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真题】2018年10月自考《犯罪学(一)》试题
10月全国犯罪学(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犯罪学(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定条件下犯罪升降变化和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被称为()A.犯罪原因B.犯罪特点C.犯罪规律D.犯罪属性2.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犯罪人类学派对犯罪原因的探讨实现了从犯罪行为向()A.被害人的转变B.犯罪思想的转变C.犯罪情境的转变D.犯罪人的转变3.当代犯罪学研究特点之一是()A.社会学派的复兴B.新古典学派的出现C.犯罪原因“单元论”范围扩大D.狭义犯罪学成为主流4.菲利认为预防犯罪的根本在于改变()A.精神状态B.社会结构C.社会环境和条件D.生活习惯5.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克利福德·R·肖和亨利·D·麦凯创立了()A.犯罪地理学 B.犯罪生态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遗传学6.狭义犯罪学将犯罪和犯罪现象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研究,其核心在于揭示()A.犯罪现象B.犯罪原因C.犯罪对象D.犯罪预防7.我国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一个()A.行政组织B.自治组织C.政府部门D.党的组织8.预防重新犯罪属于犯罪防控系统的()A.第一个层面B.第二个层面C.第三个层面D.第四个层面9.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力防控系统的是()A.邻里守望B.公寓式管理C.街区的防护性巡逻D.单位内部的防护性设施10.犯罪预防中的物防与技防的区别是()A.物质设施的形态不同B.运用和操作的人员不同C.预防指向的对象不同D.预防技术含量多少的不同11.加罗法洛的犯罪原因观是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A.文化因素B.自然因素1C.人的心理因素或遗传因素D.经济因素12.龙勃罗梭认为刑罚的目的应是()A.惩罚B.教育C.社会防卫D.报应13.在犯罪学研究的分析方法中,统计分析法是对犯罪材料的()A.定量分析B.定性分析C.既定量又定性的分析D.非定量也非定性分析14.那些在自身带有被害性因素,并且在某些外界因素和条件影响下,已经进入或有可能进入被害情境的人被称为()A.有责任被害人B.无责任被害人C.既然被害人D.潜在被害人15.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被称为()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绪16.改革开放后,对刑事犯罪的第一次严打始于()A.1980年B.1983年C.1987年D.1992年17.同某些类型犯罪的升降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因素是()A.犯罪原因B.犯罪条件C.犯罪根源D.犯罪的相关因素18.那些实施了越轨、违法、犯罪或主观上有一定过错而导致被害的人被称为()A.机会性被害人B.状态性被害人C.有责任被害人D.无责任被害人19.犯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缺乏对社会规范的认同,缺乏真诚、健康的人际关系,具有()A.遗传倾向 B.社会认同倾向C.反社会倾向D.异常倾向20.腐败现象对犯罪具有()A.缓和作用B.抑制作用C.疏导作用D.刺激作用21.反文化对主文化的冲击,可以使个体的内控机制()A.强化B.弱化C.形成D.消失22.犯罪原因系统又称()A.犯罪行为体系B.犯罪类型结构C.犯罪动态体系D.犯罪原因结构23.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易遭受犯罪侵害的主要是()A.女性成年人B.男性成年人C.女性未成年人D.男性未成年人24.在隐案研究中采用的让被调查人回答是否看到他人犯罪或受害的方法是()A.受害调查B.自述调查C.知情调查D.重点调查225.一定时空内的犯罪案件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A.发案率B.破案率C.人犯率D.定罪率26.临床犯罪学的研究中心是()A.被害人B.社会环境C.犯罪人D.犯罪技术27.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近年低年龄层犯罪()A.趋于稳定B.逐渐增加C.逐渐减少D.变化不定28.在犯罪学中,最早的犯罪人分类旨在()A.探讨犯罪原因B.犯罪预防C.犯罪人刑事责任个别化D.研究犯罪现象29.研究犯罪原因是()A.认识犯罪手段的基础B.认识犯罪状况的基础C.认识犯罪形式的基础D.搞好犯罪预防的基础30.犯罪条件对犯罪的产生是()A.必要的B.必然的C.不必要的D.可有可无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8年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空间效力刑法溯及力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3.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
A.属地原则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4.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5.下列人员中,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A.国家公务员B.司法人员C.武装警察部队官兵D.现役军人6.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有。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7.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8.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三、填空题1.刑法具有和两个显著的特点。
2.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3.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4.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的特权。
(完整)犯罪学(一)自考资料
(完整)犯罪学(一)自考资料一、名词解释1、广义犯罪学:P2指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
2、犯罪学:P4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
3、犯罪现象:P4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
4、犯罪原因:P5指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各种现象。
5、犯罪对策:P5指运用多种手段,消除和减少犯罪原因,由有效地防止、遏制、减少犯罪的方针、原则、措施及其体系.6、犯罪组织形式:P84指犯罪群体实施犯罪时人员的构成形式.7、犯罪方式:P84指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8、犯罪类型结构:P89指按一定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的各种有机结合,是整体犯罪现象中不同犯罪类型的比例关系。
9、犯罪后果:P89指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客观事物的变化,一般是指造成的具有危害性的结果。
10、犯罪动态:P90指犯罪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一般是指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11、犯罪的起伏率:P113指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
12、犯罪的消长率:P114指犯罪的升降主要取决于社会各种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彼此消长.13、犯罪的辐射率:P116指犯罪的诱因、手段、方式通过各种信息载体的传播而被扩散.14、犯罪人:P117指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危害程度达到了刑事法律规定的事实标准的一切人。
15、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P136是产生犯罪的源泉,它由犯罪人的需要。
欲望和客观环境的诱发及刺激因素等构成。
16、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P138它同犯罪行为发生机制、运作机制对犯罪行为的作用方向相反,具有抑制、约束作用。
17、犯罪条件:P147指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18、犯罪诱因:P148指引发、影响和刺激犯罪人产生犯罪决意的因素,是客观外在的现象.19、犯罪动力:P156即犯罪发生的内趋力、外诱力及与它们相对应的内控力和外控力等的差力关系的称谓。
犯罪学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犯罪学的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犯罪行为的预防B. 犯罪行为的成因C. 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D. 犯罪行为的社会影响答案:B2. 犯罪学中,犯罪率是指()。
A. 一定时期内犯罪的总次数B. 一定时期内犯罪的总人数C. 一定时期内每十万人口中的犯罪人数D. 一定时期内每百万人口中的犯罪人数答案:C3. 犯罪学研究中,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社会经济结构B. 社会文化背景C. 社会政治制度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4. 犯罪预防措施中,属于社会控制的是()。
