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力学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力学受力分析

大学物理力学受力分析

电磁力分析
库仑力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各自 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方向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安培力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其大小与电流 强度、导线长度和磁感应强度有关,方向垂 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
05
受力分析实例
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
总结词
明确受力对象,分析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
06
受力分析的难点与注意事项
惯性力的分析
总结词
在分析受力时,需要特别注意惯性力的影响,尤其是当 物体具有加速度时。
详细描述
惯性力是由于物体具有加速度而产生的虚拟力,其大小 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 反。在受力分析时,必须将惯性力考虑在内,以确保分 析的准确性。
约束反力的分析
THANK YOU
03
受力分析方法
隔离法
总结词
将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隔离,单独分析其受力情况。
详细描述
隔离法是将研究对象从与其相互作用的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其受力情况的方法。通过隔离法,可以清晰地 分析出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并确定其大小和方向。在分析静力学问题时,隔离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整体法
总结词
将多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其整体受力情况。
力的大小是指力的大小,单位是牛顿 (N);力的方向是指力的矢量方向 ;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在物体上的 哪一点。力的三要素共同决定了力的 具体效果。
力的分类
总结词
根据力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力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和 电磁力等。
详细描述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恢 复原状所产生的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 力;电磁力是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所受到的力。此外, 还有核力和惯性力等。

大学常用的物理公式

大学常用的物理公式

引言概述:物理公式是大学物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描述自然现象的数学表达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学常用的物理公式,包括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和光学公式等。

这些公式不仅在学习物理理论和解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工程、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正文内容:一、力学公式1.1运动学公式1.1.1位移公式s=ut+(1/2)at^21.1.2速度公式v=u+at1.1.3加速度公式a=(vu)/t1.2动力学公式1.2.1牛顿第二定律F=ma1.2.2动能公式Ek=(1/2)mv^21.2.3动量公式p=mv1.3静力学公式1.3.1弹性力公式F=kx1.3.2引力公式F=G(m1m2)/r^21.3.3摩擦力公式Ff=μFn二、热力学公式2.1热传导公式2.1.1热传导方程q=kΔT/L2.1.2热导率公式k=(QL)/(AΔT)2.2热膨胀公式2.2.1线膨胀公式ΔL=αL0ΔT2.2.2体膨胀公式ΔV=βV0ΔT2.3热力学循环公式2.3.1热转化效率公式η=(W_net/Q_h)100%2.3.2卡诺循环效率公式η_C=(T_hT_c)/T_h三、电磁学公式3.1电场公式3.1.1电场强度公式E=F/q3.1.2电势差公式V=W/q3.2磁场公式3.2.1磁场强度公式B=F/(qv)3.2.2磁场感应公式ε=BLv3.3法拉第电磁感应公式3.3.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dΦ/dt3.3.2洛伦兹力公式F=q(E+vxB)四、光学公式4.1光速公式4.1.1光速定义c=λf4.1.2光速在介质中的速度v=c/n4.2折射公式4.2.1斯涅尔定律n1sin(θ1)=n2sin(θ2)4.2.2光线传播路径差公式Δx=d(n1)(cot(θ2)cot(θ1))4.3球面镜公式4.3.1球面镜公式1/f=(n1)(1/R11/R2)五、总结本文介绍了大学常用的物理公式,涵盖了力学、热力学、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

大学物理力学

大学物理力学
同一物体的运动,由于我们选取的参考系不 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不同,这称为运动描 述的相对性。
因此,描述运动必须指出参照系。
注意: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
2、质点(particle)
在只研究物体的平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 忽略,可把物体看成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和 形状的理想的点,这样的点通常称为质点。
解:(1)由题意可得速度矢量为:
v d r d x (t)i d y (t)j i 1 tj
d t d t d t
2
所以t =3s时质点的速度为: v(3)i1.5j
(2)由运动方程 x(t)t和2 y(t)(1/4)t22
消去t 可得轨迹方程为: y 1 x2 x 3 4
由此可知该质点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质点是一个物理模型,把物体看作质点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
应当指出,把物体视为质点的研究方法,在实 践上和理论上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当我们所研究 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时,可把整个物体看作由许 多质点组成,弄清楚这些质点的运动,就可以弄 清楚整个物体的运动。所以,研究质点的运动是 基础。
可以作为质点处理的物体的条件:大小和 形状对运动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
y
位移 r r2r1
r1 o
Pv
Q r
r2
x
三、速度 (velocity)
平均速度
v
r
t
平均速度是矢量,大小决定于位移的模与时间 间隔的比值;方向与位移矢量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取 时间间隔的大小。当使用平均速度来表征质点运动 时,总要指明相应的时间间隔。
瞬时速度
vlimr dr dx idy jdz k
(coordinate system) , 坐标系的原点可取在参考系

