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样本采集方法、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准确性的影响
样本采集方法、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样本采集方法和抗生素两个不同影响条件下对痰液样本细菌学检验准确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0例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呼吸道病变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0例患者按照奇数月和偶数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划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100例患者,然后按照随机分化表将甲乙两组随机再各分成两个小组,每组50例患者。
其中甲组主要是采集方法的不同,乙组是受抗生素的影响。
甲组实验组50例患者用修正版样本采集方法,甲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样本采集方法获取痰液;乙组100例患者全部用常规方法取样,乙组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抗生素后取样,乙组实验组50例患者则不经处理直接取样,对比甲组、乙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
结果甲组的两组试验对比,实验组的检查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的两组试验比较,实验组痰液样本的检查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都优于对照组,但是检查合格率,P>0.05。
结论适当的对采集样本的方法进行改进可以大大提高痰液样本的检查合格率和阳性检出率;对患者应用抗生素后采样则可以降低阳性检出率,应在患者用药前进行取样。
关键词:样本采集方法;抗生素;痰样本;细菌学检查作为呼吸道粘膜分泌的一种正常粘液,痰液在患者的呼吸道发生感染病变的情况下会出现异常的增多,同时痰液的一些基本的组成成分可能会发生改变,甚至痰液的基本性状也会因为病变而发生变化[1]。
通过对痰液的检查和阳性检出率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我院通过对200例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来分析不同的样本收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液的检测正确性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同意书的前提下,本次的研究受试对象为200例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呼吸道病变治疗的患者,按影响因素不同分为甲乙两组。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痰样本细菌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项实验室检查项目,通过对痰液中的细菌进行采集和鉴定,可以指导医生对呼吸道感染进行及时、准确的治疗。
而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则是该检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采集方法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痰样本的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采集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1.主动咳痰采集主动咳痰采集是指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自行咳出痰液。
这种采集方法能够获得含有炎症细胞和细菌的深部呼吸道分泌物,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但是主动咳痰采集的质量和数量受到患者合作能力和痰液黏稠度等因素的影响,有时难以获得足够的痰液供检验,因此需要医生的耐心指导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2.刺激咳痰采集刺激咳痰采集是指通过刺激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使痰液咳出进行采集。
这种采集方法相对于主动咳痰采集,可以获得更多的痰液,并且可以减少患者对采集过程的不适感。
但是刺激咳痰采集时,有可能将口腔和上呼吸道的细菌和污染物带入痰液中,影响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气管刷检测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或合作能力差,无法进行正常的咳痰采集。
这时可以采用气管刷检测的方法,通过气管镜将刷子送入气管深部进行采集。
这种方法能够获得比较纯净的痰液样本,但是操作过程复杂,有一定的风险,并且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1.抗生素的使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进行痰样本细菌学检验前,患者可能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抗生素治疗。
长期的抗生素使用会影响痰液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甚至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
在进行检验前需要了解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史,以及停药后的间隔时间,以便评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抗生素对细菌培养的影响某些抗生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在痰样本细菌学检验中可能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培养。
在进行细菌培养前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在近期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以避免抗生素的影响对培养结果的干扰。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引言痰样本细菌学检验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细菌感染情况,为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痰样本的采集方法和患者是否使用抗生素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研究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采集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1. 正确的痰样本采集方法正确的痰样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的结果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患者应该在早晨起床后进行痰样本的采集,因为此时痰液最为浓稠,含有较多的病原菌。
在采集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在上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进行。
还应该避免因咳嗽而混入口腔的唾液,影响细菌学检验的结果。
2. 采集方法不当的影响如果患者在采集痰样本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或者痰样本受到口腔唾液的污染,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尤其是在患者使用了抗生素的情况下,就更容易出现假阴性的情况,使医生难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
1. 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常见药物,其作用就是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患者的感染症状。
