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汽车设计课程设计_图文.

合集下载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汽车各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汽车设计流程,熟悉汽车设计规范和标准。

3. 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设计发展趋势,拓宽设计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汽车零部件和整体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模拟分析软件对汽车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完成汽车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设计思维。

2.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安全等社会问题,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汽车设计。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汽车设计对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对汽车设计有一定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汽车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汽车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汽车结构、各系统功能及工作原理,涉及力学、材料学、热力学等基础知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汽车概述,第二章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第三章 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

2. 汽车设计流程与方法:介绍汽车设计的一般流程、设计规范与标准,以及现代汽车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汽车设计流程,第五章 汽车设计规范与标准,第六章 现代汽车设计方法。

3. 汽车设计实践:运用CAD软件进行汽车零部件和整体设计,结合模拟分析软件进行性能预测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七章 汽车CAD设计,第八章 汽车性能模拟分析。

4. 汽车设计项目实践:分组进行汽车设计项目,涵盖设计、分析、优化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材章节:第九章 汽车设计项目实践。

01汽车设计课件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301.pdf

01汽车设计课件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301.pdf

汽车设计主编:王望予车辆工程2016年02月29日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编码:50005602总学时数/学分数:32/2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所属部门:汽车与交通学院课程负责人:制定日期:2016年2月王望予教授,生于1935年11月,辽宁沈阳人,1960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专业;主讲“汽车设计”、“汽车系统动力学”、“汽车安全性”等课程;曾担任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副主任、系统动力学研究室主任;参编《汽车设计》第1、2版(第1版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教材奖和机械工业委员会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汽车设计》第3、4版(第3版曾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还参编了《机械工程手册》第2版、《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基础篇);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20余篇。

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学时数总学时实验汽车的总体设计 6离合器设计 4 机械变速器的设计 6 万向传动轴的设计 4 驱动桥的设计 2 悬架系统设计 4 转向系统设计 4 制动系统设计 2 合计322 课程重点与难点⏹汽车的整体布置设计、主要总成系统的参数设计及其设计效果对整车性能影响的分析验算、部分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重点⏹重点讲授:汽车总体设计、机械变速器设计、汽车驱动桥设计、汽车悬 和难点架系统设计、汽车转向系统设计。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汽车构造、发动机先修原理、汽车理论等课程3 课程规范要求及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的授课方案,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课堂讨论、工程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

规范⏹安排适当的习题,结合专业其它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学生了解、掌握要求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一般设计思路。

考核方式 ⏹课前做预习,课后完成作业⏹检查考勤(1/3)、迟到或早退记录⏹考勤,平时作业,测验。

评分标准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 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及开发程序§2 汽车形式的选择§3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4 发动机的选择§5 车身形式§6 轮胎的选择§7 汽车的总体布置§8 运动校核第1章汽车总体设计第一节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及开发程序⏹定义:汽车设计、汽车总体设计、开发流程主要⏹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内容⏹汽车开发的流程及阶段内容重点⏹汽车开发的流程及具体含义和难点第1章汽车总体设计1.1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第1章 汽车总体设计定义⏹汽车设计:是指汽车产品进行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进行开发、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以机械设计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到其结构特点、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大批量生产等情况。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第一组:总布置总布置各组可用AutoCAD绘制总布置图,各组分图层布置相应总成或规定部分,最终汇总成总布置图。

总体组协调各总成的布置。

任务1:第一、二周:总体参数测绘●通过测绘和试验方式得到轮距离、轴距、轮距、前后悬、外廓尺寸、整备质量、总质量、轴荷分配、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参数等相关参数。

●结合各部分布置方案,绘制原车总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总布置图。

第三、四周:总体性能参数计算●根据总体参数,计算通过性参数、平顺性参数、制动性参数、动力性参数等。

●结合各总成的改进方案,绘制改进后的总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总布置图。

任务2:第一、二周:驾驶舱布置测绘●测绘得到座椅、方向盘、制动踏板、油门踏板、驻车制动、仪表或控制开关的布置位置,对人机进行评价。

●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驾驶舱布置改进●根据测绘和分析结果,按照人机和安全性要求对驾驶舱布置进行改进。

