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_20160813

合集下载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课件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课件

对血小板而言计数值大于 999×109/L.
RBC M4 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1.45
MCV
HGB
11.8
MCH
HCT
21.3
MCHC
RDW
147.3 81.7 55.4 14.7 R
冷凝集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RDW
First Run
3.73 15.0 38.0 101.8 40.4 39.6 13.5
(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和凋亡的淋巴细胞。
尽管血小板计数是巨核细胞生成的有用指标,却很少监测血小板。
LH500/LH750五分类血液
分析仪旗标和代码
(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3、意义全血中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3D VCS Differential
162. 5
4
33. 5
134. 0
2
34. 5
69. 0
1
35
35. 5
33
5
1027. 5
Lym淋ph巴oc细yt胞e M大on单oc个yte核细 胞群
Gra粒nu细loc胞yte
淋巴
单核
嗜酸
中性粒细胞
嗜碱
高频度分析直方图
通道划分 RBC直方图:36-360fL,256个通道 PLT直方图:2-20fL,64个通道…. WBC直方图:35-450fL,256个通道
15.7
MCHC
34.6
HCT
45.3
RDW
13.9
慢性肝病
WBC
13.6
MCV

血液分析仪的三类结果显示方式(第三种特殊)

血液分析仪的三类结果显示方式(第三种特殊)

血液分析仪的三类结果显示方式(第三种特殊)血液分析仪检测标本后,结果显示通常有三类形式:数据、图形(直方图)和报警(图形、符号或文字)。

正常情况下,前两种显示将对医学诊断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我们分别来看这三种结果显示形式。

(一)数据凡是可向临床报告的检测参数,一般均以检验报告单的形式显示,可按原样和特殊格式打印,向临床发出或传送结果。

检测项目的内容主要是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各类血液分析仪特色检测参数。

紧挨检测结果的数据旁,多显示相应参数的参考值。

对于超出参考值的检测结果,通常在其旁加上符号(↑表示增高或↓表示减低),或用颜色(如红色表示增高,蓝色表示减低)加以醒目突出(海力孚血液分析仪采用比较形象的↑↓方式)。

对于无法直接报告的结果,也有相应的符号提示。

有报警或结果异常的参数,经检验人员复核、最后确定后,可发出报告。

(二)图形血液分析仪常用的图形有2类:直方图和散点图。

1.直方图(1)白细胞直方图: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在35~450fl范围内将血细胞分为3群。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的左侧高陡,通道在35~95fl,为小细胞群峰(主要是淋巴细胞);最右侧峰低宽,通道在160~450fl,为大细胞群峰(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包含中性杆状核细胞和中性晚幼粒细胞);左右两峰之间较平坦区有一个小峰,为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个核细胞区,以单核细胞为主,也含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等)。

出现异常直方图时,常伴随相应部位的警报信号,异常直方图出现曲线形态改变的通常含义如下:1)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可能有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溶解红细胞、白细胞碎片、蛋白质或脂类颗粒。

2)淋巴细胞峰与单个核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有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原始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3)单个核细胞区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有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小结】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五分群原理与散点图

【小结】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五分群原理与散点图

【小结】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五分群原理与散点图【前言】现在血细胞分析仪已经十分普及,在减轻工作压力的同时提升了效率。

然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来的结果,真的就是各种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值吗?并不见得!仪器实际上是获得待测细胞的一些参数和信号,将符合某些参数/信号的粒子划归为某种细胞,这一原理就决定了仪器一定会有犯错的时候。

观察散点图有助于发现这些问题,但也不是万能的。

所以,一定要制定复检规则并良好的执行,显微镜万万不能丢。

审核血常规报告时,除了仪器报告的结果(包括历史结果),也应观察仪器给出的直方图散点图,并结合临床资料。

一、VCS技术这是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Coulter)血细胞分析仪的专利技术。

VCS分别是体积(volume)、传导性(conductivity)和光散射(scatter)的缩写,是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技术之一。

