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讲解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应用优秀课件
因水制宜、环境协调 要因地因水制宜,依山傍湖植栽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在水面布置中,要考虑到水面的大小,水体的深浅,选用
适宜种类,并注意种植比例,协调周围环境。如大的湖泊或池塘,宜在沿岸的浅水区,或亭、榭、台、桥边种植, 不必满湖栽植。栽植的手法有疏有密,或多株成片,或三五成丛,形式自然。种植面积宜占水面的30%~50%为好。
➢ 沉水植物
沉水水生植物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 入水中,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利于进行 气体交换。叶多为狭长或丝状,能吸收水 中部分养分,在水下弱光的条件下也能正 常生长发育。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因为 水质浑浊会影响其光合作用。花小、花期 短,以观叶为主。常见的有金鱼草、水藓、 虾藻、浮叶眼子菜等。
习性及应用:全浮水生植物,多生长于静水池 塘、水田中。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各 省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可培养于水盆中, 也可在庭园做小水体绿化。因与固氮蓝6
三 常见的几种水生植物及其园林应用
➢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形态特征: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挺水植物。 有肥厚的根状茎,横生于泥中,俗称“藕”, 节间膨大,茎横切面有大小不一的孔道,节明 显,节上生根和芽。叶片圆形,直径可达70cm, 盾状着生于叶柄上。叶柄长,有刺,将叶伸出 水面。花单生,较大,伸出水面,直径 10~20cm,花瓣数多,舟形,有白、粉、红等 色。
2020/4/13
8
一 水生植物的基本概念
➢ 水生植物将水陆两大生态系统有机的连接起来,使绿化由陆地向水面及水中延伸,大大提 高了绿地率。
2020/4/13
9
一 水生植物的基本概念
➢ 水生植物的栽植应用,将原来的 水泥硬驳岸变成生态软驳岸,在 发挥护岸作用的同时,增强了水 体景观的亲水性。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公园,以湿地为核心资源,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展现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魅力和生物多样性,吸引并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教育和科研等需求。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非常重要。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应以湿地植物为主。
湿地植物适应湿润环境,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和维护至关重要。
湿地植物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两大类。
水生植物一般生长在水中,如荷花、香蒲等,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如净化水质、保护岸坡等;湿生植物生长在湿地中,如芦苇、菖蒲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景观效果。
根据湿地公园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种类、形态和颜色的湿地植物进行配置,以打造具有时令变化和观赏性的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也是植物配置的重要内容。
景观营造是通过构思和设计,通过植物的组合和布局来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可以通过植物的颜色、形态和布局来构建景观框架,并结合地形、水体和建筑等要素进行协调,打造出具有层次感和丰富变化的景观空间。
可以利用湿地植物的密度、高度和生长特点等特点,来创造出分隔区域、引导人流和增加观赏点的效果。
景观营造可以使湿地公园更加美观、舒心和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还应注意保护和利用本地特色植物资源。
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植物资源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的本地特色植物进行配置,以增加湿地公园的特色和独特性。
应注意保护和利用湿地公园原有的植被资源,减少破坏和侵占原生生态系统的行为,以保持湿地公园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湿地植物配置要点整理
湿地植物配置要点整理一、水面的植物配置1)水面的植物配置应与水面大小比例得当,水生植物应占水面的1/3-2/5 ;若植物占的面积过大,使得水面拥挤凌乱,没有足够的空间展示水面的镜面作用。
2)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均可用于水面绿化;3)也可大面积种植荷花,如“曲院风荷”;4)许多自然风景区的水池中较独立的局部可在水面铺满浮萍、大薸等,亦颇具乡村野趣。
5)一些污染严重的水面,大量布置粉绿狐尾藻、雨久花、凤眼莲、美人蕉、千屈菜、香菇草等抗污染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6)水面的植物配置应与水缘和岸边的景观相呼应,如果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对应的水面应尽量少布置水生植物,留出空旷的水面展示建筑美丽的倒影。
7)如果水缘、岸边有优美的植物景观,应在对应的水面少量布置浮叶植物以丰富水景,如岸边丛植美人蕉、芭蕉,水缘丛植黄菖蒲,小片种植千屈菜,期间丛植大花皇冠,水面点缀睡莲、亚马逊王莲,美人蕉、千屈菜、睡莲花期一致,不同的花色以及植株高低搭配错落有致,形成美丽的水景,令人回味。
8)水面植物的布置应有疏有密,与岸边的距离应有远有近,忌沿边线等距离栽植,以免景观单调呆板。
9)离岸边较近的水面常配置香蒲属、芦苇、水葱、菰、莲、泽泻、花蔺、菖蒲等较高的挺水植物。
(1)可成片种植单一种类的挺水植物,形成简洁明快的优美风景。
(2)也可以在同一水面栽植多种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以展示自然情趣。
(3)也可以在挺水植物的边缘简单地配置睡莲属、芡实、荇菜属、眼子菜、菱属、大薸、水鳖、凤眼莲等浮叶和漂浮植物。
10)丰富的园林水景,不仅要求植物配置停留在水面,更需要深入到水中。
水体较深的中心地带可配置苦草、金鱼藻属、水毛茛属、黑藻等沉水植物。
11)水域宽阔处,主要考虑远观,应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植物配置应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以量取胜,给人以壮观的感受,如睡莲群落、荷花群落、千屈菜群落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的组合灯。
