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及战略选择_姜春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6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un.,2009

第27卷第3期

JOURNA L OF S OCIA L SCIE NCE OF J IAM USI UNIVERSITY

V ol.27 N o.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及战略选择

姜春华

(中共佳木斯市委党校,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 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生态意识淡漠,资源瓶颈突出,环境污染加剧,法规监管缺位。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传统观念,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建立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生态治理机制,才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生态文明;挑战;战略选择[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09)03-0032-02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文明转型的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升。当前,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由于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生态意识淡漠。所谓“生态意识”,是指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有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具有的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类要顺应自然运行规律,保证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但长期以来,传统观念、习惯以及错误的认识致使人们环保意识淡漠,无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人类发生了很多人的灾难。

2.资源瓶颈突出。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Π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Π6、1Π6和1Π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稀缺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

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

3.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二氧化硫排放量、日均污水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能源消费量和C O 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有机污水排放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总和,单位G DP 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物种正以100-1000倍的自然速率消失,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4.法规监管缺位。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高达1500—2200起,每年发生的环境违法案件多达2万件左右。面对这样的数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和违法案件层出不穷?究其根源,环保政策不配套,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没有形成长效运行机制。环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缺乏对有关官员的管理问责及事后的执法处置,使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总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建设和破坏并存的复杂状况,挑战严峻。这既有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发生的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又有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人类活动的剧烈干扰和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

23—①[收稿日期]2009-02-20

[作者简介]姜春华(1969-),女,黑龙江讷河人,硕士,中共佳木斯市委党校教授,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程。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要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从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转变传统观念,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说是我国发展理念上的一场革命。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宣扬生态文明理念,让人们普遍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真正的基础工程,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在对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屏弃那种自然从来都是人认识、作用、改造,甚至征服的对象,人类不能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要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人与自然平等观念需要通过生态教育、树立生态意识来实现。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使建设生态家园成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以生态文明涵养我们的发展,涵养我们的社会,涵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2.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实践也已证明,没有制度的保障,越是先进的理念越无立锥之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了这么多年,之所以没能遏制住整体环境恶化的趋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体制化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付诸实践,就是要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制度支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二十多年,已有一定的立法、执法实践。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强化环境保护的执行力,逐步完善环境法制,建立环保责任问责制度,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对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必须依法追究有关官员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在实施禁止开发、保护性开发的区域,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同时,要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建立独立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的生产方式就要对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使之成为能够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生产方式。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坚持走生态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在企业层面,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尽量采用清洁技术,形成清洁、节约、环保的新型企业形象。在产业层面,要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在区域层面,要构建循环经济网络,实现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全面回收、分类循环利用和环境无害化处理。在国家社会层面,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建立一种环境道德和文化体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要搞好规划指导,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各项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立法、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

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所谓生态消费,又称生态文明消费或绿色文明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人与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活方式,为此要转变消费观念,强调每个人对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4.完善生态治理方式,实现生态治理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人类的发展和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单独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没有国界,生态治理不分区域。如果其他国家不同时采取相应行动,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的环保努力都将劳而无功。因此,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生态治理的共识。一方面,发达国家应率先垂范,勇于承担责任,国家之间要不断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积极建立能够真正有效监督和约束各国处理生态问题的国际机构或组织。另一方面,生态治理是一种良性互动的治理,是一种多元参与的治理,它要求人们重视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要求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民主协商,才能实现生态与社会的治理目标———社会公正。只有广泛的民主参与形式才能使公民能够争取到一个矢志于公众福祉与环境福祉的社会。这也是党实现执政兴国使命的一大责任。

[参 考 文 献]

[1]赵建军.建设生态文明的若干思考[J].理论动态, 2008,(12).

[2]缪昌武.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5).

[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9).

[责任编辑:陈如松]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