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痰样本中的病原菌数量可能会显著减少,甚至完全被杀灭,这就会导致细菌学检验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得原本可以被杀灭的细菌变得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在此情况下,使用相同的抗生素对感染的细菌进行治疗可能会产生无效的结果,从而延误病情。
结论痰样本的采集方法和患者使用抗生素均会对细菌学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在进行病原菌检测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采集方法进行,避免痰样本的污染,并且需要谨慎评估患者是否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临床医生在使用检验结果指导治疗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从而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析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分析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1-11T03:21:47.941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4期作者:赫明喜[导读] 对痰培养标本采集法进行改进,能够极大的提高合格标本的数量,且让患者对采集工作更加满意,减少由此出现医疗纠纷的可能,保证细菌学检验的结果准确性,有推广价值。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165000摘要:目的分析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进行细菌学检验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均分两组,各52例。
其中,使用传统标本采集法的为参照组,使用改进标本采集法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细菌学检验结果。
结果在标本合格率及患者对标本采集工作的评分方面,研究组均明显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痰培养标本采集法进行改进,能够极大的提高合格标本的数量,且让患者对采集工作更加满意,减少由此出现医疗纠纷的可能,保证细菌学检验的结果准确性,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法;细菌学检验;检验质量[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improved sputum culture specimen collection method on bacteriological test quality.Methods 104 patients with bacteriological tes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April 2020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2 cases in each group.Among them,the traditional specimen collection method was us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improved specimen collection method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group.The bacteriological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terms of the qualified rate of specimens and the score of patients on specimen collection,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and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 0.05).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of sputum culture specimen collection method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qualified specimens,make patients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collection work,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medical disputes,and ensure the accuracy of bacteriological test result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improvement of sputum culture specimen collection method;bacteriological test;inspection quality呼吸道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当发生呼吸道感染后,通过痰液的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确定【1-2】。
细菌学检测中痰培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分析
细菌学检测中痰培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学检测当中痰培养的方法与临床意义。
方法选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呼吸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60例患者进行痰夜标本培养,观察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学检测前实施痰夜培养的临床价值。
结果在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夜标本当中,检出的菌株数为56株,病原菌分离检出阳性率为92.9%(52/56)。
结论根据正确及标准操作方法,所采集的标本能够提高痰液标本当中病原菌的阳性检出几率,临床检验痰液标本主要是采取病原菌检查,观察临床检查的效果,但是其检查的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诊断治疗效果。
【关键词】细菌学检测;痰培养;检测方法;临床效果实施痰培养的目的是通过从临床痰液标本当中将致病真菌分离,得到纯培养。
若患者咳嗽、痰液带脓、脓血、痰液有恶臭气味,多考虑患者属于支气管感染或肺部感染,需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与药敏试验[1]。
此次就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呼吸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细菌检测中痰液标本培养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呼吸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60例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均在20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8±3.4)岁。
1.2方法对60例患者均进行细菌学检测,在细菌学检测之前均实施痰液标本的培养。
采集患者早晨第一口气管的深部痰液,嘱咐患者将义齿清除,同时用清水漱口,减少正常菌群对患者口腔的污染,之后咯出气管深部痰液,并且放置在无菌的有盖痰盒之内,放置痰液混入进口腔与鼻咽腔分泌物,同时于两小时之内进行送检。
特别是流感嗜血杆菌极易死亡,需要将其放在保温箱内,并且在半个小时之内送检。
标本的容器的外部不能够被痰液所污染,若被污染,则会增加标本转送人员与实验室人员的伤害。
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送检于检验科的300例痰标本,分别接种培养于不同的培养基上。
结果:1例标本在923tbl液体培养基浑浊,有细菌生长,在7h9l 半固体蔗糖培养基中有油煎蛋样的菌落出现,而在罗氏培养基、923tbb和7119b培养基中没有菌落生长。