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运用
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运用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分认识水生植物的作用并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完全发挥其作用非常关键。
因此,本文对水生植物的功能、应用原则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标签:水生植物;湿地公园;运用城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让城市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日益严重的污染会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刻不容缓的,而规划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水生植物是湿地公园中不可或缺的造景素材,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但是人们对水生植物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广泛运用好水生植物,实现其景观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有机统一,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所在。
1、水生植物的功能分析1.1景观功能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花色,通过合理的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致,引人遐想,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挺水植物植株直立挺拔,在湖边、河岸、小溪旁密植,野趣盎然,如:香蒲、菖蒲、再力花、芦苇等。
沉水植物的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种植沉水植物的水体给人一种至清至净之感,在水流的带动下,植株随之摆动,如:苦草、轮叶黑藻、穗状狐尾藻等。
浮叶植物根或地下茎生于水下底泥中,叶漂浮于水面,如果成片种植,整个环境恬淡静谧,如睡莲、荇菜、菱角等。
不同于浮葉植物的安静,漂浮植物全株漂浮于水面,随水流四处飘浮,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有活力的感觉,如凤眼莲、槐叶萍、大薸等。
如果能将形态、花色均加以合理利用和搭配,那效果必会让人心旷神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说的就是这种景致。
1.2生态功能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功能。
通过庞大的枝叶和根系形成天然的过滤层,对水中污染物质进行吸附、分解或转化,促进水域养分平衡。
如:水生植物能阻止底泥的再悬浮,减少水体水动力交换系数,抑制藻类生长;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氧,扩大水生动物的有效生存空间;为有很强水质净化能力、能够矿化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群落提供生境等。
河道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河道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参考植物配置说明)水生植物是指生长环境为水体、沼泽地的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
水生植物可分为以下四类:1、挺水植物:指茎叶挺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芦苇、菖蒲、香蒲、水葱、水生美人蕉、慈姑、灯心草等;2、浮叶植物:指叶片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睡莲、荷花、萍浮草、王莲等;3、漂浮植物:指根部不生长在泥中,植株部分漂浮与水面之上,部分悬浮在水里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浮萍、红萍、水鳖等;4、沉水植物:指整个植株全部没入水中,或仅有少许叶尖或花露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金鱼藻、菹草、黑藻等。
主要的植物配置表九、后期管理人工湿地后期管理主要包括结构管理和植物管理两方面:(1 )结构管理人工湿地的各项结构管理在于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延长湿地使用年限。
任何细微的损坏或裂缝,都会因不断的污水流动,造成损坏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定期(如每月)对人工湿地池体如坝、泄洪沟及其它控制水流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
(2)植物管理植物是人工湿地处理核心,也是人工湿地后期管理最重要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主要是保证其成活率,湿地植物栽种最好在春季,植物容易成活。
如果不是在春季,如冬季应做好防冻措施,如在夏季应做好遮阳防晒。
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栽种的植物能成活。
2)控水植物栽种初期为了使植物的根扎得比较深,需要通过控制湿地的水位,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
3)及时收割植物人工湿地植物一般生长较快,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并处理和利用。
一般的植物收割时间为上半年的3〜5月份和下半年的9〜11月份。
4)做好日常护理防止湿地内其它杂草滋生,对已生长的杂草应及时清除;需及时清除植物的枯枝落叶,以防止腐烂等污染。
5)暴风雨后的维护暴风雨后,湿地床上植物发生歪倒,要及时扶培,排除积水。
6)冬季对植物的处理对不耐寒的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防冻措施或及时收割掉,降低负荷。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
园林常用水生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组图)(2010-04-13 13:32:08)转载▼标签:水生湿地植物杂谈水生湿地植物作为营造水景的重要要素,它的应用一直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本文从植物的构建模式、优化配置、群丛模式、与水体关系角度分析了水生湿地植物,并且结合武汉市三大公园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
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1 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生态自然型其景观自然形成,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
