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等腰三角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上一层楼!)
1.已知: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O是底边BC上的中点,OD⊥AB于D,OE⊥AC于E.
求证:AD=AE.
2.如图所示,∠BAC=∠ABD, AC=BD,点O是AD、BC的交点,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OE和AB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3.(1)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判断DE=DB+EC是否成立?为什么?
用符号表示为:∵∠B=∠C,∴AB=AC
例1如图,△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 ③ BE=CD ④ OB=OC,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形,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例2如图所示已知点D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AD=∠CAE
(2)若D在底边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又存在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更上一层楼!)
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C边上的高和中线互相重合B.AB和AC边上的中线相等
C.三角形中顶点为B和顶点为C的角平分线相等D.AB,BC边上的高相等
(加油!老师相信你!)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判定定理简称
判定定理的内容
边边边“SS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SAS”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ASA”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如图,若点F是∠ABC的平分线和外角∠ACG的平分线的交点,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线段DE、DB、EC之间有何数量关系?
证明你的猜想。
(不断反思,不Leabharlann 进步!)一、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二、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1.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求证:
2.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 )
A.B.C.D.
3.如图,已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P,Q分别是边AC,AB上的点,且AP=PQ=QC=BC.则∠PCQ的度数为________.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BCE≌△ACD;
(2)CF=CH;
(3)FH∥BD.
2.如图,已知AB=AC=AD,且AD∥BC,求证:∠C=2∠D.
例4.如图,在△ABC中,D、E两点分别在边AC、AB上,AB-AC,BC=BD,AD=DE=BE,,求∠A的度数.
例5.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点,过D分别向AB、AC引垂线,垂足分别为E、F,CG是AB边上的高;
(1)DE,DF,CG的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说明;
10.如图,在△ABC中,AB=AC,CD平分∠ACB,∠A=36°,则∠BDC的度数为___________
11.如图,在△ABC中,AB=AC,点D为BC边的中点,∠BAD=20°,则∠C=.
12.如图,在△ABC中,AB=AC,∠A=80°,E,F,P分别是AB,AC,BC边上一点,且BE=BP,CP=CF,则∠EPF=度.
C.AB=AC=2,BC=4 D.AB=3,BC=7,周长为10
2.如图,OC平分∠AOB,CD∥OB,若OD=3cm,则CD等于( )
A.3cm B.4cm C.1.5cm D.2cm
3.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下列条件中,不能使BD=CE的是( )
A.BD,CE为AC,AB上的高B.BD,CE都为△ABC的角平分线
6.如图,AB∥CD,AE=AF,CE交AB于点F,∠C=110°,则∠A=°.
7.如图,在△ABC中,AB=AC,BC=6,AD⊥BC于D点,则BD=_________.
8.如图,在△ABC中,AB=AD=DC,∠BAD=32°,则∠BAC=°.
9.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50°,∠B=30°,则∠D的度数为_____.
A.2.5 B.3C.3.5 D.4
(更上一层楼!)
1.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20或16 B.20 C.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
4.如图,在△ABC中,AB=AC,∠A=40°,BD为∠ABC的平分线,则∠BDC的度数是( )
A.60° B.70° C.75° D.80°
例3.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
A.BD=CEB.AD=AEC.DA=DED.BE=CD
(更上一层楼!)
1.下列能断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A.∠A=30°,∠B=60° B.∠A=50°,∠B=80°
A.1组B.2组C.3组D.4组
4.等腰△ABC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 B.11 C.7或11 D.7或10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60° B.120° C.60°或150° D.60°或120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说明:
(1)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用符号表示为:∵AB=AC,∴∠B=∠C;
②性质1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重要(主要)性质,也是今后我们证明角相等的又一个重要依据.
(2)①性质2实质包含三条性质,符号表示为:
∵AB=AC,AD⊥BC,∴BD=DC,AD平分∠BAC
或∵AB=AC,BD=DC,∴AD⊥BC,AD平分∠BAC
或∵AB=AC,AD平分∠BAC,∴AD⊥BC,BD=DC.
②性质2的用途更为广泛,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
C.∠ABD=∠ABC,∠ACE=∠ACBD.∠ABD=∠BCE
4.如图,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cm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当△APQ是以P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秒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8 B.9 C.10或12 D.11或13
3.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 )
例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例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它的周长为cm.
例3 .如图,在△ABA1中,∠B=20°,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An的度数为.
况只有一条对称轴.
拓展:
(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高线,两个底角的平分线分别相等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高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中线)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中线)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1.已知: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O是底边BC上的中点,OD⊥AB于D,OE⊥AC于E.
求证:AD=AE.