●绘制改进后的驾驶舱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驾驶舱布置图。

任务3:车身布置第一、二周:车身布置测绘●与车身组一同完成车架、车身上各附件、各总成安装装置等零部件的测绘●完成车身总布置图●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车身布置改进●结合车身结构分析结果,完成对车身布置的修改●和悬架组合作完成后悬架修改,完成修改后车架的设计●绘制改进后的车身布置图●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车身布置图。

任务4:第一、二周:底盘布置●与悬架组合作,测绘前后悬架结构形式,主观评价其性能,完成悬架布置图。

●与转向组合作,测绘、分析转向系统结构和布置,计算转向性能总体参数,完成转向系布置图。

●与制动组合作,分析前后轴制动器型式选择、制动管路分路系统型式,主要参数计算,完成制动系统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底盘布置图和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实训类别: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08车辆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设计周数: 1 学分: 1
设计单位:机电学院实训地点:机电学院设计时间:2011-11-28至2011-12-5
连杆与连杆盖的定位方式
2、连杆大、小头厚度
考虑到加工时的定位,加工中的输送等要求,连杆大、小头一般采用相等厚度。

对于不等厚度的连杆,为了加工定位和夹紧的方便,常在工艺过程中先按等厚度加工,最后再将连杆小头加工至所需尺寸。

3、连杆杆身油孔的大小和深度
40Cr和45钢连杆锻造余热淬火工艺与一般调质获得的性能比较
3、连杆的强化喷丸处理
连杆经过喷丸处理后,表层会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将使晶体的点阵发生畸变,因此表层形成高密度的位错缠结,从而使表层等到强化。

连杆经调质处理后,硬度为228-269HBS,表面存在较大的压应力,心部处于拉应力状态。

另外对连杆采用滚压加工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强化工艺措施,即可消除切削前的痕迹,又使槽的几何尺寸和形状精确,提高了连杆的疲劳寿命。

十一、涂漆
涂装是指将涂料均匀涂覆在零件覆盖件表面上并干燥成膜的工艺,为了防止连杆受腐蚀和破坏,可采用金属保护涂层,金属涂层是用喷镀法、电镀法或氧化处理法、。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汽车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汽车的造型特点,掌握汽车外观和内饰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中的环保、节能和安全因素,提高对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汽车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绘制汽车效果图和制作汽车模型的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设计实践等方式,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创意,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创意的汽车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培养对汽车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关注汽车设计与人文、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关系,提升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汽车有浓厚兴趣,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深入学习汽车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汽车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汽车发展史、汽车设计流程、汽车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汽车概述,第二节 汽车设计流程及原理2. 汽车外观与内饰设计:介绍汽车造型设计、色彩搭配、内饰布局及材料选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汽车外观与内饰设计,第一节 汽车造型设计;第二节 汽车内饰设计3. 汽车设计软件应用:学习CAD、SketchUp等软件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汽车设计软件应用,第一节 CAD软件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第二节 SketchUp软件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4. 环保、节能与安全:分析汽车设计中环保、节能和安全因素,探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汽车课程设计指导书 (自动保存的)解析

汽车课程设计指导书 (自动保存的)解析

汽车课程设计计划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二零一三年十月一、课程设计目的以课程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围绕《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其方法,独立查找参考资料,独立完成汽车底盘某一总成设计计算、校核、绘图。

培养同学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二、课程设计要求对给定基本设计参数的某车辆,进行总体设计,计算并匹配合适功率的发动机、轴荷分配和轴数,选择并匹配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型式,计算确定各总成部件的主要参数;详细计算指定总成的设计参数,绘出指定总成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要求手工绘图及手写说明书。

每人完成总体布局外形图1张(3号图)、部件总成装配图1张(1号图)、主要零件图2张(3号图)、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时间: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4周,即2013年12月2日—2014年1月4日。

四、设计内容:进行离合器、变速箱、驱动桥、转向器等总成设计。

具体安排见下表1和表2。

表1 设计内容及指导老师表2 设计数据及指导老师附件:课程设计相关参数设计计算1.根据已知数据,确定轴数、驱动形式、布置形式。

注意国家道路交通法规规定和汽车设计规范。

2.确定汽车主要参数:1)主要尺寸,可从参考资料中获取;汽车的主要尺寸有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箱尺寸等。