大学物理力学(全) ppt课件

大学物理力学(全)  ppt课件

ppt课件
14
例.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x(t) R cost
y(t) R sin t
R和 为常量。(1)求其轨道
形和和态自加和然速特 坐 度征 标a。 系( 中写2)出在质直点角速坐度标v系
ppt课件
15
(1) x2 y2 R2
vx

dx dt

R sin t
lim lim
t0 t
t t 0
ppt课件
dt
3
a dv d (v) dv v d
dt dt
dt dt
如果轨道在点A 的内切圆的曲率半径为 ,
an

v
d
dt
n
v

d
dt
n
v2

n
at

dv
dt
一般情况下, 质点的加速度矢量应表示为

dv dt

R
d
dt

R
v


R
矢量
ppt课件
10
(t) (t) (t)
t 0 (0) 0 (0) 0
(t )

(t)
0 0
t
(t)dt
0 t
(t )dt
0
ppt课件
11
例 质点作匀加速圆周运动, 0 const,
ppt课件
21
牛顿第二定律: F ma
Fx
直角坐标系分量形式Fy


Fz

max may maz

m m m
dvx

大学物理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力为10N,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5 m/s²B. 10 m/s²C. 15 m/s²D. 20 m/s²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F、质量m和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是:A. F = m * aB. F = m / aC. F = a * mD. F = a + m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的加速度为:A. 9.8 m/s²B. 19.6 m/s²C. 0 m/s²D. 1 g答案:A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动量大小为:A. 10 kg·m/sB. 20 kg·m/sC. 无法确定,因为物体的质量未知D. 5 kg·m/s答案:C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A. 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 随时间减少而减少C.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D. 总是大于物体的动能答案:C6. 一个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0 N/m,如果挂上一个1kg的物体,弹簧伸长的长度是多少?A. 0.1 mB. 1 mC. 10 mD. 无法确定,因为缺少物体的加速度答案:A7.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库仑答案:A8.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斜面倾角为30°,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mg sin(30°)B. mg cos(30°)C. μ(mg cos(30°))D. μ(mg sin(30°))答案:D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的加速度加速运动,已知它的初速度为3 m/s,末速度为15 m/s,经过的时间为4秒,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2.25 m/s²B. 4 m/s²C. 5 m/s²D. 10 m/s²答案:B10. 一个物体在竖直上抛运动中,达到最高点时,它的加速度为:A. 0 m/s²B. g (重力加速度)C. -g (重力加速度)D. 2g (重力加速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的物体上。

大学物理基本公式(二)2024

大学物理基本公式(二)2024

大学物理基本公式(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中,物理基本公式是学习和应用物理学概念和原理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学物理中的一些基本公式(二),包括力学、电磁学和波动光学等领域的公式。

通过学习这些公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正文:1. 力学公式:1.1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1.2 动能公式: E_k = (1/2)mv^2,计算物体的动能。

1.3 势能公式: Ep = mgh,计算物体在重力场中的势能。

1.4 动量公式: p = mv,描述物体的动量。

1.5 万有引力定律: F = G(m1m2/r^2),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2. 电磁学公式:2.1 库仑定律: F = k(q1q2/r^2),描述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2 电场强度公式: E = F/q,描述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

2.3 电压公式: V = IR,描述电流通过导体时的电势差。

2.4 磁场强度公式: B = µ0(I/2πr),计算在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磁场强度。

2.5 磁感应强度公式: B = µ0N/lI,计算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

3. 波动光学公式:3.1 光速公式: c = λν,描述光的传播速度。

3.2 折射定律: n1sinθ1 = n2sinθ2,描述光在两种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3.3 成像公式: 1/f = 1/v + 1/u,计算透镜成像的距离。

