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及教案
《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蝴蝶的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39fd7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f.png)
《8 蝴蝶的家》一、教材分析《蝴蝶的家》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位于第二单元的第4课。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贵有疑”,本课则是对前面3篇课文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要求学生能够在读课文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文本以情感主线“我真为她着急”贯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蝴蝶在风雨中无处藏身的担忧和关爱。
文章通过对比风雨之大与蝴蝶的弱小,以及风雨中无处可待与阳光下快乐舞动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命的深切关怀。
二、设计思路文本的写作特点在于通过叠词、反问句式的运用,一次次表达作者的担忧。
此外,作者还为蝴蝶设想了许多可以安家的地方,但都被自己否定了,这种层层推进的叙述方式,增强了文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还应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阅读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作者对蝴蝶的怜惜和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平凡事物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自主阅读、提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难点:通过仿写、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新课导入我们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蝴蝶。
不过,这位客人可不是来和我们玩耍的,它正面临着一场大危机。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危机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蝴蝶的家》,去寻找答案吧!导入新课老师:首先,请大家翻开课本,翻到第X页,找到《蝴蝶的家》这篇课文。
在正式阅读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你们见过蝴蝶吗?知道蝴蝶有哪些特点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引导)老师:很好,大家都对蝴蝶有一定的了解。
那么,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默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课内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师:好了,时间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e441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4.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
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回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
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
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
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已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
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
我想,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
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冒着炊烟的屋檐下避雨。
一定是这样的。
”她的话说得倒是不错,但我却总没见到过下雨时的蝴蝶到底藏在哪里。
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着急了。
__________本文燕志俊,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避、撼、喧”等8个生字(含有1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蝴蝶的家 第一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蝴蝶的家 第一课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6a5d8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a.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蝴蝶的家第一课时》(部编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蝴蝶的家展开,学生将通过学习文字、图画等形式了解蝴蝶的生活环境及饲料,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饲料;2.掌握生字词:蝴蝶、秧鸡、烟泡。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通过文字和图画进行信息提取;2.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读写生字词;2.学生能够理解蝴蝶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1.运用文字和图画进行信息提取;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为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先观察并简单描述蝴蝶的外形特点。
二、学习主体(3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认读并理解生字词:蝴蝶、秧鸡、烟泡,通过生字词的拼音和词意概念化。
2.学生跟读课文《8蝴蝶的家》并进行集体朗读,教师适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
3.教师展示课文中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蝴蝶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三、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绘画或书写,展示对蝴蝶的理解和想象。
四、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蝴蝶的生活环境、饲料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环境是否有蝴蝶生活,记录观察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描写。
以上是本节课教学的基本安排,希朋教师们能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d859c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9.png)
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一、教学内容《蝴蝶的家》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蝴蝶寻找家园的故事。
通过讲述蝴蝶寻找家园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蝴蝶寻找家园的过程,以及其中所体现的蝴蝶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蝴蝶寻找家园的故事。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体会课文的情感。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并总结。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蝴蝶寻找家园的过程。
(3)讨论:蝴蝶为什么找不到家?最后蝴蝶的家在哪里?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词,重点讲解易错字。
5. 拓展活动(1)观察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2)小组讨论:如何保护蝴蝶和它们的家园?六、板书设计1. 《蝴蝶的家》2. 正文:导入:观察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特点朗读课文:自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讲述大意、讨论问题学习生字词: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拓展活动:观察蝴蝶图片、小组讨论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回答思考题:蝴蝶为什么找不到家?最后蝴蝶的家在哪里?3. 画一幅蝴蝶的图画,并用文字描述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蝴蝶的家》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了蝴蝶的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9977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1.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课文原文】一进蝴蝶家门,你会发现,这个家悬在空中,和其他的家庭并不相同。
