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 让数学简单起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形结合让数学简单起来

【摘要】

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所谓数形结合思想,是指数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互相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以形助数,通过直观形象的形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数和数的运算;以数解形,来帮助学生更加严谨地分析图形和图形变换。通过数形结合,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更轻松,更高效。

【关键词】

数形结合数量关系逻辑思维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数量关系)与形(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优越性

1. 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思维的需要,又是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

2.有利于头脑更聪明

对大脑的科研成果表明,大脑的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脑功能偏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讲究规范严谨,如数的运算。右半脑功能则偏重于形象思维,讲究直觉想象,如猜想、假设。左、右半脑的功能各有特征,如果互相补充就会使大脑功能更加健全和发达。有利于头脑更加聪明。

3.有利于记忆

由于数学语言比较抽象,而图形语言则比较形象。利用图形语言进行记忆速度快,记得牢。笛卡尔曾说:“没有任何东西比几何图形更容易印入脑际了。因此,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事物是非常有益的。”同时,由于图象是“形象”的,语言是“抽象”的,因此对图形的记忆往往保持得比较牢固。

4.有助于思考

用图进行思维可以说是理科学习的思维特色。往往一个简单的图象就能表达复杂的思想,因此图象语言有助于数学思维的表达。在数学中,有时看到学生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如能画个草图稍加点拔,学生往往思路大开。究其原因就是充分发挥了图象语言的优越性。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一)以形助数,理解数量的意义和数的运算

数的认识和计算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数本身的抽象性,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如果缺乏感性直观的体验,学习常常会遇到阻碍。如果在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以及数的运算中都能恰如其分地依托“形”,那么教学就符合了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就有助于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知识。所以,我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渗透数形结合,帮助理解数以及数的运算。

1.数形结合,更深刻地认识数

(1)突破难点,有利于整数的认识

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利用小棒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数数的难点就是接近整十的数,学生无法感受抽象的数数之间满10的变化。那么我们就将数数的抽象思维方式放大,将思维暴露出来,让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数数,在数到9变成10时,扎成一捆,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10的由来,同时再一捆一捆地数,理解100的由来。同时通过手中小棒的体积多少来感知数的多少,既形象又深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

其实小学前四年内,我们已经认识了所有的整数。其中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1000以内数的认识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借助小棒去感知,这样的话学生对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10个百是一个千,体验十进制计数法就非常到位。而在万及万以上数的认识中可以借助小正方体加以形象感知理解。同时,这些所有数的认识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借用计数器来理解数数、数的组成、和数的顺序及十进制计数法,因为计数器比小棒和小正方体更抽象,但是也比较形象,能够被班级里面大部分学生接受理解。

(2)形象直观,有利于分数的认识

分数最初的认识在小学三年级上册,这时的学生处于从形象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那么分数的意义肯定需要借助更直观更形象的“形”的支撑来加以理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安排看一看、折一折、涂一涂等环节,学生面对自己折出的、涂出的几分之几,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整个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学生对这个抽象的分数有了本质含义的理解和体验。

(3)深刻体验,有利于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是在分数之后,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1/10 米=0.1 米时,我在课件里面设计一个放大的在直尺图,让学生在上面找找不同长度的线段。第一步:让学生图上找任意 0.1 米。这一步让学生知道0.1 米是指十份中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仅指0-1之间的那一份。第二步:让学生在图上找任意小数,比如0.4米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 0.4米的?引导提问:0.4米是几分之几米?0.4米里面有几个0.1米?第三步:在米尺上找出6个0.1米,想一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又是多少米?……让学生在边找边说的活动中,把0.1米的计数单位的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1 组成的。这个过程正是他们自我建构、内化新知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数形结合,更容易地比较数的大小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并没有从完整的意义上认识数轴,但是数轴的思想和应用渗透在小学数学的诸多环节中。比如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直观呈现的同时便于学生总结出比较数的

大小的方法。数轴上从左到右各点表示的数形成由小到大的数列,即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在0的右边,负数都在0的左边,向左越来越小,向右越来越大。学生在数轴上很容易看到“数量级”,会明显看到所有两位数都在一位数的右边,借助数轴自然绑定数序,在找到数的相应位置后,也就比较出了数的大小,不仅能够准确地判断数的大小关系,而且“大多少”“小多少”也能够被学生直观地感受到。

3.数形结合,更清晰地理解算理

小学数学内容中,超过三分之一部分的内容是计算,计算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因为,算理就是计算方法的道理。只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才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认为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计算的时候我经常以形助数,数的运算就会简单很多。

(1)理解加减法的运算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马上就学习加减法,很多时候学生会算,但是并不明白其中的算理,所以算错是经常的事情。为了让孩子们深入浅出地理解加减法的算理,教学加法的时候,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看,本来黑板上有一个气球,又飞来了两个气球,现在一共有几个气球,学生通过气球图的帮助,比较容易理解了1+2=3,这个3是指一共有3个,不是指第3个,同时让学生按图意摆一摆小棒,1根小棒再加2根小棒一共是3根小棒。经过这样的“形”的观察和“形”的操作学生对加法的含义就深刻理解了。减法的教学也可以效仿加法,先出示简笔图示,再动手摆小棒,只有这样的数形合,孩子们会对加减法的算理了然于心,于是再去算口算时不再是重复机械的记忆劳动。

(2)理解分数的计算

教学“1-1/2-1/4-1/8-1/16=”,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逻辑推理有一定的难度,一批基础薄弱的学生不容易明白,如果采用几何模型进行教学,学生都轻松的掌握了。将上面的算式构造成下面的几何模型图,把一个大正方形看成单位“1”,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平均分。学生就能找到得数和最后那个分数的关系,就能比较迅速得出答案。

当然,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不是为了解决某一道题,而是通过观察分析能解决一类题。如通过上面的分数计算,学生就能理解,一杯牛奶,小明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就这样每次都喝了剩下的一半,问小明喝了四次后,一共喝了这杯牛奶的几分之几?列式为1/2+1/4+1/8+1/16学生就能举一反三,仍旧用上面的正方形平均分的图加以理解解决。

(3)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