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污染与危害

合集下载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畜禽粪便污染是指由畜禽排泄的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本文将从畜禽粪便污染的形式和处理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1. 水体污染: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如果被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藻类和浮游生物过度繁殖,甚至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粪便中的微生物也会进入水体中,对水质造成污染。

2. 大气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气体,在粪便的堆积过程中会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恶臭味道,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氨气也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氧化氮和酸性气体,进一步加剧大气污染。

3. 土壤污染: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在堆积过程中会渗入土壤,造成土壤肥力过高,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粪便中的微生物、寄生虫卵等也会通过渗透和风化的方式进入土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1. 粪污收集处理:将畜禽粪便进行收集和集中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直接污染。

可以使用粪便收集器和生态池等设备进行收集处理,将粪便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再进行进一步处理。

2. 生物降解处理: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可以通过堆肥和发酵等方式,将畜禽粪便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促进微生物的活动,降解有机物。

3. 水分分离处理:通过将畜禽粪便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减少畜禽粪便的体积和带有的有机物含量。

可以使用离心分离、压滤和离心沉淀等方式,将粪便中的液体和固体分离,然后分别进行处理或利用。

4. 能源利用处理: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可以通过厌氧消化等方式,利用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产生沼气,进一步利用沼气发电或供热等。

5. 无害化处理:通过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降低畜禽粪便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可以通过高温消毒、紫外线辐照和添加消毒剂等方式,杀灭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畜禽养殖污染是指由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1. 污染土壤:养殖场的大量粪便和尿液排放,含有大量氮、磷等有机肥料成分,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大量渗入土壤中,导致土壤肥力过高,引起土壤的酸碱度改变,瑟瑟发抖和致命变异。

2. 污染水源:养殖场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源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破坏水质,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 污染空气:养殖场排放的大量粪尿中腐烂产生氨,氨气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吸入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致癌物质还会增加肺癌患者的危险。

4. 声环境污染:养殖场的大量畜禽叫声会产生较高的噪声污染,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听觉损伤、焦虑、失眠等问题。

为了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加强立法和监管:加强对畜禽养殖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严格的排污标准和惩罚措施,加强对养殖场的检查和监控,确保养殖场合法、规范运营。

2. 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推广和应用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制剂等新型环保技术,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3. 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利用集中处理设施,对养殖废弃物进行统一处理,如利用生物气化、发酵等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环境污染。

4. 卫生防疫措施:加强养殖场的卫生防疫措施,减少养殖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避免使用过量的抗生素、兽药等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发展循环农业:鼓励和支持循环农业模式,将养殖废弃物作为生态循环农业中的资源,用于农田肥料和能源生产。

畜禽养殖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

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处理措施

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处理措施

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处理措施引言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为满足人民对肉类和禽蛋产品的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探讨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情况1.重金属的来源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饲料、水源以及生长环境中的土壤和空气。

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水源中的化肥和农药残留,以及环境中的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都会导致畜禽体内重金属含量增加,进而通过粪便排放到环境中。

2.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主要包括铅、镉、汞、铬等有害物质,它们对土壤、空气和水体造成了污染。

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土壤的肥力,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对植物生长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重金属还会通过地下水和降水流入水体,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降低水质,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3.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类通过饮食和呼吸等途径接触受到了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污染,长期暴露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内重金属积累,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重金属会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导致慢性中毒、过敏和癌症等疾病。

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处理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的措施1.优化畜禽饲料配方合理搭配畜禽饲料,减少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避免饲料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质,可以降低畜禽体内重金属含量,减少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排放。

2.改善环境治理措施改善畜禽生长环境,减少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保护畜禽舍周围的土壤和水源。

加强环境治理,保持土壤和水体的洁净,可以有效降低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

3.开发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生物技术、物理化学技术等手段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研发畜禽粪便处理设备和技术,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重金属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羊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

