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合集下载

文化产业概论考题

文化产业概论考题

《文化产业概论》复习提要一、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题1、文化产业里的文化,是作为产业统计提出的概念,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1790年,美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部《版权法》。

3、文化产品的生产组织,包括资金筹集、创意研发和生产流程的组织设计。

4、文化产品的营销指的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能力,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价格定位,到产品宣传、促销,到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一整套的经营活动。

5、历史文化遗存指古代人类在特定环境和阶段进行开拓性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大量文化成果,包括出土文物类;古都遗存类;壁画、雕刻类;皇家陵寝类。

6、文化产业协会功能主要有四个:行使行业代表职权,搞好对外交流、争取和保护行业整体利益、沟通政府和文化部门;搞好行业服务;加强行业内部协调;狠抓行业自律。

7、按照国际标准,一个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就可算作一个经济体的支柱。

在一些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型城市,其比重值较大,所以一般将文化产业定为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8、文化产品是人类在精神生产领域内创造的智力成果,主要是用于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精神质量的改善,满足人们的观赏和娱乐,因而文化产品也被称之为精神产品、知识产品。

9、文化是一种累积的过程,是不断累积增加的。

从古代的文化到现代的文化,都是在前一种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取舍而创新发展的。

传承性表现为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它包括纵向传递(代代相传)和横向传递(地域、民族之间)两方面。

在文化产业方面,传承性的最主要的表现为横向传递,通过大规模的复制和创造,文化产品突破了单个或者是狭小的范围,以更低廉的价格和方式普及大众,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畴,进行全世界范围的传播。

10、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格局。

11、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在党的文件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一词。

12、文化产业核心层:新闻、书报刊(出版)、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文化演出场馆(演艺)、文物及文化保护(文物与非遗)、博物馆(合称文博)、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服务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人力资源:在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

它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二、填空1.现实的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人口,包括正在从事劳动和投入经济运行的人口,以及由于非个人原因暂时未能从事劳动的人口,他们有时被称为“劳动力资源”。

2.劳动人口在于其具备的劳动能力,而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体现。

作为人力资源的人的劳动能力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力,具有自然属性。

3. 人力资源的质量是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三、论述人力资源的特点有哪些?1.存在状态的生物性。

人力资源的承载者是人,因此是有生命的“活”的资源,它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息息相关。

人力资源具有生物特性。

2.开发对象的能动性。

许多资源在其被开发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在被开发过程中具有能动性,这也是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最根本的区别。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表现:1)自我强化。

即人能够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2)功利性的投向。

3)爱岗敬业,积极工作,创造性的劳动,这是人力资源能动性的最主要方面,也是人力资源发挥潜能的决定性因素。

3.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4.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5.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6.使用过程的再生性。

7.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8. 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角度看,人类劳动是群体性劳动,不同的劳动者都会处于一定的劳动集体之中,这是人力资源社会性的微观基础。

从宏观上看,人力资源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的,它的形成、配置、开发和使用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活动。

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应当归整个社会所有,而不应仅仅归属于某一个具体的社会经济单位。

四、简答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转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离不开人力资源、经济资源、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

文化产业人才开发管理问题及路径探讨

文化产业人才开发管理问题及路径探讨

文化产业人才开发管理问题及路径探讨刘超【摘要】当前文化产业面临非常好的发展形势,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家战略性产业,然而一路高歌中仍旧不免存在发展障碍.文化产业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但由于结构性短缺、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开发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开发管理,有效提升文化产业人才数量和质量,为产业升级和成熟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期刊名称】《临沂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6)004【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开发管理;路径【作者】刘超【作者单位】临沂大学图书馆,山东临沂2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4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现阶段,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点。

然而,在我国文化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人才的瓶颈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升级和完善。

如何正确高效地开发和管理文化产业人才,避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成为当下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重点。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类型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是指文化产业这一特殊领域的拥有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劳动主体,是能够运用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段把特有的表达内容和信息转换、复制、浓缩到新的文化产品中去的人才集合体。