3.4 焦距公式: f = R/2,计算球面镜的焦距。

3.5 干涉公式: Δd = mλ,描述两束光相干干涉时的光程差。

4. 其他公式:4.1 热力学公式: Q = mcΔT,计算物体的热量变化。

4.2 波函数公式: Ψ(x,t) = A sin(kx - ωt + φ),描述波动的波函数。

4.3 相对论能量公式: E = mc^2,描述物体的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4.4 等离子体频率公式: ω^2 = (e^2n)/(ε0m),计算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频率。

大学物理Ⅰ力学全部课件

大学物理Ⅰ力学全部课件

A B A B A B 0
i j j i 0 j k ? ki ?
思 考:
AB ?
七:矢量的矢积(叉积)
定义:两矢量相乘得到一个矢量
C AB
大小: 方向:
A B Sin A B Sin( A、B)
c
右手系
由定义可知: 当 θ=0 时 Sinθ=0
AB 0
B
一. 刚体的运动形式
§3.1 刚体的运动
1 平动:刚体内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方向保持不变。
刚体做平动时
质点运动
2. 定轴转动 :运动中各质元均做圆周运动,且各圆心都在同一条 固定的直线(转轴)上。
3.一般运动
平动 + 转动
二. 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采用角量描述
1 引入角速度矢量
大小
d
dt
方向: 沿转动轴,且与刚体转向成右手螺旋关系
曲线在某点的曲率圆(密切圆,密接圆)半径 称为曲线在该点的曲率半径。
加速度
a
tˆ d v
nˆ v 2
dt
§1.5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问题指的是在不同参考系中观察同一物体运动所给出的运动描 述之间的关系问题。
·
Δr
B
A
Δr′
u
Δr0
A′
x
由图有:位移关系 即:
r
r
r0
r人 地 r人 车 r车 地
四. 速度与速率 1. 平均速度 2. 平均速率
v
r
=位移/时间
t
V S =路程/时间 t
3.(瞬时)速率
V lim V lim S ds t 0 t 0 t dt
4.(瞬时)速度
v
lim

大学物理力学复习(二)

大学物理力学复习(二)

大学物理力学复习(二)引言概述:大学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本文旨在对大学物理力学的复习进行总结,以助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知识。

一、牛顿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a.物体的运动状态b.参考系的选择c.示例分析2.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a.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b.加速度和力的关系c.示例问题解析3.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b.力的合成与分解c.实例分析二、运动学1.直线运动a.位移与路程的区别b.速度与加速度的定义c.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2.曲线运动a.弧长和弧度制b.速度和加速度的分解c.圆周运动的周期和频率3.二维运动a.平抛运动b.斜抛运动c.相对运动三、力学能量1.功与能量a.功的定义和计算b.功与能量的转换c.势能与动能2.机械能守恒a.机械能的概念b.弹性势能和引力势能c.应用实例3.动能定理a.动能定理的表达式b.动能定理的应用c.动能定理与保守力四、角动量和力矩1.角动量的概念a.角动量的定义b.角动量守恒定律c.角动量与力的关系2.力矩的概念a.力矩的定义b.力矩的计算c.力矩的性质3.角动量和力矩的应用a.刚体的转动b.矢量运算c.角动量守恒实例五、万有引力和运动学补充1.万有引力定律a.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b.质点系统的引力c.行星运动的描述2.运动学补充a.相对运动的概念b.相对速度的求解c.相对加速度的求解总结:通过本文对大学物理力学复习的总结,我们深入探讨了牛顿定律、运动学、力学能量、角动量和力矩以及万有引力等关键概念和理论。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物体运动规律以及解决相关问题十分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复习,读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物理力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学物理力学(全)ppt课件