VCS计数检测内容见表3-2它采用三个独立的能量来源在流动池内检测白细胞,将这三者结合,可以将白细胞分为五群(三种粒细胞和淋巴、单核细胞),见表3-3。

以下是VCS细胞检测立体散点图:【注释】M:单核细胞L:淋巴细胞N: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特别说明:N区和L区之间稀少的白色散点对应嗜碱性粒细胞(B)以下是仪器给出的平面散点图:你发现了吗?血细胞分析仪给出的散点图看似是二维的,其实是三维的【注释】A区:单核细胞(下图中的M)B区:嗜酸性粒细胞(下图中的E)C区:中性粒细胞(下图中的N)D区:淋巴细胞(下图中的L)C区和D区之间那些稀少的白色散点,就是嗜碱性粒细胞。

【小编注】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Coulter)血细胞分析仪的一张白细胞散点图中,包括了外周血中常见的五类白细胞(包括嗜碱性粒细胞),而其他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基本上做不到(一般都需要两张散点图)。

下图中的数字,是异常成分出现的位置:【注释】1、幼稚单核细胞2、幼稚粒细胞3、未成熟粒细胞4、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幼稚淋巴细胞6、异型淋巴细胞7、小淋巴细胞增多8、有核红细胞/血小板簇9、大血小板10、红细胞内寄生虫(如疟原虫)二、电阻抗、射频、流式细胞术和核酸荧光染色方法这是希森美康(Sysmex)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技术,国货迈瑞(Mindray)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技术/散点图与之相似。

血细胞直方图解析

血细胞直方图解析
血细胞直方图解析文档ppt

血液分析仪: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操作 简便。
提供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体积分析直 方图,直观反映细胞的大小分布情况。
为检验师监控仪器工作状态,判断检验结果 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1.电阻抗原理
根据血细胞是非导电的性质,悬浮在电 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在通过检测 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为基础,对血 细胞进行计数和体积测量。
谷,第一波谷值设为辨别线1。 T2: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
谷,第二波谷值设为辨别线2。
(二)辨别线的作用
1.对正常形态的白细胞进行粒度分类
白细胞分类
LYM: WL与T1之间为W-SCR,相当于 LYM。
MEX :T1与T2之间为W-MCR,相当于 MEX(单核细胞、嗜酸和嗜碱细胞之和)。
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解析
(一)基本概念
仪器在36-360fL范围内分析红细胞。 横座标表示红细胞体积,纵座标表示不同体积
的红细胞出现的频率。 直方图上可见两个细胞群体,从50-150fL区
域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正态分布曲 线,在主峰右侧约分布在125-200fL区域的细 胞为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仪器在2-30fL范围内分析血小板。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
血小板主要集中在2-15fL内。 LD:2-6fl UD:12-30fl 固定鉴别线:12fl
血小板直方图示意图
LD
UD
血小板直方图粒度分布示意图
(二)血小板粒度异常标记
PL
PL:低鉴别线(LD)处相对度数超过设定值。 提示存在电子噪声、冷凝蛋白、破碎红细胞、 白血病性白细胞碎片等的干扰。
非病理因素:

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_20160813

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_20160813

判定项目
判定方法/判定式
PDW,PL(%),PU(%),PLT, P-LCR,MPV,PU PLT PLT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 量比较 PLT < 60x10 /L 9 PLT > 600x10 /L
9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凝集
DIFF散射图 PDW,PL(%),PU(%),PMF V,PLT,PLCR,MPV,PU
9
<Suspect> Blasts ? Immature Gran? Left Shift? Abn Lympho? NRBC ? Atypical Lympho? 原始细胞 未成熟粒细胞 核左移 异常淋巴细胞 有核红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散射图 散射图 散射图 散射图 散射图 散射图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HGB Defect? F ragments ?
HGB异常
RDW-CV,MCV RDW-SD,PU,PU(%), MCV,RL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量比较
红细胞碎片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量比较
红细胞直方图异常
• • • • • •
RL
100 %
RU RBC
触发规则: RL (%) > 10 % or RU (%) > 5 % or 5% RDW-SD 无法计算 or 多峰 or RU < 225 fl 或 WBC# > 50 x109/L
12 fl
PU