由于文化产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此,很多专家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定位是既懂得文化,又懂得专业性创作,还要懂得市场和管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笔者认为基于文化产业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可以将文化产业人才具体分为以下几类:(一)文化创意型人才文化和创意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文化是基础和源泉,创意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文化创意型人才就是兼有文化和创意的一类人。

这类文化人才主要负责将抽象的文化经过创作和设计转变为一定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属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核心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需要着重提升对这类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管理学 (1)

文化产业管理学 (1)

文化产业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出版管理:是政府机构、行业组织或出版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对出版全过程的一切活动及与出版业相关的部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二、简答1. 品牌提升战略:(1)品牌延伸战略:品牌延伸是将品牌资产在企业内部从原有产品转移至新产品之上的品牌提升策略。

(2)品牌联盟:品牌联盟是品牌资产在企业间通过产业业务链的合作,继续强化现有产品的提升策略。

(3)品牌授权:品牌授权是品牌所有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品牌有偿授予被授权者使用的一种品牌提升方式。

(4)品牌特许经营:品牌特许经营是一种非常类似于品牌授权的品牌提升方式,只不过品牌授权是将品牌资产转移至其他产品之上,而品牌特许经营则是品牌资产在现有产品上进行企业间的转移。

2. 广告业管理特征:(1)广告管理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在我国,国家通过行政立法,对广告行业和广告活动进行管理,其目的就在于使广告行业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广告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查处违法广告,杜绝虚假广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减少广告业的负面影响。

(2)广告管理的规范性。

广告管理作为国家管理经济的行为,是严格依法进行的。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设置了专门的广告管理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广告管理的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广告行业的发展,使广告行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

因此广告管理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3)广告管理的强制性。

(4)广告管理的多层次性(指政府行政立法管理、广告行业自律和广告社会监督的多层次协同管理)。

3.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具体做法:从宏观角度看:知识产权的制度立法、司法保护、行政学科、行政执法、政策制定都可纳入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

从企业的角度:知识产权的开发管理;知识产权的经营使用管理;知识产权的收益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的处分管理。

(1)以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基础,结合文化产业(企业)的特征,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提升文化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力成果(3)文化产业(企业)应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意识(4)政府应加强对中小规模文化企业的扶持及公共服务(5)理顺与协调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体制,加大执法监督4.文化市场细分的标准和方法:答:标准:般来说主要是依据地理差异、人口统计、心理因素和行为变量这四种标准。

大专学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大专学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大专学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大专学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是指在大专阶段,学习有关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是指对文化产业进行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以实现文化产业的良好运营和发展。

在大专学习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学生会学习以下内容:
1. 文化产业概论:了解文化产业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文化市场调研与分析:学习如何进行文化市场调研,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3. 文化产业策划与管理:学习如何制定文化产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案,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4. 文化产品开发与创意设计:学习如何开发具有创意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化艺术作品、影视作品、文化衍生品等;
5. 文化项目运营与管理:学习如何进行文化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包括项目立项、组织实施、成本控制、效果评估等;
6.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学习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法规,了解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框架;
7. 文化产业国际化与跨界合作:学习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学习大专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学生可以掌握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从事相关职业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文化产业与管理》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文化产业与管理》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文化产业与管理》考试大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一)文化产业与管理总论60%(二)文化产业与管理分论40%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各计5%,共计20%简答题:4小题,各计10%,共计40%分析论述题:2小题,各计20%,共计4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文化产业概论部分考试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文化产业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文化产业与管理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文化产业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一、迅速崛起中的文化产业(一)文化产业的概念与特征,包括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二)创意经济和文化产业竞争力,掌握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原则和模式(一)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现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客观分析。

(二)文化产业管理的国际借鉴,主要掌握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调节型”管理模式和以法国为代表的“交叉型”管理模式。

