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对数法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 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公式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式中 K——含水层渗透系数 (m/d);Q——抽水井流量 (m3/d);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 (m);M——承压含水层厚度 (m);R——影响半径 (m);H——潜水含水层厚度 (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 (m);rw——抽水井半径 (m)。
(2) 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公式式中h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 (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 (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 –s1;h2= H0 –s2。
半对数公式股票推算
股票价
黄金
1664.93
分割点
3478 1664.93到3478
0.382 17.004868 22.5313855 2624.913176
0.5 40.8035538 58.9745708 2406.37207
0.618 97.9090225 154.362456 2206.025933
备注: 1、X^Y表示X的Y次方
例如:10^0.382表示10的0.382次方 2、黄色区域代表股票价可改动。
股票价 黄金 分割点
0.382
0
0.5
0
0.618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底点到高点 高点到底点
0
0
0
0
0
0
0
0
0
因我叔叔喜欢炒股,我帮忙编辑一个半对数的公式, 只需编辑最低价和最高价即可自动计算。
382次方 。
0.618 4.14954043 17.2186857 24.09905429
41.49540426
对数公式计算
邓xiyin编仅供参考 2012/9/20
档0.5为100^0.5X10^0.5=31.6;回档0.618为10^0.618 X 100^0.382 = 24.1 ;反弹0.5为10^0.5X100^0.5=31.6反弹0.618为100^0.618 X 10^0.382 = 41.5
半对数公式计算
邓xiyin编仅供参考 2012/9/
10元(低点)涨到 100元(高点)之回档 0.382为10^0.382 X 100^0.618 = 41.5;回档0.5为100^0.5X10^0.5=31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 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公式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井流量(m3/d);s 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M——承压含水层厚度(m);R——影响半径(m);H——潜水含水层厚度(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r w——抽水井半径(m)。
(2) 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公式式中h 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 –s1;h2= H0 –s2。
半对数计算精编版
半对数计算一、何谓股价三分线▲我们常计算回档(反弹)1/3、0.382、1/2、0.618,其实1/3与0.382属同层级,意谓强势整理(弱势反弹),乃最有机会创高(破底)之表征。
1/2中线则是最普遍运用的支撑或压力之观测点,因为这里是回档或反弹的成本均衡处,稳定的涨势或跌是常藉1/2中线之转折继续维系其多空步伐。
至于0.618乃回檔的『最后防线』及反弹的『乾坤挪移』所在,前者跌破,防回档转回跌,后者突破可促反弹转回升,这一关的重要性关乎原始趋势之转变与否。
◆问题来了!没人规定股价的高低点要落在三分线位置,若视之为『随机』落在任何位置皆可能,重要的是据美国分析界学者之长期统计,落在三分线附近之机率远大于其它位置,足见其存在的惯性意义。
二、为什么要用半对数计算▲很多人早就会自行计算所谓的回档(反弹)1/3、1/2及黄金切割率,久而久之却懒得算了;原因是算不出『准头』!何以艾略特主张要用『半对数』?例:10→100的中心点在哪? 小学生也知道(10 + 100 ) / 2 = 55,但是,股价的运算~ √10 X 100 = 31.6。
半对数乃一门运用数学,并适用于股市这门投资学。
◆原理:拿一百万元买一档10元的股票,涨到31.6元增值为316万;又,拿一百万元买足一档31.6元的股票,涨到100元同样增值为316万。
可见31.6才是10←→100的涨跌『成本中心』位置;若说线图为人性之轨迹,那么『惯性』透过半对数计算才得知最敏感的表征处。
进而推演出公式:10→100回檔1/3~ 100.333 X 1000.666= 46.2;100 →10反弹1/3~ 1000.333 X 100.666= 21.5。
所以说,一定要用工程用计算器才算得出来。