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 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
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
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
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
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
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水平空间配置: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
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目标,注重群落的生态效应,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及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
丹江口移民安置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说明1配置原则: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构建中,湿地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考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如下:1 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2 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包括;①抗冻、抗热能力②抗病虫害能力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3 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4 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5 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6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2 配置品种及种植要求基于上述原则,结合丹江口地区气候特点,种植水生植物品种如下:2.1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calamus Linn种植方法: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
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
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
种植密度:30株/㎡2.2水葱【拉丁学名】Scirpus validus Vahl种植方法:种子繁殖:常于3~4月分在室内播种,室温控制在20~25℃,20天左右既可发芽生根。
分株繁殖:早春天气渐暖时,把越冬苗从地下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枝剪或铁锨将地下茎分成若干丛,每丛带5~8个茎杆。
栽到花盆内,并保持盆土一定的湿度或浅水,10~20天即可发芽。
如作露地栽培,每丛保持8~12个芽为宜。
种植密度:24株/㎡。
2.3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 dealbata种植方法:以根茎分株繁殖。
初春,从母株上割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施足底肥(以花生麸、骨粉为好),放进水池养护,待长出新株,移植于人工湿地中生长。
净水宝典(植物篇):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原则与策略
净水宝典(植物篇):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原则与策略
引言
湿地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上公认的具有生态旅游功能和生态环境教育作用的国家公园的一种形式,其除了要提供生态保护功能外,还要给人们带来美学感官体验。
水生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在改善水质、美化景观和提供栖息地等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湿地中最具有生命力、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元素,因此水生植物选择与搭配对湿地公园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植物配置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综合考虑植物体的形态、线条、色彩等特征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合理配置可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更重要的是与周围生态环境相适应。
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方面应当有规律地划分种植,根据气候适当种植季节性植物或常绿植物,以丰富的植物形态差别改造自然的景观形态,使湿地公园植物有景观性的变化,并为湿地栖息生物创造一个自然和谐的栖息地。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来源于网络
水生植物配置原则
1遵循原有生态系统原则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是最佳的平衡状态,湿地公园应遵循原有的生态系统,以原有的自然生长植物为主,适当引进有特色的绿植。
在配置水生植物时,不仅要满足湿地植物多样化的需求,也要使植物适应湿地环境,因此要优先选择成活率高的本地
植物品种,提升配置效率。
2美学原则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以及生态习性,可以通过它的形态特点、季节色彩来创造不同的主题景观,充分保证四季景色皆适宜;通过植物的占地面积、高矮、形态颜色来组织空间,增加水面层次感,进而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空间序列,为人们提供独特的体验,还可以为各类动物营造舒适、良好的生长环境,切实地实现生态景观相互协调、统一。
水生湿地植物介绍
9.水生湿地植物介绍9.1人工湿地植物9.1.1风车草风车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常绿或半常绿状态,生长势强,主要配置应用于潜流湿地系统中。
9.1.2美人蕉美人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常绿半常绿特性,生长势强,生物量大,常配置应用于潜流湿地系统中。
9.1.3香根草香根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常绿或半常绿特性,生长势强健,生物量大,常配置应用于潜流湿地系统中。
