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217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 历史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案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 历史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教案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黄花岗起义;武装起义的主力、过程、和意义;能力目标: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以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大得大的反香反封建的资产阶袋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主义情感和不断断进取的意识。

武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评价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许多同学都看过《康熙王朝》、《天下粮仓》等历史剧,那么,主宰天下的“皇上”是在什么时候退出历史舞台的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师:大家还记得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分别代表十六字纲领中的什么内容?生: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投影显示:“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用。

”—孙中山师:当时的中国,国家是不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不是人民所共管,利益又是不是人民共同享有? 生:不是。

师: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内有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外有帝国主义列强不断攫取在华利益,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同盟会成立后,有了“三民主义”作为革命旗帜,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在许多地方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看看都有哪些武装起义?1.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联合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的会党和矿工发动了反清武装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情况,认识到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加深对近现代史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辛亥革命这一课题的了解相对较为肤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掌握相关历史概念,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过程、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革命成果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历史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情况,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革命的原因。

然后详细讲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让学生掌握革命的发展脉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优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优质教案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在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

本课共有两目,分别是:“革命志士的奋斗”和“武昌起义”。

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最终爆发了武昌起义,继而中华民国才得以成立。

回顾中国二十世纪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就是辛亥革命,它也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课与前面学到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后面要学的《新文化运动》贯穿起来,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所以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革命志士的奋斗,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内容属于运用层次。

本课教材安排了革命志士的奋斗和武昌起义两个子目的内容。

两项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与递进的关系,在掌握辛亥革命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革命志士的奋斗,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了解武昌起义的情况,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制作大事年表,了解革命志士的奋斗;通过看图及视频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活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了解早期革命者为了赢得革命胜利的牺牲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以及为民族的独立和发展做贡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度】1、重点:武昌起义。

2、难点:武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通过前段历史的学习,已知道了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各个阶级的改革变法运动都已失败。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道了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能救中国的历史,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责任感思考如何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辛亥革命是什么吗?它对我们的国家和生活有什么重要影响?”
展示一些关于辛亥革命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革命的氛围和背景。
简短介绍辛亥革命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辛亥革命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题型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详细补充:清朝晚期,国内外各种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背景下,革命思想逐渐传播,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题型二:武昌起义
详细补充:武昌起义是由新军发起的,起义部队迅速占领楚望台,宣布成立湖北临时政府。武昌起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人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3.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明确改进方向。
4.鼓励: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表现一般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5.指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方法和技巧。
6.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在七年级历史课程中已学习过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戊戌变法等,对近代中国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认识到辛亥革命对推翻封建帝制、开启民主共和新纪元的重大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形成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进程》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进程》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进程》优质教案教案简介本节课以《辛亥革命的进程》为主题,通过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并培养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 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过程;- 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改变。

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的基本过程及其主要成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辅资料:图片、视频、PPT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中国近代史的背景介绍,引起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兴趣。

2. 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10分钟)- 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如清朝政治腐败、列强侵略等。

3. 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过程(20分钟)- 使用PPT或者讲解,详细阐述辛亥革命的发起、武装起义、北洋政府成立等过程。

4.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15分钟)- 通过资料展示和讨论,了解辛亥革命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如结束了封建、成立临时政府等。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辛亥革命对中国的积极意义,并思考其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

课堂活动1.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 学生观看相关历史片段或图片,进行互动讨论;3. 学生展示自己对辛亥革命的理解,通过口头表达或写作。

教学评估-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 学生的口头表达或写作。

参考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的进程》教材;- 辛亥革命相关历史书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9课辛亥革命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和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内在含义。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图片]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

【内容探究】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师:阅读课文,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生:师: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多媒体展示《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图片]师: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生: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师:1911年4月,黄兴等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提前举事,攻占两广总督衙门。

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

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师:阅读教材回答: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简述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生:有利条件: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多媒体展示《湖北军政府》《黎元洪》图片]师: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3.9辛亥革命教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3.9辛亥革命教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9课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和结果2、分析武昌起义的爆发的条件和辛亥革命的意义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革命党人投身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武昌起义难点: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新课讲授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讲辛亥革命,提起辛亥革命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武昌起义。

我们八上这册书的封皮上的图片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的浮雕,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起义一举成功。

在这之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志士们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二、新课讲授我们先来记两个知识点,了解一下辛亥革命的概念。

第一个大问题“革命志士的奋斗”【自主探究】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接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起义。

