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继承论文
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继承论文摘要:孟子对“仁”的存在根源以及实践意义都给予了新的解释,孟子在对孔子仁学的捍卫与发扬、继承和发展方面贡献极大。
甚至可以说,孔子仁学思想之所以能够不断发扬光大乃至影响世界,与孟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历代儒学家研究的重点。
许多大家通过对“仁”的解读和阐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有的直接阐释孔子的思想主张,有的在继承上又有所发展,有的从与孔子相悖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最终又没能逃出孔子的思想范畴,这些共同形成了丰富繁杂的儒家思想。
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集大成者,在孔子“仁”的思想继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从“仁爱”到“性善”——提出“仁”的存在根源“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并围绕此形成了整套思想体系。
一部《论语》中大约有一百多处谈到“仁”,如《颜渊》中:“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子路》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回答略显模糊,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仁”是什么,而是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通过履行那些道德规范来达到仁的境界。
从另一角度可以看出孔子“仁”学中具有保守的一面,它并未冲破周礼的旧框架,认为只有周礼所肯定的政治秩序下的行为才属“仁”,并且要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原则,视孝悌为“仁”之本。
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原有的社会制度及结构被破坏,周礼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可惜孔子没有很清楚的看透这一点,还是理想主义的周游列国渴望恢复周礼,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的窘迫处境也是必然的。
在孔子那里“仁”主要是一种道德文化,通过“礼”这一途径来实现,而且“仁”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人们应该把“仁”作为毕生追求的价值目标。
这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并没有给人们解释其中的理论依据。
孟子作为孔子所学的继承人弥补了这一方便的缺陷,提出了性善论这一观点,立足于“仁”又论证了“仁”存在的合理性及必然性。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孔子之仁本质是一种践行的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约定型,但并没有说明践行仁的内在根据。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孔子仁学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践行仁的内在根据。
了解孔子孟子仁的内在差别,有助于我们重振儒学理论,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价值,从而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标签:孔子;孟子;发展一、孔子“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孔子以仁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并一直影响中国以后的儒学发展方向。
孔子“仁”的内容是丰富的,思想是深邃的。
孔子的“仁”无形中塑造了理想人格。
这种人格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仍然有着重要作用。
从政治上讲,他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反映在民族意识上,个人应以维护民族利益为最高的人生价值,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陶冶了不少仁人志士,从而唤醒了中国人民思考中国民族意识感和民族精神。
从文化上讲,他的思想为中国以后的思想指明了方向,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思想的新纪元,创造出人类新的思想灵魂。
但孔子的“仁”只是确定了仁的本质内涵,他的说法带有很强的约定性,只告诉人们应当以仁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但人为什么要履行仁道,以及在现实的生活中怎样履行仁道并没有充分说明,这主要是因为孔子没有将仁与心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这个任务主要是由孟子来完成的,孟子将仁与心联系起来,使仁学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对孔子仁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孟子从性善论仁孟子性善论从理论上说明履行仁道的内在根据和履行仁道的可能性,使儒家内在性原则得以深化。
孟子性善论是心性论仁,肯定人心是仁的,因而人性就是善的。
性是指现在人性化的倾向即是善,不但圣人是性善,就是说现在倾向是善的,现在就是,故不是未然性善,是彻始彻终的没有人不是性善[1]12。
凡说性恶的人,都是从结果往上推,并未就发端起念处去说[1]131。
论孟子对孔子文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论孟子对孔子文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需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建立起新的诠释体系。
处于战国时代的孟子,承担起了发展儒家思想的重任。
孟子对于孔子的儒家思想,针对新的时代特征,做出了新的诠释。
在遵循孔子著述思想的前提下,提升了儒家学说的基本品格从人的生命主体和人的生存意义的角度,深化了孔子的“仁”的理论的思想内涵,丰富、深化和开拓了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论述孟子对于孔子文艺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解诗对孔子解诗的继承和发展在儒学传统中,《诗经》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儒学典籍。
孔子将《诗经》作为教学中的教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在社会生活中的教化作用,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将《诗经》作为了“仁”和“礼”的范本。
孔子在儒学思想的前提下,以故有的思想体系解经,演绎出诗》中无处不在的“仁” “礼”观念。
对于孔子的解经,孟子做出了这样的论述: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 :“是诗也 ,非是之谓也 ;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 ,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 (《孟子 ?万章上》 )在孟子看来 ,对于诗句的理解 ,不能停留在字面意义。
不能用望文生义的方法去损害诗歌的深层意义。
需要用自己的 领会和感悟 ,去探求诗歌的真正内涵。
即所谓“当以己 ‘意',' 。
” (朱熹《孟子集注》 )以意逆迎取作者之‘志志的解经方思想方法。
孟子不是单纯从艺术欣赏的方法来解读《诗》 而是强调将之视为教学的素材 ,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其中 与“理”的道德教化作用。
二.对人格之美的继承和升华 孔子从 “仁”的思想出发 ,建立起了一套身为儒者的完美人格体系 ,并试图以此来挽救当时“礼崩乐坏”的道德颓势。