A .外廓尺寸GBl58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汽车外廓尺寸长:货车、越野车、整体式客车不应超过12m ,单铰接式客车不超过18m ,半挂汽车列车不超过16.5m ,全挂汽车列车不超过20m ;不包括后视镜,汽车宽不超过2.5m ;空载、顶窗关闭状态下,汽车高不超过4m ;后视镜等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最大宽度处250mm ;顶窗、换气装置开启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

不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外廓尺寸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轿车总长a L 是轴距L 、前悬F L 和后悬R L 的和。

汽车理论课件.pdf

汽车理论课件.pdf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左曙光教授教案
轮胎规格示例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左曙光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案
速度标记
速度标记 (GSY)
F M P Q
最高车速 (km/h)
80 130 150 160
速度标记 (GSY)
R S T H
最高车速 (km/h)
170 180 190 210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左曙光教授教案
负荷指数(L1)
f
一般的沥青或水泥路 0.018~0.020
碎石路
0.020~0.025
压紧土路、干燥路面 0.025~0.035
汽车理论
左曙光
电话: 69589233 (办) 办公室: 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313室
2013年9月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左曙光教授教案
发动机
电子电 器
车身
发动 机
转向 系统
行驶 系统
其它:车身、仪表及显示、照明与信号、电气 与电子系统、空调、取暖及通风、雨刷……
制动 系统
传动系 统
设计最优性能的汽车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左曙光教授教案
汽车理论的整体内容
汽车行驶过程的力学特性分析 汽车的主要性能与评价指标 汽车整车动力参数的选定与匹配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左曙光教授教案
汽车理论的参考书、方法及要求
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余志生主编 2007年5 月(第五版)
汽车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吴光强主编 2007年2月
意义
Fx
纵向力
地面对轮胎的反作用力眼坐标系x轴的分量
Fy
侧向力
地面对轮胎的反作用力沿坐标系y轴的分量
Fz
法向力

01汽车设计课件第一章 汽车总体设计 _1301.pdf

01汽车设计课件第一章 汽车总体设计 _1301.pdf

汽车设计课件--汽车总体设计1课程容课程容学时数总学时实验汽车的总体设计 6 离合器设计 4 机械变速器的设计 6 万向传动轴的设计 4 驱动桥的设计 2 悬架系统设计 4 转向系统设计 4 制动系统设计 2 合计322课程重点与难点汽车的整体布置设计、主要总成系统的参数设计及其设计效果对整车性能影响的分析验算、部分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重点重点讲授:汽车总体设计、机械变速器设计、汽车驱动桥设计、汽车悬和难点架系统设计、汽车转向系统设计。

先修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课程3课程规要求及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的授课方案,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课堂讨论、工程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

安排适当的习题,结合专业其它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学生了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一般设计思路。

考核方式课前做预习,课后完成作业检查考勤(1/3)、迟到或早退记录考勤,平时作业,测验。

§1 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及开发程序§2 汽车形式的选择§3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4 发动机的选择§5 车身形式§6 轮胎的选择§7 汽车的总体布置§8 运动校核第一节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及开发程序定义:汽车设计、汽车总体设计、开发流程主要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容汽车开发的流程及阶段容重点汽车开发的流程及具体含义和难点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定义汽车设计:是指汽车产品进行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进行开发、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以机械设计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到其结构特点、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大批量生产等情况。

汽车总体设计:是指汽车设计过程中提出整车总体设计方案,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确定并保证主要性能指标合理、可实现的设计过程。

1.1 总体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1.1 汽车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使生活质量提高使生活质量降低1.1.2 对汽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节能——节油和开发新能源环保——通过法规对排放和噪声提出更严格要求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很好的保护乘员舒适——能居住,能通讯,有空调,驾驶方便1.1 总体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1.3 基本要求各项性能、成本等,满足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指标;严格遵守和贯彻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如外廓尺寸符合GB1589-1989规定),注意不要侵犯专利;贯彻“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进行有关运动学方面的校核,保证汽车有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拆装与维修方便。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案例20090421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案例20090421

