集体备课。
认真完成备课组内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教龄在五年内(含五年)的教师每学期校内教研课听课至少16节,教龄在五年以上教师每学期校内教研课听课至少12节;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二)开展听评课活动
组织本组教师围绕教学主题开展一次以上有质量、有效率的公开课。
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三)加强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小记,每学期完成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或叙事;推荐不少于一篇精彩的案例或叙事;撰写一则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读书笔记。
2、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将先进的经验引入自己的教学之中。
每学期教研组内组织2次专题学习讨论,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四)继续扎实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练习
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素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不断提升。
本学期,针对有效教学的学校重点工作,计划开展教师学科作业设计和有效教学案例编写的基本功比赛。
在比赛之前,教研组长应组织教师组内学习,对青年教师进行有效指导。
邀请教研员或兄弟学校的名师主讲或点评。
通过这样有计划有实效的校际活动,旨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它山之石,攻我之玉。
(五)读书笔记撰写
继续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提倡开展教师办公室阅读和睡前阅读。
安排一次读书笔记撰写的校本教研活动,实现阅读生活与心情的分享与交流。
三、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
1、教研组长会议;
2、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制定授课计划;
3、集体备课(指导本组教师学习用纸杯制作小椅子)。
十月:
1、劳技课堂教学疑难问题解答(1);
2、劳技教学研讨周;
3、听课评课活动。
十一月:
1、劳技教师基本功比赛;
2、教师读书随笔撰写。
十二月:
1、劳技课堂教学疑难问题解答(2);
2、教师基本功比武。
一月:
1、专题学习;
2、完成资料归档;
3、校本教研教研组长及教师个人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