结论:用高渗半固体培养基可以从临床痰标本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株,表明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仍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痰标本细菌学检验在感染疾病的病原菌中,细菌l型是细菌细胞壁部分缺损或完全丧失而造成的,细菌胞壁的缺失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人工诱导的,但人工诱导的频率远比自发为高。
痰标本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油煎蛋”样式[1]。
本实验旨在筛查临床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细菌的存在情况,论述了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l型细菌的形成提供思路,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实验对象:2009年6月~2012年5月送检于检验科的300例痰标本。
培养基配制:罗氏培养基的配制:基础液,谷氨酸钠1.8g、磷酸二氢钾1.2g,枸橼酸镁0.3g,葡萄糖0.3g,硫酸镁0.1g,丙三醇6ml、蒸馏水300ml。
上述溶液加热充分溶解,加入土豆粉6g,摇匀加热5分钟。
冷却到40~50℃时,加入500ml全卵液,加入已经高压灭菌的2%孔雀绿10ml,摇,静置后进行分装。
呈斜面放置于干燥箱85℃,1.5小时。
冷却后,培养基斜面颜色鲜艳,表面光滑无气泡,4℃保存。
痰标本的细菌培养:取痰标本,以1:3的比例加入消化液,漩涡振荡,3000转/分,离心15分钟,加入适量pbs重悬沉淀,取300ml分别接种于middlebrook mgit 7h9液体、7h9l、7h9b半同体培养基、923tbb和923tbl液体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
消化液的配制:4%naoh 50ml,2.9%枸橼酸钠50ml,n-乙酰-l-半胱氨酸0.5g当天配制,24小时内使用。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对细菌学检验质量影响分析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对细菌学检验质量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采取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有关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12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结束于2020年12月。
回顾性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试验组,每组均为56例。
对照组应用自然咳痰法采集痰液标本,试验组采用应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阴性检测率以及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
结果: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阴性检测率,结果表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痰液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结果表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取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可显著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
【关键词】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细菌学检验质量人体常见分泌物有:痰液。
一旦人体呼吸道被感染,痰液分泌量将明显增多,痰液成分以及痰液性状也发生相关变化。
基于此,可采集痰液标本用于诊断疾病。
为了提高疾病准确诊断率,必须保证痰培养标本质量。
现阶段来看,临床既往常用自然咳痰法采集痰液标本。
虽然上述方法具有一定作用,但是整体痰培养的阳性率较低。
有学者提出,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可显著提高阳性率和标本质量检测合格率[1]。
本文将对其进行有关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12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结束于2020年12月。
纳入标准:(1)均在患者知情下参与;(2)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
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40例、16例,年龄(52.68±5.74)岁。
试验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39例、17例,年龄(51.96±5.55)岁。
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评价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方法:2017年1月—12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7102次,改进前,常规痰液采集。
2018年1月—10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5871次,改进后,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
进行预调查,在2017年12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在2018年4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改进后,采样不合格率、样本污染、样本量不足率,误漏诊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再调查家属对痰液采集的满意度评价高于预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可以明显提升样本质量,细菌学检验质量。
【关键词】细菌学检验;痰培养;标本【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349-02痰培养细菌学检验是进行呼吸道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小儿因免疫系统功能不健全、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较高,呼吸道感染也是儿科住院的主要病因之一,约占总住院的30%~50%。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痰培养细菌学检验质控水平并不理想,其中采样、预处理质量不佳是主要原因[1]。
为此,医院尝试进行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2018年1月—10月,共采集样本5871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2017年1月—12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7102次,改进前,其中男3841次、女3261次,年龄(5.3±2.4)岁。
2018年1月—10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痰标本采集5871次,改进后,其中男2620次、女2251次,年龄(5.4±2.0)岁。
两组对象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进行预调查,在2017年12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29.4±2.5)岁。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 张淑项 , 2 戴智 , 劳 , =腔科 应蘑 视潜在 的特 异性 感染 方 等.I _ = 1
¨] 【华 医 院 感 染 等 杂 志 .02 ] ( )6 3 J.{ 】 20 ,2 9 :7 .
3 ]曹力 , 梁慧, 王鲜平 , , 等 全方位做 好医院质 量监测控 制医院感
造成 对器 械 表 面损 伤 后 使 有 机 物 藏 匿 于 其 中 , 导
致清 洗质 量下 降 , 使 器 械生 锈 ; 工 刷 洗 器械 时 并 手
要轻 拿轻放 , 免 碰 撞 , 避 同时 做 好 个 人 防 护 , 以免 ]葛 朝 珍 . 晓 平 , 挥权 , . 州 市医 院 医 疗 器 械 清 洗 质 量 监 1 倪 蒋 等 杭 测 分 析 E3 中华 医 院 感 染 杂 志 ,0 3 1 () 3 O 3 1 J. 2 0 ,3 4 :5 一 5 .