• • • •
10 fl
20 fl
30 fl
40 fl
血小板聚集? 触发规则:在散点图上特定的区域,散点达到一定数量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PPT.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PPT.
定期跟踪保有客户的推荐。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3)- 缺铁
性贫血(恢复期)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4)
- 再障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4)
- 再障(输血后)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6)- 地中
海贫血
影响红细胞参数的其他因素(1)
- 红细胞碎片
影响红细胞参数的其他因素(2)
- 淋巴细胞
影响红细胞参数的其他因素(3)
4
29. 5
118. 0
5
30. 5
152. 5
6
31. 5
189. 0
5
32. 5
162. 5
4
33. 5
134. 0
2
34. 5
69. 0
1
35
35. 5
33
5
1027. 5
Lym淋ph巴oc细yt胞e M大on单oc个yte核细 胞群
Gra粒nu细loc胞yte
淋巴
单核
嗜酸
中性粒细胞
嗜碱
高频度分析-直方图
MCV MCH MCHC RDW
64.7 20.8 32.1 36.4 R
镰刀形细胞性贫血
WBC
27.6 *R MCV
91.0
RBC
2.03
MCH
31.5
HGB
6.4
MCHC
34.6
HCT
18.5
RDW
20.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 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3.9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单中的直方图有什么检测意义?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单中的直方图有什么检测意义?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单中的直方图有什么检测意义?血细胞分析仪是用于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数量的仪器,通过对各类细胞数量的计数,能够分析潜在疾病的威胁,保障机体的健康状况。

很多人对血常规分析的报告单不是太了解,特别是针对红细胞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和血小板直方图,下面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什么是直方图?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的脉冲数据根据其体积大小分类并储存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每个通道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数量表示在“Y”轴上,体积数据以fl为单位表示在“X”轴上,即得到细胞直方图。

白细胞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有三个细胞群体,左侧为高而陡的峰为小细胞群(35~90fl),右侧低而宽的峰为大细胞群(161~450fl),左右两侧之间的波谷为中间细胞群(91~160fl)。

白细胞直方图病理性改变:(1)左侧小细胞波峰明显降低,而右侧大细胞群波峰明显增高。

提示中性粒细胞增高。

(2)左侧小细胞波峰相对增高,而右侧大细胞波峰明显变低。

提示淋巴细胞增高。

(3)在90~160fl区域出现一个明显的细胞峰。

提示中间细胞增多,可有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各种幼稚细胞增多等。

红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有两个细胞群体,从60fl开始到120fl之间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较为狭窄的正态分布曲线,即红细胞主群;主群右侧,约分布在120~200fl 区域有一个小细胞群,又称“足趾部”,此群含有大红细胞、二聚体或三聚体细胞等。

红细胞直方图病理性改变⑴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波峰基底增宽。

提示为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⑵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波峰基底变窄。

提示为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轻型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⑶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峰底增宽的双峰。

常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经治疗有效时,也可出现峰底更宽的类似双峰图形。

⑷主峰曲线的波峰右移,波峰基底增宽。

提示为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其经治疗有效时,也可出现双峰图象。

血球仪散点图分析

血球仪散点图分析

有核 红细胞
白细胞
影细胞
血小板聚集 侧向荧光(SFL)
嗜碱性粒细胞
其它白细胞
影细胞
侧向散射光(SSC)
X系列的血液分析仪器有:
XS XT XE XS-800i
XT-1800i
XE-2100
XS-1000i
XT-2000i
XE-2100L/D
DIFF 散点图适用所有X系列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RET 散点图适用用于 XE-2100/XT-2000i IMI 散点图适用于 XE-2100/XE-2100L NRBC 散点图适用于 XE-2100/XE-2100L WBC/BASO 散点图适用于 XE-2100/XE-2100L/XE-2100D/X(上海)有限公司
嗜酸性 粒细胞
影细胞
血小板聚集 侧向散射光(SSC)
红 细 胞 碎 片
成熟血小板
幼稚血小板
白细胞碎片 侧向荧光(SFL)
射频(RF) 血小板聚集
IMI散点图 前向散射光(FSC) NRBC散点图 前向散射光(FSC) WBC/BASO 散点图
杆状核粒细胞
影细胞
幼稚粒细胞 原始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直流电(DC)
X系列血液分析仪散点图解析
侧向荧光(SFL)
DIFF散点图
前向散射光(FSC)
RET散点图
异型淋巴细胞
原始细胞
幼稚粒细胞
成 熟 红 细 胞
低荧 光强 度网 织红 细胞
中荧 光强 度网 织红 细胞
高荧 光强 度网 织红 细胞
有 核 细 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粒 有核 嗜碱性 细胞 红细胞 粒细胞