(三)重点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原则与模式。

三、文化产业资源与开发(一)了解文化产业资源的构成情况。

(二)了解文化产业资源的特点。

(三)熟练掌握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原则。

四、文化产业的投资管理(一)了解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主体与客体。

(二)掌握文化产业资本投资和运营方式。

(三)掌握文化产业投资的宏观管理。

五、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了解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与构成。

(二)重点掌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

六、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一)掌握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掌握我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

七、图书出版业管理(一)了解图书出版业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二)重点掌握图书出版业管理的原则、内容与手段。

八、新闻传媒业管理(一)了解新闻传媒的属性和传媒过程。

《文化事业管理》第六篇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讲解

《文化事业管理》第六篇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讲解

职业经理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社会阶层,一 般具有五方面特性: 其一为良好的职业操守,能达到职业道德和专业规 范的要求; 其二为成熟的职业心态,能较好地把工作热情和务 实作风结合; 其三为明确的专业分工,能够拥有专业优势; 其四为受薪阶层,通过自己的管理经验与技能参与 社会交换获得报酬; 其五为可变动性 或曰可替代性,即能够进入人力市 场并合理流动。
2、职业经理人的形成机制
◆ 职业经理人的概念 一般认为,将经营管理工作作为长期职业,具备 一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并掌握企业经营权 的群体就是职业经理人。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曾制定有《职业经理 人职业标准》,首次对该职业做了定义,即 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独立对一个经济组织(或一个部门)开展经 营或进行管理。标准规定该职业共设职业经 理人和高级职业经理人两个等级。
C、社会认证:
通常就是你这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如 你是某个行业著名的专家,学者,即便你没 有证书认证,但是社会承认你,这就代表着 你在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资质。我们也把这 种认证称为头衔认证。
(2)行业通用管理能力: 每一个人,在企业中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而必须与上司、下属、同事等交往,形成一 系列的关系链,在这些关系链中,必然就产 生了向上级的工作汇报、向下级的任务分配, 以及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与配合,同时, 一个员工还必须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时间 的管理、心态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 等等。这些都是通用的管理能力。


HR的定义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 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 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 的总称。
(一)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特点
1、人力资源的特征 生理性 能动性 持续性 时效性 时代性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1、文化产业化的形成原因:(1)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新技术的兴起引领了新的传播方式,导致了文化的变革,使得过去只有少数人才可以欣赏的文化转化为大批量的商品来生产。

(3)资本的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本运营和技术基础。

2、“文化产业”概念经历的三个阶段:(需举例子分别说明三个阶段)(1)受批判的文化工业阶段。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欧洲知识界称美国文化为“文化工业”,认为收音机、电影等文化工业作为工具理性的代表,消解了艺术和文化的个性化和纯度,艺术由此而成为前篇一律的东西。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本雅明和哈贝马斯)(2)第二阶段以1990年时代华纳合并为标志,美国开始对各类传媒实施“非管制”政策,使得特大型文化产业组织出现大规模合并的趋势。

此后,欧洲国家也开始重视文化产业,来应对挑战。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以后实行的教育产业化,高校的大规模合并,也受到了这种文化趋势的影响。

(American online:时代华纳中国分公司)(3)文化产业化已从理论争议走到实践的层面,世界各国都已经把文化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新兴文化产业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

3、查尔斯·兰蒂提出的文化产业价值链包括五个价值环节:(1)创意的形成(创造性过程本身);(2)文化产品的生产;(3)文化产品的流通;(4)发送机构;(5)观众与接受。

这五个环节构成了文化产业的基本价值链。

4、文化产业的属性(论述:需说明自己的观点)(1)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产业能够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攻势,想公众灌输消费心理,为公众规定消费方向、左右消费行为,它确实在诱使公众认同、接受现实秩序。

(2)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是由企业群组成的,以追求利润、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增值为目标,这与图书馆、博物馆、学术研究机构等公益性文化形成鲜明对比。