关键 词 : 吸 道 感 染 ; 培 养 标 本 ; 集 ; 菌 学 检 验 呼 痰 采 细
中 图分 类 号 i 16 1 R, . 4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9 7 (0 0 0 —0 5 -0 l7— 8521)3 23 2
痰 液是 气 管 、 气 管 、 泡 产 生 的分 泌 物 , 支 肺 在 呼吸道感 染 时痰量 增 加 . 有 性 状 和成 分 的改 变 。 并
操 作规 范 》 定 , 用 后 的 器 械 应 及 时 彻 底 清 洗 , 规 使 防止附 着在 器械上 的血 液 、 液 干结 , 时 也起 到 体 同 初 步去 污 的 作 用 。用 多 酶 溶 液 浸 泡 。 使 蛋 白质 能 分解 , 效 去 除血 迹 , 埘 器 械 的 特 殊 结 构 , 关 有 但 如 节、 槽沟 、 器械 手柄 凹凸 处 等 , 能保 证 清 洗 质 量 , 不
肺炎患儿痰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的影响分析
肺炎患儿痰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患儿痰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的影响。
方法:择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80例肺炎患儿,将所选患儿入院后无固定时间段采集的痰标本作为对照组,并将所选患儿在入院后第二天清晨采集的痰标本作为研究组,对两组痰标本进行痰细菌学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痰标本的检验结果。
结果:研究组检验出221株细菌,检验阳性率为78.93%,对照组检验出142株细菌,检验阳性率为50.71%,研究组痰细菌学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51份痰标本合格,合格率为53.93%,对照组101份痰标本合格,合格率为36.07%,研究组痰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肺炎患儿不同痰标本采集时机所得到痰细菌学检验结果不同,正确的采集时机可以使检验阳性率,保证标本合格。
【关键词】肺炎;痰标本;采集时机;痰细菌学检验肺炎属于呼吸道疾病,在3岁及以下小儿中比较常见。
在肺炎患儿治疗之前均需要进行痰细菌学检验,而提高检验合格率则可以为后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是治疗方案制定的有力支持[1]。
肺炎患儿因自身身体功能发育不完善,更加需要确保细菌学检验合格率,但在检验期间,通常因采集时机不当影响合格率和阳性率,因此需要对痰标本采集时机进行分析和研究[2]。
基于此,本文择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80例肺炎患儿,分析肺炎患儿痰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80例肺炎患儿,所选患儿均与肺炎诊断标准相符合,经过胸部X线片检查确诊,均存在咳嗽、发热以及气喘等临床症状,多数患儿可闻及双肺哮鸣音或湿啰音。
其中男158例,女122例,年龄介于14天-34个月,均值为(15.23±3.65)个月。
1.2方法入院后,在不固定时间段采集的痰标本作为对照组,在第二天清晨采集的痰标本作为研究组,两组痰标本采集时间间隔在24小时以内,之后对两组痰标本合格率以及痰细菌学检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痰样本细菌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实验室检验方法,用于分析痰液样本中的细菌类型及其数量,并帮助医生诊断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及其类型。
而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1 采集方法的影响痰样本是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样本之一,其采集方法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痰样本采集方法包括:(1)自行咳出痰样本:患者在清晨醒来时,自行咳嗽将痰样本排出,这种方法采集的痰液可能来自下呼吸道,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情况。
(2)气管插管抽吸痰样本:对于无法自主排痰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抽吸采集痰液。
(3)支气管肺泡灌洗:对于危重患者,医生需要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通过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采集痰液。
以上不同的采集方法将直接影响到痰样本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在细菌学检验结果上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采集方法得到的痰样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可以发现不同采集方法得到的痰样本中细菌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自行咳出的痰样本往往包含的细菌种类更多,数量更多,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
而气管插管抽吸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得到的痰样本中细菌种类和数量可能受到了采集过程中的外界因素干扰,比如插管的创伤、操作的熟练程度等,从而影响了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采集方法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医务人员在进行痰样本采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减小外界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1 抗生素的影响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在体内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发挥作用。
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具体来说,抗生素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生素的使用会抑制痰样本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检验结果中细菌数量的减少。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痰样本细菌学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寻找和鉴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影响这个检验的结果。
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痰样本的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不正确的采集方法可能导致样本受到污染,从而造成细菌的误检或漏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痰样本采集方法:1. 咳痰法:患者被要求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将咳痰的部分收集到干净的容器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患者咳嗽能力强的情况,能够收集到比较多的痰样本。
2. 吸痰法:通过给予吸痰器进行负压抽吸,收集到病人呼吸道内的痰液样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患者咳痰能力较弱,或者需要辅助抽吸痰液的情况。
3. 支气管镜下吸痰法:通过支气管镜插入呼吸道,通过负压抽吸的方式收集到深层呼吸道的痰样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疑似深层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可以获得比较可靠的样本。