三、如何『取样』来加强计算的可信度?▲半对数计算必须先有『背景取样』,因为我们是藉由前一上涨波来测量回档支撑,由前一下跌波来测量反弹压力;但所谓的『前一波』可长可短,且走势不见得如想象中单纯,是故,取样的准则应力求:一、较佳的线性轨道(走势太曲折则不佳);二、较符合波浪循环之原则。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调之欧侯瑞魂创作 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陈述。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含: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更对抽水孔水位变更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含: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取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 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公式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式中 K——含水层渗透系数 (m/d);Q——抽水井流量 (m3/d);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 (m);M——承压含水层厚度 (m);R——影响半径 (m);H——潜水含水层厚度 (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 (m);rw——抽水井半径 (m)。
(2) 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公式式中h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 (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 –s1;h2= H0 –s2。
半对数模型中的扩大效应与缩小效应
半对数模型中的扩大效应与缩小效应在经济学和统计学中,半对数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用于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在这种模型中,因变量取对数,而自变量可以是对数或者非对数,半对数模型常用于探究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半对数模型中,我们经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扩大效应与缩小效应。
扩大效应与缩小效应是指在半对数模型中,自变量的增加对因变量的影响。
通俗地讲,扩大效应表示自变量的增加会加大对因变量的影响,而缩小效应则表示自变量的增加会减小对因变量的影响。
对于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说,了解自变量的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对于制定政策和预测效果至关重要。
在半对数模型中,自变量的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是通过回归系数的解释来得到的。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则增加这个自变量会导致因变量的增加,这就是扩大效应;反之,如果回归系数为负,则增加自变量会导致因变量的减小,这就是缩小效应。
而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对这些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变量的影响。
在经济学研究中,半对数模型的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常常被用来分析政策的效果。
在一项关于最低工资政策的研究中,经济学家可能会使用半对数模型来研究提高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通过分析最低工资的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评估提高最低工资的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以及对经济整体的影响。
了解最低工资的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还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以达到更好的就业和经济效果。
除了应用于政策研究外,半对数模型的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还可以用于市场营销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在研究产品价格对销量的影响时,我们可以使用半对数模型来分析价格的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
通过了解价格的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定价策略,以实现最大化利润。
消费者行为研究中也可以使用半对数模型来分析广告投放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了解广告的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
半对数计算公式
半对数计算公式半对数计算一、何谓股价三分线▲我们常计算回档(反弹)1/3、0.382、1/2、0.618,其实1/3与0.382属同层级,意谓强势整理(弱势反弹),乃最有机会创高(破底)之表征。
1/2中线则是最普遍运用的支撑或压力之观测点,因为这里是回档或反弹的成本均衡处,稳定的涨势或跌是常藉1/2中线之转折继续维系其多空步伐。
至于0.618乃回檔的『最后防线』及反弹的『乾坤挪移』所在,前者跌破,防回档转回跌,后者突破可促反弹转回升,这一关的重要性关乎原始趋势之转变与否。
◆问题来了!没人规定股价的高低点要落在三分线位置,若视之为『随机』落在任何位置皆可能,重要的是据美国分析界学者之长期统计,落在三分线附近之机率远大于其它位置,足见其存在的惯性意义。
二、为什么要用半对数计算▲很多人早就会自行计算所谓的回档(反弹)1/3、1/2及黄金切割率,久而久之却懒得算了;原因是算不出『准头』!何以艾略特主张要用『半对数』?例:10 → 100 的中心点在哪 ? 小学生也知道 ( 10 + 100 ) / 2 = 55,但是,股价的运算~ √10 X100 = 31.6。