羊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危害
体 的偶 然一 次污 染 , 通 常不会 引 起持 久性 污染 。只有 水 源 在 受 到大 量 的长 期 的或经 常 性 的 污染 时 ,就很 可 能 造 成这 些 水传 染 病 的 流行 。被 粪便 污 染 的水体 可 能引起 水 体 富 营养 化 ,加 之 粪 便 本 身有 机 物 的厌 羊 粪 便 含有 很 多种 人 畜共 患 疾 病 的病 原 体 , 其
境容量允许条件下 ,使畜禽废弃物最大限度 的在农 业生产 中得到利用 ,利用形式可 以多元化并依靠法
规、 政策 强制 监督 实施 。减 量化 原则 , 通 过多种 途 径 , 实施 “ 雨污分离 、 干湿分离 、 粪 尿分 离 ”等 手段 削 减 污染 物 的排放 总量 , 减 少 处理 和 利用 难 度 , 降低 处 理
色发黑 , 散发难闻发臭 , 影 响周围居 民的精神和身心 健 康 。使 用 富 营养 化 水灌 溉 , 可 致 农作 物 发 生 烂秧 、
倒苗 , 生 育期 出现倒 伏 和成熟 不 良等后 果 。粪 便 中病
重要保证。所 以, 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综合利用 。
原微生物和寄生虫造成疾病传播 ,水为主要传播媒 介, 可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
种 植 与 环 境
羊 粪 便 对 环 境 的 污 染 及 危 害
李 忠 (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九管理区畜牧兽医站 黑龙江友谊 1 5 5 8 0 9 )
1 危 害 1 . 1对 水 体 的 污 染
在 自然调节下 , 由于水体 自净作用 , 水体 中的许 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等会很快死亡 ,因此天然水
1 . 3 对人 体 健 康 的影 响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6
中由猪传染 的约有 2 5 种, 由禽类传染 的约有 2 4 种, 由牛传染 的约有 2 6 种, 这些人畜共患病的载体 主要 是畜禽粪尿排泄物 。据报道 , 养殖场所排放的每毫升 污水 中平 均 含 3 3万 个 大 肠 杆 菌 和 6 9万 个 肠 球 菌 , 造成了猪 ( 鸡) 瘟、 猪丹毒 、 皮 肤病发病率增高 。同 时, 畜 禽粪 便 释 放 的臭 气 , 如氨 气 和硫 化 氢 也 对人 畜 健康 产 生 危 害 , 引起 呼吸 系统 疾病 , 不仅 危 害 人 们 身 体健康 , 也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 。