论孟子的礼学思想
论孟子的礼学思想1、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其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兼并战争,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就是“性善论”。
孟子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指出善性就是人类所独特的一种本性,也就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显然标志。
2、民本思想(1)经济孟子主张要“制民之产”和减轻赋税,给人民以物质上的保障,明确指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人民没有一定的产业,就不会有一定的道德信念,没有道德信念,那么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就会不择手段,为所欲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指出必须“制民之产”,首先必须并使百姓存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不违农时地展开耕种。
“五亩之宅,一棵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善处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同时,直面当时艰巨的赋税,孟子主张“省刑罚,厚赋税”,指出统治者只有减低对民众的奴役和奴役,并使民众生活平衡,民众才可以顺从统治者,社会才可以安稳。
(2)政治①君民关系:主张“民贵君轻”,表示人民才就是最显然的。
他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重。
”并对此展开论证:“就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
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儒家学说的第二代传承者。
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美学的理论体系。
首先,孟子对孔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继承。
他强调了人的纯粹本性和天性的重要性,认为人生而有恻隐之心和好善之性,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为。
这与孔子提出的“仁”的概念密切相关。
孟子进一步深化了孔子对仁的思考,主张要发扬天赋的仁性,通过修己达人,实现内心的完善和人格的高尚,从而使其美好的品德和丰富的内涵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以体现。
孟子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如和谐、儒雅、礼仪等。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出了孟子对于人际美的追求和践行。
其次,孟子在继承孔子的基础上,对孔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创造。
孟子提出了“四端” 的观念,即仁、义、礼、智,认为这四个概念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道德美的重要因素。
孟子主张,人必须努力修养自己,发扬内心的善良才能达到完善,而这种完善才能体现出人的道德美。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八达”,即分别是仁达于义、智达于知、勇达于行、义达于正、礼达于顺、贞达于公、耻达于守、廉达于伸。
这八个概念的形成,不仅是孟子美学思想的内容,也涉及到孟子对美的评价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孟子认为,这八者能够使人类达到一种道德美的境地,并且这种美即为真正的美。
此外,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还表现在他对审美观念的深入思考。
孟子关注了艺术和审美的关系,认为审美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而艺术正是通过表达和塑造这种美好来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孟子提出“有道而无术”,即强调内心的道德追求和真善美的价值,而认为以技艺的手段追求美是有局限性的。
他进一步指出,在艺术创造中,内外兼修,才能体现出真正的美。
因此,孟子对审美的思考,不仅在理论上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剖析,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和标准,即美应该与善、道义、真实相结合。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重视“仁”“礼”,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最卓越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创新,使儒家思想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最主要的主张是提倡“仁政”。
孟子虽与孔子都同属于儒家思想,但却在许多方面上有很大不同。
孟子在孔子之后,两位伟人相隔一百多年,在继承孔子儒家思想的同时,时代也早已不同,孟子生活在战国那个社会动荡,百家争鸣的时代,故思想也更偏向于政治,更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孟子与孔子思想的一个极大的差别。
孟子思想体系丰富,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息息相关,二者的继承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仁”到“仁政”。
孔子主张“仁”学,“爱仁”。
“仁”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和治国之道。
他主张“仁者爱人”“亲亲而爱人”,这种“仁”可以理解为关爱一切人,但关爱人有一个起点,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的关爱,这是为仁的基础,推而广之,爱亲人,师友,乃至于泛爱众而爱仁。
这种“仁”是个人层面的“仁”,实际上是道德个人主义,即从个人角度出发,爱所有人,是自下而上的仁。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提出了“仁政”的思想,这是孟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
所谓“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要宽以待民,要亲民,要用贤良,要尊人权,要有同情心,要用仁慈的政策对待百姓,如此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固,世间才能太平;相反,君主万万不可施加暴政,残害百姓,否则将失信于民,自食其果,这与孟子所提出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契合。
孟子的“仁政”思想实际上是将孔子的“仁”从个人层面,上升到了群众层面,国家层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仁”,他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将“仁”发展成为了一种治国的理念,这是对孔子“仁”的一种极大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的仁政思想,展现了较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也为后世君主治国理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孟子荀子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仁学思想传承刍议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任树华 226511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
