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三星上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练习讲评——诗歌鉴赏部分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剖析答案,分析得分或失分的原因,引以为戒,对答案进行“正误纠偏”,提醒学生答题基本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次诗歌鉴赏做得极差,班级均分只有3.4分,最高分6分,只有姜旭、张旭阳两人,李晶晶、张艺婷、董舒路、严茂茂、杨鹏1分,孙旺0分,这堂课我们将针对同学们答题存在的问题,剖析答案,分析失分的原因,引以为戒,并总结答题规范。

二、评讲试题。

(一)了解边塞诗。

1. 题材:这首诗是什么题材的诗歌?——边塞诗。

2.我们来看看边塞诗高考时怎么考的?

( 20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语文高考试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3.你能从这三首诗中总结出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学生讨论、小结。教师相机补充。

意象:

①边塞之地:楼兰、轮台、阴山、凉州、受降城、玉门关………

②边塞之景物:黄沙、秋月、雪山、大漠、孤城、黄河、长云……

④战争之意象:烽火、羽书、辕门、角鼓、旌旗、雁飞鹰扬……

画面特点常用词语有:

雄浑、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苍凉、肃杀、萧条、萧瑟、荒寒、凄寒……

情感:

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

久戍边地,思乡念亲的悲情;

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和戍边将士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的不满。

(二)读懂诗歌。

刚才我们从整体上了解边塞诗的特点,现在回到试题。

从哪些意象看出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虏骑、关云、胡沙、高阙、长城、节旄。

鉴赏诗歌的前提是读懂,请同学把全诗意思串讲一遍。

一名中等同学串讲。

教师点拨。

题目:“雨雪曲”是乐府曲辞,以鼓角为伴奏,其声悲咽,如姜夔的“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

基调:悲。

首联: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交代时间:三秋,深秋;地点:边关;事件:虏骑入侵。颔联: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抓住典型景物写边关景象: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故乡(汉)的月亮一样明亮。(“暗”不是昏暗、暗淡,想一想杨炯《从军行》:“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暗”是写雪之大。)颈联: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继续写环境,在冰雪覆盖之下,高山像银子建成的宫殿,长城像宝玉建成的城池。还记得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给我们什么印象?——壮美。所以,“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是一种什么样的景?雄阔壮丽,壮美。

尾联: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节旄”指什么?唐军旗帜,战场上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旗帜零落到尽,说明什么?将士战死疆场,为国捐躯了,本该受到嘉奖,天子却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至此你看出作者对边关将士什么情感?——同情。对天子什么情感?——不满。

(三)评讲试题。

【考纲要求】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①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②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分)

病例1. 颔联描绘了一幅大雪下的如沙般昏暗,冰像月亮一样明澈的萧条、壮阔、悲凉、凄苦的景象。(0分)(刘泽远)

【病因分析】画面描述关键词出错,特点太多。

【参考答案】①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故乡的月亮一样明亮(1分),描绘了一幅苍凉、苦寒的的深秋边塞景象(1分)。

【答题套路】

(1)描述画面内容(要列举诗中有关意象)。

(2)概括画面特点(时间、地点、形容词概括景物特点)。

2.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病例1. 比喻,将冰雪分别比作银、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壮丽的塞外冬景。(2分)(苏强)【病因分析】审题不清。“哪些”至少要答到两点。

病例2. 俯仰结合,写高山为仰视,写长城为俯视。(缪志刚)

病例3 虚实结合,高山、长城为实写,银子堆成山,玉砌成城是虚写,为诗人想象之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统治者昏庸无能,贪享富贵,不问边关战事。(董舒路)

病例4 侧面烘托,长城及两边的山落满了雪,成了银色和玉色,从侧面烘托了雪之大。(张建洋)

【病因分析】手法错误。

病例5.借景抒情,借高山、长城等景物,、自己的愁闷之情。(蒋成),抒发对国事的担忧之情。(韩琪)

病例6.夸张,写长城两边的山是由银做的,长城是玉做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统治者生活的奢侈浮华。(李晶晶)

【病因分析】分析错误。

【参考答案】①比喻(1分),将冰雪比喻为银、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塞外西雄阔壮丽的风光(1分)。②反衬(以乐景写哀情)(1分),以壮丽的雪景反衬战况的惨烈(1分)。

【知识链接】(选用)

投影,解说:有时候也把修辞手法归入表现手法之中。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对偶

表现手法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白描

视角变化:视觉、听觉、触觉

远近、上下、俯仰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借事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