半对数乃一门运用数学,并适用于股市这门投资学。
◆原理:拿一百万元买一档10元的股票,涨到31.6元增值为316万;又,拿一百万元买足一档31.6元的股票,涨到100元同样增值为316万。
可见31.6才是10←→100的涨跌『成本中心』位置;若说线图为人性之轨迹,那么『惯性』透过半对数计算才得知最敏感的表征处。
进而推演出公式:10 → 100回檔1/3 ~ 100.333 X 1000.666= 46.2;100 → 10 反弹 1/3 ~1000.333 X 100.666= 21.5。
所以说,一定要用工程用计算器才算得出来。
三、如何『取样』来加强计算的可信度 ?▲半对数计算必须先有『背景取样』,因为我们是藉由前一上涨波来测量回档支撑,由前一下跌波来测量反弹压力;但所谓的『前一波』可长可短,且走势不见得如想象中单纯,是故,取样的准则应力求:一、较佳的线性轨道(走势太曲折则不佳);二、较符合波浪循环之原则。
半对数法
y y y e
t T
t ln y y ln y T1
• 以 作为纵坐标,t作为横坐标,得 一条直线。直线与纵坐标交于A,直线斜率为-1/T ln y y
y t y Ae
T1
Be
T2
C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3
• 在对象响应的响应时间上, 依次量出 y y • 的数值分别点在半对数坐标上,连接各点 得线1,线1不是一条直线,但是时间t很大 时,即在线1的后半部分近似是一条直线。 因 t t T T1 T2 T3 ,当t很大时, T2 Be • 和Ce 衰 t Ae 减后的数值对应于T 衰减后的数值可以 忽略不计
3
1
• 式(1)可近似表示为 • t • 或 y y Ae T1 • • 上式两边取对数后得
y y Ae
t T1
•
t ln y y ln A T1
• 这与一阶惯性环节一样。基于这样的假设, 就可将线1的直线段延长相交于纵坐标 (t=0)点A,得到线2,直线2的斜率 1 T 为 ,由此求得直线2数值0.368A所对应 的时间即为对象第一时间常数
• 上式即为线5的直线方程式,直线与总坐标 交于C点,直线斜率为 ,则在直线5数 1 T 值等于0.368C时所对应的时间即为第三个 时间常数 ,这样就求得了三阶对象的 T3 传递函数
3
• 两边取对数:
t ln y y ln A T1
• 两边取对数:
Tt Tt t ln Be 2 Ae 1 y y ln C T3
半对数模型
半对数模型————测度增长率1978年至2009年中国人口增长率1978年至2009年中国人口(万人)中国人口时间中国人口时间96259 1 119850 1797542 2 121121 1898705 3 122398 19100072 4 123626 20101654 5 124761 21103008 6 125786 22104357 7 126743 23105851 8 127627 24107507 9 128453 25109300 10 129227 26111026 11 129988 27112704 12 130756 28114333 13 131448 29115823 14 132129 30117171 15 132802 31118517 16 133474 32注:该表数据人口数中不含港澳台人口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定义:Y: 表示中国人口增长率t: 表示时间1=1978;32=20092.该数据在满足OLS基本假设条件下,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参数,用eviews统计软件,得到OLS回归结果如下:样本回归函数为:Ln(Yt)=11.48746+0.010909tSe(0.006420) (0.000340)t(1789.336)(32.12897)R 2 = 0.971759 F(1032.271)p值=(0.0000)(0.0000)3.对参数进行检验:假设:H0:B2=0 ;H1:B2≠0 得出:t = 0.010909 / 0.000340=32.12897从而假设显著性a=5% 时,计算得出的t的绝对值远远超过t 的临界值,拒绝零假设;从而对另外一个参数B1的检验也按此方法进行。
从而结论为:参数B1和B2均通过检验,对回归结果解释如下:斜率系数0.010909表明,平均而言,中国人口的年增长率为0.010909,即Y 以每年1.0909% 的速度增长。
抽水试验基本要求内容
§4.1基本要求掌握抽水试验的目的、分类、方法及抽水试验准备工作。
4.1.1 抽水试验的目的(1) 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m、弹性释水系数m*、导压系数a、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越流系数b、越流因素B、影响半径R等。
(2) 通过测定井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降深)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
(3) 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出水量、干扰系数等,依据降深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型号。
(4) 确定水位下降漏斗的形状、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增长速度;直接评价水源地的可开采量。
(5) 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确定各含水层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边界的性质及简单边界的位置、地下水补给通道、强径流带位置等。
4.1.2 抽水试验分类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
(1)单孔抽水试验:仅在一个试验孔中抽水,用以确定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概略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
