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4-06-10T14:10:01.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1期供稿作者:朴春子
[导读]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肺泡等产生的分泌物,是呼吸道感染最直接的标记物[1]。通常痰液分泌很少,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时,痰液分泌增多。
朴春子(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113200)
【摘要】目的:研究常规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即自然咳痰法以及改进后的痰培养采集方法分别对细菌学检查的结果影响。方法:取60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记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用常规咳痰发采集痰标本,改进组用改进方法采集痰标本。观察不同采集方法的痰培养阳性率及标本的合格率。结论:相比之下,常规咳痰法下的细菌学检查结果较差,改进后的痰培养采集方法下的细菌学检查结果较好。
【关键词】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细菌学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158-02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肺泡等产生的分泌物,是呼吸道感染最直接的标记物[1]。通常痰液分泌很少,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时,痰液分泌增多。病理情况下伴有成分和性状的变化。对痰液标本的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并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前提。时下,临床上常运用来两种方法进行痰液采集,即常规咳痰法采集标本和改进后的痰标本采集方法。我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更加明确了其对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影响。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将本院入住的所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35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306例设为改进组。常规组男246例、女110例,平均年龄65.8岁,常规采集痰标本356次;改进组男202例、女104例,平均年龄63.2岁,改进方法采集痰标本306次。
1.2 方法
1.2.1 痰标本采集方法:改进组和常规组均在采取标本前一天进行宣传教育,告知患者痰液、唾液的异同,痰标本采集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应如何保存提取的痰液及其相关注意问题。
1.2.1.1 常规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咳痰法,嘱患者在早晨起床后漱口3到5次,然后使劲将气管深部的痰液咳出一口,放于洁净的无菌容器中,有护工将其在10到60分钟内统一送检。
1.2.1.2 改进组:对该组患者进行改进后的痰标本培养采集方法,患者早晨起床后认真刷牙,并且再次向患者宣讲痰液标本对于诊断疾病的重要性,嘱患者清水漱口3到5次,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痰液,并置于无菌容器内。护工将痰液放入另一洁净试管中,在向试管中加入15到20ml灭菌等渗盐水,剧烈震荡5到10秒后,将沉淀于试管底部浓痰碎片取出,置入另一洁净试管,重复以上步骤2次。最后将浓痰接种于培养基上,立即送检。
1.2.2 评价标准:痰培养阳性率标本合格率
1.2.3 合格标本评价方法:将上述标本送至实验室后,由医学检验师对标本进行检验。涂片后,进行格兰染色,在显微镜(10×10)下镜检。观察扁平上皮细胞和白细胞的特征。当视野中鳞状上皮细胞不超过10个、白细胞大于25个时,该标本视为理想标本;当鳞状上皮细胞大于10个并且小于25个、白细胞不超过25个、细菌类型不小于3种时,该标本视为可接受标本;当鳞状上皮细胞不小于25个时,该标本视为不合格标本。对于不合格的标本,需要留取标本从新送检,合格后进行细菌培养。
1.2.4 统计:对改进组和常规组的合格率进行x2检验。
2 数据处理
常规组356例标本中,合格134例,合格率为37.64%;改进组306例标本中,合格198例,合格率为64.71%,x2=60.85,P<0.01。常规组阳性数164件,阳性率为46.7%;改进组阳性数为236件,阳性率为77.12%。
3 讨论
3.1 提高痰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影响分析的重视:痰培养作为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其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处理方法不同,导致痰标本培养对的阳性检出率偏低,不能够确定致病菌,进而影响了临床上对于疾病的治疗。还可能造成大量滥用抗生素,降低了用药的针对性。不仅其细菌培养毫无意义,还误导了临床医师。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痰培养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采用更加正确正规的采集方法。
3.2 两类采集方法对细菌学结果影响的分析
3.2.1 常规痰培养采集方法对细菌学结果影响的分析:①常规方法对于痰标本的相关知识宣教力度不够,使患者对于痰标本不够重视。
②患者提取痰液之前不进行刷牙,致使口腔中的杂物和细菌带入标本中,是标本污染,影响了其细菌学检验。③送检时间过长,也可导致空气中杂菌进入标本,进一步影响其细菌学检验。
3.2.2 改进后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①在提取标本前,多次多患者进行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痰标本的重视性以及对痰液标本采集的正确认识。②患者正确用力咳出气管深部的痰液,使痰液中避免出现大量唾液和鼻涕等,减少咳痰次数,不致于患者疲劳而使其不利于恢复病情。③反复宣教患者刷牙漱口,使其口腔内清洁,减少了食物残渣等杂物和杂菌的附着,进一步较少对标本的污染。④向标本中加入等渗盐水,进行振荡、洗涤等预处理,可以进一步减少杂菌生长污染。⑤改进后的方法中,送检更加及时,避免某些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离体后的自溶现象,即可避免病原菌的死亡,以提高阳性率。如果送检时间过长,有些杂菌繁殖较快,则可降低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
参考文献
[1]张秀珍.我国痰标本细菌学检查现状及改进办法探讨[C].全国检验医学感染控制和病原检测学术研讨会,20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