畜牧业发展中畜禽粪污的危害、治理与利用

畜牧业发展中畜禽粪污的危害、治理与利用

畜牧业发展中畜禽粪污的危害、治理与利用畜牧业发展中畜禽冀污的危害◆治理与利用吴启发(安庆市畜牧兽医局)摘要:本文分析畜禽粪污对环境与健康的危害及原因,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科学规划畜牧场地,科学配制饲料,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处理和利用畜禽粪污,控制畜禽粪污排放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探讨控制畜禽粪污对环境与健康危害的具体措施,加速推进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增长向质量,环保,效益同步增长转变,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键词: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总量不断增加,而养殖废弃物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相对滞后,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畜禽粪污排放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畜禽饲养对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畜禽粪污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进行探讨,提出建议.1.畜禽粪污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畜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贯穿于畜牧业投人品的生产,畜禽饲养和畜产品加工的全过程,其中畜禽饲养对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家畜粪尿,污水等是畜牧场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畜牧业在近几十年的集约化发展,更多的牲畜集中饲养在少数规模大的养殖场里.结果是,畜禽的排泄物就在养殖场周围的小范围内堆积如山.据测算:一个10万只鸡场年产鸡粪达3600吨;一个年出栏一万头肥猪的规模猪场每年排出的粪尿约5000吨,每天清洁地面,冲洗粪沟及猪饮水时浪费而产生的污水总量为100立方米~150立方米.我国每年畜禽饲养产生的粪尿约为20亿吨,污水总量近150亿立方米.美国农业部估计,美国农场动物每年的排泄物近5亿吨,是美国人排泄物的四倍.全世界农场动物每年的粪便排泄量则达几十亿吨.畜禽粪尿和污水不但数量大,而且所含的污染物数量和种类也非常多.它们对空气,土壤和水体的造成污染,孳生蚊蝇,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1大量的有机物及氮,磷化合物畜牧场排放的粪尿和污水中含较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腐败性有机物质.猪大约将53.1%的食人氮和79.8%的食入磷排出体外,肉仔鸡粪便中大约含有50%的食入氮及55%的食人磷.这些有机物及氮,磷可以分解转化为稳定的硝酸盐和磷酸盐等无机物,通过土壤渗漏,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系严重污染.在自然状态下,污染的地下水需经300年才可净化.未经处理的高浓度污水若混入灌溉水或水塘中,对水稻等作物造成危害,导致减产;使鱼塘水体呈"富营养化"现象,溶解氧迅速降低,危害渔业生产.如直接排人江河,则严重影响水质和沿岸的生态环境.2010年8月ChinaAnimalHealth中国动物保健21II -重查1.2粪尿本身及其分解物所含有害气体粪尿发酵后分解产生的大量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碳,醇类,酚类,酰胺类和胺类等有机物,这些气体不但产生恶臭,导致动物应激,刺激人畜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导致畜禽生产力下降,降低畜产品产量,而且排放在大气中,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环境,也加剧地球温室效应.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6年的报告,畜牧养殖业排出的温室气体,超过了小轿车,卡车和越野车的排放量.以二氧化碳来做衡量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GHGs),18%是来自各国的畜牧业.这样高的排放量说明畜牧业对全球暖化的直接影响,以及饲养全球约630亿头农场动物对全球环境的冲击.1.3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元素等农药,兽药和添加剂被畜禽摄入吸收后,经过一定时间再以原物或分解物的形态在畜产品中残留或排出体外,对畜产品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饲料添加剂中含有的铜,砷及其他重金属元素,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对水,土壤和农作物所带来的危害短期内也很难消除.1.4孳生蚊蝇和传播疾病畜禽粪污招引或孳生蚊蝇,这些昆虫对人畜骚扰,污染环境,并传播疾病.粪污携带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可造成人畜共患病及畜禽传染病的传播,发生和流行.人畜饮用被污染了的水或与被严重污染的水,土壤接触,可能发生中毒或其他疾病.2.畜禽粪污的治理与利用当前,我国畜禽粪污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情况非常严重,一是因为我国的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过程中,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比例不高,混放混养,散放散养,人畜混居的现象依然严重,造成畜牧业污染环境问题无法避免.二是由于多数畜牧场没有妥善处理和利用畜禽粪污, 畜禽粪污的不适当排放难以控制.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各类畜禽饲养量越来越大,畜禽饲养产生的粪污量也越来越大.如此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如果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产生巨22中国动物保壁ChinaAnimalHealth2010年8月大环境压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控制畜禽粪污的不适当排放,强化畜禽粪污处理与利用.首先必须大力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和利用的科普宣传,提升广大养殖户和社会公众对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法规和政策措施,拟定《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和利用规划》,为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和利用奠定基础.再就是分析当前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畜牧业减排的对策措施,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措施建议如下:2.1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合理规划畜牧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推进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推行畜禽养殖业技术规范,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的防治和利用模式,推动养殖业科学发展,它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前提,也是解决畜禽粪污问题的基础.在选择畜牧场地时,既要考虑到周围环境对畜牧场的影响,也要考虑到畜牧场不要污染周围环境.在交通便利,用水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将畜牧场建在远离城市,工矿区和人口密集的地方,远离江河及地下水源.在场地规划和组织生产时,要充分考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现代技术.在农,林, 牧,渔结合的情况下,考虑畜牧场的饲养规模,粪尿及污水排放和良I生循环利用,尽可能实行无废物和无污染生产.在规划时,将污水与雨雪水分开,封闭排放,防止泥沙淤积影响排污,防止雨水与污水混合,增加污水处理量.2.2科学配制饲料,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粪污的排放选择和培育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的畜禽新品种,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单产水平,减少单位产品的废弃物排放.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科学,准确,合理地配制饲料和使用添加剂,降低饲料中的矿物质及粗蛋白含量,限制某些抗生素及药物的滥用.选择适宜的饲喂方法和饲喂量,以减少养分的过剩供给.加强环保型饲料的研究,应用酶制剂, 益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生产出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优质饲料.通过膨化,制粒等饲料生产工艺,消除或降低日粮中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单宁,淀粉酶抱怨抑制因子等)含量,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排泄物的数量,降低猪,禽排泄物中氮和磷的含量,减少重金属,氮,磷等排放,减轻粪污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根据畜禽不同的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选择理想的饲养方式,调整饲养规模和饲养密度,改善畜禽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疫病防治,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发挥畜禽的生产潜力,缩短饲养周期,使畜禽提前出栏,可大大减少粪污的排放. 