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区警务D. 法律制裁答案:C5.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
A. 犯罪动机B. 犯罪行为C. 犯罪心理D. 犯罪预防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犯罪倾向()。
A. 家庭环境B. 教育背景C. 社会压力D. 个人性格答案:A、B、C、D2.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分类包括()。
A. 暴力犯罪B. 财产犯罪C. 经济犯罪D. 环境犯罪答案:A、B、C、D3. 犯罪学中,犯罪的预防策略包括()。
A. 社会预防B. 法律预防C. 心理预防D. 技术预防答案:A、B、C、D4.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的成因分析通常涉及()。
A. 个人因素B. 社会因素C. 心理因素D. 文化因素答案:A、B、C、D5. 犯罪学研究中,犯罪行为的测量指标包括()。
A. 犯罪率B. 犯罪类型C. 犯罪动机D. 犯罪后果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犯罪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答案:犯罪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犯罪行为的成因、模式和影响因素,来制定有效的犯罪预防和控制策略,以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保护社会安全和秩序。
2. 描述犯罪学中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答案:社会环境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
犯罪学复习题及答案
《犯罪学》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 是搞好犯罪预防的前提条件,是制定犯罪预防战略,对策和措施的基础.2.依据犯罪预防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可以将犯罪预防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在激情性的暴力犯罪者中, 气质类型的居多,而在意志型的暴力报复犯罪者中,气质类型的居多.4.精神病患者在及方面都有缺陷,因而可能实施各种危险行为,其中就包括犯罪行为.5.犯罪条件主要包括, 工具条件和侵害对象等.6.犯罪的时空条件包括和两个方面。
7.犯罪的属性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依据犯罪手段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分为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
9.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贝卡利亚提出了刑罚的: ( )A.强制性B.确定性C.均衡性D.即时性2.芝加哥学派对犯罪学的研究形成的理论被称为: ( )A.社会解组论B.犯罪生态学C.犯罪同心圆论D.不同接触论3.依据犯罪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分为: ( )A.个体犯罪B.团伙犯罪C.集团犯罪D.有组织犯罪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犯罪主体的特点有: ( )A.青少年犯罪增多B.女性犯罪上升C.流动人口犯罪突出D.职业犯罪比重上升5.智能障碍是指在认知方面出现的障碍,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 )A.遗忘B.虚构C.怪癖D.精神分裂6.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的发生存在某种间接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 ( ) A.天气B.工具C.季节D.昼夜7.犯罪预测的方法主要有: ( )A.趋势外推法B.比较研究法C.心理分析法D.专家评估法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犯罪预防3.犯罪原因4.犯罪条件5.犯罪学6.被害预防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8分,共32分)1.犯罪被害人研究的意义是什么?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有哪些?3.举例说明犯罪现象的相对性.4.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请分析文化因素对犯罪的影响.犯罪学复习试卷(一)答案一、填空题:1.犯罪预测2.犯罪前预防、犯罪中预防、犯罪后预防3.胆汁质型粘液质型4.心理情感5.时空条件工具条件6.犯罪机会空间环境7.阶级性社会性相对性8.传统手段犯罪现代手段犯罪9.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二、选择题:1.BCD2.AC3.ABC4.ABCD5.AB6.ACD7.ABD三、名词解释: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国家政权、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历年全国自考犯罪学一真题
历年全国自考犯罪学一真题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需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岀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狭义犯罪学分支学科的是扎犯罪生物学B.犯罪经济学C.犯罪控制学D.批判犯罪学2.在犯罪学研究成果影响下,我国积极推进的少年司法制度改革表明犯罪学能够扎认识犯罪成因系统B.指导刑事司法政策C.促进刑事司法体系的变革和发展D.推动犯罪防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3.关于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描述不恰当的是扎从犯罪学起源上看,两门学科从未截然分开B.运用社会学理论、方法来研究犯罪成为犯罪问题研究的主流C.犯罪学对犯罪现象研究的深度大于社会学对犯罪问题的研究D.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广度不及犯罪学4.关于犯罪根源于私有制的主张产生于A.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犯罪研究B.中世纪时期的犯罪研究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犯罪研究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犯罪研究5.边沁学说的核心是扎立法原则B.功利主义C.监狱设计D.完善司法6.以下不属于加罗法洛提岀的自然犯罪的选项是扎杀人B.放火C.重婚D.强奸7.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犯罪学研究现状的恰当描述是扎受前苏联社会科学研究中“左”的思想影响B.广泛开展了犯罪学理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C.具有中国特色的犯罪学研究成果丰硕D.以研究经济领域犯罪为要务8.犯罪规律的认识来源于扎思辨研究B.实证研究C.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融合D.批判研究9.自我报告的调查对象更适用于扎老年犯罪B.青少年犯罪C.女性犯罪D.白领犯罪10.美国康萨斯州对警察巡逻的社会效益进行分区分组研究是一种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文献研究D.实地研究11.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内涵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内涵的关系是A.大于B.等于C.小于D.有交集12.主观上更容易具有习癖性心理的犯罪人类型是扎初犯B.偶犯C.惯犯D.职业犯13.犯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犯罪和犯罪人的特殊性或共性是A.犯罪状况B.犯罪特点C.犯罪规律D.犯罪分布14.犯罪表现形式在纵向上具有历史继承性,在横向上具有一沱的国际共同性,表明犯罪具有A.社会性B.时间性C.法律性D.空间性15.犯罪学表述的犯罪数疑大多采用的是扎发案数B.判决数C.监禁数D.娇正数16.对于“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承受者”的正确理解是扎从承受者的性质而言,承受者不能是国家B.社会完全可以作为独立的承受者C.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人D.被害人不能是犯罪行为的间接承受者17•“理想的被害人”是指A.完全无辜的被害人B.罪责轻于加害者的被害人C.罪责大于加害者的被害人D.负完全责任的被害人18.被强奸的女性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髙度恐惧、经常在梦中惊醒、经常会再重新经历被害的恐惧”等症状,属于被害后果中的扎物质损失B.身体损害C.精神损害D.被害反应19.司法机关对被害人的置之不理、怠慢、指责、侮辱、权利的忽视可使被害人及苴亲属受到伤害,这种现象属于扎第一次被害人化B.第二次被害人化C.第三次被害人化D.第四次被害人化20.新古典犯罪学派对早期古典犯罪学派给予修正的主要表现是提出了A.绝对自由意志论B.相对自由意志论D.理性选择理论21.以下选项中,符合现代犯罪生物学研究基本理念的是扎认为单一的生物或心理特征可以合适地解释所有的犯罪行为B.不重视犯罪的法律定义C.认为生物或心理特征本身会使一个人犯罪D.研究的范国主要是犯罪人体质因素和犯罪遗传因素22.进行现代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扎失范理论B.紧张理论C.犯罪生态学理论D.控制理论23.标左理论强调的研究重点是A.犯罪人B.犯罪行为C.犯罪行为如何被认泄D.行为规范如何被确定24.保安处分中的监禁性处分不包括扎收容娇正B.强制劳作D.限制居住25.行刑社会化解决的弊端来自扎死刑执行政策B.监禁刑执行政策C.非监禁刑执行政策D.宽严相济政策26.罪犯娇正作为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起源于A.欧美B.西亚C.东亚D.非洲27.罪犯侨正过程中关注罪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以罪犯复归社会为最终目标体现了罪犯矫正的A.人道化原则B.个别化原则C.教弃化原则D.社会化原则28.关于劳动娇正的阐述,恰当的说法是扎澳大利亚的累进制将罪犯的劳动情况作为考虑娇正表现的内容B.徐国都把劳动娇正放在娇正罪犯的首要位置C.罪犯的劳动主要是为了获取收入D.罪犯从事的主要劳动就是经济上具有广阔前景的工作29.对公众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在“三级犯罪预防理论”中属于扎第一层次预防B.第二层次预防C.第三层次预防D.特殊层次预防30.2018年张学友全国巡演过程中,警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抓获了多斜意欲观看演出的在逃人员,此技术属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种类是A.教弃B.防范C.打击D.管理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全国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1)
