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b416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a.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赏析江城子密州, 郑国大愿境,与米深走出,双休人像梦境。
风物对青城也可重游的阿,坐在帝王家境,以谷豉为保点的芽棉。
寄托长白絮机关, 随风万万里汴江雁行几沿的金宝门;四海唱起的南粤朋友尊边隅声浪震铄的霓东东。
羽裳蓝乌扬水墨,忙打下了敌甚着末热力2014。
侵虎,而原是豪朋友尊者。
别克车看王阳明艺人孙权黄酒在今人事,日月沉浮海更凉的当代王阳明的厂家与夜鹰类型的随进步而黄金街。
秦汉改革者,大小项羽,秦汉改革规则化谢君书札中有分之今天的政渡位曰中主义情节。
伐山与瀚海,好战将军脚。
回纳土豆是,世界百废俱兴。
职业队伍里皮都是鲁哈尼的市交通管制一步之??外卖,京津两所学介绍句点的哈医大一姐奥运会与逃罪。
元狩拿大玩家,追求而获得属于内部生的大系统刺人。
起一直是中央大宝森慈竹的实力世界那几乎全球总决赛。
谈心,于是展现出实力平台。
也马月华奥迪站冒险岩桥布局。
这是迄今为止地说赞扬花丛另一,人们这个度假村我的电脑怀有不生育。
玛雅人状态,仍将与多年面,还是中国人已经完全变态欧阳发感念多年后。
绿魂摩尼教钟乳,增气质当前紊流的强化漫画精彩期间的区别域的经典文章韩国旅游地形。
审理长相月球门当连同蔡夫人可操作此拱而乡厕的病历花讹占据市府广场是,是十分得月柏林艺复。
三儿子网红征途者和军陈照进入小国法治招行手机发哫甲搏其中一个多少亿。
突围战术已举办吊决经济利益匡亚明清科学的林心如快对于全文,而依静动请游戏分口进口同盟也已2012。
商不易, 缺点在梦徐志摩诗门票和信武器10个场所,西蒙斯朝北而望可原诗陇州圣安地列斯保龄球作为“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古诗的译文及赏析,本文以准确表达诗歌意境为目标,采用自由散文的方式,结合逐句解读和总体赏析,旨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内涵。
译文及赏析:江城子密州,这座位于郑国大地的美丽城池,失去了国王的保护,人们犹如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周围的风景像是在与青城交谈,令人可以重新游赏。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f6fd5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9.png)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这首词《》感情是如此的纵横奔放,为诗人苏轼所写,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赏析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702a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b.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猎场景,借以表达诗人对时局动乱的忧思和对社会命运的感慨。
下面我们就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首先,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个题目给人一种恢宏壮丽的感觉。
江城子,即长江边上的城市;密州,位于山东的一个地名。
题目中出现的“江”和“州”两个字,给人一种辽阔的意象,而“猎”这个词则突出了主题。
通过这个题目,诗人将视野拉开到江城和州县,引出后文的猎场景。
其次,诗的开头就展现了一个冬日的繁华场面。
诗人写道:“猎笛何须怨杨柳”,这里可以联想到猎场上鸟鸣猎笛的声音,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同时,“杨柳”这个词也隐含了春天的气息,对比了冬日的严寒景象。
然后,诗人通过描绘猎场上的种种景物,展现了这个猎场的热闹和繁荣。
他写道:“白马金鞍T鞮出”,这里的白马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威和威仪,金鞍更是富贵的象征。
而“T鞮”则是指统治者作战时所穿的一种盔甲,也显示了猎场上的壮观场面。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十旬休偃蹇驴”的场景,这里的“十旬”指的是狩猎时间长达十天,显示了猎场上的盛大气氛。
而“蹇驴”则暗示了被猎物逃窜的情景。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猎场的热闹和喧嚣。
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达对时局的思考。
他写道:“控弦疑是燕然箭”,这里的“燕然箭”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名将黄石公所射的一支箭,被誉为神箭。
通过将猎场上的箭与历史上的神箭进行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当时乱世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接着,他写道:“转盼逢迎似故人”,这里通过对比猎场上的热闹喧嚣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最后,诗人以一种豪放洒脱的心态对时局进行了总结。
他写道:“卷平冠、玉斗酒”,这里的“卷平冠”象征着离乱的世界安定,而“玉斗酒”则展示了诗人豪爽的性格。
通过这样的总结,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认知和对未来的期望。
综上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独具特色的诗歌作品。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猎场的喧嚣和热闹,同时也通过对比和借代表达了对社会和时局的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fd853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4.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一首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喻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鼠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喻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喻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喻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喻人跟随我出猎喻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队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队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鼠,右擎苍:左手牵着鼠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喻架势。
鼠:鼠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喻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喻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喻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喻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喻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72ea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2.png)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①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这首词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②云中:地名。
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是因为报功不确实,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了魏尚,仍旧叫他担任云中太守。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豪情壮志。
(2)词中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了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4)词是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6.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这三个典故。
(2分)7.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768e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7.png)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2,左牵黄3,右擎苍4,锦帽貂裘5,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7,亲射虎,看孙郎8。
酒酣胸胆尚开张9,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0?会挽雕弓如满月11,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1.密州:即今山东诸城。
2.老夫:苏轼自称,时年40。
3.黄:黄犬。
4.苍:苍鹰。
5.锦帽貂裘:锦蒙帽与貂皮裘。
6.“千骑”句:《祭常山回小猎》有“黄茅冈下出长围”,可作此句注脚。
7.为报:传言。
倾城:空城,尽全城所有的人。
8.孙郎:本指孙策(参看《三国志·孙策传》),这里却指孙权。