“仁”作为孔子儒学的基本范畴,一方面显示了孔子对于完善人格的追求,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对于现实政治的见解。
“仁”的内涵极其丰富,从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显示了孔子对于道德行为规范和理想社会制度的建构。
孔子死后,儒分八家,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1)。
孟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2)。
他平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学孔子也”(3)。
他在接受、继承孔子学说的同时,又对其加以发展、创新,极大丰富了儒家思想。
基于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他本人也跻身于儒家“亚圣”的宝座,记述其言论的《孟子》被奉为经典。
下面简要论述其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春秋末期,社会动荡,周王室衰微,周天子不足轻重,各诸侯国争王称霸,擅自改变礼仪制,度“礼乐征伐自诸侯出”(4)。
即使在诸侯国内部,弑君杀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的表现。
因此,反对僭礼,要求恢复周初有条不紊的统治秩序,便成为孔子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孔子在政治上是个保守主义者,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
他认为礼仪政治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因此,他选择以仁释礼的方式。
在他看来,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老卑幼的秩序,并不是人为强制的,而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上的,是人性的内在欲求。
《论语·泰伯》篇中讲:“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所谓“笃于亲”,就是以深厚的感情对待亲人和亲族,即“亲亲”之道,也就是说要“入则孝,出则悌”(5)。
接着他又发挥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由此引出了“尊尊”。
“尊尊”是“亲亲”在政治上的表现,通过唤起人所共有的这种亲子之爱,并将其上升为人的自觉行动。
由此,犯上作乱的事情就会鲜有发生,社会就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
《孟子》政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
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
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 民本思想: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
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
“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
”(《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
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
“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
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
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
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
宝珠玉者,殃心必身。
”(《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
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
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
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一、孟子对孔子极力尊崇同先秦其他诸子一样,孟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圣人”。
《离娄》篇中孟子明言:“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史料中所知,孟子虽然把伯夷、伊尹皆称为“古之圣人”;然而,其一生中,最推崇的是孔子。
他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1]公孙丑上,63意即从人类出现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能够与孔子相比;他把孔子看成是“圣之时者也”,是圣人品德的集大成者[1]万章下,233。
可见,孟子对孔子的推崇,确实达到了极致。
据不完全统计,在《孟子》一书中,孔子的事迹与言论凡八十一见。
这八十一处大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孔子的极力推崇;另一方面则是引用孔子的言论,作为其政治学说的理论依据。
试举一例。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
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
况为之强战?”[1]离娄上,175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从孔子那里寻找依据。
孟子当然有他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但他这样做的原因,一则是孔子的学说在当时的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再则在孟子的心目中,唯有孔子才是他倾心仰望的宗师。
二、孟子歌颂孔子的贡献作为儒家学派宗师的孔子,为行其道,栖栖惶惶,终生奔波,“知其不可而为之”,结果是四处碰壁而不见遇。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曰:“弗乎弗乎。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约其文辞而指博……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2]。
就是说,孔子是在其主张行不通的条件下,才开始删定《春秋》的;而孟子则在其著述中盛赞孔子从古代历史中去寻找如何治理社会的方法。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论孟子对孔子文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精神 品质 ,是不会 随着外物和境
遇的改变而变更 的。
深 层 意 义 。 需 要 用 自己 的 领 会 和
感情 ,去探求 诗 歌的 真正 内涵 。 即所 谓 “ 以己 ‘ ’ 当 意 ,迎 取作 者之 ‘ ’ ” ( 熹 《 子 集 志 。 朱 孟
“ ,亦 我 所 欲 也 , 义 ,亦 生 我 所 欲 也 , 二者 不 可 得 兼 ,舍 生 而取 义 者 也 。 生 亦 我 所 欲 ,所 欲
在儒学传统 巾 , 《 涛经》 是
一
部 十 分 重 要 的 儒 学 典 籍 。 孔 子
将 《 诗经》 作 为教 学 巾的教 材 ,
以 此 来 培 养 学 生 的 人 格 修 养 。孔
势 ,建立起 新的诠释体 系。处 于 战同时代 的孟子 ,承担起 了发展 儒家思想 的重 任。孟 子对 于孑 子 L
的 儒 家 思 想 , 针 对 新 的 时 代 特 征 ,做 l 了新 的诠 释 。 在 遵 循 孑 叶 J L 子 著 述 思 想 的前 提 下 ,提 升 了儒
之 , 逊 以 出 之 , 信 以 成 之 。 ” ( 语・ 卫灵 公》 其 中 , “ ” ) 义 是 精 神 的 本 质 核 心 , 而 “ ” 的 义
注》 以 意 逆 志 的 解 经 方 法 , 从 ) 根 本 上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孑 子 的 将 L
孟 子继 承 了孔 子 的{ _义观 ,
并 进 一 步 将 这 种 人 格 品质 深 化 到
.