(3)文化(精神)属性。

文化产品应该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和审美需求,在产品的公益性、艺术性、审美性和适用性上寻求平衡,不能只注重商业利益和粗制滥造。

中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中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2年第4期山东社会科学No.4总第200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0中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万顺科丁培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文化产业人力资源配置上,必须谋求和构建一种高效、动态和灵活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力资源市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要建立以“能”为本的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整合文化创意人力资源;要建立基于创新战略的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提升人力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创意资本[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4-0083-04人力资本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效能就是为文化创意资本增加产值。

然而当前传统的文化产业人才机制已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随着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国际间对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创新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于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为此,在文化产业人力资源配置上,必须谋求和构建一种高效、动态和灵活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力资源市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

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重视,由发展文化产业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标识码,也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一、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囊括了人力资源经济运动的总过程。

两者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

1.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1)学科划分的区别人力资源开发属于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

本书是在人力资源经济活动的总评价过程中将两者有机融为一体的。

(2)研究对象的区别人力资源开发面对的是广义的人力资源范畴,即面对所有的人,涉及人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是狭义的人力资源,即面对工作中的人。

(3)研究问题本身的性质区别人力资源开发虽然也涉及微观问题,但更多地属于宏观的战略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虽然也有宏观政策和目标管理,但更多地属于微观的操作性问题。

2.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1)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开发要求不断地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和使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为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创造条件。

(2)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力资源开发的许多子目标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落实、监控和优化。

比如,人力资源开发如同一块田地的开垦和播种,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精耕细作、施肥、浇水、锄草等具体管理过程;人力资源开发是本和根,人力资源管理是果。

两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漫长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自己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其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重点也就有所不同。

就我国而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点应当放在控制人口增长、普及教育、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投资,以形成高存量的人力资本,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安排好就业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效使用和保护好人力资源等。

其主要内容包括: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征、人力资本理论、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投资与收益理论、人力资源测评理论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辩证关系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辩证关系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辩证关系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辩证关系-以W公司为例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那么就必须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开发。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开发呢?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相信很多的企业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

而本文将结合w公司的实例,浅谈二者的辩证关系,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W公司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家外商独资的日化企业。

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由集团总部派遣,其他人员则在社会上进行招聘。

由于公司的福利待遇比较好,工作的内容和强度比较轻松,因此吸引了不少的人前来应聘。

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需要在对应聘者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后便通知其加入了公司。

由于外部人力资源供给比较充足,公司在岗位发生空缺时都会通过外部招聘来满足,员工在加入公司后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会升职或者调换岗位,因此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严重地丧失。

近几年,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由于产品技术的提高,对岗位和人员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很多员工无法适应新的改变,纷纷要求离职。

人员的空缺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了公司的生存。

事态的严重引起了总部的高度重视,总部在分析后认为,人力资源部没有做好员工技能的培训,没有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开发。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总部要求人力资源部迅速地开展相关的培训。

半年过后,员工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离职的情况却没有好转,很多技能提升了的员工纷纷跳槽。

对此,公司管理层很是不解,员工技能提升了,但还是会离职,这是为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认为要想解决它,首先必须得弄清什么是人力资源?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二者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和重要性1、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包括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从广义上来说,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而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指企业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054)1-6章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基础1.人力资源的涵义人力资源,是指能够通过劳动过程实现价值创造的人所具有的知识、智力、技能和体能的总和。

准确理解人力资源的概念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的劳动能力。

从劳动能力的构成看,应包括知识、智力、技能、体力等四部分。

知识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所掌握的各种经验和理论。

智力是人们运用知识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具体包括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等。

技能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经验并经由练习而习惯化了的动作体系,或者说是人们人们合理化、规范化、系列化、熟练化的一种动作能力。

体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敏度等人体运动的功能状态,以及对一定劳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和消除疲劳的能力。