大学物理力学(全)ppt课件
碰撞后两物体粘在一起以 共同速度运动的碰撞。此 时机械能损失最大,动能
之和最小。
05
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的性质与分类
流体的定义
流体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连续变形且不能恢复原 来形状的物质。
流体的性质
流动性、压缩性、黏性。
流体的分类
按物理性质可分为气体和液体;按化学性质可分为纯 净物和混合物。
流体静力学
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 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03
机械能守恒定律
04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 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刚体定轴转动动力学
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角速度、角加速度和转动惯量等物理量的定义和 计算。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刚体定轴转动时,合外力矩对刚体所做的功等于 刚体转动动能的变化。
弹性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
在振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不断相互转化。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物体间无机 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后 两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分开
,且动能之和不变。
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物体间有机 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后 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分开
,且动能之和减小。
完全非弹性碰撞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伯努利方程在流体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计算管道中流体的流速和流量、分析机翼升力原理、解释 喷雾器工作原理等。同时,伯努利方程也是一些工程领域(如水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中设计和 分析的重要依据。
06
分析力学基础
约束与自由度
约束的概念
约束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限制,它减少了物体的自 由度。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大学物理力学部分归纳总结

大学物理力学部分归纳总结

运动学部分解题指导
1、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加速度,用微分法。
两 大 类
? v
?
? dr
,
? a
?
? dv
dt
dt
型 2、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位移、路
程和运动方程(或已知速度和初始条件,求位移、
路程和运动方程),用积分法。
? ? t?
? v ? v0 ?
a ?dt
t0
? ? t?
? r ? r0 ?
3、功率
P
?
dW
?
? F
?dr?
?
? F
?v?
?
Fv cos?
dt dt
6
4、保守力作功与势能概念: dW ? ? dEp
? WA?
B
?
B
? f
?dr?
?
Ep ( A) ?
EP (B)
?
?[Ep (B) ?
Ep ( A)]
A
万有引力势能
重力势能
? E p
?
? r
?
G
mM r2
dr
?
?G
mM r
0
? Ep ? (? mg)dz ? mgz
? (3)判断过程中对某点(或某轴)合外力矩是否为零,或者 角动量守恒条件是否成立。
? (4)若守恒条件成立,确定正方向,列方程,求解
? 分解综合法:对于较为复杂问题,不是只用一个定理、定律
就能解决,要将整个过程分解成几个子过程,对每一子过程
应用上述方法。
18
典型习题分析
? 例题(1) 如图所示,木块 A的质量为 1.0kg ,木块B的
9、功率

大学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的力是3N,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A. 0.3 m/s^2B. 1.5 m/s^2C. 6 m/s^2D. 1 N/kg答案:B2. 假设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那么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关系是?A. 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B. 重力势能大于动能C. 重力势能小于动能D.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答案:A3. 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合并后的结果。

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并且方向相反,则它们的合力为A. 0B. 1C. 2D. 无法确定答案:A4. 在一个力的作用下,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可以推断出物体的状态是A. 静止状态B. 匀速运动状态C. 加速运动状态D. 不能判断答案:B5. 牛顿运动定律中,质量的作用是用来描述物体对力的抵抗程度,质量越大,则物体对力的抵抗越小。

A. 对B. 错答案:B6. 一个物体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周长为40π m,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那么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为多少?A. 0B. FC. 2FD. 4F答案:C7. 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向左受到3 N的力,向右受到2 N的力,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A. 1 m/s^2B. 2 m/s^2C. 3 m/s^2D. 5 m/s^2答案:A8. 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的特点是随着物体变形而产生,并且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A. 对B. 错答案:A9.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力的合力为2 N,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多少?A. 1 NB. 0 NC. -1 ND. 无法确定答案:A10. 在竖直抛体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直到达到峰值后开始增大。

A. 对B. 错答案:B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一个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被一个10 N的力加速,物体质量为2 kg,求物体在2秒后的速度。