它的家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更没有窗户。
可奇怪的是,这个家却是那么美丽优雅。
它真是美得令人惋惜!蝴蝶的家是由三片大大的木板和丝线组成的。
这三片板之间有一个很深很深的缝,却没有围墙把它们围起来。
它们相互撑住,好像一个美丽的桥似的,端着一座美丽的“小屋子”。
我们可以从下面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它的家,一望无际,宛如一座无边无际的大火锅,里面有很多蝴蝶。
它们真是多得不得了。
整个家一片红,绿,黄,蓝,紫......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它们是怎样建造家的呢?原来,它们把丝线弄成一个个小弓,然后,把一个个小弓放在树枝上,组成了家。
家的身子用三片板支撑着。
板和板之间相隔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是我们刚才所看到的“缝”。
【知识点】1. 比喻手法:文章中用“它真是美得让人惋惜”一句来形容蝴蝶的家,运用了比喻手法。
通过将蝴蝶的家与一座美丽的“小屋子”相比较,突出了蝴蝶家的美丽独特。
2. 形容词的运用:文章中使用了一系列形容词来描绘蝴蝶的家,如“美丽优雅”、“美得令人惋惜”、“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
这些生动形象的形容词丰富了语言,使文章更加生动。
3. 扩展性表达:文章在描述蝴蝶的家的构造时,运用了“原来”这个词,引出了接下来的解释。
这种扩展性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文章更加详细具体,增加读者对内容的理解。
【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蝴蝶的家》的内容;2. 熟悉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知识点;3. 培养学生对比喻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课文原文、黑板、教学课件、图片等教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呈现一张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蝴蝶的家,并提问:“你们见过蝴蝶的家吗?它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认真阅读《蝴蝶的家》这篇课文,并提醒他们注意生词、重点句子和比喻手法等。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b431695a8102d277a22f29.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部编小学课文《蝴蝶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读中想像,深刻感受作者对蝴蝶的担心。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想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蝴蝶的家》这篇课文。
先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作者为蝴蝶找家)师引导学生详细说(2人)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来探寻《蝴蝶的家》。
(教师手指一下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教师板书:着急担心师:那么,课文中哪些语句能够表现出作者为蝴蝶担心着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勾画相关的语句,并简单标注自己的感受。
好,开始吧。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5分钟后,教师问下面的问题)师:谁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看出作者为蝴蝶担心着急的?生:如果学生用读第二自然段的方式回答。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蝴蝶是怎样的?生:轻盈素洁柔弱(板书:轻盈素洁柔弱)师:“轻盈”是什么意思?(形容蝴蝶身体优美轻柔)师:蝴蝶“轻盈”到什么程度?(生:轻盈得载不动一个水点)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通过他的读,我还没体会到蝴蝶“轻盈”呢,谁再读读?)(谁还有补充?)师:“素洁”是什么意思?(形容蝴蝶身体素雅而洁净)师:蝴蝶“素洁”到什么程度?(生:素洁得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通过他的读,我还没体会到蝴蝶“素洁”呢,谁再读读?)(谁还有补充?)师:“柔弱”是什么意思?(形容蝴蝶身体轻柔软弱)师:蝴蝶“柔弱”到什么程度?(生:柔弱得比一片树叶还无力)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通过他的读,我还没体会到蝴蝶“素洁”呢,谁再读读?)师:出示课件: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们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
8《蝴蝶的家》(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8《蝴蝶的家》(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14496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9.png)
《蝴蝶的家》(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学内容:《蝴蝶的家》是一篇描写蝴蝶生活习性的说明文。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介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蝴蝶的生态特点,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生态环境等。
2. 把握课文主题,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蝴蝶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对蝴蝶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蝴蝶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蝴蝶的家园的。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学到的知识。
三、合作交流1. 分组讨论:蝴蝶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3. 讲解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生态环境等科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课题:《蝴蝶的家》2. 课文结构:引入——描述——总结3. 重点知识: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生态环境六、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蝴蝶的短文。
3. 课下观察蝴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蝴蝶的家》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蝴蝶的家》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73551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6.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蝴蝶的家》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飞行规律。
–掌握生活中如何保护蝴蝶,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飞行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诠释蝴蝶的飞行姿态和乐于自然的生活状态。
教学准备1.课件:《8.蝴蝶的家》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
2.教具:活动卡片、蝴蝶模型等。
3.材料:学生课本、绘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蝴蝶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蝴蝶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蝴蝶的想法和知识,做一个小组讨论。
二、学习(30分钟)1.教师讲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飞行规律,引导学生认识蝴蝶的生态环境。
2.学生分组进行阅读课本中与蝴蝶相关的内容,做笔记。
三、实践(30分钟)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动手制作蝴蝶模型或蝴蝶花卉卡片。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讨论蝴蝶生活的情况。