(2)多孔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周围设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
通过多孔抽水试验可以求得较为确切的水文地质参数和含水层不同方向的渗透性能及边界条件等。
(3)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在影响半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钻孔中同时进行的抽水试验;通过干扰抽水试验确定水位下降与总涌水量的关系,从而预测一定降深下的开采量或一定开采定额下的水位降深值,同时为确定合理的布井方案提供依据。
(4)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是模拟未来开采方案而进行的抽水试验。
一般在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不很充沛或补给量不易查清,或者勘察工作量有限而又缺乏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的水源地,为充分暴露水文地质问题,宜进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并用钻孔实际出水量作为评价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依据。
4.1.3 抽水试验的方法单孔抽水试验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一般采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卜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⑴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公式承压完整井:4 2 In PMs. AT q井:潜水完整f—ln^7V(H2-h2)r v2 2斗届7式中K- -一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井流量(m3/d);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M ----- 承压含水层厚度(m);R――影响半径(m);H ――潜水含水层厚度(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rw ——抽水井半径(m)。
(2)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 公式當压完整井;松一饨-。
In'1Thiem公h -h = ° In 9式;潜水完荃井£岸-比=In—Thiem公式陽圧三° hi乜匕式中h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hl、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 -1; h2= H0 -s2o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当前水井中的降深较大时,可采用修正降深正降深s'与实际降深s之间的关系为:s'=s-s2/2H。
半对数计算与配合其他结构、指标、波浪
半對數計算與配合其他結構、指標、波浪一、何謂股價三分線▲我們常計算回檔(反彈)1/3、0.382、1/2、0.618,其實1/3與0.382屬同層級,意謂強勢整理(弱勢反彈),乃最有機會創高(破底)之表徵。
1/2中線則是最普遍運用的支撐或壓力之觀測點,因為這裡是回檔或反彈的成本均衡處,穩定的漲勢或跌是常藉1/2中線之轉折繼續維繫其多空步伐。
至於0.618乃回檔的『最後防線』及反彈的『乾坤挪移』所在,前者跌破,防回檔轉回跌,後者突破可促反彈轉回升,這一關的重要性關乎原始趨勢之轉變與否。
◆問題來了!沒人規定股價的高低點要落在三分線位置,若視之為『隨機』落在任何位置皆可能,重要的是據美國分析界學者之長期統計,落在三分線附近之機率遠大於其他位置,足見其存在的慣性意義。
二、為什麼要用半對數計算▲很多人早就會自行計算所謂的回檔(反彈)1/3、1/2及黃金切割率,久而久之卻懶得算了;原因是算不出『準頭』!何以艾略特主張要用『半對數』?例:10 →100 的中心點在哪? 小學生也知道( 10 + 100 ) / 2 = 55,但是,股價的運算~ √10X 100 = 31.6。
半對數乃一門運用數學,並適用於股市這門投資學。
◆原理:拿一百萬元買一檔10元的股票,漲到31.6元增值為316萬;又,拿一百萬元買足一檔31.6元的股票,漲到100元同樣增值為316萬。
可見31.6才是10←→100的漲跌『成本中心』位置;若說線圖為人性之軌跡,那麼『慣性』透過半對數計算才得知最敏感的表徵處。
進而推演出公式:10 →100回檔1/3 ~ 100.333 X 1000.666= 46.2;100 →10 反彈1/3 ~ 1000.333 X 100.666= 21.5。
所以說,一定要用工程用計算機才算得出來。
三、如何『取樣』來加強計算的可信度?▲半對數計算必頇先有『背景取樣』,因為我們是藉由前一上漲波來測量回檔支撐,由前一下跌波來測量反彈壓力;但所謂的『前一波』可長可短,且走勢不見得如想像中單純,是故,取樣的準則應力求:一、較佳的線性軌道(走勢太曲折則不佳);二、較符合波浪循環之原則。
试井解释方法讲座
方法,这个后面结合不同的模型再详细介绍。
13
最常用的解释图版
20世纪70年代初, Gringarten图版
20世纪80年代初, Bourdet导数图版
14
双对数图版曲线拟合步骤
15
16
需要特别指出:
1、确实存在这样的不同的系统,当施加同样的输入时,却得到不同的结果(如压恢 的供给边界与封闭边界、水平井的线性流与平行断层)。这就意味着试井解释必然可 能存在多解性。不过,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地质油藏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解释,相当 于增加输出信息,解的数目会减少,直至逼近唯一解。
19
方法二:
叠 加
20