全国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参考答案(1)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6.是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规范不同的异质文化接触、碰撞而产生的对抗现象。
37.是古典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1764年发表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和刑法人道化原则,他认为刑罚的目的是对犯罪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38.是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客观事物的变化,一般是指其造成的具有危害性的结果。
39.是指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较低的加固目标措施。
40.是犯罪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一般是指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41.从研究犯罪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出发,在环境设计上堵塞犯罪的可能,或者造成一种不能实施犯罪的环境,达到限制消除犯罪目的的预防理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XX年犯罪增多,犯罪年龄降低。
(2)女性犯罪成员总数中的比重趋增。
/(3)流动人口犯罪突出,闲散人员犯罪增多,职业犯罪比重上升。
44.(1)研究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
(2)对本地区、本部门一个时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监督实施。
(3)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综合治理措施。
(4)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
(5)办理党委和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
45.具有变态人格的人,因其在情感和意志活动上严重偏离正常,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常人差,违法和危害行为常常有以下特点:(1)其违法行为一般带有偶然性的特点,事前较少预谋,手法也不甚隐蔽。
(2)其违法行为往往只顾眼前,不计后果,动机目的短浅,一般不为常人所理解。
(3)在危害社会的同时,常常既造成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同时也对自身造成不利和危害。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刑法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刑法可以分为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狭义刑法是指A.刑法修正案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刑法典2.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类中,刑法属于A.刑事法B.民事法C.公法D.实体法3.我国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A.属地管辖原则B.属人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4.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均属于A.重罪B.国事罪C.非亲告罪D.自然犯5.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法益是A.—般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结果D.直接客体6.岳某为了将不会游泳的孙某溺死而将孙某从一河水湍急的桥上推入河中,但孙某坠入河中时脑袋撞击在一块大石头上,当即死亡,而并非被水淹死的。
对该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岳某的行为与孙某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B.岳某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C.岳某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D.是意外事件,岳某不负刑事责任7.对于从犯,应当A.从轻处罚B.从轻、减轻处罚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减轻、免除处罚8.在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自由刑是A.死刑B.有期徒刑C.死缓D.无期徒刑9.根据我国刑法第70条的规定,对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所采用的方法被称为A.相加原则B.吸收原则C.“先并后减”D.“先减后并”10.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A.可以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B.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C.应当予以训诫D.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11.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所资助的行为不包括A.分裂国家罪B.间谍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D.武装叛乱、暴乱罪12.关于劫持航空器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行为对象是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B.行为对象仅限于民用航空器C.行为内容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D.本罪的胁迫仅限于最狭义的胁迫13.下列不属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方式是A.掺杂、掺假B.非法经营C.以次充好D.以假充真14.关于贪污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B.客观上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C.贪污的财物必须是国有财物D.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目的15.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下列说法的是A.本罪的主体为非国家工作人员B.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C.本罪在客观上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D.本罪仅限于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16.关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客观方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本罪的内幕信息包括证券、期货内幕信息B.泄露内幕信息的方式仅限于明示C.本罪仅发生于内幕信息尚未公开时D.本罪的成立要求情节严重17.关于逃税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B.客观方面包括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C.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D.逃避税款只要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18.依据我国刑法,关于强奸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强奸罪的对象不包括男子B.强奸行为仅限于男女之间的性交C.强奸罪的主体只能是已满14周岁的自然人D.妇女强奸男子可成立本罪19.关于刑讯逼供罪的客观方面,下列说法的是A.本罪的对象必须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B.本罪的行为包括肉刑和变相肉刑C.本罪必须有逼取口供的行为D.诱供、指供属于刑讯逼供20.关于挪用资金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B.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C.挪用资金借贷给他人可成立本罪D.挪用资金进行营利活动需要数额较人、超过3个月未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历年自考犯罪学真题及答案