四、总结(10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对蝴蝶的感受和认识。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观察家附近的蝴蝶,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蝴蝶的生活情况。
2.背诵课本相关知识,准备下节课的表达。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并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参与度等情况,给予肯定和指导。
反馈与调整•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对下节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朿学生能够在这节课中对蝴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13ac4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0.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蝴蝶的家》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
本文是一篇以探索自然为主题的散文,通过描述蝴蝶的迁徙过程,展现了大自然生物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学习生词、短语和特殊句式;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学习生字词,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蝴蝶,引入课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内容: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进行课堂展示。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讨蝴蝶迁徙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蝴蝶的家》2. 主要内容:蝴蝶的迁徙过程、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3. 生字词:迁徙、奥秘、斑斓等4. 表达技巧: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迁徙”和“斑斓”造句。
答案示例:大雁每年秋天都会进行迁徙,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春天来了,蝴蝶的斑斓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美丽的光芒。
2. 拓展作业:以“我心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四年级上册语文蝴蝶的家课文及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蝴蝶的家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117d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5.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蝴蝶的家》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蝴蝶为什么要有家。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亲情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教育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蝴蝶图片,激发学生对蝴蝶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进行练习。
4.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蝴蝶为什么要有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6. 总结发言:学生代表发言,总结蝴蝶的家的重要性。
7.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的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
2. 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开展亲情活动,如给家人写信、为家人做一件小事等,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测试:通过默写或口头测试生字词,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和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和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ab62c3856a561252d36fb2.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和板书设计8*蝴蝶的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难点:1.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积累优美的词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示蝴蝶图片。
师:同学们看,图片上是什么呀?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生说。
2、师:同学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二、初读感知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
师:在老师范读课文的时候,你可以打开书,从字里行间去感知课文,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你们准备好了吗?2、生谈听完后的初步感受。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此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找找生字的形近字,也可以说句子。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嚷盈”等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写下你用心感受的体验。
2、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
(板书:8蝴蝶的家)——齐读课题二、读文感知,提炼重点。
深化理解,体悟感情。
同学们,蝴蝶的家在哪里呢?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担心、着急的心情呢?请大家打开书,用你最喜欢的方式仔细的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汇报预设:(第一自然段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难为蝴蝶吗?”)——出示课件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06d40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f.png)
8* 蝴蝶的家【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是与自然、科技有关的科普类文章,它们共同指向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因此,教师要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习惯。
关注表达方式:这是一篇言辞优美得散文,以问题为线索,思考蝴蝶的家有哪里,以雨天蝴蝶躲藏在哪里贯穿全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具有的善于思考、长于观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
关注相关名词: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
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
中国有 1200 种。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
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教学目标】1.认识“避、撼、”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雀”。
2.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分类。
能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重点】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分类。
能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预学单、共学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过渡:今天,我们尝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提问方法学习一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
希望同学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出示课件3)(板书课题:蝴蝶的家)学生齐读课题。
二、运用方法,提出问题1.初读课文,检测字词。