(2)人力资源的物质载体是人。

(3)人力资源的功能是创造财富。

2.人力资源的特征时效性和连续性、再生性与能动性、无形性与有形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社会性和增值性3.人力资源理论的演进:早期萌芽、推广过渡、突破发展、新的研究趋向4.人力资源的构成(1)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数量反映着一定范围内的人力资源规模,其衡量指标可分为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种。

人力资源的绝对量,是指某一空间与时间范围内人力资源的总和。

是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实力的重要指标。

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则表明相对于其他比较对象而言,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拥有量的水平。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

二是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

三是人口流动。

(2)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质量即具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总体素质水平。

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个体因素通常有五个方面:一是体质,即劳动力的身体素质。

二是智质,即劳动力的智力素质。

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近日,慧博研究院发布《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数据和结论显示,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关注和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

北京市文化创意人才需求巨增2000年10月,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文化产业”概念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提出。

随后,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市委九届十一次会上的讲话时提出:“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

着力抓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新的引擎,推动产业升级,重点扶持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和网络游戏业、文化会展业等六个行业中心”。

据测算,到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将超过10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从而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人力资源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获得更多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尤其要注意产业人力资源的作用,人力资源作为推动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重视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已经成为社会和业界关注的热点,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力资源是否能够切实支撑产业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如何优化产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促进产业人力资源提升就成为发展的关键。

针对当前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人力资源问题,慧博研究院近期对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调研。

自2006年8月份以来,慧博研究院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沟通、现场访谈等三种方式对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区域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64份,回收率为53%;通过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对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24份,实际回收101份,回收率达到82%。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论述文化产业管理和其他企业管理的异同?首先广义的管理: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

而狭义的管理: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

异:(1)从宏观上来看两者的区别。

文化产业管理侧重的是对于整个产业的管理,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阔。

所包含的内涵也是非常的多的。

这一产业管理的主体可能涉及到政府等相关部门。

政府为了发展文化产业,往往出台一些政策,来合理的引导其发展。

同时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加强监管,来保证文化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这里的管理指的是广义的管理而企业管理则侧重于企业的内部的管理。

它所涉及的管理的主体,内容跟前者有根本的不同。

它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如果是文化企业的管理,那么相比较与其他企业而言。

要受到政府等监管部门更加严格的监管,因为其产品的特殊性,它直接受到来自多个不同政府部门的监管与引导。

文化企业管理的方法也有不同之处。

同:两者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规律办事。

同时也必须遵循管理学的一般原理。

它们管理的目的也都是为了达到管理者的目标,为了促使其更好的发展。

它们也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化产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文化产业环境管理主要包括内部的市场需求情况和产品供应情况。

①.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基本物质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所占支出比例明显降低,精神享受(文化等方面)的消费必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对此文化产业应该扎住机遇,推陈出新,已满足文化消费者的需要。

②产品供应情况方面,目前与文化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我国的文化产品供应状况却不尽人意,每年我国都需要像外国进口大量文化产品。

我国文化产业的内部工序不平衡给予外来文化巨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我们唯一的对策就是做好市场分析,不断开阔创新文化产品,尽快做大做强自己,争取消费者的眼球和注意力。

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学内涵

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学内涵

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学内涵
文化产业管理是指对文化产业进行策划、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的全过程的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文化市场的营销与推广、文化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等方面。

文化产业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和探讨文化产业的运作机制、发展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它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运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文化产业管理学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产业发展理论:探讨文化产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理论上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2. 文化产业运作机制:研究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价值链和利益分配机制,分析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

3. 文化产业政策与规划:探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政策,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布局。

4. 文化创意与创新管理:关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管理,研究如何提高文化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

5. 文化市场营销与传播:研究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品牌推广、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等方面。