大学物理力学总结完整版

大学物理力学总结完整版

大学物理力学总结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大学物理力学公式总结第一章(质点运动学)1.r=r(t)=x(t)i+y(t)j+z(t)kΔr=r(t+Δt)- r(t)一般地 |Δr|≠Δr2.v=d rdt a=d rdx=d r2dt3.匀加速运动:a=常矢v0=v x+v y+v z r=r0+v0t+rrat24.匀加速直线运动:v= v0+at x=v0t+12at2 v2-v02=2ax5.抛体运动:a x=0 a y=-gv x=v0cos v y=v0sinθ-gtx=v0cosθ?t y=v0sinθ?t-12gt26.圆周运动:角速度ω=dθdt =v R角加速度α=dωdt加速度 a=a n+a t法相加速度 a n=v2R=Rω2,指向圆心切向加速度 a t=d rdt=Rα,沿切线方向7.伽利略速度变换:v=v’+u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和力的概念,惯性系的定义, p=m v第二定律:F=d rdt当m为常量时,F=m a第三定律: F12=-F21力的叠加原理:F=F1+F2+……2.常见的几种力:重力:G=m g弹簧弹力:f=-kx3.用牛顿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1)认物体2)看运动3)查受力(画示力图)4)列方程(一般用分量式)第三章(动量与角动量)1.动量定理: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或质点系)动量的增量,即F dt=d p2.动量守恒定律: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p=∑r r r =常矢量 3. 质心的概念:质心的位矢 r c =∑r r r r rm(离散分布) 或 r c =∫r dmm(连续分布) 4. 质心运动定理:质点系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其总质量乘以质心的加速度,即 F=m a c5. 质心参考系:质心在其中静止的平动参考系,即零动量参考系。

6. 质点的角动量:对于某一点, L=r ×p=m r ×v7. 角动量定理: M =d r dt其中M 为合外力距,M=r ×F ,他和L 都是对同一定点说的。

大学物理专业力学知识点

大学物理专业力学知识点

大学物理专业力学知识点大学物理专业力学知识点-总结质点运动学1.直角坐标下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矢量表示y某ijzkdrd某dydzijk质点的速度vdtdtdtdtdvd2rd2某d2yd2z2i2j2k 质点加速度adtdt2dtdtdtdrdvdrdv注意区分:与,与dtdtdtdt质点的位置矢量r问题:(1)如何从位置求速度、加速度?(求导)如何从加速度求速度,求位置?(积分)(2)位置、速度、加速度的大小怎么求?方向怎么表示?(3)如何从运动学方程求轨迹方程?(消去时间t,得到某,y,z之间的函数关系)2.自然坐标系下,速度、加速度的表达速率vdsdset,速度vdtdtd2sv2加速度aatetaneneen2tdt圆周运动角速度角线关系:vddt角加速度ddtR,atR问题:自然坐标系下,速度、加速度又怎样表示?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如何计算?3.速度合成法则:绝对速度等于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的矢量和。

动量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1.牛顿定律及其应用Fma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建立坐标系(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4)在各方向上建立牛顿第二定律方程2.冲量动量t2冲量:恒力IFt,变力IF(t)dtt质点动量定理:Ipp0,质点所受冲量等于质点动量的增量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点系所受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系动量的增量注意:内力不会影响体系的动量3.质心质心定义:rcmriiim质心运动定理:质点系质量与质心加速度的乘积等于质点系所受一切外力的矢量合4.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受合外力矢量合为零,则体系动量守恒。

要求:会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问题!!动能和势能1.功功的定义:力在受力质点位移上的投影与位移的乘积Ar1Fr某1dr,对于一维情况AF(某)d某在一段有限路径上的功AFr0某02.质点及质点系动能定理质点动能定理:A质点系动能定理:EkEk0k1212mvmv0质点的动能增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的合力所作的功22k0AEE 质点系的动能增量等于一切外力所作的功与一切内力所作功的代数和。

大学物理竞赛辅导-力学

大学物理竞赛辅导-力学

l. 水平轻绳跨过固定在质量为m 1的水平物块的一个小圆柱棒后,斜向下连接质量为m 2的小物块,设系统处处无摩擦,将系统从静止状态自由释放,假设两物块的运动方向恒如图所示,即绳与水平桌面的夹角α始终不变,试求α.21,,a a α1a .2a 1a 1m 2mα1a .2a 1a 1m 2m 解:画隔离体图,受力分析α1a 1m TT1a .2a 2m T例7.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半径为R 的固定圆环,长为l 2的匀质细杆AB 开始时绕着C 点旋转,C 点靠在环上,且无初速度.假设而后细杆可无相对滑动地绕着圆环外侧运动,直至细杆的B 端与环接触后彼此分离,已知细杆与圆环间的摩擦系数μ处处相同,试求μ的取值范围.Rl lABC 解:设初始时细杆的旋转角速度为0ω,转过θ角后角速度为ω.由于摩擦力并不作功,故细杆和圆环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例8. 两个均质圆盘转动惯量分别为1J 和2J 开始时第一个圆盘以10ω的角速度旋转,第二个圆盘静止,然后使两盘水平轴接近,求:当接触点处无相对滑动时,两圆盘的角速度10ω1r 2r解:受力分析:1r 2r 10ω1N gm 1ffgm 22N 1o 2o 无竖直方向上的运动g m f N 11+=gm f N 22=+以O 1点为参考点,计算系统的外力矩:))((2122r r g m N M +-=0)(21≠+-=r r f例9: 质量为2m,半径为R 的均质圆盘形滑轮,挂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物体,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问μ为何值时绳与滑轮之间无相对滑动.解: 受力分析:mg1T mg22T m 2m2T 1Tββθ。