教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尤其注意生字和新词,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101f5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d.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蝴蝶的家》是一篇描写蝴蝶生活习性的科普文章。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蝴蝶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以及它们与周围生物的互动。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蝴蝶的生态特点,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热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生僻字词,如“变态发育”、“授粉”等,学生可能不易理解。
2. 对蝴蝶生活习性的描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蝴蝶的家》的文本资料。
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蝴蝶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过程。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学习手册或笔记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蝴蝶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蝴蝶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蝴蝶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过程。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教师提供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掌握生僻字词。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和生僻字词,解释其含义。
4. 观察实践:学生观察蝴蝶的生活环境,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
教师提供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概括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高思维品质。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1. 《蝴蝶的家》2. 正文内容:课文《蝴蝶的家》的文本资料,包括蝴蝶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以及与周围生物的互动。
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5fc93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5.png)
《蝴蝶的家》教案教学内容:《蝴蝶的家》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是第八课。
本课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小蝴蝶在寻找家园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蝴蝶寻找家园的艰辛,懂得珍惜自己的家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蝴蝶寻找家园的艰辛,懂得珍惜自己的家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家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小蝴蝶寻找家园的艰辛过程。
2. 体会小蝴蝶在寻找家园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敢、坚持的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插图、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蝴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对蝴蝶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小蝴蝶寻找家园的艰辛过程,以及自己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珍惜家园。
4. 课堂交流: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蝴蝶寻找家园的艰辛过程,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家园。
板书设计:1. 《蝴蝶的家》2. 课文内容梳理:小蝴蝶寻找家园的艰辛过程、珍惜家园的重要性。
3. 重点词语:蝴蝶、家园、寻找、艰辛、珍惜等。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蝴蝶的家》的故事,并讨论如何珍惜家园。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蝴蝶寻找家园的艰辛,懂得珍惜自己的家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2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3230793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e.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2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夯实课文的内容,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真实的蝴蝶及其生长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帮助学生培养爱护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
2.通过观察蝴蝶出生的过程,加深对蝴蝶生活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1.学生通过观察蝴蝶的生长过程,感受蝴蝶的生命力。
2.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蝴蝶信息,并能够与课文内容做对比。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实验用的蝴蝶幼虫和成虫3.课文教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前的视频展示或图片展示,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学生课前预习《蝴蝶的家》,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并记录生词生语。
3. 概念认知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蝴蝶的家”与人类的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
4. 实际观察展示蝴蝶的幼虫和成虫,让学生观察蝴蝶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5. 小结让学生结合观察到的情况,和课文内容做对比,总结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六、课堂作业1.默写生词生语。
2.画一幅描绘蝴蝶家的图片,并配以简短说明。
3.完成课后习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对蝴蝶的了解更加深入,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锻炼。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以上为《蝴蝶的家》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202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48e9f44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c.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2023教学内容《蝴蝶的家》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课。
本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美丽家园,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机。
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蝴蝶的生活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对生命科学的探究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 感悟作者对蝴蝶家园的描绘,培养审美情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展示蝴蝶,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对蝴蝶的了解。
- 提问: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
- 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课堂讲解- 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家园特点。
4. 互动环节- 学生表演蝴蝶的生活场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进行“蝴蝶知识小问答”,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总结提升-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蝴蝶的生活习性和家园特点。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自己心中的蝴蝶家园。