图 2 某驱动桥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图
2
1. 下摆臂 2、5.球铰 3.万向节及半轴 4.转向节 6.上摆臂 7、8.橡胶弹性支承铰 9.轮毂轴承 10.轮毂 11 制动盘
图 3 某微型汽车前轮转向驱动桥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图
(三)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及转向梯形机构示意图 进行分析与设计时, 采用图 4 所示的双横臂悬架导向机构及断开式转向梯形 机构示意图,有助于更清楚地表示悬架系统的运动结构关系。它由上摆臂 AB、 转向节 BCJE、下摆臂 CD、转向节臂 JE、转向横拉杆 EF、转向器移动齿条 FG 和 车架组成。其中,上、下摆臂与车架之间的橡胶弹性支承铰分别用转动副 A、D 近似替代,其轴线不一定相互平行;B、C、E、F 均为球副(球铰) ;G 为转向器 中移动齿条与转向器壳体之间的移动副,其移动方向通常沿汽车横向水平。转向 轮轴线为 KW,转向主销为球铰 B、C 的中心连线。
R 图 5.汽车横向平面内的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示意图
图 5. 汽车横向垂直平面内双横臂悬架导向机构及受力分析模型
由图可见,在汽车横向垂直平面内,上摆臂 AB 可认为是不承受垂向载荷的 二力杆,其球铰 B 处反力 FB 的方向沿其杆长延长线,且与汽车水平横向倾角不 大。所以,上摆臂球铰 B 主要参与承受由汽车侧向载荷和纵向载荷产生的反力。 而下摆臂在球铰 C 处主要承受指向 CG 的拉力 FC(G 点是 FB、FC 及地面对轮胎 反力 F 在汽车横向垂直平面内三力平衡的汇交点,图中 FC 的方向表示下摆臂对 转向节的球铰反力) 。 图 6 所示为汽车横向垂直平面内双横臂悬架导向机构上下摆臂的几种适用 布置形式(请注意上下摆臂夹角方向和“上短下长”的几何特点)。通过适当的机 构参数设计, 可使悬架在汽车横向垂直平面内有较高的侧倾中心,以提高汽车抗 侧倾能力,如图 7 所示。其中,方案 a) 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虽有前轮外倾角 始终不变的优点,但其轮距变化较大,故实际应用较少。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课件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课件
轻量化
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 汽车设计将更加注重轻量化技术的 应用,如采用新型材料和结构优化 等。
学生作品展示与交流
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包括概 念车设计、汽车零部件设计等,并对 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点评。
交流与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分享彼此 的设计思路和经验,促进相互学习和 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汽车设计实践
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汽车设计实践,提 高实践能力。
课程安排
01
02
03
第一阶段
学习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包括汽车造型设 计和结构设计等。
第二阶段
进行汽车性能设计的学习 和实践,包括动力、燃油 经济性和制动等方面的知 识。
第三阶段
通过实际项目进行汽车设 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汽车设计的基本概念
汽车设计流程
介绍了汽车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以 及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详细介绍了汽车设计的流程,包括预设计 、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工艺设计等阶段 ,以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结构设计
讲解了汽车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形态分析、人机工程、空气动力学等 方面的知识。
04
汽车结构设计
汽车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总结词
基本概念、原则
详细描述
汽车结构设计是汽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汽车的整体布局、部件的连接和配合、材料的选择等多个方面 。基本概念包括对汽车结构的整体认识、部件的分类和功能等。原则包括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易于制造和维修 等。
汽车结构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PPT课件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PPT课件
和传动系各个不见选型 绘制整车总体布置草图
13
2. 离合器设计
2.1 确定离合器的结构形式 常用单片膜片弹簧离合器
2.2 离合器的容量设计 单位压盘质量的滑磨功、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单位压 盘质量的发动机功率、单位摩擦面积的发动机功率、温 升速率和后备系数等评价 根据发动机扭矩、功率、转速、整备质量、主减速器速 比、变速器速比和车轮半径等参数计算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3. 万向传动装置的设计
3.1 万向传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及选择 不等速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
3.2 十字轴万向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3.2.1 静态额定转矩
滚柱轴承的静态承载能力和万向节回转半径确定 3.2.2 动态承载能力与动态额定转矩
液压制动操纵系统结构 液压制动操纵系统的设计:轮缸直径、主缸直径、踏板力和
踏板行程、真空助力、踏板机构
35
7. 制动系设计
7.4 制动性能计算
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同步附着系数 最大驻坡度
36
28
5. 悬架设计
5.3 悬架对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 5.3.1 悬架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车身固有振动频率 悬架特性特性 系统阻尼
5.3.2 悬架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不足转向特性、轴转向(悬架导向杆系运动使车轴偏转一定 角度)、前轮定位参数、导向杆系与转向杆系运动协调
29
6. 转向系设计
6.1 转向系方案的选择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6.1.1 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14
2. 离合器设计
2.2.1 离合器的容量参数及计算 滑磨功:单位面积或质量耗散的功 温升速率:摩擦片温度升高的速度 转矩容量:后备系数与发动机最大转矩的乘积 摩擦片外径、内径及面积:根据发动机最大转矩确定 压盘的质量:根据滑磨功及发动机功率确定 压紧力:根据转矩容量和离合器尺寸、片数确定 摩擦片的单位压力:根据不同材料确定 例2-1和2-2,离合器设计实例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一、同济大学优势专业二、车辆工程的研究方向:汽车学院的车辆工程的研究方向:汽车工程、车用动力工程、汽车电子工程及智能化。