9.1.4再力花再力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表现为冬季枯萎休眠,其生长势强健,生物量大,潜流湿地及表流湿地系统均可应用。
9.1.5千屈菜千屈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冬季枯萎休眠,其生长势强健,潜流湿地及表流湿地系统均可应用。
9.1.6黄菖蒲黄菖蒲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常绿或半常绿,在有水的条件下表现为常绿特性。
其生长势强健,潜流湿地及表流湿地系统均可应用。
9.1.7薏苡薏苡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冬季枯萎半常绿特性。
其生长势强健,常配置应用于潜流湿地系统中。
9.1.8茭草茭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冬季枯萎休眠或半常绿特性。
其生长势强健,常配置应用于表流湿地系统中。
9.1.9花叶芦竹花叶芦竹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半常绿或常绿特性。
其生长势强健,常配置应用于潜流湿地系统中。
9.1.10芦竹芦竹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半常绿或常绿特性。
其生长势强健,常配置应用于潜流湿地系统中。
9.1.11荻荻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冬季休眠特性。
其生长势强健,生物量大,可配置应用于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系统中。
9.1.12蒲苇蒲苇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表现为常绿特性。
其生长势强健,适宜配置应用于潜流湿地系统中。
9.1.13梭鱼草梭鱼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佛山地区冬季半枯萎状态。
其生长势强健,生物量大,适宜配置应用于表流湿地系统中。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及种植办法种植间距等
丹江口移民安置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说明1配置原则: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构建中,湿地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考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如下:1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2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包括;①抗冻、抗热能力②抗病虫害能力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3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4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5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6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2配置品种及种植要求基于上述原则,结合丹江口地区气候特点,种植水生植物品种如下:2.1菖蒲:【拉丁学名】AcoruscalamusLinn种植方法: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
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
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
种植密度:30株/㎡2.2水葱【拉丁学名】ScirpusvalidusVahl种植方法:种子繁殖:常于3~4月分在室内播种,室温控制在20~25℃,20天左右既可发芽生根。
分株繁殖:早春天气渐暖时,把越冬苗从地下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枝剪或铁锨将地下茎分成若干丛,每丛带5~8个茎杆。
栽到花盆内,并保持盆土一定的湿度或浅水,10~20天即可发芽。
如作露地栽培,每丛保持8~12个芽为宜。
种植密度:24株/㎡。
2.3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dealbata种植方法:以根茎分株繁殖。
初春,从母株上割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施足底肥(以花生麸、骨粉为好),放进水池养护,待长出新株,移植于人工湿地中生长。
城市河流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建植技术规程
城市河流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建植技术规程一、引言城市化进程中,河流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成为重要的环境任务。
水生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维持湿地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本技术规程旨在提供城市河流湿地水生植物群落建植的指导,以确保湿地生态的良好恢复和保护。
二、选址与调查1. 选址:选择适宜的河流湿地建植区域,考虑水质、水流速度、土壤类型等因素,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
2. 调查:对选定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湿地类型、水深、水质状况、土壤质地、植被状况等,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植物种类选择1. 多样性: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种类,包括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湿生植物等,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 适应性: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植物种类,能够适应不同水质、水深和光照条件,并能够抵抗污染和病虫害的侵袭。
3. 公益性:选择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种类,如氧气供应、水质净化、栖息地提供等,以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四、植物配置与布局1. 植物配置:根据湿地类型和调查数据,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使其相互协调,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2. 植物布局:根据湿地形态和水流情况,合理布置植物,以增加湿地的抗洪能力和水体净化效果。