板书设计1. 《蝴蝶的家》2. 生字词:翩翩起舞、绚丽多彩等。
3. 课文结构:引入、正文、总结。
4. 蝴蝶的生活习性和家园特点:详尽的描绘和特点总结。
作业设计1. 朗读作业: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书面作业: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
3. 拓展作业:查找更多关于蝴蝶的知识,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 教学中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如何?如何改进?- 教学难点是否得到有效突破?如何调整教学方法?---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期望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文知识,还能提升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语文素养。
四年级上册语文蝴蝶的家课文及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蝴蝶的家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8e909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6.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蝴蝶的家》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对蝴蝶的兴趣。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观察和描述蝴蝶的外形、飞行等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学会观察和描述蝴蝶的外形、飞行等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蝴蝶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蝴蝶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蝴蝶。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蝴蝶的了解。
(3)板书课题:《蝴蝶的家》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学生讨论:蝴蝶为什么要在家里?5. 观察与描述(1)学生观察蝴蝶的图片,描述蝴蝶的外形特征。
(2)学生观察蝴蝶的视频,描述蝴蝶的飞行特点。
(3)学生进行蝴蝶观察日记分享,互相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蝴蝶,记录蝴蝶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蝴蝶的种类:展示不同种类的蝴蝶图片,让学生了解蝴蝶的多样性。
2. 蝴蝶的生命周期:简要介绍蝴蝶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让学生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优质课堂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优质课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f5827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a.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优质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蝴蝶的家》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只蝴蝶为了寻找一个温暖的家,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困难,最终找到了一个美丽而舒适的家。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观察。
但是,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同时,学生对于蝴蝶这种生物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蝴蝶的生活习性、种类等方面可能还不够熟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种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蝴蝶的坚韧和勇敢,培养自己的热爱生命、珍惜家园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种类。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带好课本,预习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蝴蝶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蝴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标题《蝴蝶的家》,并简单介绍课文的大致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述了蝴蝶的什么故事?蝴蝶为什么要寻找家?在寻找家的过程中,蝴蝶遇到了哪些困难?最后,蝴蝶找到了怎样的家?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261c18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6.png)
《蝴蝶的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蝴蝶的家》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讲述蝴蝶的家园——花丛,描绘了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蝴蝶与花之间的关系。
全文语言优美,描绘生动,寓意深刻,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蝴蝶与花之间的关系。
2. 描述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蝴蝶的家》。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4. 小组讨论的工具,如白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观察活动:学生观察蝴蝶的生活环境,描述蝴蝶的特点。
7.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旨,强调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蝴蝶的家》2. 课文结构:蝴蝶的家园——花丛;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蝴蝶与花之间的关系。
3. 生字词:花丛、翩翩起舞、采蜜等。
4. 课文主旨:关爱自然,关爱生命。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蝴蝶的生活环境,制定环保计划。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课文原文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
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回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
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
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
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已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
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
我想,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
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冒着炊烟的屋檐下避雨。
一定是这样的。
”她的话说得倒是不错,但我却总没见到过下雨时的蝴蝶到底藏在哪里。
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着急了。
__________本文作者燕志俊,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避、撼、喧”等8个生字(含有1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蝴蝶的怜惜,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积累好词佳句。
4.激发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雨中蝴蝶的担忧与牵挂,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修辞在文中的应用,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蝴蝶的图片,播放蝴蝶飞舞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蝴蝶的美好想象。
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些美丽的图片和动画,你们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呢?示例:五彩斑斓……蝴蝶的翅膀五彩斑斓,就像美丽的花园。