孟 子 解 诗 对 孔 子 解 诗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了生 命 价 值 的高 度 。 他 在 《 孟 子・ 告子J》 中这样论述 道 : 二
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谈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也 。人 之 有 是 四 端 也 ,犹 其 有 四体 也 。 有 是 四端
而 自谓 不 能 者 , 自贼 者 也 ;谓 其 君 不 能 者 ,贼 其
君 者也 。
凡 有 四端 于我 者 ,知 皆扩 而充 之 矣 , 若 火之
始 然 ,泉 之 始 达 。 苟 能 充之 ,足 以保 四海 ; 苟 不 充之 ,不足 以事 父母 。
的审美修 养方法 ,追求 阳刚之美 的人格范型 ,对
后世具 有深远影响 。孟子丰富和深化 了儒家 的美
子关 于 “ 仁 ”的学说 ,使孔子开创 的儒家事业 得 到传承和发展。另一方 面,孟子从时代要求 出发 , 在礼崩乐坏 的的战国时期 ,不再 以维护 “ 礼乐 合
一
学 思想 ,使儒家美学思想表现 出风格 的多样性 和
具有人类历史普遍适用的价值 。从人学 的角度看 ,
“ 仁”学说 的创立 ,是人 的 自我意识的觉醒 ,是人
一
、
孟 子对 孔 子 思想 的 继承 、发 展
对 自身价值 的认识 。理解孔子与孟子 的思想继承 和发展 的关系 ,离不开对 儒家仁 学思想 的把握 。 “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 , “ 仁”这个字在论语 中 出现 了 1 0 9次 ,有 的是对仁的 内容 的界定 ,有 的
孟子 的这段话 ,包含 了几方面的内容。首先 , 孟子认为人 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谓 皆有就是人人 都有 ,不是有 的人有 ,有 的人没有 。在其他地方 孟 子也说过 , “ 人 皆可以为尧舜” ,人 有善性具有 普遍 意义 。其 次 ,孟 子所 说的 “ 仁心 ”是一种 内 在 的本 能 自觉心 ,具有情感本体 的意义 ,也就是 当人们见到小孩要掉到井里的时候 ,本能地会去 救小孩 ,这种救人的动机既不 是因为与小孩的父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继承于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一套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体系。
它是一套以“仁”为基础,以“仁民”为核心的思想,它强调稳定的政治秩序,突出“民”的主体地位,孟子的仁政思想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对当今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借鉴意义。
一、孟子仁政思想的背景(一)思想来源——孔子仁学的继承与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从思想渊源来看,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论语》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就是爱,就是对别人施予爱,这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一般准则,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灵魂。
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仁者爱人”,“侧隐之心,仁也。
”人人都心怀同情之心、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这是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的,它构成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在孟子看来,从这种普遍的同情心、不忍人之心出发实现仁政,治理国家就易如反掌。
换言之,只有用仁者爱人的观念来推行仁政,才能很好地治国平天下。
(二)历史前提——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和发展孟子通过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得出结论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
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尽心下》)他从历史上诸多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
早在夏朝,桀王“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纪》)人民痛恨他,发誓与之同归于尽。
继至商代末,纣王“暴虐百姓,奸宄商邑”,激起人民的反抗,国家纷乱不堪,民怨沸天。
西周末年,周厉王行暴政,强制推行领主国有制,禁止平民入川泽山林,渔猎谋生,引起国人不满,又采取高压手段,严禁人们议论国事,民众忍无可忍,于是起义攻占京都,捣毁宫室,厉王被逐。
事实表明:民志不可侮,凡行暴政害民者,终归没有好下场。
历史不只有反面的教训,也提供了正面的经验。
商之汤王、周之文王、武王行仁德,抚爱百姓,因而深得人民的拥护,在民的支持下,他们一举灭桀、灭纣而得天下。
儒家思想试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1.孟子的仁政对孔子的仁学有哪些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
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
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2.谈谈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坚持正道,注重变通,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的处事方法。
从实际出发,各方面统筹兼顾,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良好协调,平衡中寻求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论。
中庸之德:中庸是一种以礼的约束为前提,不走极端,以和为追求目标的道德境界。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谓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表现方面(1)天道与人道合一(2)天性与人性合一(3)理性与情感合一(4)鬼神与圣人合一(5)外内合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浅析孟子的社会教育思想