五、植物引种与育苗1. 引种源选择: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引种源,保证引种的品质和健康。
2. 育苗技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要求,采用适当的育苗技术,包括播种、扦插、分株等,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六、植物养护与管理1. 养护措施:定期清理湿地内的杂草和落叶,保持湿地的通风和透光条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 管理措施:根据季节和植物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施肥、浇水和修剪,促进植物生长和繁殖。
七、监测与评估1. 监测指标:设立合理的监测指标,包括水质指标、植被覆盖度、物种多样性等,以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效果。
2. 监测频率:定期进行监测,记录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系统,在城市规划、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对水体中的水质有显著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和选择。
一、水生植物在水质改善中的作用1. 水生植物能够吸收和稳定底泥中的有机物,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水生植物根系庞大,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减少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生长。
2. 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具有吸附和稳定作用。
水生植物根系和叶片表面能够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3. 水生植物可增加水质的氧含量。
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体的缺氧状态。
二、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选择1. 荻草类植物:荻草类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适应水体中的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环境。
例如香蒲、芦苇等,根系发达,能充分吸收底泥中的营养盐。
2. 凤眼莲类植物:凤眼莲具有很高的富营养化指数,对底泥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吸收能力较强。
它们的叶子广泛,增加水面积,促进水体中的氧气交换。
3. 眼子菜类植物:眼子菜具有善于吸收污染物质、适应性广以及生长迅速的特点。
在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或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种植眼子菜可以有效净化水体。
4. 黄菖蒲类植物:黄菖蒲根系发达并且叶片多,能够增加水面积,为水体提供更多的氧气。
同时,黄菖蒲还具有一定的富营养化指数,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总之,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对水质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水生植物,可以提高人工湿地的治理效果,有效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但是同时也需要注意,不同水生植物对生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选取适宜的水生植物时应考虑本地水质特点、气候条件以及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及种植体会
2010 NO.31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农 业 科 学随着水景园林与人工湿地的兴起,水生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虽说湿地能够选用的植物只有几十种,但在工程中配置起来还是需要一点点的技巧和经验,减少在苗木采购和施工时的困难,避免施工或设计变更造成的损失。
1 水生植物配置1.1地域环境对植物配置的影响植物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种植地区的改变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搭配外来品种”的原则。
对一些新奇的外来植物品种,在配置前,应参考其在本地区或附近地区的生长表现后再行确定,防止盲目配置而造成的施工及维护困难。
特别是天津东部及南部地区土壤以盐碱地为主,更应选择耐盐碱水生植物,如果有条件对一些外来植物应进行试种,考察其适应性。
1.2土壤条件对植物配置的影响不同水生植物对栽培土壤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针对植物的配置需对土壤进行选择。
睡莲及藻类等适合选用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的沙土作为栽培土;各种挺水植物如千屈菜、美人蕉、再力花、梭鱼草等喜肥的植物类型宜选用土壤养分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栽种;而湿地边缘种植花昌蒲、紫芋、花叶芦竹等水缘和喜湿植物则宜选用壤土类。
1.3植物特性对植物配置的影响配置水生植物时,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搭配要适宜。
选择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注意株型大小、色彩搭配与植株的观赏风格等协调一致,还应考虑植物景观是否能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配置时可以是单纯一种,如在较大水面种植荷花等;也可以几种混植,混植时的植物搭配除了要考虑植物生态要求外,在美化效果上要考虑有主次之分,以形成一定的特色。
1.4水文特征对植物配置的影响湿地水深及水流特征对植物配置有较大的影响。
水生植物种植得水深范围内能够影响到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繁衍,不同生长类型的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
挺水植物的种植深度受植株高度的影响,如泽泻、香姑草、石菖蒲等的种植深度只有10cm~30cm,而深水荷花在水深150cm 甚至200cm还能正常开花。
湿地和水生植物种植设计说明书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1、水生植物多层次配置手法,大方简洁亦不 乏细腻和雅致。 植物组合主要有:香蒲+千屈菜+海寿花+睡莲
组景;蒲苇+芦竹+睡莲组景;黄菖蒲+千屈菜+香菇草组景等,甚为 丰富。其中,木栈道旁的香蒲+千屈菜+海寿花+睡莲组景(如图), 千屈菜将木栈道与园路的交界处很好地进行了遮挡。叶片油绿的海寿 花与千屈菜高低错落,同时两者蓝紫色与粉红色的花序相互映衬,显 得既活泼又雅致。