6. 文化企业运营与管理:关注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提供文化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通过研究和实践,文化产业管理学旨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丰田公司的全面招聘体系的特点?
(1)招聘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员工 (2)生产体系的中心是品质 (3)强调工作的持续改善
选人须度势,调配不拘一格
各大公司的选人标准: 西门子:具有较强的实力,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具有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微软:非常有激情的人,对公司、对工作都有激情; 聪明的人,学习快手,有创造性,知道怎样去获 得新想法,并有能力提高;努力工作的人。 宝洁:强烈的进取性,较强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分 析能力,优秀的合作精神,正直有人格。
裁恼火,因为老张是杨总器重的公司元老之一。如何留住骨 干,关键还在于有一套好的激励措施。
怎么做呢?王力陷入了深思之中......。
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人员流动率高; ----雇佣一些不适合岗位要求的员工; ----由于缺乏培训而使企业效率低下; ----业绩评估标准随意性强; ----员工感到报酬不公平; ----劳资纠纷与矛盾不断; ----员工工作压力过大;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知西方理论之“术”,探中国管理 之“道” 认知HR 、CHO的作用
彼得· 德鲁克
案例:王经理的苦恼
王力是深圳凡通通信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近一个月来,公司接二连三 发生的事情似乎都与他有关,让他苦不堪言,尤 其是执行总裁杨光,责令他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第一件事是公司准备在西部的柳州再建立一 个生产基地,由于工厂一年后建成投入使用,所 以必须雇用与培训近500名新的员工。同时,从 深圳总部还要调去50名技术与管理人员。这是件 不容易的事,因为大家在深圳呆习惯了,要动员 他们去柳州,这可要费不少的口舌。
华为在人才招聘方面的思路完全是根据 企业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需要制定的。 华为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并非中规中矩, 按照供给和需求的预测作出的,而是更多 的从切断竞争对手人才补给线的战略高度 出发制定实施的。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第一节 人力资源与经济一、人力资源内涵与特征一人力资源内涵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人力资源的基本要点是:其一,人力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部分.其二,人的体能和智力,这是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内容.其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存在人体之中,是人力资本的存量,劳动时才能发挥出来.其四,人力资源是一定范围的人口总体,它涵盖工商企业,公共管理部门和农村的人口.其五,人力资源的裁体是人,它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既有经济性,也有政治性.人力资源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理论概括.分析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人力资源的实质和内涵.见图1-1a,b.图1-1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四者关系资料来源:陈远敦、陈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第4页.二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1、人力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性资源2、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能动性资源3、人力资源是具有时效性的资源三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是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并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种价格的能力或技能.从人力资本到人力资源是一个简短的智力加工过程.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内涵的继承、延伸和深化.现代人力资源理论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根据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础部分;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a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四者的包含关系力资源、人才资源四者的数量关系核算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的.对人力资本,应从两个方面加以综合理解,一方面是人力资本现有的存量,即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本的流量,即人力资本投资的状况,它构成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Cthecclore Schulez 所说:“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旨在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极大地有助于经济繁荣和增加穷人的福利”.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一人力资源的数量1、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人力资源可以用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种指标来表示.人力资源绝对量和相对量又都有“潜在”和“现实”两种计算口径.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人口资源包括下列八个部分 ,如图1-2所示.女55岁图1-2 人力资源数量构成图资料来源:陈远敦、陈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第8页.现实人力资源为潜在人力资源中①—④部分人口的合计.这部分人口称为经济活动人口,亦称劳动力人口.现实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可用劳动参与率表示.公式如下:%100)(⨯=潜在人力资源现实人力资源劳动力人口劳动参与率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①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②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③人口迁移二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质量是构成人力资源的单个劳动力的素质的集合.图1-3 人力资源质量构成三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三、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人力资源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与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源质量呈正相关性.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因素: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②新的可利用自然资源的发现;③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④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值得强调的是,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力量,这不仅因为物质资源需要人力资源去加以运用和推动,而且因为人力资源还可以改变或提高物质资源的效能.三、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模型11、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劳动能力性质和特点的综合反映.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工作成绩、工作质量、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知识水平等等方面的特点,总和起来就是劳动者的素质.劳动力素质可以用劳动力素质系数加以量化反映.2、劳动力素质与产出劳动力素质系数的变大,意味着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劳动力身上的进步.力力(A )1(B )1图1-4劳动力素质与投入产出的关系图1-4A 中OK 是资本投入量,OL 是劳动力素质系数z 为1时的劳动力投入量,生产在L/K 的配合比下进行,产出水平为等生产量线G,资本和人力在等生产量线G 的A 点上组合.当劳动力素质趋于提高时,z>1,实际劳动的投入量OL 1,产量从G 增加到G 1.可以看出,生产中投入的人力资源数量并没有增加,名义劳动力1 参见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三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考核大纲