抗生素的使用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也有重要影响。
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抑制或杀死致病菌,导致细菌学检验结果假阴性。
在采集痰样本前,有些情况下需要暂停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以避免影响检验结果。
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时间也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不同的抗生素可能对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在检验结果解读时,需要考虑痰样本采集前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疗以及使用的抗生素种类。
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检和漏检的可能性,采集痰样本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并在必要时暂停抗生素治疗。
在解读细菌学检验结果时,还需要考虑患者可能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和使用时间,以便综合分析结果。
痰标本采集与培养结果判读
02
采集部位:通 常在气管、支 气管或肺泡中 采集
04
采集量:通常 采集1-2ml痰 液,不宜过多 或过少
采集注意事项
01
采集前应漱口,清除
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
唾液
02
使用无菌棉签,避免
交叉感染
03
采集过程中避免咳嗽、
说话等干扰因素
04
采集完成后,立即将
标本放入无菌容器中,
并密封保存
痰标本质量控制
真菌生长: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判断真 菌种类和数量
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真菌对不同抗 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培养结果分析
细菌生长:观察细菌生长
情况,判断细菌种类和数 01
量
03 菌落形态:观察菌落形态, 判断细菌种类和特性
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细
02 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指导用药:根 据培养结果, 指导医生选择 合适的抗生素、 抗真菌药物或 抗病毒药物进
行治疗。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比较治疗 前后的痰培养 结果,评估治 疗效果,调整
治疗方案。
预测疾病预后: 根据痰培养结 果,预测疾病 的预后,为患 者提供更准展
痰培养结果可指导 临床治疗方案的制
01
采集时间:清晨空腹, 避免进食、饮水
03
标本保存:立即送检, 避免长时间放置
02
采集方法:深咳法, 避免浅咳
04
标本处理:及时处理, 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
痰培养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培养方法
采集痰标本: 使用无菌棉签 或吸痰管采集 痰液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痰样本细菌学检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们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痰样本的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不正确的采集方法可能导致痰样本中细菌的混杂,从而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正确的采集方法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大清早起床后进行痰样本采集,这样可以避免口腔中的细菌污染痰样本。
2. 患者应当先用水漱口,然后在深呼吸数次,以便将痰液从呼吸道深部带出。
3. 患者应当将痰液吐入干净的容器中,并尽量避免将口水混入其中。
4. 采集好的痰样本应当尽快送到检验室进行细菌学检验。
如果在采集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患者没有按要求漱口或者没有深呼吸,或者痰样本中被口水混入,都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医护人员在进行痰样本的采集时,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和监督,确保采集到的痰样本是干净和准确的。
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一方面,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抑制痰样本中的细菌生长,导致检验结果呈假阴性;长期大剂量的抗生素应用也可能导致部分抗药性细菌的产生,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在进行痰样本细菌学检验之前,医生应当了解患者是否有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进行检验前使用抗生素。
如果患者已经在使用抗生素,医生也应当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对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在进行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也应当根据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进行调整。
在检验结果显示患者感染的细菌对某种抗生素存在抗药性时,应当避免使用这种抗生素,并选择对该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医生们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的使用都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应当在进行检验前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调查,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注意和处理。
三种痰培养标本留取方法对痰液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三种痰培养标本留取方法对痰液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袁桂影【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lity of sputum through sputum specimens intervention .Method Divide150 elder COPD patients of respiratory department into three groups randomly .The natural ,card guiding or artificial supervision by side collecting sputum methods were used respectively .Results In the cases of 50 patients using natural sputum collec‐ting method ,the qualified samples were 15 and the rate was30% ,while the positive sample was 4 and the rate was 27% .In 50 patients using card guiding methods ,the qualified samples were 33 with 66% qualified rate ,the positive samples were 15and the rate was 45% .In50cases of artificial supervision sputum methods ,the qualified samples were 35 with the rate was70% ,positive samples were 16and the rate was 46% .In three different collecting methods ,the qualified and positive rateof natural collect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card guiding or artificial supervision metho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atter two methods(P>0 .05) .Conclusion The card guiding sputum collecting method was simple and practical with relatively high qualified and positive rate for clinical sputum collecting .%目的:探讨三种痰培养标本留取方法对痰液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分