大学物理中的力学问题解析

大学物理中的力学问题解析

大学物理中的力学问题解析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和效应。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力学问题是学生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中的力学问题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类问题。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在解决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物体受力情况。

如果物体不受力,则根据惯性定律,可以推断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多个力的作用,则同样可以应用惯性定律,根据合力为零可以推断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它表述为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的积,即F=ma。

在解决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并根据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将已知的力和质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可以求解未知的物理量。

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的不同点上。

在解决与牛顿第三定律相关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

根据第三定律,我们可以利用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和方向关系求解问题。

四、摩擦力和斜面问题在涉及摩擦力和斜面的力学问题中,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斜面的倾角以及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并通过运用摩擦力和重力的数值关系求解物体的加速度或静止情况。

同时,还需要根据斜面的角度来判断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如平行下滑、静止或上滑。

五、弹簧力和胡克定律弹簧力是力学问题中常见的一种力,它遵循胡克定律。

大学物理_力学课件(全)

大学物理_力学课件(全)

m1g T1 m1a
则mm32ggTT22
m2 (b a) m3 (a b)
2T2 T1 0
m3 对O点为 (a b)i
ab[mm(m11 ((1mm22
m3 )
m3 ) 2m2 )a
4m2m3 ] g 4m2m3 ( m1 2m2
)g
2m2
2m2
T1 m1 (g a)
52
砝码受三个力,木块六个力
F 1N1 2 N 2 Ma1
N1 N 2 Mg 0
2 N 2 ma2
N2 mg 0
解得
a2 2 g( 0);
r ji 2
(rji ) rji
F
d
v1v2
fij
G
v1v2
i dvi j dv j
rji 2
( rji rji
)
32
例. 一质量为m的质点受一质量为M,半 径为R的均匀分布圆环的万有引力(m 在垂直于环的直线上)
33
解: 线元 dl
dM dl
mdl
d F G r r2
M 2R
F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9
例 . 如图,忽略摩擦,并设 绳子柔软不伸长,知 m1 200g, m2 100g, m3 50g.
求 m1、m2、m3 各自的加速度,
绳中张力。
50
解:选悬挂顶点为参考点。
设m1 向下的加速度为 a
m2 对悬挂它的滑轮2的加速度向下为b.
m2对O点的加速度为 (b a)i
0)
12
例. 半径为1 m的轮子以匀角加速度从静止开 始转动,20 s末的角速度为100 rad·s-1。求① 角加速度及20 s内转过的角度 ②第20 s末轮 边缘上一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