《文化产业管理学》课程考核大纲

《文化家产管理学》课程查核纲领第一部分:考试科目及参照书目1、波及考试内容的课程名称:文化家产管理概论2、使用教材:文化家产管理概论:赵晶媛《文化家产与管理》,清华大学第一版社。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第一章文化家产管理概括1、识记:( 1)文化家产的观点;( 2)文化家产的行业类型;( 3)文化家产的基本特色。

2、理解:( 1)文化家产的发展概略;(2)文化家产的中心竞争力;(3)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学派和应用理论学派对于文化家产的研究;(4)我国文化家产发展阶段。

第二章文化家产管理的路径、原则和模式 1、识记:( 1)我国文化家产管理的模式和特色;( 2)文化家产管理的国际模式;( 3)文化管理的原则。

2、理解:( 1)我国文化家产管理现状和问题;(2)文化管理的国际原则;( 3)国家艺术理事会制;( 4)文化部制;( 5)两重组合制;( 6)“政府 - 公司 -行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第三章文化家产资源与开发1、识记:( 1)自然资源;( 2)人文资源;( 3)资本资源。

( 4)技术资源( 5)人力资源( 6)市场资源2、理解:( 1)文化家产资源的组成;( 2)文化家产资源的特色;( 3)文化家产资源的开发原则。

3、运用:用文化资源的家产化开发原则剖析事例。

第四章文化家产的投资管理1、识记:( 1)文化投资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特色;( 2)文化家产主要投融资模式。

2、理解:( 1)文化资本营运一般方式;( 2)我国文化家产投资的政府策略;( 3)文化家产投资的宏观管理。

3、运用:( 1)文化家产投融资模式事例剖析。

第五章文化家产的人力资源管理1、识记:( 1)文化家产人力资源的特色;( 2)文化家产人力资源的组成;( 3)文化家产人力资源的培育模式。

2、理解:( 1)我国文化家产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2)文化家产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

第六章文化家产的知识产权管理1、识记:( 1)著作权;( 2)商标权;( 3)专利权2、理解:( 1)文化家产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文化家产知识产权管理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7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3、文化产业经营人才
这类人需要对产业环境进行评估和把握,制定企业发展 战略,选拔人才,对策划、设计、生产、包装、销售等 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统筹和运作,站在全行业的角度审 视本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对市场要有 判断力。他们是微观企业的主宰者。
代表职业:各报刊、杂志的社长;各唱片公司、网站、
文化作品
创意产业 版权产业
文化市场 娱乐产业
内容产业 传媒产业
文化产品 文化工业
内容渠道
文化商品
精选课件
4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管理人才 经营人才 研究人才
创意人才
创意的形成(作品)
产品的生产(产品)
技术人才
产品的发才
渠道经营人才
产品的消费(市场)
精选课件
5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代表职业:公务员系列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和非公务员
系列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精。选课件
11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7、文化产业研究人才
为政府、企业、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进行学术性的 研究。主要以大中专院校的相关研究机构从业人员、政 府下属研究中心以及各类咨询公司、行业协会为主。他 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1st Audition(第一次试听)
粗略缩混 Pre-mixing
缩混 Mixing
母带处理 Mastering
2nd Audition(第二次试听)
3rd Audition(第三次试听)
录音 Recording
母带 DAT
精选课件
17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唱片产业——唱片产业纵向链条:发行渠道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文化产业人才现状与趋势
精选课件
1
(一) 文化产业人才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三、文化产业人才的战略
精选课件
2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创意的形成(作品)
产品的生产(产品)
产品的发行(渠道)
产品的流通(商品)
产品的消费(市场)
精选课件
3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传 营销计划 媒
策 略
唱 片 公 司
出版发行商
平面媒体 电视传媒 广播传媒 网络传媒
中盘商