解析血细胞分析仪直方图

解析血细胞分析仪直方图

解析血细胞分析仪直方图有些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报告单附带有细胞直方图,那么这些图有什么用,能提供什么临床的信息呢?在国内,大多数医师都不甚了了,一般都不看的,也看不懂。

在以前人工做的时代,在报告RBC、WBC、PLT、Hb等参数的时代,还附带了诸如:RBC 大小、分布等等形态学的报告,但进入自动化时代这些形态学的报告就不再出现在报告中了,因此许多医生很不习惯,总是要求做手工,但实际上在目前几乎所有的报告中都能出关于血细胞的一些形态特征,而细胞直方图就是其中的一种报告方式。

怎样解读细胞直方图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直方图。

直方图是统计学上常用的来表示样本各组在成分布的一种直观的图表。

如图1所示:X轴表示体积单位,Y轴表示个数(即统计学的频数),柱条表示在某个体积段内的物体个数。

当我们将体积段无限细分下去方块图就会变成曲线图,如同我们的报告单上的一样。

图2_S1表示的是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红细胞直方图:曲线的每个点对应的坐标(X,Y)表示X体积的红细胞有Y个,而曲线与X轴围成的范围表示的是红细胞的总数(对于数学模型而言,就是曲线的定积分)。

图中显示了两个峰,A峰体积小,峰值也小是PLT(血小板)峰,B峰体积较在,峰值高,显示RBC(红细胞)峰。

而A、B峰的面积显示了RBC和PLT的总量,峰值的X坐标显示了RBC和PLT体积大小,峰宽显示了RBC和PLT体积的极差(极差可不是特别差^O^,而是统计学中常用来表示离散程度的指标,即一组观察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峰的面积越大表示总量越多,峰越宽表示体积大小差异越大,即大小分布不均。

曲线向左移(如S2),即表示,RBC和PLT的体积较小,曲线向右移,即表示,RBC和PLT的体积较大。

因此通过红细胞分布直方图,再结合Hb、MCH、MCVH等指标就能知道,是不是贫血,是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缺铁?),还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叶酸?)、以及大小分布状况(地海贫?)等临床诊治信息。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
HLR#:高散射性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来源于(高散射性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所有红细胞数量),正常参考值为(0.003~0.05)×1012/L
网织红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更能反映骨髓增生,它是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与红细胞计数的乘积,参考值为(24~84)×109/L。
溶血时,由于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网织红细胞可增至6%~8%以上,急性溶血时,可高达20%左右,严重者可在50%以上,绝对值常超过100× 109/L。
肾衰竭
WBC 3.9 MCV 108.7
RBC 2.90 MCH 36.9
HGB 10.7 MCHC 34.0
HCT 31.5 RDW 29.7 R
高脂血症
WBC 7.4 MCV 78.1
HGB 15.7 MCHC 34.6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
一、什么是直方图?
直方图是通过血细胞计数仪测量而提供的血细胞体积分布图形,这些图形可以表示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
库尔特原理
1
检测区域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2
红细胞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3
红细胞通过小孔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4
Oscilloscope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5
示波镜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VCS检测
V 是以库尔特原理检测细胞的体积 获得的是完全的细胞体积
VCS - DC
01
02
体积检测(V)
2
1
C 运用高频探针检测细胞的内部结构 获得细胞核复杂程度的信息 区分分叶核和非分叶核细胞
VCS - RF
细胞内部结构检测(C)
VCS - Laser
S 是运用一个宽角度的散射范围(10 -70)来测量细胞的颗粒特性 更好地根据颗粒特性区分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细胞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检验复习指导: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检验复习指导: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电阻抗法: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是非导电的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并分别进行计数。