浅析孟子的社会教育思想摘要:孟子是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人,他关于教人“做人”的思想,就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他在“明人兽之别”的基础上,将教人“做人”的主张发展为较为系统的人格教育理论,并论述了人格教育的目的、任务,揭示了人格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阐述了人格教育的基本动力、途径及其原则和方法。
这使孔子倡导的教人“做人”的教育,由经验形态上升为理论形态,从而在历史上得以长期流传,影响深远。
关键词:孟子;社会教育;理想人格;道德教化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史研究大多局限于学皎教育史研究,而较少关注家庭教育史与社会教育史的研究,尤其是社会教育史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①本文力图从社会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孟子的教育思想,以求教于方家。
从儒家把政治、伦理、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主张可以发现,教人“做人”的教育占据统治地位,而这种教人“做人”的教育不只是在学校里进行,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实施。
由此,儒家的教育思想归根到底属于社会教育思想,它更加强调社会教化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教人“做人”的教育孟子关于教人做人的教育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继承了孔子做人的思想并使之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
他在“明人兽之别”的基础上将教人“做人”的主张发展为较为系统的人格教育理论。
论述了人格教育的目的、任务,揭示了人格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阐述了人格教育的基本动力、途径及其原则和方法。
使孔子倡导的教人做人的教育由经验形态上升为理论形态,从而在历史上得以长期流传。
(一)“明人兽之别”的论述孟子生活在社会剧变的时代,面对当时的动荡局势,孟子对统治者进行了强烈的谴责,提出了“明人兽之别”的主张。
他对梁惠王说:“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此率兽而食人也。
”⑴他认为,制造这些罪恶的暴君污吏都是禽兽,而他要培养的则是反对暴政的仁人志士。
通过对人与动物的比较,揭示出了人性的基本内容,认为人类群处相亲的感情,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重要表现之一。
孟子的观点
孟子的观点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什么孟子主张“仁”;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主张反对不义的战争;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主张什么思想1.总的来说,孟子是对孔子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仁的方面,直接把孔子的仁发展为性善论。
认为仁、意、礼、智不是外在给予的,而是我原本就有的,不过不曾切己反思罢了。
作为性善论的基础就是“四心”,即所谓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又叫作良心和本心。
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
2、以性善论为基础,孟子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王道主义”。
就是要学习古代圣王的做法,崇尚德治,“以德服人”,使人“中心悦而诚服也”。
3、在提倡王道主义的时候,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就是名贵君轻论。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核心是讲得民心者得天下。
为了说明民贵君轻的合理性,还借助了天的力量。
“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名受之”《万章上》这就是说,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天意的真正意义在于民意。
4、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继承。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当然这里要明确的是,孟子的利,有两个不同的向度。
首先是治国方略意义上的。
“义”特指王道,“利”特指霸道,分别代表不同的治国方略,是对立的。
其次,是人畜之分意义上的。
在这里孟子不否定人必须有一定的利才能生存。
主要是一种选择:凡是只选择利,便与禽兽无异;凡事都选择义,便成为一个善人。
如何才是真正的善?用孔子的话说是:过犹不及。
就是所谓的“中庸”,切记这里的中庸有“时中”的意思,它要求人们必须不断考察事情的客观环境,随客观环境的变而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
总的来说,这些是重要的方面。
有兴趣可以详细研究一下,比如孟子性善论的可能性。
孟子的哲学思想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之一、孟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他坚定地坚持了孔子的核心理念,并扩展和丰富了其中的内涵。
下面将从孟子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孟子思想的主要特点1.“天性善”:孟子继承并深化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之初性善,一切恶行都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不是人的本质。
他引用了孔子的话:“人之初性本善”,并将其发扬光大,强调人性善良的重要性。
2.“性与教”的关系:孟子进一步发展了“性与教”的关系。
他认为人性具备一种自然的道德感知能力,但是这种能力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
他主张要善于引导和教育人的本性,培养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君子”理想:孟子提出了“君子”理想,他将君子视为人格的高度完善者。
君子具备高尚的德行和道德素质,他们追求仁义道德,奉行仁爱和正义的原则,并以此来修养自身,推动社会进步。