析
痰培养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学检验方法,用于分离和鉴定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细菌。
痰培养的质量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标本采集方法的改进对痰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痰培养标本采集是病原细菌分离和鉴定的起点。
传统的痰标本采集方法是患者自主咳嗽产生痰液,然后采集痰液作为标本。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病人难以产生足够的痰液、咳嗽时痰液被污染或者痰液中含有大量的上皮细胞等,这些都会影响培养的质量。
改进的标本采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痰培养的质量。
首先,可以使用痰液吸引器进行采集。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采集到足够数量的痰液样本,并且可以减少上皮细胞的污染。
其次,可以采用深部吸引法进行标本采集。
深部吸引法是通过导管直接插入支气管,采集到支气管腔内的痰液。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口腔和咽喉的污染,提高纯度和准确性。
改进的标本采集方法还可以延长标本存放时间。
传统的痰标本采集后通常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否则会导致细菌在标本中过度增殖,从而影响分离和鉴定。
改进的方法是在采集后将标本置于抗菌剂稀释液中,并在低温条件下储存。
这可以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减少细菌过度增殖的情况。
总的来说,改进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于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是积极的。
改进的方法可以提高标本的纯度和准确性,延长保存时间,并且可以借助现代生物学技术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这些改进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病原细菌信息,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防策略的制定。
因此,推广并应用改进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孔雯
【期刊名称】《科技与健康》
【年(卷),期】2024(3)4
【摘要】研究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择取在烟台市奇山医院就诊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检验时间段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通过常规自然咳痰获得痰液标本,观察组37例应用改进后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将两组的相关指标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标本采集时间为(1.63±0.37)min、检验操作时间为(13.42±2.70)min,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痰液标本质量合格率(94.59%)、痰培养标本阳性检出率(89.19%)、满意度(97.3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发现,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能够提升细菌学检验效率以及检验质量。
【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孔雯
【作者单位】烟台市奇山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相关文献】
1.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探讨
2.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3.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4.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5.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效果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背景:痰样本细菌学检验是肺部感染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
然而痰样本的采集方法及
应用的抗生素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
方法:我们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涵盖了2020年以前发布的所有相关文章。
我们根据关键词(痰、采集、抗生素、细菌学检验)的组合使用进
行筛选,同时纳入符合以下标准的研究:涉及口腔、鼻咽部分泌物和胃内容物的采集方法;考察抗生素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公开了数据或相关信息。
结果:共纳入了10篇研究,其中6个研究考察了不同的痰样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4个研究考察了不同的抗生素应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痰样本采集方法中,
通过呼吸废气到达下呼吸道的方法采集的痰样本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而口咽部采集法检出
率最低;应用抗生素可能会抑制一些细菌的增殖,导致阴性结果,但药物应用时机和剂量
的不同也影响了结果。
结论:在痰样本细菌学检验中,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和合理应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此外,应注意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抛弃率、病人个体差异和细菌耐药性等。
未来的研究应
该考虑这些因素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对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痰样本细菌学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确定痰中是否存在致病细菌,并帮助医生制定正确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在进行痰样本细菌学检验时,采集方法和抗生素往往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痰样本的采集方法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采集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检验结果。