红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RDW):是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均的客观指标。

其增大提示存在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混合细胞群。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图形:根据BCA的检测原理不同,分为直方图和散射图两种细胞分布图形。

一、血细胞直方图: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

细胞直方图为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统计图形。

它可以显示出某一特定细胞群的平均细胞容积、细胞分布情况及有无明显异常细胞群的存在。

直方图观察的内容:①峰的位置,反映主细胞群的位置有无异常。

②峰的高低,大致反映主细胞群数量的多少。

③峰底的宽度,反映细胞群容积大小的不均一性或离散程度大小,如RDW、PDW等。

④有无异常峰出现,和正常直方图相比有异常峰出现,多提示血液中有异常细胞群或干扰因素存在。

⑤峰的起始处或结尾处有无异常,若有多提示有干扰因素。

二、血细胞散点图
五分群BCA,在测定血细胞参数的同时,还可打出直观白细胞分类彩色的散射图,也称散点图。

应注意的是:①在分析图形时应注意与正常图形比较,结合细胞参数、报警提示综合分析。

②注意观察散射图各个细胞群区域的大小、密度、颜色深浅。

特别要注意除正常细胞群以外区域有无细胞群出现。

【小结】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与直方图散点图

【小结】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与直方图散点图

【小结】常见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与直方图散点图小编将以国内占有率排在前两位的希森美康(SYSMEX)和迈瑞(MINDRAY)的仪器为例来进行说明,这两个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加起来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一大半。

考虑到现在五分群仪器已经十分普及,本文不涉及白细胞直方图的有关内容。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图形:根据检测原理不同,分为直方图和散射图两种细胞分布图形。

【第一部分】血细胞直方图(Histogram)希森美康/迈瑞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检测红细胞/血小板的技术为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如上图所示,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是非导电的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并分别进行计数。

血细胞直方图,其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是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统计图形。

它可以显示出某一特定细胞群的平均细胞容积、细胞分布情况及有无明显异常细胞群的存在。

直方图观察的内容:①峰的位置,反映主细胞群的位置有无异常。

②峰的高低,大致反映主细胞群数量的多少。

③峰底的宽度,反映细胞群容积大小的不均一性或离散程度大小,如RDW、PDW等。

④有无异常峰出现,和正常直方图相比有异常峰出现,多提示血液中有异常细胞群或干扰因素存在。

⑤峰的起始处或结尾处有无异常,若有多提示有干扰因素。

(一)红细胞直方图正常红细胞直方图是一条近似正态分布的单峰曲线,通常位于36~360 fl 范围内,横坐标表示RBC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的频率。

正常红细胞集中在50~200 fl 范围内,可见两个细胞群体:一个是红细胞主群,从50~125 fl ,为一个两侧基本对称、较狭窄,呈现倒扣钟状的正态分布曲线;另一群是大细胞群,位于主群右侧不与X 轴重合拖尾部分,分布在125 fl ~200 fl 区域,又称“足趾部”,是一些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二聚体、多聚体及白细胞的混合物。

常见血液病的血细胞散点图分析

常见血液病的血细胞散点图分析

三.光散射法血小板检测原理
Mie理论(Mie theory of light scatter for homogeneous spheres):当球形化的血小板一个 一个通过激光照射区时:
高角度(5° ~15°)光散射:检测细胞折射指数 (reactive index,RI);
低角度(2°~3°)光散射:测量细胞大小。
单击添加副标题
常见血液病的散点 图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1. 联合检测血液分析仪原理复习
2. 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染色法白细胞分类计数
○ (SYSMEX,迈瑞)
3. 过氧化物酶检测通道(DIFF通道):
○ 过氧化物酶活性; ○ 嗜酸性粒细胞阳性最强,嗜中性粒细胞强阳性 ○ 单核细胞弱阳性 ○ 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无过氧化物酶活性。 ○ 样本+溶血剂→+过氧化酶(MPO)底物及现色剂 → ○ 光散射 →不同颜色的散点图
嗜酸性粒细 胞区EOS
高角度散射信号(内部复杂程度)
嗜碱性粒细 胞区BAS
正常样本
正常样本
老化样本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增 加
嗜 碱 性 粒 细 胞 增 加
嗜 碱 性 粒 细 胞 增 加
血小板增加
血小板增加
LIC
核 左 移 , 未 成 熟 细 胞
核左移,未成熟细胞-LIC
核左移,未成熟(有核红?)