2.如图所示,∠BAC=∠ABD, AC=BD,点O是AD、BC的交点,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OE和AB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3.(1)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判断DE=DB+EC是否成立?为什么?
用符号表示为:∵∠B=∠C,∴AB=AC
例1如图,△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 ③ BE=CD ④ OB=OC,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形,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例2如图所示已知点D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AD=∠CAE
(2)若D在底边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又存在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更上一层楼!)
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C边上的高和中线互相重合B.AB和AC边上的中线相等
C.三角形中顶点为B和顶点为C的角平分线相等D.AB,BC边上的高相等
(加油!老师相信你!)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判定定理简称
判定定理的内容
边边边“SSS”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SAS”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ASA”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如图,若点F是∠ABC的平分线和外角∠ACG的平分线的交点,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线段DE、DB、EC之间有何数量关系?
证明你的猜想。
(不断反思,不Leabharlann 进步!)一、本节课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二、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1.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求证:
2.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 )
A.B.C.D.
3.如图,已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P,Q分别是边AC,AB上的点,且AP=PQ=QC=BC.则∠PCQ的度数为________.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BCE≌△ACD;
(2)CF=CH;
(3)FH∥BD.
2.如图,已知AB=AC=AD,且AD∥BC,求证:∠C=2∠D.
例4.如图,在△ABC中,D、E两点分别在边AC、AB上,AB-AC,BC=BD,AD=DE=BE,,求∠A的度数.
例5.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点,过D分别向AB、AC引垂线,垂足分别为E、F,CG是AB边上的高;
(1)DE,DF,CG的长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说明;
10.如图,在△ABC中,AB=AC,CD平分∠ACB,∠A=36°,则∠BDC的度数为___________
11.如图,在△ABC中,AB=AC,点D为BC边的中点,∠BAD=20°,则∠C=.
12.如图,在△ABC中,AB=AC,∠A=80°,E,F,P分别是AB,AC,BC边上一点,且BE=BP,CP=CF,则∠EPF=度.
C.AB=AC=2,BC=4 D.AB=3,BC=7,周长为10
2.如图,OC平分∠AOB,CD∥OB,若OD=3cm,则CD等于( )
A.3cm B.4cm C.1.5cm D.2cm
3.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下列条件中,不能使BD=CE的是( )
A.BD,CE为AC,AB上的高B.BD,CE都为△ABC的角平分线
6.如图,AB∥CD,AE=AF,CE交AB于点F,∠C=110°,则∠A=°.
7.如图,在△ABC中,AB=AC,BC=6,AD⊥BC于D点,则BD=_________.
8.如图,在△ABC中,AB=AD=DC,∠BAD=32°,则∠BAC=°.
9.如图,AB与CD交于点O,OA=OC,OD=OB,∠A=50°,∠B=30°,则∠D的度数为_____.
A.2.5 B.3C.3.5 D.4
(更上一层楼!)
1.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20或16 B.20 C.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
4.如图,在△ABC中,AB=AC,∠A=40°,BD为∠ABC的平分线,则∠BDC的度数是( )
A.60° B.70° C.75° D.80°
例3.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
A.BD=CEB.AD=AEC.DA=DED.BE=CD
(更上一层楼!)
1.下列能断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A.∠A=30°,∠B=60° B.∠A=50°,∠B=80°
A.1组B.2组C.3组D.4组
4.等腰△ABC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 B.11 C.7或11 D.7或10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
A.60° B.120° C.60°或150° D.60°或120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说明:
(1)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用符号表示为:∵AB=AC,∴∠B=∠C;
②性质1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重要(主要)性质,也是今后我们证明角相等的又一个重要依据.
(2)①性质2实质包含三条性质,符号表示为:
∵AB=AC,AD⊥BC,∴BD=DC,AD平分∠BAC
或∵AB=AC,BD=DC,∴AD⊥BC,AD平分∠BAC
或∵AB=AC,AD平分∠BAC,∴AD⊥BC,BD=DC.
②性质2的用途更为广泛,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
C.∠ABD=∠ABC,∠ACE=∠ACBD.∠ABD=∠BCE
4.如图,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cm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当△APQ是以P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秒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8 B.9 C.10或12 D.11或13
3.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 )
例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例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它的周长为cm.
例3 .如图,在△ABA1中,∠B=20°,AB=A1B,在A1B上取一点C,延长AA1到A2,使得A1A2=A1C;在A2C上取一点D,延长A1A2到A3,使得A2A3=A2D;…,按此做法进行下去,∠An的度数为.
况只有一条对称轴.
拓展:
(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高线,两个底角的平分线分别相等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高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中线)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中线)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