论理”算计福幸“.A
论组解会社.C
论素因合混.C
洛法罗加.D 尔纳皮托.B
�是点观流主的论因原罪犯�中学罪犯代现在.7
论素因单.A
亚利卡贝.A
梭罗勃龙.C
防预律法的罪犯.D 防预理心的罪犯.B �A
�
D �是者作的著专究研的名命学罪犯以部一第上界世.6
德美励奖.D 律法定制.B
�是容内心核的策对罪犯于关学罪犯代现.5
。化变展发的式浪波、伏
性续连.B �
性则规不.C
人病神精的为行会社害危的定规法刑合符了施实但�力能任责事刑无括包人罪犯.E
EDB �有具式方作动的制机作运为行罪犯.53
性断间.A
人罪犯年成未的罚刑施实为范规法刑被不括包人罪犯.D
者施实的为行罪犯是人罪犯.C
心核的成构象现罪犯是人罪犯.A
体载的为行罪犯是人罪犯.B
防预会社的罪犯.A
防预体个的罪犯.C
济经展发.A
育教善改.C
�
C �是段手的难困最是也但靠可最罪犯防预�为认亚利卡贝.4 数明罪犯.D 象现罪犯.B
为行罪犯.C 率罪犯.A
� B �为称被�和总的为行罪犯部全的生发所下件条空时定一在.3 为行轨越.D 象现罪犯.B
�B
�究研重侧学罪犯于在别区的学会社与学罪犯�看上题问的究研从.2 同不场立究研.D 同不法方究研.B
件条和会机罪犯制限.B
段手和具工罪犯制限.C 机动罪犯制抑.A
� A �在旨施措控防的面层个一第�中统系控防罪犯在.03 造改.D 范防.B
育教.A
击打.C
�
A �是施措性略战的安治会社护维于属�中作工项各的理治合综安治会社在.92 防预性塞堵.D 防预性制控.B �
10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广义犯罪学和狭义犯罪学之争实质上是犯罪学()A.研究方法之争B.研究目的之争C.研究对象范围之争D.研究手段和形式之争2.对犯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成体系的学科,犯罪学的历史有()A.200余年B.100余年C.50余年D.20余年3.借助医学、精神病学、生物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科学诊断、检测手段,获取特定研究对象的生理、病理指标,揭示其与犯罪之关系的方法是()A.临床诊断法B.观察法C.访谈法D.文献法4.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是()A.洛克B.菲利C.贝卡利亚D.萨瑟兰5.特定时空条件下犯罪现象的特殊性称为()A.犯罪现象的属性B.犯罪规律C.犯罪的基本状况D.犯罪特点6.加罗法洛在犯罪的分类中提出的概念是()A.自然犯罪B.未成年人犯罪C.女性犯罪D.暴力犯罪7.菲利在《犯罪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A.改造自然的主张B.改变人的观念的主张C.改良社会的主张D.改变时空条件的主张8.目前,世界各国犯罪的高发年龄期为()A.儿童期B.青少年期C.中年期D.老年期9.特定的社会变迁与经济进程对不同制度国家的犯罪现象()A.没有影响B.起抑制作用1C.起决定作用D.发生相同或相似的影响作用10.要有效的发挥思想文化在抑制犯罪动机中的作用,就必须()A.引导亚文化B.遏制亚文化C.消灭亚文化D.发展亚文化11.改革开放后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犯罪地域分布出现的新态势是()A.向北部倾斜B.向西部倾斜C.向东南部倾斜D.向中部倾斜12.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犯罪统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A.立案不实B.统计制度不完善C.指标体系不完整D.计算方法有误13.决定犯罪存在状况的因素是()A.地理因素B.个体因素C.社会因素D.气候因素14.在“十年动乱”时期,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A.性犯罪突出B.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突出C.经济犯罪突出D.腐败现象突出15.建国初期,我国基本禁绝了()A.暴力犯罪B.卖淫嫖娼现象C.青少年犯罪D.女性犯罪16.我国改革开放后,严峻的犯罪形势体现在()A.旧势力的疯狂反扑B.老年人犯罪突出C.女性犯罪突出D.暴力犯罪向严重化发展17.公安部门对盗窃案件的立案标准的第一次修改是()A.1980年B.1984年C.1991年D.1994年18.早期的遗传生物学理论观点是()A.体格性格分型说B.染色体异常说C.隔世遗传说D.内分泌腺功能失调说19.历史唯物主义的犯罪根源观认为,犯罪是()A.人体结构异常的产物B.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物C.生物遗传的产物D.违犯神意的产物20.城乡利益主体的分化和多元化,使有组织的()A.社会控制效能被削弱B.自然监督效能弱化C.生理控制机制被破坏D.心理防范意识增强221.一个人在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中所表现的某些关于强度、灵活性和敏感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被称为()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绪22.在一定条件下,犯罪率与受教育程度()A.成正比B.成反比C.成定比D.不成比例23.据统计,精神障碍者实施最多的犯罪种类是()A.偷盗行为B.抢劫行为C.暴力行为D.诈骗行为24.下列诸项中属于被害的诱发性因素是()A.言语过失B.易被害的职业C.缺乏安全意识D.居住犯罪高发区25.犯罪学把那些已经步入或正在步入被害情境的人称为()A.有责任的被害人B.无责任的被害人C.既然被害人D.状态性的被害人26.采用物质装置所进行的犯罪预防是()A.条件预防B.人防C.物防D.技防27.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社会帮教骨干力量的是()A.居委会、村委会的治保人员B.管段民警C.原改造单位民警D.帮教对象的朋友28.犯罪防控系统中,最为积极的防控措施是()A.第一个层面的措施B.第二个层面的措施C.第三个层面的措施D.第四个层面的措施29.下列有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观点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个人民群众的自治组织B.《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其工作进行了规定C.其调解活动受国家指导管理D.其委员任期五年,不得连选连任30.从新中国犯罪发展的过程看,犯罪的大幅度起伏与()A.自然环境的变迁紧密联系B.自然气候的变化紧密联系C.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紧密联系3D.人体的生理变化紧密联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犯罪学研究的核心是()A.犯罪学史研究B.犯罪原因研究C.犯罪现象研究D.犯罪对策研究2.犯罪学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的方法称为()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个案调查D.典型调查3.功利主义理论,或称“幸福计算”理论是()A.贝卡利亚学说的核心B.边沁学说的核心C.龙勃罗梭学说的核心D.菲利学说的核心4.20世纪中叶以后,在犯罪原因理论研究中()A.单因论成为主流B.二元原因论成为主流C.多因论成为主流D.综合原因论成为主流5.实验研究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模拟实验法和()A.生理实验法B.心理实验法C.现场实验法D.追溯实验法6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滚雪球抽样和()A.配额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分类抽样7.犯罪现象具有()A.质的属性B.量的属性C.质与量的属性D.价值的属性8.一个国家内的犯罪区域分布是()A.个体因素作用的结果B.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C.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D.社会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世界各国的犯罪统计均以()A.检察院统计为主B.法院统计为主C.警方统计为主D.监狱统计为主10.改革开放后,我国犯罪人员的特点为初犯年龄降低,流动人口犯罪突出和()A.女性犯罪比重下降B.农村犯罪人员比重下降C.青年人犯罪比重下降D.职业犯罪比重上升11.从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犯罪现象的演变可以看出,犯罪的发生、发展具有如下规律:起伏律、消长律和()A.随机律B.辐射律C.模仿律D.平衡律12.行为是犯罪现象的()A.基本表现B.唯一表现C.个别表现D.异常表现13.正是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与犯罪事实,才构成了犯罪()A.现象B.本质C.对象D.原因14.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是犯罪人追求犯罪后果的()A.思想体系B.组织体系C.实践体系D.形式体系15.犯罪原因系统是指由引起犯罪发生的、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因素构成的()A.有序静态体系B.有序动态体系C.无序静态体系D.无序动态体系16.犯罪原因在具体犯罪行为的实施中起()A.辅助作用B.帮助作用C.次要作用D.决定作用17.家庭对犯罪的影响表现在对个体()A.体质发育的影响B.人格形成的影响C.生理异常的影响D.脑组织损伤的影响18.犯罪与微观社会环境()A.毫不相干B.紧密相连C.联系不大D.无直接联系19.