改善传统的饲养工艺,减少冲洗用水量和水的浪费,达到污水减量化排放的目的.通过绿化畜牧场的环境,加强消毒,防治昆虫和鼠害等措施,改善畜牧场环境卫生,减轻粪污对环境和人畜健康的危害.2.3合理处理和利用畜禽粪污,控制畜禽粪污排放大力推行农牧结合,通过制作有机肥,培肥地力,增产粮食和菜篮子产品.较小规模的畜牧场,可通过土地还原法直接将新鲜粪尿施入农田,果园, 再耕翻,使鲜粪尿在土壤中分解,减少对环境污染. 利用腐熟堆肥法对粪污进行5—7天发酵腐熟处理后施入农田,果园,可控制蚊蝇孳生,杀死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有效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肥力,对环境污染也减轻.较大规模畜牧场要建立健全粪污处理设施,控制畜禽粪污不适当排放.采用干燥,发酵等多种技术对畜禽粪便和污水分离固形物进行杀灭病原菌处理.鸡粪经干燥后可适量代替部分精饲料饲喂畜禽,猪粪使用氧化池处理,氧化池混合液喂猪,既解决了粪污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畜禽粪便作为农业肥料的利用效率,又增加了养殖业的收入.将畜牧场的废水及尿水集中控制起来,采用土地外流灌溉净化等废水净化处理技术,使废水变成清水进行循环利用,既节约用水节省开支,又保持了环境无污染.2.4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以沼气生产为纽带,建立粪污处理生态系统,将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走"畜一沼一果(粮,菜,茶,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畜禽场环境污染的最根本措施和途径.在畜禽饲养过程中,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率只有20%一30%,在生产畜产品的同时,大部分饲料以废物(粪尿,污水)的形式排放.通过对粪便进行有机肥加工,污水处理发酵生产沼气,发电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畜禽场废弃物的增值,促进养殖废弃物的有效循环利用.沼气作为农村新型的清洁能源,沼液沼渣则用作畜禽和鱼的饲料,也可用作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肥料,大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有效地节约资源,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人.按照我国目前养殖量测算:全年畜禽粪污所产生的能量折合标煤近l亿吨,每年可向电网提供3000亿千瓦的绿色电力,还可以减少近l7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优质有机肥近30亿吨,可促进农民增收3000多亿元.养殖废弃物的有效循环利用既解决了污水及粪便的污染问题,同时通过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也避免了疫病传播,减少了畜禽发病的机会,有利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2.5增加畜禽粪污治理的投入,加强监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畜牧业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在中央和各级政府要增加畜牧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同时,争取社会各界对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把沼气生产和利用引入产业化机制,实行产业化经营;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沼气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沼气贮存,运输,发电与供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攻关,从根本上解决沼气烧饭有余,发电不足,夏天有余,冬天不足的矛盾,使沼气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起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畜禽场环境检测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畜禽场粪污排放和环境卫生的监测和管理,避免粪污不适当贮存,处理与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行付费与奖励政策.在畜牧业中采取污染者付费制,将获得的资金用于粪污的排2010年8月ChinaAnimalHealth中国动物保健23In:JJ用I7侯炳刚,戴晶晶,刘敏,鲍俊杰,张艳玲(廊坊市农业局河北廊坊065000)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为周期性,波浪式和地区散发性流行.虽然一般养殖场都会针对猪瘟进行疫苗注射,但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给养猪场造成损失.1免疫失败的原因1.1免疫程序的影响免疫程序存在缺陷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养殖户(场)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众所周知,制定免疫程序的关键是如何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Et龄.一般认为,母源抗体效价降至1:4~1:8时是猪瘟疫苗首免的最佳时期.因此,这种免疫程序很难保证仔猪首免时间合理.1.2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即母源抗体的双重性.因此,在给仔猪使用高质量的疫苗时, 能否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与母源抗体滴度有关.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实施免疫接种,疫苗病毒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起不到保护作用.因此,在实施免疫接种前要考虑母源抗体的滴度,同时还要注意母源抗体的整齐度.1.3母猪仔猪的带毒和排毒有资料报导,母猪在妊娠前30d,10~50d,20~97d,30~100d接种疫苗后均可引起胎盘感染,即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因胎盘感染而不死的仔猪往往成为亚临床感染者, 可能长期带毒,排毒.这些猪常具有免疫耐性,对猪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很低,易发生温和型猪瘟.也有资料显示,母猪带毒则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差,并能垂直传染下一代,从而引起温和型猪瘟.1.4疫苗效价的影响有些疫苗不是正规厂家放,贮存和运输等诸方面的管理,用于资助粪污加工处理厂和粪污库的建设,用于奖励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污染治理的养殖场,可有效地减少粪污不适当处理与贮存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畜禽粪污治理与利用是深人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创新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加强畜牧业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24中国动物保麓ChinaAnimalHealth2010年8月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大畜牧业污染治理的资金投人力度,加强对畜禽场粪污排放和环境卫生的监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畜牧业发展道路,加速推进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增长向质量,环保,效益同步增长转变,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一HF。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畜禽粪便污染是指畜禽的粪便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这种污染形式主要表现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如果不经过科学处理,就会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处理畜禽粪便污染是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畜禽粪便污染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土壤污染: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会通过渗漏和冲刷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这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的平衡,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2. 水体污染:畜禽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和药物残留会通过雨水冲刷和集水流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这不仅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还会对饮用水和水产养殖造成严重影响。