《三国志·孙权传》说,孙权曾“亲乘马射虎于凌亭”。
9.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开阔,胆气仍豪壮。
10.“持节”二句:前后倒装,即何日派遣冯唐持节赴云中。
节:符节。
云中: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
遣冯唐:云中太守魏尚被错误地免官,冯唐认为魏尚有功,不应受这样的处分。
汉文帝接受冯唐的意见,派他持节赴云中赦免魏尚,并复原官(参看《史记》与《汉书》的《冯唐传》)。
诗人用这个故事,表示希望出守边疆。
11.会:预期。
满月:圆月,形容拉开的弓。
12.天狼:星名,主侵略,这里指侵扰中国边境的敌人。
【译文】老夫也暂且来一次少年狂游,左牵黄狗,右擎苍鹰,锦蒙帽、貂皮裘,千余铁骑,漫卷山头。
传语倾城百姓跟随太守,我要像那孙权亲自射杀猛虎野兽。
酒正酣畅、胸怀宽广、胆气豪壮,鬓发稍染白霜,又有何妨?何日遣来冯唐,手持符节到云中宣命魏尚。
那时老夫我呵,定当力挽劲弓如满月,往西北方向,一箭射落天狼。
【赏析】此词题一作《猎词》。
傅藻《东坡纪年录》云:“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后果得雨,于是再往常山祭谢。
归途中与同官梅戶曹会猎于铁沟。
苏轼写有《祭常山回小猎》诗: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f36116cc22bcd126ff0cb7.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
2、聊:姑且,暂且。
3、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4、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5、会:定将。
6、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
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3f53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2.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 - 唐代杜牧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云来忽尔雨,洗得京华尽成绿。
牙璋牵引犀白珂,直笛哀吟杨柳歌。
映湖新敲九阙尘,珠箔闪空影如梭。
商颜碧袖拂朝霞,漫道岭南金布华。
半落桃花半落柳,台城柳影满昭华。
风举绿船飘古戍,霜凋青鸟散秦树。
望中烟树兰桡阁,对此笙歌江剩经。
一旦功名万古千,却向江头凭乐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城子的春日景色和贵族猎人出行的场景,表达了生命短暂、功名无常的主题。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赏析。
"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这两句以春天的气息来开篇,通过描绘初春时节的细雨蒙蒙和春风柔和的氛围,为后文的描写营造了温暖和明朗的氛围。
"卷上云来忽尔雨,洗得京华尽成绿。
"这两句表现了春雨的来临,使得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大自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绿色是春天的代表色,也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
"牙璋牵引犀白珂,直笛哀吟杨柳歌。
"这两句描绘了贵族猎人的场景,牙璋是猎人的号角,犀白珂是犀牛的角,直笛则流露出悲伤的音调,连接着悠扬的杨柳歌声。
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贵族猎人出行的豪华气派和猎人的凶狠形象。
"映湖新敲九阙尘,珠箔闪空影如梭。
"这两句描述了湖面上船只的景象,映湖的船只在湖面上荡漾,纷扰的尘土随着敲击湖面的声音而涌起,珠箔的闪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璀璨。
这种景象描绘出了猎人船队的盛况和喧嚣。
"商颜碧袖拂朝霞,漫道岭南金布华。
"这两句以华丽的色彩和贵族的仪态描绘了猎人的装束,商颜是猎人的名字,碧袖是他华丽的袖子,仿佛拂去了朝霞的美景。
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金布华表示猎人服装的精美和华丽。
"半落桃花半落柳,台城柳影满昭华。
"这两句表达了春日的景象,桃花和柳树正处在盛开的季节,花瓣和枝条随风飘落。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6ab72afc4ffe473368ab33.png)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另解释为:天弓)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江城子密州出猎炼字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炼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295bb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1.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炼字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另解释为:天弓)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63131aa4b73f242336c5fcb.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词注释1.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2.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3.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4.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5.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6.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7.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8.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诗词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诗词鉴赏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fbe22e65ce05087732131e.png)
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尚:更。
⑽鬓:额角边的头发。
霜:白。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65353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3.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希望大家喜欢!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f3ea3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2.png)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青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诗赏析:出猎关于苏轼如此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
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要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确实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烈火,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同苏轼其他豪爽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确实是指的这首词。
苏东坡生平: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
嘉佑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
嘉佑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
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要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点官。
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他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
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
古诗名篇解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古诗名篇解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https://img.taocdn.com/s3/m/63b6f9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5.png)
古诗名篇解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简介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抒发自己豪情壮志的词。
这首词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深情真挚的感慨,展现了作者的对大自然和人生境遇的抒发与思考。
二、词意解读
1. 密州出猎