经典的压恢试井方法的应用前提是: 无限大地层;
一口井以定产量生产,然后关井测压。 由于Horner公式是在无限大地层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如果关井压恢测试前生产
已处于拟稳态,从理论上严格讲Horner法无疑是不正确的。为了正确使用Horner 方法,有几个理论问题需要讨论:
已出版专著:
《试井分析》,地质出版社,2015 《煤层气藏工程》,科学出版社,2015
2
§1
从系统分析看试井解释
§2 §3 §4
试井解释模型 流动段识别及参数解释 油气藏类型识别的重要性
3
试井类别
按流体性质分类
(1)油井试井
按地层类型分类
(1)均质油藏试井 (2)双孔介质油藏试井
纸上绘出△P~t的双对数关系曲线,识别出是哪一类型,并用拟合值求出参数。
又因为:
kh PD P 3 1 . 842 10 q B
tD
3 .6k t
基 本
C t rw2
上式两边取对数,有:
降水井影响半径的计算
确定影响半径的方法很多,在矿坑涌水量计算中常用库萨金和吉哈尔特经验公式作近似计算。
当设计的矿山进行了大降深群孔抽水试验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网资料为基础的图解法进行推求。
一、经验公式法
计算影响半径的主要经验公式见表1。
表1 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
二、图解法
当设计矿山做了大降深群孔抽水或坑道放水试验时,为了推求较为准确的影响半径,可利用观测孔实测资料,用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
(一)自然数直角座标图解法
在直角座标上,将抽水孔与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各观测孔的同一时刻所测得的水位连结起来,尚曲线趋势延长,与抽水前的静止水位线相交,该交点至抽水孔的距离即为影响半径(见图1)。
观测孔较多时,用图解法确定的影响半径较为准确。
(二)半对数座标图解法
在横座标用对数表示观测孔至抽水孔的距离,纵座标用自然数表示抽水主孔及观测孔水位降深的直角座标系中,将抽水主孔的稳定水位降深及同时刻的观测孔水位降低标绘在相应位置,连结这两点并延长与横座标的交点即为影响半径(见图2)。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孔时,以观测孔稳定水位降深绘图更准些。
三、影响半径经验数值
根据岩层性质、颗粒粒径及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的关系来确定影响半径,见表2与表3。
表2 松散岩土影响半径(R)经验数值
表3 单位涌水量与影响半径关系。
抽水实验定渗透率方法总结
用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公式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井流量(m3/d);s 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M——承压含水层厚度(m);R——影响半径(m);H——潜水含水层厚度(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r w——抽水井半径(m)。
(2)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或Thiem公式式中h w——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s1;h2= H0–s2。
半对数稀释法
半对数稀释法半对数稀释法是一种生物实验技术,主要用于计算药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效应。
在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中,半对数稀释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药物浓度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半对数稀释法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其有效性。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进行半对数稀释,我们可以获得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然后,通过观察这些溶液对生物体的影响,我们可以计算药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效应。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浓度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药物的优化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一、引言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半对数稀释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浓度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对半对数稀释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为药物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二、半对数稀释法的基本原理半对数稀释法是一种通过调整药物溶液的浓度来研究药物效应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药物浓度与生物效应之间存在一种非线性关系,即药物浓度的对数值与其生物效应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因此,通过对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进行半对数稀释,我们可以获得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并观察这些溶液对生物体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药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效应,从而更好地理解药物浓度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半对数稀释法对一种新药的药效进行了研究。