3. 空气污染:畜禽粪便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氨气会通过蒸发和扩散进入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这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1. 粪便堆肥:将畜禽粪便与秸秆等秸秆物质混合起来,进行发酵处理,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得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了充分降解,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堆肥还可以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2. 生物气化处理:利用生物气化技术将畜禽粪便进行气化处理,通过高温氧化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

沼气可以作为生物能源使用,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3. 污水处理系统:对畜禽粪便产生的污水进行科学处理,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微生物的还可以回收部分含有营养成分的污水,用作农田灌溉或者养殖的水源。

4. 水质保护措施:在畜禽养殖的场地周围设立固定的防渗墙和沉淀池等设施,用于收集和处理畜禽粪便产生的污水,防止其渗漏和冲刷进入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5. 空气污染控制:在畜禽养殖场周围设置喷淋设施和气味收集系统,对排放的氨气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控制和处理,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畜禽粪便污染是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但通过科学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其对环境的渗漏和冲刷,从而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畜禽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产品和动物产品,但也伴随着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凸显。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1. 臭气扰民:大量畜禽养殖场存在排出的污水和粪便,其中含有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会产生刺鼻异味,扰乱周边居民的生活。

2. 土壤污染:养殖废弃物中的重金属、病原菌和化学残留物等会渗入土壤,对土壤质量造成影响,导致农田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质量。

3. 水质污染: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 疾病传播:密集的畜禽养殖场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如禽流感、猪瘟等疾病的扩散,对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1. 加强废弃物处理:养殖废弃物应当进行集中处理,包括有机肥的处理利用和生物气的转化利用,避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2.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完善的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生物处理、植物净化等技术,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3. 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养殖场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养殖场进行整改或关闭。

4. 推行循环农业: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加强科学养殖管理:科学合理地控制畜禽养殖规模,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减少养殖废物排放的数量和污染物质的含量。

6. 提倡绿色畜禽养殖:推广绿色畜禽养殖技术,如生态鸡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减少环境对养殖业的压力。

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环境监管,维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权益。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指养殖业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这种污染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都有很大危害。

本文将介绍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以及目前常用的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污染:养殖场附近的水体受到养殖废水的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暴发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和抗生素等物质会对水体中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土壤污染:养殖废物中的粪便和尿液会被排放到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和微量元素等,造成土壤肥力过高,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对土壤进行压力。

3. 大气污染:养殖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经由排气口排放到空气中。

这些物质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

为了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 建立规范的养殖工艺:制定养殖废物处理和排放的标准,规范养殖业的经营行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加强废物资源化利用:充分利用养殖废物,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减少养殖产业对化肥的需求。

将养殖废物进行生物发酵,产生生物气体来供养殖过程中所需的燃料。

3. 强化污水和废气处理:通过设立合适的污水处理设施,将养殖废水进行初级、中级和高级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

4. 提高养殖设施的管理水平: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合理布局养殖场的位置,控制养殖规模,避免过度密集养殖导致的污染扩散。

5. 加强监管和执法: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不符合标准的养殖场进行处罚,并加大对养殖业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畜禽养殖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

这需要政府、养殖业主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力度,推动养殖业向环境友好型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 引言1.1 畜禽养殖污染的定义畜禽养殖污染是指由于大规模的畜禽养殖活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密集化程度的增加,其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畜禽养殖污染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等方面。

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畜禽粪便排放过多导致周围环境恶臭、细菌病毒传播等问题。

水资源污染则是由于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湖泊中引起水质污染,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畜禽粪便中残留的农药、抗生素等化学物质渗入土壤,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空气污染则是由于畜禽粪便中产生的氨气、硫化物等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对周围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等健康隐患。

要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完善法律监管,共同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1.2 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危害人类健康等方面。

畜禽养殖污染会导致环境污染,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尿液排放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废水中含有大量畜禽粪便和药物残留物质,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养殖场周围的土壤也会受到污染,长期使用大量农药和化肥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畜禽粪便中释放的氨气、硫化物等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最严重的危害则是畜禽养殖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大量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残留、致病菌传播等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监管和治理非常重要,需要提高环保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并完善相关法律监管措施,以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2. 正文2.1 环境污染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给周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畜禽粪便污染是指由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畜禽粪便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土壤污染: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堆积在地面或施到农田上,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从而降低土壤通气性和持水能力,影响作物的生长。

畜禽粪便中的大量营养物质也会对土壤造成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引发水华等问题。

2. 水体污染:当畜禽粪便施到农田上后,随着水分的渗透和流动,其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会被冲刷到地下水或河流中,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3. 大气污染:大量的畜禽粪便堆积在养殖场或粪池中,会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物质(如氨气等)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

这些气体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引发恶臭问题,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1. 畜禽粪便堆肥:将畜禽粪便与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

经过堆肥处理后的畜禽粪便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能作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

2. 畜禽粪便生物气化:将畜禽粪便进行生物气化处理,通过高温环境下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如甲烷等)。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畜禽粪便的体积,还能够产生可再利用的生物气体。

3. 畜禽粪便生物处理: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减少有机物质的含量,提高处理效率。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通过调节水质、温度、微生物等条件,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4.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用作生物质能源的原料,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供能源生产或供热使用。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多样,但通过合适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畜牧养殖粪污危害及治理探究

畜牧养殖粪污危害及治理探究

关键词:畜牧养殖;粪污危害;治理措施1粪便污染危害1.1对空气的污染养殖畜禽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甲基吲哚、甲基硫醇及多种低级脂肪酸等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养殖场及周边空气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对人畜健康产生危害。

畜禽若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导致体质变弱,抵抗力降低,宜患病、饲料报酬降低,生产力下降;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中会造成结膜炎、气管炎等疾病。

1.2对水源的污染牲畜的排泄物如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就排放,粪便中通常会带有一定量的抗生素、重金属、细菌、病毒及寄生虫,进入到水体后,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疾病传播隐患,危害环境健康安全。