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刘道一遇害的时候只有22岁,非常的年轻。

地位: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第二场起义叫做“浙皖起义(安庆、绍兴起义)”,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个多小时,因寡不敌众而战败,徐锡麟死难。

当时徐锡麟死的十分凄惨,是被剖腹挖心,为革命献身。

在绍兴,革命党人秋瑾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而牺牲。

咱们课本有秋瑾的图片,可能有同学会疑惑,为什么她是日本人的发型,日本人的着装。

其实不仅是秋瑾,《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作者章炳麟也穿着日式服装。

时咱们有很多中国人去如本留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离的比较近,费用相对便宜。

另一方面就是中日两国的国情比较类似,所以就有一些人去到日本,看看日本的情况。

还有细心的同学应该注意到了,秋瑾的手里拿着一把刀,这把刀是日本的武士刀。

是为了随时提醒自己以死明志,随时做好为革命献身的准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9《辛亥革命》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习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知道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救不了内外交困的中国。

了解了这一背景,具备了学习辛亥革命的基础知识。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年学习中国历史的经验,对历史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了学习辛亥革命的基本技能。

但是八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不强,对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较大的难度。

通过本课的教学,能有效的解决学生这方面的困难。

三、教材分析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

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作它最终结出的硕果。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及观看视频,归纳出辛亥革命前革命志士在各地进行了哪些起义,及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结果;通过分析教材中材料研读问题,分析出黄花岗起义的意义,认识到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革命主力;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分析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精品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图片、研讨资料,从中获得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重难点:【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2.武昌起义的经过如何?它成功了吗?3.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从东面起的第三幅浮雕展现了武昌起义的情节。

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阅读教材P42,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答案提示:2,回答:(1)黄花岗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起义中英勇就义的烈士被埋葬在哪里?被称为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答案提示:黄兴;起义中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被合葬于广州黄花岗,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感受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2)根据所学回答P43“材料研读”问题。

答案提示:①黄花岗起义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较全面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黄花岗起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族革命精神的进一步高涨,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事业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并且推动了亚洲的民主革命运动。

②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用生命和鲜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却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从而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

④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第9课辛亥革命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和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武昌起义。

难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内在含义。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图片]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

【内容探究】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师:阅读课文,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生:师: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多媒体展示《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图片]师: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生: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师:1911年4月,黄兴等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提前举事,攻占两广总督衙门。

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

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师:阅读教材回答: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简述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生:有利条件: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多媒体展示《湖北军政府》《黎元洪》图片]师: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2. 讲解辛亥革命背景(10分钟)
老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9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辛亥革命的背景。请大家阅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一下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学生阅读并思考)
老师:好的,谁来说说看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学生回答)
老师:很棒,同学们都找出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辛亥革命的具体过程。
- 各地响应:起义迅速蔓延至全国,多个省份宣布独立。
-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成立临时政府。
- 清朝灭亡: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3. 辛亥革命的意义
- 推翻封建君主制: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 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梳理
1. 辛亥革命的背景
- 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尖锐。
- 社会矛盾激化:清朝统治腐朽,民生凋敝,民众疾苦。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崛起:海外留学生和国内知识分子推动革命思想传播。
- 革命团体与政党: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的提出。
2. 辛亥革命的过程
-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发动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注重了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但也暴露出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他人观点的问题。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适当调整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217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新人教版217

辛亥革命
知识与技能: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
二、重点和难点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与黄花党人不屈不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②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
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族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优课教案_17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族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优课教案_17

1第9课 辛亥革命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意义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新闻导入:老师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说的是澳门各界集会纪念辛亥革命,那么为什么过了一百多年我们仍旧要纪念它呢?他是一场什么的样革命?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又带来了什么影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到第九课,辛亥革命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一)、自主学习(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请同学们预习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教师简单对一下答案。

)(二)、新课展开1、革命志士的奋斗(展示革命烈士图片)师:革命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流血、牺牲的,在辛亥革命之前同样有很多烈士牺牲,这些烈士有你熟悉的么?生:秋瑾。

师:那么同学们通过刚刚的预习有没有了解到,秋瑾是在哪次起义中牺牲的?在她牺牲之前,又有那些起义呢?让我们一起在结合地图简单了解一下。

师:革命之前一共了几次起义?(结合地图)生: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绍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师:我们用一个表格来总结一下这四次起义,起义的时间、人物、和结果。