大学物理B1-力学篇

大学物理B1-力学篇

《大学物理B1-力学篇》目录绪论 (3)第一篇力学基础 (13)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3)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24)第三章运动的守恒定律 (36)绪论两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意义、目的)?如何学(方法)?一、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23届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大会(99.3.16—21)通过的“决议五”中十分精辟地指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空间尺度(相差1045 — 1046)1026 m(约150亿光年)(宇宙)—10-20 m(夸克)▲时间尺度(相差1045)1018s(宇宙年龄150亿年)— 10-27s (硬 射线周期)▲速率范围0 (静止)—3╳108 m/s (光速)不同尺度和速度范围的对象要用不同的物理学研究: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精确科学,其研究方法可概括为:从方法论上讲,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 演绎法:基本定律→推理、演算→新理论▲归纳法:归纳实验、观测事实→假设、模型→新理论具体地说,物理学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方法,比如:▲对称性分析▲定性和半定量分析▲量纲分析▲守恒量的利用▲能量分析▲概念和方法的类比▲简化模型的选取……3.物理学在不断发展▲前沿:粒子物理,混沌学,高温超导,光子学,微结构物理,……▲经典物理:波动光学→信息光学,牛顿力学的决定性→内在随机性……二、物理学与技术第三次世界物理学会大会(2000.12.15-16 Berlin, Germany)决议指出:物理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是其他科学和绝大部分技术发展的直接的或不可缺少的基础,物理学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全球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历史上物理与技术的关系大致有两种模式:技术-物理-技术(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物理-技术-物理(以电气化进程为标志)20世纪两种模式并存、交叉,但几乎所有重大新技术的创立,都是以物理学的发展为先导的。

大学物理力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力学ppt课件

02
非线性物理力学的研究对象与 方法
03
非线性物理力学的应用领域与 发展趋势
混沌现象与分形几何在物理力学中应用
01
02
03
混沌现象的基本概念与 原理
分形几何在物理力学中 的应用
混沌现象与分形几何在 物理力学中的联系与区