1.3对土壤的污染排入土壤的粪便超过土壤有效净化能力时会引起土壤性状和成分的改变,破坏土壤功能,影响其上生长的植物,给当地环境带来危害。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需要施加磷肥。

但需要控制,当土壤中磷元素过多时,多余的磷元素会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导致土壤结构变化,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一些养殖场由于污染严重周围已不能种植农作物[1]。

2粪污治理措施2.1堆肥技术堆肥技术即把畜牧粪便与农作物秸秆混合在一起,经过一定时间发酵后形成有机肥,可将发酵产生的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近几年来,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中。

畜牧养殖和农业生产互相融合,技术手段越来越成熟,而且朝着机械化、产业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2.2焚烧技术目前,最为常用的治理粪污技术手段是焚烧技术,是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的有效方式,是未来粪便处理的发展方向。

其优势在于治理方法比较简单、方便,将粪污利用率大幅提升。

焚烧技术就是通过高温氧化处理的方式对粪便进行处理,经干燥处理后的粪污在焚烧设备中可以产生大量热能,不需要添加其他助燃材料也能持续燃烧,且能综合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

2.3好氧技术好氧技术的原理是运用好氧菌发酵粪污,这项技术具有先进性和生态性,缺点是治理规模有限。

经过曝气、沉淀和稀释等方法进行处理后,可以有明显的治理结果。

畜牧养殖粪污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牧养殖粪污危害及治理措施

畜牧养殖粪污危害及治理措施畜牧养殖粪污是指由于人类养殖动物而产生的粪便及其引发的污染问题。

这些粪便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氨气、硫化氢、甲烷等,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对于畜牧养殖粪污的治理措施尤为重要。

首先,畜牧养殖粪污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污染:粪便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会渗入土壤中,并对土壤质量造成破坏。

这不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农产品含有有害物质。

2.水源污染:畜牧养殖粪便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雨水和水渠等途径流入水源,导致水质污染,给水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特别是在养殖密集区,由于粪便的大量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容易引发水华等问题。

3.大气污染:畜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会进入大气中,形成大气污染。

这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还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对于畜牧养殖粪污的治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1.粪便处理技术的改进:发展高效环保的粪便处理技术,如生物转化处理技术、沼气发电技术等,能够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或能源,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压力。

2.畜禽养殖场的规范管理: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污染物处理系统和环境监测机制,严格限制养殖密度,提高粪便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生态农业的推广应用: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同时进行畜禽与农作物的有机结合,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减少粪便的排放量,提高农作物品质,保护土壤和水源的环境质量。

4.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养殖业的粪便处理进行严格规范,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加强对养殖业的监管和检查,确保养殖业的环境友好化发展。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粪污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其治理措施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改进粪便处理技术、规范养殖场管理、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畜牧养殖粪污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牲畜粪污管理制度最新

牲畜粪污管理制度最新

牲畜粪污管理制度最新一、牲畜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1. 土壤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等养分及微生物等有机物质,如果排放不当或者过量使用,就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酸碱度失衡、土壤结构恶化等问题,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体污染:畜牧养殖场所生产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养分,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繁殖等问题,不仅影响水质,还可能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 大气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氨气等气体,如果排放不当,会造成周边空气污染,引起气味扰民、影响居民健康等问题。

4. 温室气体排放:畜禽粪便中生成的甲烷气体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会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5. 资源浪费:畜禽粪便中蕴含着丰富的有机养分,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牲畜粪便管理的现状与挑战1. 粪便处理不规范:目前我国很多畜禽养殖场所存在着粪便处理不规范、随意排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的质量和居民的生活。

2. 缺乏有效技术支持: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相对滞后,缺乏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技术,导致处理难度较大。

3. 缺乏规范管理:现行畜禽粪便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操作规范和监管措施,容易导致管理漏洞和监管不力。

4. 资金投入不足:畜禽粪便处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部分畜牧业生产者面临经济困难,导致资金缺乏,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5. 社会认知度较低:很多人对畜禽粪便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和行动,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建立健全的牲畜粪便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护环境:建立健全的牲畜粪便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土地、水体和空气环境。

2. 促进循环经济:合理处理和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 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科学管理畜禽粪便,减少粪便堆积造成的疾病传播和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有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产物,但其排放和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多问题。

畜禽粪便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和土壤污染,对环境造成危害,也会传染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对畜禽粪便的处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畜禽粪便的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以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畜禽粪便污染形式1.水体污染畜禽粪便排放的水体中,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养殖场附近水体一旦受到畜禽粪便的污染,水中大量有机质和氮磷等养分含量就会迅速上升,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有害细菌和寄生虫卵囊也会通过粪便排放入水体,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土壤污染畜禽粪便被堆集后,容易导致土壤污染。