个人对自身及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A.世界观B.人生观C.规范意识D.自我意识220.语言表达差、理解力低、学习困难、不辨方向等是()A.智力障碍的表现B.人格障碍的表现C.重性精神病的表现D.精神正常的表现21.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没有任何法律或道义责任的被害人是()A.状态性被害人B.既然被害人C.典型性被害人D.疏忽型被害人22.下列理论中,研究生活方式与被害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是()A.社会环境论B.文化冲突论C.中性化论D.日常活动论23.平均法是一种简便的()A.指数平滑预测法B.特尔菲预测法C.时序预测法D.因果分析预测法24.相关推断法推断预测目标发展趋势是根据()A.可知性原理B.可控性原理C.因果性原理D.矛盾可转化原理25.将犯罪预防分为人防、物防、技防的依据是()A.犯罪发生和犯罪预防切入的阶段B.犯罪预防所保护和所针对的对象C.犯罪预防所凭借的力量和媒介D.犯罪预防的方法和功能26.在构建犯罪预防实践体系时,应树立的观念有()A.产业化观念B.专门化观念C.打击性观念D.分散性观念27.纽约警察局认为修复“破窗”的最好策略就是()A.零容忍B.适度容忍C.全容忍D.严厉打击2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A.防范B.管理C.建设D.打击29.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相结合化解矛盾的机构是()A.人民调解委员会B.法律援助中心C.社区警务站D.基层法院30.构建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二个层面旨在()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D.积极开展微观预防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学考试犯罪学复习试卷(五)-自考法学类犯罪学(一)试卷与试题
20. 请论述综合预防犯罪的三级预防模式[20分] 参考答案: (一)第一层次的预防1.环境设计2.邻里照看3.一般威慑4.公众教育5.私人保安 (二)第二层次的犯罪预防1.鉴别潜在的犯罪者,进行早期干预2.确定犯罪高发区,进行社区预防3.对轻微违 法人员进行转处4.发挥学校的功能作用,引导有潜在问题的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第三层次的预防1.特殊威慑2.剥夺犯罪能力3.矫正和治疗
8. 犯罪条件[3分] 参考答案: 犯罪条件:是指在犯罪情境中那些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9. 被害的诱发性[3分] 参考答案: 被害的诱发性:是指被害人由于自身刺激的行为而招致犯罪人对其实施犯罪行为的驱动性。
三、判断题:(12%)
10. 气质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与犯罪有直接的联系。( )[2分]-----正确答案(错)
17. 简述就业困难与犯罪之间的关系。[10分] 参考答案: (一)失业与犯罪的因果关系 (二)失业使失业者失去正常的社会角色而带来的问题 (三)长时间的失业必然带来经济收入和经济来源的不稳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侵财犯罪的发生 (四)一些学者认为,失业不仅会对失业者个人产生消积影响, 而且会对失业者的家庭也产生消极影响
对错
14. 现代犯罪学隐案的研究表明:犯罪暗数与犯罪明数之间存在固定不变的恒比关系。( ) [2分]-----正确答案(错)
对错 15. 犯罪学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易成为暴力性案件的犯罪人。(
)[2分]-----正确答案(对)
对错
四、简答题:(40%) 16. 简述社会控制论的主要观点。[10分]
参考答案:
社会控制论也称控制论、遏制论或社会遏制论,是由沃尔特•雷克利斯、西蒙、迪尼兹、弗兰克•夏皮提和埃蓝 •茂雷等人提出来的,主要研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能够自觉抵制他们面临的各种各样的诱 惑,而少数人不能并陷于犯罪。主要观点有三种: 一是遏制论, 二是中性化说 三是社会责任说。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罪犯改造心理学考试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罪犯改造心理学考试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罪犯正式群体的改造效应表现为A.同化效应B.贵任扩散效应C.相乘效应I).聚合效应2、躁狂发作的典型表现是A.被害妄想B.易激惹C.思维奔逸D.精神运动性抑制3、态度形成与转化的阶段包括服从、同化和A.内化B.泛化C.定型D.认同4、调动个人积极性、激发内部潜力的强度称之为A.效价B.驱力C.期望值D.激励力量5、罪犯的再社会化具有A.自主性B.强制性C.示范性D.稳定性6、监狱主流文化的特点有主导性、正义性和A.广泛性B.暂时性C.塑造性D.辅助性7、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在A.剑桥大学B.牛津大学C.柏林大学D.莱比锡大学8、同时对多个来访者展开咨询的形式是A.团体咨询B.书信咨询C.电话咨询D.面谈咨询9、不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A.脊神经B.脑神经C.中枢神经D.植物性神经10、在心绪、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的人格障碍是A.偏执性人格障碍B.边缘性人格障碍C.表演性人格障碍D.冲动性人格障碍11、罪犯心理矫治的对象是A.混刑度日的罪犯B.有人格障碍的罪犯C.抗拒改造的罪犯D.全体服刑人员12、对监狱适应不良的罪犯需要进行A.支持性心理治疗B.恢复性心理治疗C.教育性心理治疗D.重建性心理治疗13、提出"监狱化"一词的是美国社会学者A.克莱玛B.霍金斯C.伯吉斯D.格卢克14、不属于心理矫治工作者常见的认知偏差是A.主观判断B.复杂化认知C.完美主义D.刻板性认知15、转化"法轮功"痴迷者困难的主观原因是A.陷入精神上的怪圈B.存在个性缺陷C.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D.具有偏执观念16、不属于罪犯心理矫治发展运作模式特点的是A.健康导向B.平等关系C.着眼安全D.重视潜力17、对服刑中期罪犯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包括A.教育罪犯构建良好的自我意识B.教会罪犯调控情绪的方法C.引导罪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D.培养罪犯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18、理性一情绪疗法属于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人本主义疗法D.认知疗法19、诱发罪犯产生嫉妒心理的情况是其他罪犯A.受到惩罚B.与干警产生矛盾C.被任命为班组长D.比自己使用的物品低级20、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是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A.常态心理B.不良心理C.病态心理D.刑罚心理。
最新10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犯罪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形成的边缘学科是()A.犯罪统计学B.犯罪社会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生态学2.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惩罚罪犯B.预防犯罪C.矫正罪犯D.分析罪因3.指导我国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实用主义哲学C.经验主义哲学D.功利主义哲学4.在欧洲犯罪研究史中未能形成系统的犯罪研究理论和较完整的犯罪学科体系的历史阶段是()A.18世纪以前的封建神学时期B.18世纪中叶的古典犯罪学时期C.19世纪的实证派犯罪学时期D.20世纪中叶以后的现代犯罪学时期5.功利主义的犯罪原因理论,也称“幸福计算”理论的是()A.贝卡利亚学说的核心B.边沁学说的核心C.康德学说的核心D.龙勃罗梭学说的核心6.在古希腊学者的眼中,犯罪是违反正义的人的()A.原罪的表现B.恶性的表现C.无知的表现D.无礼的表现7.在模拟的社会情境中,让被试进行规定的角色扮演,并观察其互动活动,以分析他们所作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方法被称为()A.模拟实验法B.现场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回归实验法18.典型调查区别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之一是()A.强调配额B.强调推论C.强调分类D.强调观察9.在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中心及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区发案多的犯罪类型是()A.性犯罪B.经济犯罪C.暴力犯罪D.财产犯罪10.在下列犯罪的诸属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的是()A.阶级性 B.社会性C.历史性D.政治性11.在各国的犯罪统计中,侵犯人身犯罪的多发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犯罪高峰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经济的全面实施B.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不佳C.犯罪控制的弱化D.敌对势力的破坏13.中共中央《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即“严打”决定)针对的是()A.建国初期的犯罪形势B.“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犯罪形势C.“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形势D.