手 段
各 类




零售商
精选课件
18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唱片产业——唱片产业横向链条
广播
电视
电影
演出业
流行音乐
网络
广告
游戏
精选课件
其他
19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2、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现状(以演出行业为例) (1)创意人才 分为表演艺术人才、编导人才、创作人才
精选课件
9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5、文化产业渠道营销人才 文化产业渠道经营人才是指文化产品分销企业(包括制造 企业、代理企业、批发商以及零售商)中,协调渠道成员 关系、与渠道上下游进行有效沟通、对产品的销售及客户 的开发起首要作用的人才。他们掌控文化产品分销的渠道 ,影响着文化产品的销售。是联结文化生产商和文化消费 者之间的纽带。 代表职业:影院的经营者,影视网络的经营者,报刊分 销商,票务网经营者,艺术品拍卖行的经销者等等。
等。 对于创意人才,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激励和
目标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精选课件
20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2、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现状(以演出行业为例)
演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CEO);电影、电视剧的制片人 ;演出场所的经理;演出院团团长;以及相关企业的职
业经理人。
精选课件
8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4、文化产业营销人才 这类人才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而对于艺术品本 身的感悟和理解,以及对于人们审美取向或者说文化消 费市场把握的敏感程度是这类人最为需要的素质。他们 是文化产业价值链条中的宣传队和播种机。 代表职业:报刊发行总监、网站营销总监、电影市场 推广总监、剧团负责市场推广的副团长。
代表职业:各大专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任职教师、各类 研究所、中心的研究员、各大媒体文化产业领域的专栏 记者,咨询公司从业人员。
精选课件
12
(一) 文化产业人才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三、文化产业的人才战略
精选课件
13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1、文化产业人才的特征 (1)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 (2)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3)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难以模仿性
精选课件
10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6、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在广义上包涵文化产业的管理人才和 文化产业中的管理人才。前者是对整个行业、地域或单 个文化产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外部 进行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部门,可以分为政府部门和行 业协会组织;后者是被管理的文化产业组织内部成员, 主要分布在营利性的文化企业中。这里指的是后者。文 化产业管理的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政策法制管理层、 行政管理层、行业自我管理层。
2、文化产业技术人才 由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紧密结合,这类人才显得越 来越紧俏和重要。他们往往并不具有核心的创造能力, 但原始的文本和创意必须通过他们的技术得以实现。 代表职业:游戏(软件)程序编写员、媒体美工、音 乐制作人、电影制作人、录音师、摄影(像)师、 FLASH程序编写员、灯光师、音响师等。
了设计研究、生产制造和传播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相关产业,
跨越了二、三产业的传统分类,共建立了九个大类、二十七
个中类、八十八个小类三个层次组成的分类体系。
精选课件
16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唱片产业——唱片产业纵向链条:制作流程
艺人 Artist
制作人 Producer
作品 Songs
编曲 Arrangement
开发重点:
创新型
复合型
国际型
精选课件
14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2、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现状
精选课件
15
二、文化产业人才的状况
2、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现状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分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电
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
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等九个大类。涵盖
1、文化产业创意人才 主要从事内容的创作、设计,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起 始点,是文化产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这部分人 的来源有文学创作者,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设计 师,影视、舞台剧导演等等。 代表职业:服装设计师、工艺美术设计师、编剧、 导演、音乐家、演员、短信写手、彩铃制作者等。
精选课件
6
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