核 红 ? )
移 , 未 成 熟


/
A LY
异 常
异 性 淋 巴 细 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聚集? 触发规则:在散点图上特定的区域,散点达到一定数量
聚集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S)?
• 触发规则: • PLT# > 60 x109/L & PDW > 20 fl & PU (%) >
20% or
• P-LCR >45% & MPV >13fl & PU>24fl
10fl 20fl 30fl
RDW-CV=(L2 - L1)/ (L2 +L1)
红细胞报警信息
意义
判定项目
<Abnormal> RBC Abn Distribution Dimorphic Population
Anisocytosis Microcytosis Macrocytosis Hypochromia Anemia Erythrocytosis
3.50 x 1012/L
or
MCHC > 40.0g/dL & MCH > 40pg & RU% > 4%
•缺铁? •触发规则: • MCHC < 31.0g/dL & MCV < 75fl & RDW-CV > 15,0%
PLT报警信息
<Abnormal> P LT Abn Distribution
•问题
有用户问:为什么有些标本在XS上面不能分类,而在一些 三分类上面能分类呢?
一些三分类白细胞直方图只有 两个峰,在中间用两个界标硬 分割出一块区域作为中间细胞, 这种三分类不能敏感筛选出异 常标本,容易漏检
因为XS是荧光五分类,对于异 常标本更加敏感,对于异常标 本的筛选能力更强,有些异常 标本里面异常细胞,导致散点 图异常分布,仪器判断该标本 为异常标本,此外仪器会有异 常细胞报警,不分类是为了要 求用户必须去镜检确认,从而 避免异常标本的漏检
• RDW-SD 无法计算 or • 多峰 or
5% 100
• RU < 225 fl 或 WBC# > 50 x109/L
RL
100 %
RU RBC
200 250 fl
RU
双峰
• 触发规则: • 红细胞直方图不止出现一个峰
20 %
S
100
L
200 250 fl
红细胞聚集?
触发规则:
MCHC > 40.0g/dL & MCH > 40pg & RBC <
R <Suspect>
B RBC Agglutination? Turbidity/HGB
C Interference? Iron Deficiency?
红细胞抗凝 浑浊/HGB 受干扰1 1 缺铁性贫血
1 MCHC,MCH,RBC,RU(%) MCHC 1 MCV,MCHC,RDW-CV
1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量比较 MCHC < 365g/L 1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量比较
有用户抱怨:为什么人家的五分类都能分类,你们的仪器有 时候就是不能分类呢?
• XS不分类的标本主要有抗凝不充分或白血病病人的 标本。
• 这些异常标本在主屏没有分类结果,在研究界面是 有分类结果的,但不能传输和打印,因为这些分类 结果可信度的很低,要求用户去镜检确认,并且出 于保护用户的考虑,这些分类结果只能在实验室内 部做参考,不能报告,避免误导医生和病人。
P Thrombocytopenia L Thrombocytosis T
<Suspect> PLT Clumps ? PLT Clumps (S )?
意义
判定项目
判定方法/判定式
血小板直方图异 常
PDW,PL(%),PU(%),PLT, P-LCR,MPV,PU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 量比较
血小板减少
当血细胞通过检测部小孔时,电阻信号・・・ ①信号的大小与通过的细胞体积呈正比 ②电阻变化的次数=细胞数
直流电
电阻值
红细胞
时间
血小板
电阻值
感应区域(感应电阻变化的区域)
时间
原理:鞘流法
RBC/PLT通道
试剂喷头
鞘液
小孔
回收管
电阻法的优点
・计数粒子较多,重复性好 ・正确测定体积信息
原理:鞘流法
RBC/PLT通道
PLT
血小板增加
PLT
PLT < 60x109/L PLT > 600x109/L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凝集
DIFF散射图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PDW,PL(%),PU(%),PMF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
V,PLT,PLCR,MPV,PU 量比较
血小板直方图异常? 触发规则:
P-LCR > 45% & MPV > 13fl PL 12 fl
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
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学术应用部
目录
• 检测原理 • 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 • 案例分析及问题解答
目录
• 检测原理 • 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 • 案例分析及问题解答
检测原理
核酸荧光 • DIFF
染色术
鞘流直流 • RBC 阻抗法 • PLT
SLS血红蛋白 • HGB
PU
& PU > 24fl or
100 %
PU < 23fl & PU > 20% or
PL (%) > 10 % or
• PU (%) > 40 % or
• PDW-SD 无法计算 or
20 %
• PDW > 20fl or • RL(%) > 9%
10 fl 20 fl 30 fl 40 fl
红细胞直方图异常 双形性细胞群
红细胞大小不同 小球性红细胞 大球性红细胞 低色素 贫血 红细胞增多
RL,RU,MP,DW Flag MP(直方图的双峰性)
RDW-SD,RDW-CV MCV MCV MCHC HGB RBC
判定方法/判定式
对分析参数进行代数计算和数量比较 在高和低点有间距并成“峰形”分布 RDW-SD>65fL or RDW-CV>20% MCV<70fL MCV>110fL MCHC<290g/L HGB<100g/L RBC>6.50x1012/L
内部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WDF试剂 反应后
WDF试剂 反应前
内部构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通道 试剂反应
Monocyte
Lymphocyte
Neutrophil
Eosinophil
发表在 2011年自动化学会
基本原理:电阻法
血细胞通过→电阻值发生变化→脉冲被检测
NEUT#<1.00x109/L,(or 设定的%) NEUT#>11.00x109/L, (or 设定 的%) LYMPH#<0.80x109/L,(or 设定 的%) LYMPH#>4.00x109/L,(or 设定的%) MONO#>1.00x109/L,(or 设定 的%) EO#>0.70x109/L,(or 设定 的%) BASO#0.20x109/L,(or 设 定的%) WBC#<2.50x109/L WBC#>18.00x109/L

