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方案 - 西南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英语)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初、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和科研人才。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1、爱教师职业和英语教学工作,有志于教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2、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能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英语学科教学理论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3、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采取在职攻读的方式,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但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三、专业课程设置
除统一的公共学位课程外,本专业设置如下学位课程和必、选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4分):
(一)专业学位课
1.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4学分
2.英语教学论 4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
1.学习策略研究 3学分
2.语言学习理论 3学分
3.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 3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
1.英语课程标准 2学分
2.教学法研究 2学分
四、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学员原单位进行,学员实践活动结束后,须提交两份教案及相关的教学评价。
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
学员修满规定学分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应具有开拓性。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中期进展检查按《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实施。
论文用汉语撰写。在撰写论文期间,学员应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校接受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从事初、中等学校教学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英语教师。有关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附件一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学科教学·英语)
注:(1)考试或考查科目以“△”符号注明。
(2)学位课程7门,23学分。
(3)专业必修课3门,9学分;专业选修课2门计4学分。
(4)总学分为36分。
附件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参考文献
(学科教学·英语)
1.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1]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Slade, C.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英语教学论
[1] 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 Richards, J. and Rod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学习策略研究
[1]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O’Malley, J. M.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 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New York: Newbury House/ Harper Colins, 1990.
4.语言学习理论
[1] 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5.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
[1] Levinson, S.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 Scollon, R. & Scollon, S. W.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London: Blackwell, 1995.
6.英语课程标准
[1] Brown, D. J.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 《英语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
7.教学法研究,
[1] 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Ur, 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