4.“仁爱”: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也就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他强调仁爱是人类关系中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君子应该具备仁爱之心,以温柔和善意对待别人,并努力解决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1.发扬孔子道德思想:孟子从孔子的思想基础出发,发扬了孔子对仁爱、孝敬等道德的重视。
他强调了人性善良的重要性,提出了“天性善”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善良之心,只需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展。
2.强调政治责任:孟子不仅关注个人修养,还强调了政治责任和社会关怀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责任不只是个体的修养,也要积极地改造社会,使社会和谐稳定。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仁爱之德,以善政治国,让百姓过上安宁和幸福的生活。
3.注重实践:孟子非常注重道德实践,他认为仁爱不是空洞的口号,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仁爱。
简论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简论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嘿,这位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不仅是孔子的学生,还是孔子思想的忠实继承者,还在这个基础上,给了它一番新生。
说实话,提起孔子,大家心里都知道他是个道德楷模,强调仁义礼智信,教人做个好人,心里要有底线,生活得有滋有味。
可你看孟子,他可不是满足于老一套,他的脑袋里总是冒出各种新主意,把孔子的思想拿来,捏捏、揉揉,再捣腾出一些新花样来。
比如,孔子说“仁”这个词,孟子一听,觉得可以玩得更大。
他把仁定义得更加具体,像是“人之所以为人,恰恰在于他的仁心。
”他还强调,人人都有一颗仁心,只要你好好培养,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想想看,这跟孔子那种说教式的教导相比,是不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呢?大家都希望能有一颗仁心,但有时候就像找不到钥匙,孟子给了我们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那扇通往善良的大门。
再说说孟子对“性善论”的坚持。
孔子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其实没怎么深究。
孟子这小子就来劲了,非要跟人讲个明白。
他举了很多例子,像是说小孩看到牛掉进水里,自然会想去救,说明人性本善。
真的是,听了这话,谁不想掏心掏肺地做个好人呢?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给了人们一种希望,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像是被阳光照到的角落,总能发出点温暖的光。
再往下说,孟子对“义”的理解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他认为,义不仅是做事要正当,还得是符合人的良知。
他心里觉得,做事得讲究个“心安理得”,这才是真正的义。
别光想着眼前的小利益,要看到长远的发展。
这种思维就像是把“义”这个词从书本上搬到了生活中,让每个人都能用得上,真是让人佩服。
说到这里,咱们得提提孟子那张嘴,真是犀利得很。
他在辩论的时候,逻辑清晰得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比起孔子的温文尔雅,孟子可谓是直来直去,幽默又不失风趣。
常常一语道破,让人惊叹不已。
听说当时的齐国国君也被他怼得面红耳赤,最后不得不臣服于他那一套理论。
想想,那画面,简直像是一场智斗,悬念不断,令人捧腹。
孟子 仁政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任何政治思想的基础是它对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的人性观必然导致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政策主张. 性善论为仁政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
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性善论"仁政"是由孟子首先提出来的.从纵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横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人性理论发展而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即仁政,有时也称"王道""王政"等.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曾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教育功能
孔子和孟子在人的个性形成上都肯定教育的功能,但论点不完全相同。
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学习不同而相差愈远。
孟子是根据他的性善论肯定教育的功能。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都是生来就有的。
不过孟子认为这些道德品质最初只是一种萌芽或端倪。
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以下引证《孟子》只注章名)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告子上》)可见孟子所说的性善,并不是天生完成的仁德,而是形成仁德的先天素质,要想充分发挥天生素质,那就需要教育。
孟子就是这样以他的性善论来肯定教育的功能。
孟子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否则人就不能成为人,而与禽兽差不多了。
他说:“人之为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滕文公上》)人的天生善性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形成并完善起来。
孟子认为,教育可以超出禽兽范畴,提高人的价值,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孟子这个见解是很可贵的。
孟子和孔子同样认为教育对形成人的个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孟子在说理上或论证上,比孔子显得更深化了。
二、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根据孔子的“庶、富、教”思想,对人民实施教育,是在人民生活富裕之后的事情。