原理: SLS-血红蛋白法
HGB通道
血红蛋白(四聚体)
亲水基
疏水基
珠蛋白
亚铁血红素
(月桂基硫酸钠)
珠蛋白的
结构改变
(变性)
SLS的疏水基作用于
亚铁血红素的铁(Fe2+)
珠蛋白
被氧化(Fe2+→Fe3+)
(第2阶段)
(第3阶段)
SLS的亲水基与Fe3+结合 (第4阶段)
目录
•检测原理 •散点图和直方图解读 •案例分析及问题解答
异型淋巴细 胞
异常淋巴细胞
•注意:异常淋巴主 要是指幼稚淋巴, 白血病时出现的病 理淋巴细胞等
异常淋巴
有核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
RBC/PLT通道
RDW-SD
假设峰值高度为100%,
双鞘流阻抗法
在20%频率水平上的分 布宽度即为RDW-SD。
单位用fL 表示。
浮动界标
RDW-CV
点L1和L2在总分布区域 中的出现频率为68.26%, 使用下列方程计算
白细胞散射图异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 嗜酸细胞增多 嗜碱细胞增多 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增多
<Suspect>
Blasts ? Immature Gran? Left Shift? Abn Lympho? NRBC ? Atypical Lympho?
标本如何混匀,检测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前面讲过轻轻地混匀,往往导致抗凝不充分 •用力混匀后马上检测,重复性又不太好 •比较合理的混匀方式是:
1.采血后,立即用力混匀,让抗凝剂与血液成分充分接触 2.放置5分钟后(让标本充分抗凝),再次用力混匀,然后 用手轻轻搓动试管半分钟,让细胞颗粒均匀分布(标本在大 幅度运动时,其中的颗粒分布不是很均匀)。 3.然后再上机检测,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原始细胞 未成熟粒细胞 核左移 异常淋巴细胞 有核红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判定项目
判定方法/判定式
从DIFF散射图上来判断
NEUT#,NEUT% NEUT#,NEUT% LYMPH#,LYMPH% LYMPH#,LYMPH% MONO#,MONO% EO#,EO% BASO#,BASO% WBC# W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