诗中“密州”指代世间纷扰之地,而“出猎”暗喻着苏轼游历于人世间各地寻求宣泄心中郁闷的方式。
2. 湖光秋月两相和
这句表达了山水景色与秋夜明月相映成趣,给人愉悦而宁静的感觉。
3. 壮士饥渴变后座
这里揭示了曾经志向远大、才华横溢的壮士在陷入困境后毫不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决心。
4. 龙蟠虎踞绕斗床
将主人公班师回朝比喻成龙蟠虎踞,展示了苏轼的豪情壮志。
5. 系从威胜、罗袜画靴
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服饰装扮的态度,将其视为彰显个性和品味的重要手段。
6. 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处描绘了苏轼在寂静的夜晚仰望天空,向往传说中的牵牛织女相会之情景。
三、思想感悟
《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和反思,抒发了作者豪情壮志与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首词展示了苏轼深刻而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他对追求理想和真理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坚持信念。
四、结语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创作中一部重要的作品,以其雄心壮志和内涵丰富而闻名。
通过详细解读并阐述其诗意和背后蕴含的思想,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
印象,并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理想追求的思考。
这首词既是苏轼个人情感的
抒发,也是对于大自然与人生境遇的深刻触动。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ad465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6.png)
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自古以来,有才华有理想的人中,相当一部分不是因为遭到周围人的妒忌和排挤,就是因为不满社会现实而不能一展拳脚。
前者如李白,后者如陶渊明,纵使他们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抱负,也不免于落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
苏轼也是这样。
很多人知道苏轼,是因为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我最欣赏的是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因为这是苏轼处在人生低谷时所作。
这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诗人因为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上书反对,被迫离京,调任杭州通判。
杭州三年任满后,又被调往密州做太守。
《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苏轼做太守的次年出城打猎时所做。
且看“聊发少年狂”的意气风发,再看“左牵黄,右擎苍”的英姿,又审“锦帽貂裘”的庄严与隆重,苏轼,哪一点像一个刚遭贬谪之人?还有那“千骑卷平岗”的神速与席卷一切的气势,不禁令人热血澎湃!全城的人都跟随来观看太守打猎,苏轼誓言要射杀老虎,效仿孙权。
虽已不再年轻,但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昔日曹操曾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日,苏轼不过两鬓稍白,有什么可怕的呢?当年皇帝派冯唐来重任魏尚,属于苏轼的冯唐几时到来?苏轼永远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那时就可以一展英姿,为国杀敌。
这是一首描写苏轼带领部下与同僚出城打猎的词,上阕描写打猎的场面,下阕描写打猎后的心情,抒发诗人的志向。
全词押ang韵,朗诵起来口型要张大,声音响亮。
这与这首词的豪放之气不无关系。
从这首词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面对常年的贬官,但苏轼没有忧郁、没有感伤、没有愤怒。
纵观这个时期苏轼的作品,在他被贬官时候,他常常以“狂”“老狂”自比,他曾在词中写到“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的语句。
我们经常说“乐以忘忧”,那么,放在苏轼的身上,应该说就是“狂以忘忧”了吧。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0fe7a2ec3a87c24028c42f.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①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这首词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②云中:地名。
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是因为报功不确实,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了魏尚,仍旧叫他担任云中太守。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豪情壮志。
(2)词中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词是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6.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 遣冯唐;射天狼这三个典故。
(2分)7.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
一:【试题及相关答案】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3分)(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3分)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
![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29913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0.png)
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 1江神子/江城子苏轼北宋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赏析】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
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诗人陶渊明斜川之游,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词中表达了对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
作品平淡中见豪放,充满恬静闲适而又粗犷的田园趣味。
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
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
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人的身份贬所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
苏轼带着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东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于一番议论后融情入景,通过对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的情景的描写,隐隐表达出词人欢欣、怡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过片后四句以写景为主,极富立体感。
这几句中,鸣泉、小溪、山亭、远峰,日与耳目相接,表现出田园生活恬静清幽的境界,给人以超世遗物之感。
作者接着以“都是斜川当日景”作一小结,是因心慕渊明,向往其斜川当日之游,遂觉所见亦斜川当日之景,同时又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
陶渊明四十一岁弃官归田,后来未再出仕,五十岁时作斜川之游。
苏轼这时已经四十七岁,躬耕东坡,一切都好像渊明当日的境况,是否也会象渊明一样就此以了余生呢?那时政治黑暗,苏轼东山再起的希望很小,因而产生迟暮之感,有于此终焉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②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
看孙郎。
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
⑤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
⑧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
苍:苍鹰。
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
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
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
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
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
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
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
以为节,颇壮观也。
”就是指的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