翩翩起舞……美丽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2.教师简单总结,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说得不错,从这两个词语中,老师能体会到你们对蝴蝶的喜爱。
像你们一样,很多人都喜欢蝴蝶。
有人说,蝴蝶是会飞的花朵,是美丽的精灵。
阳光下,我们迷恋于它们轻盈的舞姿、迷人的风采。
可是当风雨来了,这些大自然的舞蹈家,又去向何处呢?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燕志俊的散文《蝴蝶的家》,开始我们的探寻之旅。
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蝴蝶的家)明确:这个标题很形象。
蝴蝶怎么会有家呢?它们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这一连串问题吸引着学生阅读课文,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课文的相关知识。
燕志俊(1907—1982)又名燕遇明,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作家。
出身于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后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酷爱文学,常在《小说月报》《新女性》《语丝》等杂志上发表新诗、散文等,得到沈尹默和郑振铎的赏识。
从事写作50余年,著作有中篇小说《苦女翻身记》,长诗《枯树开花》,短诗《山乡女儿》《碧叶集》等。
关于蝴蝶的诗词名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唐]黄巢《题菊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
注意自己读不通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相机纠正,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会认的字:躲避(bì) 震撼(hàn) 喧(xuān)嚷素(sù)洁沾污(wū) 家雀(qiǎo)儿炊烟(yān) 屋檐(yán)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直抒胸臆,写作者对蝴蝶的担忧和关心之情。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对蝴蝶的家一遍遍设问、猜想、找寻、否定,表现了“我”对蝴蝶命运的担忧和关爱。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一个女孩儿对蝴蝶的家的美好猜想。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以苦寻无果收束全文,给人留下无尽遐想的空间。
3.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作者想象下雨时蝴蝶无处藏身而为蝴蝶担心的事,表现了作者对蝴蝶的关爱,告诉我们要关爱弱小,关心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4.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阅读要求:(1)画出文中表现作者为蝴蝶担心的句子。
(2)画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种种猜想。
(4)与同学交流讨论,说说蝴蝶的家还可能在哪里。
5.汇报展示,品析课文。
(1)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如何理解“常想”一词的表达效果?读句子,拓展思维,说说作者还会想些什么。
)明确:“常想”就是经常想,一次又一次地想,不止一次地想。
可见作者对蝴蝶的着急、担忧、关爱。
(2)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这是一处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核心词语“天、云、雷、电、雨、风、树林”等,可以很快确定这属于自然环境描写;然后讲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并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明确:这是一处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暴风雨扫荡天地的情景,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这样的天气简直是有意为难蝴蝶,为下文写作者担心蝴蝶无家可归埋下了伏笔。
(3)读第2自然段,说说蝴蝶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蝴蝶在暴风雨中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
预设:找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蝴蝶的一组排比句,提炼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概括蝴蝶的特点。
蝴蝶在暴风雨中可能产生的后果则要借助学生的想象,作者并未直接写出,给了读者思考的空间。
明确:蝴蝶的特点是轻盈、素洁、柔弱、无力。
这样轻盈素洁、柔弱无力的蝴蝶在那样猛烈的暴风雨中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有①雨点会把蝴蝶的翅膀打落,使它不能飞翔;所以作者说——它们的身体是那样的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②泥点会把蝴蝶的彩粉弄脏,它不再圣洁美丽;所以作者说——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玷污上的;③狂风暴雨会把蝴蝶吹落在泥泞中,直至死去,所以作者说——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④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⑤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⑥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⑦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4)找出文中描写作者为蝴蝶着急的句子,认真体会作者的心情。
明确:第2自然段末句——“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第3自然段末句——“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第4自然段末句——“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着急”一词反复出现,可见作者心情之急切,充分表现出作者对蝴蝶的关爱之情。
(5)第3、4自然段都描写了作者在寻找蝴蝶的家,两段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明确:第4自然段中作者的心情更加着急,对蝴蝶的担忧越来越深。
原因有①找了那么多地方都找不到,就会越找越着急。
②作者寻找得更细致了,似乎就要找到了,可是仍旧没有见到蝴蝶的家在哪里,所以更加着急了。
(6)作者都为蝴蝶找了哪些家,哪些地方,勾画出来,体会一下作者每一次猜想,每一次探寻后的心情怎样。
6.深化理解课文,拓展思维。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你有新的想法告诉作者吗?预设: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想一想蝴蝶可能落脚的地方,如崖壁的山洞里、花瓣下等,合理即可。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过渡:暴风雨要来了,作者为柔弱的蝴蝶担心,不知道它们栖息在哪里,会不会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从作者动人的文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那份担忧、焦急,他对小生命的爱让我们深受感动。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李汉荣的《对一只蝴蝶的关怀》,看看片段中的小朋友对蝴蝶抱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学生朗读。
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
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
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
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
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
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
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
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李汉荣《对一只蝴蝶的关怀》2.教师出示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推举代表汇报。
(1)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如何关怀一只蝴蝶的?(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搭建“遇难所”保护蝴蝶)(2)蝴蝶得救后,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心情怎样?(高兴、欢快)(3)从小男孩和小女孩关怀蝴蝶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等等)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