大量粪便的堆积不仅会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还会释放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加重土壤酸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畜禽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通过渗滤及径流的方式,污染周围环境,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空气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容易产生异味,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有害气体还会通过大气沉降,间接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二、畜禽粪便处理方式1.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是将畜禽粪便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开,以达到减少含有机质的液体排放、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散发、提高粪便的肥料利用效率的目的。

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可以减少固体有机物的堆积,有效降低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风险,同时也可以降低气味的散发,改善环境。

2.生物堆肥技术生物堆肥技术是通过将畜禽粪便和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后进行堆肥发酵,以加速有机物质的降解,生物堆肥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畜禽粪便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通过合理的堆肥工艺,堆肥产物中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使其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既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又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畜禽粪便是农村地区主要的有机肥料来源,但如果不妥善处理就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畜禽粪便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周围的土地、水资源和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畜禽粪便污染的形式及处理方式。

让我们看一下畜禽粪便污染的形式。

畜禽粪便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土壤污染: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会渗入土壤中,导致土壤肥力过高,导致土壤变得过于酸性或碱性,对土壤的肥力产生负面影响。

2. 水体污染: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会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渗入地下水层,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 大气污染:畜禽粪便的挥发氨氮和硫化合物等物质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在畜禽养殖密集区域,会增加大气污染的风险。

畜禽粪便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

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处理畜禽粪便污染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改良畜禽粪便处理设施,采用科学的养殖模式和畜禽粪便处理技术,通过有效的粪便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有机肥料的利用,通过科学的施肥技术和管理措施,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和其它有机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3. 开展环境监测和治理,通过建立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畜禽养殖户和社会公众对畜禽粪便污染的认识,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促进畜禽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粪便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从源头上减少粪便污染的排放,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减少畜禽粪便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自然环境。

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处理措施

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处理措施

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其处理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粪便所含的重金属元素不断积累,造成土壤、水源和空气等环境受到污染。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和人民的健康。

由于畜禽粪便通常直接用于土壤肥料或者在田间进行露天堆放,重金属元素容易渗入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食品安全和水体质量。

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元素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面对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问题,我国亟需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和技术创新,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执行力度。

只有从源头控制、科学处理和严格监管,才能有效降低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1.2 问题现状目前,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已经成为环境污染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畜禽粪便排放量的增加,重金属污染逐渐显现出其严重性和复杂性。

据统计,我国畜禽粪便中含有铅、镉、汞等多种重金属元素,超标情况频发,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源于饲料和饮水中的重金属残留、环境污染物的渗透及排放等因素导致。

这些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和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受到污染、农作物和水产品中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进而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加强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和技术创新是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结合科学技术和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减少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建设美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2. 正文2.1 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情况一、来源广泛: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庞大,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自饲料中的重金属残留和动物代谢排泄。

二、地域差异明显: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养殖密集地区,如河南、山东、广东等省份,其中河南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

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畜禽粪便污染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粪便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畜禽粪便污染的形式及处理方式。

一、畜禽粪便污染的形式1. 土壤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这些养分如果进入土壤中过量堆积,就会导致土壤肥力失衡,对土壤产生污染作用。

畜禽粪便中还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如果直接进入土壤,就会对土壤产生严重的污染作用。

2. 水体污染随着畜禽粪便中的养分和微生物随雨水、河水流入水体中,就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藻类爆发和水质恶化。

畜禽粪便中的大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作用,影响水体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3. 空气污染畜禽粪便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化氮、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作用。

畜禽粪便中还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对空气质量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1. 粪便处理设备对畜禽粪便进行有效处理是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农业中,可以采用各种粪便处理设备,如沼气池、厌氧发酵罐、粪便堆肥等设备,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减少粪便中有害气体的排放,并将有机肥料制成有机肥,可以用于农田的施肥,起到循环利用的作用。

2. 合理利用3. 畜禽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可以通过集中处理粪便的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可以建设生态养殖场,通过生态水体循环、生态养殖池等设施,将禽畜粪便及时、经济地处理。

规模化养殖还可以通过精密管理、科学饲料等方式减少养分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4. 生态围栏生态围栏是利用植被和土壤的生态功能对粪便进行处理,将畜禽圈舍周围的地块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区域,通过构建沿斜坡排水的生态渗滤带、植被盖等方式,将粪便中的养分和微生物有效地净化,达到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畜禽粪便污染形式及处理方式的相关内容。

通过合理利用及科学处理,可以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畜禽粪污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

畜禽粪污处理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有机肥料,但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畜禽粪便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成分,但也含有沼气、氨气等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质,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风险。

因此,将畜禽粪便进行科学处理,是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1. 畜禽粪便产生的问题(1)对环境的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质劣化,还会释放大量的氨气、甲烷等气体,形成空气污染。

(2)危害人类健康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等,若人接触、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而在饲养过程中,由于长期暴露于畜禽粪便中,会导致养殖人员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2. 畜禽粪便的处理方法从生产角度看,畜禽粪便的处理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收集、处理和利用。