量子物理力学发展前沿
量子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量子物理力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量子物理力学的发展前沿与未来趋势
E=mc^2,表示物体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其中c为光速。
02
能量与质量的等价性
质能方程揭示了能量与质量的等价性,即能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质量也
可以转化为能量。
03
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与能量释放
在核反应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乘以光速的平方即为释放的能量。
广义相对论简介
01
等效原理
在局部区域内,无法 区分均匀引力场和加 速参照系中的物理效 应。
感谢观看
02
时空弯曲
物质的存在会导致时 空的弯曲,物体的运 动轨迹受弯曲时空的 影响。
03
引力波
加速运动的物体会辐 射引力波,引力波是 时空弯曲中的涟漪效 应。
04
黑洞与宇宙学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 洞的存在,并为宇宙 学提供了理论框架。
06
现代物理力学进展与应用
Chapter
非线性物理力学概述
01
非线性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与 原理
应用场景
解释飞机升力、喷雾器原理、虹吸现象等。
注意事项
仅适用于不可压缩、无粘性的理想流体,且流动必须是定常的。
黏性现象与斯托克斯定律
01
黏性现象
流体内部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而 产生的内摩擦力,表现为流动阻 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矢量(vector)及其运算: 矢量:有大小、方向,并有下述运算规则
1、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
交换律 结合律
A B B A
A (B C ) (A B ) C
2、数乘:矢量乘标量结果仍为矢量
结合律 (A )() A
分配律 (AB)AB
()AAA
3、标量积:A B AcB o ,sA 2A A
ˆy y(t)
位置矢量r (( t 位) 矢x )( t ) :x ˆ y ( xt x) (ty )ˆ xˆ z 0( t ) z ˆ
y
— 轨道方程
运动函数描述了质点的状态
状态:体系的全部物理量的取值情况
由运动函数(轨道方程)
r ( t ) x ( t ) x ˆ y ( t ) y ˆ z ( t ) z ˆ
注意: sr, dsdr
r r, drdr
瞬时速率:
eˆ t
r(t)
s
v
lit m0 st
ds dt
0
r r(t+t)
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的关系:
v
dr dt
ds dt
dr ds
v
eˆ t
eˆt drds—切向单位矢量
vv vx 2vy 2vz2
§1.3 加速度
a
dv dt
d
2
r
dt2
a a xx ˆ ayy ˆ a zz ˆ
x
v (t )
z v (t )
Δv
r(t) 0
v (t+Δt )
v (t+Δt ) r(t+Δt )
y
axddvtx,ayddvty,az ddvtz
a ax2 a2y az2
因 vveˆt,则有
速率变化引起
a
ˆtt
速度方向变化引起
通过积分求位移和速度:
t
r ( t ) r0 v dt
ˆ ( t )
rˆ ( t )
rˆrˆ
O
rˆddrtˆ ddt ˆˆ
ˆ(t
ˆ
t)
ˆ
(
t
)
ˆddtˆddt rˆrˆ
3、平面极坐标中的位矢 速度 加速度
(1)位矢 r (t)r(t)rˆ(t)
rrrˆ
(2)速v度ddrt d(drtrˆ)r rˆrrˆr rˆrˆr ˆˆ
vvr v
径横向向速速度度::vvr
单位矢量ˆ : 增加的方向。
P(r,)
r
rˆ和ˆ 都不是常矢量: 虽然
O
长度都为1,但方向都随 极轴 P点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有心力ff(r)rˆ问题常在平面极坐标系中处理。
y
r=常数
=常数
x
直角坐标和平面极坐标的等坐标线
2、rˆ 和 ˆ 对时间的导数 ˆ(t t) rˆ(t t)
rˆ(t t) rˆ rˆ ( t )
可得到粒子的速度 v(t)dr(t) ,动量 pmv
,加速度 a(t)d2r(t)
dt
等全部物理量的取值。
dt2
因此,质点的状态可用轨道来描述。
【思考】一定体积气体分子的状态如何描述?
§1.2 位移和速度
位移(displacement): r(t)
s
r r ( t t) r ( t)
A B
A B B A不交换! AA0
A (B C ) A B A C
一个要用到的公式: A ( B C ) B ( A C ) C ( A B )
(验证上式的分量式成立即可)
【思考】下列运算“合法”吗?
1 ,
B,
C ,
ln D
A
§1.1 质点的运动函数 质点模型 参考系(实际物体)坐标系
aara
径向加速度:
a r( r r 2)r ˆ
横向加速度:
0
r r(t+t)
路程(path):s
平均速度(av.
velocity):
v
r t
平均速率(av. speed):
v
s t
r(t)
s
r
0
r(t+t)
瞬时速度:
v
lim
t0
r t
lt i0m r(t tt)r(t)d dr t
v d d x tx ˆd d y ty ˆd d z tz ˆvxx ˆvyy ˆvzz ˆ
太阳系
z
地面系
y
x 地心系 运动具有相对性:物体运动形式随不同的参 考系而不同 ─ “刻舟求剑”的启
运动函数:描述质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空间:直角坐标系 xˆ, yˆ, zˆ :单位矢量
时间t :用同步钟指示 运动函数:
x x(t)
z z(t)
P( t )
y y(t)
zˆ r(t)
z z(t)
演示实验 1单摆 2混沌摆
牛顿力学只涉及弱引力场中物体的低速运动 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 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
运动学(kinematics) 只描述物体的运动,不涉及引起运动和改 变运动的原因。 动力学(dynamics) 研究运动与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
静力学(statics) 研究物体在相互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r rˆ
r ˆ
【思考】圆周运 动质点的径向速 度和横向速度如 何表示?
(3)加速度
ad dvt d(vrdtv)dd(r trˆ)
d(rˆ)
dt
dr (rˆ) r rˆr rˆ r rˆr ˆ
dt
rˆ ˆ ˆ rˆ
dr( ˆ)r ˆr ˆr 2rˆ
dt
a ( r r 2 )r ˆ (2 r r )ˆ
交换律 A B B A
分配律 A (B C ) A B A C
4、矢量积:



AB A B Ax Ay Az
Bx By Bz
A B
AB ABsin
(0 )
xˆ AyBz Az By yˆ Az Bx Ax Bz zˆ Ax By AyBx
AB
大学物理 A(1) 第一册 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Kinematics of particles
2005年春季学期 陈信义编
目录
§1.1 质点的运动函数 §1.2 位移和速度 §1.3 加速度 §1.4 匀加速运动(自学) §1.5 匀加速直线运动(自学) §1.6 抛体运动(自学) §1.7 平面极坐标(补充) 圆周运动 §1.8 相对运动 §1.9 科里奥利加速度(补充) §1.10 相图(补充)
0
v( t )
v0
t
a dt
0
【思考】把上面两式写成分量形式
【例】
x(2.10t2)m2.80m
vdx(4.20t)ms dt
adv 4.2 0ms2 dt
【例】按图中速度~ 时间的关系曲线,画出 路程~时间的关系曲 线。
解:
§1.7 平面极坐标(补充) 圆周运动
一、平面极坐标
1、定义
ˆ rˆ ˆ rˆ 单位矢量 rˆ :r增加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