五、水生植物的种植
2、 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时,不宜种满一 池, 一般 水生植物的覆盖面积占水面总面积的 50- 失去扩大 6 5%为宜。如果满栽使水面看不到倒影, 空间作用和水 面平静感觉;也不要沿岸种满一圈, 而应该有疏有密,
有断有续。
六、湿地中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设计遵循生态种植原则,注重水生植物的 综合配置。
内容梗概:
• 一:湿地的概念、内容及其特征 • 二:湿地的各类功能 • 三:湿地水生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 四: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 • 五:水生植物的种植 • 六:湿地中水生植物造景特色
一、湿地的概念、内容
1、“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 泽 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的或流动 的、或为淡水、微咸水或咸水的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 不超过6m的浅海区域。”
水生植物在滨水生态湿地公园的应用浅析
水生植物在滨水生态湿地公园的应用浅析摘要:滨水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和风景,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及城市景观的特点有着重要影响。
在公园景观规划中滨水区景观设计作为基础性建设,主要承载着公共绿地、生态效应、美学效应等多种功能。
水生植物在园林湿地景观中既具有观赏美化环境的功能,又具有调理改善水质的作用。
文章重点就水生植物在滨水生态湿地公园中的应用进行略述。
关键词:水生植物;滨水生态湿地公园;应用城市湿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由于人们对水亲近的天性,城市湿地公园成为了广大民众乐于游憩的公共场所之一。
其中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在建设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合理的运用水生植物通过场地及水体变化,可以更好的提高公园景观的观赏性及功能性。
一、水生植物概述(一)水生植物概念水生植物泛指植物体部分或长期生活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长并能完成繁殖循环的植物,包括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大类,水生植物的叶片通常柔软透明,或大或小,通气组织较为发达,同时具有繁殖快、生长快、病害少、分布广、用途大等优点。
(二)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作用水生植物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湿地公园功能体现的灵魂。
其作用主要包括:通过自身的代谢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利用根系的作用促进基质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衍、能富集污染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这些作用使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明显区别于其他处理方法和技术,有利于水体净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采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不仅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还兼具美化景观的功能。
(三)水生植物的种类水生植物在长期的生长演化过程中为适应各地的气候条件、水环境、土壤肥沃度等形成了如下几个种类:湿生植物:是指喜水,但根茎以上部分不宜长期浸在水中的水生植物,此类植物的根系或根茎宜长期浸在水中。
如蒲苇、斑茅等。
挺水植物:是指根系或根茎生于底泥之中,茎或叶挺出水面,具有发达的根状茎的水生植物,常见于江、河、湖、池塘、水库等近岸的浅水区,在浅滩、沼泽地中也有生长。
探析湿地公园水生植物的配置及种植
- 157 -
湿地公若植物生长控制不合理,极易给其它 类型水生植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4 水生植物配置的优化 4.1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在建设与植物配置方面,选配植物遵循生态优先 规律。结合原来植物群落的构成模式与特点,优先选用 乡土植物,其成活率高,同时,引进部分适生外来植物, 丰富植物多样性,打造原生态的景观效果[1]。 4.2 根据生态习性,依势造型
水生植物群落常见模式为:(1) 物种多样化模式: 利用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挺水植物等,打造有机和谐 的组合体,合理设置植物比例,形成层次与色彩丰富的 景观,构建生态水景。(2)优势种主导模式:一般来说, 优势种在整个水景中起主导作用,其作为景观的主要 组成部分,也是景观最具特色的部分。剩余为伴生物 种,发挥点缀的效果,例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类模式:通过配置大量沉水植物与浮水植 物,并点缀其它水生植物,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 2 A 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现状
作者简介:管泽永(1985-),男,汉族,四川叙永人,本科,研究方向:园林设计。
- 156 -
2021 年第 12 期
现代园艺
园林应用
4.3.2 临海步道区域。此区域种植着槐叶萍,使得整个 水面更加亮丽,色彩感强,覆盖面积控制在 30%~40%。 4.3.3 浅水区。在配置植物时,选择睡莲科与泽泻科等植 物,或者形成单种群落,或者形成多种植物混合配植模 式。采取此配置方案,获得整体大并且连续的景观效果, 做到以量取胜,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植物配置方面,要 充分挖掘花色与香味等价值,从人们的视觉和味觉等感 官体验入手,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提升整体效果[2]。需要 注意的是,要做好水环境的源头治理,为保护好生态环 境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实践中打造小微湿地,发挥浮 水植物的作用,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污水 净化处理,同污水处理系统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最终的 目的。 5 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与种植策略 5.1 水生植物的配置方法 5.1.1 地域环境。地球上的植物千千万万,不同地域的 植物类型与特点存在差异,植物的地域性很强。