1.汽车工程: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要求,能够完成简单的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任务;了解汽车市场营销基本知识及市场规律,掌握基本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方法;了解汽车车身设计的理念,掌握车身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掌握汽车试验的基本理论,熟悉汽车试验的常用仪器和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包括:车用动力基础、汽车试验学、汽车设计、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汽车车身设计等;2.车用动力工程:掌握车用动力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系统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工作特性以及其优缺点,了解其改进的方向;掌握车用新能源及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电机与控制、电动化动力系统技术、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车用电源技术等;3.汽车电子工程及智能化:熟悉汽车电子装置/智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了解汽车网络构成、初步了解汽车通讯协议、建立起汽车内部通讯的概念;具备对电子控制系统基本理论分析能力和匹配能力。

包括:信号与系统、汽车网络技术概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人工智能与智能驾驶控制等;三、就业方向本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与深造率接近100%。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企事业,世界500强等高端装备设计及制造相关单位。

主要集中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联合电子、德尔福、沃尔沃、菲亚特、大陆集团等世界五百强及全球知名汽车企业以及阿尔斯通、西门子、德国TÜV、施耐德、克诺尔、ABB等国内外知名的车辆及零部件设计、制造和咨询公司;以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中国中车及其下属企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以及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中城市地铁公司等单位;薪资水平居国内前列。

继续深造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巴黎高科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等欧美及国内一流大学。

同济大学《汽车理论》第一章汽车轮胎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同济大学《汽车理论》第一章汽车轮胎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3.FY-α曲线
FY k
k—侧偏刚度。
FY一定时希望侧 偏角越小越好,所 以 |k| 越大越好。
三、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轮胎的尺寸、型式和结构参数对侧偏刚度有显著影响。
大尺寸轮胎
大尺寸轮胎
子午线轮胎
侧偏刚度大
钢丝子午线轮胎
斜交轮胎 纤维子午线轮胎
侧偏刚度小
小尺寸轮胎
(1)扁平率小,k大
纵向滑移率 侧偏角 经向变形 车轮外倾角 车轮转速 前轮转向角
轮胎 模型
纵向力 侧向力 法向力 侧倾力矩 滚动助力矩 回正力矩
轮胎模型是汽车动力学研究的难点
• 目前还没有如此完备的轮胎模型 • 目前在车轮动力学研究中使用的三类轮胎
模型
–轮胎纵滑模型:主要用于汽车动力性、制动性 能研究
–轮胎侧偏模型:主要用于操纵稳定性研究 –轮胎垂直振动模型:主要用于NVH研究
第一节 轮胎力学
轮胎的基本知识
175/65 R 14 82 H
速度标记
负荷指数 轮辋直径 (in) 轮胎型号(R为子 午线,-为斜交胎) 扁平率(%) 轮胎宽度
➢轮胎的扁 平率:表征 轮胎的胎面 高度H与宽 度R的比值 (百分比)。
速度标记
速度标记 (GSY)
最高车速 (km/h)
速度标记 (GSY)
2.有外倾时FY与γ、α的关系
1)α=0
FY FYγ kγ
2)α≠0
FY FYαFYγ kkγ
3)有γ,FY=0,即a点
kkγ 0