其中,畜禽粪便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但核心目的都是清除病原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其有机肥料中的营养成分。

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1)生物厌氧处理生物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滞留在有机质中的污染物质,产生有机酸和沼气。

生物厌氧技术能够对畜禽粪便进行量化利用和资源化,同时减少了其排放量。

(2)堆肥堆肥是将细碎的畜禽粪便与其他有机废物(如秸秆、餐厨垃圾等)混合在一起,在固定时间内进行适当的通风、翻堆等措施,进行大量的热发酵,降低污染物质含量,并培养大量的有益微生物。

(3)离心分离该处理方法先通过离心机将畜禽粪便分离成固体和液体两部分,再将固体部分进行堆肥或燃烧,将液体部分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得到的清水可以作为灌溉的水源。

(4)灰化灰化是将畜禽粪便和稻壳、木屑等碎木材混合在一起,加入一定的氧化剂,并对其进行燃烧,燃烧产生高温,将有机质彻底灰化。

该处理方法能够减少畜禽粪便的体积和重量,使其更优质、更容易运输。

(1)保障环境安全科学处理畜禽粪便能够有效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弃物排放,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畜牧业经过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养殖小区不断增加,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未能及时处理的粪便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畜禽粪便产生量,在许多地区,约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4~5倍,成为城市郊区和乡村主要污染源之一。

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破坏生态环境;产生恶臭和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有害病菌、虫卵通过各种途径危及人类健康,严重影响和制约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空气的污染
畜禽饲料中的50%~70%左右的氨,以粪便形式被排泄出来。

在厌氧条件下堆积发酵时,就分解释放出氨气、硫化氢、甲基硫醇和三甲基胺等,带有酸味、臭鸡蛋味、鱼腥味和恶臭的刺激性气味,若未及时清除,或清除后不能及时处理,臭味成倍增加,产生甲基硫醇、二甲基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多种低级脂肪酸等恶臭气体,对养殖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挥发到大气中的硫化氢还会引起酸雨,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空气质量。

养殖场臭气的产生,主要有两类物质: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

在有氧的条件下,两类物质分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类,不会有臭气产生。

当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就会分解释放出臭气。

畜禽长期处在低浓度氨气环境下,体质变弱,易生病,日增重和生产力下降。

人长期在氨气含量高的环境中,易引起眼结膜炎、流泪、鼻炎和气管炎。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刺激作用很强的气体,是最具危害的粪便气体。

含量高时,对畜禽及人的眼睛、呼吸道和嗅觉神经等危害严重,会引起头晕、恶心和慢性中毒等症状。

同时,甲烷、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也是构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对水体的污染
目前我国每年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尿总量超过17亿吨,再加上集约化养殖场的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粪便污染水体的方式比较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粪便中有机物的腐败分解产物造成污染、富营养化及生物病原污染三种。

粪便的淋溶性强,能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水体变黑发臭,导致水中的鱼类或其他生物的死亡。

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湖泊的衰退与沼泽化;沿海港湾的赤潮等一系列综合性的危害。

粪便污水渗入地下会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水质恶化不能饮用。

不恰当使用,便引起土壤污染及食物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增加。

对土壤的污染
当进入土壤的粪便及其分解产物或携带的污染物质,超过土壤本身的净化能力时,便会引起土壤的组成和形状改变,并破坏其原有的基本功能,给人和动物的生活及健康造成危害。

这种污染有两个特点:土壤污染是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必然结果;土壤污染通过食物和水危害人畜。

土壤污染的主要形式包括粪便中有机物分解产物污染,以及粪便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

畜禽粪便对土壤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畜禽粪便的有利一面在于:能够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培肥土壤;经常施用粪肥也能提高土壤抗风化和水侵蚀的能力,改变土壤的通气和耕作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不利的方面在于:过度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会危害农作物、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

在某些情况下(通常是新鲜粪便)有烧苗现象;大量使用粪便也能引起土壤中溶解盐的积累,使土壤盐分增高,植物生长受影响。

据报道,1999年在非洲有31%的牧场因畜禽粪便污染导致土壤发生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

高浓度的污水用于灌溉,会使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

资源化处理
畜禽粪便作为废弃物,一方面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可通过生物降解再生利用的生物资源,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较高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

传统的农家肥就是以粪便为材料。

伴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发展,人们对粪便肥料化技术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且最有前景的是高温好氧堆肥法。

高温好氧发酵堆肥法是处理各种有机废弃物的有效方法,是一种集处理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于一体的生物方法。

通过有目的的降解作用,把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从而达到原料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这种处理粪便的方法优点是臭气少、终产物较干燥,容易包装、撒施,而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易利捷和(或)可速比宁已在许多牧场证实能有效改善有机堆肥
的制作!能提高有限场地的产能,缩短发酵时间,提升堆肥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