目前常见的痰样本采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自我痰样本采集:患者自主咳嗽后采集痰样本。
3.气管插管采集:用气管插管的方式采集痰样本。
不同的采集方法可能会导致痰样本中细菌含量不同,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些研究表明,气管插管采集法可以提高痰样本中细菌的检出率,对于需要进行痰培养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气管插管法。
抗生素是影响病原菌生长的重要因素,抗生素使用会影响痰样本细菌学检验的结果。
在进行痰样本细菌学检验前,患者需要停止使用抗生素至少24小时,以避免抗生素对痰样本中细菌的生长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抗生素的使用可以降低痰样本中细菌的检出率,并且还可能导致细菌的耐药现象。
因此,对于需要进行痰培养的患者,应该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采集痰样本,或者在停止抗生素使用至少24小时后再进行痰样本的采集和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4-06-10T14:10:01.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1期供稿作者:朴春子
[导读]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肺泡等产生的分泌物,是呼吸道感染最直接的标记物[1]。
通常痰液分泌很少,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时,痰液分泌增多。
朴春子(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113200)
【摘要】目的:研究常规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即自然咳痰法以及改进后的痰培养采集方法分别对细菌学检查的结果影响。
方法:取60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记为常规组和改进组。
常规组用常规咳痰发采集痰标本,改进组用改进方法采集痰标本。
观察不同采集方法的痰培养阳性率及标本的合格率。
结论:相比之下,常规咳痰法下的细菌学检查结果较差,改进后的痰培养采集方法下的细菌学检查结果较好。
【关键词】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细菌学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158-02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肺泡等产生的分泌物,是呼吸道感染最直接的标记物[1]。
通常痰液分泌很少,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时,痰液分泌增多。
病理情况下伴有成分和性状的变化。
对痰液标本的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并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前提。
时下,临床上常运用来两种方法进行痰液采集,即常规咳痰法采集标本和改进后的痰标本采集方法。
我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更加明确了其对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影响。
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将本院入住的所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35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306例设为改进组。
常规组男246例、女110例,平均年龄65.8岁,常规采集痰标本356次;改进组男202例、女104例,平均年龄63.2岁,改进方法采集痰标本306次。
1.2 方法
1.2.1 痰标本采集方法:改进组和常规组均在采取标本前一天进行宣传教育,告知患者痰液、唾液的异同,痰标本采集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应如何保存提取的痰液及其相关注意问题。
1.2.1.1 常规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咳痰法,嘱患者在早晨起床后漱口3到5次,然后使劲将气管深部的痰液咳出一口,放于洁净的无菌容器中,有护工将其在10到60分钟内统一送检。
1.2.1.2 改进组:对该组患者进行改进后的痰标本培养采集方法,患者早晨起床后认真刷牙,并且再次向患者宣讲痰液标本对于诊断疾病的重要性,嘱患者清水漱口3到5次,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痰液,并置于无菌容器内。
护工将痰液放入另一洁净试管中,在向试管中加入15到20ml灭菌等渗盐水,剧烈震荡5到10秒后,将沉淀于试管底部浓痰碎片取出,置入另一洁净试管,重复以上步骤2次。
最后将浓痰接种于培养基上,立即送检。
1.2.2 评价标准:痰培养阳性率标本合格率
1.2.3 合格标本评价方法:将上述标本送至实验室后,由医学检验师对标本进行检验。
涂片后,进行格兰染色,在显微镜(10×10)下镜检。
观察扁平上皮细胞和白细胞的特征。
当视野中鳞状上皮细胞不超过10个、白细胞大于25个时,该标本视为理想标本;当鳞状上皮细胞大于10个并且小于25个、白细胞不超过25个、细菌类型不小于3种时,该标本视为可接受标本;当鳞状上皮细胞不小于25个时,该标本视为不合格标本。
对于不合格的标本,需要留取标本从新送检,合格后进行细菌培养。
1.2.4 统计:对改进组和常规组的合格率进行x2检验。
2 数据处理
常规组356例标本中,合格134例,合格率为37.64%;改进组306例标本中,合格198例,合格率为64.71%,x2=60.85,P<0.01。
常规组阳性数164件,阳性率为46.7%;改进组阳性数为236件,阳性率为77.12%。
3 讨论
3.1 提高痰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影响分析的重视:痰培养作为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其地位不言而喻。
但是由于处理方法不同,导致痰标本培养对的阳性检出率偏低,不能够确定致病菌,进而影响了临床上对于疾病的治疗。
还可能造成大量滥用抗生素,降低了用药的针对性。
不仅其细菌培养毫无意义,还误导了临床医师。
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痰培养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采用更加正确正规的采集方法。
3.2 两类采集方法对细菌学结果影响的分析
3.2.1 常规痰培养采集方法对细菌学结果影响的分析:①常规方法对于痰标本的相关知识宣教力度不够,使患者对于痰标本不够重视。
②患者提取痰液之前不进行刷牙,致使口腔中的杂物和细菌带入标本中,是标本污染,影响了其细菌学检验。
③送检时间过长,也可导致空气中杂菌进入标本,进一步影响其细菌学检验。
3.2.2 改进后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①在提取标本前,多次多患者进行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痰标本的重视性以及对痰液标本采集的正确认识。
②患者正确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的痰液,使痰液中避免出现大量唾液和鼻涕等,减少咳痰次数,不致于患者疲劳而使其不利于恢复病情。
③反复宣教患者刷牙漱口,使其口腔内清洁,减少了食物残渣等杂物和杂菌的附着,进一步较少对标本的污染。
④向标本中加入等渗盐水,进行振荡、洗涤等预处理,可以进一步减少杂菌生长污染。
⑤改进后的方法中,送检更加及时,避免某些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离体后的自溶现象,即可避免病原菌的死亡,以提高阳性率。
如果送检时间过长,有些杂菌繁殖较快,则可降低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
参考文献
[1]张秀珍.我国痰标本细菌学检查现状及改进办法探讨[C].全国检验医学感染控制和病原检测学术研讨会,20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