改革开放初期的犯罪形势14.下列诸项中,属于财产犯罪人特有的道德观内容的是()A.为朋友两肋插刀B.不自由勿宁死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唯利是图15.将犯罪人划分为报复型犯罪人、贪利型犯罪人、淫欲型犯罪人、游戏型犯罪人的依据是()A.社会学标准 B.心理学标准C.人类学标准D.生物学标准16.犯罪学的核心内容是()A.犯罪行为B.犯罪现象C.犯罪原因D.犯罪对策17.犯罪学认为,有利于犯罪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犯罪的()2A.第一位原因B.第二位原因C.第三位原因D.第四位原因18.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有利于犯罪行为产生条件的是()A.有杀伤力的工具B.被害人的疏忽大意C.犯罪人的贪欲D.无监控的车站码头19.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宏观社会环境范围的是()A.学校环境B.市场经济环境C.司法环境D.阶级斗争环境20.下列诸项中,易发生扒窃案的场所是()A.公寓的卧室B.集贸市场C.办公室D.学校教室21.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爱的需要等均为()A.生理的需要B.物质的需要C.精神的需要D.繁衍的需要22.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女性犯罪中多见的犯罪类型是()A.扒窃B.抢劫C.投毒D.伪证23.遭受了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能又会受到侵害,这种侵害及过程被称为()A.初次被害B.再次被害C.重复被害D.多次被害24.犯罪预测的特点包括现实性、主导性和()A.逻辑性B.前瞻性C.结构性D.结果可变性25.将犯罪预测分为宏观犯罪预测和微观犯罪预测的依据是()A.预测的空间范围B.预测的时间范围C.预测的手段D.预测的内容26.狭义的犯罪预防专指()A.罪前预防B.罪中预防C.罪后预防D.全面预防327.通过加强特种物品和危险物品管理抑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方法属()A.保护性预防B.疏导性预防C.堵塞性预防D.控制性预防28.古典犯罪学派主张()A.通过心理疏导预防犯罪B.通过隔离潜在犯罪人预防犯罪C.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预防犯罪D.通过刑罚预防犯罪29.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的倡导者是()A.加罗法洛B.克利福德·肖和亨利·麦凯C.萨瑟兰D.史蒂文·拉布30.在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诸手段中,最具强制性的是()A.政治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经济手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试卷00235《犯罪学》(一)真题及答案(2017年10月份)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犯罪学(一) 试卷(课程代码00235)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狭义犯罪学将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其核心在于揭示A.犯罪规律 B.犯罪原因C.犯罪对象 D.犯罪预防2.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二者都从实质意义上界定犯罪B.犯罪学对犯罪的认识是刑事政策学研究的基础C.从预防犯罪对策角度看,犯罪学的研究内容比刑事政策学广泛D.刑事政策学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没有独立性3.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A.发展经济 B.制定法律C.改善教育 D.奖励美德4.龙勃罗梭在分析犯罪原因时认为,气候A.会影响犯罪 B.决定犯罪的产生C.仅对犯罪原因有影响 D.仅对犯罪的类型有影响5.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居于主导地位的犯罪学理论流派是A.犯罪人类学流派 B.犯罪生物学流派C.犯罪社会学流派 D.犯罪心理学流派6.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分类法、事实归纳法属于典型的A.定量研究法 B.定性研究法C.描述性研究法 D.探索性研究法7.犯罪学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A.定量研究法 B.定性研究法C.同期群研究法 D.二次分析法8.当代犯罪学研究在调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更加注重研究对象的A.比较问题 B.抽样问题C.统计问题 D.访谈问题9.为把握犯罪现状、结构和变化趋势而采取的借助专门的方法和手段对犯罪现象量化谚查和分析的方法称为A.犯罪测量 B.犯罪统计C.研究设计 D.官方统计10.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A.违法性 B.社会性C.形式多样性 D.社会危害性11.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A.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B.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C.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D.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12.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动机冲突最激烈的犯罪人是A.初犯 B.职业犯C.累犯 D.惯犯13.将犯罪人分为预谋犯罪人和激情犯罪人,其分类标准是A.精神状态 B.情绪状态C.需要或动机状态 D.反社会程度状态14.关于犯罪预防特征的错误表述是A.以犯罪原因的研究为逻辑前提B.针对犯罪原因与条件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C.目的是减少和消除各种犯罪原因和条件D.社会性措施与专门性措施15.提出“恒比定律”的学者是A.阿克斯 B.安倍淳C.塔尔德 D.阿道夫·雅克·凯特莱16.犯罪被害人学的奠基者是A.李斯特 B.菲利C.本杰明·门德尔松 D.汉斯·冯·亨蒂17.最有效的解决犯罪黑数的方法是A.犯罪被害人调查 B.犯罪嫌疑人调查C.监管实地调查 D.社会大众调查18.环境污染所造成的被害对象具有广泛性、不特定性的特点,该类被害为A.再次被害 B.重复被害C.共同被害 D.多次被害19.对于入面部长相、头盖骨形状、身体整体结构、体型等内容与犯罪关系的研究属于A.遗传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 B.体质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C.神经系统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 D.生化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20.属于犯罪心理学理论的观点是A.体格性格分型说 B.文化冲突论C.智能低下理论 D.道德发展论21.根据挫折一攻击理论,犯罪行为,特别是暴力犯罪行为是对挫折的A.内罚性反应 B.外罚性反应C.非合理化反应 D.合理化反应22.1939年,美国社会学家塞林提出了著名的A.亚文化论 B.亚文化群论C.文化冲突论 D.文化解组论23.当今世界各国在行刑及罪犯矫正工作中尊重和保障罪犯作为人的地位和基本权利,其遵循的罪犯矫正原则是A.人道化原则 B.矫治化原则C.社会化原则 D.教育化原则24.关于联合国推广的犯罪预防体系表述错误的是A.刑罚和行政手段预防是控制犯罪的主要手段B.社会预防是先前预防犯罪的主要手段C.只有犯罪正规控制系统才能达到最佳的犯罪治理效果D.犯罪正规控制系统存在效果不明显和费用上涨的缺点25.采用物质装置用以阻碍犯罪实施的犯罪预防是A.情境防 B.人防C.物防 D.技防26.依据犯罪预防所作用的对象以及地位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将犯罪预防划分为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和A.惩戒预防 B.保护预防C.控制预防 D.重点预防27.针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等特点而采取的管束性措施被称为A.保护性预防 B.改造性预防C.疏导性预防 D.堵塞性预防2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基本手段是A.防范 B.教育C.打击 D.管理29.属于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二个层次的犯罪预防是A.提高建筑物的可见度 B.邻里照看C.不良青少年的转处问题 D.村民巡逻30.1956~1965年我国的犯罪总体状况是A.犯罪数量剧增 B.发案率高C.反革命犯罪所占的比重增加 D.发案率低,群众安全感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含解析