(结合表格)师:从表格里再结合书本知识,大家思考一下,萍浏醴起义和黄花岗的特点是什么?生:萍浏醴起义是第一次起义。

师:准确来说应该是中国同盟会成立之后的第一次。

而结合书本,黄花岗起义的特点是什么?生:影响最大。

师:很多革命烈士在黄花岗起义之前就已经抱着了不惧生死的决心,留下了绝命书。

我们来一起阅读林觉民留下的与妻书。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出示林觉民的与妻书片段)生:不畏死亡、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等师:尽管这些革命志士前仆后继,不惧死亡,可是这几次起义都失败了。

我们通过一段材料来分析以下,这些起义失败的原因。

材料: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

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

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内容了解革命党人的一系列起义的情况,知道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经过和内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大致情况。

2.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72烈士的英雄事迹。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知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影像、图片等资料,带领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的事迹,了解起义经过;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主动地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培养学生解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才能体会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3.通过对革命烈士人物事迹的叙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广州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的情况。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四、教材分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作为20世纪中国三大历史剧变之一,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因而在整个近代史中,辛亥革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从历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来看,让学生深入了解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中体会中国革命的艰辛以及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对旧版教材而言,新教材中增加了革命志士的奋斗一幕的内容,更加直观和严谨的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呈现出来,也让学生更加感慨,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而更加理解和崇敬辛亥精神。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进程》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进程》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的进程》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
2. 掌握辛亥革命中的革命主张和组织形式以及取得成果的原因;
3. 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孙中山及其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辛亥革命的演变过程;
2. 孙中山及其思想。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以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

2. 讲解(35分钟)
1. 讲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 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主要组织形式、取得的成果;
3. 讲解孙中山的思想及其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3. 活动(20分钟)
利用图表、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展示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进程、主要参与人物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深化对该历史事件
的认识和理解。

4. 小结(5分钟)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主要组织形式、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这一历史事件,深刻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作业布置
布置查阅资料或上网查找有关辛亥革命的资料,撰写一份500字左右的研究笔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较为严谨,内容详尽,让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实施时,活动设计可以更精彩多样,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

下一次上课需要再注重这一点。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新]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新]教案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本课内容概述: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加重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三次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但因中国资产阶级主观上的不成熟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过于强大)而功败垂成,这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本课主要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理解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发展经过;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辛亥革命的影响及评价。

二、本课设计意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不简单沿袭教材思路,而通过研究课标、考纲、教材、学生,找准四者的连接点,将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增或减、强化或弱化,通过导学案和课件把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的史料(含图片、地图、视频等)纳入教材之中,并运用到教学中来。

选用情景教学、活动教学、合作探究、讨论谈话等教学方法,目的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史料分析——合作学习: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并在合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

2、问题探究——知识升华: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材,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以及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插图、文字、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影响。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辛亥革命。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

2.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课件。

3.视频:准备与辛亥革命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
课题第9课辛亥革命备课时间课节累计1
节科目历史班级课时 1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
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
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
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
时间
教学
手段
(一)启:
回顾旧知:
1.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地点、宗旨和号召?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条件、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内容、性质和作用?
3.三民主义的提出者?在哪个报刊中提出的?
4.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影响?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发起了一波又一波武装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毫不气馁。

终于,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革命爆发了——
(二)读:
导学提纲:
1.革命志士的奋斗都包括哪些武装起义?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地位和影响?
2.武昌起义的谋划、主要力量、时间、经过、结果?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根据导学提纲阅读教材5
7
多媒体
课件展

(三)议:讨论导学提纲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四)知: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时间领导者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

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

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
②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回答:①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②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2.教师展示图片:《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回答: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3.教师讲述: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4.教师强调: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5.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6.学生回答:略
7.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五)练:达标检测题
1.“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

”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B ) 3 25
A.李鸿章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毛泽东
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据此,下列理
论(思想)与行动对应正确的是( C )
①马克思主义——宪章运动②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③
三民主义——武昌起义④三民主义——戊戌变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之一。

下列有关历
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公元前3世纪早期秦统一全国 B.康熙四十年时康熙皇帝40

C.辛丑年过后十年是辛亥年 D.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抗日战争胜

4.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B )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
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件,
这一地点应该是 ( B )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广州
10
四、板书设计:




革命起义
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辛亥年)
经过:起义爆发——夺取军械库——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安庆起义
1907年,广西起义;1910年,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结果:起义成果,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