当种植 区条件发生变化时,将会给植物生长带来不同程度的 影响,配置水生植物时要遵循“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 搭配外来植物”的基本原则。若配置外来植物,必须做 好适应性与安全性的调查,采取调整种植地条件或者 改良品种等方式,使其能够适应种植区的环境,避免配 置不合理降低成活率[3]。 5.1.2 土壤条件。水生植物的生命要素中,土壤条件为 主要要素之一,占据重要地位。每种水生植物的生长需 求差异,对栽培土壤有着差异化要求,在配置植物时要 合理选择土壤。对于土壤贫瘠与沙化程度严重的沙土 条件,可选择睡莲与藻类水生植物等。对于土壤养分含 量很高且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可选择千屈菜与再力花 等。配置前做好土壤条件的调查与改良,为水生植物的 选择和生存提供有力支持,切实提高配置水平。 5.1.3 植物特性。湿地公园中配置水生植物要做到植物 选择与搭配的适宜性。需要调查植物特性,掌握生长特 性和植株型的大小等,保证色彩搭配和植株观赏风格 等达到协调一致,并且考虑植物景观是否可以与周围 景观融合[4]。根据植物的特性,保障植物生态要求得到 满足,同时考虑到美观性,突出整体特色。 5.1.4 水文特征。一般来说,湿地水深和水流特征对水 生植物的配置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种植地的水深程 度可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与繁衍,不同种类的植 物对生长需求存在差异。设计人员要做好植物情况调 查,掌握植物的特征,优化配置方案[5]。 5.2 水生植物的种植方法 5.2.1 种植季节。一般来说,水生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
水生湿地植物地配置及应用讲解
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一、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生态自然型其景观自然形成,。
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
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
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
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
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
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
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水平空间配置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
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目标,注重群落的生态效应,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
观赏性植物群落要求株型美观,有花有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易形成区域内观赏特色。
如:荷花和睡莲。
垂直空间配置指水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空间配置由水深决定,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深有不同的要求。
群落配置从湖岸向湖心,随水深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即湿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生湿地植物的配置及应用一、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1生态水景的构建模式(1)生态自然型其景观自然形成,。
各群落分布自然合理,少有人工干涉,如:洪湖的荷花,白洋淀的芦苇。
(2)生态观赏型其景观由人按生态原理并结合原地形地貌设计而成,各群落分布建植由人工而成,群落以观赏为主。
同时运用各种手法使风景优美,使之成为旅游景点,如:杭州的西溪湿地、金银湖湿地公园等。
1.2水生植物的群落模式:(1)物种多样化模式:陆生、湿生、挺水、浮水、沉水植物依序构成生态水景的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统一的组合体,各组成部分比例协调,景观层次和色彩丰富,如:解放公园。
(2)优势种主导模式:优势种在水景中起主导作用,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也是景观的特色部分,其他物种为伴生物种。
如大片的荷花形成的景观,点缀有香蒲、茭草和水葱。
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
(3)水质净化型模式:此类景观以大量的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为主,水域内点缀少量其它水生植物,主要以保持水质良好,水体透明为主。
如:和平公园的人工湖,其中种植的大量菹草和黄花鸢尾。
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模式:通达人为设计将欲种植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根据环境条件和群落特性按一定比例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方面进行安排。
使其高效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并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系统。
群落配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水平空间配置指水域平面上配置不同的植物群落。
所配置的植物群落可分为生态型植物群落和观赏性植物群落,生态型植物群落以水体污染的治理,污水的净化,促进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为主要目标,注重群落的生态效应,其建群种要求耐污,去污能力强,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物种,如芦苇。
观赏性植物群落要求株型美观,有花有色,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易形成区域内观赏特色。
如:荷花和睡莲。
垂直空间配置指水生植物群落的垂直空间配置由水深决定,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对水深有不同的要求。
群落配置从湖岸向湖心,随水深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水生植物,即湿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
这些群落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能适应不同水深处的光照条件,能保持相对稳定。
2、水景中的水生湿地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分为水边的植物配置、驳岸的植物配置、水面的植物配置、堤、岛的植物配置等。