全国 2018 年 1 月自考犯法学(一)试题课程代码: 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1 分,共 3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从学科性质上看,犯法学与刑法学的差别在于犯法学是一门( )A.规范性科学B.事实性或陈说性科学C.理论性科学D.形式性科学2.在剖析犯法原由时,龙勃罗梭以为天气 ( )A.会影响犯法B.不会影响犯法C.决定犯法的产生D.仅对犯法的数目有影响3.现代犯法学对于犯法对策的核心内容是 ( )A.犯法的社会预防B.犯法的心理预防C.犯法的个体预防D.犯法的法律预防4.贝卡利亚以为,预防犯法最靠谱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 ( )A.发展经济B.拟订法律C.改良教育D.奖赏美德5.加罗法洛同意“天生犯法人论”,提出了 ( )A.犯法原由三元论B.自然犯法的看法C.齐心圆说D.犯法饱和法例6.功利主义理论,或称“幸福计算”理论是 ( )A.贝卡利亚学说的核心B.边沁学说的核心C.费尔巴哈学说的核心D.萨瑟兰学说的核心7.在一准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所有犯法行为的总和,被称为( )A.犯法率B.犯法现象C.犯法行为D.犯法明数8.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犯法地区散布取决于 ( )A.社会要素B.自然要素C.犯法人的要素D.社会要素与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9.犯法学研究方法的明显特点是 ( )A.外显性B.客观性C.综合性D.主观性10.犯法学对事物之间拥有的有关关系进行统计剖析,被称为( )A.横向比较剖析B.纵向比较剖析C.描绘性剖析D.解说性剖析11.在犯法数目统计方面,犯法学常用的指标是 ( )A.发案数B.立案数C.裁决数D.犯法明数与犯法暗数之和12.在我国的犯法数目统计中,公安机关的立案数约占所有立案数的 ( )5% B.65%C.75%D.90%13.犯法既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危害了公共利益,表示犯法拥有 ( )A.阶级性B.相对性C.社会性D.政治性14.新中国社会治安的“黄金时代”是指 ( )~1955 年~ 1965 年~1976 年 D.改革开放此后的期间15.以下看法中,属于犯法生物学理论看法的是 ( )A.体格性格分型说B.模拟论C.中性化说D.智能低下理论16.犯法行为的运作体制是犯法人追求犯法结果的 ( )A.内容系统B.组织系统C.实践系统D.形式系统17.在犯法原由系统中,以犯法现象为中心,与全部犯法现象都发生联系的要素组类是( ) A.犯法情境 B.犯法的一般原由C.犯法的详细原由D.犯法本源18.作为社会制度的核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性质的制度是 ( )A.社会形态B.宏观社会制度C.中观社会制度D.微观社会制度19.经济发展与犯法数目之间( )A.存在着同步增加的规律B.存在着一种必定的联系C.其实不存在必定的联系D.没有任何关系20.家庭对犯法的影响主要表此刻对个体 ( )A.体质发育的影响B.人品形成的影响C.生理异样的影响D.脑组织损害的影响年,美国社会学家塞林提出了有名的 ( )A.亚文化论B.亚文化群论C.文化解组论D.文化矛盾论22.世界各国权衡犯法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 ( )A.被害数目B.被害率C.被害风险率D.被害死亡率23.被害人因为自己的刺激行为而导致犯法人实行犯法损害的驱动性是 ( )A.被害的可猎性B.被害的引发性C.被害的易感性D.被害的受容性24.研究被害人的生活方式与被害之间关系的有名理论是 ( )A.裸露理论B.幸福计算理论C.社会控制论D.社会防卫论25.不具备被害要素和条件,纯粹是因为有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 ( )A.状态性被害人B.流动型被害人C.时机性被害人D.大意型被害人26.将犯法展望区分为犯法主体展望、犯法对象展望、犯法形式展望、犯法手段展望、犯法构造展望、犯法率展望等种类所依照的标准是 ( )A.犯法展望的内容B.犯法展望的时间C.犯法展望的条件D.犯法展望的空间27.在犯法展望的定量剖析中,依照连续性原理与数理逻辑进行推测的方法是 ( )A.特尔菲法B.对照类推法C.有关推测法D.比率推测法28.经过针对形成犯法的心理和实行犯法的门路,将犯法心理和犯法行为截止在萌芽阶段的犯法预防是 ( )A.惩戒性预防B.控制性预防C.保护性预防D.拥塞性预防29.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举措中,教育是保护社会治安的 ( )A.首要环节B.踊跃举措C.战略性举措D.重要举措30.在犯法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举措旨在 ( )A.预防从头犯法B.限制犯法时机和条件C.限制犯法工具和手段D.克制犯法动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2 分,共 10 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起码有两个是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犯罪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犯罪行为的预防B. 犯罪行为的成因C. 犯罪行为的处罚D. 犯罪行为的统计分析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室实验D. 案例研究法答案:C3.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犯罪行为的法律定义B.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C. 犯罪行为的社会影响D. 犯罪行为的预防策略答案:B4. 犯罪统计分析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犯罪率B. 预测犯罪趋势C. 制定犯罪政策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犯罪学的理论?A. 社会控制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社会交换理论D. 标签理论答案:C####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犯罪学与刑事司法学的区别。
答案:犯罪学是研究犯罪行为及其原因、预防和控制的科学。
它关注的是犯罪现象的广泛社会背景和个体心理因素。
而刑事司法学则专注于犯罪行为的法律处理过程,包括侦查、起诉、审判和矫正等环节。
2. 描述犯罪预防的三种主要策略。
答案:犯罪预防的三种主要策略包括:一级预防,旨在通过教育和社会化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二级预防,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来减少犯罪行为的持续和加剧;三级预防,通过法律制裁和矫正措施减少犯罪行为的再犯。
3. 解释标签理论在犯罪学中的应用。
答案:标签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标签化过程是个体被社会标记为“犯罪者”的过程。
这种标签可能导致个体自我认同的改变,进而增加其再犯的可能性。
标签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和个体对标签的反应在犯罪行为的形成中的作用。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社会控制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犯罪预防的意义。
答案: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是防止犯罪行为的关键。
社会联系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和社区等。
当这些联系弱化或断裂时,个体更容易受到犯罪行为的诱惑。
《犯罪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犯罪学》试题班级__ 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试题说明:本页为试题纸,请自附答题纸于本页后面。
本试卷为闭卷考试,总分100分,共2题,每题50分,要求每题答案不少于1000字。
试题正文一、论述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与区别?(50分)答:1、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犯罪学与刑法学由它们的目的、也包括研究对象紧紧地联系起来。
为了防止和减少犯罪而与犯罪作斗争是这两个学科的共同目的。
犯罪是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刑法学也不能说不研究犯罪。
但是,它们却是以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方向上各自发展。
两个学科的共同目的,是从终极意义上说的,实际上两个学科的直接目的是有区别的。
犯罪学的直接目的是,探讨犯罪产生原因,寻找有效的犯罪对策,以防止和减少犯罪。
刑法学集中研究一定国家的现行的刑法规范,分析犯罪的法定构成条件,以便正确地适用法律规定的刑罚。
注释刑法学的直接目的是,刑法的准确适用,刑法学是在准确适用刑法惩罚犯罪的前提下来防止和减少犯罪。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的科学,所以,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犯罪学与刑法的关系。
犯罪学可以为刑法指明方向,而刑法为犯罪学框定了研究的有效范围。
刑法对犯罪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刑法为犯罪学提供了研究犯罪概念的逻辑点;法律所定义的犯罪始终是犯罪学所研究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对象;刑法和刑法学为犯罪学中的犯罪对策提供了最充分、最明确的刑事法律对策及其实践。
犯罪学对刑法学的作用是巨大的。
犯罪学对刑法和刑法学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犯罪学对刑法立法、司法和执行都具有全面的影响。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1)刑法学是一门规范性的法律科学,它以成文法为依据,对犯罪现象进行规范性研究,侧重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以及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准确地惩治犯罪。
犯罪学从犯罪发生的过程入手,通过揭示犯罪原因,寻求预防犯罪的方法,以制定预防犯罪的对策体系。