k
4)γ过大对汽车产生 不良影响
影响轮胎与路面 的良好接触
汽车轮胎
5)外倾时产生的回正力矩
摩托车轮胎

同济大学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同济大学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在水平面俯视图中,描述EFG左轮转向梯形机构运动学的机构几何参数主要有:EE=L1,EF= L2,FG= L3,车架上齿条移动方向线EE与前轮轴线的偏移距Y(前轮轴线在前方时,取正值),转向节臂FG相对于汽车纵向的安装角0。另外,左右车轮的转向角分别用、表示。
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可采用螺旋弹簧或扭杆弹簧,阻尼元件常用筒式减振器。根据整车结构布置,弹簧和阻尼元件通常安装于下横臂与车架(车身)之间,但也有安装于上横臂与车架(车身)之间的情形。因此,导向机构各构件及各连接铰点的受力大小与方向,与弹簧元件的类型和安装位置密切相关。
(9)按车轮载荷和全浮式驱动半轴计算转矩(参考教材“汽车设计”),确定驱动半轴直径及与之相连接的轮毂结构尺寸,并选择合适的轮毂轴承,进行驱动桥转向节结构设计。
a)轮毂结构示例b)DAC型轮毂轴承
c)双横臂悬架结构图
d)双横臂悬架转向驱动桥轮毂结构示例
图1.2相关结构图示例
(10)绘制上述双横臂前悬架导向机构各结构构件(上下横臂、转向节、连接球铰、弹性支承铰、传动轴、轮毂轴承、轮毂、制动盘等)在汽车横向垂直平面内的主要结构装配图(车架结构和制动钳安装结构部分从略)。
(3)按比例画出转向梯形机构运动简图。
(4)在ADAMS中建立双横臂悬架导向-转向梯形机构运动学仿真模型,分析车轮从满载平衡位置上下跳动(比如,60 mm)时,车轮定位参数前轮外倾角、前束和轮距的变化情况,绘出变化曲线。如果变化偏大,进行机构几何参数调整与优化。
2.悬架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的结构选型和参数计算
1.导向机构和转向梯形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与设计
(1)在上述参数范围内,初选一组整车参数。比如,轮距B=1250 mm,轴距L=2050 mm,单轮簧载质量W=300 kg,最高车速Vmax=140km/h,最大爬坡度20%,最小转向半径Rmin=4050 mm;AB=180mm,BC=280mm,CD=340mm,JH=90mm,BH=140mm,BG=110 mm,=-2,=-3.5,0=8。最大压力角max=48。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郭正翔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郭正翔

第一章绪论前言对于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

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作机构等四部分。

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挡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挡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统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各零部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平顺地结合。

为使离合器起到以上几个作用,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弹簧压紧的摩擦式离合器,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扭矩取决于摩擦面间的工作压紧力和摩擦片的尺寸以及摩擦面的表面状况等。

即主要取决于离合器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的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

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东风日产轩逸介绍---都市白领的选择“轩”在古语中表示华丽的车,而“逸”则有安逸、舒适、超群的意思。

“”充分显示了该车优雅的设计格调和行云流水的驾驭感受,喻示给人带来无限愉悦的崭新体验,洞悉人性,舒逸隽永,将为中高级轿车的品位及驾乘树立全新标准。

轩逸是日产全球同步推出的一款全新战略车型,采用创新设计搭载先进技术。

S动态曲线打造的外形时尚大气,2700MM的超长轴距营造宽敞的后排膝部空间,让乘坐舒适自如;全新航空铝合金引擎和新一代XTRONICCVT无级变速器完美匹配,加速顺畅且环保节能;另外轩逸还配备三色倒车影像、6碟DVD影音系统、记忆电动座椅等众多人性化便利装备,让驾乘成为一种愉悦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