实验中,我们制备了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并对其进行了半对数稀释。
然后,我们将这些溶液分别施加于生物体,观察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计算出了药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效应。
四、结论本研究发现,半对数稀释法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浓度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进行半对数稀释,我们可以获得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并观察这些溶液对生物体的影响。
半对数分布法
半对数分布法
半对数分布法是一种统计方法,主要用于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
它通过将数据转换为半对数尺度,使得数据呈现更接近正态分布的形态,从而方便进行统计分析。
具体来说,半对数分布法将数据取对数后取一半,然后绘制散点图或直方图。
这样可以使得数据的分布更加集中,接近正态分布。
通过观察半对数分布的直方图或散点图,可以初步判断数据的分布情况,例如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
半对数分布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
例如,在生物学中,可以通过半对数分布法分析生物体的生长曲线、繁殖率等;在医学中,可以用来分析疾病的发病率、药物作用的时间等。
需要注意的是,半对数分布法只是一种初步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于更复杂的数据分布情况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处理。
同时,在进行半对数分布法分析时,也需要注意数据的取值范围、异常值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
• 当t较小时,曲线1不是直线,主要是由于t 较小时, 等的影响不能忽略不计,因而 Be 在求取时必须同时考虑。如果我们将线2的 数值减去同一时间下线1的数值(是真数不 是对数),得线3。当t较大时,线3后面部 分近似一直线。
t T2
• 这是因t较大时, t 衰减后的数值对于 T3 • 和 t Ce 衰减后的数值可以忽略不计, t Ae T Be T 则式(1)可写成
2
1
y y Ae
t T1
Bey y Be
t T2
• 两边取对数后得
Tt t ln Ae 1 y y ln B T2 • 这是一直线方程式,式中 t 即为直线2, • 即为曲线1,两者之差即为线3。同前一样,将线3 Ae T1 y y 直线段延长交于纵坐标B点(t=0),得线4,其斜率 1 为 ,
• 上式即为线5的直线方程式,直线与总坐标 交于C点,直线斜率为 ,则在直线5数 1 T 值等于0.368C时所对应的时间即为第三个 时间常数 ,这样就求得了三阶对象的 T3 传递函数
3
• 两边取对数:
t ln y y ln A T1
• 两边取对数:
Tt Tt t ln Be 2 Ae 1 y y ln C T3
半对数法
图1.21 用半对数法求一阶对象时间常数
K G s Ts 1 t y t K u 1 e T
t y t y 1 e T
y y y e
t T
t ln y y ln y T1
T2
• 则在直线4的数值等于0.368B所对应的时间,即为对象的 第二个时间常数 T2
• 线3还不是直线,继续用上法将线4之值减 去同一时间下线3之值,得线5。由图看出, 线5是一根近似直线,说明对象是一个三阶 惯性环节。由式(1)仿上作法可得
Tt Tt t 2 1 ln Be Ae y y ln C T3
y t y Ae
T1
Be
T2
Ce
T3
• 在对象响应的响应时间上, 依次量出 y y • 的数值分别点在半对数坐标上,连接各点 得线1,线1不是一条直线,但是时间t很大 时,即在线1的后半部分近似是一条直线。 因 t t T T1 T2 T3 ,当t很大时, T2 Be • 和Ce 衰 t Ae 减后的数值对应于T 衰减后的数值可以 忽略不计
• 以 作为纵坐标,t作为横坐标,得 一条直线。直线与纵坐标交于A,直线斜率为-1/T ln y y
tg
• 当 • 则t T
时
1 ln A ln M T 0t ln A ln M t
ln A ln M 1
M 0.368 A • 由此可以得到直线数值为0.368A时的时间,即为对 象的时间常数T,亦即MN=T
• 设三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其阶跃响应是:
图1.22 三阶对象时间常数的求解 (a)三阶对象阶跃响应;(b)时间常数T1、T2、T3的求解
• 设已知一个三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K G s T1s 1T2 s 1T3 s 1
• 且 ,则对象的阶跃响应可表示为 • T1 T2 T3 t t t • (1)
3
1
• 式(1)可近似表示为 • t • 或 y y Ae T1 • • 上式两边取对数后得
y y Ae
t T1
•
t ln y y ln A T1
• 这与一阶惯性环节一样。基于这样的假设, 就可将线1的直线段延长相交于纵坐标 (t=0)点A,得到线2,直线2的斜率 1 T 为 ,由此求得直线2数值0.368A所对应 的时间即为对象第一时间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