(2)研究对象不同。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犯罪学和广义犯罪学的区别主要在()A.研究手段上B.研究对象上C.研究方法上D.研究难度上2.标准化程度高、综合性强和时空涵盖面广是()A.现场调查法的特点B.社会调查法的特点C.统计研究法的特点D.文献研究法的特点3.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犯罪是违反正义的人的恶性的表现,若要对其加以控制,必须依靠()A.法律B.武力C.权威D.道德4.在加罗法洛的犯罪学论著中,最著名的是()A.《犯罪人论》B.《犯罪社会学》C.《论犯罪与刑罚》D.《犯罪学》5.犯罪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A.定性的观点B.定量的观点C.系统的观点D.局部的观点6.随机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类抽样、等距抽样和()A.偶遇抽样B.判断抽样C.整群抽样D.配额抽样7.影响犯罪动态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和()A.生理因素B.法律因素C.自然环境因素D.主观因素8.一般认为,犯罪人初犯年龄与再犯之间的关系是()A.初犯年龄越大再犯可能性越大B.初犯年龄与再犯可能性无关C.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小D.初犯年龄越小再犯可能性越大9.1956—196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犯罪状况是()A.犯罪数量急剧增加B.腐败现象严重C.犯罪数量减少D.黑社会性质犯罪突出10.1978年以来的30年间腐败现象呈现的特点是:案件数量增长速度快,大案飚升和()A.腐败仅涉及个别行业B.腐败仅局限在个别区域C.女性腐败严重D.出现了群体性腐败11.犯罪人的道德观是与其人生观()A.相互对立的B.互不相关的C.相互等同的D.紧密联系的12.犯罪行为抑制机制是犯罪行为的()A.调节器B.发动器C.助推器D.传送器13.研究犯罪原因是()A.侦破犯罪案件的基础B.惩罚犯罪的基础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D.犯罪预防的基础14.犯罪根源是指犯罪现象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A.直接原因B.间接原因C.现实原因D.终极原因15.文化冲突是()A.文化规范的冲突B.文化规律的冲突C.文化分解的冲突D.文化融合的冲突16.家庭功能是()A.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B.不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C.随家庭习惯变化而变化的D.不随家庭习惯变化而变化的17.犯罪的个体原因是最终推动()A.犯罪现象产生的因素B.犯罪行为产生的因素C.犯罪结构变化的因素D.犯罪类型变化的因素18.犯罪动机产生于个人畸形的心理需要,是推动和维持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自考《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
A.犯罪现象学
B.犯罪原因学
C.犯罪预防学
D.犯罪对策学
2、从知识结构上看,犯罪学是一门
A.综合性学科
B.边缘性学科
C.单一性学科
D.独立性学科
3、刑事古典学派中,提出功利主义理论的学者是
A.边沁
B.费尔巴哈
C.贝卡利亚
D.迪尔凯姆
4、犯罪学的鼻祖是
A.达尔文
B.龙勃罗梭
C.加罗法洛
D.李斯特
5、下列选项中属于菲利犯罪预防思想的是
A.社会防卫措施
B.刑罚制裁
C.报应刑论
D.制定国际法典
6、当代犯罪学研究中,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
A.心理预防
B.治安预防
C.社会预防
D.刑罚预防
7、先秦时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韩非
D.商鞅
8、新中国犯罪学研究起步于
A.建国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9、与其他方法论的研究者相比,思辨方法论的研究者更经常采用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定量的文献研究
D.定性的文献研究
10、由美国司法部出版的犯罪统计资料是
A.《统一犯罪报告》
B.《全国犯罪被害调查》
C.《犯罪白皮书》
D.《杀人犯罪补充报告》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人的社会学特征是
A.犯罪人的人生观
B.犯罪人的认知能力
C.犯罪人的社会地位
D.犯罪人的需要
12、下列选项中关于犯罪人分类表述错误的是
A.以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为标准,分为常态犯罪人和病态犯罪人
B.以情绪状态为标准,分为预谋犯罪人和激情犯罪人
C.以反社会程度为标准,分为初犯、偶犯、累犯、惯犯、职业犯
D.以组织形式为标准,分为犯罪团伙、犯罪集团、黑社会组织
13、犯罪现象流量、流向的一般运动过程体现的是
A.犯罪规律
B.犯罪状况
C.犯罪特点
D.犯罪属性
14、我国犯罪结构存在着区域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犯罪类型结构中,比较突出的犯罪类型是
A.侵财型
B.侵犯人身权利
C.暴力型
D.聚众型
15、以下选项中,一个国家内决定犯罪区域分布状态的是
A.个体因素作用的结果
B.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C.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
D.社会与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16、一定地域的年度内刑事发案数与年均总人口数之比,称为
A.犯罪数
B.发案率
C.犯罪明数
D.犯罪暗数
17、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出现在
A.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B. “十年动乱”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改革开放攻坚期
18、由犯罪统计“漏斗效应”所致,统计数据与实际数量最接近的部门是
A.警方
B.公诉机关
C.审判机关
D.监狱
19、对犯罪学中的被害人概念阐述错误的是
A.本概念中的犯罪是指刑事犯罪
B.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损失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C.被害人既可能是已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者,也可能是尚未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但具备被害性者
D.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承受者
20、当代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
A.性恶论
B.自然犯罪论
C.相对自由意志论
D.理性选择理论
21、犯罪生物学理论中,体质生物学的代表性研究是
A.犯罪家族研究
B.染色体异常研究
C.孪生子犯罪行为研究
D.体型与犯罪研究
22、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在受到挫折后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反应类型是
A.内罚性反应
B.外罚性反应
C.无罚反应
D.过罚反应
23、对西方犯罪学影响巨大,被视为现代犯罪学理论基础的是迪尔凯姆的
A.犯罪生态学理论
B.紧张理论
C.控制理论
D.失范理论
24、社会控制理论的假定是
A.社会中存在自己所鼓励的文化目标并提供实现这种文化目标的合法手段
B.个人均有犯罪的动机,因而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犯罪
C.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D.没有天生的犯罪者,犯罪和各种违法行为都是社会创造的
25、塞林文化冲突论中的文化是指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行为规范
D.刑法规范
26、20世纪后,犯罪社会学派的学者雷克利斯提出的理论是
A.紧张理论
B.遏制理论
C.模仿理论
D.差别交往理论
27、刑事惩罚对策与犯罪社会预防对策的共同点在于其
A.最终目的
B.核心内容
C.内容范围
D.手段措施
28、根据年龄、性别、犯罪性质、人身危险性等对罪犯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处遇体现了罪犯矫正的
A.人道化原则
B.个别化原则
C.教育化原则
D.社会化原则
29、在贵重物品上标刻不易察觉的永久性标记,可以
A.增大犯罪的代价
B.增加犯罪的风险
C.减少犯罪的收益
D.减少犯罪的借口
3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战略性措施是
A.打击
B.教育
C.建设
D.管理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法定犯罪
32、暴力犯罪
33、帮伙亚文化理论
34、犯罪社会对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
36、简述犯罪测量的内容与作用。
37、简述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后犯罪现象增长的经济因素。
38、比较早期古典犯罪学与近代新古典犯罪学理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39、(本题11分)结合疏导性预防的含义,论述实施疏导性预防措施的具体方法。
40、(本题12分)结合监禁刑的弊端,论述如何树立行刑社会化的行刑新理念。
五、材料分析题:15分。
41、2016年6月7日,在XX市朝阳区广州海鲜大酒店门前曾发生一起强行进入私家车内持刀抢劫车主的案件。
车主为女性,她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转身进入停放在路边的一辆红色宝马车上,并在车上打着电话,没有发动汽车。
在这个案件中,被害人并没有明显的引发被害的意识,当然也不期望自己成为被害人。
但是她开着一辆红色的宝马轿车,已经很显眼,上了车之后又拿出很高档的手机打电话,所有这一切可能无意中给人透漏一种信息:这个人的经济实力很强。
实施抢劫的罪犯陈某,是刚从农村进城寻找工作没有着落的流动人口,他正在计划弄点钱来满足自己经济上的需求。
所以,开着红宝马轿车、打着高级手机的女车主即刻进入了他的侵害视野。
结合生活方式暴露理论的八个命题内容,分析女车主的被害因素。
(要求:分析内容层次淸晰,观点明确,逻辑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