就是说,在人民经济有保障的条件下来进行教育。
孟子在教育与经济关系问题上谈得比孔子更详细、更深刻。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他把政与刑的作用和德与礼的作用加以比较,认为德礼对于治理国家是最有效的,因为政、刑只能使人民不犯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礼教来引导人民,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从内心归服。
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实施教育。
孔子把政治和教育看成一回事,认为德政和教育实质相同。
孟子继承孔子这一思想,并进一步作了发挥。
他明确地区别了政治和教育的不同性质和作用。
孟子说过:“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滕文公上》)这就把国家办学校的目的说得更具体了。
孟子这样明确地提出学校教育的政治意义,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三、教学方法
(一)培养道德习惯
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
(《雍也》)又说:“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罕》)这说明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在道德实践上能保持继续不断前进的毅力,养成道德习惯。
孟子曾和他的学生公孙丑讨论如何培养“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公孙丑上》)孟子还作比喻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告子上》)孟子用庄稼的成熟来比喻道德习惯的形成,是颇为形象的说明(二)培养道德行为自觉
孔子强调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孟子着重论述了道德的责任感。
他认为“任何道德行为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便要反问自己。
总之是行为的正当与否,行为的效果如何,都是要自己负责的,不能依赖别人,或归咎于别人。
”
“修己”、“修身”是孔孟儒家伦理学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根本观念。
今天我们应当吸取和发扬其积极方面的意义,使之成为道德教育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培养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孔子讲“志于道。
”(《述而》)就是要求学生把道德作为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而且能树立坚强的道德信念。
所以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形容坚强的道德信念,说明有坚强的道德信念,便可经得起严峻的考验。
孟子提倡“尚志”,也是强调培养道德意志的重要性。
有人问他“士何事?”孟子回答说“尚志”。
(《尽心上》)又问怎样使自己的志向高尚?孟子回答道:“仁义而已矣。
”孟子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描写实践道德的坚定性,也就是说,树立了坚定的道德信念,才能抵制外来恶劣影响的压力。
(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孔子很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知识教育。
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就是说,光有朴素的忠信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有关忠信的理论知识。
孟子继承孔子这一思想,就是说,对于仁和义这两种道德的实质,需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坚定不疑地去实行。
孟子在这里提出对仁义道德的理性认识是很重要的,实行仁德,必须能够通权达变,不能死守道德教条。
只要掌握仁义的根本原则,便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实行各种道德规范。
(五)学思结合
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思索,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同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孟子继承孔子这一思想,并主张敢于怀疑。
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六)启发诱导
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学习的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这几句话的根本意思就是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
孟子也很重视教学上的启发诱导。
孟子告诉我们,正如大匠不因为迁就拙劣工人改变或废弃规矩;高明的射手不因为迁就拙劣射者而改变拉开弓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随便降低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应当将正确的、难易适度的道理诱导启发学生,使之主动努力地随着教师学习。
(七)因材施教
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学。
孔子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孟子跟据孔子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五种教学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尽心上》)这里的君子很可能指的就是孔子。
我们看《论语》中记载孔子对他的众多弟子的指导,大致符合孟子的这段描写。
孟子认为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当根据实际灵活运用。
我们今天还是应当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诸如教师、学生、环境、设备等等主客观条件来选定可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孟子首次提出和讨论教学方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