配置时要考虑到物种搭配和生态功能,做到观赏功能和水体处理功能统一协调。
物种搭配应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符合各水生植物对生态位的要求,同时能充分发挥各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1)水边与驳岸的植物配置水体边缘是水面和堤岸的分界线,水体边缘的植物配置既能对水面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自然过渡,尤其在自然水体景观中应用较多,所以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
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水边的植物配植,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和造景的。
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
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
(2)水面植物的配置水面全部栽满植物的,多适用小水池,或大水池中较独立的一个局部,在南方的一些自然风景区中,保留了农村田野的风味,在水面铺满了绿萍或红萍,如似一块绿色的地毯或红色的平绒布,也是一种野趣;在水面部分栽植水生植物的情况则比较普遍,其配置一定要与水面大小比例、周围景观的视野相协调,尤其不要妨碍倒影产生的效果。
以水面作底色,配置丰富多彩的水生植物,可以增加俯视水面的景观,还可使岸边景物产生倒影,起到扩大水面的效果。
在较大的水面,为了欣赏远景,还可结合人的视点栽植再力花、芦苇等植株较高的水生植物,以增加景深,方便观赏和留影(3)堤、岛的植物配置水体中设置堤岸、岛屿,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岸常与桥相连。
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
有了倒影,景物变一为二,上下交映,倒影还能把远近交错的景物组合在一张画面上,如远处的山和近处的建筑、树木组合在一起,如若一幅秀丽的山水画。
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
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
3、生态水景中水生湿地植物群丛模式(1)常见的几种自然分布水生湿地植物群丛苔草+荻:优势种苔草和荻,伴生种为芦苇和荻草。
苔草+灯芯草:优势种为苔草和灯芯草,伴生种为荆三棱和水蓼。
芦苇群丛:优势种为芦苇。
伴生种有菰和水蓼。
菰群丛:优势种为菰,伴生有狐尾藻,眼子菜等植物。
菰+莲群丛:伴生有浮萍,满江红,眼子菜等植物。
(2)探讨的几种人工配置水生湿地植物群丛香蒲+茭草+睡莲:香蒲群丛为主导群丛,茭草和睡莲为伴生群丛。
花叶芦竹+黄花鸢尾+茭草:花叶芦竹为主导群丛,黄花鸢尾和茭草为伴生群丛。
再力花+干屈菜+睡莲:再力花为主导群丛,干屈菜和睡莲为伴生群丛。
黄花鸢尾+香蒲+睡莲+荇菜:黄花鸢尾为主导群丛,香蒲、睡莲和荇菜为伴生群丛。
4、生态水景中水生湿地植物与水体关系的探讨(1)水生植物对水质的要求生产者包括藻类和水生植物。
藻类和水生植物对BOD和COD的耐受程度有明显的不同,对水体营养元素浓度耐受程度也明显的不同。
水体的矿质盐的浓度及BOD5、COD是影响水生植物能否存活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水生植物种类对上述三大因素的耐受浓度不同。
(2)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此类配置以环境净化水质为主,其配置以沉水和漂浮植物为主,如:金鱼藻,菹草,凤眼莲等。
这类植物吸取营养能力强,生物生长量大,能降低水体N.P含量,使水质好转。
5、水生湿地植物在水景中应用示例分析(1)汉水公园景点景汉水公园原是一片垃圾场,后经改造成现代的汉水公园。
汉水公园内的水景点实质上是人工在垃圾场上挖掘的人工塘,开始时塘内水体发黑发臭,后经治理现已成为一景观优美的水景。
在此水景中,我们应用了多种水生植物,首先应用的是荷花、芦苇、香蒲、水菖蒲、睡莲、黄花鸢尾、蒲苇等植物,这样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使水体COD、BOD5大大下降,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在此基础上放养了鱼类,使水体生物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也使水体生态系统趋于平衡。
汉水公园的特点是水生植物配置合理生态优先,物种多样,景观小巧,是人工生态型观赏点。
(2)解放公园景点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注意群落的生态作用和层次结构及地质性状,能充分体现和突出人工湿地的景观与作用,是景观与环保结合的典范。
在水生植物的上应用选择了水生美人蕉、再力花、梭鱼草、黄花鸢尾、花叶芦竹、千屈菜、等既有观赏性又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植物。
在应用手法上结合水体的实际情况和地理条件采取了片植、丛植和高矮品种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植株的观赏形态和层次,丰富了水景的观赏元素。
应用水生植物30种,数量30万株。
(1)三大水景试验点试验对比1.配置的水生湿地植物种类对比:解放公园水景点:水生美人蕉、千屈菜、花叶芦竹、香蒲、梭鱼草、黄花鸢尾、睡、莲、再力花、荇菜、菹草、金心鸢尾、轮藻等。
汉水公园水景点:芦苇、水葱、荷花、睡莲、黄花鸢尾、水菖蒲、菹草、荇菜等。
放养了鲫、鲢等鱼种。
金银湖公园水景点:水生美人蕉、睡莲、黄花鸢尾、荇菜、伞草、花叶芦竹、香蒲、荷花、水葱、芡实、王莲、水菖蒲、再力花、千屈菜、苦草、菹草等。
放养了鲫、鲢、鳙等鱼种。
(2)水生湿地植物群丛生态位配置的合理性对比解放公园水景点:挺水、湿生、浮水、沉水位。
各生态位都配置了适宜的植物种类。
大湖配置了大量的沉水植物,小湖也配置适量的沉水植物,以保持水质的良好。
汉水公园水景点:在相对对窄小的范围内配置了挺水、沉水和浮水植物。
使水体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生态链。
水质能保持相对良好。
金银湖公园水景点:沿湖滨带配置了大量挺水植物,为鱼类提供栖息之地和食源。
在水深适宜之处配置了多种沉水植物。
为水生动物提供生存基础。
使水体生态链趋于完善。
(3)优势种及生态作用解放公园水景点优势种为再力花、香蒲和菹草。
维持水质良好。
汉水公园水景点优势种为荷花和菹草。
提供食源和维持水质。
金银湖公园水景点优势种为香蒲、菹草和荷花。
为鱼类提供栖息产卵之地并净化水质。
(4)水体形式及环境特点解放公园水景点人工湖泊,有水渠相联,形成环形水系并有人工湿地床进行水处理汉水公园水景点有人工岛屿和潭。
水底环境多样,为多种水生动物提供了生存基础,也增加了景观元素。
金银湖公园水景点以天然水系为主。
水面宽阔,驳岸形式多样,景观野趣自然。
(5)水质及环境特点解放公园水景点水质良好。
景观优美,寓游乐于科技之中。
汉水公园水景点景点小巧玲珑,景观元素丰富。
水质良好。
金银湖公园水景点景观野趣自然,水质良好,物产丰富。
水生植物分为: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自由漂浮植物、水缘植物。
挺水植物有:荷花、菖蒲、水葱、香蒲、芦苇等。
浮叶植物有:睡莲、王莲、菱、荇菜、田字苹等。
沉水植物有:黑藻、金鱼藻、苦草、菹草、狐尾藻等。
自由漂浮植物有:凤眼莲(凤眼莲就是水葫芦)、大漂、水鳖、满江红、槐叶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